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會其它相關論文-淺談著作人身權的可轉讓性論文關鍵詞:著作人身權發(fā)表權署名權論文摘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著作人身權轉讓的現(xiàn)象大量存在,并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著作人身權不可轉讓的理論或法律規(guī)范已經跟不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陀^的事實存在與其作用說明了著作人身權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讓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一、著作人身權的簡介(一)著作人身權的起源著作人身權這一概念最早只能出現(xiàn)在大陸法系國家法律之中。與英美法系不同的是,大陸法系著作權理念和法律規(guī)范的制定是以“人格價值觀”為基礎。受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法國著作權法把作者的權利放到核心的位置,并出現(xiàn)了“作者權”這個概念。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和法國民法典的影響,在德國,以康德為代表的一些哲學家還提出了一種理論,認為作品不僅能為作者帶來經濟利益,而且還放映了作者的人格(personality),是作者人格或精神的外延。這種觀點與“作者權”的觀念相結合,就導致了作者精神權利的產生和發(fā)展。(二)傳統(tǒng)上著作人身權的法律特征第一,完全支配性。著作人身權是作者依法享有的一種支配性權利,即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行使自己的處分權,不受他人的干涉。第二,保護永久性。除了發(fā)表權,法律對于著作人身權都給予永久性的保護,沒有期限的限制。我國著作權法第20條規(guī)定:“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限不受限制。”第21條規(guī)定了發(fā)表權的保護期限為50年。這就意味著作者的著作人身權無論何時都受到法律的保護,發(fā)表權除外。第三,專署性。作品是作者人格權的放映,是人格或精神的延伸。著作人身權與作者密不可分,無法分割。因此,作者的著作人身權是一項專有的權利,只能由作者享有,其他人不能以轉讓、繼承或遺贈等方式取得。第四,非財產性。著作人身權是以作者的人格或精神為內容的權利,不具有財產內容。它不具有經濟學上所指的經濟價值或使用價值,人們無法用貨幣來衡量其價值的大小,只能以抽象的方式去感覺或判斷。它不具財產性。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日益提高,新的學科、新的技術、網絡日益發(fā)達,這些所謂的傳統(tǒng)的著作人身權的法律特征不斷受著現(xiàn)實生活的沖擊。二、質疑著作人身權不可轉讓的理由(一)網絡知識經濟時代要求其具有轉讓性多媒體作品,是指存在于一種媒體中或借助于一種媒體而傳播的,由多種不同信息符號共同構成的作品。任何一個人要想完成一件作品或取得某項研究成果,都必須參見、借鑒他人的勞動果實。在利用他人作品時,作者必然對其進行必要的修改。而修改權是著作人身權之一。此時,著作人身權的不可轉讓性保障了作者的精神權利,但是卻與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網絡技術的充分利用和提高工作效率相背離了。這完全不符合新世紀新時代的發(fā)展精神。為了配合經濟的發(fā)展,法律必須與其互相推動,尊重事實。(二)發(fā)表權可以轉讓發(fā)表權是一種著作人身權,因為一部作品是否達到發(fā)表水平、作者是否愿意發(fā)表,以何種方式發(fā)表,均與作者的人格名譽密切相關。我國著作權法第10條規(guī)定,發(fā)表權是決定作品是否公之于眾的權利。依照傳統(tǒng)著作人身權法律特征,發(fā)表權不可轉讓、繼承,只能由作者享有。但是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17條規(guī)定:“作者生前未發(fā)表的作品,如果作品未明確表示不發(fā)表,作者死之后50年之內,其發(fā)表權可由繼承人或受遺贈人行使;沒有繼承人又無人受遺贈的,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痹S多學者認為法律規(guī)定的是“由繼承人或受遺贈人,或由原件所有人行使?!倍皇恰坝衫^承人或受遺贈人,或由原件所有人享有。”其發(fā)表權仍為作者享有。實施條例所規(guī)定的“行使”與“享有”在實踐操作中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此時,繼承人或受遺贈人,或由原件所有人所享有的權利為:1、將作品發(fā)表的權利。2、不發(fā)表作品的權利。即其作品是否公之于眾完全取決于他們而不是作者。這本質上就是一種轉讓,一種法定的轉讓。之所以法律條文使用“行使”二字而不使用“享有”,是因為中國的著作權法一直都沒有明文規(guī)定著作人身權可以轉讓。如果在實施條例中規(guī)定了著作人身權可以轉讓勢必引起法律界的震驚,接踵邇來的是反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變電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控制措施
- 安全生產宣傳活動總結
- 湖北省武漢市五校聯(lián)合體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政治試卷(含答案)
- 河南省鶴壁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考試生物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qū)中考數學真題試卷(含答案)
- 工廠開業(yè)活動方案
- 工會軍訓活動方案
- 山東省集中簽約活動方案
- 帆船婚禮音樂活動方案
- 山東十人公司團建活動方案
- 足療技師服務意識培訓
- 裝修避坑知識
- 陪護公司管理制度規(guī)定
-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2023-2024六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卷(含答案)
- 碳盤查協(xié)議合同
- Unit 5 Animal friends Reading 課件 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下冊
- 2025年版村規(guī)民約
- 2023西寧中考物理試題(附參考答案)
- 太極拳理論考試復習題
- 2025至2031年中國火鍋底料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DG∕TJ 08-53-2016 行道樹栽植技術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