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作業(yè) 第4節(jié) 生態(tài)脆弱區(qū)的綜合治理-以我國荒漠化地區(qū)為例_第1頁
分層作業(yè) 第4節(jié) 生態(tài)脆弱區(qū)的綜合治理-以我國荒漠化地區(qū)為例_第2頁
分層作業(yè) 第4節(jié) 生態(tài)脆弱區(qū)的綜合治理-以我國荒漠化地區(qū)為例_第3頁
分層作業(yè) 第4節(jié) 生態(tài)脆弱區(qū)的綜合治理-以我國荒漠化地區(qū)為例_第4頁
分層作業(yè) 第4節(jié) 生態(tài)脆弱區(qū)的綜合治理-以我國荒漠化地區(qū)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同步學案優(yōu)化設計GAOZHONGTONGBUXUEANYOUHUASHEJI第四節(jié)生態(tài)脆弱區(qū)的綜合治理——以我國荒漠化地區(qū)為例第二章區(qū)域發(fā)展第一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A組必備知識基礎練[2024吉林長春期中]荒漠化治理是關乎國土生態(tài)安全及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問題。“片圈面”防護林體系建設模式,是從片→圈→面,依次種植農田防護林網→大型基干防風防沙林帶→封沙育林育草帶,構成帶、片、網,防、經、用和喬、灌、草相結合的綜合防護林體系。下圖為我國西北地區(qū)“片圈面”防護林體系建設模式結構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片圈面”防護林體系荒漠化治理模式效果顯著,主要原因是(

)A.土地產出率較高,經濟效益較好B.立體種養(yǎng)結合,水資源消耗量少C.片圈面劃分明確,防護林種類多D.植被覆蓋率高,防風固沙效果好2.構成“片圈面”防護林體系的植被都具有的特征是(

)A.根系發(fā)達 B.耐旱 C.枝葉茂盛 D.速生3.“片圈面”防護林體系發(fā)揮的效益主要有(

)①社會效益②經濟效益③生態(tài)效益④品牌效益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DBB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解析第1題,土地產出率較高,經濟效益較好,不是該模式治理荒漠化效果顯著的原因,A錯誤;該治理模式未采用立體種養(yǎng)結合的模式,B錯誤;防護林種類多并不能體現治理效果,C錯誤;“片圈面”防護林體系通過種植大量的防護林,該地的植被覆蓋率提高,防風固沙效果好,治理效果顯著,D正確。第2題,我國西北荒漠化嚴重的地區(qū),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構成防護林體系的植被都具有耐旱的特征,B正確。第3題,“片圈面”防護林體系不僅在荒漠化治理上效果顯著,還可以收獲農產品,因此可同時發(fā)揮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②③對。B正確。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科爾沁沙地地處我國半干旱農牧交錯地帶,圍欄封育和不同強度的放牧等人類活動對該區(qū)域植物群落的物種豐富度影響不大,但對生物量產生了一定影響。下圖示意科爾沁沙地不同放牧強度下地下生物量的變化。據此完成4~6題。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4.推測科爾沁沙地的優(yōu)勢種是(

)A.灌叢

B.高寒草甸C.一年生植物

D.多年生植物5.在不同放牧強度下,物種豐富度變化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A.一年生植物需水量少

B.高寒草甸生根條件低C.灌叢熱量需求小

D.多年生植物種子萌發(fā)快6.不同放牧強度下,對深層土壤地下生物量影響最大的因素是(

)A.放牧畜種

B.地下水水位 C.物種根系

D.土壤肥力CAC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解析第4題,科爾沁沙地地處我國半干旱農牧交錯地帶,降水少,適宜草類生長;由圖可知,地下生物量主要集中在淺層土壤,說明該地植物根系淺、需水少、易存活,優(yōu)勢種應為一年生植物。C正確。第5題,該區(qū)域的優(yōu)勢種為一年生植物,且一年生植物需水量少,只要有降水便能快速萌發(fā)、生根,受放牧強度影響不大,故不同放牧強度下,物種豐富度變化不大的主要原因是一年生植物需水量少,A正確。第6題,該地多為一年生植物,根系較淺,放牧強度越大,對其根系破壞越大,而土壤深層則多為多年生植物的根系,不同放牧強度對深層根系的影響小,故地下生物量變化小,C正確。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在黃土高原的緩坡上修筑梯田是該區(qū)域綜合治理的一項措施。讀水平梯田示意圖,完成7~8題。7.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與(

)A.坡面傾斜方向一致B.等高線基本平行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8.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黃土高原地區(qū)水土保持的是(

)A.合理擴大林草種植面積 B.改善天然草場的植被C.開展土地復墾工作 D.增加糧食作物種植面積BD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解析第7題,在緩坡上修筑梯田,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與等高線基本平行,才能有效攔截泥土及水流,從而減少水土流失,B正確。第8題,增加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易導致過度開墾,會破壞原有植被,加劇水土流失,不利于黃土高原地區(qū)水土保持;合理擴大林草種植面積、改善天然草場的植被、開展土地復墾工作等有利于水土保持。D正確。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烏蘭布和沙漠是我國四大沙塵暴發(fā)源地之一。地處內蒙古西部,曾發(fā)育有面積巨大的古湖。伴隨著自然條件的變化,古湖水位下降,面積縮小,湖泊解體,形成了沙漠與鹽湖共存的獨特景觀。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材料二巨菌草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根系發(fā)達,生長快速,植株高大,柔韌性強,其葉、莖、根均可以固氮。巨菌草用途廣泛,是優(yōu)質的飼料,也可用作食用菌的培養(yǎng)料、造紙、生物質發(fā)電等。為了改善生態(tài)、促進經濟發(fā)展,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烏蘭布和沙漠東緣開展菌草治沙試驗與示范。利用巨菌草作為先鋒植物,次年便可在收割菌草的沙地上種植馬鈴薯、花生、西瓜等作物,效果顯著。試驗的成功對我國干旱、半干旱沙地治理和高效開發(fā)利用具有重要意義。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分析烏蘭布和沙漠的沙塵來源。(2)解釋在烏蘭布和地區(qū)推廣種植的巨菌草在防治風沙方面優(yōu)于傳統(tǒng)草方格的原因。(3)簡述巨菌草種植推廣對我國干旱、半干旱沙地治理和開發(fā)的綜合效益。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答案(1)地勢較低,河流從周圍高地帶來的泥沙淤積;古湖解體干涸后湖底鹽粒等沉積物;冬季風從我國西北地區(qū)帶來的地表沙塵物質;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差大,冬冷夏熱,巖層土壤易受風化作用形成沙質物。(2)高大柔韌的植株可有效降低風速,控制地表風蝕;發(fā)達的根系深入土壤,固定根部沙土;植株的固氮作用和巨菌草的落葉等殘體的分解,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變沙為土。(3)防風固沙,減少沙塵暴的發(fā)生頻次;調節(jié)局地小氣候,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土壤結構,(改良鹽堿地),保障牧草供給,促進當地畜牧業(yè)發(fā)展;在菌草產業(yè)的基礎上,發(fā)展多元化農業(yè)生產,增加就業(yè),提高居民收入。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解析第(1)題,結合材料從當地起沙(湖泊的變化,湖灘裸露)、風力帶來(冬季風從西北內陸吹來)及河流沖積角度分析。第(2)題,可從巨菌草特征方面分析,如巨菌草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根系發(fā)達,生長快速,可以快速固定根部沙土,說明治沙效率高,固沙能力更強;植株高大,柔韌性強,其葉、莖、根均可以固氮,其殘體的分解,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變沙為土,治沙效果好。第(3)題,巨菌草種植的綜合效益主要從生態(tài)效益(防風固沙、調節(jié)氣候、改良土壤等)、經濟效益(促進畜牧業(yè)發(fā)展,提高居民收入等)以及社會效益(產業(yè)發(fā)展,提供就業(yè)機會)三個方面作答。1819202122B組關鍵能力提升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山東煙臺期中]沙米為固沙先鋒植物,沙米的空間分布與其生物學特征及沙地環(huán)境(地形、土壤水分和降水等)密切相關,沙米的地上種群密度與土壤種子庫(存在于土壤表層凋落物和土壤中全部活性種子的總和)密度呈正相關。下圖示意奈曼和民勤兩地不同沙丘固定程度對應的土壤種子庫密度分布。據此完成10~12題。10.根據土壤種子庫密度的分布特征,推斷沙米種子的生物學特征(種子萌芽需要的條件等)是(

)A.耐旱 B.耐貧瘠

C.喜光 D.厭光D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1.固定沙丘的種子庫密度最低的原因是(

)A.沙米的生物學特征

B.降水增加C.土壤水分減少

D.土壤水分增加12.關于奈曼和民勤兩地的判斷,正確的是(

)①奈曼位于半干旱地區(qū),民勤位于干旱地區(qū)②民勤植被覆蓋率高于奈曼③民勤的流動沙丘比例大④奈曼的固定沙丘比例大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AB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解析第10題,沙丘的流動性會將種子掩埋,形成陰暗環(huán)境,隨著沙丘的固定程度增加,種子被掩埋的概率降低,種子不能萌芽,導致種子庫密度也降低,故推斷沙米種子的生物學特征(種子萌芽需要的條件等)是厭光,D正確,C錯誤;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土壤和水分條件,同等條件下,土壤越肥沃,水分越充足,種群密度會越大,A、B錯誤。第11題,由于固定沙丘缺乏種子的萌芽條件,故種群密度低,因此,固定沙丘的種子庫密度最低的原因是沙米的生物學特征;降水、土壤水分不是影響因素,A正確。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第12題,民勤的沙米種子庫密度高于奈曼,即民勤的沙米種群密度高于奈曼,因為流動沙丘更易形成厭光的種子萌芽條件,說明民勤比奈曼地區(qū)的流動沙丘比例大,氣候更加干旱,植被覆蓋率應低于奈曼,但不能推斷出奈曼的固定沙丘比例大,①③對,②④錯。B正確。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淤地壩是黃土高原地區(qū)人民在長期水土保持實踐中獨創(chuàng)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下圖示意淤地壩結構。讀圖,完成13~15題。13.淤地壩的作用是(

)A.沿等高線修筑,可以截流蓄水B.在溝道中修建,用于淤泥造地C.呈“品”字形排列,利于樹木成活D.在溝道中修建,用于穩(wěn)定溝坡B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4.治黃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說明(

)A.水土保持利于調沙減淤B.放水沖沙是解決黃河水害的根本措施C.要對全流域進行統(tǒng)籌調度D.黃河含沙量大是水量不足的主要原因15.淤地壩造成的影響是(

)A.水庫發(fā)電能力增強B.河口三角洲面積增速變慢C.流域生物多樣性減少D.下游“地上河”進一步抬升AB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解析第13題,修建淤地壩可以攔水攔沙,攔截的水經泄水涵洞排出,不是截流蓄水,且圖中未顯示沿等高線修建,A錯誤;淤地壩在溝道中修建,用于淤泥造地,后期淤泥處可變成耕地,還有利于減少下游河道泥沙量,減輕洪澇災害,B正確;材料信息沒有體現出淤地壩呈“品”字形排列,C錯誤;淤地壩不屬于坡面措施,D錯誤。第14題,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導致河流含沙量大增,到下游流速變緩,泥沙沉積,形成“地上河”。所以治黃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說明了水土保持有利于調節(jié)河流的含沙量,減少泥沙的淤積,不能說明要對全流域進行統(tǒng)籌調度,A正確,C錯誤;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理黃河水害的根本措施,B錯誤;黃河含沙量大小不是影響水量大小的因素,D錯誤。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第15題,修建淤地壩可以攔截泥沙,導致河流的含沙量減少,有利于緩解下游“地上河”進一步抬升,也使得河口三角洲泥沙淤積量減少,河口三角洲面積增速變慢,B正確,D錯誤;淤地壩對水庫發(fā)電能力影響不大,A錯誤;淤地壩不會使流域生物多樣性減少,C錯誤。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某研究小組對黃土高原的黃土峁坡地進行大臺田、隔坡梯田、大魚鱗坑三種模式的改造試驗。下圖示意同一黃土峁坡地治理工程完成后第10天不同模式表層土壤含水率的變化。據此完成16~17題。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6.圖中所示大臺田治理模式表層土壤含水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土層厚度小,儲水空間有限B.植被覆蓋面積廣,水分吸收多C.土層開挖面積大,水分蒸發(fā)快D.地形垂直坡面大,水分流失快17.一次降雨過后,不同模式表層土壤含水率最高的可能是(

)A.原始黃土坡

B.大臺田C.大魚鱗坑

D.隔坡梯田CB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解析第16題,大臺田模式土層開挖面積大,水分蒸發(fā)快,是其表層土壤含水率低的主要原因,C正確;大臺田土層厚度較大,A錯誤;植被覆蓋面積不如魚鱗坑模式大,B錯誤;沒有改變地形的垂直坡面,D錯誤。第17題,大臺田模式土層開挖面積大,地面平整,降水后不易形成徑流,利于水分下滲,故一次降雨過后,表層土壤含水率最高。原始黃土坡、大魚鱗坑、隔坡梯田的土壤含水率都低于大臺田。B正確。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024云南昭通月考]為了提高塔里木河河水的利用率,我國農業(yè)生產中大力推廣微噴灌、滴灌等技術。專家測算,1畝(1畝≈666.7平方米)棉花的生長一般需要用水353立方米,但實際用水量是每畝487立方米。在滴灌條件下,作物根系區(qū)邊緣的地表會有一層薄薄的白色物質。下圖示意作物灌溉區(qū)的周圍環(huán)境,圖中序號表示相關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讀圖,完成18~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8.相比漫灌,滴灌減少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是(

)A.①

B.③

C.②

D.④19.作物根系區(qū)周圍的白色物質直接來源于(

)A.地下水 B.基巖風化C.土壤顆粒 D.大氣降水20.每畝棉花的實際用水量高于棉花生長所需的灌溉用水量,這是因為(

)A.水形成地表徑流排走B.灌溉過程中的浪費C.要應對干旱,儲備水源D.要淋溶洗鹽BA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解析第18題,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代表植物蒸騰,②代表蒸發(fā),③代表地表徑流,④代表下滲。與漫灌相比,滴灌幾乎不產生地表徑流,因為水源可以直接到達作物根系。故選B。第19題,我國西北地區(qū)降水量少,蒸發(fā)量大,土壤本身的含鹽量高,傳統(tǒng)的漫灌方式容易抬高地下水位,造成土壤次生鹽堿化,因此在我國西北干旱區(qū),特別是新疆,微噴灌、滴灌技術得到了大力的推廣。根據材料可知,與傳統(tǒng)的漫灌方式相比,滴灌對水的利用率較高,但在灌溉過程中,仍然有一定的鹽分累積于作物的根系區(qū),這些鹽分直接來源于地下水,在灌溉過程中,隨著地下水的抬升到達地表,但是從根本來看,是來自下方的基巖風化以及周邊土壤顆粒所含的鹽分,A正確,B、C、D錯誤。故選A。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第20題,滴灌幾乎不產生地表徑流,A錯誤;滴灌是利用管道將水通過孔口或滴頭送到作物根部進行局部灌溉,效率非常高,灌溉過程中浪費的水量不會很大,B錯誤;應對干旱的儲備水源不會以灌溉的方式排入土壤中,且應對干旱的儲備水源不算在實際用水量內,C錯誤;由于該地地表有鹽分積累,因此可推斷除滿足植物生長所需的水分外,還需提供一部分水用來淋溶洗鹽,改善土壤條件,D正確。故選D。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1.[2023福建泉州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黃土地貌是按獨特演化模式形成的復雜多樣且有序分異的地貌形態(tài)組合。甘肅省東部慶陽市合水縣地處隴東黃土高原,東北部為丘陵溝壑區(qū),西南部為高原溝壑區(qū),全年總降水量408.2毫米,年平均氣溫10.2℃。合水縣區(qū)域內塬、墚、峁地貌發(fā)育完整,下覆基巖的構造運動比較活躍,主要表現為高原內部間歇性的整體抬升和周圍凹陷區(qū)域的不斷沉降。黃土地貌的演化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為此當地于2015年啟動了“塬面徑流調控、溝頭加固防護、坡面植被恢復、溝道水沙集蓄”的“固溝保塬”綜合治理工程,減緩了黃土塬的演化過程。下圖為合水縣黃土大塬的演化模式圖。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請描述黃土大塬的演化過程。(2)說明黃土塬的演化對當地居民區(qū)、農田和林地分布的影響。(3)采用“固溝保塬”綜合治理工程能減緩黃土塬的演化過程,試分析原因。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答案(1)起初黃土塬塬面寬闊平整,在邊緣有少量流水侵蝕;接下來,受到內力作用影響,形成了大型構造地貌,溝谷開始侵入塬面并逐漸增大切穿塬面,大源分割為多個小塬;流水侵蝕進一步加劇并成為主導作用力,小塬逐漸演化為殘塬。(2)當塬面寬闊完整時,居民區(qū)、農田和林地均勻分布;隨著溝谷不斷侵入塬面,居民區(qū)和農田開始向內部聚集,人類可支配面積減小;最后大塬演化為殘塬,居民區(qū)和農田、林地再次分散,可支配面積進一步減小,生產生活聯系受阻明顯。(3)塬面徑流調控、溝頭加固防護和溝道水沙集蓄能減少下游水量,降低溝谷徑流流速,降低流水對土壤的侵蝕和搬運能力;坡面植被恢復能增加下滲,提高坡面水土保持能力,減少水土流失,進而減緩黃土塬的演化過程。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解析第(1)題,由圖可知,黃土大塬的演化經歷了大塬—中間過程—殘塬三個階段。第(2)題,可從面積變化和分布特征兩個方面進行說明。第(3)題,固溝保塬工程包括塬面徑流調控、溝頭加固防護、坡面植被恢復、溝道水沙集蓄等幾個環(huán)節(jié),通過這些措施可以調節(jié)地表徑流的水量與流速,從而達到減輕流水侵蝕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