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結構與力學知識試卷_第1頁
建筑結構與力學知識試卷_第2頁
建筑結構與力學知識試卷_第3頁
建筑結構與力學知識試卷_第4頁
建筑結構與力學知識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結構與力學知識試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線--------------------------1.請首先在試卷的標封處填寫您的姓名,身份證號和地址名稱。2.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在規(guī)定的位置填寫您的答案。一、選擇題1.建筑結構的基本組成包括哪些部分?

A.基礎、承重構件、非承重構件

B.地基、墻體、屋頂

C.鋼筋、混凝土、木材

D.門窗、裝飾、設施

2.建筑結構的荷載有哪些類型?

A.恒載、活載、風荷載、雪荷載

B.結構自重、設備重量、材料重量

C.建筑物使用荷載、人員荷載、動荷載

D.鋼結構荷載、鋼筋混凝土結構荷載、木結構荷載

3.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優(yōu)點是什么?

A.強度高、耐久性好、可塑性好

B.施工簡便、工期短、成本低

C.防火、隔聲、保溫效果好

D.耐腐蝕、抗振性好、適應性強

4.建筑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A.安全、適用、經濟、美觀

B.科學、合理、先進、可靠

C.穩(wěn)定、協(xié)調、美觀、節(jié)能

D.創(chuàng)新性強、適用性強、環(huán)保性強

5.結構力學中,梁的受力特點是什么?

A.受拉、受壓、受剪、彎曲

B.受壓、受拉、受扭、彎曲

C.受剪、受壓、受拉、彎曲

D.受剪、受扭、受拉、受壓

6.桁架結構的受力特點是什么?

A.受拉、受壓、受剪、彎曲

B.受壓、受拉、受扭、彎曲

C.受剪、受壓、受拉、彎曲

D.受剪、受扭、受拉、受壓

7.建筑抗震設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A.抗震設防、抗震等級、抗震措施

B.抗震設計、抗震審查、抗震驗收

C.抗震規(guī)范、抗震標準、抗震要求

D.抗震材料、抗震構造、抗震施工

8.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安全系數(shù)如何確定?

A.抗力設計值、荷載設計值、安全系數(shù)

B.抗力設計值、材料強度、安全系數(shù)

C.荷載設計值、結構系數(shù)、安全系數(shù)

D.材料強度、荷載設計值、結構系數(shù)

答案及解題思路:

1.答案:A

解題思路:建筑結構的基本組成包括基礎、承重構件和非承重構件,這是建筑結構的基本構成部分。

2.答案:A

解題思路:建筑結構的荷載包括恒載、活載、風荷載和雪荷載,這些是影響建筑結構設計的荷載類型。

3.答案:A

解題思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優(yōu)點是強度高、耐久性好、可塑性好,使其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得到廣泛應用。

4.答案:A

解題思路:建筑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安全、適用、經濟、美觀,保證建筑結構設計合理、安全、美觀。

5.答案:A

解題思路:結構力學中,梁的受力特點是受拉、受壓、受剪和彎曲,梁是常見的建筑承重構件。

6.答案:A

解題思路:桁架結構的受力特點是受拉、受壓、受剪和彎曲,桁架結構廣泛應用于大跨度、輕量級建筑中。

7.答案:A

解題思路:建筑抗震設計的基本要求是抗震設防、抗震等級和抗震措施,保證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功能。

8.答案:A

解題思路: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安全系數(shù)是抗力設計值、荷載設計值和安全系數(shù)的乘積,保證結構設計滿足安全要求。二、填空題1.建筑結構的主要功能是承受荷載。

2.建筑結構的受力狀態(tài)分為靜力狀態(tài)和動力狀態(tài)。

3.建筑結構的計算方法主要包括結構分析、構件設計和施工圖設計。

4.建筑結構的變形主要包括幾何變形、物理變形和動力變形。

5.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主要包括整體穩(wěn)定性、局部穩(wěn)定性和構件穩(wěn)定性。

6.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主要包括抗震構造措施、抗震材料選擇和抗震計算分析。

7.建筑結構的防火設計主要包括防火分區(qū)設計、防火材料使用和消防設施配置。

8.建筑結構的節(jié)能設計主要包括保溫隔熱設計、通風換氣設計和可再生能源利用。

答案及解題思路:

1.答案:荷載

解題思路:建筑結構的首要功能是承受各種荷載,如自重、使用荷載、風荷載、雪荷載等,以保證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功能。

2.答案:靜力狀態(tài),動力狀態(tài)

解題思路:建筑結構的受力狀態(tài)分為靜力狀態(tài)和動力狀態(tài),靜力狀態(tài)指結構在恒定荷載作用下的狀態(tài),動力狀態(tài)指結構在動態(tài)荷載作用下的狀態(tài)。

3.答案:結構分析,構件設計,施工圖設計

解題思路:建筑結構的計算方法首先進行結構分析,確定結構的整體受力功能;其次進行構件設計,保證單個構件的安全性和適用性;最后進行施工圖設計,為施工提供詳細的技術指導。

4.答案:幾何變形,物理變形,動力變形

解題思路:建筑結構的變形根據(jù)其性質可以分為幾何變形、物理變形和動力變形,分別指結構形狀的變化、材料功能的變化以及結構在動力荷載作用下的振動。

5.答案:整體穩(wěn)定性,局部穩(wěn)定性,構件穩(wěn)定性

解題思路: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包括整體穩(wěn)定性、局部穩(wěn)定性和構件穩(wěn)定性,分別指結構整體不發(fā)生破壞、局部結構不發(fā)生破壞以及單個構件不發(fā)生破壞。

6.答案:抗震構造措施,抗震材料選擇,抗震計算分析

解題思路:抗震設計考慮抗震構造措施來增強結構抵抗地震的能力,選擇合適的抗震材料,并通過抗震計算分析保證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7.答案:防火分區(qū)設計,防火材料使用,消防設施配置

解題思路:防火設計通過防火分區(qū)、使用防火材料和配置消防設施來減少火災風險,保護人員生命財產安全。

8.答案:保溫隔熱設計,通風換氣設計,可再生能源利用

解題思路:節(jié)能設計通過保溫隔熱設計減少能量損失,通過通風換氣設計優(yōu)化室內環(huán)境,通過利用可再生能源減少對傳統(tǒng)能源的依賴。三、判斷題1.建筑結構設計只需考慮荷載因素。(×)

解題思路:建筑結構設計不僅需要考慮荷載因素,還需考慮材料的力學功能、結構的幾何形狀、施工方法、經濟性、耐久性、環(huán)境適應性等多方面因素。

2.桁架結構的節(jié)點只承受軸向力。(×)

解題思路:桁架結構的節(jié)點實際上主要承受軸向力,但在實際應用中,節(jié)點也可能承受剪力、彎矩等復雜應力狀態(tài)。

3.建筑結構的變形只與材料性質有關。(×)

解題思路:建筑結構的變形不僅與材料性質有關,還與結構的設計、施工過程、環(huán)境因素(如溫度、濕度變化)等因素有關。

4.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只與結構形式有關。(×)

解題思路: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不僅與結構形式有關,還與材料的強度、結構的剛度和整體性等因素密切相關。

5.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只需考慮地震作用。(×)

解題思路: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不僅要考慮地震作用,還需考慮結構的動力特性、非結構性因素(如地基條件、周圍環(huán)境等)。

6.建筑結構的防火設計只需考慮防火材料。(×)

解題思路:建筑結構的防火設計不僅需考慮防火材料,還需考慮結構的隔熱功能、防火分隔、緊急疏散通道等因素。

7.建筑結構的節(jié)能設計只需考慮隔熱材料。(×)

解題思路:建筑結構的節(jié)能設計不僅需考慮隔熱材料,還需考慮保溫材料、門窗的氣密性、建筑物的朝向和設計等綜合因素。

8.建筑結構設計只需滿足功能需求即可。(×)

解題思路:建筑結構設計不僅要滿足功能需求,還需滿足安全性、適用性、耐久性、經濟性、美觀性等多方面的要求。四、簡答題1.簡述建筑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

答案:建筑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包括安全性、適用性、耐久性、經濟性、合理性、環(huán)保性等。安全性要求結構在設計使用年限內,在任何可能出現(xiàn)的荷載和環(huán)境影響下,均能保證結構的安全性;適用性要求結構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具有良好的工作功能;耐久性要求結構在合理使用和維護條件下,具有足夠的耐久功能;經濟性要求在滿足安全、適用、耐久的前提下,考慮結構的經濟合理性;合理性要求結構設計符合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環(huán)保性要求結構設計考慮環(huán)境影響,減少資源消耗和環(huán)境污染。

解題思路:從建筑結構設計的目的和標準出發(fā),結合實際工程需求,分析各個原則的具體內容和重要性。

2.簡述建筑結構的受力狀態(tài)。

答案:建筑結構的受力狀態(tài)主要包括拉力、壓力、彎矩、剪力、扭矩等。拉力是指結構受到拉伸作用時的受力狀態(tài);壓力是指結構受到壓縮作用時的受力狀態(tài);彎矩是指結構受到彎曲作用時的受力狀態(tài);剪力是指結構受到剪切作用時的受力狀態(tài);扭矩是指結構受到扭轉作用時的受力狀態(tài)。

解題思路:根據(jù)建筑結構在受力過程中的不同形式,列舉出常見的受力狀態(tài),并簡要說明其特點。

3.簡述建筑結構的計算方法。

答案:建筑結構的計算方法主要包括結構分析、力學計算、材料力學計算等。結構分析是根據(jù)建筑結構的幾何形狀、材料特性和受力狀態(tài),建立數(shù)學模型,求解結構內力和位移的方法;力學計算是根據(jù)力學原理,計算結構在各種荷載作用下的內力和位移的方法;材料力學計算是根據(jù)材料力學原理,計算結構在各種荷載作用下的應力、應變和破壞的方法。

解題思路:從建筑結構計算的目的和方法出發(fā),列舉出常見的計算方法,并簡要說明其原理和應用。

4.簡述建筑結構的變形。

答案:建筑結構的變形主要包括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彈性變形是指結構在受力后,當外力消失時,結構能恢復原狀的變形;塑性變形是指結構在受力后,當外力消失時,結構不能恢復原狀的變形。

解題思路:根據(jù)建筑結構在受力過程中的變形特點,區(qū)分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并簡要說明其產生原因。

5.簡述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

答案: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主要包括結構整體的穩(wěn)定性和構件的穩(wěn)定性。結構整體的穩(wěn)定性是指結構在受力過程中,能保持原有形態(tài)和平衡狀態(tài)的能力;構件的穩(wěn)定性是指構件在受力過程中,能保持原有形態(tài)和平衡狀態(tài)的能力。

解題思路:從建筑結構穩(wěn)定性的定義出發(fā),分別闡述結構整體和構件穩(wěn)定性的概念和特點。

6.簡述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

答案: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主要包括結構抗震措施和抗震構造措施。結構抗震措施包括抗震等級、抗震烈度、抗震設計規(guī)范等;抗震構造措施包括基礎設計、結構設計、材料選擇等。

解題思路:從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角度出發(fā),列舉出抗震措施和抗震構造措施的主要內容,并簡要說明其作用。

7.簡述建筑結構的防火設計。

答案:建筑結構的防火設計主要包括防火分區(qū)、防火間距、防火材料、防火構造等。防火分區(qū)是指將建筑劃分為若干防火區(qū)域,以限制火災蔓延;防火間距是指建筑之間、建筑與相鄰設施之間的防火距離;防火材料是指具有防火功能的材料;防火構造是指建筑結構的防火設計,如防火墻、防火門等。

解題思路:從建筑結構防火設計的角度出發(fā),列舉出防火設計的主要內容,并簡要說明其作用。

8.簡述建筑結構的節(jié)能設計。

答案:建筑結構的節(jié)能設計主要包括墻體保溫、屋頂保溫、門窗節(jié)能、供暖系統(tǒng)節(jié)能等。墻體保溫是指通過墻體材料的選擇和構造設計,提高墻體保溫功能;屋頂保溫是指通過屋頂材料的選擇和構造設計,提高屋頂保溫功能;門窗節(jié)能是指通過門窗材料的選擇和構造設計,提高門窗節(jié)能功能;供暖系統(tǒng)節(jié)能是指通過供暖系統(tǒng)的優(yōu)化設計,降低能耗。

解題思路:從建筑結構節(jié)能設計的角度出發(fā),列舉出節(jié)能設計的主要內容,并簡要說明其作用。五、論述題1.論述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安全系數(shù)的重要性。

安全系數(shù)是建筑結構設計中衡量結構安全性的重要指標。論述其重要性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結構安全性的基礎:安全系數(shù)是保證結構在正常使用和極端條件下不發(fā)生破壞的基本保證。

預防措施:通過設置足夠的安全系數(sh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不可預見的風險和荷載變化。

法律法規(guī)要求:依據(jù)相關建筑規(guī)范和標準,設計時必須滿足最小安全系數(shù)要求。

經濟效益:合理的安全系數(shù)設計既能保證結構安全,又能有效控制成本。

2.論述建筑結構設計中荷載的分類及計算方法。

荷載的分類和計算是結構設計的基礎工作,可以從以下角度進行論述:

荷載分類:包括永久荷載、可變荷載和偶然荷載。

計算方法:介紹荷載效應組合方法,如靜力法和動力法,并說明其在不同荷載作用下的計算過程。

3.論述建筑結構設計中材料選擇的原則。

材料選擇對建筑結構的功能和壽命,可以從以下原則進行論述:

功能匹配:根據(jù)結構要求選擇具有相應力學功能的材料。

經濟性: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考慮材料成本和施工便捷性。

可持續(xù)性:優(yōu)先選擇環(huán)保、可再生的材料。

穩(wěn)定性:材料應具有良好的長期功能和耐久性。

4.論述建筑結構設計中結構形式的優(yōu)化。

結構形式的優(yōu)化是提高結構功能和降低成本的關鍵,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論述:

結構合理性:保證結構受力合理,避免應力集中和局部破壞。

材料利用率:優(yōu)化截面形狀,提高材料利用率。

施工便捷性:考慮施工工藝,降低施工難度和成本。

5.論述建筑結構設計中抗震設計的必要性。

抗震設計是現(xiàn)代建筑結構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從以下角度論述其必要性:

地震災害的普遍性:地震是全球范圍內常見的自然災害。

結構安全性:抗震設計是保證結構在地震作用下不發(fā)生倒塌的關鍵。

生命財產安全:抗震設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6.論述建筑結構設計中防火設計的措施。

防火設計是保障建筑結構在火災中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可以從以下措施進行論述:

防火材料:使用不燃或難燃材料。

防火分隔:設置防火墻、防火門等分隔設施。

消防設施:配備消防器材和報警系統(tǒng)。

7.論述建筑結構設計中節(jié)能設計的措施。

節(jié)能設計是現(xiàn)代建筑結構設計的重要方向,可以從以下措施進行論述:

保溫隔熱:提高建筑的保溫隔熱功能。

自然通風:利用自然通風降低能耗。

光伏發(fā)電: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8.論述建筑結構設計中綠色建筑理念的應用。

綠色建筑理念是建筑結構設計的重要指導思想,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論述:

資源節(jié)約: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盡量減少資源消耗。

環(huán)境保護:減少建筑對環(huán)境的影響,如減少廢棄物、降低噪音等。

人體健康:創(chuàng)造健康、舒適的室內環(huán)境。

答案及解題思路:

答案:

1.安全系數(shù)是建筑結構設計中的關鍵指標,它關系到結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經濟性。安全系數(shù)越高,結構在荷載作用下的可靠性越大,但同時也增加了成本。因此,合理設置安全系數(shù)是設計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荷載的分類包括永久荷載、可變荷載和偶然荷載。計算方法有靜力法和動力法。靜力法適用于靜態(tài)荷載,動力法適用于動態(tài)荷載。

3.材料選擇應遵循功能匹配、經濟性、可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原則。

4.結構形式優(yōu)化應考慮結構合理性、材料利用率和施工便捷性。

5.抗震設計的必要性在于地震災害的普遍性和結構安全性要求。

6.防火設計的措施包括使用防火材料、設置防火分隔和配備消防設施。

7.節(jié)能設計的措施包括提高保溫隔熱功能、利用自然通風和光伏發(fā)電。

8.綠色建筑理念的應用體現(xiàn)在資源節(jié)約、環(huán)境保護和人體健康方面。

解題思路:

對于每個論述題,首先明確題目要求,然后從題目給出的角度出發(fā),結合建筑結構與力學知識,逐步展開論述。注意論述的邏輯性和條理性,保證每個論點都有充分的依據(jù)和支持。在論述過程中,可以結合實際案例進行說明,增強論述的實踐性和說服力。六、計算題1.某梁截面尺寸為200mm×300mm,材料為C30混凝土,求該梁的承載力。

解答:

計算公式:\(F_{\text{承載力}}=\frac{0.85\timesf_{\text{c}}\timesb\timesd}{0.2}\)

其中,\(f_{\text{c}}\)為混凝土抗壓強度,對于C30混凝土,\(f_{\text{c}}=30\text{MPa}\)。

\(b\)和\(d\)分別為梁的寬度和高度,即\(b=200\text{mm}\),\(d=300\text{mm}\)。

將數(shù)值代入公式得:\(F_{\text{承載力}}=\frac{0.85\times30\times200\times300}{0.2}\)。

計算結果:\(F_{\text{承載力}}=2550000\text{N}\)或\(2.55\text{MN}\)。

2.某桁架結構,已知桁架節(jié)點間距為4m,求桁架的受力情況。

解答:

受力情況需根據(jù)桁架的具體構造、荷載分布和材料特性來分析。

一般需通過結構分析軟件或手工計算(如力法、位移法等)來確定。

由于信息不足,無法給出具體受力情況。

3.某建筑結構,已知基礎埋深為2m,求基礎底面的壓力。

解答:

壓力計算公式:\(P=\sum(W_i\timesd_i)\)

其中,\(W_i\)為作用在基礎上的荷載(如土壓力、建筑荷載等),\(d_i\)為對應荷載的作用深度。

由于具體荷載和深度未知,無法給出具體壓力值。

4.某建筑結構,已知樓板厚度為120mm,求樓板的承載力。

解答:

樓板承載力計算較為復雜,需考慮樓板厚度、混凝土強度、荷載分布等因素。

通常采用經驗公式或結構分析軟件計算。

由于信息不足,無法給出具體承載力值。

5.某建筑結構,已知梁跨度為6m,求梁的撓度。

解答:

梁的撓度計算公式:\(\delta=\frac{5\timesq\timesl^4}{384\timesE\timesI}\)

其中,\(q\)為均布荷載,\(l\)為梁的跨度,\(E\)為材料的彈性模量,\(I\)為梁的截面慣性矩。

由于具體荷載和材料特性未知,無法給出具體撓度值。

6.某建筑結構,已知柱截面尺寸為400mm×400mm,求柱的承載力。

解答:

柱的承載力計算公式:\(F_{\text{承載力}}=\frac{0.4\timesf_{\text{c}}\timesb\timesd}{0.2}\)

其中,\(f_{\text{c}}\)為混凝土抗壓強度,對于C30混凝土,\(f_{\text{c}}=30\text{MPa}\)。

\(b\)和\(d\)分別為柱的寬度和高度,即\(b=d=400\text{mm}\)。

將數(shù)值代入公式得:\(F_{\text{承載力}}=\frac{0.4\times30\times400\times400}{0.2}\)。

計算結果:\(F_{\text{承載力}}=2400000\text{N}\)或\(2.4\text{MN}\)。

7.某建筑結構,已知屋面荷載為0.5kN/m2,求屋面的承載力。

解答:

屋面承載力計算需考慮屋面材料的強度和屋面板的厚度。

常用公式:\(F_{\text{承載力}}=\frac{q\timesl^2}{8\timesE\timesI}\)

其中,\(q\)為屋面荷載,\(l\)為屋面板的跨度,\(E\)為材料的彈性模量,\(I\)為屋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由于信息不足,無法給出具體承載力值。

8.某建筑結構,已知墻身荷載為0.3kN/m2,求墻身的承載力。

解答:

墻身承載力計算需考慮墻身材料的強度和厚度。

常用公式:\(F_{\text{承載力}}=\frac{q\timesh^2}{8\timesE\timesI}\)

其中,\(q\)為墻身荷載,\(h\)為墻身高度,\(E\)為材料的彈性模量,\(I\)為墻身的截面慣性矩。

由于信息不足,無法給出具體承載力值。

答案及解題思路:

第1題:通過混凝土抗壓強度公式計算梁的承載力。

第2題:需要具體桁架結構信息才能計算受力情況。

第3題:通過土壓力和建筑荷載計算基礎底面的壓力。

第4題:需要樓板的具體材料和荷載信息才能計算承載力。

第5題:通過梁的撓度公式計算梁的撓度。

第6題:通過混凝土抗壓強度公式計算柱的承載力。

第7題:需要屋面板的具體材料和荷載信息才能計算承載力。

第8題:需要墻身的具體材料和荷載信息才能計算承載力。七、應用題1.某建筑結構,已知荷載為0.5kN/m2,求該結構的承載力。

解題思路:

要計算結構的承載力,需要知道結構的具體類型和材料屬性。假設該結構為簡支梁,材料為普通鋼筋砼,則承載力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

F_{\text{承載力}}=\frac{Wu}{k}

\]

其中,\(Wu\)是結構截面模量,\(k\)是材料的抗壓強度。需要查閱相關設計規(guī)范獲取具體數(shù)值。

2.某建筑結構,已知梁跨度為6m,求梁的撓度。

解題思路:

梁的撓度可以通過撓度公式來計算,通常用于簡支梁或懸臂梁。假設梁為簡支梁,且材料為均勻材料,撓度\(\delta\)可以用以下公式計算:

\[

\delta=\frac{5\timesw\timesl^4}{384\timesE\timesI}

\]

其中,\(w\)是單位長度上的荷載,\(l\)是梁的跨度,\(E\)是材料的彈性模量,\(I\)是梁的慣性矩。根據(jù)已知數(shù)據(jù)代入計算。

3.某建筑結構,已知柱截面尺寸為400mm×400mm,求柱的承載力。

解題思路:

柱的承載力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

F_{\text{承載力}}=0.85\timesf_{\text{c}}\timesA

\]

其中,\(f_{\text{c}}\)是混凝土的立方體抗壓強度,\(A\)是柱的截面積。根據(jù)已知截面尺寸計算截面積,然后查閱規(guī)范獲取\(f_{\text{c}}\)的值。

4.某建筑結構,已知樓板厚度為120mm,求樓板的承載力。

解題思路:

樓板的承載力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

F_{\text{承載力}}=0.75\timesf_{\text{c}}\times\fracaoxciq8{\sqrt{3}}

\]

其中,\(f_{\text{c}}\)是混凝土的立方體抗壓強度,\(d\)是樓板的厚度。根據(jù)已知厚度計算承載力。

5.某建筑結構,已知桁架節(jié)點間距為4m,求桁架的受力情況。

解題思路:

桁架的受力情況需要根據(jù)桁架的具體結構和節(jié)點連接方式來確定。通常需要通過桁架分析軟件或手工計算桁架內力。需要詳細的結構圖和材料屬性。

6.某建筑結構,已知基礎埋深為2m,求基礎底面的壓力。

解題思路:

基礎底面的壓力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

P=\sum_{i=1}^{n}\f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