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140普通車床工作臺數(shù)控改造畢業(yè)設計論文說明書_第1頁
C6140普通車床工作臺數(shù)控改造畢業(yè)設計論文說明書_第2頁
C6140普通車床工作臺數(shù)控改造畢業(yè)設計論文說明書_第3頁
C6140普通車床工作臺數(shù)控改造畢業(yè)設計論文說明書_第4頁
C6140普通車床工作臺數(shù)控改造畢業(yè)設計論文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 (設計 ) CA6140 型普通車床數(shù)控化改造 摘 要 以 C6140 型普通車床為例,從機械和電氣方面詳細闡述了數(shù)控化改造的方法。改造后的車床投入使用后運行穩(wěn)定,加工精度明顯提高,取得了極大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 普通車床;數(shù)控化改造; SINUMERIK802S base line Numerical Control Transformation of C6140 Common Lathe ( Grade 06,Class 2,Major machine design manufacture and autormation,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3, Shaanxi) Abstract : Takes CA6140 type common lathe as an example ,has explained the NC transformation method from machinery and electric two respects in detail. After trans forming, the new lathe runs steadily, the machining accuracy is obviously improved, has made the great technological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s: common lathe; NC transformation; SINUMERIK802S base line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1 頁 共 41 頁 目 錄 引 言 . 4 第一章 概述 . 5 第二章 總體方案的設計 . 7 2.1 設計任務 . 7 2.2 總體方案的論證 . 7 2.3 總體方案的確定 . 7 2.4 數(shù)控系統(tǒng)的選擇 . 8 第三章 機械部分改造 . 9 3.1 機械傳動方式 . 9 3.2 數(shù)控機床進給伺服系統(tǒng)的設計計算 . 9 3.2.1 選擇脈沖當量 : . 9 3.2.2 算切削力 :. 9 3.3 滾珠絲杠螺母副的計算和選型橫向進給絲杠 : . 10 3.3.1 計算進給 牽引力 Fm (N) . 10 3.3.2 計算最大動負載 C: . 10 3.3.3 選擇滾珠絲杠螺母副: . 10 3.3.4 傳動效率計算 : . 10 3.3.5 剛度驗算 . 11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2 頁 共 41 頁 3.3.6 校核 . 12 3.4 齒輪傳動比計算 : . 17 3.5 步進電機的計算和選型: . 17 3.5.1 等效轉動慣量計算 : . 17 3.5.2 電機力矩的計算機: . 18 3.5.3 步進電機空載啟動頻率和切削時的工作頻率: . 20 3.6 縱向進給系統(tǒng) . 20 3.6.1 設計參數(shù) . 20 3.6.2 齒輪傳動比計算 . 21 3.6.3 滾珠絲杠的計算及選擇 . 21 3.6.4 校核 . 22 3.7 機械部分改造 . 26 3.8 主軸脈沖編碼器的安裝 . 27 第四章 數(shù)控系統(tǒng)選擇 . 28 4.1 西門子數(shù)控系統(tǒng)的優(yōu)點 . 28 4.2 數(shù)控連線圖 . 29 4.3 步進電動機的控制 . 29 4.3.1 步進電動機的開環(huán)控制 . 30 4.3.2 步進電動機傳動控制 . 31 4.3.3 步進電動機的 PLC傳動控制 . 33 4.4 PLC 數(shù)控系統(tǒng)需解決的問題 . 36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3 頁 共 41 頁 4.5 PLC 輸入、輸出( I/O)點數(shù)確定 . 37 4.6 驅動程序(梯形圖)設計 . 37 4.6.1 總程序結構設計 . 38 4.6.2 手動程序梯形圖設計 . 38 4.7 電氣部分改造 . 38 結 論 . 41 致 謝 . 42 參考文獻 . 43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4 頁 共 41 頁 引 言 制造業(yè)是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支柱,其發(fā)展水平標志著該國或地區(qū)經濟的實力,科技水平,生活水準和國防實力。國際市場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各國制造生產能力及機械制造裝備的競爭。 隨著機械制造生產模式的演變 ,對機械制造裝備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 50 年代“剛性 ”生產模式下,通過提高效率,自動化程度 ,進行單一或少品種的大 批量生產,以“規(guī)模經濟 ”實現(xiàn)降低成本和提高質量的目的。從 90 年代開始,為了對世界生產進行快速響應,逐步實現(xiàn)社會制造資源的快速集成,要求機械制造裝備的柔性化程度更高 ,采用擬實制造和快速成形制造技術 1。 工業(yè)發(fā)達國家都非常注重機械制造業(yè)的發(fā)展,為了用先進技術和工藝裝備制造業(yè),機械制造裝備工業(yè)得到先發(fā)展。對比之下,我國目前機械制造業(yè)的裝備水平還比較落后,表現(xiàn)在大部分工廠的機械制造裝備基本上是通用機床加專用工藝裝備,數(shù)控機床在機械制造裝備中的比重還非常低,導致 “剛性 ”強 ,更新產品速度慢,生產批量不宜太小,生產品 種不宜過多;自動化程度基本上還是 “一個工人,一把刀,一臺機床 ”,導致勞動生產率低下,產品質量不穩(wěn)定。 因此,要縮小我國同工業(yè)發(fā)達國家的差距 ,我們必須在機械制造裝備方面大下功夫,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增加數(shù)控機床在機械制造裝備中的比重 1。 通過這次畢業(yè)設計,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1,培養(yǎng)綜合運用專業(yè)基礎知識和專業(yè)技能來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2,強化工程實踐能力和意識 ,提高本人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 3,使本人受到從事本專業(yè)工程技術和科學研究工作的基本訓練 ,提高工程繪圖、計算、數(shù)據(jù)處理、外文資料文獻閱讀、使用計 算機、使用文獻資和手冊、文字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 4,培養(yǎng)正確的設計思想和工程經濟觀點,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工作作風,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積極向上的團隊合作精神。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5 頁 共 41 頁 第一章 概述 數(shù)控機床可以較好地解決形狀復雜、精密、小批及多變零件的加工問題,能夠穩(wěn)定加工質量和提高生產率,但是數(shù)控機床的應用也受到其他條件的限制。首先,數(shù)控機床價格昂貴,一次性投資巨大,中小企業(yè)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各企業(yè)都有大量的普通機床。 完全用數(shù)控機床替換根本不可能,而且被替代下的機床閑置起來又會造成浪費;在國內,訂購新數(shù)控機床的交貨 周期一般較長,往往不能滿足生產急需;要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應走普通機床數(shù)控改造之路。低成本普通車床數(shù)控化改造是一項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先進適用技術,也是一項提升我國機床數(shù)控化率的有效途徑。在美國、日本和德國等發(fā)達國家,它們的機床改造作為新的經濟增長行業(yè),生意盎然。由于機床以及技術的不斷進步,機床改造是個“永恒”的課題。我國的機床改造業(yè),也從老的行業(yè)進入到以數(shù)控技術為主的新的行業(yè)。 1.1 機床數(shù)控化改造的必要性 從提高資本效率出發(fā),改造閑置設備,能發(fā)揮機床的原有功能和改造后的新增功能,從而提高機床的使用價值; 適用于多品種、小批量零件生產; 數(shù)控改造費用低,減少了投資額,經濟性好。數(shù)控改造費用僅為新購一臺數(shù)控機床的 15 25,同購置新機床相比,一般可以節(jié)省 75 85的費用。 力學性能穩(wěn)定可靠,結構受限。所利用的床身、立柱等基礎件都是重而堅固的鑄造,而不是那種焊接構件,改造后的機床性能高、質量好,可以作為新設備繼續(xù)使用,應此數(shù)控化改造使原有的機械結構更為簡單; 熟悉了解設備、便于操作維修,降低了操作者的技術要求,更易提高管理水平; 可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條件??梢猿浞掷矛F(xiàn)有地基,不必像購入新設備時那 樣需重新地基; 可以采用最新的控制技術; 交貨期短,可滿足生產急需。 機床作為機械制造業(yè)的重要基礎裝備,它的發(fā)展一直引起人們的關注,由于計算機技術的興起,促使機床的控制信息出現(xiàn)了質的突破,導致了應用數(shù)字化技術進行柔性自動化控制的新一代機床數(shù)控機床的誕生和發(fā)展。計算機的出現(xiàn)和應用,為人類提供了實現(xiàn)機械加工工藝過程自動化的理想手段。隨著計算機的發(fā)展,數(shù)控機床也得到迅速的發(fā)展和廣泛的應用,同時使人們對傳統(tǒng)的機床傳動及結構的概念發(fā)生了根本的轉變。數(shù)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6 頁 共 41 頁 控機床以其優(yōu)異的性能和精度、靈捷而多樣化的功能引起世人矚目, 并開創(chuàng)機械產品向機電一體化發(fā)展的先 驅。 數(shù)控機床是以數(shù)字化的信息實現(xiàn)機床控制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它把刀具和工件之間的相對位置,機床電機的啟動和停止,主軸變速,工件松開和夾緊,刀具的選擇,冷卻泵的起停等各種操作和順序動作等信息用代碼化的數(shù)字記錄在控制介質上,然后將數(shù)字信息送入數(shù)控裝置或計算機,經過譯碼,運算,發(fā)出各種指令控制機床伺服系統(tǒng)或其它的執(zhí)行元件,加工出所需的工件。 1.2 普通機床 數(shù)控改造的 主要優(yōu)點 1. 適應性強,適合加工單件或小批量的復雜工件; 在數(shù)控機床上改變加工工件時,只需重新編制新工 件的加工程序,就能實現(xiàn)新工件加工。 2. 加工精度高; 3. 生產效率高; 4. 減輕勞動強度,改善勞動條件; 5. 良好的經濟效益; 6. 有利于生產管理的現(xiàn)代化。 數(shù)控機床已成為我國市場需求的主流產品,需求量逐年激增。我國數(shù)控機床近幾年在產業(yè)化和產品開發(fā)上取得了明顯的進步,特別是在機床的高速化、多軸化、復合化、精密化方面進步很大。但是,國產數(shù)控機床與先進國家的同類產品相比,還存在差距,還不能滿足國家建設的需要。 我國是一個機床大國,有三百多萬臺普通機床。但機床的 素質差,性能落后,單臺機床的平均產值只有先進工業(yè)國家的 1/10 左右,差距太大,急待改造。 舊機床的數(shù)控化改造,顧名思義就是在普通機床上增加微機控制裝置,使其具有一定的自動化能力,以實現(xiàn)預定的加工工藝目標。 隨著數(shù)控機床越來越多的普及應用,數(shù)控機床的技術經濟效益為大家所理解。在國內工廠的技術改造中,機床的微機數(shù)控化改造已成為重要方面。許多工廠一面購置數(shù)控機床一面利用數(shù)控、數(shù)顯、 PC 技術改造普通機床,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我國經濟資源有限,國家大,機床需要量大,因此不可能拿出相當大的資金去購買新型的數(shù) 控機床,而我國的舊機床很多,用經濟型數(shù)控系統(tǒng)改造普通機床,在投資少的情況下,使其既能滿足加工的需要,又能提高機床的自動化程度,比較符合我國的國情。 1984 年,我國開始生產經濟型數(shù)控系統(tǒng),并用于改造舊機床。到目前為止,已有很多廠家生產經濟型數(shù)控系統(tǒng)??梢灶A料,今后,機床的經濟型數(shù)控化改造將迅速發(fā)展和普及。所以說,本畢業(yè)設計實例具有典型性和實用性。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7 頁 共 41 頁 第二章 總體方案的設計 2.1 設計任務 本設計任務是對 CA6140 普通車床 工作臺 進行數(shù)控改造 熟悉普通車床 6140 的工作臺基本傳動機構(橫向和縱向)。利 用微型計算機改造現(xiàn)有的普通車床,主要應該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將機械傳動的進給和手動控制的刀架轉位,進給改造成由計算機控制的刀架自動轉位以及自動進給的自動加工機床,即經濟型數(shù)控車床。 利用 PLC 對縱、橫向進給系統(tǒng)進行開環(huán)控制,縱向( Z 向)脈沖當量為 0.01mm/脈沖,橫向( X 向)脈沖當量為 0.005mm/脈沖,驅動元件采用步進電機,傳動系統(tǒng)采用滾珠絲杠副,刀架采用自動轉位刀架。 2.2 總體方案的論證 對于普通機床的經濟型數(shù)控改造,在確定總體設計方案時,應考慮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對機床的改動應盡可能少,以降低成本。 ( 1)數(shù)控系統(tǒng)運動方式的確定 : 數(shù)控系統(tǒng)按運動方式可分為點位控制系統(tǒng)、點位直線控制系統(tǒng)、連續(xù)控制系統(tǒng)。由于要求 CA6140 車床加工復雜輪廓零件,所以本微機數(shù)控系統(tǒng)采用兩軸聯(lián)動連續(xù)控制系統(tǒng)。 ( 2)伺服進給系統(tǒng)的改造設計 : 數(shù)控機床的伺服進給系統(tǒng)有開環(huán)、半閉環(huán)和閉環(huán)之分。 因為開環(huán)控制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制造容易、控制精度較好、容易調試、價格便宜、使用維修方便等優(yōu)點。所以,本設計決定采用開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 ( 3)數(shù)控系統(tǒng)的硬件電路設計 : 任何一個數(shù)控系統(tǒng)都由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組成。硬件是數(shù)控系統(tǒng)的基 礎,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整體數(shù)控系統(tǒng)的工作性能。有了硬件,軟件才能有效地運行。 2.3 總體方案的確定 經總體設計方案的論證后, 數(shù)控化改造設計時 ,在滿足車床總體布局的前提下要盡可能利用原來的零部件 ,因此確定總體改造方案如下 : (1) 拆除原車床的縱向和橫向絲杠及光杠、溜板箱及掛輪箱中的齒輪 , 用滾珠絲杠替換原有普通滑動絲杠 , 將選取的縱向滾珠絲杠副通過托架安裝在原溜板箱與床鞍連接的部位上 , 縱橫向滾珠絲杠兩端盡可能利用原固定和支承方式。為便于安裝滾珠絲杠副 ,絲杠采用分體式 , 用套筒聯(lián)軸器實剛性聯(lián)接 ; (2) 橫向驅動電機 及齒輪減速器安裝在床鞍的后部 (相對操作者 ) , 縱向驅動電機及齒輪減速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8 頁 共 41 頁 裝置安裝在機床的右端 , 靠近尾座的位置 ; (3) 要實現(xiàn)自動換刀 , 需拆除原手動刀架 , 在小拖板上安裝數(shù)控轉位刀架 ; (4) 為了使改造后的車床能夠加工螺紋 , 需要加裝主軸脈沖編碼器 , 以實現(xiàn)對主軸轉速的同步檢測 , 編碼器安裝在掛輪箱內 ; (5) 為使加工過程中不超程 , 縱橫向要安裝行程限位開關 ; (6) 為實現(xiàn)回參考點的動作 , 必須在縱橫向安裝接近開關 ; (7) 縱、橫向齒輪箱和絲杠全部加防護罩 , 以防臟物、油污和切屑等進入 , 機床整體也要加裝防護罩 , 以 防止加工過程中的切屑飛濺傷人 ; (8) 考慮到改造的成本 , 盡可能采用可靠性高的經濟型數(shù)控系統(tǒng)。圖 1為總體改造示意圖 圖 1 總體改造示意圖 1. 橫向滾珠絲杠副 2. 橫向電機 3. 橫向減速器 4. 尾座 5. 縱向 減速器 6. 縱向電機 7. 支架 8. 縱向滾珠絲杠副 9. 數(shù)控轉位刀 架 10. 主軸脈沖編碼器 2.4 數(shù)控系統(tǒng)的選擇 選擇數(shù)控系統(tǒng)時主要是根據(jù)數(shù)控改造后機床要達到的各種精度、各種性能等選擇性價比合適的系統(tǒng) ,避免系統(tǒng)功能過剩 ,同時考慮到原車床的精度和改造成本、周期和難易程度等各方 面因素 ,決定采用步進電機作為驅動元件、開環(huán)控制的經濟型數(shù)控系統(tǒng)。SINUMERIK 802S base line 是西門子公司專門為中國數(shù)控機床市場開發(fā)的經濟型 CNC 控制系統(tǒng)。其結構緊湊 ,具有高度集成于一體的數(shù)控單元、機床操作面板和輸入輸出單元 ,機床調試配置數(shù)據(jù)少 ,容易改造成功。最終決定采用西門子經濟型數(shù)控系統(tǒng) SINUMERIK 802S base line。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9 頁 共 41 頁 第三章 機械部分改造 3.1 機械傳動方式 為實現(xiàn)機床所要求的分辨率 , 采用步進電機經齒輪減速再傳動絲杠 , 為保證一定的傳動精度和平穩(wěn)性 , 盡量 減少摩擦力 , 選用滾珠絲杠螺母副 。 同時 , 為提高傳動剛度和消除間隙 , 采用有預加負荷的結構 。 齒輪傳動也采用消除齒側間隙的結構 。 橫向進給系統(tǒng)改造 橫向滾珠絲杠也采用一端固定 , 一端浮動 , 三點支承的形式 , 也通過雙螺母螺紋預緊方式消除絲杠和螺母間的間隙 , 如圖 5 所示。橫向步進電機 1 及減速器 2 安裝在床鞍的后部??拷僮髡咭欢?, 布置一根支撐短軸 11, 通過套筒聯(lián)軸器 10 與滾珠絲杠 7 連接起來。右端仍利用原支承橫向進 給絲杠的滑動軸承支座作為徑向支承 , 并對原支承處作適當改造 , 布置一對推力球軸承 12 ,以承受雙向軸向力。左端則將原車床的懸空結構改為支承結構 , 用一個聯(lián)軸套 4 和一根連接短軸 6 把滾珠絲杠 7 與減速器輸出軸 3 連接起來 , 并通過一對圓螺母 5 實現(xiàn)對整個絲杠的預拉伸和鎖緊 , 以提高其軸向剛度。螺母通過螺母座 9 直接固定在中拖板 8 上。 3.2 數(shù)控機床進給伺服系統(tǒng)的設計計算 3.2.1 選擇脈沖當量 : 根據(jù)機床精度要求選擇脈沖當量 , 縱向: 0.01/mm 步 , 橫向: 0.005/mm 步 。 3.2.2 算切削力 : 縱車外圓時主切削力 Fz( N) 按經驗公式估算 : Fz=0.67Dmax5.1 =0.67 400 5.1 =5360N 橫切端面時主切削力 Fz( N) 可取縱向主切削力的 1/2: Fz=0.5Fz=2680N 按切削力各分力比例 : Fz: Fy: Fx=1: 0.25: 0.4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10 頁 共 41 頁 Fx=2680 0.4=1072; Fy=2680 0.25=670N; 3.3 滾珠絲杠螺母副的計算和選型橫向進給絲杠 : 3.3.1 計算進給牽引力 Fm (N) 橫向導軌為燕尾形 , 計算 : Fm=1.4 Fy+F( Fz+2Fx+G) 其中 : F為滑動導軌摩擦系數(shù) : 0.15-0.18取 0.16 G為溜板及刀架重力 : G=600N Fm=1.4 670+0.16 ( 2860+2 1072+600) 1806( N) 3.3.2 計算最大動負載 C: C=3L fwFm,其中: L=61060 Tn ; n=01000LVs 以上式中 : L0為滾珠絲杠導程 , 初選: L0=5mm; Vs為最大切削力下的進給速度 , 可取最高進給速度的 : 1/2-1/3, 取 1/2; fw為運轉系數(shù) , 按一般運轉取 : fw=1.2-1.5; 取 1.3 ; L為壽命 , 106轉為 41單位 。 n=01000LVs = 5 5.03.01000 =30 L=61060 Tn =610150003060 =27 C=3L fwFm= 7 0 4 31 8 0 63.1273 N 3.3.3 選擇滾珠絲杠螺母副: 根據(jù)機械設計師手冊(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 第一版 上冊 , CDM 2005-2.5外循環(huán)管式墊片預緊導珠管埋入型滾珠絲杠副的額定動載荷為 8541N可滿足要求 , 選定精度為 3 級 3.3.4 傳動效率計算 : 10334334 tgtgtgtg =0.965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11 頁 共 41 頁 式中: 螺旋升角( CDM 2005-2.5), 334 摩擦角, 10 3.3.5 剛度驗算 橫向進給絲杠支承方式如橫向進給系統(tǒng)計算簡圖見下圖所示: 圖 2 橫向進給系統(tǒng)計算簡圖 最大牽引力為 : 2425N 支承間距 L=450mm因絲杠長度較短 , 不 需預緊 , 螺母及軸承預緊 , 計算如下: (1) 絲杠的拉伸或壓縮變形量 1 : 查圖 4-6, 根據(jù) m=1806, mmD 200 查出 : 51 104/ L 因此 : 1 = mmLL 80.1450104/ 51 (2) 滾珠與螺紋滾道間接觸變形 2 : 查資料 : mQ 5.8, 因進行了預緊 : mQ 25.45.821212 . (3) 支承滾珠絲杠的軸承的軸向接觸變形3: 采用 8012 單向推力球軸承 (GB301-84) , 763.4Qd, 12z , mmd 15 mmZd mPcQ0 0 9 4.0127 6 3.4 32.2 0 20 0 2 4.00 0 2 4.0 3 23 22 考慮到進行了預緊 , 以 :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12 頁 共 41 頁 mmC 00 47.0213 綜合以上幾項變形量之和: mm0 2 6 9 5.00 0 4 7.00 0 2 4 5.00 1 8 0.0321 顯然 , 此變形量已大于定位精度的要求 !, 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修改設計 , 因橫向溜板空間限制 , 不宜再加大滾珠絲杠直徑 , 故采用貼塑導軌減小摩擦力 , 從而減小最大牽引力 。 重新計算如下: Fm=1.4 Fy+F( Fz+2Fx+G) = 1.4 670+0.04( 2860+2 1072+600) =1155N 從資料中查出 , 當 Fm=1155時 , 51 104.2/ L, 因此 ,mmLL 251 1008.1450104.2/ 2 和 3 不變 , 所以綜合幾項變形量之和: mm0 1 9 7 5.00 0 4 7.00 0 2 4 5.00 1 0 8.0321 此變形量仍不能滿足要求 , 如果將滾珠絲杠再經過預拉伸 !剛度還可以提高四倍 , 則 ,mm01165.00047.000245.00180.04141 321 此變形量可以滿足設計要求。 3.3.6 校核 滾珠絲杠副的拉壓系統(tǒng)剛度影響系統(tǒng)的定位精度和軸向拉壓振動固有頻率,其扭轉剛度影響扭轉固有頻率。承受軸向負荷的滾珠絲杠副的拉壓系統(tǒng)剛度 Ke由絲杠本身的拉壓剛度 KS,絲杠副內滾道的接觸剛度 Kc,軸承的接觸剛度 KB,螺母座的剛度 KH,按不同支承組合方式的計算而定。扭轉剛度按絲杠的參數(shù)計算。 ( 1) 臨界壓縮負荷 絲杠 的支承方式對絲杠的剛度影響很大,采用兩端固定的支承方式并對絲杠進行預拉伸,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絲杠的潛能。所以設計中采用兩端固定的支承方式 9。 臨界壓縮負荷按下式計算: 211 m a x20crf E IF K F NL (3.7) 式中 E 材料的彈性模量 E 鋼 =2.1 1011(N/m2); L0 最大受壓長度 (m); K1 安全系數(shù),取 K1=1/3; Fmax 最大軸向工作負荷 (N);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13 頁 共 41 頁 f1 絲杠支承方式系數(shù); (支承方式為雙推 雙推時,見下圖, f1=4,f2=4.730) I 絲杠最小截面慣性矩 (m4): 4420( 1 . 2 )6 4 6 4 wI d d d (3.8) 式中 d0 絲杠公稱直徑 (mm); dw 滾珠直徑 (mm)。 4 1 2 8 43 . 1 4 ( 3 2 1 . 2 3 . 9 6 9 ) 1 0 2 . 7 1 064Im 絲杠螺紋部分長度 1 8 0 1 1 2 4 0 3 3 2uL m m ,取 350uL mm支承跨距 1 400L mm, 絲杠全長 500L mm 由公式 (3.7) 2 1 1 8m a x264 3 . 1 4 2 . 1 1 0 2 . 7 1 0 1 4 2 2 5 5 4 . 3 2 0 1 34 2 0 1 0 3 N F N cr F可見crF遠大于maxF,臨界壓縮負荷滿足要求。 ( 2) 臨界轉速 222 2 22 m a x30 9910crccf f dEIn k nL A L (3.9) 式中 A 絲杠最小橫截面: 2 6 4 22 3 1 . 5 1 0 7 . 8 1 044A d m cL 臨界轉速計算長度: 1 1 2 5 0 0 3 5 01 8 0 4 0 3 5 1 . 5 0 . 422cLm 取 1 0 .4cL L m, 2k 安全系數(shù),一般取 2 0.8k ; 材料的密度: 337 . 8 5 1 0 /k g m ; 2f 絲杠支承方式系數(shù) ,查表得2 4.730f , 2 m a x20 . 0 3 1 59 9 1 0 4 . 7 3 0 4 3 6 5 0 / m i n 1 5 0 0 / m i n0 . 4crn r n r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14 頁 共 41 頁 滿足要求。 ( 3) 絲杠拉壓振動與扭轉振動的固有頻率 絲杠系統(tǒng)的軸向拉壓系統(tǒng)剛度 Ke的計算公式: 兩端固定: 11 1 1 1 1 ( / )4e B c H SNmK K K K K (3.10) 式中 Ke 滾珠絲杠副的拉壓系統(tǒng)剛度 (N/ m); KH 螺母座的剛度 (N/ m); Kc 絲杠副內滾道的 接觸剛度 (N/ m); KS 絲杠本身的拉壓剛度 (N/ m); KB 軸承的接觸剛度 (N/ m)。 1) 絲杠副內滾道的接觸剛度可查滾珠絲杠副型號樣本。 2) 軸承的接觸剛度可查軸承型號樣本。 3) 螺母座的剛度可近似估算為 1000。 4) 絲杠本身的拉壓剛度: 對絲杠支承組合方式為兩端固定的方式: 61 0 /s A E lK N ma l a (3.11) 式中 A 絲杠最小橫截面, 222 ()4A d m m; E 材料的彈性 模量, E=2.1 1011(N/m2); l 兩支承間距 (m); a 螺母至軸向固定處的距離 (m)。 已知:軸承的接觸剛度 1 0 8 0 /BK N m,絲杠螺母的接觸剛度 7 1 6 . 7 /CK N m,絲杠的最小拉壓剛度m i n 5 4 5 . 2 /sK N m(見后面計算)。螺母座剛度 1 0 0 0 /HK N m。 1 1 1 1 14 1 0 8 0 7 1 6 . 7 1 0 0 0 4 5 4 5 . 2eK 3 2 4 /eK N m 絲杠系統(tǒng)軸向拉壓振動的固有頻率: /eB K ra d sm (3.12)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15 頁 共 41 頁 式中 m 絲杠末端的運動部件與工件的質量和 (N/ m); Ke 絲杠系統(tǒng)的軸向拉壓系統(tǒng)剛度 (N/ m)。 顯然,絲杠的扭轉振動的固有頻率遠大于 1500r/min,能滿足要求。 ( 4) 絲杠扭轉剛度 絲杠的扭轉剛度按下式計算: 47 .8 4 mTdK L (3.13) 式中 md 絲杠平均直徑: L 絲杠長度 43 1 . 7 57 . 8 4 1 5 9 3 4 /500TK N m r扭轉振動的固有頻率 : ()3TTswzKJJJ (3.14) 式中 JW 運動部件質量換算到絲杠軸上的轉動慣量 (kg m2); JZ 絲杠上傳動件的轉動慣量 (kg m2); JS 絲 杠的轉動慣量 (kg m2)。 由文獻 7, 8得: 平移物體的轉動慣量為 2 4 22 0 0 0 0 . 0 1( ) 5 . 2 1 09 . 8 1 2J k g m 絲杠轉動慣量: 2 2 21 1 1()8 8 4s s s s sJ m d d d L 34421 3 . 1 4 7 . 8 5 1 0 0 . 5 0 . 0 3 2324 1 0 k g m 421 . 6 1 0zJ k g m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16 頁 共 41 頁 415934 4 4 2 7 . 1 / 4 2 2 9 7 / m i n4( 5 . 2 1 . 6 ) 1 03T r a d s r 顯然,絲杠的扭轉振動的固有頻率遠大于 1500r/min,可以滿足要求。 ( 5) 傳動精度計算 滾珠絲杠的拉壓剛度 24s dEK L(3.15) 導軌運動到兩極位置時,有最大和最小拉壓剛度,其中, L值分別為 300mm 和 100mm。 最大與最小機械傳動剛度: 25m a x0 . 0 3 1 5 2 . 1 1 0 1 6 3 5 . 7 /4 0 . 1sAEK N mL 25m i n0 . 0 3 0 5 2 . 1 1 0 1 0 2 . 5 /4 0 . 3sAEK N mL 最大和最小機械傳動剛度: m a x m i n11 2 4 0 . 6 5 /1 / 1 / 1 / 1 / 5 4 5 . 2 1 / 7 1 6 . 7 1 / 1 0 8 0o s C BK N mK K K m a x m a x11 3 4 1 /1 / 1 / 1 / 1 / 1 6 3 5 . 7 1 / 7 1 6 . 7 1 / 1 0 8 0o s C BK N mK K K 由于機械傳動裝置引起的定位誤差為 0 0 m i n 0 m a x11()k FmKK(3.16) 111 4 5 6 . 6 ( ) 1 . 7 82 4 0 . 6 5 3 4 1k m 對于 3 級滾珠絲杠,其任意 300mm 導程公差為 12m ,機床定位精度0 .0 2 4 / 3 0 0m m m m,所以, 2 4 1 / 5 4 . 8k m ,可以滿足由于傳動剛度變化所引起的定位誤差小于( 1/3 1/5)機床定位精度的要求。再加上閉環(huán)反饋系統(tǒng)的補償,定位精度能進一步提高 10。 (1) 滾珠絲杠副的幾何參數(shù): 滾絲杠副型號 : CDM2005-2.5 ; 公稱直徑: mmd 200 ; 導程: mmPh 5;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17 頁 共 41 頁 鋼球直徑 : mmDw 175.3; 絲杠外徑 : mmd 5.19 ; 螺紋底徑 : mmd 6.171 ;旋環(huán)列數(shù) 圈數(shù) : 15.2 ; 額定動載荷 8451:NCa; 額定靜載荷 : 18325:0 NC a; 接觸剛度 : 612:/ mNR 螺母安裝尺寸: 45D 703 D 564 D 11B 8.55D 106 D 6h 78L 281 L 4C 3A 6MM 3.4 齒輪傳動比計算 : 已確定橫向進給脈沖當量 : 005.0P ,滾珠絲杠導程 : mmL 50 , 初選步進電機步距角 75.0 計算傳動比 : 48.0575.0005.03603600 Libp 考慮到結構上的原因 , 不能使齒輪直徑太大 , 以免影響橫向溜板的有效行程 , 所以 , 可采用兩級 齒輪降速 : 2520402454534321 ZZZZi因進給運動齒輪受力不大 , 模數(shù) m 取 2 。 3.5 步進電機的計算和選型: 3.5.1 等 效轉動慣量計算 : 傳動系統(tǒng)折算到電機軸上的總的轉動慣量 2cmkgJ 可由下式計算: 20222112 LgGJJZZJJJSM其中 : MJ 為步進電機轉子的轉動慣量 2cmkg ; 1J 為齒輪 1Z 的轉動慣量 2cmkg ; 2J 為齒輪 2Z 的轉動慣量 2cmkg ; SJ為滾珠絲杠的轉動慣量 2cmkg ;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18 頁 共 41 頁 參考同類型機床 , 初選反應式步進電機 BF150 其轉子的轉動慣量為: 210 cmkg 。 24314131 62.224.61078.01078.0 cmkgLdJ 24324232 39.6281078.01078.0 cmkgLdJ 24334333 952.2915041078.01078.0 cmkgLdJ ; NG 600 代入上式: 20222112 LgGJJZZJJJSM 22127.3625.08.9600952.2939.6402462.210cmkg 考慮步進電機與傳動系統(tǒng)慣量匹配問題 , 2 7 7.01 2 7.36/10/ JJ M基本滿足慣量匹配的要求。 3.5.2 電機力矩的計算機: 機床在不同的工況下 , 其所需轉距不同 , 下面分別按各階段計算 : ( 1) 快速空載啟動力矩qM: 起在快速空載啟動階段 , 加速力矩占的比例較大 , 具體 計算公式如下: 0MMMM fa m a zq aaaaa tnJtnJJM 60102102602m a x2m a xm a xm i n/50036075.0005.01 2 0 0360m a xm a x rVn bPa 啟動加速時間: msta 30aaaaa tnJtnJJM 60102102602m a x2m a xm a xcmN 6.6 3 01003.060 5 0 021 2 7.36 2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19 頁 共 41 頁 折算到電機軸上的摩擦力矩fM: cmNZZLGFFiLFM zf 8.4120258.025.060026 8 016.02212000附加摩擦力距0M: 212020000 9.0120258.025.01 1 5 531123112ZZLFiLFM m 228.59.0120258.025.01 1 5 531cmN 上述三項合計 cmNMMMMqfa 2.6878.51.486.6300m a x( 2) 快速移動時所需力矩 KM : cmNMMM fK 6.478.58.410 ( 3) 最大切削負載時所需力矩QM: iLFMMMMMM XffQ 2 000 cmN 9.1 3 220258.025.01 0 7 28.58.41 從上面計算可以看出, Mq 、 KM 和QM三種工況下 , 以快速空載啟動力矩最大 , 所以 , 以此項作為初選步進電機的依據(jù) 。 查資料 , 當步進電機為五項十拍時 , 951.0/m a x jq MM; 最大靜力矩 :cmNM j 1.7 1 39 5 1.0/2.6 8 7m a x 按此最大靜力矩 , 001130 BF 型反應式步進電動機的最大靜轉矩為 : mN31.9 大于陜西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第 20 頁 共 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