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品復習方案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1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第4講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頁
全品復習方案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1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第4講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頁
全品復習方案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1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第4講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頁
全品復習方案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1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第4講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頁
全品復習方案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1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第4講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8第4講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1.宰相制度的廢除(1)背景:明太祖認為元朝丞相權勢過重,阻礙皇權的高度集中。(2)措施:裁撤中書省,廢除,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干脆對皇帝負責。

(3)影響:秦以來始終實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廢除,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2.內閣的出現(xiàn)(1)背景:廢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務繁多。(2)過程①明太祖設置,但高校士很少能參決政事。

②明成祖時,選拔翰林院官員入值文淵閣,參加決策,“內閣”出現(xiàn)。③后來,內閣地位提高,高校士擁有。

④張居正任首輔時,六部幾乎變成內閣的下屬機構。(3)特點: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心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為皇帝供應顧問的。

【微點拓展】明代內閣的特點參加決策但沒有最終決策權,雖有票擬之權,但須“批紅”才能實施;當內閣參加決策得到皇帝支持和批準后,就可以影響甚至左右政局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閣臣能利用皇權的效能;內閣制未變更皇權專制的本質,根本上體現(xiàn)了皇權的至上;內閣閣臣沒有宰相的權力和地位,有時卻要擔當宰相的罪責,充當皇帝的替罪羊。3.軍機處的設立(1)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設內閣、六部,內閣負責奏章票擬,軍國機要由定奪,皇權受到限制。

(2)康熙時期:設參加機要事務,與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三足鼎立,集權于皇帝。

(3)雍正時期設軍機處①背景:雍正帝為辦理西北軍務,在宮內設置軍機處。②職責:每日跪受筆錄,軍國大事由皇帝一人裁決。

③影響:不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強了君主專制,中心集權得到進一步鞏固?!窘滩难a遺】密折制度密折是將奏章寫在折疊的白紙上,外加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無從得知。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備于雍正時期。清朝采納密折制度,允許和激勵四品以上的中心和地方官員,干脆向皇帝遞密折。密折制度的作用有兩個:一是使得朝政進一步黑箱化,增加皇權的神奇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員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键c一明清時期中樞權力機構的演化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加強的特點(1)既有繼承又有發(fā)展。明清時期加強君主專制制度,既繼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礎上實行了新的舉措。(2)內容詳盡而全面。其內容和措施涉及政治、經(jīng)濟、軍事、監(jiān)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個方面。(3)以強化君權為核心,程度空前。主要體現(xiàn)在廢除丞相、軍機處的設置和“文字獄”的嚴酷等方面。(4)體現(xiàn)了時代特征。君主專制漸漸達到頂峰,并且走向反動,反映了我國封建專制制度漸趨衰落的時代特征?!臼氛摻Y合】史料1內閣只是皇帝的私人辦公廳,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殿閣高校士也只是皇帝的內廷秘書,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職,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變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領袖?!幾藻X穆《中國傳統(tǒng)政治》史料2軍機處撰擬的諭旨詔令不經(jīng)過內閣,而干脆由軍機處密封,經(jīng)驛馬遞送給各地方督撫,稱為“廷寄”,干脆交給中心各部院的稱為“交片”,各地方的奏折也不經(jīng)內閣而干脆交軍機處?!幾园讐垡汀吨袊ㄊ贰方庾x(1)史料1主要闡述了明朝內閣制的特點。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心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皇帝的內侍機構;實行內閣制的最終結果是加強了皇權。(2)史料2主要說明白清朝中心行政體制的特點。清朝中心行政繞過內閣,內閣職權被軍機處所取代,而軍機處又無決策權,只是秉承皇帝旨意,傳達皇帝吩咐。問題(1)據(jù)史料1及所學學問,說明內閣的職責與唐以前的宰相有何不同。(2)據(jù)史料2,概括軍機處的職權。其本質上說明白什么?考點二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1.明清時期在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對外方面走向僵化的表現(xiàn)(1)政治: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增設軍機處,君主專制加強并達到頂峰;政治機構的專制主義色調空前深厚,扼殺了社會的創(chuàng)建力。(2)經(jīng)濟:接著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強化小農經(jīng)濟,阻礙了商品經(jīng)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3)思想文化:實行八股取士、“文字獄”,文化專制鉗制了思想,使文化失去創(chuàng)新發(fā)展實力,阻礙了思想解放和科技進步。(4)對外:實行閉關鎖國和“海禁”政策,阻礙了中外經(jīng)濟文化溝通,導致中國與世隔絕,錯失工業(yè)文明發(fā)展機遇?!臼氛摻Y合】史料1高校士葉向高言:“我朝閣臣,只備論思顧問之職,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權勢稍重者,皆上竊君上之威靈,下侵六曹之職掌,終以賈禍。”——《明神宗實錄》史料2內閣處理公務的案例“積成樣本四巨冊”,官員“惟揣摩此樣本為急”,時人稱之為:“依樣葫蘆畫不難,葫蘆變更有千端。畫成照舊葫蘆樣,要把葫蘆細致看?!苯庾x(1)史料1表明閣臣僅限顧問的職責,不具有宰相之權,一旦威逼到皇權,還會招來災禍,這從本質上反映出君主專制的強化。(2)史料2說明內閣官員拘泥于舊規(guī),缺乏參政主動性、敏捷變通性,體現(xiàn)了君主專制造成體制僵化的弊端。問題依據(jù)上述史料,結合所學學問,說明對明朝內閣制的相識。2.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加強的影響(1)主動影響: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據(jù),抵擋外來侵略,維護國家統(tǒng)一;有利于各地經(jīng)濟文化的溝通,對促進民族融合起了主動作用,促進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有利于從事大規(guī)模的經(jīng)濟建設,興建大型水利工程,增加了中華文明的長久性。(2)消極影響:肯定的君主專制,難免出現(xiàn)失誤;助長了官場因循守舊之風,同時導致官僚主義、貪污腐化之風盛行;地方上人浮于事,沒有相應的自主權,難以實施有效的治理;實行文化專制,鉗制思想,摧殘文化;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嚴峻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是造成中國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主要緣由之一?!臼氛摻Y合】史料中國在歷史上產生過九個統(tǒng)一全國的大朝代,我們可稱秦漢為“第一帝國”,隋唐宋為“其次帝國”,明清則為“第三帝國”。第一帝國的政體還帶著貴族性格,世族的力氣大。其次帝國則大規(guī)模地和有系統(tǒng)地科舉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將經(jīng)濟重心由華北的旱田地帶漸漸轉移到華南的水田地帶?!魧⑵浯蔚蹏c第三帝國比較,則可以看出其次帝國“外向”,帶“競爭性”。與明清之“內向”及“非競爭性”迥然不同……其次帝國帶擴張性,第三帝國則帶收斂性?!獡?jù)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整理解讀史料主要描述了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心集權制度演化的階段特征。從史料信息看,作者認為“第一帝國”秦漢時期還具有貴族特征,世族力氣較強;“其次帝國”隋唐宋時期相比于“第一帝國”真正實現(xiàn)了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化,經(jīng)濟重心也發(fā)生了轉移,具有“外向”和“競爭性”的特點;“第三帝國”明清時期具有“內向”及“非競爭性”的特征。問題(1)依據(jù)所學學問,分析指出“第三帝國”的“內向”及“非競爭性”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現(xiàn)。(2)有人認為“明清君主專制漸漸達到頂峰是封建社會走向衰落的最好體現(xiàn)”。依據(jù)史料并結合所學學問,談談你的相識。高考試題考查內容命題立意2024·全國卷Ⅰ·41宋代到明清地方政治制度以宋代到明清時期鄉(xiāng)約制度的變更為載體,考查中心集權制度的發(fā)展2024·全國卷Ⅱ·27明代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以明代宦官讀書認字為載體,理解導致明代中后期宦官專權現(xiàn)象的緣由,考查學生分析歷史現(xiàn)象的實力2024·全國卷Ⅰ·27明代地方行政管理以明代地方行政管理的演化為背景材料,考查明代地方行政管理的作用,考查學生分析、相識歷史問題的實力2014·新課標全國卷Ⅰ·24中國古代治國特點以古代統(tǒng)治者及官員、民眾的祭拜為切入點,考查君主專制統(tǒng)治的治國理念,考查學生獲得歷史結論的實力2014·新課標全國卷Ⅱ·27明代內閣制以明代內閣的設置為載體,考查明代君主專制加強的特點,考查學生分析、看待歷史現(xiàn)象的本質的實力2014·新課標全國卷Ⅱ·40清代東北地區(qū)移民政策以清代移民東北為載體,考查明清中心集權加強的影響考題1[2024·全國卷Ⅱ]明初朱元璋嚴禁宦官讀書識字,但中后期宦官讀書識字漸漸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針對性地編纂適合宦官學習的讀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樞決策過程發(fā)生異變 B.皇帝權力日趨衰落C.內閣議政功能已經(jīng)丟失 D.宦官駕馭決策權力考題2[2015·海南卷]儒家學說提倡“寬刑慎殺”,強調執(zhí)法有準、量刑有據(jù)。明初朱元璋說,“吾治亂世,刑不得不重”。這表明朱元璋 ()A.力圖為專制集權確定理論基礎B.試圖以重刑快速穩(wěn)定社會C.放棄了儒家的治國理念D.執(zhí)法無準、量刑無據(jù)考題3[2014·新課標全國卷Ⅱ]明初廢丞相、設顧問性質的殿閣高校士,嚴防權臣亂政。明中后期嚴嵩、張居正等內閣首輔操縱朝政,權傾一時。這表明 ()A.皇權漸漸衰弱 B.君主集權加強C.內閣取代六部 D.首輔權力失控考題4[2024·全國卷Ⅰ]明初廢行省,地方分設三司,分別掌管一地民政與財政、司法、軍事,直屬六部。明中葉以后,皇帝臨時派遣的巡撫漸漸演化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長官。這一變更有助于 ()A.擴大地方行政權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減弱六部的權限 D.緩解中心與地方的對立考題5[2014·海南卷]《清史稿》記述,清代內閣“沿明舊名,例稱政府”,但“內閣實權,遠不逮明”,“內閣宰輔,名存而已”。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緣由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國B.六部分掌行政權力C.貴族特權不斷減弱D.新的權力機構出現(xiàn)考題6[2013·江蘇卷]光緒《大清會典》載:“諭軍機大臣行者,既述,則封寄焉。凡有旨存記者,皆書于冊而藏之,屆時則提奏。議大政,讞(審)大獄,得旨則與。”材料說明軍機處 ()A.地處內廷,專管軍務B.參加政務,秉旨辦事C.設有官衙,機構完備D.專理刑獄,職能單一考向1明朝中樞機構的變更1.[2024·江蘇南京一模]明代王圻的《續(xù)文獻通考》記載:“洪武元年,始備六尚書,皆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隸中書省,一仍元舊?!?丞相胡惟庸以專擅蒙蔽誅,分其職于吏、戶、禮、刑、工、兵部,分大都督府為五……升尚書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雖并稱政府,而名位不極,事權不專……”材料本質上說明當時 ()A.丞相權力受限更多 B.政令暢通得到保證C.六部地位顯著提高 D.集權統(tǒng)治得到強化2.[2024·廣東揭陽模擬]明朝中期以后,內閣票擬制度被明確固定下來,內閣首輔權威漸重,嚴嵩、夏言、徐階、高拱、張居正都是個人“專票”,政事皆決于一身。但首輔進朝時對宦官的看法卻愈來愈謙卑。這反映出 ()A.君主專制強化 B.皇權漸漸衰弱C.內閣取代六部 D.宦官權力失控考向2清朝軍機處的設置3.[2024·湖北天門模擬]專制主義政治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是把國家的一切權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統(tǒng)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監(jiān)督。符合這兩個基本特征的制度是()A.西周推行的分封制 B.隋唐三省六部制C.明朝八股取士制度 D.清朝設立的軍機處4.[2024·遼寧重點中學協(xié)作校三模]《清史稿》記載:“世謂(殿閣)高校士非兼軍機處,不得為真宰相。勝此任者,非以其慎密,則以其通敏。慎密則不泄,通敏則不滯,不滯不泄,樞機之責盡矣?!痹撚涊d ()A.體現(xiàn)了軍國大權盡歸內閣B.顯示了經(jīng)世致用思想的發(fā)展C.證明白清朝中心集權的強化D.說明白軍機大臣需敏銳、嚴謹考向3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5.[2024·山西太原期末]史載,清朝一位大臣給雍正上表:君恩雖厚,臣雖死不能報萬一。但雍正看了后大怒:“但盡臣節(jié)所當為,何論君恩之厚薄?!贝耸路从沉?()A.雍正借助綱常倫理制約臣民B.清朝君臣關系日趨驚慌C.此時法家思想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D.雍正不愿大臣記其恩惠6.[2024·內蒙古呼和浩特調研]明朝之前,皇帝臨時派出辦理重大事情的官員,稱謂名目繁多,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而且權限相對較小。明代,這類官員越來越受到重視,職銜前皆冠以“欽差”二字。到清代,欽差大臣承辦的多是關涉國家安危的大事。這一變更反映了 ()A.官僚機制運轉更加敏捷B.封建統(tǒng)治危機日益增多C.地方自主權力得到加強D.專制皇權管轄范圍擴大第4講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主干學問回扣】1.丞相2.殿閣高校士票擬權內侍機構3.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軍機大臣【考點深化探究】考點一(1)唐以前的宰相位高權重,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事。明代內閣的主要職責是勸諫皇帝,匡正過失,探討歷代盛衰緣由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詔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將大臣等議定的看法經(jīng)審查后報告給皇帝。這說明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心一級的決策機構。(2)職權:負責撰擬皇帝的諭旨詔令;將皇帝的詔令傳達給中心各部和地方政府;負責保管地方奏折。說明: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键c二1.明朝廢除宰相制度是為解決皇權與相權的沖突,后來設置內閣,內閣“有宰相之實,無宰相之名”,是專制主義皇權強化的表現(xiàn),本質是封建政治制度的畸變。2.(1)廢丞相,設內閣,設置軍機處,等;實行“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2)明清君主專制的強化,扼殺了人們的創(chuàng)建力,壓制了民主思想,束縛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隔絕了中國與世界的交往,嚴峻阻礙了社會的進步?!靖呖兼溄油黄啤?解考題考題1A[解析]本題以明朝宦官受教化問題為切入點,旨在考查學生核心素養(yǎng)之對歷史本質的理解實力。材料顯示明朝中后期宦官讀書識字漸漸制度化,且士大夫編纂針對性的學習讀本。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緣由是加強君主專制導致明朝中樞決策過程的變更,中樞決策過程發(fā)生異變,故A項正確。依據(jù)所學學問可知,皇帝權力日趨衰落的說法與明朝史實不符,故B項錯誤。材料未顯示內閣議政功能的變更,C項與題意無關,故錯誤。明朝宦官集團實力雖有膨脹,但始終未駕馭決策權力,故D項錯誤??碱}2B[解析]我國古代專制集權的理論基礎是法家思想,故A項錯誤;材料中“吾治亂世,刑不得不重”說明朱元璋在明初通過重刑以治理“亂世”,故B項正確;中國封建社會自漢武帝時期起始終以儒家思想中的“仁”為治國的根本,故C項錯誤;朱元璋實行重刑,但是“執(zhí)法無準、量刑無據(jù)”在材料中未體現(xiàn),故D項錯誤??碱}3B[解析]本題以明朝的內閣首輔權力為切入點,旨在考查學生提取材料信息、運用學問分析問題的實力。明朝的內閣在廢除丞相制度后設立,始終沒有成為法定的中心一級的行政機構或者決策機構,內閣的權力來自于皇帝,內閣首輔的權力來自皇帝的信任,故其權力大增,體現(xiàn)的是君主集權的加強。A項與基本史實相違反;B項符合題意;C項錯誤,明朝的六部始終存在;D項錯在這兩位內閣首輔沒有變更明朝政局,“失控”一詞言過其實??碱}4B[解析]A項錯誤,明代廢行省、設三司,目的是加強中心集權,防止地方權力過大威逼中心;明中葉以后,皇帝臨時派遣的巡撫漸漸演化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反映了地方民政、財政、司法、軍事等權力集中于巡撫手中,這在肯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但是地方權力的加強反而不利于加強中心集權,使中心與地方的對立程度加劇,故B項正確、D項錯誤;材料中,明朝地方權力的變更是巡撫權力的加強,但巡撫仍要聽命于六部,不會減弱六部的權限,C項錯誤??碱}5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心權力機構的演化,“清朝前期以武立國”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項錯誤;清朝六部始終在行使行政權,只是有的時候政令的下達并不經(jīng)過六部,故B項錯誤;清朝貴族特權不是在減弱,而是在加強,故C項錯誤;“內閣宰輔,名存而已”是因為新的權力機構——軍機處的出現(xiàn)架空了內閣,故D項正確??碱}6B[解析]本題以材料形式考查了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得有效信息和對歷史學問再認再現(xiàn)的實力。結合所學可知,清朝的軍機處是協(xié)助皇帝處理政務的中樞機構,故A項中“專管軍務”、D項中“專理刑獄”的說法與史實不符;C項中“設有官衙”的表述在題干中無法體現(xiàn),故解除;由題干中的信息“光緒……諭軍機大臣……凡有旨……皆書于冊……議大政……得旨則與”可知,清朝的軍機大臣可參加政務,但無決策權,得秉承皇帝的旨意辦事,故B項的表述符合題意。?練經(jīng)典1.D[解析]“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專擅蒙蔽誅,分其職于吏、戶、禮、刑、工、兵部,分大都督府為五……升尚書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雖并稱政府,而名位不極,事權不?!?表明廢丞相后,六部地位提高,本質上是君主專制的加強,故選D。依據(jù)材料“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專擅蒙蔽誅”,結合所學可知,明朝廢除了丞相,A項錯誤;當時“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