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課件-第五章 機件表達方法_第1頁
《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課件-第五章 機件表達方法_第2頁
《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課件-第五章 機件表達方法_第3頁
《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課件-第五章 機件表達方法_第4頁
《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課件-第五章 機件表達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機件表達方法1標題

思源黑體Bold40和32字號

深藍色正文

思源黑體Regular18和

漢儀正圓18目錄任務二應用Autocad繪制機件的外部輪廓任務三手工繪制機件的內部輪廓任務四手工繪制機件的斷面繪制機件的外部輪廓任務一任務五應用AutoCAD繪制機件的剖視圖任務一繪制機件的外部輪廓

分析如圖所示機件的結構形狀,用一組適當的視圖表達機件的輪廓。任務描述結合實際動手獨立實踐任務一機件外部形狀的表達壓緊桿

第5章機件的基本表示法基本視圖一、向視圖二、局部視圖三、斜視圖四、知識鏈接5.1視圖一、基本視圖1.基本概念物體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視圖基本投影面正六面體的六個面一、基本視圖1.基本概念在三視圖(主視圖A、左視圖B、俯視圖C)基礎上增加:右視圖D從右向左投影仰視圖E從下向上投影后視圖F從后向前投影把這個圖的立方體改成透明的,各個面的投影保留一、基本視圖2.六個基本視圖展開一、基本視圖3.六個基本視圖的配置一、基本視圖4.基本視圖的投影關系

方位關系:寬主、俯、仰、后“長對正”主、左、右、后“高平齊”左、俯、右、仰“寬相等”寬相等靠近主視圖一側表示物體后面遠離主視圖一側表示物體前面投影規(guī)律一、基本視圖5.基本視圖的應用制圖時應根據零件的形狀和結構特點,選用其中必要的幾個基本視圖,在完整、清晰地表示物體形狀的前提下,力求制圖簡便。視圖一般只畫機件的可見部分,必要時才畫出其不可見部分。而視圖也應優(yōu)先選用主、俯、左三個視圖,然后再考慮其他視圖。二、向視圖1.向視圖是可自由配置的視圖二、向視圖2.配置方式:自由配置二、向視圖3.標注標注位置:向視圖的上方標注內容:“×”,“×”為大寫拉丁字母。在相應視圖附近用箭頭指明投射方向,并標注相同的字母。三、局部視圖1.基本概念將機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視圖稱為局部視圖局部視圖2.配置方式:基本視圖配置形式按投影關系固定無需標注向視圖的配置形式自由需標注3.標注:一般在局部視圖上方標出視圖的名稱“×”,在相應的視圖附近用箭頭指明投射方向,并注上同樣的字母。4.表示:局部視圖的范圍用波浪線表示。當表示的局部結構是完整的且外輪廓封閉時,波浪線可省略。三、局部視圖三、局部視圖5.注意事項1)波浪線正誤畫法對比畫表示斷裂邊界線的波浪線時,既不應超出輪廓線,也不應畫在中空處。(一般認為,有材料的地方才有波浪線)三、局部視圖5.注意事項2)對于對稱結構的機件,將其視圖只畫一半或四分之一的畫法也符合局部視圖的定義,可將其視為是以細點畫線作為斷裂邊界的局部視圖的特殊畫法,此時應在細點畫線的兩端畫出兩條與其垂直的細實線。四、斜視圖1.基本概念機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影所得到的視圖稱為斜視圖。新投影面為基本投影面的垂直面四、斜視圖2.配置形式a)投影關系配置b)旋轉配置四、斜視圖3.標注a)一般按投影關系配置,必要時也可配置在其它適當的位置。必須在視圖的上方標出視圖的名稱“×”,在相應的視圖附近用箭頭指明投射方向,并注上同樣的大寫拉丁字母“×b)旋轉配置,旋轉符號的箭頭指向應與旋轉方向一致,標注形式為“×”,表示該斜視圖名稱的大寫拉丁字母應靠近旋轉符號的箭頭端,必要時也允許將旋轉角度標注在字母之后。四、斜視圖4.畫出傾斜結構的斜視圖后,用波浪線或雙折線斷開,不畫其它視圖中已表達清楚的部分任務實施1.繪圖分析2.繪制圖形任務一繪制物體的三視圖單元小結了解了視圖的作用與種類;熟悉了基本視圖的形成及投影規(guī)律;熟悉了向視圖的配置與標注;熟悉了局部視圖的畫法及標注;熟悉了斜視圖的畫法及標注;訓練了應用各種視圖表達機件外部結構形狀的方法。任務二應用Autocad繪制機件的外部輪廓

用Autocad表達機件的輪廓。任務描述結合實際動手獨立實踐任務二應用Autocad繪制機件的外部輪廓壓緊桿

知識鏈接任務二應用Autocad繪制機件的外部輪廓多段線命令(pline)一、文字命令二、一、多段線命令(pline)(一)命令方式菜單命令:【繪圖(D)】丨【多段線(P)】。【繪圖】工具欄:【多段線】按鈕命令行輸入:pline或pl。一、多段線命令(pline)(二)操作步驟1.執(zhí)行“多段線”命令,指定起點;2.執(zhí)行選項,完成各種繪制。一、多段線命令(pline)(二)命令行的選項指定下一點或[圓弧(A)/閉合(C)/半寬(H)/長度(L)/放棄(U)/寬度(W)]:寬度(W):指定下一條直線段的寬度。輸入W后按Enter鍵,要分別輸入圖線起訖點寬度值。圓弧(A):將弧線段添加到多段線中。輸入A后,命令行顯示繪制圓弧的選項。一、多段線命令(pline)繪制圖形的操作步驟如下。(三)繪圖實例⑴用建立的A4樣板文件新建圖形文件選擇“粗實線”圖層執(zhí)行多段線命令,輸入選項“W”選擇起點和端點寬度為0,繪制長10的水平線。⑵選擇選項“W”選擇起點寬度為10,端點寬度為0,繪制長9的水平線。⑶選擇選項“W”選擇起點和端點寬度為10,繪制長1的水平線。⑷選擇選項“W”選擇起點和端點寬度為0,繪制長10的水平線。⑸選擇選項“W”選擇起點寬度為2,端點寬度為0,繪制長10的水平線。⑹選擇選項“A”,繪制圓弧,選擇起點寬度為0,端點寬度為2,角度為90°,半徑R為10,圓弧的弦方向為45°。⑺選擇選項“L”,繪制直線,此時線寬為2,繪制長10的豎直向上的直線。⑻選擇選項“A”,繪制圓弧,選擇起點寬度為2,端點寬度為0,角度為90°,半徑R為10,圓弧的弦方向為135°。⑼選擇選項“L”,繪制直線,選擇起點寬度為0,端點寬度為2,繪制長10的水平向左直線。一、多段線命令(pline)(三)繪圖實例⑽選擇選項“W”選擇起點和端點寬度為0,繪制長10的水平向左直線。⑾選擇選項“W”選擇起點寬度為10,端點寬度為0,繪制長9的水平向左直線。⑿選擇選項“W”選擇起點和端點寬度為10,繪制長1的水平向左直線。⒀選擇選項“W”選擇起點和端點寬度為0,繪制長10的水平向左直線。⒁選擇選項“W”選擇起點和端點寬度為2,選擇選項“C”,繪制長30的豎直向下閉合直線。一、多段線命令(pline)(三)繪圖實例二、文字命令AutoCAD根據不同需要提供了單行文字和多行文字輸入方式。選擇菜單【繪圖】|【文字】|【單行文字】或命令行輸入dt后按Enter鍵執(zhí)行【單行文字】命令,可以在命令行選擇文字的樣式和對正的方式,其他根據命令行提示即可完成。而對正方式其實就是確定文字的插入點;特別對于“對齊(A)”選項,字符的大小根據確定距離按比例調整,文字字符串越長,字符越小,即高寬之比不改變,改變文字的大??;而對于“調整(F)”字符大小確定的距離和一個高度值布滿一個區(qū)域,只適用于水平方向的文字。二、文字命令輸入文字時,對于一些特殊符號,可使用標準AutoCAD文字字體和AdobePostScript字體的控制代碼:%%nnn,其具體符號和代碼如表所示。二、文字命令而選擇菜單【繪圖】|【文字】|【多行文字】或mt后按Enter鍵執(zhí)行命令后,指定兩點確定文字位置,彈出【文字格式】對話框。二、文字命令可以輸入符號、編號等,還可以進行各種編輯;若在文字輸入區(qū)域右擊,出現快捷菜單,選擇“輸入文字”選項,在彈出【選擇文件】對話框中,找到已編輯好的記事本文件(*.txt),單擊【打開】按鈕,即可將記事本文件內容輸入到【多行文本編輯器】里面。三、移動命令移動命令是指源對象以指定的角度和方向移動指定距離或者移動到指定到位置;移動對象命令的方式:菜單命令:【修改(M)】丨【移動(V)】?!拘薷摹抗ぞ邫冢骸疽苿印堪粹o命令行輸入:move。三、移動命令其步驟為:①執(zhí)行“移動”命令,選擇要復制的對象結束后,按Enter鍵完成選擇。②單擊指定要移動對象的基點。③移動鼠標單擊要放置移動對象的位置,完成移動。三、移動命令除了使用移動命令之外我們也可以使用其它方法,實現圖形的移動。(1)夾點編輯這種方法適用于單個的直線、圓、圓弧和橢圓。將要移動對象先選中,然后激活對象的中心夾點(圓、圓弧、橢圓)或直線中間夾點,在合適的位置點擊鼠標,即可將對象移動到該處。三、移動命令除了使用移動命令之外我們也可以使用其它方法,實現圖形的移動。(2)右鍵拖拽該方法適用于所有圖形,可以選擇多個對象,然后按住鼠標右鍵不放,拖動鼠標,然后松開右鍵,屏幕將彈出如圖所示的選項,可以進行選擇“移動到此處”。任務實施繪圖分析1.應用Autocad繪圖2.跟我做繪制如圖所示支塊的視圖。對圖形進行形體分析,確定表達方法。一、繪圖分析

(一)將支塊置于六面投影體系中,用正投影法將物體分別向投影面進行投射,將其投影展開,即得到支塊的基本視圖。一、繪圖分析(二)進行形體分析,將形體分為兩部分,即左側橫板和右側立板,繪圖時先依據三視圖方法繪制主、俯、左視圖;另外仰視圖與俯視圖、右視圖與左視圖、后視圖與主視圖的圖線兩兩對稱,可執(zhí)行鏡像命令得到,然后根據可見性將虛線、粗實線轉換。

(三)此視圖按規(guī)定位置放置,由于圖幅和布局關系,對于視圖不能按投影關系配置時,可以移動視圖,繪制成向視圖。二、操作步驟(一)新建文件(二)繪制基本視圖1.布置視圖,先繪制右側立板三視圖。二、操作步驟2.繪制橫板三視圖。二、操作步驟3.繪制仰視圖。二、操作步驟4.繪制后、右視圖。二、操作步驟(三)繪制向視圖1.繪制箭頭(按1:1比例繪制)二、操作步驟2.標注字母二、操作步驟3.移動視圖二、操作步驟4.標注視圖中的字母標記,可以將字母用復制方式完成。(四)保存文件練一練在A3幅面繪制如圖所示立體的基本視圖,在A4幅面繪制向視圖。跟我做根據圖所示形體的立體圖,進行形體分析,繪制表達圖樣。一、繪圖分析

(二)對于圖(b)所示形體,右側具有傾斜結構,俯視圖不能反映該部分的實形,同時也不便標注尺寸,因此采用斜視圖方式畫出傾斜結構實形的視圖,如圖(b)所示。

(一)對于圖(a)所示形體,用兩個基本視圖(主、俯視圖)已能將零件的大部分形狀表達清楚,只有圓筒左側的凸緣部分沒有表達清楚,因此采用局部視圖只畫出凸緣部分的形狀,如圖(a)所示。5.2.3繪制局部視圖、斜視圖實例二、操作步驟(一)新建文件(二)繪制局部視圖1.布置視圖,繪制底板視圖,左視圖繪制部分5.2.3繪制局部視圖、斜視圖實例2.繪制圓筒視圖5.2.3繪制局部視圖、斜視圖實例3.繪制凸緣視圖,先繪制左視圖,再繪制俯視圖,然后依據投影關系繪制主視圖5.2.3繪制局部視圖、斜視圖實例注意事項:關于繪制主視圖的相貫線①不可見的相貫線可找出3個特殊位置點,然后用樣條曲線連接;②而對于可見相貫線上部曲線部分,可找出a點的對稱點b,用樣條曲線連接3個點,然后將多余部分剪除5.2.3繪制局部視圖、斜視圖實例4.利用多段線繪制箭頭,用文字注寫字母,采用樣條曲線繪制波浪線,然后可根據需要移動局部視圖。5.2.3繪制局部視圖、斜視圖實例(三)繪制斜視圖1.根據尺寸繪制主視圖,按照“長對正”繪制部分俯視圖。5.2.3繪制局部視圖、斜視圖實例注意事項:關于繪制主視圖從輪廓的左上角點a開始逆時針繪制,而其上部斜線與水平線交點,可以采用對象追蹤方式繪制。5.2.3繪制局部視圖、斜視圖實例2.繪制傾斜45°的中心線。5.2.3繪制局部視圖、斜視圖實例注意事項:關于繪制斜視圖將【草圖設置】—【極軸追蹤】的“增量角”設置為15,選擇“用所有極軸角設置追蹤”單選項;在繪制圓弧或圓時,可追蹤主視圖上點。5.2.3繪制局部視圖、斜視圖實例3.利用多段線繪制箭頭,用文字注寫字母,采用樣條曲線繪制波浪線;執(zhí)行圓角命令繪制R5、R15圓弧;(四)保存文件練一練選擇合適圖幅繪制如圖所示彎頭的A向斜視圖和B向局部視圖。任務三手工繪制機件的內部輪廓

根據圖所示座體的一組視圖,分析機件的內部結構形狀,運用合適的表達方法,將機件的內外形狀表達清楚。任務描述結合實際動手獨立實踐任務三手工繪制機件的內部輪廓座體

第5章機件的基本表示法剖視圖的基本概念一、剖切面的種類二、剖視圖的種類三、剖視圖的畫法四、知識鏈接5.2剖視圖用假想的剖切面將機件剖開,將處在觀察者與剖切面之間的部分移去,而將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并在剖面區(qū)域加上剖面符號所得的圖形,稱為剖視圖,簡稱剖視。一、剖視圖的的基本概念1.剖視圖的形成剖視圖的形成一、剖視圖的的基本概念2.剖視圖與視圖的區(qū)別剖視圖更能清晰的表達內部結構(b)(c)(d)(1)當不需在剖面區(qū)域中表示物體的材料類別時一、剖視圖的的基本概念3.剖面區(qū)域的表示法①剖面符號用通用剖面線表示②同一物體的各個剖面區(qū)域,其剖面線的方向及間隔應一致(2)當需要在剖面區(qū)域中表示物體的材料類別時,按標準規(guī)定繪制一、剖視圖的的基本概念3.剖面區(qū)域的表示法材料類別剖面符號材料類別剖面符號材料類別剖面符號

金屬材料(已有規(guī)定剖面符號者除外)

非金屬材料(已有規(guī)定剖面符號者除外)

線圈繞組元件

型砂、填砂、粉末冶金、砂輪、陶瓷刀片、合金刀片等

液體

木材縱剖面

轉子、電樞、變壓器和電抗器等的疊鋼片

玻璃及供觀察用的其他透明材料

木材橫剖面一、剖視圖的的基本概念4.剖視圖的標注剖切符號表示剖切面的位置箭頭在剖切符號的兩端外側,用箭頭指明剖切后的投射方向剖視圖名稱在剖視圖的上方用大寫拉丁字母標注剖視圖的名稱“×—×”,并在剖切符號的一側注上同樣的字母1)標注內容一、剖視圖的的基本概念4.剖視圖的標注2)省略和簡化標注a.當剖視圖按投影關系配置,中間又沒有其他圖形隔開時,可省略箭頭。b.當單一剖切面通過機件的對稱平面或基本對稱的平面,且剖視圖按投影關系配置,中間又沒有其他圖形隔開時,不必標注。c.當單一剖切面的剖切位置明確時,局部剖視圖不必標注。剖切平面通過前后對稱面省略箭頭剖視圖上方省略標注一、剖視圖的的基本概念5.畫剖視圖時應注意的問題1)因為剖視圖是物體被剖切后剩余部分的完整投影,所以,凡是剖切面后面的可見輪廓線應全部畫出,不得遺漏表6-2剖視圖中漏畫線的示例軸測圖

正確畫法

漏線示例一、剖視圖的的基本概念5.畫剖視圖時應注意的問題1)因為剖視圖是物體被剖切后剩余部分的完整投影,所以,凡是剖切面后面的可見輪廓線應全部畫出,不得遺漏表6-2剖視圖中漏畫線的示例軸測圖

正確畫法

漏線示例一、剖視圖的的基本概念5.畫剖視圖時應注意的問題1)因為剖視圖是物體被剖切后剩余部分的完整投影,所以,凡是剖切面后面的可見輪廓線應全部畫出,不得遺漏表6-2剖視圖中漏畫線的示例軸測圖

正確畫法

漏線示例一、剖視圖的的基本概念5.畫剖視圖時應注意的問題1)因為剖視圖是物體被剖切后剩余部分的完整投影,所以,凡是剖切面后面的可見輪廓線應全部畫出,不得遺漏表6-2剖視圖中漏畫線的示例軸測圖

正確畫法

漏線示例2)在剖視圖中,表示物體不可見部分的細虛線,一般情況下省略不3)剖切面一般應通過物體的對稱面、基本對稱面或內孔、槽的軸線,并與投影面平行4)由于剖視圖是一種假想畫法,并不是真的將物體切去一部分,因此當物體的一個視圖畫成剖視圖后,其他視圖應該完整地畫出俯視圖完整畫出錯誤畫法一、剖視圖的的基本概念5.畫剖視圖時應注意的問題一、剖視圖的的基本概念6.繪制剖視圖的方法與步驟(a)(b)(c)(d)二、剖切面的種類1.單一剖切面1)平行于某一基本投影面二、剖切面的種類1.單一剖切面2)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投影面垂直面)☆標注方法:☆適用范圍:當物體具有傾斜部分,同時這部分內形和外形都需表達時?!畲似室暱砂葱币晥D的配置方式配置。二、剖切面的種類2.幾個平行的剖切面當機件上需要表達的幾個內部結構(如孔、槽等)位于相互平行的平面上時,宜采用幾個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二、剖切面的種類2.幾個平行的剖切面繪制此類剖視圖時,應當注意:(1)剖面區(qū)域內不允許畫出剖切平面轉折處的分界線。二、剖切面的種類2.幾個平行的剖切面繪制此類剖視圖時,應當注意:(2)圖形內不應出現不完整的圖形要素,僅當兩個要素在圖形上具有公共對稱中心線或軸線時,可以各畫一半。二、剖切面的種類2.幾個平行的剖切面繪制此類剖視圖時,應當注意:(3)剖視圖的標記不能省略,且用直角表示出階梯剖面的轉折位置,并注出剖面名稱。二、剖切面的種類3.幾個相交的剖切面繪制此類剖視圖時,應當注意:當用一個剖切平面不能通過機件的各內部結構,而機件在整體上又具有回轉軸時,可用兩個相交的剖切平面剖開機件得到全剖視圖。二、剖切面的種類3.幾個相交的剖切面繪制此類剖視圖時,應當注意:(1)應將被剖切平面剖開的結構及其有關部分旋轉至與選定的投影面平行,再進行投射。(2)位于剖切面后未被剖到的結構,一般應按原來的位置畫出它們的投影。二、剖切面的種類3.幾個相交的剖切面繪制此類剖視圖時,應當注意:(3)當采用幾個相交的剖切平面剖開物體畫剖視圖時,可采用展開畫法,此時應標注“×-×”三、剖視圖的種類3.幾個相交的剖切面全剖視圖根據剖切物體的范圍

半剖視圖局部剖視圖三、剖視圖的種類1.全剖視圖1)用單一剖切面獲得的全剖視圖2)用幾個平行的剖切面獲得的全剖視圖3)用幾個相交的剖切面獲得的全剖視圖三、剖視圖的種類1.全剖視圖按機件被剖開的范圍來分,剖視圖可分為全剖視圖、半剖視圖和局部剖視圖三種。1)用單一剖切面獲得的全剖視圖用剖切面將機件完全剖開所得到的剖視圖,稱為全剖視圖,可簡稱全剖視圖全剖視圖一般適用于外形較簡單,內形較復雜,而圖形又不對稱時。三、剖視圖的種類1.全剖視圖2)用單一斜剖切面剖切獲得的全剖視圖(二)主要用于表達物體上傾斜部分的結構形狀單一剖切面剖切獲得的剖視圖按投影關系配置

或旋轉配置

標注旋轉符號A-A寫在箭頭一側

(局部視圖)此類剖視圖必須進行標注,不能省略三、剖視圖的種類2.半剖視圖當機件具有對稱平面時,向垂直于對稱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射所得的圖形,允許以對稱中心線為界,一半畫成剖視圖,另一半畫成視圖,這種剖視圖稱為半剖視圖,簡稱半剖視三、剖視圖的種類2.半剖視圖(2)在表示外形的半個視圖中,表示內部形狀的細虛線,應當省去不畫。(3)半個剖視圖和半個視圖必須以細點畫線分界。如果機件的輪廓線恰好和細點畫線重合,則不能采用半剖視圖,此時應采用局部剖視圖三、剖視圖的種類3.局部剖視圖用剖切面局部地剖開機件所得的剖視圖,稱為局部剖視圖。局部剖視圖一般用于內外形狀都需要表達的不對稱機件。局部剖視圖的畫法三、剖視圖的種類3.局部剖視圖畫局部剖視圖時,應當注意:1)局部剖視圖中,可用波浪線或雙折線作為剖開部分和未剖部分的分界線。畫波浪線時,不應畫在輪廓線的延長線上,也不能用輪廓線代替波浪線;不應超出視圖上被剖切實體的輪廓線;遇到可見的孔、槽等結構時,波浪線必須斷開,不能穿空而過。三、剖視圖的種類3.局部剖視圖畫局部剖視圖時,應當注意:(2)當被剖切的局部結構為回轉體時,允許將該結構的中心線作為局部剖視與視圖的分界線。三、剖視圖的種類3.局部剖視圖畫局部剖視圖時,應當注意:(3)局部剖視圖應用比較靈活,適用范圍較廣。但在一個視圖中,局部剖視圖的數量不宜過多,以免使圖形過于破碎。(4)局部剖視圖的標注方法與全剖視圖基本相同。若為單一剖切面,且剖切位置明顯時,可以省略標注。三、剖視圖的種類3.局部剖視圖(5)局部剖視圖中波浪線的畫法四、剖視圖中的簡化畫法1)畫各種剖視圖時,對于物體上的肋板、輪輻及薄壁等,若按縱向剖切,這些結構都不畫剖面符號,而用粗實線將它們與鄰接部分分開剖切平面垂直于肋板和支承板(即橫向剖切),所以仍要畫出剖面符號四、剖視圖中的簡化畫法2)回轉體上均勻分布的肋板、孔等結構不處于剖切平面上時,可假想將這些結構旋轉到剖切平面上畫出;對均勻分布的孔,可只畫出一個,用對稱中心線表示其他孔的位置即可四、剖視圖中的簡化畫法3)當剖切平面通過輻條的基本軸線(即縱向)時,剖視圖中輻條部分不畫剖面符號,且不論輻條數量是奇數還是偶數,在剖視圖中要畫成對稱的任務三機件內部形狀的表達單元小結了解了剖視圖的作用與形成;熟悉了全剖視圖的畫法、標注及應用;熟悉了局部剖視圖的畫法、標注及應用;熟悉了剖視圖中的規(guī)定畫法;訓練了應用各種剖視圖表達機件內、外結構形狀的方法。任務四手工繪制機件的斷面

根據圖所示軸的結構,運用適當的表達方法,將其結構形狀表達清楚。任務描述結合實際動手獨立實踐任務四手工繪制機件的斷面軸

第5章機件的基本表示法移出斷面圖一、重合斷面圖二、局部放大圖三、簡化畫法四、知識鏈接5.3斷面圖1.斷面圖的形成:用剖切面假想地將機件的某處斷開,僅畫出該剖切面與機件接觸部分的圖形稱為斷面圖。一、斷面圖1.移出斷面圖的概念斷面圖與剖視圖的區(qū)別

斷面圖僅畫出斷面的形狀,而剖視圖除畫出斷面的形狀外,還要畫出剖切面后面物體的完整投影一、斷面圖1.剖視圖的形成配置在視圖中斷處的移出斷面圖根據斷面圖在圖樣中的不同位置移出斷面圖重合斷面圖一、斷面圖1.剖視圖的形成畫在視圖之外的斷面圖,稱為移出斷面圖,簡稱移出斷面移出斷面的輪廓線用粗實線繪制一、斷面圖2.畫移出斷面圖的注意事項1)移出斷面應盡量配置在剖切符號或剖切線的延長線上,也可配置在其他適當位置2)當剖切平面通過回轉面形成的孔(或凹坑)的軸線時,這些結構按剖視圖繪制

3)當剖切平面通過非圓孔,會導致出現完全分離的兩個斷面時,這些結構按剖視圖繪制

4)對稱的移出斷面可畫在視圖的中斷處一、斷面圖2.畫移出斷面圖的注意事項當移出斷面是由兩個或多個相交的剖切平面形成時,斷面的中間應斷開一、斷面圖3.移出斷面圖的標注斷面類型剖切平面的位置配置在剖切線或剖切符號延長線上不在剖切符號的延長線上按投影關系配置對稱的移出斷面不對稱的移出斷面表6-3移出斷面的標注二、重合斷面圖1.重合斷面圖的概念剖切后將斷面圖形重疊在視圖上,這樣得到的斷面圖,稱為重合斷面圖。重合斷面圖二、重合斷面圖2.畫法重合斷面圖的輪廓線規(guī)定用細實線繪制當視圖中的輪廓線與重合斷面圖重疊時,視圖中的輪廓線仍應連續(xù)畫出,不可間斷。二、重合斷面圖3.標注對稱的重合斷面,不必標注。不對稱的重合斷面,在不致引起誤解時,可省略標注三、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1.局部放大圖為了把物體上某些結構在視圖上表達清楚,可以將這些結構用大于原圖形所采用的比例畫出,這種圖形稱為局部放大圖。有幾個被放大部分的局部放大圖畫法三、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2.局部放大圖的標注局部放大圖必須標注,其方法是:在視圖中,將需要放大的部位用細實線圈出,然后在局部放大圖的上方注寫繪圖比例;當需要放大的部位不止一處時,應在視圖中對這些部位用羅馬數字編號,并在局部放大圖的上方注寫相應編號。局部放大圖采用的比例

局部放大圖編號

局部放大圖采用的比例

局部放大圖編號

三、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畫局部放大圖的注意事項2)當物體上只有一處被放大時,在局部放大圖的上方只需注明所采用的比例3)同一物體上不同部位的局部放大圖,其圖形相同或對稱時,只需畫出一個三、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畫局部放大圖的注意事項同一機件上不同部位的局部放大圖,當圖形相同或對稱時只需畫出一個,必要時可用幾個圖形表達同一被放大部分結構。三、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3.局部放大圖的表達可畫成視圖、剖視圖或斷面圖。它與被放大部分的表示法無關。畫成視圖畫成剖視圖三、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4.簡化畫法1)平面畫法

2)斷裂畫法

4)較小斜度和錐度結構的畫法

3)重復結構要素的表示法三、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4.1平面畫法(1)對于機件的肋、輪輻及薄壁等,按縱向剖切都不畫剖面符號,而用粗實線將它與鄰接部分分開。但剖切平面橫向剖切這些結構時,則應畫出剖面符號。三、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4.1平面畫法(2)當圖形不能充分表達平面時,可用平面符號(相交的兩細實線)表示。三、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4.1平面畫法(3)當回轉體上均勻分布的肋、輪輻、孔等結構不處于剖切平面時,可將這些結構旋轉到剖切平面上畫出。三、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4.1平面畫法(4)當不致引起誤解時,允許省略剖面符號三、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4.2斷裂畫法較長的機件(軸、桿、型材、連桿等)沿長度方向的形狀一致或按一定規(guī)律變化時,可斷開后縮短繪制。三、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4.3重復結構要素的表示法(1)當機件上具有多個相同結構要素(如孔、槽、齒等)并且按一定規(guī)律分布時,只需畫出幾個完整的結構,其余用細實線連接,或畫出它們的中心線,但必須在圖中注明它們的總數。對于厚度均勻的薄片零件可用t表示厚度。三、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4.3重復結構要素的表示法(2)圓柱形法蘭和類似零件上均勻分布的孔,可按圖示方法表示。三、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4.4較小斜度和錐度結構的畫法與投影面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30°的圓或圓弧,手工繪圖時,其投影可用圓或圓弧代替,而不必畫出橢圓。三、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4.4較小斜度和錐度結構的畫法剖中剖:當需要在剖視圖的剖面中再作一次局部剖時,可采用圖示的方法表達。采用這種畫法時,兩個剖面的剖面線應方向相同、間隔相同,但要相互錯開,并用引出線標注其名稱。當剖切位置明顯時,也可省略標注。任務四機件斷面形狀的表達單元小結了解了斷面圖的概念及其與剖視圖的區(qū)別;熟悉了移出斷面圖的畫法、配置及標注;熟悉了重合斷面圖的畫法;熟悉了局部放大圖及常見的簡化畫法;鞏固了各種表達方法的綜合應用。任務五應用AutoCAD繪制機件的剖視圖

建立A4圖幅,根據圖所示機件的兩視圖,將主視圖改畫成適當的剖視圖,抄畫俯視圖,并標注尺寸。任務描述結合實際動手獨立實踐任務五應用AutoCAD繪制機件的剖視圖機件知識鏈接填充一、特性匹配二、一、填充(一)打開方式填充在工程設計中,常常要把某種圖案(如機械設計中的剖面線、建筑設計中的建筑材料符號)填入某一指定的區(qū)域,這屬于圖案填充。命令行:BHATCH(快捷命令:H)。菜單欄:選擇菜單欄中的“繪圖”→“圖案填充”或“漸變色”命令。工具欄: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圖案填充”按鈕或“漸變色”按鈕。系統(tǒng)打開如圖所示的“圖案填充和漸變色”對話框。一、填充(二)具體設置執(zhí)行圖案填充命令后,出現【圖案填充和漸變色】對話框,在此可以設置要確定的三個內容:填充的圖案、填充的區(qū)域、圖案填充的方式。一、填充②角度和比例①類型和圖案:AutoCAD提供了實體填充及多種行業(yè)標準填充圖案,可選擇所需的圖案。角度:指定填充圖案的角度。機械制圖規(guī)定剖面線傾角為45°或135°,若選用圖案ANSI31,應設置該值為0。比例:放大或縮小預定義圖案,以設置圖案圖線的間距,以保證不同零件剖面線的不同。一、填充③邊界可以從多個方法中進行選擇以指定圖案填充的邊界。添加:拾取點:指定對象封閉的區(qū)域中的點。單擊該按鈕,系統(tǒng)臨時關閉對話框,可以直接單擊要填充的區(qū)域,這種方式默認確定填充邊界要求圖形必須是封閉的添加:選擇對象:選擇封閉區(qū)域的對象。根據構成封閉區(qū)域的選定對象確定邊界。單擊該按鈕,系統(tǒng)臨時關閉對話框,可根據需要選擇對象,構成填充邊界。一、填充注釋性:可以在打印中或者在屏幕上顯示不同的比例的填充圖案。關聯(lián):控制圖案填充或填充的關聯(lián)。關聯(lián)的圖案填充若修改其邊界時,圖案將隨邊界更新而更新。創(chuàng)建獨立的圖案填充:當同時確定幾個獨立的閉合邊界時,圖案是一個對象。通過創(chuàng)建獨立的圖案填充將圖案變?yōu)楦髯元毩⒌膶ο螅喈斢诜謩e填充,得到各自的對象。④選項一、填充⑤孤島位于填充區(qū)域內部的封閉區(qū)域稱為孤島。孤島內的封閉區(qū)域也是孤島,孤島可以相互嵌套。孤島的顯示樣式有:普通、外部、忽略。

提示:同一視圖可采用一次性填充,且關聯(lián);不同視圖其設置要一樣,但要分別填充。圖案填充后,有時需要修改圖案填充或圖案填充的邊界,可以選擇填充圖案,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編輯圖案填充”命令,將彈出【圖案填充編輯】對話框,可以進行刪除邊界和重新創(chuàng)建邊界,進行編輯。二、特性匹配(一)打開方式命令行:MATCHPROP菜單:“修改”→“特性匹配”工具欄:“標準”→“特性匹配”功能區(qū):“視圖”→“選項板”→“特性匹配”二、特性匹配

關于使用“特性匹配”使用“特性匹配”,可以將一個對象的某些或所有特性復制到其他對象。如同Office中的“格式刷”命令一樣??梢詮椭频奶匦灶愋桶ǎ侯伾?、圖層、線型、線型比例、線寬、打印樣式和三維厚度等。默認情況下,所有可應用的特性都自動地從選定的第一個對象復制到其他對象。(二)具體設置二、特性匹配將特性從一個對象匹配到其他對象的步驟:(2)選擇要復制其特性的對象。(1)單擊【標準】工具欄的【特性匹配】按鈕。二、特性匹配將特性從一個對象匹配到其他對象的步驟:(4)選擇對其應用選定特性的對象并按Enter鍵。選擇對象時,可以采用窗選、叉選、點選等各種選擇辦法。(3)如果要控制傳遞某些特性,則輸入字母s(設置),在打開的【特性設置】對話框中,清除不希望復制的項目(默認情況下所有項目都打開),設置完畢后,單擊【確定】按鈕。一、形體分析任務實施:機件4用圖案填充命令繪制剖面線1新建圖形文件5標注尺寸,完成繪圖2設置繪圖環(huán)境3繪制視圖二、畫圖步驟任務實施:(1)填充區(qū)域應該封閉,否則會出現“邊界定義錯誤”的警告對話框,無法正常填充。(2)在繪制局部剖視時,先選用“樣條曲線”命令繪制波浪線,然后再進行圖案填充。(3)進行圖案填充前應將“細實線”圖層調為當前層。三、注意事項任務實施:跟我做繪制形體俯視圖和左視圖,補畫剖視主視圖。一、繪圖分析(一)進行形體分析,將形體分為兩部分,底部圓筒和上右側圓柱凸臺;(2)凹槽之中放一個階梯孔的圓筒;(三)上右側的圓柱凸臺有一個孔,到圓筒中心。二、操作步驟(一)新建文件(二)繪制原視圖(三)繪制圓筒和凸臺的剖視圖二、操作步驟(四)繪制圓筒左側的圓孔和方孔剖視圖1.繪制圓孔剖視圖2.同樣利用對象追蹤方式找出下面方孔各交點,用直線連接各點,繪制出相貫線。二、操作步驟(五)繪制凸臺的圓孔剖視圖(六)填充剖面線1.選擇“剖面線”圖層,單擊【繪圖】工具欄【圖案填充】按鈕;2.在【圖案填充和漸變色】對話框,在【圖案】選定ANSI31;二、操作步驟(3)選擇角度為0和比例為0.5;(4)單擊【添加拾取點】按鈕,在繪圖區(qū)域拾取要填充剖面線區(qū)域,按Enter鍵;(5)單擊【確定】按鈕,完成繪制。(七)保存文件練一練選擇合適圖幅將圖所示視圖改畫為全剖視圖。跟我做繪制如圖所示形體兩視圖,將主視圖改畫為半剖視圖。1.繪圖分析(1)進行形體分析,將形體分為兩部分,底部為一切去棱角的長方體,中間挖一凹槽;(2)凹槽之中放一個階梯孔的圓筒;(3)其主視圖右側畫成剖視圖,左側畫出視圖,可以利用原有圖形進行修剪和特性匹配。2.操作步驟步驟一:新建文件步驟二:繪制原視圖步驟三:修剪半剖視圖的圖線步驟四:整理半剖視圖的圖線(1)合并對象

(2)特性匹配2.操作步驟步驟五:填充剖面線步驟六:保存文件練一練選擇合適圖幅將圖所示底座的主左視圖畫為半剖視圖。跟我做如圖所示連接彎頭,確定表達方案,繪制視圖。1.繪圖分析(1)進行形體分析,將形體分為4部分:底板、上連接板、中間彎曲圓筒、上部前后耳塊;(2)主視圖采取兩處局部剖視圖,既反映底板、圓筒的內形,又反映耳塊的外形;(3)底板采用全剖俯視圖表達形狀,連接板采用斜剖視圖,反映其結構形狀(4)采用斜剖視圖,反映了上連接板的形狀和上部前后耳塊內部結構;2.操作步驟步驟一:新建文件步驟二:繪制底板。(1)繪制底板俯視圖;(2)繪制底板主視圖(直接繪出局部剖視,不繪制剖面線,中間孔不繪制)2.操作步驟步驟三:繪制彎曲圓筒視圖。(1)繪制圓筒剖切俯視圖圓。(2)繪制圓筒主視圖中心線。(3)合并多段線(4)繪制圓筒輪廓線2.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繪制圓筒視圖,繪制輪廓線,采用了偏移命令,因為其圖線之間相互平行。所以將相互連接的圖線需要轉換為多段線,變成一個對象;而在偏移過程中圓弧半徑也自動隨著變化的。注意偏移后圖形默認保留源對象屬性,可在偏移的過程中,確定需要的圖層,也可偏移后采用“特性匹配”改換。2.操作步驟步驟四:繪制連接板視圖。(1)繪制連接板外輪廓(2)繪制連接板圓孔。2.操作步驟步驟五:繪制耳塊視圖。(1)繪制耳塊主視圖。(2)繪制耳塊斜剖視圖。2.操作步驟步驟六:修剪視圖。2.操作步驟步驟七:整理視圖,繪制剖面線。步驟八:保存文件。練一練讀圖,選擇適當表達方法改畫圖所示支架主視圖,尺寸由圖上量取,取整數。跟我做采用適當表達方法,繪制如圖所示墊板視圖。1.繪圖分析進行形體分析,將臺階形長方體毛胚,在左側中間挖一階梯孔,右側鉆3個圓通孔;要表達清楚內部結構,需將形體沿圖示分界面剖開,做階梯剖視圖。2.操作步驟此圖按照加工工藝繪制圖形,先將毛胚加工左側階梯孔,然后在右側鉆2個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