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07T 118-2025馬梨形蟲病防治技術規(guī)范_第1頁
DB1507T 118-2025馬梨形蟲病防治技術規(guī)范_第2頁
DB1507T 118-2025馬梨形蟲病防治技術規(guī)范_第3頁
DB1507T 118-2025馬梨形蟲病防治技術規(guī)范_第4頁
DB1507T 118-2025馬梨形蟲病防治技術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30CCSB411507IDB1507/T118—202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由呼倫貝爾市農牧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呼倫貝爾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呼倫貝爾市農牧局、鄂溫克族自治旗大雁鎮(zhèn)農牧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海拉爾區(qū)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陳巴爾虎旗農牧和科技局、陳巴爾虎旗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陳巴爾虎旗呼和諾爾鎮(zhèn)農牧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呼倫貝爾市農牧業(yè)綜合行政執(zhí)法支隊、呼倫貝爾市農畜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呼倫貝爾市產品質量計量檢測所、陳巴爾虎旗鄂溫克民族蘇木農牧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陳巴爾虎旗東烏珠爾蘇木農牧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牙克石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劉桂林、楊超、王巍、王冠玉、崔雪、朝格巴特爾、邱凱、韓喜文、王志剛、蘇蘭、沃銀花、李洪林、周存柱、王蕾、李福、劉志劍、秦令輝、蘇海清、董長河、劉曙光、張曼婷、田艷林、郭慶爽、朱偉江、蘇德畢黑、姜宇志、那木斯來扎布、阿勇嘎、甘迪嘎、胡日查。2DB1507/T118—2025馬梨形蟲病防治技術規(guī)范本文件規(guī)定了馬梨形蟲病的病原、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剖檢變化、診斷、疫情報告與處置、防治。本文件適用于馬屬動物梨形蟲病防治。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9193疫源地消毒總則GB27953疫源地消毒劑通用要求GB/T36195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規(guī)范GB/T39915動物飼養(yǎng)場防疫準則NY/T5030無公害農產品獸藥使用準則SN/T2693馬焦蟲病檢疫規(guī)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馬梨形蟲病equineprioplasmosis馬巴貝斯蟲病,是由駑巴貝斯蟲(Babesiacaballi)和馬巴貝斯蟲(Babesiaequi)寄生于馬屬動物的紅細胞內所引起的血液原蟲病。臨床呈現高熱、貧血、黃疸等癥狀。4病原4.1駑巴貝斯蟲蟲體長2μm~5μm,呈梨籽形、圓形、逗點形等多種形態(tài)。典型形態(tài)為尖端相連成銳角的雙梨籽形,在一個紅細胞內有1~4個蟲體。4.2馬巴貝斯蟲蟲體長度小于2μm,呈圓形、橢圓形、單梨形、丁字形、逗點形等多種形態(tài)。典型形態(tài)為四個梨形蟲體以尖端相連成十字形,在一個紅細胞內有1~8個蟲體。5流行病學5.1傳染源DB1507/T118—20253患病馬屬動物、帶蟲馬屬動物、帶蟲蜱為主要傳染源。5.2傳播途徑主要通過草原革蜱、森林革蜱等媒介生物叮咬傳播。5.3流行特點5.3.1呈季節(jié)性流行,春季易爆發(fā)。5.3.2呈地區(qū)性流行,以林區(qū)和牧區(qū)多發(fā),農區(qū)少發(fā)。5.3.3兩歲以內幼駒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5.3.4駑巴貝斯蟲與馬巴貝斯蟲可混合感染。5.3.5帶蟲免疫可長達7年。6臨床癥狀6.1急性型臨床表現如下:——病程3d~7d;——體溫逐漸升高,呈間歇熱,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前期眼結膜充血或黃染,隨后出現黃疸;——呼吸、心跳加快;——唇、舌、直腸、陰道黏膜等可視黏膜黃染明顯,偶見伴有出血點;——出現血紅蛋白尿和肢體下部水腫;——糞便小而干硬。6.2亞急性型臨床表現如下:——病程30d~40d,期間有一定緩解;——食欲逐漸減退以至廢絕;——舌苔黃而厚,常陷于脫水狀態(tài);——排尿淋漓,尿液黏稠黃褐色;——心搏動亢進,心律不齊;——肺泡音粗,常流黃色漿液性鼻汁;——孕馬流產或早產,有時伴發(fā)子宮大出血死亡。6.3慢性型臨床表現如下:——病程3個月以上,臨床不易發(fā)現;——體溫正常或出現黃疸癥狀時體溫稍高;——脾臟腫大;——患病馬屬動物逐漸消瘦、貧血,病勢加劇或成為帶蟲馬屬動物。7剖檢變化DB1507/T118—20254當患病馬屬動物出現下列剖檢變化時,可作為初步診斷的依據之一:——血液呈現淡粉色、淡紅色,血液凝固不良;——脾臟腫大,髓質呈暗紅色;——肝臟腫大,質地變脆,外觀呈土黃色;——肝臟切面呈大理石樣變;——皮下組織筋膜和脂肪組織呈膠凍樣水腫;——黃疸嚴重,膽囊顯著腫大,膽汁濃稠呈暗綠色或墨綠色;——腎臟顯著腫大,輸尿管和膀胱中存在黃色尿液。8診斷8.1初步診斷根據流行病學特點、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可做初步診斷。8.2實驗室診斷按照SN/T2693規(guī)定執(zhí)行。8.3確診根據實驗室檢測結果,結合初步診斷即可確診。9疫情報告與處置9.1疫情報告9.1.1發(fā)現動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應向所在地農業(yè)農村主管部門或者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并迅速采取隔離等控制措施,防止動物疫情擴散。9.1.2接到動物疫情報告的單位,應當及時采取臨時隔離控制等必要措施,防止延誤防控時機,并及時上報。9.2疫情處置9.2.1發(fā)現疑似疫情,畜主應限制動物移動,對疑似患病動物應隔離。9.2.2動物防疫監(jiān)督機構應及時派員到現場進行調查核實,開展實驗室診斷。9.2.3確診后,按下列要求處理:a)對受威脅的馬屬動物實施隔離,宜采用圈養(yǎng)和固定草場放牧兩種方式隔離。隔離飼養(yǎng)用草場不應靠近交通要道、居民點或人畜密集的地區(qū)。場地周圍應有自然屏障或人工柵欄;b)疫區(qū)消毒按照GB19193規(guī)定執(zhí)行,消毒劑使用按照GB27953規(guī)定執(zhí)行;c)病死馬屬動物、糞便和污染物等無害化處理按照GB/T36195和《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執(zhí)行。9.3發(fā)生重大疫情呈暴發(fā)性流行時,應按照有關規(guī)定采取相應措施。DB1507/T118—2025510.1預防10.1.1日常管護10.1.1.1飼養(yǎng)管理按照GB/T39915規(guī)定執(zhí)行。10.1.1.2做好防蜱工作,每年蜱活躍季節(jié),對廄舍、墻縫等活動場地噴灑敵百蟲等滅蜱藥物1~2次。10.1.2藥物預防同群假定健康馬屬動物應用抗蟲藥物做預防性治療。10.1.3消毒日常消毒按照GB19193規(guī)定執(zhí)行,消毒劑使用按照GB27953規(guī)定執(zhí)行。10.2治療10.2.1用藥按照NY/T5030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規(guī)定執(zhí)行。10.2.2停止患病馬屬動物使役,給予易消化的飼料和鹽水。10.2.3及時隔離患病馬屬動物,并應用藥物治療。10.2.4咪唑苯脲:2mg/kg,配成10%溶液,肌肉注射1次,或間隔24h再用1次。10.2.5三氮脒:3mg/kg~4mg/kg,配成5%溶液,肌肉注射。輕癥1~2次,重癥3次,用藥間隔48h?;疾●R屬動物注射后會出現出汗、流涎、肌肉震顫、腹痛等副作用,經1h左右自行恢復。10.2.6錐黃素:3mg/kg~4mg/kg,配成0.5%溶液,靜脈注射1次,成年動物按120mL~150mL靜脈注射。10.2.7阿卡普林:0.6mg/kg~1mg/kg,配成5%溶液,皮下或靜脈注射,48h后重復1次。10.2.8藥物用法與用量應按照說明書使用,藥物應交替使用,避免產生耐藥性。DB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