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童心理學復習資料 (一)概念題 1、觀察法 觀察法就是定期、直接地觀察某個群體中兒童的交往行為,記錄他們相互交往的頻次,并據此畫出這個群體的社會結構圖。 2、 社會測量法 社會測量法是用問卷或訪談的方法,要求群體中的每一個兒童都對群體中其他兒童的喜歡程度做出評價的方法,具體方法包括同伴提名法和同伴評定法。 3、情緒理解 是指兒童能識別自己和別人的情緒,并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和結果的能力。情緒理解包括對情緒狀態(tài)的理解和對情緒過程的理解。 4 時序研究:將橫向研究與縱向研究融合在一起,在橫向研 究的基礎上,進行縱向研究,以更好的研究心理變化的特點與轉折點。 5、 氣質:氣質 是指在情緒反應、活動水平、注意和情緒控制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穩(wěn)定的個體差異。對許多人而言,氣質這個詞隱含著行為的個別差異的生物基礎,這個基礎是會遺傳且穩(wěn)定的。 6、反射法:新生兒出生的時候已經具備了一套完整的無條件反射裝置,包括吸吮反射、抓握反射、覓食反射、瞳孔反射等。如果某個刺激就引出相應的無條件反射行為,這說明嬰兒能感覺到該刺激,否則就很難判斷。 7胚胎期:胚胎期也叫細胞和組織分化期,是從懷孕后的第三周開始,一直到懷孕后的第八 周結束。 8、嬰兒動作發(fā)展的規(guī)律:兒童頭幾年動作發(fā)展的進程和身體及神經系統(tǒng)發(fā)展一樣遵循頭尾原則,即頭、頸、上肢的動作發(fā)展先于腿和下肢的發(fā)展。 9、髓鞘化:髓鞘化就是 髓鞘發(fā)展的過程,它使神經興奮在沿神經纖維傳導時速度加快并保證其定向發(fā)展。 10、圖式:圖式是指動作的結構或組織,這些動作在相同或類似的環(huán)境中由于不斷重復而得到遷移或概括。 11、客體永久性:客體可以獨立于自我而客觀地存在,當物體不在眼前或通過其他感官不能察覺時,仍然是存在著的,這時他們才獲得了客體永久性 12學前兒童發(fā)展心理學:是個體發(fā)展心理學 的一個分支,是以學前的兒童為研究對象,研究個體從受精卵形成到入學前這一成長過程中生理、心理和行為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各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 13、橫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時間內,對不同年齡組被試進行觀察、測量或實驗,以探究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或特點。 14、縱向研究:又稱追蹤研究,是指在較長時間內對同一群被試進行定期的觀察、測量或實驗,以探究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或特點。 (二)選擇題 (每個 3 分,共 24 分 1在出生時存在,后來消失,并能作為神經系統(tǒng)正常發(fā)展的指標的一種原始反射是( A)。 A 巴賓斯基反射 B 摩羅反射 C 手掌抓握反射 D 行走發(fā)射 2 1 歲半的兒童只能集中注意( C )。 A 10 15 分鐘 B 8 10 分鐘 C 5 8 分鐘 D 15 20 分鐘 (三)簡答題(每小題 10 分,共 40分) 1簡述兒童語言發(fā)展的影響因素。 語言的發(fā)展有其生物學基礎,所以,語言的發(fā)展也存在敏感期。 一般而言,嬰幼兒階段是大腦對語言刺激最為敏感的階段,也是語言能力發(fā)展最為迅速的階段。錯過了這個時期,兒童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就會受到不可逆轉的消極影響?;嵴Z言的發(fā)展說明了語言敏 感期的存在。 語言的學習必須有適當的環(huán)境刺激。環(huán)境和學習對幼兒的語言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模仿和強化是影響兒童語言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語言發(fā)展還受認知發(fā)展、信息處理策略的影響。認知發(fā)展的研究表明, 1、 2 歲的嬰幼兒心理表征能力逐漸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也日漸成熟,這些都是詞匯的理解和掌握、語法的獲得和運用的關鍵因素。 2嬰兒早期記憶的發(fā)展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嬰兒記憶的早期跡象表現于他們對刺激的習慣化和去習慣化中。 當嬰兒已習得了某個刺激時,他們就不再注意這個刺激(習慣化);而當新刺激出現時,嬰兒會將新刺激與已習得 的刺激進行比較,如果二者不相匹配,注意則會再度出現。 嬰兒的記憶能力還表現于條件反射的形成中。如見到媽媽或聽到媽媽的聲音, 3個月的寶寶就開始做吸吮動作,這說明他記住了媽媽的樣子和聲音。 記憶的發(fā)展還表現在兒童的模仿行為中。嬰幼兒有與生俱來的模仿能力。出生不到七天的新生兒就已經能夠模仿成人的許多面部表情,如吐舌頭、張嘴閉嘴。 3、 學前兒童發(fā)展的領域有哪些? 答:學前兒童的發(fā)展是一個系統(tǒng)整體,我們對其生理、心理和行為進行研究時會初步劃分為生理發(fā)展、認知發(fā)展、情感和社會性發(fā)展三大領域。生理發(fā)展主要包括:身體的發(fā)展、腦 的發(fā)展 、感知覺的發(fā)展和運動能力的發(fā)展;認知發(fā)展主要包括:記憶、思維、問題解決、語言等;情感和社會性發(fā)展主要包括:情緒那里的發(fā)展、氣質、自我的發(fā)展、對他人的認知、同伴關系、以及品德心理的發(fā)展及性別角色的獲得等。 三個領域的發(fā)展并不是完全獨立的,而是相互交迭、相互影響的。新的運動能力,如手的動作、坐立、爬行和走路(身體領域),有助于嬰兒了解周圍環(huán)境(認知領域)。當嬰兒思考和行為能力更強時,成人就通過游戲、語言和愉快的表情表達來刺激嬰兒達到新的成功(情緒和社會性領域)。 4、簡述學前兒童發(fā)展的基本理論問題 答:發(fā) 展的基本理論問題是所有的發(fā)展心理學家都必須回答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反映了他們對兒童心理現象的理解、解釋和預測的不同。這些基本理論問題主要有三個: 1.遺傳和環(huán)境那一個對兒童發(fā)展的影響更大? 2.兒童是主動地還是被動的? 3.發(fā)展是連續(xù)的還是階段性的? 5、胎兒發(fā)育的三個階段 從受精卵形成到出生,要經歷 270 天左右,其間,受精卵經過不斷的自我復制,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發(fā)展變化過程:胚種期、胚胎期、胎兒期。 6、評價遺傳對行為影響的兩種主要策略(選擇性育種與家譜研究) 選擇性育種和家譜研究 ,是用來評價遺傳對行為影響的 兩種主要策略。 選擇性育種的研究:許多研究者通過選擇性培育有特殊特質的動物,來回答遺傳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這種特質的個體差異。一個有名的選擇性育種的實驗是屈賴恩所進行的,他試圖證明老鼠走迷宮的能力是一種由遺傳決定的特質。 家譜研究:對人類心理和行為的研究,行為遺傳學者通常使用家譜研究的方法。在典型的家族研究中,將同一家庭中的每個人加以比較,分析他們在一或多個行為特質上的相似程度。如果某一特征是由遺傳決定的,則 血緣關系 的近、疏會決定家庭成員間在這一特征上的相似性。 家譜研究一般采用兩種方法:雙胞胎研究和收養(yǎng)研究 。 7、大腦左、右半球的功能:大腦左半球控制著身體的右側,它包括言語中樞、聽覺中樞、動作記憶中樞、言語加工中樞、積極情感表達中樞。 大腦右半球控制著身體的左側,它包括空間視覺中樞、非言語聲音中樞、觸覺中樞和消極情感表達中樞。 8、研究嬰兒感知覺的方法:(一)反射法 新生兒出生的時候已經具備了一套完整的無條件反射裝置,包括吸吮反射、抓握反射、覓食反射、瞳孔反射等。如果某個刺激就引出相應的無條件反射行為,這說明嬰兒能感覺到該刺激,否則就很難判斷。 (二)習慣化與去習慣化 當一個新異刺激出現時,嬰兒會產生許多身體 變化或反應,比如頭部或眼部運動、呼吸或心跳頻率的變化。但如果同樣的刺激反復出現,嬰兒的反應就會越來越弱,直到完全消失。這樣一個過程,就是習慣化的過程。此時,如果再出現一個新的刺激,嬰兒的身體可能又會發(fā)生新的變化,這個過程被稱為去習慣化。 最近有一些研究者利用習慣化和去習慣化的方法發(fā)現,嬰兒若能長時間地注意與前一刺激類似的對象,這些嬰兒在后幾年的智商測定中得分也較高。這一發(fā)現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研究人員試圖利用這種方法增加 IQ 的可預測性。 (三)視覺偏好法 所謂視覺偏好法是指研究者同時給嬰兒呈現至少兩種刺激, 觀察嬰兒是否對其中的一個更感興趣。范茨同時給嬰兒出示兩個圖案,測量嬰兒注視每個圖案的時間。結果發(fā)現,嬰兒喜歡中等復雜水平的某一類圖案。 (四)誘發(fā)電位測量法 這種方法是給嬰兒呈現一種刺激,然后測量記錄嬰兒腦電波的變化,確定他們感知覺能力的發(fā)展情況。測量時,需要在嬰兒頭上插上數個微電極。如要測量由視覺引起的腦電波的變化,就將其插在枕葉區(qū);如要測量由聽覺引起的腦電波的變化,就將其插在頂葉區(qū)。如果嬰兒能覺察到刺激,其腦電波的形狀將會發(fā)生變化,也就是表現出誘發(fā)電位。 (五)高振幅吮吸 所謂高振幅吮吸法,就是研究者讓 嬰兒吮吸一個里面鑲有電路的特殊奶嘴,通過嬰兒的吮吸動作,觀察他們對被感知環(huán)境的反應。通過嬰兒的吮吸動作,觀察他們對被感知環(huán)境的反應。當嬰兒對某刺激有興趣時,他們的吮吸頻率就會增加;興趣消失,則吮吸頻率和強度恢復到基本值狀態(tài)。通過記錄孩子吮吸頻率的變化,我們能了解孩子對哪些刺激更有興趣。對于測量嬰兒的感知覺能力發(fā)展水平來說,高振幅吮吸法無疑是更加巧妙且應用范圍更廣的一種方法。 反射法、習慣化與去習慣化、視覺偏好法、誘發(fā)電位測量法、高振幅吮吸 9、“習慣化與去習慣化”的含義及其應用:當一個新異刺激出現時,嬰兒會 產生許多身體變化或反應,比如頭部或眼部運動、呼吸或心跳頻率的變化。但如果同樣的刺激反復出現,嬰兒的反應就會越來越弱,直到完全消失。這樣一個過程,就是習慣化的過程。此時,如果再出現一個新的刺激,嬰兒的身體可能又會發(fā)生新的變化,這個過程被稱為去習慣化。 最近有一些研究者利用習慣化和去習慣化的方法發(fā)現,嬰兒若能長時間地注意與前一刺激類似的對象,這些嬰兒在后幾年的智商測定中得分也較高。這一發(fā)現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研究人員試圖利用這種方法增加 IQ 的可預測性。 10、社會性參照的概念與作用: 7-10個月的嬰兒通過識別和 理解他人的情緒表情,監(jiān)控他人(比如:父母)對于不確定情境的情緒反應,并利用得到的信息調整自己的行為。這就是社會性參照。社會性參照的能力隨嬰兒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強,參照的對象也從父母發(fā)展到其他人身上。如在一歲左右,當嬰兒面對一件陌生的玩具時,如果在一旁的陌生人微笑著,嬰兒更可能去靠近玩具并拿玩具來玩;但是,如果陌生人面帶驚恐的表情,那么,嬰兒很可能不會靠近陌生玩具。社會性參照使嬰兒將自己與他人對事件的評估進行比較,幫助嬰兒更好的理解他人的感受、想法。 11、幼兒動作發(fā)展的遵循的原則:動作發(fā)展的過程也同樣遵循頭尾 原則,頭、頸、上端的動作先于腿和下端的發(fā)展。同時,動作發(fā)展也遵循遠近原則,軀干和肩膀的動作發(fā)展先于手和手指的動作發(fā)展。 12請簡述幼兒的思維特征,并對其中的某一特征進行舉例說明。 答:幼兒的思維特征有三個:自我中心性、泛靈論和直覺思維。 13請簡述游戲是如何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 答:游戲中,兒童與同伴建立了最初的人際關系。游戲促進兒童觀點采擇能力的發(fā)展;在游戲中兒童有機會學習和表現、檢驗自己的社會問題解決的技能;游戲有助于兒童學習以社會允許的方式表達消極情緒;游戲有助如兒童學習對諸如攻擊行為等 反社會行為的控制。 14 遺傳對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影響:遺傳是心理發(fā)展的基礎。遺傳對人的氣質、性格產生影響;遺傳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遺傳通過與環(huán)境互動影響和決定著行為的結果。 15 遺傳和環(huán)境對氣質的影響:氣質這一個體差異具有生物學基礎,它在很大程度上受遺傳影響并具有跨時間的穩(wěn)定性。行為遺傳學家用雙生子研究范式,找到氣質受遺傳影響的證據。盡管多數氣質特征的遺傳系數在整個嬰兒期和學齡前期都只是處于中等水平,但仍有許多重要的氣質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受遺傳影響。 氣質的遺傳程度只是中等,這一事實告訴我們,環(huán)境也同時影響 著兒童的氣質。最近有研究顯示,與兄弟姐妹共享的家庭環(huán)境,對氣質的積極特征(如微笑 /社交性)影響最為顯著,而這些共享環(huán)境對兒童的活動水平和氣質的某些消極特征影響非常小,原因在于,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兄弟姐妹,在這些氣質方面不具有相似性。真正對氣質的消極成分產生影響的,其實正是非共享的環(huán)境因素,這些因素結合起來最終造成了個體間氣質的差異。如果父母在早期注意到孩子們之間行為有差異,并調整對他們的養(yǎng)育方式的話,非共享環(huán)境因素便很容易形成。 氣質并不是決定孩子日后人格的唯一因素。氣質特征也會受個人生活經驗的影響,尤其會受 照顧者的價值觀和個性的影響。不過,早期人際關系的特征同樣受到孩子獨特的性情影響。也就是說,父母會因為孩子先天的不同氣質特征,而用不同的方式照顧和對待孩子。由此可見,即便父母有心要對每個孩子完全公平,但還是會在不一樣的情緒環(huán)境中養(yǎng)育每個孩子,因為孩子各自的氣質已經使親子關系各不相同了。 16、 早期動作發(fā)展的心理學意義 兒童早期動作的發(fā)展是人整體發(fā)展的一部分,動作技能的發(fā)展必然對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帶來顯著的影響。我們可以從對嬰兒的社會性發(fā)展影響和認知發(fā)展影響兩方面看。 當嬰兒能夠爬行或行走以后,他們探索周圍環(huán)境的熱 情變得日益高漲起來。父母此時會發(fā)現家里似乎成了一個戰(zhàn)場:雜亂的書籍、衣櫥周圍滿地的衣服,父母需要為他做一些防護措施,需要給他一些約束,這時嬰兒與父母之間會產生一些沖突和意志較量。但總的來說,嬰兒動作的發(fā)展,是父母樂于見到的,因此父母和嬰兒之間由于動作技能的進步而出現良好的社會互動成為可能。動作的熟練也使嬰兒更有自信離開照料者去嘗試新刺激,而一旦感覺不安全時,又能迅速回到照料者身邊。 各種主要動作的獲得也能促進兒童感知覺的發(fā)展。研究表明,與不動的同齡嬰兒相比,爬行或在人幫助下移動的嬰兒更能發(fā)現藏起來的物品。爬 行和行走還能促進嬰兒空間定向能力的發(fā)展和深度知覺的發(fā)展,使他們的爬行和行走更有效和安全。 因此,動作發(fā)展對嬰兒其他領域的發(fā)展有促進作用,也再次說明兒童的發(fā)展是整體的發(fā)展。 17、促進兒童早期的動作發(fā)展 動作是人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發(fā)展領域,尤其是對嬰兒期和兒童早期的個體來說,動作發(fā)展極為重要。 皮亞杰就以“感知運動階段”來稱呼兒童認知發(fā)展的最初階段。從個體心理發(fā)展的生理基礎以及心理各方面的早期發(fā)展來看,動作作為主體能動性的基本表現形式,在個體早期心理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建構作用,它使個體能夠積極地構建和參與自身 的發(fā)展。動作的發(fā)展不僅有助于身體發(fā)展,還有助于兒童建立自尊和自信。動作發(fā)展使兒童在與環(huán)境的互動中獲取豐富的經驗,感知覺更加精確,同時,又促進腦和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而這些發(fā)展又使兒童的動作技能更加熟練。 運動是實現動作發(fā)展的基本途徑。兒童渴望運動,運動是兒童的基本需要。兒童是把自己的動作發(fā)展作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自然發(fā)展的。 所以,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游戲時間,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孩子多運動。 根據他們的天性給他們提供各種自然安全的環(huán)境和器具,讓他們去操作、玩耍各種物體,進行各種運動。游戲和戶外活動是最佳的動作技能練習方式 ,要多讓孩子進行戶外活動,跑跑跳跳,如跳房子、雙足跳、單足跳、踢球、拍球等等。幼兒活潑、好動、喜歡模仿,而游戲一般都有具體情節(jié)和動作,模仿性強,符合他們的年齡 特點,能夠滿足他們的興趣和愿望。同時,游戲也離不開運動(動作)。在自然的游戲和戶外環(huán)境下,幼兒的不正式的練習可以使他們獲得豐富的感知運動經驗,幫助他們掌握復雜的動作技能和運動協(xié)調能力。同樣,小動作的發(fā)展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鍛煉,比如倒果汁、穿衣、搭積木、握筆寫畫、插片、折紙、剪貼等,都能使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不斷提高。 父母和教師的態(tài)度對兒童動作的發(fā) 展也有一定的影響。如果父母或教師批評孩子在運動或動作上的表現,那么就可能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阻礙孩子動作的發(fā)展。此外,父母或教師教孩子一些特殊的動作技能,或是強硬地糾正孩子做“正確”的動作,或是對運動持輸贏的態(tài)度而不是享受樂趣的態(tài)度,這些也可能會挫傷孩子運動的積極性,失去對運動的渴望,結果往往事與愿違。社會對兒童動作的發(fā)展也會產生影響。目前社會上過分強調兒童的符號能力及訓練,反而忽視了動作和運動能力的發(fā)展。對嬰幼兒來說,把抽象符號系統(tǒng)的訓練放在過分強調的位置是非常不利的。兒童早期正處于感覺運動階段,而符號能 力訓練則以所謂早期智力開發(fā)的名義削減了兒童獲得感性經驗和發(fā)展感覺的機會,也就阻礙了兒童正常的動作發(fā)展。 18、依戀的概念及鮑爾貝的嬰兒依戀行為的發(fā)展階段:依戀是嬰兒尋求并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接觸的傾向,是嬰兒與照料者之間一種積極的、充滿深情的感情聯結。根據鮑爾貝( Bowlby,1969)的理論,依戀行為經歷了四個發(fā)展階段。 第一階段( 0 3 個月):前依戀期(對人無差別反應的階段)。 第二階段( 3 6 個月):對人有選擇反應的階段。第三階段( 6 個月 3 歲):積極尋求與專門的照顧者接近的階段。 第四個階段 (個月歲后):交互關系形成階段。 19、依戀的測量(陌生人情境測量法的概念及操著流程):陌生人情境測試法,它是一種標準化的方法,能夠檢驗嬰兒與母親建立的依戀類型。 標準化程序:包括情景介紹,具體操作細節(jié)等。具體情境包括以下片段: 母親和嬰兒在房間里,嬰兒自由玩耍或探索 3分鐘; 陌生人進來,站在那兒 1 分鐘,和母親說話 1 分鐘,蹲到地板上和嬰兒玩 1分鐘; 母親離開,陌生人和嬰兒玩,然后找機會離開,共 3 分鐘; 母親返回,陌生人趁機離開,母親安慰嬰兒,然后坐在旁邊 3 分鐘; 母親離開,嬰兒獨自待 3分鐘; 陌生人進來,試著安慰嬰兒,然后找機會離開,共 3 分鐘; 母親返回,陌生人悄悄離開,母親安慰孩子,坐下(片段結束,共 20 分鐘)。這些情境模擬了自然情景中有玩具時母親與嬰兒的互動(觀察嬰兒是否將照料者當作探索的安全基地);暫時和母親分離,陌生人進入(這往往讓嬰兒感到不安);與母親重聚(關注不安的嬰兒是否會從照料者 那里獲得安慰,重新開始玩耍)。通過對嬰兒在這些場景中的反應,可以將他們的依戀類型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安全型依戀:對母親信任、依戀,能接受母親的安慰。 抗拒型依戀:既依戀母親,又會表現出極度的反抗和懷疑。 回避型依戀:對這類嬰兒來說母親在不在無所謂。實際上這類嬰兒并未形成對人的依戀,所以也有人稱之為“無依戀的兒童”。 組織混亂方向混亂型依戀。嬰兒在陌生人情境中表現出混亂和無目標,沒有一個清晰的行為模式,對分離后的重逢經常有一些不一致的、古怪的行為反應。 20、 兒童的同伴關系分類, 可以將兒童分為五類: 一是受歡迎的兒童:受到同伴正向提名較多的孩子。他們具有較高的、積極的社會技能,一般比較友好、合作、有自己的觀點。 二是被拒斥的兒童:受到同伴負向提名較多的孩子。他們表現出較多的消極社會行為,可能有一定的攻擊性,也可能比較退縮,對人有敵意、沖動、不合作。這些孩子在班級里,可能是喜歡欺負人的孩子,也可能是被欺負的對象。 三是矛盾的兒童,又稱為有爭議的兒童:他們的正向提名和負向提名都較多。他 們可能有一些積極的品質,如助人、合作、有某些特長,但也有一些消極的品質,如攻擊、沖動等。這些孩子的社會性發(fā)展會隨著時間和環(huán)境的變化有較大的改變。 四是被忽視的兒童,他們是正向提名和負向提名都很少的孩子。他們很少與其他孩子一起玩,可能比較害羞,亦可能喜歡獨自游戲。一般情況下,如果這些孩子需要朋友,他們能很快投入到其他孩子的活動中,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 五是一般的兒童,在幼兒園,以上四種類型的孩子大約占 2/3,其余 1/3 的孩子屬于一般的兒童。 (四)論述分析題(共 1 題 16 分) 1朵朵是一個困難型氣質的幼兒 ,他容易焦慮、緊張,對新的生活常規(guī)(如 4歲了,需要一個人睡在自己的房間了)難以適應;他的父母在要求他遵守規(guī)則的過程中,能保持鎮(zhèn)定、平靜,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并允許孩子放慢腳步、慢慢適應新的生活常規(guī),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孩子就不再那么暴躁、焦慮、拒絕和適應不良了。試用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兒童氣質的“擬合模型”說明這個案例。 答:兒童最初表現出來的氣質特點是人格發(fā)展的基礎。這種差異影響了父母或其他教養(yǎng)者與兒童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制約了父母對兒童作用的效果。所以,托馬斯等人認為,氣質并不直接決定兒童人格的發(fā)展,他們提出“ 擬合模型”,用來解釋氣質與環(huán)境如何相互作用才能產生最為有利的結果。所謂“擬合模型”就是指父母的撫養(yǎng)模式和撫養(yǎng)環(huán)境與兒童的氣質之間的匹配。只有撫養(yǎng)方式與孩子的氣質擬合良好,才能較好地促進孩子的發(fā)展。許多困難型氣質的嬰兒,接受了父母親耐心而敏感的照料,當他們進入童年期或青春期時,已經不再表現為困難型氣質了。( 6 分) 但是對父母而言,面對一個過度活躍、情緒多變又不聽話的兒童,要真正保持鎮(zhèn)定、耐心和敏感,確實不容易。許多父母在教養(yǎng)困難型氣質的兒童時也會變得易怒、不耐煩,要求苛刻、還可能采取懲罰的管教措施。但是,這樣 的教養(yǎng)態(tài)度和教養(yǎng)方式與困難型兒童的氣質類型并不擬合,于是,孩子變得更焦慮、緊張,對父母的懲罰措施也更抵抗。事實表明,如果父母在教養(yǎng)時總是不耐煩、生氣、要求苛刻、采取懲罰手段,那么,困難型氣質的兒童在日后往往會繼續(xù)保持困難型氣質的特點,并出現行為問題。 擬合模型告訴我們,孩子帶著獨特的氣質來到這個世界,成人必須接受它、適應它。父母既不能總是表揚孩子的優(yōu)點,也不能一味指責孩子的過錯。無論孩子是哪一種氣質類型,父母都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接受、認可的家庭氛圍,和一個與其氣質擬合的撫養(yǎng)環(huán)境,以幫助孩子發(fā)展他們的優(yōu)勢 領域。 2每個人都需要有朋友,兒童不僅需要有足夠的同伴關系,還需要親密的友誼關系。朋友是兒童重要的社會化代理人之一。試分析友誼對幼兒發(fā)展的影響。 答: 兒童不僅需要有足夠的同伴關系,還需要親密的友誼關系。朋友是兒童重要的社會化代理人之一。友誼對幼兒發(fā)展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朋友是社會能力的促進者。 有一個擅于交際的朋友,可以協(xié)助不受歡迎或不善交往的兒童改善他們在同伴中的地位。研究者發(fā)現,如果一個被拒絕的兒童,想要加入到一個正在進行游戲活動的同伴團體中,如果他有一個朋友已經在這個游戲團 體中、或者他的朋友也想要加入到這個游戲團體中時,他們成功地進入游戲的可能性就更大。再者,那些有親密朋友的被拒絕兒童,比那些沒有朋友的被拒絕者擁有更為成熟的社會互動技巧和游戲行為。研究者認為,有彼此互助的親密朋友,可協(xié)助那些不受歡迎的兒童成功地與同伴接觸,并幫助他們獲得更為適宜的社會技能,進而改善這些孩子的社會地位(如同伴接受性)。 (二)朋友為兒童提供安全感和社會支持。 有朋友在場時,兒童就更可能對新奇環(huán)境做出建設性的反應。友誼能給幼兒提供安全感,這種安全感不僅能使兒童在面對新的挑戰(zhàn)時更勇敢,而且也會讓孩子 們感到,任何壓力 (如適應父母離婚或父母的拒絕,或者被同伴嘲弄 )都是可以承擔的。朋友是安全感及社會支持的重要來源,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友誼的這種角色愈來愈重要了。 (三)友誼促進角色采擇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的發(fā)展。 即使是幼兒,他們也能意識到,友誼是一種值得保護的、能帶來快樂的、積極的人際關系。因此,兒童在與這些有友誼關系的友伴互動時,就更愿意去嘗試解決他們之間的任何沖突或問題。當朋友之間發(fā)生沖突時,雙方都會更努力地去解釋他們各自的觀點,分析沖突的原因,并試圖解決沖突。因為如果沖突無法解決,就可能會失去珍貴的朋 友關系,友誼關系為朋友間沖突的解決提供了動力。這是一般的同伴互動所沒有的。因此,朋友間的意見不和,會促進兒童角色采擇能力的發(fā)展。 (四)友誼促進建立、維持親密關系能力的發(fā)展。 雖然所有年齡的親密友誼都是一種互惠的關系,但是其親密性及相互性從兒童中期到青年期才開始逐漸增強。幼兒最初建立的親密關系是與父母的依戀關系;進入幼兒園,幼兒開始與其他幼兒接觸并逐漸建立了最初的友誼,這種友誼隨年齡的增長逐漸強烈并指向于同性同伴;童年期的這種同性同伴間的強烈而親密的關系,是成人親密關系的預演:在成人之間穩(wěn)定的愛的關系中所需 的人際敏銳度和相互的承諾,可能在兒童的友誼中不斷預演而日趨成熟。 3案例: 14 個月時,豆豆會當著很多大人和小孩的面,跟著“小螺號”的調子開心地邊唱邊跳,可是 24 個月時,他跳了幾步就會停下,并且用手遮住臉。為什么毛毛的行為會有如此的改變? 答:分析: ( 1)幼兒自我意識的發(fā)展; ( 2)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對兒童行為的影響。 4、 案例: 3 月份剛剛插班進入你們小( 1)班的濤濤,每天還沒進幼兒園就開始哭,好容易被他爸爸安撫下來,可是一進班級見到你就又開始哭,兩周以后,他仍然不太適應,他不喜歡你撫摸他的頭,有小朋友靠 近他,他也會很警覺,不愿意參與你組織的集體活動。請用我們討論過的有關氣質的知識,來解釋這個孩子的情況。你準備用什么樣的方法幫助他適應? 分析: ( 1)氣質的定義,濤濤的氣質可能是退縮的、適應慢的、反應閾限低的(敏感的) ( 2)氣質與教養(yǎng)行為的適配性原則(耐心、不催促、接受、關愛、放慢速度等)。 5、 親子關系對于家庭的改變 嬰兒進入家庭后,家庭發(fā)生了意義深遠的改變。母親需要進行產后恢復并且調節(jié)身體中大量荷爾蒙的轉移。如果母親對嬰兒進行母乳喂養(yǎng),那么母親的能量可能基本上都消耗在這上面了。在母親的恢復期內,父親 所要做的事就是支持母親。這時的新生兒有著很多需求,這也使他們更多地受到母親的關注,在這種情況下,父親似乎成了被忽視的人,這讓他們感到很不適應。 嬰兒在任何時候都會毫不猶豫地向父母表達自己的需求,渴了、餓了、身體不舒服了等等都會及時地“告訴”父母。而且,嬰兒的作息時間表并不像成人那樣規(guī)律,這就使整個家庭的作息時間表變得不確定。 (一)家庭體系的改變 家庭中這個小生命的出現,使家里又多了額外的經濟負擔,父母要對其進行持續(xù)的照顧,而夫妻間的性生活也變得更保守了。 然而,對于許多第一次生育的父母而言,孩子降生并沒有 使婚姻產生多大的變化,令人滿意的婚姻會繼續(xù)保持這種快樂的狀態(tài)。相反,本來就不圓滿的婚姻常常在孩子降生后變得更加不幸。 如果父親和母親在照顧嬰兒的分工上有顯著的不同,分娩之后婚姻滿意度就會極度下降,這對親子關系具有極大的負面影響。相反,如果父母親能共同承擔起照顧嬰兒的責任,他們的婚姻就會變得更加快樂,對嬰兒也會更加敏感。 80 年代的學者們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誕生對母親的影響上,很少有學者研究孩子誕生對于父親的影響。事實上,當男性成為父親后,意味著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外在行為進行重新構造,在這一過程中很容易出現 失衡現象。研究發(fā)現,由于孩子的出生,丈夫對婚姻的滿意度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分析其原因,研究者認為主要有:由于對新生兒的養(yǎng)育、護理而造成的身體的緊張;丈夫經濟責任的增大;對于新的家庭情緒上的要求;成為父親后的各種限制;以及丈夫角色作用的重新定位等。 怎樣才能緩解或者消除孩子對于父親的消極影響呢?研究顯示,如果推遲做父母的年齡,等到將近 30 或 30 歲以上時再要孩子,可以使這種親子關系的過渡變得更容易些。在這之前,夫妻可以追求他們的職業(yè)目標、獲得一定的生活經驗、并在心理上準備好要為人父母。如果能做到這些,男性對做父親 就會有更大的熱情,并且因此更愿意與母親一起照顧孩子,這也給孩子及母親帶來安全感。 在貫徹了二十幾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后,我國的生育政策有所改變,今后,雙子女家庭可能會越來越多,在第二個孩子出生后,則要求父親在養(yǎng)育方面要起更加積極的作用。當母親剛剛分娩出第二個孩子,正處于恢復期時,父親既要照顧第一個孩子,同時又要承擔照顧新生兒的責任。這時,夫妻之間的分工就不再如從前了。對生育兩個孩子的家庭進行的追蹤研究表明,在對孩子撫養(yǎng)很好的家庭中,父親起著與日俱增的重要作用。就像一個父親所說的:“擁有一個孩子使我的妻子變?yōu)槟赣H ,而擁有兩個孩子使我成為一個父親?!?對于母親來說,由于有了經驗,照顧第二個孩子要比照顧第一個孩子容易得多,這樣,她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協(xié)調與丈夫和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正是由于她們的調節(jié),使父親更重視為人父的角色了。而且,家庭、朋友、配偶的支持與鼓勵對于減少父親的壓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夫妻雙方除了要進行自我調整外,還要幫助他們的第一個子女進行調整適應。在學前時期,這個孩子可能會感到被取代,并且表現出嫉妒與生氣。 (二)應對改變的措施。 如果夫妻能夠互相體諒并支持對方的需求,那么由嬰兒出生導致的壓力還是可以控制 的。如果孩子一直很依賴于他們的父母,這些父母的大部分精力和時間可能會投入到對孩子的照顧中,但是,父母們不應該因此就放棄享受生活的其它方面,他們仍可以像以前一樣生活。 兒童心理學作業(yè) 1 (第 1-2 章) 一、概念題 1、學前兒童心理學 :學前兒童心理學,就是以學前兒童為研究對象,研究從受精卵形成到入學前這一成長過程中,兒童生理、心理和行為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各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征和發(fā)展規(guī)律。 2、嬰兒傳記 :研究者觀察并記錄自己子女的發(fā)展,并把這些資料出版,這種方法開創(chuàng)了對兒童發(fā)展系統(tǒng)、科學的研究。 3、縱向研究 :又稱追蹤研究,是指在較長時間內對同一群被試進行定期的觀察、測量或實驗,以探究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或特點。 4、橫向研究 :橫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時間內,對不同年齡組被試進行觀察、測量或實驗,以探究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或特點。 5、觀察學習 :通過觀察他人(稱為榜樣)的行為進行的學習。 6、替代強化 :由于觀察到他人的行為受到表揚或懲罰,而使兒童也受到了相應的強化。 7、認知結構或圖式 :是指有組織的思維或行動模式,可用來整合經驗、解決問題。 8、同化與順應 :同化是使外在刺激適應于個體內在心理結構的過程; 順應是改變個體原有的認知結 構以適應外在刺激結構的過程。 同化及順應是兩個互補的過程,二者的平衡與失衡,促成了認知結構的發(fā)展。 9、最近發(fā)展區(qū) :兒童的“現有發(fā)展水平”與“通過成人的指導可能達到的水平”之間,就是兒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10、社會生態(tài)系統(tǒng)論 :美國學者布朗芬布倫納把外界環(huán)境因素和個體的生物因素揉合起來,提出了不同嵌套層級的社會生態(tài)理論。 二、簡答題 1、學前兒童心理學研究包括哪些內容? 答:研究內容包括學前兒童的生理發(fā)展、認知發(fā)展、情感和社會性發(fā)展三大領域。 2、中世紀以前的兒童觀是什么?系統(tǒng)地對兒童進行研究始于什么時間 ?具有代表性的兒童觀有哪些? 答:中世紀以前,人們多認為兒童是成人的雛形,是“小型成人”。系統(tǒng)地對兒童進行研究開始于 19 世紀末期。代表性的兒童觀有:夸美紐斯適應自然的原則;洛克的“白板說”、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觀。最有影響力的是嬰兒傳記的作者達爾文。 3、科學兒童心理學產生的標志是什么?現代兒童心理學的支柱指的是什么? 答:科學兒童心理學的產生,以 1882 年德國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普萊爾的兒童心理一書的出版為標志。 現代兒童心理學的支柱 :華生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 論 4、簡述二十世紀的主要兒童觀。 答:( 1)兒童應該擁有基本的人權;( 2)兒童是一個正在發(fā)展的人;( 3)兒童應當享有快樂的童年; (4)兒童具有主體性; ( 5)兒童本質是積極的; ( 6)幼兒才能開發(fā)得越早,就開發(fā)得越多; 5、簡述學前兒童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 答:這些基本理論問題是:遺傳和環(huán)境哪一個對兒童發(fā)展的影響更大?兒童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發(fā)展是連續(xù)的還是階段性的? 三、論述分析題 1、一位 4 歲孩子的母親認為,孩子的成長與成才是由他們的遺傳特征決定的,環(huán)境只能支持他們的成長,所 以,她為孩子提供溫暖、寬松的家庭氛圍,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玩具和良好的游戲環(huán)境,為孩子提供各種發(fā)展他們特長的條件和機會,但很少強迫或監(jiān)督孩子。請分析這位母親對發(fā)展基本理論問題的看法。 答:這位母親是遺傳決定論者,認為遺傳在兒童發(fā)展中起決定作用,兒童的心理與品性由基因決定;發(fā)展只是這些內在因素的自然展開,環(huán)境和教養(yǎng)只起引發(fā)作用,是輔助性的。因此這位母親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但并不強迫和監(jiān)督孩子。 2、如果研究者試圖研究經歷了父母離異的5 歲兒童的想法和感受,什么樣的方法將最為適用?為什么?還有哪些方法可以用來研究 兒童的發(fā)展? 答:( 1)觀察法、臨床法和個案研究法較為適用。 ( 2)因為觀察法在研究兒童發(fā)展的過程中,研究者可借助自己的感官,也可借助于儀器設備(如攝像機等),有目的、有計劃的對被觀察者的外部行為進行觀察;臨床法與訪談法相似,是自然主義的觀察、測驗和精神病學的臨床診斷法的并用;個案研究法是通過各種數據收集的方法(結構性訪談、問卷法、臨床診斷法、行為觀察法)建立起研究對象的成長檔案,以探討兒童發(fā)展的特點和影響因素。 ( 3)此外,其他方法還有調查法、測驗法、心理物理法等。 3、請列舉學前兒童心理學的各個理論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最具代表性的觀點。 答:( 1)精神分析理論,弗洛伊德,對兒童的人格結構和心理發(fā)展階段進行了系統(tǒng)的闡述;埃里克森更強調兒童是積極主動且能適應環(huán)境的探索者,強調自我的功能。 ( 2)行為主義理論,代表人物華生,認為一切行為都是刺激( S)反應( R)的學習過程;斯金納,區(qū)分出應答性行為(即由刺激引起的行為)和操作性行為(即個體自發(fā)出現的行為);班杜拉,強調的就是觀察學習和替代強化。 ( 3)美國新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班杜拉,強調觀察學習和替代強化。 ( 4)認知發(fā)展理論,代表人物皮亞杰,以發(fā)生認識論為基礎, 提出了心理認知發(fā)展理論,把認知發(fā)展分為四個階段;信息加工理論,維果斯基。 ( 5)社會生態(tài)系統(tǒng)論,代表人物美國學者布朗芬布倫納。 兒童心理學作業(yè) 2 (第 3-4 章) 一、概念題 1、氣質 :由神經類型決定的個體在情緒反應、活動水平、注意和情緒控制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穩(wěn)定的個體差異。 2、人格: 個體在對人對己對事反應時顯示出的特有的模式,這個模式構成一個人思想、情感和行為穩(wěn)定而統(tǒng)一的心理品質。 3、阿普加量表: 由美國醫(yī)生阿普加設計的一種快速測定新生兒是否正常的量表。該量表由不同等級組成,測量的內容包括心律、呼吸、肌 肉彈性、膚色和應激反射。 4、髓鞘化: 隨著大腦細胞的分裂與生長,一些神經膠質細胞開始產生髓磷脂,這是一種蠟狀物質,它們把單個神經元包裹起來,形成一層髓鞘。 5、補償性生長: 是兒童身體發(fā)展的一個基本原則。營養(yǎng)不良的兒童生長非常緩慢。如果營養(yǎng)不良持續(xù)時間不長,也不特別嚴重的話,這些兒童一旦獲得充足的營養(yǎng),一般都會快速生長并追趕上正常的生長水平。 二、簡答題 1、簡述遺傳力及其研究方法。 遺傳力是指在一定時間、一定群體的某些特征(如智力)的全部變異中,可以歸因于遺傳差異的比率。研究遺傳力經常使用兩種方 法:選擇性育種及家譜研究 ,這兩種方法是經常用來評價遺傳對行為影響的主要策略。 2、簡述胎兒身體的生長發(fā)育、分娩過程及可能的并發(fā)癥。 胎兒身體的生長發(fā)育從受精卵形成到出生,共 270天左右,其間,受精卵不斷地自我復制,經歷三個階段的發(fā)展變化過程:胚種期、胚胎期、胎兒期。分娩是指胎兒、胎盤與其他器官從孕婦身上分離、排出的過程,通常要經過三個明顯的階段:宮頸擴張與收縮、胎兒娩出、胎盤娩出。分娩過程中可能的并發(fā)癥有缺氧、早產、足月低體重兒。 3、簡述新生兒的反射。 新生兒的反射包括生存反射如呼 吸反射、眨眼反射、瞳孔反射、覓食反射、吮吸反射、吞咽反射和原始反射如巴賓斯基反射、手掌抓握反射、摩羅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在新生兒的反射中,有些反射具有生存和適應價值,如,眨眼反射能在強光下保護嬰兒的眼睛;吸吮反射可以使嬰兒攝取營養(yǎng)物質等。還有一些原始反射沒有適應性價值,如游泳反射和行走反射等,這些反射會隨著神經系統(tǒng)的成熟逐漸消失。而許多原始反射對嬰兒好像沒有什么用處,但是它們是重要的臨床診斷指標。 4、簡述神經元的分化、突觸和神經系統(tǒng)的可塑性的含義。 在神經系統(tǒng)逐漸發(fā)展的過程中,神經元也遷 移到不同的位置,進而承擔了特定的功能,這個過程就是神經元的分化。在神經元分化的同時,一個神經元的軸突末梢與另一個神經元的樹突相接觸,形成特有的接點 “突觸”。細胞分化和突觸聯系的形成反映了嬰兒大腦的可塑性,反映了細胞對經驗的高度反應性。 5、簡述各腦區(qū)的成熟順序、大腦偏側化與用手偏好的形成。 ( 1)各腦區(qū)的成熟順序是自下而上的:即從枕葉、顳葉開始到頂葉,最后成熟的是額葉。( 2)大腦兩半球的功能差異很大。大腦左半球包括言語中樞、聽覺中樞、動作記憶中樞、言語加工中樞、積極情感表達中樞,控制著身體的右 側。大腦右半球包括空間視覺中樞、非言語聲音中樞、觸覺中樞和消極情感表達中樞,控制著身體的左側。( 3)在腦的偏側化基礎上,兒童逐漸依賴某一特定半球執(zhí)行某種特定功能。在此基礎上兒童形成了用手偏好。用手偏好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經驗對用手偏好有很深的影響。用手偏好也會受文化因素的影響。 6、簡述兒童身體生長發(fā)育遵循的原則和兒童身體發(fā)育的不同步性。 ( 1)兒童身體的生長發(fā)育遵循頭尾原則 。在嬰兒期,頭部和胸部一直都保持著發(fā)育優(yōu)勢,軀干和腿的發(fā)育也逐漸趕上,軀干在第一年里生長最快。 1歲后到青春期,腿的生長最為 迅速。軀干將在青春發(fā)育期再次成為發(fā)展最快的身體部位。兒童在向上生長的同時,也按照近遠原則向外生長。先是胸腔和內部器官,然后是胳膊和腿,最后是手和腳。 ( 2)兒童身體發(fā)育的不同步性 :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在嬰兒期極其迅速,腦、脊髓和頭顱的發(fā)育速度比其他任何身體結構都要快,到了幼兒期時就逐漸放慢。而生殖系統(tǒng)在 4歲前僅有輕微的生長,在青春期前幾乎停滯,到青春期時曲線才陡然上升。淋巴系統(tǒng)則在嬰兒期和兒童期發(fā)育速度非???,甚至超過成人水平,在青春期時到達頂點,之后就迅速下降。 7、簡述影響兒童身體發(fā)育的因素。 ( 1)遺傳和激素:遺傳在兒童期的身體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影響。身高就是一種具有較強遺傳傾向的特質。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也是影響身高的重要因素。甲狀腺(位于頸部)分泌的甲狀腺素也同時影響著兒童的生長發(fā)育。( 2)睡眠習慣: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兒童的生長發(fā)育。( 3)營養(yǎng):人類營養(yǎng)的主要來源是食物,飲食不足與飲食過量都可能導致營養(yǎng)不良。蛋白質、熱量、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兒童身體發(fā)展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 4)疾?。簩τ跔I養(yǎng)充足的兒童來說,一些常見的兒童疾病對他們的身體發(fā)展都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兒童一般會出現補償性生長的現象。如果兒童是中度 或嚴重營養(yǎng)不良的話,疾病對兒童生長的消極影響將可能是永久性的,疾病和營養(yǎng)不良的惡性循環(huán)對身體發(fā)育和認知發(fā)展的影響將是非常嚴重而不可逆的。( 5)受傷:兒童早期是意外傷害發(fā)生的主要年齡階段。兒童受傷發(fā)生于復雜的社會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個人、家庭、社會都是影響兒童受傷的因素。( 6)情感:良好的情緒對身體的發(fā)展有很深遠的影響。那些承受太多壓力、獲得太少關愛的兒童在身體發(fā)展方面也可能會落后于他們的同齡人?!胺瞧髻|性發(fā)育不良”和“心因性矮小癥”兩種嚴重的生長紊亂就源自于情緒壓力與愛的缺失。關愛和敏感細致的照顧也是身體健康生長的 必要條件。 8、幼兒一般要經過幾年的時間才能正確地握筆寫字,這一過程通常分為哪幾個階段? ( 1)涂寫 。兩歲左右的兒童,寫字和涂鴉是分不出來的。 ( 2)模仿和臨摹 。當他們逐漸發(fā)現周圍的印刷字時,就可能會模仿寫這種文字。到 5歲時,大多數幼兒仍不能以正確的筆順、姿勢穩(wěn)定地書寫簡單的漢字,運筆能力差。 ( 3)流暢書寫 。 6歲以上的幼兒基本上能夠控制筆,以正確的筆順、姿勢準確地書寫簡單的漢字。 9、簡述動作發(fā)展的基本趨勢和兒童早期動作發(fā)展的個別差異。 ( 1)兒童頭幾年動作發(fā)展的進程遵循頭尾原則和近遠原則 ,即由上至下 頭、頸、上肢的動作發(fā)展先于腿和下肢的發(fā)展;有近及遠 近軀干的肢體動作先發(fā)展,遠離軀干的手、腿等后發(fā)展,即頭、軀干、手臂的動作發(fā)展先于雙手和手指的發(fā)展。( 2)兒童早期動作技能的掌握與生理成熟有關,有鮮明的年齡特征。但是由于遺傳、環(huán)境、營養(yǎng)和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在動作發(fā)展上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動作發(fā)展早晚與早期運動經驗有關。兒童早期的動作發(fā)展還有顯著的性別差異。成人的鼓勵、期望和榜樣示范,也是影響兒童動作技能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三、分析論述題 1、舉例說明遺傳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方式。 ( 1)被動的互動:是指環(huán)境(如父母)根據兒童的遺傳特征為他們提供的成長條件,包括父母為孩子提供的遺傳基因,為他們提供的社會、情緒以及認知發(fā)展環(huán)境等。如愛運動的父母可能將此特征在遺傳上提供給孩子,并為孩子提供崇尚運動的家庭環(huán)境。 ( 2)喚起性的互動:是指由于個體的遺傳特征而影響了作用于他的環(huán)境因素,具有不同遺傳結構的個體,可能會喚起不同的環(huán)境。如愛笑、好動的嬰兒所接受到的注意以及社會刺激,與悶悶不樂、消極被動的嬰兒多; ( 3)主動性的互動:是指主體在其遺傳特征的影響下,對環(huán)境因素進行自主的、有目的的選擇、改變與創(chuàng) 造。兒童會傾向于選擇那些自己能適應、能勝任的環(huán)境,這也使在相同的環(huán)境中的兒童,各自擁有了不同的微社會環(huán)境,進而影響了他們的發(fā)展方向與發(fā)展水平。例如,有社交傾向的兒童,喜歡邀請朋友到家里來或到朋友家去,熱衷于參加各種活動。于是,喜歡社交的孩子,社會交往機會更多,社交能力更強了。 2、盡管胎兒生長的環(huán)境與子宮外的世界相比是相對穩(wěn)定的,但也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胎兒的發(fā)育。請問影響胎兒生長的環(huán)境因素有哪些? 答: (1)畸形因子 。致畸因子指所有能對胎兒造成損壞的因子。常見的致畸因子包括一些藥物,以及煙、酒精和一些輻射、化學污染。 (2)母親的其他因素 。 1)母親的疾病。疾病會改變母親的生理狀況,惡化胎兒生長的生理環(huán)境。 2)母親的營養(yǎng)。營養(yǎng)良好的母親在整個懷孕期內,健康狀況比營養(yǎng)不良的母親好,她們貧血、流產、早產等的機會也會更小,胎兒發(fā)育更好,出生的孩子也更健康。 3)母親的情緒壓力。盡管母親和胎兒之間的神經系統(tǒng)沒有直接的聯系,但母親的情緒狀態(tài)還是會影響到胎兒的發(fā)育。 3、 9月份年輕的芳芳老師剛剛接手一個“全托”的小班。她應該怎樣安排孩子中午的午睡和晚上的睡眠?請你給她一些建議。 小班幼兒一般是 3-4歲,每天的睡眠時 間應該是 11-12個小時。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兒童的生長發(fā)育。因此老師每天中午要安排幼兒睡上 1-2個小時,午睡能夠使他們精神飽滿,幫助他們更好地度過一天中剩余的時光。午餐后到午睡前這段時間,可以引導他們選擇一些安靜的活動,如看書、串珠子等,使孩子的大腦皮層逐漸進入抑制狀態(tài)。臥室環(huán)境要保持安靜,溫度適宜,可以播放舒緩的音樂,以安定幼兒的睡眠情緒,使幼兒較快入睡。此外,在幼兒快要醒來時,播放舒緩的音樂也有助于防止幼兒突然醒來而引起的不快或驚嚇。對于實在不想午睡的孩子,也不必勉強,可以允許他們躺一會兒,或在非睡眠區(qū)域 安靜地玩。晚上的睡眠時間可以從晚上 8點到次日早上 7點。至于晚上的睡眠,上述方法也適用。另外,建議老師在孩子上床睡覺前安排一些睡眠“儀式”,讓孩子睡覺前經常有順序地經歷一些相同活動,孩子就會知道“該是睡覺的時間了”。另外,睡前千萬不要讓孩子情緒激動(如太過興奮、放聲大笑),否則孩子就很難安然入睡了。 4、貝貝的媽媽想促進她 3周歲的兒子的動作能力的發(fā)展,而有人建議她讓孩子背三字經。你怎么看這個問題?請結合你學習“促進兒童動作的發(fā)展”的相關知識發(fā)表你的看法和建議。 對嬰兒期和兒童早期的個體來說,動作發(fā) 展極為重要。促進兒童動作發(fā)展的途徑有: ( 1)運動是實現動作發(fā)展的基本途徑。成人要多為孩子提供運動的機會。游戲和戶外活動是最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動畫劇本與分鏡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中醫(yī)藥大學《畫法幾何與土建制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1單元第1課時《9加幾》教案
- 華僑大學《思想道德修養(yǎng)》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科技職業(yè)學院《Web應用與開發(fā)》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音樂基礎理論2》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輕工職業(yè)學院《辦公空間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駐馬店職業(yè)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萬里學院《金融風險分析師(FRM)專題(雙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證券投資常識》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通用卡尺檢定規(guī)程
- 臨床療效總評量表(CGI)
- 美世國際職位評估體系IPE3.0使用手冊
- 2020電網檢修工程預算定額第五冊 通信工程
- 圖像超分辨率增強技術
- 集裝箱貨運碼頭的火災防范措施
- 七年級數學上冊專題1.14數軸與絕對值綜合問題大題專練(重難點培優(yōu))-【講練課堂】2022-2023學年七年級數學上冊尖子生同步培優(yōu)題典(原卷版)【人教版】
- 社會保險職工增減表
- 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 鴿子
- 仁愛英語八年級上冊詞匯練習題全冊
- 報價單模板及范文(通用十二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