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減災手抄報防震減災宣傳知識文字稿_第1頁
防震減災手抄報防震減災宣傳知識文字稿_第2頁
防震減災手抄報防震減災宣傳知識文字稿_第3頁
防震減災手抄報防震減災宣傳知識文字稿_第4頁
防震減災手抄報防震減災宣傳知識文字稿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防震減災手抄報防震減災宣傳知識 防震減災宣傳知識(一) 地震是一種經常出現(xiàn)的自然現(xiàn)象。據統(tǒng)計,地球上每年大約發(fā)生地震五百萬次,其中有感地震五萬多次,七級以上的破壞性地震平均僅有十幾次。地震是怎樣發(fā)生的呢?這要從地球的構造談起。 地球是一個運動著的橢圓球體。它好像一個煮熟的大雞蛋,大體上可分為蛋殼、蛋白、蛋黃相當的一部分。地球表面相當于蛋殼的一層叫地殼;地殼下面相當于蛋白的部分叫地幔;地幔下面相當于蛋黃的部分叫地核。地殼由巖石層組成,上面一層是堅硬的花崗巖層,下面一層是更堅硬的玄武巖層。地殼的平均厚度大約是三、四十公里。地幔是一種處高溫高壓下的熔融狀的物質,厚約二千九百多公里。地球最內部是一個

2、半徑約為三千四百多公里的地核,溫度據推測最高達攝氏三、五千度,地核內部壓力也大得驚人,可能達到幾十萬至二、三百萬個大氣壓。地球在不斷運動的同時,其內部物質也處于緩慢運動之中。 組成地殼的巖石原來是呈水平狀態(tài)的。地球自身旋轉和內部物質不停的運動,以及天體的影響,在地殼各部分地層中產生巨大的地應力,使一些巖層發(fā)生折皺變形。這種變化長期緩慢,是人們感覺不到的。當這種地應力不斷積累加強,在某處超過地層的強度時,就會使那里的地層突然發(fā)生破裂、地動,把長期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一部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傳播到地面時,地面就震動起來,這就是地震。這種地震叫“構造地震”,它發(fā)生最多,且危害最

3、大。另外,還有火山噴發(fā)引起的“火山地震”,溶洞或采空區(qū)的塌陷引起的小范圍“陷落地震”等。 衡山縣處于炎廬斷裂帶的南延線上,即瀏陽衡陽永州活動斷裂帶上,地質構造復雜,存在發(fā)生破壞性地震的地質構造背景。據史料記載,公元1630年、1631年共發(fā)生3次地震,近代于1985年2月13日、2003年1月17日、2008年1月20日發(fā)生3次地震,但震級較小,均未超過3.0。 防震減災宣傳知識(二) 一、地震宏觀觀測 1、與地震有關的宏觀現(xiàn)象 一次地震,特別是一次強烈地震之前,大都會出現(xiàn)一些異?,F(xiàn)象。這些與地震的發(fā)生有密切聯(lián)系的異?,F(xiàn)象,就叫做地震前兆。地震前兆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它們都表現(xiàn)為自然界突然發(fā)生

4、的某種與地震發(fā)生有關的變異,是地震前大自然的信號警告。地震前兆的種類,概括起來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宏觀前兆.一類是微觀前兆。那些不能被人的感覺器官直接察覺.需用儀器才能測出地震前兆,統(tǒng)稱為微觀前兆。另一類由人的感覺器官直接覺察的地震前兆,統(tǒng)稱為宏觀前兆。 微觀前兆是指人不能感覺的微弱的地震異常活動。地面傾斜、伸縮、海平面的升降等,反應地球物理學現(xiàn)象變化的地磁、地電、地溫、電磁波、重力、水氡、水質成分等的變化。這些微觀前兆現(xiàn)象是由地震專業(yè)人員進行專業(yè)觀測研究。我國的地震工作者、群測群防人員和廣大人民群眾發(fā)現(xiàn)大的地震發(fā)生過程中,每次大震前都有一些前兆異?,F(xiàn)象。例如井水發(fā)渾、冒泡、翻花、升溫、變色、

5、變味、陡漲、陡落;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動物習性異常反應;地聲、地光、火球;植物的反常開花結果等。由此群眾總結了如下諺語: 群測群防搞預報 宏觀異常很重要 井水忽高又忽低 變色變味冒氣泡 果樹提前把花開 植物反季發(fā)芽早 騾馬牛驢不進圈 狗上房屋狂吠嚎 老鼠蛇子和家兔 紛紛出洞向外逃 鳥不進窩鵝鴨飛 家養(yǎng)金魚上下跳 地聲地光很怪異 這是它們來預報 宏觀異常排干擾 方法簡單效果好 2、宏觀異常的觀測要領 (1)定點觀察與群眾性觀察。定點觀察一般由區(qū)縣地震工作部門承擔,1978年唐山大地震后,我國絕大多數區(qū)縣地震工作部門都開展了宏觀異常的定點觀察工作。群眾性觀察可分為觀察點、觀察哨及群眾性普遍觀察三個

6、層次。 (2)觀察點的布設與觀察對象的選擇。宏觀測點一般布置在活動斷裂帶的兩側或其拐點、端點、交叉部位的基巖露頭地區(qū),要盡量避開環(huán)境和人為干擾,而選擇環(huán)境比較安靜、工農業(yè)生產干擾小、無環(huán)境污染的地區(qū)。 宏觀觀察對象的選擇應該本著易于觀察、易于識別、受環(huán)境干擾小等原則。動物觀察對象應該飼養(yǎng)簡單,生命力強,選擇多種觀察動物時還應注意到種群之間應避免相互影響。盡可能選擇已被證明對地震有一定反應的動物。 3、宏觀異常觀察的內容和方法 (1)震前地下流體宏觀異?,F(xiàn)象的觀察內容和方法。在地震史料記載中,震前地下水位升降變化最為常見,物理化學性質的改變也較為普遍,即主要表現(xiàn)為水溫變化、翻花、冒泡、打旋、發(fā)渾

7、、變色、變味等。對地下水的觀察,不僅要了解地下水變化的原因,還要了解地下水(如井泉水、龍?zhí)端?、溫泉?所處的構造部位、水的補給源、正常動態(tài)、干擾因素(降雨及工業(yè)用水、農田灌水、氣候變化、季節(jié)變化、補給源變化)以及正常水溫變化范圍、水的透明度等。 (2)震前動物宏觀異常現(xiàn)象的觀察內容和方法。對鳥類,如對家鴿的觀察主要以驚飛、視聽反應和進窩時間等為主。其他鳥類,如鸚鵡等,一般以撞籠不休,驚叫等為異常。魚類以浮跳、上躥、驚游、跳出、扎水、尾巴上翹、活動加劇等行為反應為多。對大牲畜、家畜、家禽、狗、貓、蛇等陸生動物的觀察應選擇23種作為代表,重點從行為活動和生活節(jié)律兩方面進行觀察。 (3)其他震前宏觀前兆的觀察。在地震前的短期和臨震時段,在未來震中地區(qū)除地下流體、動物出現(xiàn)宏觀異常反應外,還可能在未來的發(fā)震構造帶上和極震區(qū)出現(xiàn)局部大氣增溫、地裂縫、地面凸起或塌陷、人感不適、植物異常、局部熱異常、地聲、地光、地氣霧等震前宏觀異常現(xiàn)象。 二、地震謠傳 1、地震謠傳的特征 “預報”的地震震級很精確,發(fā)震時間、地點很具體;帶有封建迷信色彩或離奇古怪傳說。 以下幾種情況可以判定是地震謠傳:超過目前預報的實際水平,三要素十分“精確”的所謂地震預報意見。如傳聞中地震發(fā)生的時間、地點非常具體,甚至發(fā)震時間精確到“上午”、“晚上”。 跨國地震預報。如果傳說地震是由外國人預報的,那肯定是謠傳,因為這既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