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超星爾雅學習通《《論語》精讀(北京師范大學)》2025章節(jié)測試附答案1.1《論語》題解及其作者1、以下哪個解釋與“淪”相對應?()A、小波B、青絲綬也C、有輻D、輩也正確答案:A2、“論”可以理解為有秩序、有條理、有次第。()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3、《說文解字》中對于語的解釋是“直言曰言,論難曰語”。()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1.2歷代論語學的典范之作1、以下哪一位是《論語正義》的作者?A、朱熹B、劉寶楠C、章太炎D、何晏正確答案:B2、以下哪一項不屬于《四書章句集注》的三個層次?()A、語理的訓詁與考據(jù)B、事理的剖析與解讀C、義理的探求與創(chuàng)新D、歷史的還原與審視正確答案:D3、《論語集解》的作者是何晏。()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4、“溝通漢宋,網(wǎng)羅清人。為清代《論語》學之集大成者”是對《論語正義》的評價。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1.3“學”的內(nèi)容及精神實質(zhì)1、以下哪一項不屬于春秋時期“學”的三個層次?()A、學品德B、學本領C、學平等D、學知識正確答案:C2、以下對“學而時習之”的解讀正確的是?()A、學的本質(zhì)是覺悟B、習的核心是實踐C、覺悟與實踐的關系是“時”D、以上都是正確答案:D3、以下哪些選項屬于古代的“六藝”?()A、禮B、樂C、射D、書正確答案:ABCD4、六藝中“禮”指的是學習社會中待人接物的行為規(guī)范。()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5、學的本質(zhì)是一種精神的覺悟。()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1.4“時”與“習”的核心1、“時”有兩種理解,一種是按時,一種是()。A、小時B、適當C、不按時D、適時正確答案:D2、《論語義疏》的作者是()。A、朱熹B、程顥C、皇侃D、董仲舒正確答案:C3、以下哪些屬于《論語義疏》的三時?A、人身中為時B、年中為時C、日中為時D、傍晚為時正確答案:ABC4、“學而時習之”指的是適時地把內(nèi)心的覺悟落實到外在的實踐上,落實到自己的生命中。()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5、“學”的統(tǒng)一指的是人生覺悟與知識體系的統(tǒng)一。()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1.5孔子人生的面相之自我生命的升華1、以下哪一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的經(jīng)學家?()A、鄭玄B、諸葛恪C、王肅D、皇侃正確答案:C2、“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背鲎砸韵履囊黄恼??()A、《五柳先生傳》B、《歸去來兮辭》C、《歸園田居》D、《桃花源記》正確答案:D3、樂與“說”有所區(qū)別。舊注說,悅在內(nèi)心,而樂則見于外。()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1.6孔子人生的面相之教書育人1、“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yè)焉?!背鲎砸韵履谋緯??()A、《孟子》B、《論語》C、《史記·孔子世家》D、《戰(zhàn)國策》正確答案:C2、古代私塾在大門兩邊,分別為東塾和()。A、小房子B、太學C、草房D、西塾正確答案:D3、《論語章句》中對“朋”的注釋是同門曰朋,指的是師門的同學。()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4、“適千里者,三月聚糧”表現(xiàn)了古人出行的困難。()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1.7孔子人生的面相之對政事的態(tài)度1、“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出自以下哪本書?()A、《戰(zhàn)國策》B、《資治通鑒》C、《史記·孔子世家》D、《論語》正確答案:C2、《說文解字》中對“人”的解釋是“天地之性最貴者也”。()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3、古人認為,“人”與“民”的區(qū)別在于人在天地人中,人最珍貴,強調(diào)人的本質(zhì)價值;而老百姓缺乏教育,處于愚昧無知的狀態(tài)。()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1.8孔顏樂處?1、《愛蓮說》出自以下哪位學者?()A、王安石B、陶淵明C、屈原D、周敦頤正確答案:D2、以下哪些屬于解讀《論語》的方法?()A、文字訓詁B、歷史還原C、五經(jīng)互證D、以上都是正確答案:D3、孔子能夠把政治上的不得意忘卻,不當回事,完全是依靠通過學和想兩方面達到的。()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2.1孔子的教育理念(一)1、“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這句話出自哪里?()A、《孟子》B、《論語·衛(wèi)靈公》C、《論語·微子》D、《禮記·曲禮上》正確答案:B2、孔子開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的風氣,他倡導仁、義、禮、智、信。()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3、“有教無類”是孔子的教育理念之一。()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2.2孔子的教育理念(二)1、“魯國三虎將”中,()是孔子的父親。A、狄虒彌B、曹沫C、叔梁紇D、秦堇父正確答案:C2、子曰:()而耳順。A、三十B、四十C、五十D、六十正確答案:D3、“有教無類”中的“類”是指階層。()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2.3孔子的教育理念(三)1、以下哪位是《國故論衡》的作者?()A、馮友蘭B、朱熹C、張岱年D、章太炎正確答案:D2、以下哪位不屬于“孔門十哲”?()A、顏淵B、曾子C、仲弓D、子貢正確答案:B3、以下哪些屬于古代六藝的范疇?()A、禮B、樂C、射D、書正確答案:ABCD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背鲎浴墩撜Z·為政》。()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2.4教育的誠意1、《論語·雍也》中提到:子見南子,()不說??鬃邮钢唬河杷裾?,天厭之!天厭之!A、子貢B、子淵C、子路D、子有正確答案:C2、《論語·陽貨》中提到:子曰:予欲無言。()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A、子貢B、子淵C、子路D、子有正確答案: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出自以下哪部著作?A、《大學》B、《論語》C、《春秋》D、《周易》正確答案:D2.5啟發(fā)式教學1、顧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jīng)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A、黃宗羲B、王夫之C、馬融D、陸德明正確答案:AB2、朱熹認為:憤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3、子曰:不悱不啟,不憤不發(fā)。()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2.6孔子的教育風格1、“夫子循循然善誘之,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這句話出自()?A、《論語·述而》B、《論語·為政》C、《論語·子罕》D、《論語·雍也》正確答案:C2、儒家推崇的修身次序正如《大學》中提到的一樣,即依次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3、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2.7孔門詩教1、將孔子所說的“思無邪”理解為“歸于正”的是東漢經(jīng)學家()。A、馬融B、鄭眾C、賈逵D、包咸正確答案:D2、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將()作為實現(xiàn)生命的超越、修身和道德構(gòu)建的根本。A、正義B、真實C、恭敬D、善良正確答案:B3、“六藝”主要是指:禮、樂、書、數(shù)和()。A、射B、琴C、御D、畫正確答案:AC3.1子貢問學1、子貢,春秋末年衛(wèi)國人,被孔子稱為()。A、玉器B、利器C、瑚璉之器D、殘器正確答案:C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爾雅·釋名》。()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3、“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表現(xiàn)了孔子對學生安慰之情。()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3.2子夏問學1、以下哪一部是中國研究《詩經(jīng)》的著作,被簡稱為《毛傳》?()A、《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B、《詩譜》C、《毛澤東選集》D、《毛詩故訓傳》正確答案:D2、“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背鲎砸韵履囊黄恼??()A、《邯鄲學步》B、《鄭人買履》C、《曹劌論戰(zhàn)》D、《曹沖稱象》正確答案:C3、“禮”的過度導致“制”的不足,這是孔子那個時代的通病。()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4、“禮必以忠信為質(zhì),猶繪事必以粉素為先?!背鲎灾祆洹端臅戮浼ⅰ?。()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3.3之路之志1、《研經(jīng)室集》的作者是?()A、段玉載B、辛棄疾C、阮元D、阮籍正確答案:C2、以下哪個詞語表現(xiàn)了子路的性格?()A、沉著冷靜B、溫恭賢良C、謹小慎微D、仗義疏財正確答案:D3、仲由字子路,魯國卞人。不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4、車馬衣裘在春秋時期是古代貴族身份的標志。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3.4顏回之志1、《論語正義》的作者是(),他認為“施勞”與“伐善”對文。A、劉寶楠B、方申C、薛壽D、羅士琳正確答案:A2、“早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這句話出自哪里?()A、《論語·述而》B、《孟子·盡心上》C、《孟子·離婁》D、《論語·顏淵》正確答案:C3、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朱熹認為其中的“施”是張大之意。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3.5孔子之志1、“老者食之以安,朋友與之以信,少者懷之以恩?!背鲎裕ǎ??A、孔子B、子路C、朱熹D、劉寶楠正確答案:C2、“顏子不自私己,故無伐善,知同于人,故無施勞,其志可謂大矣,然未免出于有意也?!笔牵ǎ︻伝氐脑u價。A、孟子B、有子C、曾子D、程子正確答案:D3、“夫子如天地之化工,付與萬物而已不勞焉。此圣人之所為也?!笔菍γ献拥脑u價。()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4、《弟子規(guī)》文本最大的問題是過度看重規(guī)范。()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4.1仁愛的基礎:惻隱之心1、下列人物中,把“愛”解釋為“隱”的有()。A、朱熹B、陳奐C、馬瑞辰D、阮元正確答案:BC2、孟子認為:惻隱之心,仁之端也。()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3、孟子認為: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存之,君子去之。()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4.2仁愛的根本:孝悌之心1、孟子認為,仁之實,()。A、事親是也B、從兄是也C、知斯二者弗去是也D、節(jié)文斯二者弗去是也正確答案:A2、在《論語·憲問》中,孔子回答其弟子()所問,曰:勿欺也,而犯之。A、子有B、子路C、子貢D、子淵正確答案:B3、孔子是堅決不贊同犯上的人。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4.3仁與誠1、王肅認為:有斯四者,近于仁。其中,“四者”包括()。A、剛B、毅C、木D、穩(wěn)正確答案:ABC2、以下選項中,確實出于《論語·憲問》篇的是()。A、有德者必有言B、有言者不必有德C、仁者必有勇D、勇者不必有仁正確答案:ABCD3、孔子認為,巧言令色一定是不仁。()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4.4仁道的推致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背鲎砸韵履囊徊恐??()A、《呂氏春秋》B、《左傳·隱公元年》C、《論語·學而》D、《孟子·梁惠王上》正確答案:D2、《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到,孟子道性善,言必稱()()。A、炎B、黃C、堯D、舜正確答案:CD3、舜稱帝是因為堯的“禪讓”。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4.5忠恕之道1、“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背鲎砸韵履囊槐緯浚ǎ〢、《左傳》B、《論語正義》C、《四書章句集注》D、《論語》正確答案:C2、食豆子是畢達哥拉斯學派的禁忌之一,畢達哥拉斯一生都沒有吃過豆子。()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3、曾子是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4.6立1、下列不屬于《左傳》中提出的三不朽的是()。A、立德B、立功C、立言D、立仁正確答案:D2、四十不惑是孔子“立”的哪一層面?()A、志向自立B、社會自立C、思想自立D、存在自立正確答案:C3、孔子的“立”表現(xiàn)為以“禮樂”為核心的全面實踐。()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背鲎浴墩撜Z·雍也》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4.7達1、“行不相遇”是《說文解字》對以下哪個字的注釋?()A、寬B、達C、闊D、路正確答案:B2、“達”是要在質(zhì)直而好義的基礎上學會理解別人。()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4.8恕1、“恕”的實質(zhì)是什么?()A、樂善好施B、己欲立而立人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己欲達而達人正確答案:C2、實現(xiàn)“恕”道的心理機制是情和()。A、德B、理C、法D、禮正確答案:D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意思是自己想立身,也讓他人能立身;自己想事業(yè)通達,也讓他人事業(yè)通達。()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4、“禮”指的是對他者存在深切的理解。()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4.9絜矩之道1、“忠”必須要有(“”)的思想來進行互補。A、達B、恕C、情D、義正確答案:B2、我喜歡的東西一定要給別人,這樣的恕會給人帶來壓抑。()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4.10儒家對仁愛之道的闡釋1、“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出自哪里?()A、《論語·述而》B、《論語·為政》C、《論語·子罕》D、《論語·顏淵》正確答案:B2、關于人的修養(yǎng),孔子認為應該興于禮,立于樂,成于詩。()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3、人對實踐道德的必然性表現(xiàn)為人的道德意志。()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4.11宋明理學對仁道的哲學闡釋1、宋明理學,是兩宋至明代的()。A、儒學B、道學C、玄學D、佛學正確答案:A2、孟子對“良知”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良知是()。A、惻隱之心B、是非之心C、羞惡之心D、辭讓之心正確答案:ABCD3、馮友蘭認為,良知是一種呈現(xiàn)。()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4.12仁道的修養(yǎng)(一)1、在《說文解字》中,“克”被解釋為什么意思?()A、阻礙B、克制C、肩也,有擔負的意思。D、妨害正確答案:C2、《說文解字》對于“復”的注釋是“行故道也”。()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3、“禮”的異化指的是形式主義,即在繁瑣的儀式中喪失其精神內(nèi)核和情感內(nèi)核。()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4.13仁道的修養(yǎng)(二)1、“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是()問仁時孔子的回答?()A、冉有B、子路C、顏回D、仲弓正確答案:D2、孔子所說的“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中的“五者”,其實是()代代相傳的貴族之德。A、虞朝B、夏朝C、商朝D、周朝正確答案:D3、“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中的“家”是指家族,而非家庭。()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4.14仁者之境界1、仁者不憂的實質(zhì)是()與外在世界不發(fā)生矛盾。A、內(nèi)在安寧B、內(nèi)在充實C、內(nèi)在混亂D、內(nèi)省不疚正確答案:D2、仁者安仁是一種自然的境界。()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3、知者利仁是一種理性的、自覺的、選擇的境界。()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5.1孝1、下列行為中,屬于“孝”的行為是()。A、頂撞父母B、晨醒昏定C、不違背父母的任何要求D、父母在,必遠游正確答案:B2、在理解儒家的“孝”的時候,我們一般不會從以下哪個方面進行?()A、政治層面B、社會風俗層面C、神仙信仰層面D、人倫情感層面正確答案:C3、將古人的道德看作是日月經(jīng)天不敢違背,或者將古人道德看作是野蠻道德,都是不準確的。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5.2以孝治國1、《殷周制度論》是()的經(jīng)典論著,論述了殷周相關制度變革。A、王國維B、章太炎C、顧炎武D、鄭玄正確答案:A2、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針對齊景公問()。A、德B、仁C、孝D、政正確答案:D3、據(jù)《左傳·隱公元年》記載,其對潁考叔的評價是不孝。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5.3雙向倫理觀1、下列屬于《左傳·隱公三年》中提到的“六順”的是()。A、君義B、臣行C、父慈D、子孝正確答案:ABCD2、“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其中“三年”是指實指三年,因為不能完全不改變父之道。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5.4孝以化民1、將“慎終追遠”解釋為“喪盡其哀,祭盡其敬”的是()。A、曾參B、鄭玄C、孔安國D、朱熹正確答案:C2、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A、孝B、仁C、敬D、恕正確答案:B3、古人對“孝”的理解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生前之孝,一是身后之孝。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5.5禮與情,孝與禮1、下列屬于古人身后至孝的體現(xiàn)的是()。A、慎終追遠的自我熏陶B、對于生命的敬意C、對于真摯情感的表達D、以上都是正確答案:D2、孔子認為喪禮應該越奢華越好。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3、理解儒家“孝”文化可以從情、俗、理、政四個層面進行。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5.6風俗·禮法·情感1、《說文解字》對“德”的解釋是()。A、行也B、直視也C、升也D、情也正確答案:C2、白公勝之亂是在葉公的努力下平息的。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3、在儒家看來,父子親情是不能被法律保護的。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5.7孝道1、《送東陽馬生序》作者敘述的是()的求學經(jīng)歷。A、宋濂B、馬生C、歐陽修D(zhuǎn)、蘇軾正確答案:A2、“父母在,不遠游”中,“游”指的可能是()。A、游學B、旅游C、游官D、經(jīng)商正確答案:ACD3、儒家思想中的倫理觀、孝道等是一種雙向的情感。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5.8孝與誠敬1、“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中,“色難”指的是()。A、為難的態(tài)度B、尖刻的態(tài)度C、和悅的態(tài)度D、嫌棄的態(tài)度正確答案:C2、《說文解字》中對“情”的解釋是實在。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6.1禮的訓詁1、下列不屬于“禮”的訓詁的是()。A、履也B、德也C、體也D、理也正確答案:B2、下列不屬于儒家十三經(jīng)中的“三禮”的是()。A、《禮儀》B、《周禮》C、《禮記》D、《儀禮》正確答案:ABC3、《論語》中的“禮”與政治關系密切。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6.2禮與原始宗教1、下列文字,在《說文解字》中歸于“示”部的是()。A、禮B、神C、禍D、裼正確答案:ABC2、秩序的建立是人類進步的表現(xiàn),意味著人類逐步擺脫野蠻,逐步走向理性。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3、原始祭祀的過程,在古人看來體現(xiàn)了人與天的貫通。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6.3禮的異化1、按照孔子的想法,季氏不能使用八佾,只能使用()。A、十六佾B、六佾C、四佾D、二佾正確答案:C2、“禮”的異化一部分體現(xiàn)在太過拘泥與“禮”的外在形式。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6.4禮的精神:正名1、衛(wèi)靈公,姬姓,名元,是春秋時期衛(wèi)國第()代國君。A、二十八B、二十九C、三十D、三十一正確答案:A2、以下哪幾項是孔子認為需要正名的緣由?()A、名不正,則言不順B、言不順,則事不成C、事不成,則禮樂不興D、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正確答案:ABCD3、名、言、事、禮樂、刑罰、民,是孔子對正名的正向闡釋。()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6.5禮的精神:協(xié)調(diào)1、“禮之用,和為貴”出自哪里?()A、《論語·述而》B、《論語·陽貨》C、《論語·子路》D、《論語·學而》正確答案:D2、“禮之用,和為貴”中的“和”,意指()。A、應聲相合B、五味相合C、樂器相合D、地支相合正確答案:A3、情是禮的協(xié)調(diào)精神的來源,禮不違背人情,且是對情的節(jié)制。()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6.6禮的精神:仁愛1、“禮,與其奢也,寧檢;喪,與其易也,寧戚”中,“易”是指()。A、守禮B、周備C、簡單D、周易正確答案:B2、“禮,與其奢也,寧檢;喪,與其易也,寧戚”中,“戚”是指()。A、戚戚相關B、親戚C、哀戚D、奢侈正確答案:C6.7禮作為生活1、“孔子于鄉(xiāng)黨,恂恂如也”中的“恂恂”意為()。A、溫和B、恭順C、慍怒D、逐漸正確答案:AB2、孔子生活時期,政治權(quán)力不斷下移,故其提倡“還政于君”。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3、東北話中“削”未保留古漢語的古意,屬于古語遺存。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6.8禮作為修身1、“君子義以為質(zhì)”中,“質(zhì)”可以解釋為()。A、人質(zhì)B、交換C、基礎D、質(zhì)量正確答案:C2、“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中“畔”可以解釋為背叛。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6.9禮作為治國1、儒家對于政治秩序的理解是從()出發(fā)的?A、政治立場B、體制弊端C、參與者品性D、參與者關系正確答案:D2、《春秋》記載了魯國()公?A、十四B、十二C、十三D、十六正確答案:B3、尊君抑臣的現(xiàn)實政治追求中,孔子認為君臣關系是的雙向的關系,單向的義務。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6.10侍坐篇解讀(一)1、《論語》“侍坐篇”中展現(xiàn)了孔子弟子的一些缺點,下列對應正確的是()。A、冉求-失之于魯莽草率B、公西華-失之于功利狹隘C、子路-失之于魯莽草率D、曾點-失之于功利狹隘正確答案:C2、“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中,“申”是指()。A、上下通也B、放松C、整飭而不拘謹D、神正確答案:C3、儒家倡導自律的生活態(tài)度是因為主張守禮。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6.11侍坐篇解讀(二)1、懷有“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理想圖景的是()A、曾子B、顏回C、子墨D、曾點正確答案:D2、“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體現(xiàn)出了一種循環(huán)的生命狀態(tài)。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3、中國傳統(tǒng)中,“巫”與“舞”同源。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6.12侍坐篇解讀(三)1、《論語集解》中“知時”的“時”最貼近下列哪種解釋A、時辰B、天地C、時機D、當下正確答案:B2、下列哪些是基于曾點的理想圖景,可以總結(jié)出的三種儒家境界的張力關系?A、規(guī)范與自由B、豁達與積極C、修養(yǎng)與率性D、禮儀與自然正確答案:ACD3、孔子評價曾點的理想圖景,認為“狂”是一種進取的態(tài)度。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7.1知與物1、以下哪些是《論語》“智”與“勇”中“智”所包含的內(nèi)容?A、自強B、知識C、智慧D、理性正確答案:BCD2、《論語》中的“智”與“勇”可作“知”與“勇”。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3、《論語》中并未提到切問、近思等內(nèi)容。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7.2知與人1、儒家往往把“知人”和以下哪項內(nèi)容相提并論?()A、知言B、知古C、知義D、知命正確答案:A2、《論語》中,孔子更強調(diào)知物,而非知人。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3、《論語》的“知”更強調(diào)在人倫關系中的“知”。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7.3知與鬼神1、從傳統(tǒng)訓詁來看,關于“神”的解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形似閃電B、閃電一樣的速度C、閃電一樣的本質(zhì)D、可指有品德、有道德的修養(yǎng)素質(zhì)正確答案:ABCD2、以下哪幾項,是《莊子·齊物論》中的內(nèi)容?()A、六合之內(nèi),圣人存而不論B、六合之外,圣人論而不議C、春秋經(jīng)世先王之志D、圣人議而不辯正確答案:CD3、從周代到春秋,是中華民族“自覺于理性”的時期。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7.4知與學、知與古1、孔子認為,自己的“知”來自于()。A、血統(tǒng)B、實踐C、天賜D、好古正確答案:BD2、孔子強調(diào)的“知”,是每個人通過學可以達到的。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3、“知識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來努力獲取的”,即使放在孔子所處的時代,這也是一句沒有營養(yǎng)的話。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7.5知與義1、“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是孔子對()提問的回答。A、樊遲B、子路C、雍于D、曾點正確答案:A2、義者,宜也。即做()的事情。A、合適B、應該C、合乎本位D、合乎本分正確答案:ABCD3、古人對“義”的深入思考,即如何確定應當、應然。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7.6知與命1、孔子說:“()而知天命?!盇、三十B、四十C、五十D、六十正確答案:C2、關于儒家的性命之辯,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人的命可以把握B、人的性不可把握C、人的命不可把握D、人的性可以把握正確答案:CD3、在周代,道德化的天是“懲惡揚善的主宰”。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7.7知與無知1、()是通向未來有知的內(nèi)在依據(jù)。A、自省B、求知C、無知D、匯納正確答案:C2、“人的‘知’就像我們腳下站著的這一塊土地,除此之外的土地都是無知”,這是誰的觀點?()A、墨子B、莊子C、老子D、曾子正確答案:B3、“知”建立在對無知尊重與承認的基礎之上。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7.8智者與仁者1、以下哪個不是古人理解的“三達德”?A、知者不惑B、達者不畏C、仁者不憂D、勇者不懼正確答案:B2、“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這句話出自()?A、《論語·子罕》B、《論語·陽貨》C、《論語·里仁》D、《論語·為政》正確答案:C7.9從知到仁1、從“知者利仁”到“仁者安仁”是從()到自然的過程。A、選擇B、無知C、安頓D、奮起正確答案:A2、“知皆擴而充之矣”出自()。A、《老子》B、《孟子》C、《論語》D、《莊子》正確答案:B3、由“知”到“仁”是從價值的選擇進入生命的投向和生命的熔鑄。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7.10勇士之勇與俠士之勇1、《說文解字》對“儒”的解釋為:()也。A、墨B、雅C、柔D、博正確答案:C2、下列哪部著作中對“儒”的解釋為:儒,柔也。術士之稱。()A、《論語》B、《孟子》C、《說文解字》D、《禮記》正確答案:C3、《論語》中的智(知),是指()。A、知識B、勇猛C、智慧D、理性正確答案:ACD4、民間的“勇”主要是申張在程序中所不能申張的正義。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5、古人對用的崇尚體現(xiàn)在兩個層面,即:民間的戰(zhàn)爭之勇和貴族的俠士之勇。()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7.11何為勇1、“勇”字,與()是相通的。A、涌B、永C、詠D、擁正確答案:A2、《游俠列傳》描寫了哪個時期近二十位游俠的史實?()A、春秋戰(zhàn)國B、秦末漢初C、東漢末年D、南北朝正確答案:B3、“吾未見剛者”中的“剛”是指公道原則,是順其天道自然的一種正義。()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7.12勇而無禮則亂1、“子曰:勇而無禮則亂”出自哪里?()A、《論語·泰伯》B、《論語·顏淵》C、《論語·子罕》D、《論語·里仁》正確答案:A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中的“約”是指()?A、相處B、約定C、幸運D、疾貧正確答案:D3、勇而無禮則亂,指一個人雖然很勇敢,如果不受禮的約束的話,就會犯上作亂。()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7.13勇與義、勇與真1、“子路曰:君子尚勇乎”,這句話出自()?A、《論語·衛(wèi)靈公》B、《論語·微子》C、《論語·陽貨》D、《論語·里仁》正確答案:C2、孔子認為,君子有勇而無義為盜。()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3、“鄉(xiāng)原,德之賊也”中的“賊”是戕害的意思。()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7.14勇與仁1、“鳥獸不可與同群”,這句話出自()?A、《論語·衛(wèi)靈公》B、《論語·微子》C、《論語·陽貨》D、《論語·里仁》正確答案:B2、以下哪幾項是孔子對“仁”與“勇”的關系的闡述?()A、有德者必有言B、有言者必有德C、仁者必有勇D、勇者不必有仁正確答案:CD3、《周易·師卦》中,將“師”解釋為“眾也”。()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7.15儒者之勇1、“吾嘗聞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縮”中的“反”的意思是()?A、反對B、反叛C、反省D、反應正確答案:C2、“說大人,則藐之,忽視其巍巍然”,這句話出自()?A、《孟子·告子》B、《孟子·盡心》C、《孟子·離婁》D、《孟子·梁惠王》正確答案:B3、孟子認為,天下有達尊三,即為()。A、德一B、齒一C、爵一D、學一正確答案:ABC7.16《禮記?儒行》解讀1、除《儒行》外,以下文章中屬于《禮記》的有()。A、《大學》B、《中庸》C、《樂記》D、《學記》正確答案:ABCD2、《禮記·儒行》中“不更其所”的意思是不改變自己的居所。()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8.1孔子心中的唯一:顏回1、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他是()的代表。A、仁B、義C、禮D、智正確答案:A2、在孔子的眾多弟子中,哪幾位是孔子早期的弟子?()A、顏回B、子貢C、子路D、曾子正確答案:ABC3、“勇”是儒家的四個核心范疇之一。()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8.2顏回與孔子的生死告白1、“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這句話出自()?A、《論語·為政》B、《論語·述而》C、《論語·學而》D、《論語·顏淵》正確答案:A2、顏回雖好學,但其常常遷怒于弱者,對弱者缺乏溫暖的關懷之情。()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3、“顏淵曰:子在,回何敢死”,這句話出自《論語·先進》。()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8.3顏回之死1、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孔子拒絕了,原因有二,即:()。A、以吾從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B、鯉也死,有棺而無槨C、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D(zhuǎn)、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說正確答案:AB2、以下哪幾項,是顏回與孔子共同的道德追求?()A、非禮勿視B、非禮勿聽C、非禮勿言D、非禮勿動正確答案:ABCD3、在古代,啼比哭更加沉痛,指沒有節(jié)制的哭。()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8.4子貢的風云縱橫1、當田常欲作亂于齊,孔子問二三子何為莫出的時候,哪一位弟子請行被孔子同意了?()A、子張B、子路C、子石D、子貢正確答案:D2、大說并許諾送子貢金百鎰的是()。A、田常B、越王C、吳王D、晉君正確答案:B3、“大夫何以儼然辱而臨之”中的“儼然”和“臨”均是自高的意思。()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8.5驕傲的子貢1、“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中的“加”是指()?A、增加B、賜予C、欺凌D、挑戰(zhàn)正確答案:C2、對子貢所問的“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孔子回答說:()。A、可也B、未若貧而樂C、富而好禮者也D、如琢如磨正確答案:ABC3、以下哪幾項,是子貢的核心的特點?()A、驕傲B、自卑C、好勝之心D、謙遜之德正確答案:AC8.6好學的子貢1、“師與商也熟賢”中的“師”指的是()?A、子張B、子路C、子夏D、子貢正確答案:A2、“過猶不及”,這句話出自()?A、《論語·泰伯》B、《論語·先進》C、《論語·衛(wèi)靈公》D、《論語·里仁》正確答案:B3、“師與商也熟賢”中的“商”指的是()?A、子張B、子路C、子夏D、子貢正確答案:C8.7朋友之道1、()曾被孔子稱為“瑚璉之器”。A、子貢B、子淵C、子騫D、子路正確答案:A2、關于孔子的友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老朋友之間應注意保持一定距離B、朋友之間應親密與信實C、注重在友道中切磋琢磨D、注重和朋友保持意見的一致正確答案:BC3、“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睆娬{(diào)的是人與人之間界限。()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A8.8儒家的群己觀1、古圣先哲共有的氣質(zhì)是()。A、在群體中擔當責任B、具有仁群之愛C、在精神世界中,追求特立獨行D、被集體情懷所打動正確答案:ABC2、儒家的群己觀中提倡“離群索居”。()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8.9“士”的標準1、“博學于文,行己有恥”由()從《論語》中提出,并作為其立身根本。A、顧炎武B、朱熹C、黃宗羲D、王夫之正確答案:A2、《論語》中的“斗筲之人”是指精神貧窮的人。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B8.10從儒家對管仲的評價看其歷史觀的變化1、管仲讓齊桓公“尊王攘夷”,其“攘夷”是指以()為核心的民族秩序。A、儒家文化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棗莊市薛城區(qū)2025屆高考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2025年江蘇省溧中、省揚中、鎮(zhèn)江一中、江都中學高三模擬(最后一次)英語試題含解析
- 化療科普小知識
- 船運渣土施工方案
- 2025年焊工(中級)考試題及答案
- 護士護理查房兒科
- 安全使用布洛芬
- 智能糧倉二五年防鼠防潮安防系統(tǒng)協(xié)議
- 德育工作總結(jié)匯報2
- 護理醫(yī)療操作的不良事件
- 2025屆北京市第四中學順義分校高三零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全國第9個近視防控月活動總結(jié)
- 智能傳感器研發(fā)-第1篇-深度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國快速換模系統(tǒng)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舉辦科普月的活動總結(jié)(3篇)
- 2025年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作文題目解析及范文:關于鴻溝的思考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下冊課件 第十一單元 化學與社會 課題1 化學與人體健康
- 技術標編制培訓
- 【小學數(shù)學課件】搭積木課件
- 牛羊肉知識培訓課件大全
- 防詐騙知識培訓課件內(nèi)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