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卜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 本文所研究的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法律制度是指責任主體對于在海上運輸中 或者與船舶有關的作業(yè)中所發(fā)生的人員的傷殘和死亡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的法律制 度。由于我國目前還沒有比較完善的海上人身傷亡賠償法律制度,所以在有關海上人 身傷亡損害賠償的海事司法實踐中缺乏統(tǒng)一、嚴密的制度可資遵循,給處理海上人身 傷亡損害賠償糾紛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探討完善海上人身損害賠償法律制度, 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筆者采用比較歸納的方法,對可能涉及到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相關法律、法 規(guī)、規(guī)章和司法解釋都作以分析和評價,從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界定、責任主體、 歸責原則、賠償范圍及限額等方面進行研究,對目前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法律制度 中存在的問題做出完整而系統(tǒng)的闡述,以期能對這一法律制度有一個清晰而明確的認 識。 全文共分為五個章節(jié)。第一章介紹了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一般概念及其分 類。第二章是說明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主體,包括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權利 主體和責任主體。第三章是對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進行了分析,著重指 出了侵權責任下和違約責任下各類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第四章是對海 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范圍以及責任限額問題進行探討,這也是該文的側重點。筆者 從現有法律規(guī)定著手,通過比較方法對我國海上人身損害賠償范圍和限額不統(tǒng)一的問 題進行了分析,論述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中規(guī)定的海上人身傷亡最高賠償限額適 用問題。第五章是闡述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中的精神損害賠償問題。對海上人身傷 亡的精神損害予以賠償體現了法律對人身權益保護的重視。筆者在結論部分對海上人 身傷亡損害賠償法律制度存在的若干問題進行了歸納總結,對進一步完善該法律制度 提出了自己的淺見。 、關鍵詞:人身傷亡,歸責原則,賠償范圍,責任限額 海卜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研究 a b s t r a c t t h i sa r t i c l ef o c u s e so nt h ei n d e m n i t ys y s t e mo fi o s so fi i f eo rp e r s o n a i i n j u r y a ts e a ,i nw h i c hp e r t a i n i n gt ol i a b i l i t yt h ep a r t yl i a b l eu n d e r t a k e sf o ri n j u r yt oo r d e a t ho fap e r s o no rp e r s o n sa sar e s u l tf r o ma n ya c c i d e n t so c c u r r e de i t h e ri n m a r i t i m et r a n s p o r to ri nt h eo p e r a t i o no fas h i p c u r r e n t l y , s o m ep r o v i s i o n so nt h e c l a i m sf o rl o s so fi i r eo rp e r s o n a ii n j u r ya ts e aa r er e i t h e rd e t a i ln o ru n i f o r n l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 b o t ho nt h el i m i t a t i o no fl i a b i l i t i e sa n do nt h es c o p eo fi n d e m n i t y s oi t b r i n g su ps o m ep r o b l e m si np e r s o n a li n j u r yl i t = g a tj o n t h e r e f o r e ,t od i s c u s s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o ft h i si e g a is y s t e mi sn e c e s s a r yf o rt h e o r e t i c a ia n de m p i r i c a iv a l u e t h ew r i t e r , o nt h e b a s i so ft h er e l e v a n ti a w sa n dr e g u l a t i o n s r u l e sa n d i u d i c i a le x p l a n a t i o n s ,r e v i e wa n dd i s c u s sr a n g i n gf r o mt h ed e f i n i t i o no f c o m p e n s a t i o nf o rl o s so fi i f eo rp e r s o n a i n i u r ya ts e a t h ed o c t d n eo fi l a b i l i t y f i x a t i o n t h es c o p eo fi n d e m n i t y , t h ei i m i t a t i o n so fi l a b i l i t i e sa n ds of o r c ei no r d e rt o s k e t c hac l e a r - c l i ta n de x p l i c i to l i t l i n eo ft h i si e g a is y s t e m t h i sa r t i c l ei sd i v i d e di n t o f i v ec h a p t e r s c h a p t e ro n ei n t r o d u c e st h ed e f i n i t i o n o ft h ei n d e m n i t yf o ri o s so fi i f eo rp e r s o n a i n j u r ya ts e a c h a p t e rt w ot a k e sai o o k a tt h em a i nb o d yu n d e rt h i si n d e m n i t ys y s t e m i n c l u d i n gt h ec l a i m a n ta n d r e s p o n s i b l ep a r t y c h a p t e rt h r e ea n a l y z e st h ed o c t r i n eo fi l a b i l i t yf i x a t i o n ,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 c o m p a r e st h el i a b i l i t yf i x a t i o nu n d e rt h eb r e a c ho fc o n t r a c tw i t ht h a t u n d e rt h ei n f r i n g e m e n t c h a p t e rf o u ri si n c l u d e do nt h es c o p eo fi n d e m n i t ya n d t h el i m i t a t i o n so fi l a b i l i t i e si nt h i sa r t i c l eg i v i n gi t sh i g h l i g h t s t h ew r i t e rm a k e sa 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o fd i f f e r e n ts t a t u t o r y 。r u l e sa n dr e g u l a t i o n sa n da n a l y z e st h e i i m i t a t i o n so fi l a b i l i t i e sr e g u l a t e du n d e rt h ei u d i c i a le x p l a n a t i o n si s s u e db yt h e s u p r e m ec o u r to fp r c i no r d e rt og i v eag u i d a n c et oa p p l y i n gp r o p e rl a w si n m a r i t i m ep r a c t i c e c h a p t e rf i v ed i s c u s s e st h ei n d e m n i t yf o rm e n t a id a m a g eu n d e r t h i si e g a ls y s t e m m o r ee f f o r t sa r em a d et oi m p r o v et h i sp r o b l e m i nt h es e c t i o no f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w r i t e rm a k e sas u m m a r yo fm a j o rp r o b l e m sc u r r e n t l ye x i s t su n d e r t h e i e g a is y s t e m 。a n dr a i s e ss o m ei n d i v i d u a io p i n i o n sa n ds u g g e s t i o n sf o r i m p r o v i n gt h i si e g a ls y s t e m w a n gy i n g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l a w ) d i r e c t e db yp r o f e s s o rx uj i e k e y w o r d s :l o s so fl i f eo rp e r s o n a li n j u r y , d o c t d n eo fl i a b i l i t yf i x a t i o n ,s c o p eo f i n d e m n i t y , l i m i t a t i o n so fl i a b i l i t y 論文獨創(chuàng)性聲明 本論文是我個人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論文 睜除了特別加以標注和致謝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者其他機構已經發(fā)表 崴撰寫過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對本研究的啟發(fā)和所做的貢獻均已在論文中作 了明確的聲明并表示了感謝。 作者簽名:墨鱉日期:! ! :查:! ! 論文使用授權聲明 本人同意上海海事大學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定,即:學校有權保 豳送交論文復印件,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學??梢陨暇W公布論文的全部和 部分內容,可以采用影印、縮印或者其它復制手段保存論文。保密的論文在解 密后遵守此規(guī)定。 作者簽名:墨縫導師簽名: 日期:墮:笸:1 2 海卜人身傷廣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研究 引言 海上運輸業(yè)是人身傷亡事故發(fā)生率較高的行業(yè),如何對海上人身傷亡進行賠 償是海上運輸業(yè)經常需要面對的問題,也是1 7 1 前存在較多爭議的問題。做好海上 人身傷亡損害賠償工作對于滿足海上運輸業(yè)對安全生產的要求,保持海上運輸業(yè) 的持續(xù)快速健康發(fā)展,維護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 現行的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沒有專門性規(guī)定,只能依靠相關法律、法規(guī)予以調 整。中華人民共和幽海商法僅對部分每上人身傷亡的責仃限制和船舶碰撞中 造成人身傷亡的責任承擔作出了一些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也僅對涉外海 上人身傷亡的有關問題作出了專門的規(guī)定,絕大多數的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 依據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由于民法通則只對人身傷亡的損害 賠償作出了一些原則性的規(guī)定,在具體處理海上人身傷亡損害案件的過程中,有 的法院引用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 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有的法院則在海商法規(guī)定的基礎上,比較關 于審理涉外海上人身傷亡案件損害賠償的具體規(guī)定( 試行) 進行適用,造成了海 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法律適用上的混亂。由于這些相關法律對人身傷亡損害賠償 范圍和責任限額的規(guī)定并不一致,使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結果也往往因適用 的法律不同而大相徑庭。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較一般的人身傷亡損害賠償在歸 責原則、責任限制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在處理此類案件中法律依據不同則會導 致賠償的種類和數額不同,所以對這一法律問題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擬從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界定、責任主體、歸責原則、賠償范圍及 其限制和精神損害賠償等方面著手,完整而系統(tǒng)的闡述這一法律規(guī)定。筆者力圖 用一般的民法原理來解決實踐中存在的錯綜復雜的法律問題,以期能夠明確海上 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法律適用問題,使請求人的人身傷亡損害能夠得到合理而全 面的補償。研究的目的在于適應我國法律法規(guī)不斷完善的新形勢,使海上人身傷 亡損害賠償的法律規(guī)定與各相關法律規(guī)定接軌,并根掘我國國情,探求一種科學 合理的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辦法,盡可能地找到一個海上運輸業(yè)和受害者兩者 利益間的平衡點,使海上運輸業(yè)和受害者的合法權利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為進 一步修改我國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有關法律提供依據。 海卜人身傷廣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研究 第一章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界定 第一節(jié)問題的提出 海上人身傷亡經常發(fā)生,其損害賠償問題需有法律進行調整。遍查我國現有 法律,什么屬于海上人身傷亡損害,什么屬于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案件,尚沒 有一個確切的表述,巾華人民共和圉海商法對此也沒有爭葶規(guī)定,似乎海e 人身傷亡損害賠償足一個不吉自明的概念。 1 9 9 1 年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外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案件的具 體規(guī)定( 試行) 指出,涉外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案件,是指案件的主體、客體 和法律事實具有涉外因素的,在海上( 含通海水域) 和港口作業(yè)過程中因受害人 的生命、健康受到侵害所引起的海事賠償案件。 2 0 0 1 年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海事法院受理案件范圍的若干規(guī)定規(guī)定, 在海事法院收案范圍中,“海事侵權糾紛案件”一欄下包括有:船舶在海上或者通 海水域進行航運、作業(yè),或者港口作業(yè)過程中的人身傷亡事故引起的損害賠償糾 紛案件。2 可見,在涉及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上述兩個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中,也并沒 有完整表述出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內涵和外延。 但是海上人身傷亡經常發(fā)生,并且一旦發(fā)生,就會給受害人及其家屬帶來巨 大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那么,明確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這一概念,繼而適 用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第二節(jié)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概念 有學者將海上人身傷亡損害定義為:在海上或與海相通的町航水域發(fā)生的因 侵權等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行為,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權,而導致的傷亡后果。對于 海上人員不應僅限于船員和海上運輸中的旅客,應該做擴大性解釋,即包括船長、 1 1 9 9 1 年“月8 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5 2 1 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外海上人身傷 亡案件損害賠償的具體規(guī)定( 試行) 第1 條。 2 2 0 0 1 年8 月9 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 1 8 7 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海事法院受理案件范 尉的若干規(guī)定,第1 條。 2 海卜人身傷廣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研究 船員、引航員、旅客、裝卸作業(yè)中的人員、漁民以及海上運輸或船舶有關的其他 海上人員。3 筆者認為,該定義并不完整。首先,在空間上,除了海上和與海相通的可航 水域,還應包括某些與海上航運、捕撈等行業(yè)密切相關的場所,比如港口、碼頭、 船塢、灘涂等。如果從船舶、海上設施和浮動裝置延伸到港口碼頭、海岸與海相 通的可航水域的岸邊,則該定義的內涵大大豐富。而且,筆者認為更應該強調人 身傷亡與“海上運輸與船舶作業(yè)”的直接關聯性。其次,在傷亡原因上,不應局 限f 侵權事由,實際中,發(fā)生海t 人身傷r 的原岡足多種多樣的,還可能是違反 合同、義務幫工、意外事故、不可抗力,甚至是原凼不明。再次,在權利土體上, 可以概括為從事海上經營、管理和服務的有關人員。最后,在損害結果上,侵害 的不僅僅是他人的生命健康權,而且還包括了心理健康權,即責任主體對受害人 本人及其家屬除了造成經濟損失外,還造成了一定的精神損害,這也是需要考慮 在內的界定因素之一。 所以,綜上所述,對于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可作以下定義:在海域或與海相 通的可航水域或與其他與海密切相關的特定處所經營、管理和服務活動中發(fā)生的 人身傷亡損害和精神損害并由責任人依法給予賠償的制度。 第三節(jié)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分類 一、涉外人身傷亡損害賠償和非涉外人身傷亡損害賠償 按照人身傷亡是否具有涉外因素,可以分為非涉外海上人身傷亡的損害賠償 和涉外海上人身傷亡的損害賠償。涉外海上人身傷亡的損害賠償,是指損害的主 體、客體和法律事實具有涉外因素的,在海上( 含通海水域) 和港口作業(yè)過程中 因受害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侵害所引起的海事賠償。4 反之,就是屬于非涉外人身 傷亡的損害賠償。 二、以違約提起的人身傷亡損害賠償、以侵權提起的人身傷亡損害賠償和以他原 因提起的人身傷亡損害賠償 :司玉琢海商法專題研究 ,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 0 0 2 年,第3 4 7 貞 41 9 9 1 年1 1 月8 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5 2 1 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外海上人身傷 亡案件損害賠償的具體規(guī)定( 試行) 第1 條。 3 海l 人身傷廣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研究 按照責任主體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依據不同,可以分為違約提起的人身傷亡 損害賠償、侵權提起的人身傷亡損害賠償和其他原因提起的人身傷亡損害賠償。 三、按照人身傷亡事故發(fā)生的原因不同,引起損害賠償的人身傷亡事故可以分成 以下幾類5 : ( 一) 船舶碰撞事故造成的人身傷亡引起的損害賠償,這種船舶碰撞事故經常發(fā) ,e 于商船與漁船之| 1 日j ,商船與商船之間,漁船與洵船之問。 ( 二) 港口作業(yè)中造成的人身傷亡引起的損害賠償,這種港口作業(yè)事故一般發(fā)生 在港口工作人員登船作業(yè)之中和船舶靠碼頭的工作中。 ( - - ) 船舶工作期間,船上工作人員發(fā)生的人身傷亡事故引起的損害賠償。 ( 四) 船舶修理期問,修理工作人員發(fā)生的人身傷亡事故引起的損害賠償。 5 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的研究一海商法實施以來存在的問題及各界的評價和意見,上海海運 學院海商法 修改課題組,2 0 0 2 年5 月,第2 3 貝 4 海t 人身傷廣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研究 第二章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主體 一般的人身傷亡損害賠償必然會有兩方面的主體,即權利主體和責任主體。 何謂權利主體,即通常所說的請求人,指按照法律規(guī)定有權就人身傷亡向責任承 掃人提出損害賠償請求的人。人身傷害者本人及法律規(guī)定與死亡受害人有利害關 系的請求人都是人身傷亡賠償的權利主體。賠償權利主體包括直接受害人和l 日】接 受害人。何謂責任主體,即通常所說的責任人,指按照法律規(guī)定對人身傷亡= 負柯 賠償責任的人。責任主體可分為承擔自己責任的人和承擔待代責任的人。海上人 身傷亡對一般人身傷亡發(fā)生的空日j 領域有所限定,因而就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 的主體而言,也相應有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權利主體和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 償的責任主體。 第一節(jié)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權利主體 一、權利主體的范圍 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權利主體是指就海上人身傷亡有權向加害人或其責 任承擔人提出損害賠償的人。6 我國對海上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主體的相關規(guī)定主要 分散在不同的司法解釋中。 1 9 8 8 年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 若干 問題的意見( 試行) 中規(guī)定,侵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或喪失勞動能力的,靠受害 入實際撫養(yǎng)而又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人要求侵害人支付必要生活費的,應當予以 支持,其數額根掘實際情況。7 此處的損害賠償權利人有兩個條件,一是靠受害人 實際撫養(yǎng),二是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兩個條件要同時滿足才可構成賠償權利主 體。 1 9 9 1 年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外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案件的具 體規(guī)定( 試行) 規(guī)定,傷殘者本人、死亡者遺屬有權依法請求侵權者本人賠償損 失。但沒有明確“遺屬”的范圍。 司玉琢,海商法專題研究,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 0 0 2 年,第3 4 7 頁。 7 1 9 9 8 年1 月2 6h 最島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 法通則 若干何題的意見( 試行) 第1 4 7 條。 。1 9 9 1 年1 1 月8 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5 2 1 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外海上人身傷 5 海卜人身傷廣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研究 1 9 9 4 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受害的公民有權要求賠 償;受害的公民死亡的,其繼承人和其他有擾養(yǎng)關系的親屬有權要求賠償。9 2 0 0 1 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 解釋規(guī)定,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有權向法院起訴 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沒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由其他近親屬提起訴訟?!? 9 9 3 年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中指出,死者名 譽受到損害的,其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其中認定,近親屬包括配偶、父 母、f 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徂父母、孫子女和外孫子女?!?2 0 0 3 年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丁二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 的解釋規(guī)定,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 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其中認定,該條所稱的賠償權 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 人承擔撫養(yǎng)義務的被撫養(yǎng)人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2 0 0 3 年通過的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工傷者本人是工傷賠償的權利人,如 因工傷死亡,其直系親屬是工傷賠償權利人?!钡?,直系親屬是親屬法的概念, 我國目i i f 立法中沒有明確。 有學者將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主體分為直接受害人和間接受害人兩種。 直接受害人指傷殘者、死亡者本人。死亡者的賠償請求權由其遺屬行使。具體到 海上人身傷亡方面,是指在海上或者與海相通的水域內因船舶營運或作業(yè)遭受到 的身體傷害或死亡的人,不論該人是船員、引航員、旅客、碼頭工人、港口操作 人員等等,即僅僅與所遭受損害的地域有關,而不考慮受害人的職業(yè)或者身份等。 間接受害人,因各國立法的不同而有差異?!案鶕覈芍饕侵敢蛑苯邮芎θ?死亡而遭受財產損害或者精神損害的人,包括死亡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 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和外孫子女。問接受害人的請求順序按照上述 順序排列,如果沒有前位列明的損害賠償請求人,就由其后一順位的請求人提出 亡案件損害賠償的具體規(guī)定( 試行) 第l 條。 91 9 9 4 年5 月1 2 日第八屆傘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6 條。 2 0 0 1 年2 月2 6f 1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 1 6 1 次會議通過的鰒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 損害賠償責任若十閫題的解釋 第7 條。 1 11 9 9 3 年6 月1 5 日最島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5 7 9 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 問題的解答第5 問。 1 22 0 0 3 年1 2 月4 日昂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 2 9 9 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 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 條。 廿2 0 0 3 年4 月1 6 日國務院第5 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的工傷保險條例) 第3 7 條。 “鄧瑞平,船舶侵權行為法基礎理論問題研究。北京t 法律出版社1 9 9 9 年,第1 5 9 頁 6 海卜人身傷f 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研究 人身傷亡損害賠償請求。如果上述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 和外孫子女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則由其監(jiān)護人代為提起賠償請求?!钡?是這樣一束,就把由受害人承擔撫養(yǎng)義務的而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人排除海上人 身傷亡損害賠償的主體之外,限制了請求人的范圍。 筆者認為,按照上述現行法律、法規(guī)及其司法解釋,可將海上人身傷亡損害 賠償的權利主體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在受害人傷殘的情形下,受害人本人是人身 傷亡損害賠償的權利豐體。受害人本人身體健康權、精神健康權遭受侵害,其損 失和痛苦是顯而易見的,所以他足當然的人身傷c 損。占9 1 0 償權利人。_ 二足在受害 人死亡的情形下,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是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權利人。三是在 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或死亡的情形下,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擾養(yǎng)義務的而沒有其他 生活來源的人是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權利人。 二、受害人近親屬作為賠償權利主體的法律基礎 民法上的損害賠償制度,通常局限于傷殘者、死亡者本人。對于因直接受害 人死亡而遭受財產損害或者精神損害的人,法律通常并不賦予其賠償權利人資格。 關于受害人之外的近親屬、其他被撫養(yǎng)人在海上人身傷亡賠償中法律地位是明確 的,但是其取得賠償權利主體的法律基礎卻有爭論?!?對于非法侵害導致死亡而產生的賠償,因其內容復雜而應當區(qū)分開來進行辨 別。理論上受害人所受損失有三類:財產上損害( 如醫(yī)藥費) ,非財產損害( 如 精神損害) 和“死亡”本身。這三類的情況各異,不應一概而論。 ( 一) 受害人近親屬的物質損害賠償請求權是繼承的還是固有的 由于法律在規(guī)定賠償權利主體時,往往籠統(tǒng)規(guī)定哪些人可以提出請求,提出 哪些請求,而并未詳加說明受害人本人和其近親屬對于哪些請求權、哪些內容, 各自的請求基礎,因此有必要從受害人死亡前產生的賠償請求權和“死亡”本身 產生的賠償請求權兩個方面加以區(qū)分。 受害人在受傷到死亡這一段時問內,在財產上遭受的損失按照我國2 0 0 3 年通 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來看, 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 補助費、必要的營養(yǎng)費。”這些費用的直接承擔者是受害人,他與加害入之間形成 1 5 司玉琢海商法專題研究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 0 0 2 年,第3 5 8 頁。 1 6 王存軍,海上人身傷亡賠償制度研究,中國涉外商事海事審判網,2 0 0 5 年5 月1 3 日 ”2 0 0 3 年1 2 月4 日晟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 2 9 9 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 7 海p 人身傷廣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研究 了債權債務關系,因此,對于這一部分費用,賠償權利人為受害人本人。如果受 害人尚未來得及主張或獲得賠償就已死亡,則這一部分的債權隨同受害人的其他 債權債務一并由其繼承人概括繼承,并不因其死亡而消失。對于受害人的近親屬 而言,提出這部分請求權的性質,毫無疑問是非固有的,是來源于受害人本人的 請求權。 ( 二) 受害人近親屬的非財產損害是繼承、固有還是兼有 對于被害人遭受的非財產損害,由于其特殊性通常區(qū)分為受害人立即死亡和 非立即多匕產曲種情況。 對于受吝人立即死亡的,因為通常認為其在死亡過程中并未有精神痛苦之存 在,故不享有非財產損害賠償請求權。雖然立即死亡是否真的沒有痛苦存在,本 身并沒有醫(yī)學上的科學證據予以佐證,但在目i ; 難以證明有無痛苦的情況下,否 定其存在以避免操作上的困境,似乎也并無不可。 對于受害人非立即死亡的,即那些從遭受損害到死亡有一定時f h j 日j 隔的受害 人,是否就必定存在精神痛苦? 由于精神痛苦更多的是人心理上的一種內心感受, 具有強烈的主觀性和人身專屬性,所以對于受害人死前是否確有精神痛苦的,有 多大的痛苦,受害人是否愿意主張金錢賠償,賠償多少等等都是外人很難替代和 把握的。因此,一概認定存在精神痛苦似乎并不明智。金錢撫慰金是補救精神痛 苦的一種方法,能否與精神痛苦的本質屬性相等同? 從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 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 8 條的規(guī)定”可以看出,我國明 顯沒有采納“當然繼承說”,而是吸收了“意思表明說”中的思想,這種立法例 實際上是“有限制的繼承”模式。這一模式的采用,實際上從法律的層面肯定了 近親屬對這種撫慰金賠償請求權的行使具有繼承性,而非固有性。 但是就受害人的死亡而言,除了對其本人而言喪失了生命,對其近親屬來說, 在精神上遭受的打擊辦是非常值得重視的一個問題。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 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 8 條也明確將近親屬的此項精 神損害請求權予以了確認。雖然近親屬在加害人與受害人之外,屬于第三人,即 近親屬并不是加害行為的直接受害者,而是受害人死亡的“受害人”,是日j 接受 害人。但是法律已經明確將其與死者并列,賦予了近親屬直接向加害人主張自己 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 7 條。 1 82 0 0 3 年1 2 月4 日屜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 2 9 9 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 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1 8 條規(guī)定。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 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舍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待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 解釋予以確定。精神損害撫慰舍的請求權。不得讓與或者繼承。但賠償義務人已經以書面方式承諾給予 金錢賠償,或者賠償權利人已經向人民法院起訴的除外。 8 海上人身傷r = 損害賠償往律制度研究 精神損害賠償的權利,成為了死者之外的又一個賠償權利人。這一項權利并非來 源于受害人之處,而是近親屬自身精神利益受到損害法律賦予的獨立救濟權,是 其所固有的。這一點最高法院在對司法解釋進行闡釋時也予以了承認。 ( 三) 對“死亡”這一事實本身之損害賠償請求權 受害人因加害人的不法行為而導致死亡喪失了“生命權”,他對“死亡”這 一事實本身是否享有損害賠償請求權? 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對死者而占,無論 是從物質的角度還是從精神的角度,其都不可能對“死亡”本身提出任何請求。 傷害之所以町以從物質和稻種兩力面欹得救濟,足吲為作為e 體的受害當仍然是 一個活著的人,其當然町以依法行使法定的權利。但是,在受害者已經死亡,髭 失權利能力之后,他已經不再是法律上的主體,自然不得對死亡主張任何賠償了。 但是,對于加害人的不法行為導致的“死亡”,法律并非沒有救濟,這種救 濟包括公法上的刑事懲罰和私法上的第三人賠償請求權。 對“死亡”這一損害事實本身可以提出賠償請求的,在我國僅包括死者生前 扶養(yǎng)的人。對于近親屬的精神撫慰金請求權,最高人民法院在對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 7 條人身損害的賠償內 容進行解釋時,認為“侵害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所致的精神損害,其中對身 體權、健康權受損害的受害人來說精神損害是受害人自己所受的損害,侵害生命 權則是受害人的近親屬所受的精神損害。”,將死亡的精神損害僅限于近親屬, 而排除了受害人本人。在對第1 8 條中“生命權、健康權和身體權遭受侵害,受害 人或者死者近親屬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進行解釋時,也只限于近親屬的精神 損害賠償請求權?!扒趾ι鼨嗟膿p害事實通常包括三個層次:生命喪失的事 實。生命喪失導致死者家庭整體收入的減少以及近親屬的財產損失的事實。 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的事實”中,同樣沒有提到死者本人的精神損害這一內 容。” ( 四) 小結 從這些進一步的解釋中,我們可以基本了解我國對受害人可以提出精神損害 的范圍,即受害人生前身體權,健康權所受損害,而不可以對“死亡”本身提出 要求。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作為受害人“死亡”的精神受害者,享有獨立的精神 損害賠償請求權。因為親人之日j 的感情是長時間形成的最自然、最深厚的感情, 親人因加害人的行為或物件致其死亡后,其近親屬必然遭受巨大的精神痛苦。為 1 9 騰聿江。俞華權,侵害生命權之損害賠償 ,法律教育同,2 0 0 5 年。 9 海e 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研究 了彌補這種精神痛苦,司法解釋規(guī)定死者的近親屬可以要求加害人賠償精神損害 撫慰金。因此,近親屬的這項請求權是其本身固有的,而非繼受于受害人。 三、外派船員作為賠償權利主體的法律基礎 當外派船員發(fā)生人身傷亡事故后,如果船員與船東( 主要是指船舶所有人、 光船承租人和船舶經營人) 之日j 有書面的雇傭合同,則船員作為合同當事人,其 作為人身損芒瑚 償權利人,無可胃疑。t 口我現狀斤i i 完全如此。我匪i 外派船員 一般由船員勞務輸出機構外派,外派船員列輸出機構簽訂船員外派合同,根據合 同接受外派,領取工資,享受國內勞保待遇。所以,外派船員與船員勞務輸出機 構之間存在勞動法律關系。輸出機構同外派船員簽訂合同后,再同外輪船東簽訂 船員雇傭合同。外派船員同外輪船東之間并沒有直接的雇傭合同,他們不是簽訂 合同的主體,但是外派船員要依照上述兩個合同接受外派,上外輪履行工作義務, 遵守紀律,聽從指揮,進而從船東處領取工資、航海津貼,享受船上勞保待遇。 所以,外派船員與外輪船東是通過上述兩個合同鏈建立起關系,一般就認為外派 船員同船東之問存在事實上的雇傭關系。 有人認為,船員勞務輸出機構同船東之間的船員雇傭合同的法律性質屬于為 第三人合同,外派船員是該合同的第三人。所以,外派船員不是海上人身傷亡損 害賠償的權利主體,而是由船員勞務輸出機構行使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請求權。 實踐中,也曾有船員勞務輸出機構將給予外派船員的國外賠償歸為自己所有的情 況發(fā)生?!?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不妥當的。船員發(fā)生人身傷亡,其肉體和精神上都遭受 嚴重侵害,該損害具有很強的人身依附性。受害人要求賠償的權利是專屬于自身 的。如果將上述合同定性為為第三人合同,則人身傷亡賠償權利由船員享有還是 由船員輸出機構享有? 船東向誰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 4 條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或履 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庇纱?,如果將上述合同定性為 第三人合同,則船員無法向船東主張違約責任。如果船員輸出機構怠于行使權利, 第三人也無法代位行使債權。因此,船員雇傭合同不是為第三人合同,外派船員 也不是合同的第三人。享有海上人身傷亡賠償權利的只能是外派船員本人及其近 加高長久。上海海運對外技術服務公司與張羽玲外派船員人身傷害賠款歸屬糾紛上訴案 ,載中國海商 法年刊 1 9 9 1 年 1 0 海 人身傷1 l 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研咒 親屬。由船員勞務輸出機構行使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觀點應當得到糾 j f ,但是,船員勞務機構只能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2 1 協助、支持外派船員行使賠償 請求權利。 在船員勞務外派實踐中,還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外派船員在船舶運輸期間 遭受人身傷亡事故,國內派出單位先行為處理傷亡事故摯付部分費用,然后國內 派出單位根掘其與外方的勞務雇傭合同,以本單位的名義向外方提出船員人身傷 亡索賠。外派船員所在單位在為傷亡事故摯付費用的情況下,是否可以成為人身 傷f 損害賠償的權利t 體,常常成為實戰(zhàn)中引發(fā)爭議的地方。筆者認為,外派船 員所在單位不能成為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權利主體。因為1 9 9 1 年通過的最高人 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外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案件的具體規(guī)定( 試行) 明確規(guī)定, 賠償費應付給死者遺屬和傷殘者本人。2 2 此外,1 9 9 2 年勞動部發(fā)布的勞動部關 于外派勞務人員傷、殘、亡善后處理問題的復函規(guī)定,外方付給的賠償金,原 則上應當歸當事人或其家屬所有,但單位已經墊付的訴訟費、醫(yī)療費、護理費、 治療期間工資以及事故善后處理費用,應當從國外賠償金中扣還。2 3 可見,上述法 律規(guī)定沒有將外派船員所在單位或者其他單位或者個人視為獨立的人身傷亡損害 賠償請求人,墊付有關費用的單位不能以人身傷亡損害賠償原告的身份向法院起 訴并主張權利,但是外派船員所在單位或者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為處理傷亡事故所 墊付的費用,應由人身傷亡受害人在其得到的賠償費中返還。 綜上所述,在外派船員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案件中,外派船員本人或其遺屬是 損害賠償權利主體,外派單位可依法支持外派船員本人或其遺屬向法院起訴。 第二節(jié)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責任主體 一、責任主體的范圍 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責任主體,是指按照法律規(guī)定對海上人身傷亡負有 賠償責任的人。 就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而言,有學者將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責任主體分 2 11 9 9 1 年4 月9 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1 5 條規(guī) 定,機關、社會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町以支持受損害的單 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妞1 9 9 1 年1 1 月8h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5 2 1 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外海t 人身傷 亡案件損害賠償的具體規(guī)定( 試行) 第8 條。 1 9 9 2 年6 月1 5 日勞動部發(fā)布的勞動部關于外派勞務人員傷、殘、亡善后處理問題的復函 第1 條 海 人身傷f 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研究 為直接賠償義務人和間接賠償義務人?!?所謂直接賠償義務人是指對其自身行為或對其受雇人、代理人的行為或其所 有或經營的船舶有關的事件造成的人身傷亡損害承擔第一性賠償責任的人,即船 舶所有人、承租人、經營人、救助人等,但是不包括上述人員的受雇人和代理人 等。2 5 此外,托運人、裝箱人、作業(yè)委托人及港口經營人也可能屬于直接賠償義務 人?!彼^間接賠償義務人是指對船舶侵權損害承擔第二性賠償責任的人,他以直 接賠償義務人存在侵權損害賠償的法定義務為的提,是指對直接賠償義務人的賠 償負仃的繼承和分化。間接燦償義務人t 要仃責任保險人、財務保證人。問接賠 償義務人可以先行對受害人進行賠償,也可以在直接賠償義務人因財力困難或資 金不足導致不能承擔全部賠償責任時,再向受害人進行賠償。這種方式目前主要 存在于污染損害賠償請求中。 綜上所述,海上人身傷亡責任主體涵蓋范圍極廣,船舶所有人、船舶經營人、 出租人、承租人、救助人、托運人、港口經營人、承拖人、承攬人、定作人、被 幫工人,無因管理人的受益人等都有可能成為海上人身傷亡賠償的責任主體。 二、船東互保協會能否成為損害賠償責任主體 船員發(fā)生人身傷亡后,由于船東互保協會主要承擔了人身傷亡賠償的支付。 一般在船員勞務輸出機構與船東的船員雇傭合同中都會有一項類似“船員受雇期 間的人身、行李安全辦好保賠協會的保險,其條件相等于香港雇員賠償條例”的 條款,船東會按照相應保賠協會保險責任范圍向保賠協會辦理船東責任保險。 有人認為,船東互保協會不是海上人身傷亡賠償的責任主體。”筆者認為,船 m 司五琢,每向法專題研究大連;大連海事丈學 版社,2 0 0 2 ,第3 5 9 貝。 d 1 9 9 1 年1 1 月8 日蛙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5 2 1 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十審理涉外海1 人身傷 1 l 案件損害賠償的具體規(guī)定( 試行) 第2 條第3 款胤定,船舶所有人、繹詩人、承粗人、救助人等的受 雇人員在執(zhí)行職務過程中造成第二肯傷廣的。由船舶所自人、繹營人、承租人或救助人承擔賠償責任。 1 9 9 3 年7 月1 j | 實施的t 中華人民共和固海商法第1 1 4 條規(guī)定,蹦承垤人或承壓人的受雇人、代理人 存受雇或肯受委托的范嘲內的過失引起事故,造成旅客人身傷亡的,承運人碰與負賠償責任。 拍中華人民共和嫡海j 。國斷,集裝箱與運輸管理規(guī)定第2 8 條規(guī)定,由十托運人對集裝箱貨物申報不實造 成人員傷亡,由托運人負責。第2 9 條規(guī)定,由于裝箱人的過失,造成人員傷亡,由裝箱人負責。 1 9 9 5 年3 月1 5h 交通部發(fā)布的水路貨物運輸規(guī)則第7 7 條規(guī)定,斟下列原堋之一造成人身傷亡的, 托運人或作業(yè)委托入負責賠償:a 普通貨物夾帶危險貨物,匿撤危險貨物品名,隱瞞忭質等;b 普通貨物 中央帶雜質、流質和易腐爛貨物,或托運普通貨物時未聲明所含有害物質的性質和程度;c 錯報笨季貨物 的葷量;d 貨物包裝材質不良強度小夠等;e 貨物外包裝上必須制作的指示標志錨誤或遺漏。 1 9 9 5 年1 2 月1 2 日發(fā)布的水路旅客運輸規(guī)則第9 2 條規(guī)定,由于客梯、安傘阿搭栓小牢造成旅客傷亡 豹以及旅客翻越欄桿下船造成傷亡的,由客船負責。第1 4 0 條規(guī)定,因承運人或港口紓營人的過失。造 成旅客人身傷亡的,承運人或港口經營人應當負賠償責任。 2 7 王存軍,海上人身傷亡賠償制度研究,中國涉外南事海事審判同。2 0 0 5 年5 月1 3 日 1 2 海卜人身傷亡損害賂償法律制度研究 東互保協會是船東為轉移海上責任風險而自愿組成的保險互助組織,實行會員制。 保險的主要險種是船東會員的各種責任,包括海上人身傷亡的賠償責任。船東互 保協會承保船員人身傷亡賠償責任險,其性質是責任保險。保險的投保人是船東, 保險的標的是船東對船員發(fā)生人身傷亡時所承擔的賠償責任,雖然船東互保協會 的保險責任與船東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不同,但是一旦船員發(fā)生人身傷亡事故, 船東互保協會會支付人身傷亡保險賠款,受害人外派船員作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依保險合同對保險賠款享有請求權,作為船舶海上航行這一領域的特殊性,船東 f 保協會的保賠責仟是對船東賠償貞任的分化,所以,船爾匾保協會可以成為海 上人身傷亡損告賠償的責任主體,確切的 兌,應該屬f 間接賠償義務人。 海卜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研究 第三章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 第一節(jié)歸責原則概述 海上人身賠償,具備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的特征。所以如果研究海上人身傷亡 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先要從民事責任的歸貴原則的摹本概念談起。 門責原則訓,從字面卜琿解,即為確定民貞任的歸屬所依抓的原則。民 事責任足指民事主體兇實施了違約行為、侵權行為或其他違反民事義務的不法行 為,侵犯他人合法權利而依法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由此可見,根據產生民事 責任的原因不同,可將其分為三類,即合同責任、侵權責任以及其他民事責任。 在合同損害賠償范疇,歸責原則是確定違約方承擔違約損害賠償責任的一般原則。 在侵權損害賠償范疇,歸責原則是確定侵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店轉讓合同協議書5篇
- 貨場租地合同協議書范本
- 消防出租合同協議書范本
- 租地種植合同協議書范本
- 軟件項目的風險管理考題試題及答案
- 終止合同協議書范本函模板
- 墻布供貨合同協議書范本
- 規(guī)范領域中的測試用例設計試題及答案
- 工作合同協議書怎么填
- 快遞進村合同協議書范本
- 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課件
- 大學歷史大學理念和大學精神培訓教材課件
- 初中物理《電學》中考專項復習典型考試題100題匯總(附答案)
- 班組工程量結算書
- 最新易制毒化學品管理制度大全
- 機載直流用電設備電源特性要求及試驗方法
- 養(yǎng)老院老人入(出)院流程圖
- 健康照護教材課件匯總完整版ppt全套課件最全教學教程整本書電子教案全書教案課件合集
- 最新-臨時救助申請審核審批表模板
- 《有效溝通》PPT課件-(2)
- 青春紅綠燈教學設計中小學心理健康心理游戲腳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