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精神視域下“倫理”的詞化歷程探究.doc_第1頁
當今中國精神視域下“倫理”的詞化歷程探究.doc_第2頁
當今中國精神視域下“倫理”的詞化歷程探究.doc_第3頁
當今中國精神視域下“倫理”的詞化歷程探究.doc_第4頁
當今中國精神視域下“倫理”的詞化歷程探究.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當今中國精神視域下“倫理”的詞化歷程探究 常志偉1,2 (1.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江蘇南京210097;2.宿遷學院中文系,江蘇宿遷223800) 摘要:“倫”是“侖”的后起字,“倫”的出現(xiàn)承載了“侖”的名詞義項“同類”義,繼而“倫”又引申出了“條理、次序”義?!袄怼北臼且粋€動詞,后來輾轉引申出了名詞義項,表示“條理、次序”。“條理、次序”義是“倫”與“理”固化成雙音詞的語義基礎,在此基礎上生發(fā)開來,引申出表示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約定俗成的條理次序,即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皞惱怼币辉~的詞化機制主要是受雙聲、調(diào)序以及語義主次規(guī)則的支配。“和諧統(tǒng)一”“自強不息”是當今社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倫理”一詞的詞化歷程中可以看出我們先民的倫理觀念對這一精神的形成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倫理;詞化;中國精神 :H13:(5)0315105 :xx-02-10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漢語史語料庫建設研究”(10&ZD117);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當代宿遷方言詞語歷時研究”(xxSJD740030);江蘇省宿遷學院xx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項羽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究” 作者簡介:常志偉(1978-),河南淮陽人,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江蘇省宿遷學院中文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雙語詞匯、語法。 人的社會性,是人的本質(zhì)特性?!皞惱怼本褪菍θ祟惿鐣猩鐣F(xiàn)象與社會秩序的概括。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交往是必不可少的,這個相互往來的過程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這種隱性的、潛在的社會關系,就是“倫理”的表現(xiàn)形態(tài)。王小錫(xx)指出:“倫理是對人類理性關系和關系理性的揭示。1(P198)”這句話道出了“倫理”的真諦。當前有關“倫理學”的相關研究已經(jīng)波及到了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如:生態(tài)倫理學、經(jīng)濟倫理學、行政倫理學、企業(yè)倫理學、醫(yī)學倫理學等等。這些學科的蓬勃發(fā)展足以體現(xiàn)出“倫理”研究的重要性及其現(xiàn)實意義。當然“倫理學”的相關研究必須建立在對“倫理”一詞的正確理解的基礎之上,那么“倫理”一詞的語源及真正內(nèi)涵是什么?我們先民的倫理觀念對當今社會精神的形成起著怎樣的作用?這是本文要著力回答的問題。我們打算從歷時的角度,通過對“倫”與“理”古文字字形的深入分析進而揭示出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并進一步發(fā)掘出其深層次的詞化機制與動因問題。從文字學角度揭示出“倫理”一詞融合演化的語義軌跡。 一、“倫”的古文字字形及語義內(nèi)涵 三合即三面圍合,表示集合、聚攏的意思。冊是簡冊,“冊”在甲骨文中是獨體象形字,像編聯(lián)起來的竹簡之形。從“冊”的古文字字形來看,“冊”就是用“編(貫連單個竹簡的繩子,通常由絲線做成,有時也用動物的皮革切割成條加工而成,如”韋編三絕“中的“韋編”就是用熟牛皮做成的)”將一個個單片的竹簡編聯(lián)起來。竹簡是造紙術發(fā)明之前最主要的書寫材料,是我們祖先經(jīng)過慎重比較和艱難抉擇之后所選取出的一種既經(jīng)濟又實用的書寫媒介,為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普及與留存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承載作用。編聯(lián)竹簡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加工的過程,的結果就是使它們無論從外形上還是從語義內(nèi)容上都成為一組條理次序分明的系統(tǒng)整體。從“侖”的小篆字形可以看出,“侖”既是一個動詞,即“”,又是一個名詞,即“條理”。因為事物的過程就是使事物條理化的過程,事物的過程與成的對象之間往往在人們的心目中會產(chǎn)生一種自然的聯(lián)系。這在后來的發(fā)展過程中分別分化成了不同的字:動詞義分化成了“論”“綸”等,名詞義分化出了“淪”“倫”等。如論語中的“論語”就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話語”,“經(jīng)綸世務”,即“治理政務”;人與人之間的條理,后來寫作了“倫”,有條理的波紋,后來寫成了“淪”。說文:“侖,思也。”浙江令人自反省者曰肚里侖一侖。說文解字注:“思與理,義同也。凡人之思必依其理。3(P223)”由此可見,“侖”,即“理”。 由“侖”到“倫”在語義上是如何演化的呢?下面我們就一探究竟。說文:“侖,思也?!币簿褪钦f,人們思考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使紛繁復雜的事物條理化的過程。要想得出條理,就必須先給雜亂無章的事物歸類。這樣一來,“侖”就在“思”的基礎上引申出了“同類”義。如:明代呂坤與總河劉晉川論道脈圖:“圣人得一以立六之侖?!庇捎诠湃苏J為通常只有人才能開動大腦給事物分類,進而進行深入思考,于是就在“侖”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個意符“亻”來表示“同類”義,這就是“倫”的本義。說文:“倫,輩也?!闭f文解字注:“輩也。軍發(fā)車百輛為輩。引申之同類之次曰輩。”由此可見,輩,即“有次序的同一類事物”。成語“人才輩出”的“輩”就體現(xiàn)其“同類的依次接連”義?!皞悺钡摹巴悺绷x,至今還保留在一些成語中,如“無與倫比”“其大無倫”“不倫不類”“聰明絕倫”等。在“同類”義上,“倫”是“侖”的后起字。又由于紛亂復雜的事物歸了類之后就顯得井井有條,“倫”在“同類”義的基礎上繼續(xù)引申,就出現(xiàn)了“條理、次序”義,如“語無倫次(條理、次序)”,論語微子:“言中倫(義理之次第也)”。由“次序、條理”義又進一步引申出表示人與人尊卑長幼之間的條理次序,即封建禮教所崇尚的“人倫”。“侖”、“倫”之間的詞義引申關系見圖1。 二、“理”的古文字字形及文化內(nèi)涵 “理”也是一個形聲字,從玉里聲,本義是“加工雕琢玉石”。說文:“理,治玉也。從玉里聲?!北玖x為“治玉”,即“加工玉石”,把玉從玉石中剖分出來,使其紋理更加清晰明朗。古人認為玉之未理者為璞。韓非子和氏中記載的“和氏璧”的故事中這樣寫道“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由此可見,“寶玉”是玉人對“璞”精心雕琢加工的結果。加工玉石的過程,就是使其清朗明晰的紋理逐漸呈現(xiàn)出來。由此可知,看起來溫潤光澤的寶玉不是天然形成的,其間也凝聚著玉人的辛勞與智慧。 因此,“理”是一個“從玉里聲”的形聲字,而不是“從王里聲”。 現(xiàn)代簡體漢字中的“里”所對應繁體漢字有兩個:一為“里”;一為“裏”。“里”是個會意字,由“田”和“土”組成。民以食為天,“田”和“土”是生產(chǎn)糧食的地方,也是人們居住的地方,現(xiàn)代漢語中“故里”一詞中的“里”就保留了該義項。“田”是一個象形文字,象田地之形。說文:“田,陳也。樹谷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薄疤铩北硎痉N莊稼的地方,以方形為通常地形,所以從四口,十為田間小路?!巴痢笔且粋€會意字,“二”分別表示地之下,地之中;丨表示從地中長出之物。說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薄耙卵Y”之“裏”是一個形聲字,從衣里聲,是一個外形內(nèi)聲的形聲字,其本義是衣服的里面。在現(xiàn)代漢語中“裏”是一個表示與“外”相對的方位名詞。在當前社會用字中,有些不明就里的人,將“故里”之“里”的繁體謬寫作“裏”。 由于加工玉石的過程,就是通過加工打磨,使玉石溫潤、光澤的天然紋路逐漸呈現(xiàn)出來。這樣一來,在本義的基礎上“理”就引申出了“”義。如木蘭詩:“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李煜相見歡:“剪不斷,理還亂”,成語“置之不理”等。的過程就是使雜亂無章的事物條理化的過程,由“”義又引申出了“次序、條理”義,如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痹诖嘶A上,繼續(xù)抽象化,就引申出表示抽象的規(guī)律道理。如:莊子秋水:“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者也?!薄袄怼备髁x項之間引申關系見圖2。 三、“倫理”的詞化歷程及動因 (一)“倫理”的詞化歷程 通過前面對“倫”的古文字的字形的分析,可以看出“倫”是“侖”的后起字,“侖”的本義為動詞“思”,由于人們思考問題時,思考的過程首先需要根據(jù)一定的條理次序給事物歸類,思考的最終結果就是要弄清事物本身的條理、道理;于是“侖”就引申出了“同類”以及“條理、次序”義。這一引申過程不但使“侖”的詞義上發(fā)生了變化,而且還使其詞性發(fā)生了質(zhì)的轉變:由“動詞”轉化成了“名詞”。人們?yōu)榱嗽趯嶋H運用中表意的精確化,就在“侖”字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字符“亻”,即“倫”,讓它來負載“侖”的名詞義項,即“同類”、“條理、次序”義。由此可見,“倫”是從“侖”的母體里孕育出來的一個后起字,它脫離母體后又以名詞的身份繁衍興盛開來。在后來的發(fā)展過程中“倫”又以其強勁的發(fā)展勢頭迅速流行開來,在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匯中很快就站穩(wěn)了腳跟并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理”以一個動詞的身份問世,出現(xiàn)后詞義的引申發(fā)展速度極快,使用頻率極高,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上古漢語常用詞。由于常用詞具有全民常用性,使用范圍較廣,因此如果其詞義,詞性發(fā)生了變化,這些新義的傳播速度與影響范圍是非常用詞很難企及的,這是常用詞的每個義項一旦形成就比較穩(wěn)定的原因之一。不過,在同一個歷史發(fā)展階段上一個常用詞的每個義項的使用度與影響力并不是均等的,因為每個新義項的產(chǎn)生都有一個逐漸萌生、發(fā)展、興盛、衰亡的過程,這一過程是漸進的而不是突變的。如“兵”在上古漢語中主要常用義項是其本義,即兵器義,成語“短兵相接”“秣馬厲兵”“兵不血刃”仍保留了其本義,到了中古、近代漢語中,今天常用的“士兵”義才后來者居上,成了中心義?!袄怼痹谏瞎艥h語中的中心義是其動詞義項,名詞義項在當時是屬于邊緣義項。 如圖1、圖2所示,“理”的名詞義項“條理、次序”義與“倫”意義完全相同。受語言發(fā)展中,詞匯雙音化大趨勢的影響,“倫”與“理”就常常以同義連文的方式出現(xiàn)在一起,“倫”與“理”聯(lián)合在一起的意義就是它們的相同義項“條理、次序”,這即是“倫理”的本義。如禮記樂記:“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边@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們的聲音是由心底發(fā)出的,而樂聲就是有條理、有次序的聲音。釋名釋水:水小波曰淪。淪,倫也。小文相次,有倫理也。釋名釋彩帛:綸,倫也。作之,有倫理也?!熬]”的本義是“絲線”,“作之,有倫理也”,就是它使之有條理。隨后,在“條理”義的基礎上又引申出表示人與人之間的次序關系,即人倫道德之理,如新書時變:“商君違禮儀,棄倫理。”據(jù)調(diào)查,這就是“倫理”表示人倫,即人倫道德之理的最早用例。再后來,詞義范圍擴大,表示事物之間的“道理、義理”,如莊子集解卷六:“木實草實,種類不亂,各有倫理?!薄皞惱怼痹~義引申情況見圖3。 羅國杰(1989)指出:“倫理二字連用,最早見于戰(zhàn)國至秦漢之際的禮記樂記,其中說:樂者,通倫理者也。在這里,倫理已經(jīng)表示著有關道德的理論的意思。4(P4)”羅先生是從倫理學的角度對其中的“倫理”一詞作出的常識性解釋,但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說,此時的“倫理”還不能理解為“道德的理論”。 (二)“倫理”的詞化機制 1.語義機制 語義相同是“倫”與“理”能夠固化成詞的最根本的動因與基礎?!皞悺痹谶x擇了“理”后,為什么組合成“倫理”而不組合成“理倫”?這是因為“倫理”的組合次序是根據(jù)其表義主次的順序來排列的,“倫理”組合成詞后,其詞義主要凸顯“倫”的意義。“倫”與“理”組合成詞后的詞義是“條理、次序”義,這一義項正是“倫”的中心義項;“理”當時的中心義是其動詞義,因此在組合時,只能尾隨其后作為陪襯。我們對先秦、兩漢的11部文獻中的“倫理”一詞作了窮盡式的調(diào)查,“倫理”在11部文獻中共出現(xiàn)15次,共有三個義項,其中表示義項1“條理、次序”義出現(xiàn)6次,約占總次數(shù)的40%;表示義項2“道理、義理”義的只出現(xiàn)1次,僅占總次數(shù)的6.7%;表示義項3“人倫”義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占到8次,約占總次數(shù)的53.3%。從各義項出現(xiàn)的頻率來看,義項3(表示人與人之間尊卑長幼關系的人倫義)出現(xiàn)最多,這一義項正是“倫”自身具有的義項。位居第二位的是,義項1“條理、次序”義,這一義項雖然是“倫”與“理”聯(lián)合在一起的語義基礎,這一義項也是“倫”的中心義,由此可見,“倫理”一詞無論在通行范圍上還是在使用頻率上都主要體現(xiàn)“倫”的意義。雖然義項2“道理、義理”義,較多的體現(xiàn)了“理”的義項,但用頻率太低,根本不具有競爭性。因此,在位次的安排上,“倫”就獨占鰲頭位于前面,“理”只能屈從其后。 2.語音機制 雙聲,即兩個字的聲母相同,在“倫”與“理”組合成詞的過程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聲母相同的字組合在一起構成的詞,給人一種聽覺上的美感,一些表示聲響的雙音詞語大都是雙聲的,如:噼啪、嘩嘩、呼呼、嗷嗷、啦啦、呱呱、嘎嘎、哩哩啦啦、哩哩啰啰等,特別是一些模擬比較動聽的樂音的象聲詞,如:叮當、叮鈴、滴答、叮叮當、叮鈴鈴、滴滴答等。因此,在現(xiàn)代漢語中由兩個聲母相同的單音節(jié)語素組合成的雙音節(jié)詞非常多,并且大都是一些常用詞,如理療、嘹亮、力量、理論、理路、利祿、歷練、利率、利落、蒞臨、聯(lián)絡、淪落、輪流、論理等等?!皞悺痹谶x擇同義詞進行組合時,選擇了與它聲母相同的“理”,而沒有選擇“次”、“序”、“敘”等,這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上古漢語中,“倫”屬于“來”母文部,“理”屬于“來”母之部,兩者的聲母相同5(P391)。 從史記到西晉佛經(jīng),一直到近、現(xiàn)代漢語,并列式合成詞的語素排列基本上與平、上、去、入的調(diào)序是一致的6(P245)。這主要是因為平、上、去、入的聲調(diào)順序,符合人們的自然發(fā)音習慣,如:傷痛、關愛、疼愛、討論、傷感、談論、名利、名望等等。這從普通話的變調(diào)規(guī)律也可以窺見一斑。在普通話中,如果兩個上聲字相連,前面一個要變調(diào),變得近乎陽平調(diào),三個上聲字相連,前面兩個要變得近乎陽平,變調(diào)后就符合了“平、上”調(diào)序原則。從古代一直到現(xiàn)代漢語中“倫”的聲調(diào)一直是平聲,“理”則是“上聲”。根據(jù)調(diào)序原則“倫”只能在“理”前,組合成“倫理”。 3.漢語詞匯雙音化大趨勢的影響 就漢語詞匯發(fā)展演變的總趨勢來看,雙音化是漢語詞匯發(fā)展的一個主流趨勢。上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隨著語言的不斷發(fā)展,到了近、現(xiàn)代漢語中,上古漢語中的單音詞大都演變成了雙音詞。當然,漢語詞匯雙音化的并不是到近、現(xiàn)代漢語中才完成的,大部分雙音詞在先秦漢語中已經(jīng)初具雛形,隨著詞匯雙音化在兩漢、六朝時期的迅猛發(fā)展,大多數(shù)雙音詞到了漢代就已經(jīng)凝固成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典型雙音節(jié)合成詞?!皞惱怼本褪窃谶@一時期固化成詞的。 四、“倫理”的文化意蘊對當今社會精神的影響 “倫”是“侖”的后起字,“倫”的出現(xiàn)承載了“侖”的名詞義項“同類”義,“倫”繼而又引申出了“條理、次序”義?!袄怼北臼且粋€動詞,在上古漢語中其中心義項是動詞義“、治理”義,后來輾轉引申出了名詞義項表示“條理、次序”?!皸l理、次序”義是“倫”與“理”固化成雙音詞的語義基礎,漢語詞匯雙音化大趨勢的影響,雙聲機制確定了“倫”在同義詞集合中選擇了“理”作為聯(lián)合對象,語義主次機制以及調(diào)序規(guī)則的支配決定了只能組合成“倫理”一詞而不能聯(lián)合成“理倫”。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倫理”一詞的本義是“條理、次序”義,在此基礎上生發(fā)開來,表示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約定俗成的條理次序,即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當前有關倫理學的相關研究,有利于各行各業(yè)的良性運行的條理、次序以及道德準則是其應有之義。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化,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綿延不絕,在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中曾多次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們也無不為是華夏民族的后代而感到驕傲。當然,一個民族的強盛是該民族的人們團結奮進的結果,在人們奮力拼搏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需要一種精神上的激勵與寄托,它猶如一個人們?nèi)松贸讨械暮綐伺c支柱,引領著人們不斷前進。這種內(nèi)化于人們心目中的動力就是社會精神的精神實質(zhì)?!芭c西方不同,中國文學、倫理學從產(chǎn)生之初,便一直與社會人生相符合,以探究人生真義,提供一套意義、價值系統(tǒ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