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療護服務規(guī)范》_第1頁
《安寧療護服務規(guī)范》_第2頁
《安寧療護服務規(guī)范》_第3頁
《安寧療護服務規(guī)范》_第4頁
《安寧療護服務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1.020

CCSC50

5301

昆明市地方標準

DB5301/T108—2024

安寧療護服務規(guī)范

2024-05-01發(fā)布2024-06-01實施

昆明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5301/T10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

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昆明市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昆明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黃紅麗、薛蓮、張潔、陳瑾、謝春紅、李娜、杜映榮、羅煜、付海艷、劉怡、

李紅娟、湯曉青、徐斌、王潔、萬焱、尚靖茹、趙凡、郭璽、周宇君、楊開琪、龐允娟、牛翠芬、李嘉

佳。

III

DB5301/T108—2024

引言

安寧療護是為疾病終末期患者在臨終前提供身體、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護和人文關懷等服務,控

制痛苦和不適癥狀,提高生命質量,幫助患者舒適、安詳、有尊嚴的離世的醫(yī)療行為。安寧療護服務是

為了維護人的基本尊嚴,減少過度醫(yī)療,減少資源浪費,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布數據,昆明市60歲及以上人口為121.8萬人,占14.40%,其中65歲及

以上人口為88.7萬人,占10.49%。昆明市正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的嚴峻挑戰(zhàn),隨著失能、部分失能

老年人口和晚期腫瘤患者的大幅增加,終末期患者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疊加的趨勢愈加凸

顯,而目前現有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和社區(qū)服務遠遠不能滿足這部分群體的需要。

為積極貫徹落實《關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的“加快安寧療護機構標準

化、規(guī)范化建設”及“制定安寧療護等老年健康服務機構基本標準和服務規(guī)范”的部署,高質量推進昆

明市安寧療護標準化、規(guī)范化建設,依據《安寧療護實踐指南(試行)》(國衛(wèi)辦醫(yī)發(fā)〔2017〕5號),

以及云南省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云南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云南省教育廳、云南省民政廳、云南省財政廳、

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云南省廣播電視局、云南省醫(yī)療保障局聯合發(fā)布的《關于印發(fā)云南省安

寧療護工作實施方案(2023版)的通知》(云衛(wèi)老齡發(fā)〔2023〕1號)做出的工作部署,特制定本文

件。

DB5301/T108—2024

安寧療護服務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安寧療護的服務原則、服務對象、服務人員及職責、服務設施及設備、服務流程及內

容、質量檢查與改進等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開展安寧療護服務的醫(yī)療機構或醫(yī)療機構的專屬病區(qū)[以下簡稱“安寧療護機構(病

區(qū))”]。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DB5301/T107-2024

3術語和定義

DB5301/T107-2024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4服務原則及對象

4.1原則

安寧療護遵循下列原則:

——踐行“尊重、有利、不傷害、公平”的醫(yī)學倫理;

——實行多學科團隊的診療模式,以癥狀控制、舒適照護、提高生命質量為目標;

——盡可能地滿足患者需求,提供安全、有效、舒適的醫(yī)療照護服務。

4.2對象

下列人員屬于安寧療護的服務對象:

——采用DB5301/T107-2024給出的方法進行評估,達到入選條件的患者;

——入住安寧療護機構(病區(qū))患者的知情人。

5服務人員及職責

5.1人員配備

5.1.1專職人員

應組建以具有法定資格的執(zhí)業(yè)醫(yī)師、執(zhí)業(yè)護士為核心人員組成的服務團隊。

5.1.2兼職人員

1

DB5301/T108—2024

根據安寧療護服務的實際需要,配備專(兼)職人員,如藥劑師、營養(yǎng)師、康復治療師、中醫(yī)醫(yī)師、

護理員、心理咨詢(治療)師、社會工作者、志愿者、行政管理、后勤保障服務等人員。

5.2人員職責

5.2.1執(zhí)業(yè)醫(yī)師

疾病終末期患者的全程診療管理;對團隊成員進行技術指導等。

5.2.2執(zhí)業(yè)護士

制定照護計劃,為疾病終末期患者提供全程護理服務。

5.2.3藥劑師

用藥管理;提供治療和控制癥狀的用藥指導。

5.2.4營養(yǎng)師

對患者進行營養(yǎng)評估,提供個體化飲食方案;對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監(jiān)測與追蹤。

5.2.5康復治療師

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出康復治療計劃并進行相應治療等。

5.2.6中醫(yī)醫(yī)師

采用適宜的中醫(yī)綜合療法控制患者的不適癥狀。

5.2.7護理員

生活照護服務。

5.2.8心理咨詢(治療)師

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評估并予專業(yè)干預;對安寧療護團隊成員予心理支持。

5.2.9社會工作者

協調患者及家屬與醫(yī)護人員的溝通;為患者及家屬提供人文關懷,幫助患者盡可能實現臨終愿望;

開展對患者及家屬的生命教育,協助組織召開家庭會議,協助磋商與安寧療護相關的家庭問題;協助患

者及家屬申請其他公共服務,如申請醫(yī)療保險、貧困經濟補助等;對家屬開展哀傷輔導;指導和培訓志

愿者等。

5.2.10志愿者

關懷、傾聽及陪伴患者;為患者讀報或代寫書信;協助患者心愿完成;協助患者身體照顧等;組織

患者相互溝通、交流;鼓勵患者參與適當的文化娛樂活動。

6設施及設備

安寧療護機構(病區(qū))的建設和設施配備,執(zhí)行《安寧療護中心基本標準(試行)》和《昆明市安

寧療護機構(病區(qū))設置基本要求(試行)》的規(guī)定。

2

DB5301/T108—2024

服務設施、設備應處于有效狀態(tài),相關設備應按國家規(guī)定定期送檢。

7服務流程

7.1接診

對已按照DB5301/T107-2024的規(guī)定完成評估的患者提供收治接診服務。接診的同時,應對終末期

患者及知情人,給予安寧療護理念宣教,使患者及知情人充分理解、知曉安寧療護的原則。

7.2入院后評估

執(zhí)業(yè)醫(yī)師應根據病史和收治條件,再次運用姑息行為功能評分表(見DB5301/T107-2024中的附錄A)

詳細評估患者的功能狀態(tài),確定入住接受安寧療護服務患者PPSv2的準確評分。

a)評估由執(zhí)業(yè)醫(yī)師和護士共同完成,在下列時機進行評估:

1)辦理入住后24h內完成首次評估;

2)入院2周、1月及后續(xù)每月進行動態(tài)評估;

3)發(fā)生病情變化,實時評估。

b)每次評估均應完成下列內容:

1)臨終患者生存期預估,參照DB5301/T107-2024中的附錄B進行評估;

2)疼痛評估(見附錄A);

3)埃德蒙頓癥狀評估系(ESAS)(見附錄B);

4)營養(yǎng)風險篩查(見附錄C)。

7.3簽署醫(yī)療文書

在患者入院完成首次評估,形成安寧療護方案后,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與患者本人和/或知情人簽

署下列文書:

a)《授權委托書》(見附錄D);

b)《特別聲明書》(見附錄E);

c)《安寧療護入院知情同意書》(見附錄F);

d)《安寧療護協議書(知情同意書)》(見附錄G)。

8服務內容

8.1癥狀控制

在具備常見疾病診療及照護技術基礎上,開展癥狀控制。包括疼痛、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咯血、

惡心、嘔吐、嘔血、便血、腹脹、水腫、發(fā)熱、厭食/惡病質、口干、睡眠/覺醒障礙(失眠)、譫妄等

控制。

8.2舒適照護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提供具有整體性、連續(xù)性的臨終護理、臨終護理指導及臨終護理咨詢服務全

程服務。如:開展病室環(huán)境管理、床單位管理、口腔護理、腸內營養(yǎng)的護理、腸外營養(yǎng)的護理、靜脈導

管的維護(PICC、CVC)、留置尿管的護理、會陰護理、協助沐浴和床上擦浴、床上洗頭、協助進食和

飲水、排尿異常的護理、排便異常的護理、臥位護理、體位轉換、輪椅與平車使用等護理。

3

DB5301/T108—2024

8.3中醫(yī)治療

根據患者情況,提供中藥內服、中醫(yī)外治法、食療藥膳等服務,開展中醫(yī)藥適宜技術項目。

8.4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使用

對具備適應癥的患者,應按國務院發(fā)布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合理使用麻醉、精神藥

品。

8.5多學科診療

以患者為中心,針對特定疾病癥狀,制定規(guī)范化、個體化、連續(xù)性的綜合治療方案以及多學科團隊

診療。

8.6心理支持

恰當應用勸導、啟發(fā)、鼓勵、支持、說服等溝通技巧,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引導患者面對和接受

疾病狀況,鼓勵患者及知情人參與,尊重患者意愿做出決策,使其保持樂觀順應的態(tài)度。

8.7人文關懷

從以下方面實施人文關懷,包括但不限于:

a)增進醫(yī)患溝通,了解并積極響應患者需求:

1)幫助患者有效應對情緒反應;

2)尊重患者權利,保護患者隱私;

3)尋求家庭和社會支持。

b)針對不同患者開展個性化的精神關懷,如:音樂療法、芳香療法、寵物療法、情景再現療法、

愿望實現療法等;

c)開展死亡教育,幫助患者及知情人獲得有關死亡相關知識,引導其正確認識死亡,樹立正確

的生命觀;

d)宜在病區(qū)設置談心室、臨終告別室或遺體告別室,提供安靜、隱私的環(huán)境,開展哀傷輔導。

8.8網絡遠程服務

宜搭建安寧療護服務網絡平臺,根據患者需求和資源條件,開展遠程醫(yī)療、遠程會診、遠程咨詢、

生命教育等服務。

9質量檢查與改進

安寧療護機構(病區(qū)),應由其內部設立的質量管理機構,使用DB5301/T109-2024給出的方法,

通過部門自查、交叉檢查、質量抽查、滿意度調查等形式,開展服務質量自查。

安寧療護機構(病區(qū)),宜定期由第三方對其服務質量進行檢查,做出整體評價。

對服務質量自查和由第三方檢查發(fā)現的問題,應在深入分析其原因的基礎上,制定整改方案,并跟

蹤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持續(xù)改進。

4

DB5301/T108—2024

附錄A

(規(guī)范性)

疼痛評估表

疼痛評估采用表A.1給出的方法進行。

表A.1疼痛評估表

數字評價量表(NRS):

0———1———2———3———4———5———6———7———8———9———10

0無痛1-3輕度疼痛(睡眠不受影響)4-6中度疼痛(睡眠受影響)7-10重度疼痛(嚴重影響睡

眠)

主訴疼痛分級法(VRS):

0級:無疼痛

I級(輕度):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無干擾

II級(中度):疼痛明顯,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鎮(zhèn)痛藥物,睡眠受干擾

III級(重度):疼痛劇烈,不能忍受,需要服用鎮(zhèn)痛藥物,睡眠受嚴重干擾可伴自主神經紊亂或被動體位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

視覺模擬法(VAS):

無痛----------------------------------------------------------------劇痛

疼痛□刀割痛□酸脹痛□悶脹痛□撕扯痛□壓榨痛□牽拉痛□燒灼痛

性質□針刺痛□電擊痛□切割痛□暴裂痛□絞痛□其他

伴隨□惡心□嘔吐□便秘□腹瀉□瘙癢□口干□眩暈□麻木□抑郁

癥狀□焦慮□抑郁□發(fā)熱□其他

疾病診斷,在圖中做“+”表示感覺疼痛部位

疼痛區(qū)號占體表面積百分比(%)

25,26,270.50

4,5,161.00

3,8,9,10,11,1.50

30,31,32,33

6,7,12,13,1.75

28,29,36,37

38,392.00

2.50

14,15對患者感覺疼痛的部位以斜線陰影進行標示

5

DB5301/T108—2024

表A.1疼痛評估表(續(xù))

疼痛區(qū)號占體表面積百分比(%)

34,354.00

17,18,40,414.75

對患者感覺疼痛的部位以斜線陰影進行標示

(1)每個區(qū)無論大小均定為1分,即使使涂蓋了一個區(qū)的一小部分也是1分,總評分反映疼痛區(qū)域的數目

2

評分標準。()用不同記號表示不同的疼痛強度。分別為:斜線表示輕度疼痛;橫線表示中度疼痛;豎線表示重度疼痛

。(3)最后計算病人疼痛占體表面積的百分比。

(1)測痛前一定要先給受試者講清楚該方法的步驟。

注意事項(2)老年人常難以正確涂蓋皮膚分區(qū)以形容疼痛。

(3)皮膚疼痛區(qū)域的涂蓋可受病人情感和疾病長期性的影響。

(4)不適用于頭痛病人。

評估結果疼痛得分:分,百分比:%

評估負責人:評估執(zhí)行人:評估日期:年月日

說明:根據疼痛的強度分級(0級~10級,無痛級~劇痛級),分別采用數字評價量表、主訴疼

痛分級法、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視覺模擬法,對不同類別患者的疼痛狀態(tài)進行綜合評估。

6

DB5301/T108—2024

附錄B

(規(guī)范性)

埃德蒙頓癥狀評估系(ESAS)

使用表B.1對患者的整體狀況進行評估。

表B.1埃德蒙頓癥狀評估系(ESAS)

無痛012345678910最痛

不疲勞012345678910最疲勞

(疲勞=缺乏能量)

沒有睡意012345678910非常困

(睡意=感覺昏昏欲睡)

無惡心012345678910非常惡心

沒有012345678910嚴重的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

沒有012345678910非常氣促

氣促

沒有沮喪012345678910極度沮喪

(抑郁=感到悲傷)

沒有焦慮012345678910極度焦慮

(焦慮=感到緊張)

最好的體驗012345678910最壞的體驗

(幸福=你的總體感覺)

沒有_________012345678910嚴重的其他可能

其他問題(例如便秘)

說明:0表示沒有癥狀,分數越高,癥狀越嚴重,10表示癥狀最嚴重程度。

患者姓名:

完成檢查者:□患者□家庭護理提供者□衛(wèi)生保健專業(yè)護理人員□輔助照護者

完成日期:年月日時分

7

DB5301/T108—2024

請在圖B.1中標注受疾病傷害的位置。

圖B.1受疾病影響的位置

8

DB5301/T108—2024

附錄C

(規(guī)范性)

營養(yǎng)風險篩查表

使用表C.1對患者進行營養(yǎng)篩查。

表C.1營養(yǎng)風險篩查表

1.按疾病嚴重程度(取最高分選項)

營養(yǎng)需要量輕度增加:

□1分□髖骨折□慢性疾病急性發(fā)作或有并發(fā)癥者□COPD□血液透析□肝硬化

□一般惡性腫瘤

營養(yǎng)需要量中度增加:

□2分

□腹部大手術□腦卒中□重度肺炎□血液惡性腫瘤

營養(yǎng)需要量重度增加:

□3分

□顱腦損傷□骨髓移植□大于APACHE10的ICU患者

2.營養(yǎng)受損狀況評分(取最高分選項)

□1分近3個月體重下降>5%,或近1周內進食量減少1/4~1/2

□2分近2個月體重下降>5%,或近1周內進食量減少1/2~3/4

2

近1個月體重下降>5%,或近1周內進食量減少3/4以上,或BMI<18.5Kg/m及一般情況

□3分

3.年齡評分

□1分年齡>70歲

總分:簽名:評分日期:年月日

評分說明:①營養(yǎng)風險篩查評分=1+2+3

②若評分≥3分:需要營養(yǎng)支持

③若評分<3分,無需營養(yǎng)支持,一周后篩查

營養(yǎng)風險篩查表適用于18歲~90歲患者,住院1天以上;年齡<18歲和>90歲不適用;當有

多種疾病時,取最高分,不應累加;營養(yǎng)受損評分取最高分,不應累加;總評分≥3分表示存在

營養(yǎng)風險,<3分表示無營養(yǎng)風險,一周后復查。

9

DB5301/T108—2024

附錄D

(規(guī)范性)

授權委托書

使用表D.1給出的樣式,請患者及家屬或授權委托人填寫授權委托書。

表D.1授權委托書

授權委托書

委托人(患者本人):性別:年齡:

聯系電話:

有效證件號碼:

住址:

受托人:性別:年齡:

聯系電話:

有效證件號碼:

住址:

與患者關系:□配偶□子女□父母□其它近親屬

□同事□朋友□其它

本人于年月日入住安寧療護機構,有關病情的告知以及在診療過程中需要簽署的一切知情同

意書,本人鄭重委托作為我的代理人,代理行使住院期間的知情同意和選擇權利,并履行相應的

簽字手續(xù),全權代表本人簽字,被委托人的簽字視同本人的簽字。

委托人簽署同意書后所產生的后果,由患者本人承擔。

患者簽字或委托代理人簽字:簽名時間:

備注:1.如患者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患者近親屬委托人簽字有效。

2.委托人必須是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10

DB5301/T108—2024

附錄E

(規(guī)范性)

特別聲明書

使用表E.1給出的樣式,向患者做出特別聲明。

表E.1特別申明書

特別申明書

由于患者目前病情存在下列特殊情況:

□1.年齡未滿18周歲

□2.意識障礙

□3.其它不具備民事行為能力的情形

□4.患者本人不識字,但能夠理解并知曉院方告知事宜時,由聲明人全權代理,由患者在聲明人所按手印旁按手印確認;特別聲明人簽

署的知情同意書等告知文書所產生的后果,由患者和聲明人承擔。

聲明人聲明內容如下:

1.患者在就診期間由聲明人作為患者的代理人,代為行使就診期間的知情同意和選擇權利,全權代表患者本人簽字。醫(yī)院已詳細告知

患者的情況及本聲明書的內容,聲明人充分理解和知曉醫(yī)務人員告知的內容以及代為行使知情同意、選擇權及代為簽字所產生的所有

法律后果,簽署知情同意書后所產生的后果由聲明人本人及患者承擔。聲明人對所提供的資料以及信息的合法性、真實性負責,并同

意在醫(yī)院有要求的情況下,提供相關的關系證明文件。

2.聲明人對與患者關系的真實性負責。

特別聲明人:性別:年齡:

聯系電話:

有效證件號碼:

地址:

與患者關系:□配偶□子女□父母□其它近親屬

□同事□朋友□其它

特別聲明人簽字:(手?。?/p>

簽名時間:

備注:

1.聲明人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聲明人需提供身份證復印件。

2.如患者本人不識字,但能夠理解并知曉院方告知事宜時,應先由聲明人將本文書聲明人聲明內容宣讀

給患者后,由患者在聲明人所按手印旁按手印確認。

11

DB5301/T108—2024

附錄F

(規(guī)范性)

安寧療護入院知情同意書

使用表F.1給出的樣式,對患者家屬進行告知。

表F.1安寧療護入院知情同意書

安寧療護入院知情同意書

尊敬的患者(家屬):

您好!謝謝您對我們的信任。我們深刻理解您(您的家人)因遭受疾病所帶來的痛苦與折磨。我們將竭力

為您(您的家人)提供安全、滿意的安寧療護服務。

安寧療護不是針對疾病的積極治愈性治療,而是強調癥狀緩解,提供生理、心理、社會及人文關懷的服務。

我們會評估您(您的家人)的身體、心理和社會支持狀況,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寧療護計劃。我們真誠地

希望您(您的家人)能參與到安寧療護服務過程中,我們非常尊重您(您的家人)的信仰和民族傳統習慣,我

們真誠地希望您的配合和支持。

如您同意的話,請簽署安寧療護協議書,謝謝您的理解和支持!

患者簽字簽字時間

患者家屬(□父母□配偶□子女)簽字簽字時間

醫(yī)師簽字簽字時間

護士簽字簽字時間

12

DB5301/T108—2024

附錄G

(規(guī)范性)

安寧療護協議書(知情同意書)

使用表G.1給出的樣式,向患者家屬或其授權委托人告知擬采用的療護措施。

表G.1安寧療護協議書(知情同意書)

安寧療護協議書(知情同意書)

醫(yī)師已經向我詳細解釋說明了安寧療護的目的、措施及護理方法等,我已充分了解并同意,現承諾執(zhí)行下列項目:

1.安寧療護是緩和醫(yī)療措施及護理方法,盡可能緩解患者的身心痛苦,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2.安寧療護以照護團隊,如執(zhí)業(yè)醫(yī)師、執(zhí)業(yè)護士、社會工作者等,提供患者及家屬所需要的照顧。

3.為避免增加患者臨終時的折磨及痛苦,因此您要求放棄下列救護措施(請在確認項□打√):

□胸外心臟按壓

□強心藥物

□呼吸興奮劑

□靜脈補液(靜脈營養(yǎng)補液)

□氣管插管

□氣管切開

□呼吸機輔助通氣

4.為了使安寧療護團隊能夠給您(您的家人)提供更完善的醫(yī)療和照顧,請您(您的家人)務必做到:

4.1.患者確定知道:

診斷:□是;□否

病情嚴重程度:□是;□否

4.2.患者接受安寧療護舒緩護理模式:□是;□否

4.3.家屬接受安寧療護舒緩護理模式:□是;□否

患者姓名:

患者身份證號碼:

患者/家屬(授權委托人)簽字:

簽字時間:

家屬(授權委托人)與患者的關系:

家屬(授權委托人)身份證號碼:

聯系電話:

聯系地址:

醫(yī)師簽字:簽字時間:

護士簽字:簽字時間:

13

DB5301/T108—2024

參考文獻

[1]《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關于印發(fā)安寧療護中心基本標準和管理規(guī)范(試行)的通知》(國衛(wèi)醫(yī)發(fā)〔2017〕

7號)

[2]《安寧療護實踐指南(試行)》(國衛(wèi)辦醫(yī)發(fā)〔2017〕5號)

[3]《上海市安寧療護服務規(guī)范》(滬衛(wèi)基層〔2020〕9號)

[4]《關于印發(fā)<昆明市安寧療護機構(病區(qū))設置基本要求(試行)>的通知》(昆衛(wèi)〔2020〕26

號)

[5]《關于印發(fā)云南省安寧療護工作實施方案(2023版)的通知》(云衛(wèi)老齡發(fā)〔2023〕1號)

[6]營養(yǎng)風險篩查評分簡表(NRS-2002)中華醫(y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2002》

[7]NCCNGuidelinesVersion1.2023AdultCancerPain

[8]《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2016年修訂)

14

DB5301/T108—2024

目次

前言.....................................................................................................................................................................III

引言.......................................................................................................................................................................Ⅳ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服務原則及對象...............................................................................................................................................1

4.1原則...........................................................................................................................................................1

4.2對象...........................................................................................................................................................1

5服務人員及職責...............................................................................................................................................1

5.1人員配備...................................................................................................................................................1

5.2人員職責...................................................................................................................................................2

6設施及設備.......................................................................................................................................................2

7服務流程...........................................................................................................................................................3

7.1接診...........................................................................................................................................................3

7.2入院后評估...............................................................................................................................................3

7.3簽署醫(yī)療文書...........................................................................................................................................3

8服務內容...........................................................................................................................................................3

8.1癥狀控制...................................................................................................................................................3

8.2舒適照護...................................................................................................................................................3

8.3中醫(yī)治療...................................................................................................................................................4

8.4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使用.......................................................................................................................4

8.5多學科診療...............................................................................................................................................4

8.6心理支持...................................................................................................................................................4

8.7人文關懷...................................................................................................................................................4

8.8網絡遠程服務...........................................................................................................................................4

9質量檢查與改進...............................................................................................................................................4

附錄A(規(guī)范性)疼痛評估表..........................................................................................................................5

附錄B(規(guī)范性)埃德蒙頓癥狀評估系(ESAS).........................................................................................7

附錄C(規(guī)范性)營養(yǎng)風險篩查表..................................................................................................................9

附錄D(規(guī)范性)授權委托書........................................................................................................................10

附錄E(規(guī)范性)特別聲明書........................................................................................................................11

附錄F(規(guī)范性)安寧療護入院知情同意書...............................................................................................12

附錄G(規(guī)范性)安寧療護協議書(知情同意書).......................................................................................13

I

DB5301/T108—2024

參考文獻...............................................................................................................................................................14

II

DB5301/T108—2024

安寧療護服務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安寧療護的服務原則、服務對象、服務人員及職責、服務設施及設備、服務流程及內

容、質量檢查與改進等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開展安寧療護服務的醫(yī)療機構或醫(yī)療機構的專屬病區(qū)[以下簡稱“安寧療護機構(病

區(qū))”]。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DB5301/T107-2024

3術語和定義

DB5301/T107-2024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4服務原則及對象

4.1原則

安寧療護遵循下列原則:

——踐行“尊重、有利、不傷害、公平”的醫(yī)學倫理;

——實行多學科團隊的診療模式,以癥狀控制、舒適照護、提高生命質量為目標;

——盡可能地滿足患者需求,提供安全、有效、舒適的醫(yī)療照護服務。

4.2對象

下列人員屬于安寧療護的服務對象:

——采用DB5301/T107-2024給出的方法進行評估,達到入選條件的患者;

——入住安寧療護機構(病區(qū))患者的知情人。

5服務人員及職責

5.1人員配備

5.1.1專職人員

應組建以具有法定資格的執(zhí)業(yè)醫(yī)師、執(zhí)業(yè)護士為核心人員組成的服務團隊。

5.1.2兼職人員

1

DB5301/T108—2024

根據安寧療護服務的實際需要,配備專(兼)職人員,如藥劑師、營養(yǎng)師、康復治療師、中醫(yī)醫(yī)師、

護理員、心理咨詢(治療)師、社會工作者、志愿者、行政管理、后勤保障服務等人員。

5.2人員職責

5.2.1執(zhí)業(yè)醫(yī)師

疾病終末期患者的全程診療管理;對團隊成員進行技術指導等。

5.2.2執(zhí)業(yè)護士

制定照護計劃,為疾病終末期患者提供全程護理服務。

5.2.3藥劑師

用藥管理;提供治療和控制癥狀的用藥指導。

5.2.4營養(yǎng)師

對患者進行營養(yǎng)評估,提供個體化飲食方案;對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監(jiān)測與追蹤。

5.2.5康復治療師

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出康復治療計劃并進行相應治療等。

5.2.6中醫(yī)醫(yī)師

采用適宜的中醫(yī)綜合療法控制患者的不適癥狀。

5.2.7護理員

生活照護服務。

5.2.8心理咨詢(治療)師

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評估并予專業(yè)干預;對安寧療護團隊成員予心理支持。

5.2.9社會工作者

協調患者及家屬與醫(yī)護人員的溝通;為患者及家屬提供人文關懷,幫助患者盡可能實現臨終愿望;

開展對患者及家屬的生命教育,協助組織召開家庭會議,協助磋商與安寧療護相關的家庭問題;協助患

者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