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二輕工業(yè)學校計算機教研組張杰.ppt_第1頁
上海市二輕工業(yè)學校計算機教研組張杰.ppt_第2頁
上海市二輕工業(yè)學校計算機教研組張杰.ppt_第3頁
上海市二輕工業(yè)學校計算機教研組張杰.ppt_第4頁
上海市二輕工業(yè)學校計算機教研組張杰.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網絡基本概念(一),上海市第二輕工業(yè)學校計算機教研組 張 杰,網絡的重要性,信息的傳遞要依靠網絡,因此實現信息化離不開完善的網絡。 網絡已成為信息社會的命脈和重要基礎。,計算機網絡的地位,現在有三種最主要的網絡: 電信網絡 有線電視網絡 計算機網絡 在這三種網絡中,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最快,其技術已成為信息時代的核心技術。,計算機網絡、互連網、互聯網,計算機網絡:一些相互連接的計算機的集合。 互連網:一些相互連接的計算機網絡的集合(網絡的網絡)。 互聯網:就是互連網的同義詞。,互連網,互聯網,常見網絡拓樸結構,點對點連接,總線網,星形網,環(huán)形網,計算機網絡可以表示為一朵云,使用路由器可以把不同的 計算機網絡互連起來,互連網(互聯網)由許多網絡通過路由器互連而成 互連網(互聯網)是:“網絡的網絡”,互連網,互連網也可以用一朵云來表示,結點與鏈路,可以把計算機網絡抽象為結點(計算機或路由器)與鏈路(連接的線路)的集合。 Node有兩個譯名: 結點用于計算機網絡中,表示計算機或路由器。 節(jié)點用于天線中,表示駐波電場強度為零的點。 但目前這兩個名詞的使用比較混亂。,計算機網絡的帶寬是指網絡可通過的最高數據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帶寬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帶寬是 10 M,實際上是 10 Mb/s。 這里的 M 是 106。,計算機網絡的帶寬,什么是寬帶?,寬帶線路:可通過較高數據率的線路。 寬帶是相對的概念,并沒有絕對的標準。 在目前,對于用戶接入到因特網的用戶線來說,每秒傳送幾個兆比特就可以算是寬帶速率。,A,B,A,B,寬帶線路,窄帶線路,寬帶線路:每秒有更多比特從計算機 注入到線路。 注:寬帶線路和窄帶線路上比特的傳播速率是一樣的。,好比汽車運貨,寬帶線路,寬帶和窄帶線路:車速一樣 寬 帶 線 路:車距縮短,兩部電話機只需要用一對電線 就能夠互相連接起來。,傳統(tǒng)電話網使用電路交換,如果需要將 5 部電話機兩兩相連, 則需要 10 對電線。,傳統(tǒng)電話網使用電路交換,當電話機的數量很大時,就必須 使用電話交換機進行連接。,傳統(tǒng)電話網使用電路交換,(,(,A,通話前先撥號建立連接。 可能只要經過一個交換機(如 A 到 B) 可能要經過多個交換機(如 C 到 D) 通話過程中,通信雙方一直占用所建立的連接。 通話結束后,掛機釋放連接。,電路交換的特點,(,(,(,(,(,(,B,C,D,早期網絡采用電路交換,那時計算機很少,非常昂貴。遠地終端(沒有處理功能) 通過通信線路(可能要經過許多個交換機) 使用處于網絡中心的計算機的資源。,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的出現,電話網是為電話通信設計的。電路交換的電話網很適合于電話通信。 但計算機數據具有很大的突發(fā)性。使用電路交換會導致網絡資源嚴重浪費。 計算機逐漸增多,連網的需求日益迫切,計算機網絡需要使用更加有效的連網技術。 這就導致分組交換的問世。,美國軍方促進了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20 世紀 60 年代美蘇冷戰(zhàn)激烈。 美國軍方要研制一種生存性很強的新型分布式網絡。 即使少數結點或鏈路被摧毀,整個網絡仍保持暢通。 這種新型的計算機網絡就是采用分組交換的、基于存儲轉發(fā)計算機網絡。,分組交換,在發(fā)送端把要發(fā)送的報文分隔為較短的數據塊 每個塊增加帶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構成分組(包) 依次把各分組發(fā)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剝去首部,抽出數據部分,還原成報文,首部,首部,首部,發(fā) 送,發(fā) 送,接收端,數 據,首部,數 據,首部,數 據,首部,11010011101 00101001110,分組從 A 傳送到 B 的過程,網絡,網絡,網絡,網絡,網絡,網絡,網絡,路由器,路由器,路由器,路由器,路由器,路由器,A,B,基于存儲轉發(fā)的分組交換,協議,協議(protocol)是通信雙方必須嚴格遵守的規(guī)則。 協議精確地規(guī)定在網絡通信中使用的各種控制信息的格式、意義以及各種事件出現的先后順序。 協議在計算機網絡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協議必須保證在任何復雜的情況下都能正確工作,因此網絡協議非常復雜。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許多約定,都遠遠達不到網絡協議的要求,因此經常會使約定失敗。 總之,網絡協議必須考慮如何對付各種異常情況的出現。下面看一個例子。,網絡協議非常復雜,藍軍聯合進攻白軍必勝 藍軍單獨進攻白軍必敗,明日正午進攻?,同意,收到“同意”,收到:收到“同意”,協議無法保證必勝!,分層次的網絡體系結構,OSI 的七層網絡體系結構已經過時 TCP/IP 的四層網絡體系結構已成主流 使用五層原理體系結構來闡明網絡的工作原理較為合適,5 4 3 2 1,數據鏈路層,應用層,運輸層,網際層,物理層,Application layer,Transport layer,Internet layer,Data link layer,Physical layer,TCP/IP 的體系結構,網絡 接口層,IP,各種應用層協議 HTTP, FTP, SMTP, DNS 等,TCP,網際層,運輸層,UDP,應用層,TCP: 傳輸控制協議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P: 網際協議,UDP: 用戶數據報協議 (User Datagram Protocol),5,4,3,2,1,5,4,3,2,1,H3,物 理 傳 輸 媒 體,數 據 部 分,數 據 部 分,數 據 部 分,數 據 部 分,10100110100101 比 特 流 11 010111010,T2,計算機 1,H5,H4,H2,首部,尾部,AP2,AP1,應 用 程 序 數 據,計算機 2,比特,幀,IP數據報 IP分組,TCP報文段 UDP報文段,IP 協議,因特網的 IP 協議最重要,它為分組在互連網中的發(fā)送、傳輸和接收制定了詳盡的規(guī)則。 IP 是 Internet Protocol 的縮寫,中文標準譯名是“網際協議”。 使用 IP 協議的互連網絡常稱為: IP 網絡,或 IP 網。 在 IP 網絡傳送的分組常稱為: IP 分組,或 IP 數據報 (IP datagram)。,構造路由表,在因特網中,路由器之間不斷地互相通告路由信息。 路由器根據所掌握的路由信息構造出自己的路由表。 路由器之間交換路由信息都要遵守有關的路由選擇協議。 當網絡狀況發(fā)生變化時,路由器中的路由表能夠自動進行更新,從而保證了正確地轉發(fā)分組。,路由器之間不斷交換路由信息,路由器之間不斷交換路由信息的過程對用戶是透明的(用戶看不見),IP 網絡的生存性很強,當 IP 網絡中的某些路由器或鏈路被破壞時,路由器可以自動調整路由,使得網絡一直保持連通。 這種路由的動態(tài)調整過程對用戶是透明的(即用戶感覺不到)。,IP 網絡,當部分結點或鏈路被摧毀時 分組交換仍可保持網絡暢通,路由器,IP 網絡的重要特點,每一個分組獨立選擇路由。 發(fā)往同一個目的地的分組,后發(fā)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順序接收)。 當網絡中的通信量過大時,路由器就來不及處理分組,于是要丟棄一些分組。 因此, IP 網絡不保證分組的可靠地交付。 IP 網絡提供的服務被稱為: 盡最大努力服務(best effort service),和傳統(tǒng)的電信網相比較,電信網向用戶(即電話機)提供的服務質量有保證。 連接在電信網上的電話機幾乎沒有智能,因此全部的服務質量由電信網完成。,電路交換的電信網,電信網,分組交換的因特網,TCP,TCP,TCP 協議的用途,TCP 是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的縮寫,中文譯名是傳輸控制協議。 TCP 協議駐留在用戶計算機中,它的作用是保證應用程序之間端到端的可靠通信。,TCP 協議的主要功能,TCP 給要傳送的每一個字節(jié)的數據都進行編號。 接收端在收到數據后必須向發(fā)送端發(fā)送確認信息。 若發(fā)送端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沒有收到對方的確認,就重傳這部分數據。 當網絡中的通信量過大時,TCP 就告訴發(fā)送端要放慢發(fā)送數據。這叫做流量控制。,核心協議 TCP/IP,因特網使用的協議很多,但其中最為重要的協議就是 IP 和 TCP。 分組在因特網中傳送要使用 IP 協議。計算機數據傳輸的可靠性由 TCP 協議來保證。 通常用 TCP/IP 這樣的記法表示以 TCP 和 IP 為核心的協議族。,因特網,最重要的兩個協議:IP 和 TCP,客戶與服務器,客戶是服務請求方,服務器是服務提供方。,服務請求方,服務提供方,客戶(client),服務器(server),數據鏈路層,物理層,運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運輸層,網絡層,應用層,應用層,因特網,計算機A,計算機B,數據鏈路層,物理層,運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運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運輸層,網絡層,應用層,應用層,應用層,計算機A,計算機B,計算機C,客戶1,服務器 1,服務器 2,客戶2,因特網,結束語,因特網(Internet)是世界范圍相互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網絡,使用 TCP/IP 協議族,其前身是美國阿帕網 ARPANET。 計算機網絡的帶寬是網絡可通過的最高數據率。 因特網使用基于存儲轉發(fā)的分組交換,并使用 IP 協議傳送 IP 分組。,結束語(續(xù)),路由器把許多網絡互連起來,構成了互連網。路由器收到分組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