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回歸教材重難點03中國農耕文明的輝煌與遲滯——明清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加強,明清時期國家的統(tǒng)一。從中央官制的變革和阻礙社會轉型的角度考查君主專制的加強:君主專制是封建政治制度的核心。復習備考時,要突出皇權的至高無上和獨尊地位,其具有隨意性和獨斷性,認識到中央集權是君主專制的前提和基礎,君主專制是中央集權的必然產物,還要結合明清時期的時代背景及歷史潮流分析君主專制加強的影響。本考點屬于高考高頻考點,如:2021年天津卷第5題考查的是明朝宰相制度的廢除;2020年全國Ⅲ卷第27題考查了明朝的內閣制;2018年全國Ⅰ卷第41題考查了中國古代鄉(xiāng)約制度;2017年全國Ⅱ卷第27題考查了明代中后期宦官專權,全國Ⅲ卷第40題考查了明清維護國家主權和統(tǒng)一;等等。明清時期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人口分布,重農抑商、“海禁”與閉關鎖國政策。多角度分析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fā)展引起的深刻變化:高考命題特別重視對明清時期農業(yè)、手工業(yè)、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及其對社會產生的深刻影響的考查。復習備考時應注意市場發(fā)展狀況,包括:城市中的市場和鄉(xiāng)村中的市場;商業(yè)交通狀況;人口的分布;商業(yè)城市狀況;流通的商品種類與數量及國家政策方面;等等。從文明演進和國家干預的角度認識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重農抑商、“海禁”與閉關鎖國政策是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經濟政策,實質是政府對經濟的強力控制和干預,對古代小農經濟和商業(yè)的發(fā)展、中外貿易及中國社會的轉型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其根源在于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長期占統(tǒng)治地位。復習備考時應注意從農耕文明演進和國家干預經濟的角度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本考點為高考高頻考點,如:2021年山東卷第4題考查的是明清商業(yè)發(fā)展;2020年全國Ⅱ卷第41題考查了清代永定河的治理,全國Ⅱ卷第27題考查了官營手工業(yè),山東卷第16題考查了明清時期的人口分布;2019年全國Ⅰ卷第27題考查了明清商品經濟與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全國Ⅲ卷第27題考查了個體農耕與租佃經營;2017年全國Ⅰ卷第27題考查明代玉器制造業(yè)和明代后期商品經濟發(fā)展沖擊等級秩序,第42題考查了明清中外交流;等等。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科技成就和戲曲藝術。從社會轉型的角度評價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要認識到明末清初的儒家思想開創(chuàng)了新思潮、新學風。這股新思潮出現的時代背景、主要表現及其對明清和近代社會轉型的影響將是復習備考的重點內容。本考點為高考高頻考點,如:2021年遼寧卷第4題考查明清之際批判思想產生條件和影響;天津卷第2題考查書法藝術的發(fā)展歷程;2020年山東卷第5題考查了明清之際的儒家思想;2018年全國Ⅲ卷第27題考查了明朝中期以后雕印出版的著作,全國Ⅱ卷第27題考查了古代昆曲;等等。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明朝中央:廢中書省和丞相,權分六部。設內閣,以備皇帝顧問。地方:廢行省,設三司。宰相制度的廢除:原因:①明初沿用元朝中書省一省制,相權擴大,與君權矛盾更加突出(制度上)。明初地方廢行省、設三司,地方權力集中到中央,中書省和相權隨之擴大。②宰相胡惟庸擅權亂政,挑戰(zhàn)皇權(人事上)。③明太祖吸取元朝教訓,對中書省和丞相有戒心。不僅要解決具體的人,還要從制度上根本解決對皇權的威脅。措施:①以“謀反罪”誅殺丞相胡惟庸(誅其人,解決人的問題)(洪武十三年,1380年)②裁撤中書省和丞相,中央行政權分屬六部(廢其制,解決制度的問題)(洪武十三年)③下令以后不許再立丞相(永不立,永久解決制度的問題)(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影響:①六部成為明朝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直接對皇帝負責,“省”退出中央。②皇帝集皇權和相權于一身,君主專制空前加強。③過分集權于皇帝,導致宦官專權。內閣制的設立:原因:廢除丞相后,皇帝政務繁忙,需要輔臣幫助處理國家事務。過程:①奠基——明太祖試設殿閣大學士(洪武十五至十八年,1382至1385年);②確立——明成祖正式確立內閣制(永樂年間);③發(fā)展——明宣宗給予閣臣票擬權(宣德年間);④頂峰——明神宗時閣權一度壓倒部權(萬歷年間)。特點:①明朝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②閣臣的升降由皇帝決定,職權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擬是否被采納最終還得取決于皇帝的批紅。軍機處的設立:過程:①清初(皇太極):清初采用明制,設內閣、置六部。一般事務仍由內閣票擬(皇帝審定,學士批紅)。同時保留祖制——議政王大臣會議,重大事務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權力凌駕于內閣、六部之上,皇權受到很大限制。②康熙:在宮內設南書房,參與機要事務,起草諭旨。中樞權力遂一分為三。內閣、議政處、南書房互相制約,最后集權于皇帝。在宮內設南書房的思路,與漢武帝內朝決策相近,含有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之意。③雍正:為辦理西北軍務,設軍機處(上傳下達)。特點:簡(人員簡單)、速(辦事效率高)、密(地處內廷)。職能:軍機大臣品級不高,但都由皇帝欽定,只能跪受筆錄,軍國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決。軍機大臣按皇帝旨意將詔令擬寫成文,經皇帝審批后,傳達執(zhí)行。影響: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處理各種文書。全國軍政大權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專制加強,中央集權進一步得到鞏固。海禁與“閉關鎖國”:“海禁”是禁止國人出海貿易,但歡迎外國人來華貿易,只是要求必須在官方的主持下進行?!伴]關鎖國”既禁止國人出海貿易也限制外商來華貿易。海禁主要是對內的防范(明清有別)閉關鎖國則主要是對外的消極防衛(wèi)措施。書法藝術:特點:①秦漢以前,主要使用實用性文字;②魏晉南北朝,書法成為藝術;③隋唐,書法發(fā)展到新的頂峰,注重規(guī)范,風格多樣;④宋代,重文和市民階層的形成,追求個性,忽略法度;⑤明清,社會進一步平民化、世俗化,強調生活化和多樣化。戲曲藝術:起源:中國古代戲曲起源于原始宗教歌舞——儺戲。發(fā)展:春秋戰(zhàn)國至秦漢:宮廷宴樂,雜技百戲。唐代:宮廷設有教練歌舞藝術的專門場所——梨園。宋代:出現專門娛場所“瓦舍”。元代:元雜劇把音樂、說唱、舞蹈、表演溶于一體,戲曲藝術成熟。明朝:昆曲藝術鼎盛,被稱為”百戲之祖”。清朝:“國粹”京劇。①乾隆末年,徽劇進京,風行一時②道光年間,“徽漢合流”,形成新劇種—京劇。③同治、光緒年間,走向成熟,出現“同光十三絕”,清末明初,成為全國流行劇種,民國以來走向世界。一、單選題1.(2021·天津·高考真題)明初“立中書省以總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時,“生殺黜陟,或不奏徑行”。朱元璋以“擅權植黨”罪名誅殺胡惟庸,取消中書省。造成丞相“擅權”的根本原因是A.丞相個人貪權攬政 B.制度導致權力失衡C.中央集權受到削弱 D.君主專制逐步強化【答案】B【解析】材料“胡惟庸任丞相時”“生殺黜陟,或不奏徑行”體現的是宰相胡惟庸權力過大,威脅皇權,最終導致中書省被取消,這主要是因為制度導致權力失衡,B項正確;A項是影響因素,并非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同地方之間的關系,排除;君主專制在明朝之前就已經開始強化,排除D項。故選B項。2.(2021·山東·高考真題)明中葉以后,添加插畫的書籍大量刊行,出現了眾多以繪畫為主體的畫本,甚至一些知名畫家也受雇于坊刻。這說明當時A.畫本成為知識傳播主要載體 B.市民文化是社會主流文化C.社會審美旨趣出現階層分化 D.書籍出版商業(yè)化程度加深【答案】D【解析】根據“添加插畫的書籍大量刊行,出現了眾多以繪畫為主體的畫本,甚至一些知名畫家也受雇于坊刻”可得出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書畫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發(fā)展而作出了調整,即應市場所需進行創(chuàng)作,D項正確;A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市民文化不是主流,排除B;階級分化的說法從材料不能得出,排除C。3.(2022·浙江·高考真題)中國古代有位思想家在論及君臣關系時說,“夫治天下猶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許,君與臣,共曳木之人也”。該思想家還提出A.“愚夫愚婦與圣人同” B.“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C.“天地之化日新” D."天下為主,君為客”【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夫治天下猶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許,君與臣,共曳木之人也”及所學知識可得,這是黃宗羲提出的思想,"天下為主,君為客”也是其主張,D項正確;“愚夫愚婦與圣人同”是王守仁的思想,排除A項;“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是顧炎武的思想,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天地之化日新”是王夫之的思想,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D項。4.(2021·遼寧·高考真題)黃宗羲曾言:“明初以來,宗風(指佛教禪宗各派)寥落。萬歷間,儒者講席遍天下,釋氏亦遂有紫柏、憨山(禪宗高僧),因緣而起……而儒、釋幾如肉受串,處處同其義味矣?!边@反映了明朝A.滅亡原因在于學風空疏 B.儒學地位受到佛教沖擊C.經世致用成為主流思想 D.儒學的禪學化趨勢加強【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儒、釋幾如肉受串,處處同其義味矣”可知,明朝中后期,佛教和儒學的思想有趨同,說明儒學的禪學化趨勢加強,D項正確;明朝滅亡是因為社會矛盾激化導致,排除A項;儒學的地位并未受到沖擊,排除B項;當時程朱理學是主流,排除C項。故選D項。5.(2021·天津·高考真題)魏晉時期,一批書法家的書法藝術各具特色,如鐘繇“每點多異”、王羲之“萬字不同”,表明書法藝術的發(fā)展從自發(fā)進入自覺階段。這一轉折所依托的條件是A.書法實用性加強 B.書法流派的統(tǒng)一 C.竹簡木牘的應用 D.紙張使用的推廣【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書法藝術的發(fā)展從自發(fā)進入自覺階段所依托的條件主要是紙的改進,命名其有了更好傳播的載體,D項正確;自發(fā)到自覺,其實用性減弱,排除A項;統(tǒng)一的說法錯誤,排除B項;竹簡木牘的應用不利于書法的發(fā)展,排除C項。故選D項。6.(2022·浙江·高考真題)乾隆帝營建的暢音閣是清代三大戲樓之一。康熙至嘉慶年間,宮廷專門命人編纂大量宮廷大戲,如根據目連救母故事撰《勸善金科》.根據《西游記》撰《昇平寶筏》,根據《三國演義》撰《鼎峙春秋》,根據《水滸傳》撰《忠義璇圖》。下列項中,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是①民間故事和古典小說影響戲曲的創(chuàng)作②統(tǒng)治者的喜愛是戲曲發(fā)展的重要推手③暢音閣坐落于頤和園內的政治活動區(qū)④這些劇本的編排標志著京劇正式形成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據“根據目連救母故事撰《勸善金科……根據《水滸傳》撰《忠義璇圖》”可知,民間故事和古典小說影響戲曲的創(chuàng)作,①正確;根據“乾隆帝營建的暢音閣是清代三大戲樓之一??滴踔良螒c年間,宮廷專門命人編纂大量宮廷大戲”,說明統(tǒng)治者的喜愛是戲曲發(fā)展的重要推手,②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暢音閣所處的位置,排除③;根據所學可知,道光年間,徽漢合流,標志著京劇正式形成,排除④;①②正確,故A項正確;③④不符合題意,故排除BCD項。故選A項。7.(2022·浙江杭州·二模)《明史·職官志》記載:“然內閣之擬票,不得不決于內監(jiān)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紀綱,賢士大夫之進退,悉顛倒于其手?!辈牧现械摹皟缺O(jiān)”指()A.內閣 B.司禮監(jiān) C.錦衣衛(wèi) D.軍機處【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可知,明朝內閣有票擬權,而司禮監(jiān)則代皇帝披紅,因此材料中的“內監(jiān)之批紅”指的是司禮監(jiān),B項正確;內閣和錦衣衛(wèi)沒有批紅權,排除AC項;軍機處是清朝機構,排除D項。故選B項。8.(2022·安徽馬鞍山·二模)明神宗要修慈慶慈寧兩宮以取悅太后,內閣首輔張居正卻言:“治國之道,節(jié)用為先?!彪S后,明神宗又要征用光祿寺金修兩宮,被張居正以“竊惟財賦有限,費用無窮,積貯空虛,民膏罄竭”勸阻。這表明當時A.皇權日趨衰落 B.國家財政入不敷出C.社會矛盾激化 D.中樞機構運轉正?!敬鸢浮緿【解析】材料主要體現了內閣首輔張居正勸阻皇帝一些不利于國家治理的行為,這說明以張居正為首的內閣能夠正常履行其職能,也就說明當時中樞機構運轉正常,D項正確;皇權日趨衰落與史實不符,皇權是不斷增強的,排除A項;材料主要體現的是內閣首輔張居正勸阻皇帝一些不利于國家治理的行為,沒有體現國家財政入不敷出,排除B項;材料主要體現的是內閣首輔張居正勸阻皇帝一些不利于國家治理的行為,沒有體現社會矛盾激化,排除C項。故選D項。9.(2022·山東濰坊·模擬預測)明朝福建巡撫許孚遠認為,“彼其貿易往來,糴谷他處以有余濟不足,皆小民生養(yǎng)所需,不可因刖而廢屨者也。不若明開市舶之禁,收其權而歸之上,有所予而有所奪,則民之冒死越販者,固將不禁而自止”。由此可知,他主張A.合理引導來華外商的行為 B.支持和發(fā)展私人海外貿易C.設官方機構管理對外貿易 D.開海貿易以促進國計民生【答案】D【解析】根據“彼其貿易往來,糴谷他處以有余濟不足,皆小民生養(yǎng)所需,不可因刖而廢屨者也。不若明開市舶之禁,收其權而歸之上,有所予而有所奪,則民之冒死越販者,固將不禁而自止”可得出材料強調開海有利于沿海居民的生活,而海禁則會讓民眾違法走私,因此他主張開海貿易以促進國計民生,D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外商,排除A項;他并不是主張支持,排除B項;C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C項。故選D項。10.(2022·海南·模擬預測)1684年,清朝規(guī)定:“在江南、浙江,福建、廣東四省設海關,管理來往船只,并征收稅銀。外國貢船所帶貨物不再收稅,其余私來貿易者,聽所差部臣照例收稅。"這一規(guī)定A.滿足了西方大國的貿易需求 B.完全斷絕了東西方民間貿易C.旨在增加政府財政收入來源 D.有利于促進中外交往的增多【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可知,清朝設立四省設海關,并征收稅銀,對外國貢船所帶貨物的稅收逐漸放寬,這有利于促進當時對外交往的發(fā)展,D項正確;當時的對外政策仍然有限制,因此“滿足了”的說法絕對化,排除A項;“完全斷絕了”說法絕對化,而且與材料“在江南、浙江,福建、廣東四省設海關”、“外國貢船所帶貨物不再收稅,其余私來貿易者,聽所差部臣照例收稅”不符,排除B項;材料信息實際上反映了清朝有限度的開放海禁,其根本目的是維護清朝的統(tǒng)治,增加政府財政收入來源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項。故選D項。11.(2022·山東青島·一模)顧炎武說:“今之經義論策,其名雖正,而最便于空疏不學之人。唐宋用詩賦,雖曰雕蟲小技,而非通知古今之人不能作。今之經義始于宋熙寧中王安石所立之法……經義之文流俗謂之八股。”這表明他()A.復興唐宋詩賦 B.批判八股取士C.否定君主專制 D.肯定熙寧變法【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顧炎武抨擊八股文,但不反對科舉制,B項正確;材料不是復興唐宋詩賦,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否定君主專制的信息,排除C項;從材料可知,顧炎武反對熙寧變法,反對八股取士,排除D項。故選B項。二、材料分析題12.(2020·浙江·高考真題)讀史本為求識,對過程的關注,有助于辨識社會歷史的變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朕(康熙帝)早夜勤毖(勞),研求治理,念生民之本,以衣食為天。嘗讀《豳風》《無逸》諸篇,其言稼穡蠶桑,纖悉具備。昔人以此被(配)之管弦,列于典誥,有天下國家者,洵不可不留連三復于其際也。西漢詔令最為近古,其言日:“農事傷,則饑之本也;女紅(功)害,則寒之原也?!庇秩眨骸袄详纫詨劢K,幼孤得遂長?!薄浴厩濉靠滴醯邸队聘棃D》序材料二“佃戶終歲勤動,祁寒暑雨,吾(地主)安坐而收其半,賦役之外,豐年所余,猶及三之二,不為薄矣。而俗每存不足之意,任仆者(管家)額外誅求……此何理耶?且思朝廷一布寬恤之詔,百畝之家所益幾何,而歡傳萬口;下加微(征)之令,百畝之家所損幾何,而怨咨載道。”“其買田者大率客戶,然田雖買而無人為耕,大率買二十項田而所耕者不過二頃,以客居之人,非游宦則商賈,不能涂體沾星以從事南畝,而本地之人,則已死亡過半矣?!薄浴厩濉繌埪南椤堆a農書》、《清經世文編》材料三有學者認為,中國文化有兩個根源:“一個是農耕生活,一個是家族本位”?!氨绕鸢<?、巴比倫,甚至印度,中國是個大農業(yè)區(qū)?!@一歷史條件,使中國農耕文化得以繼續(xù)發(fā)展……由于中國自古及今,主要是農業(yè)社會,農民都和植物一樣定居在村莊里。這種凝聚力就更顯得牢固?!易宓拈L期存在和成為社會的本位,遂使家族成為中國文化的繁殖和滋生點?!薄院纹澣吨袊幕v》(1)閱讀材料一,結合所學,用一句話歸納為后世遵循的“近古”的治國原則。從“研求治理”“天下國家”的角度,總結概括康熙帝思想主張的積極意義。(2)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指出地主剝削農民的主要方式,扼要分析說明材料所反映的經濟現象。(3)閱讀材料一二三,結合所學,有兩點認識可供選擇討論:①社會學家費孝通在對鄉(xiāng)土中國的觀察中,基于“社會原因所產生的不均”,提出了“反抗線”的認識。試從社會治理的角度,分析總結從孔夫子到孫中山,到中國共產黨人,解決土地賦稅問題的思考與實踐。②歷史學家錢穆認為,“家族是中國文化最主要的柱石”。試以皖南古村落西遞和宏村為例,指出家族聚落的中心所在,并加以實證例舉,簡述其所宣示的文化思想及其觀念?!敬鸢浮浚?)原則:以農業(yè)為重(重農)。意義:有利于保障國家安定,維護社會穩(wěn)定。(2)主要方式:地租。經濟現象:“有力者無田可耕,有田者無力可耕”;地權和勞動者分離;賦稅沉重。(3)選擇討論①孔子:反對向百姓課重稅,認為“苛政猛于虎”;孫中山:平均地權,承認“耕者有其田”;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實現“耕者有其田"。選擇討論②中心所在:宗祠(祠堂);例舉:敬愛堂、樂敘堂。思想與觀念:儒家德治思想;敬老愛幼,和睦相處的倫理觀念;賈而好儒的家訓家風【解析】(1)“治國原則”,依據材料一“農事傷,則饑之本也;女紅(功)害,則寒之原也”得出:以農業(yè)為重?!胺e極意義”,依據所學知識從有利于保障國家安定、維護社會穩(wěn)定等角度分析。(2)“主要方式”,依據材料二信息“佃戶終歲勤動,祁寒暑雨,吾(地主)安坐而收其半,賦役之外,豐年所余,猶及三之二,不為薄矣”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地租?!敖洕F象”,依據材料二信息“佃戶終歲勤動,祁寒暑雨,吾(地主)安坐而收其半”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地權和勞動者分離;由材料信息“下加微(征)之令,百畝之家所損幾何,而怨咨載道”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賦稅沉重;由材料信息“其買田者大率客戶,然田雖買而無人為耕……而本地之人,則已死亡過半矣”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有力者無田可耕,有田者無力可耕”。(3)“思考與實踐”,依據所學知識從孔子反對向百姓課重稅,認為“苛政猛于虎”;孫中山主張平均地權,承認“耕者有其田”;中國共產黨領導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實現“耕者有其田"等角度分析討論①。如果選擇分析討論②,則“中心所在”,依據所學知識可以得出;西遞和宏村的中心是宗祠(祠堂),如敬愛堂、樂敘堂;“思想及其觀念”,依據所學知識從儒家德治思想、和睦相處的倫理觀念、賈而好儒的家訓家風等角度分析。三、論述題13.(2021·湖南·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從秦漢至晚清二千多年間,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各有大致不變的方面,但就總的趨勢而言,這些方面又并非沒有變化。例如,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維持不變,但土地私有日益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水平不斷提高。這些變化是平和的、漸進的和累積的,從變化迅速的現時代或短時段的眼光看,社會不免呈“停滯”或“緩進”之象,但它的內部實在又醞釀并產生了相當的變化。——改編自何懷宏《選舉社會及其終結》結合所學知識,就中國古代歷史某一方面的“變與不變”加以闡述。(要求:自擬標題,史論結合,論證充分,邏輯嚴密,闡述時不能抄寫材料所舉事例。)【答案】示例:中國古代主流思想的“變與不變”自西漢以來,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的主流思想。在漫長的兩千多年當中,儒家思想經歷了不斷的發(fā)展變化,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工傷人員傷殘評定及賠償協(xié)議
- 2025年度集體合同協(xié)商中的勞動爭議處理
- 2025年度幼兒園保安聘用合同標準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專業(yè)護工針對心血管疾病病人護理合同
- 2025年度中小企業(yè)發(fā)展基金借款連帶擔保人合同
- 2025年度單位食堂承包及員工滿意度提升協(xié)議
- 2025年度知識產權股份代持許可使用協(xié)議
- 2025年度國際文化交流項目合作誠意金協(xié)議
- 2025年度工程監(jiān)理個人勞動合同(工程質量安全管理)
- 2025年度航空航天器復合材料維修合同
- 湖南科技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玻璃分化板制作工藝
- 虹吸現象講解
- 設備采購計劃書
- 長興縣合溪水庫清淤工程(一期)環(huán)境影響報告
- 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療放射防護要求
- 新聞選題申報單
- 醫(yī)學倫理審查申請表
- 《計算機安全基礎》課件
- 養(yǎng)老院行業(yè)現狀分析-2023年中國養(yǎng)老院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
- 住房公積金貸款申請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