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版機側工作臺設計
25頁 8100字數+論文說明書+41張CAD圖紙【詳情如下】



















側工作臺支架.dwg
側工作臺裝配圖.dwg
壓塊.dwg
壓塊軸.dwg
右軸承座.dwg
大皮帶輪.dwg
導向體.dwg
導向塊.dwg
導向板.dwg
導向板支座.dwg
導向柱.dwg
導向柱壓蓋.dwg
導向槽.dwg
小皮帶輪.dwg
工作臺板.dwg
左軸承座.dwg
彈簧壓板.dwg
彈簧支架.dwg
拖鉤.dwg
撥叉.dwg
擋板.dwg
擋柱.dwg
推拉鉤.dwg
推拉鉤支座.dwg
推桿支座.dwg
推桿連接塊.dwg
架.dwg
電機支架.dwg
翻板機PLC電路控制圖.dwg
翻板機裝配圖.dwg
翻版機側工作臺設計說明書.doc
螺桿.dwg
調整板.dwg
軸.dwg
運動支架.dwg
連接板.dwg
透蓋.dwg
銷軸I.dwg
銷軸II.dwg
銷軸III.dwg
鎖緊螺母.dwg
悶蓋.dwg
目錄
任務書…………………………………………………………………… …(3)
序言…………………………………………………………………… … (4)
一、總體方案的選擇…………………………………………………… (6)
二、所選方案的具體設計……………………………………………… (9)
1、總體結構的設計…………………………………………………(11)
(1)PCB輸送系統(tǒng)……………………………………………… (13)
(2)位置檢測系統(tǒng)………………………………………………(14)
(3)信號處理系統(tǒng)………………………………………………(15)
(4)執(zhí)行機構原理圖……………………………………………(16)
2、機械機構設計………………………………………………………(17)
(1)翻轉側工作臺設計……………………………………………(19)
(2)行程開關的位置選擇…………………………………………(19)
(3)裝置高度調節(jié)…………………………………………………(20)
3、軟件部分的設計……………………………………………………(21)
(1)程序流程圖……………………………………………………(22)
(2)PLC梯形圖……………………………………………………(23)
(3)PLC程序………………………………………………………(23)
三、相關參數的設計說明
1、翻轉的時間分配……………………………………………………(24)
2、傳送帶的相關計算和翻轉主軸的計算……………………………(24)
3、電機的選擇及有關參數的計算……………………………………(25)
四、總結體會
參考文獻……………………………………………………………… (26)
任 務 書
設計與任務要求:
翻版機側工作臺設計,并傳輸到反面檢查線的上面,工作的過程為:產品到達裝置的傳送部分上,裝置自動將產品與傳送部分一起翻轉,然后傳動部分將產品傳輸出去,再返回到原位,流程為 到位——翻轉——到位——傳送——翻轉——到位,該過程自動完成。
引 言
飛梭彈指度,四年的大學生活接近尾聲時,我們進行了為期近四個月的畢業(yè)設計。畢業(yè)設計是對大學四年來我們所學到的基礎知識和專業(yè)知識的一次系統(tǒng)性的總結與綜合運用,同時也是培養(yǎng)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良好的機會,而且畢業(yè)設計也是大學教學的最后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認真踏實地做好這次畢業(yè)設計不僅意味著我們能否順利畢業(yè),而且對今后我們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否很出色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有十分重要意義。另外,畢業(yè)設計還可以培養(yǎng)我們獨立思考,開發(fā)思維和協(xié)調工作的能力,這對今后踏入社會以后能否盡快地適應社會也有很大的幫助。機械工業(yè)的生產水平是一個國家現代化建設水平的主要標志之一。這是因為工業(yè)、農業(yè)、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程度,都會通過機械工業(yè)的發(fā)展程度反映出來。人們之所以要廣泛使用機器,是由于機器既能承擔人力所不能或不便進行的工作,又能較人工生產改進產品的質量,特別是能夠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改善勞動條件。機械工業(yè)肩負著為國民經濟各個部門提供技術裝備和促進技術改造的重要任務,在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起著主導和決定性的作用。所以通過大量設計制造和廣泛使用各種各樣先進的機器,就能大大加強和促進國民經濟發(fā)展的力度,加速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機械加工工藝是實現產品設計,保證產品質量、節(jié)約能源、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是企業(yè)進行生產準備,計劃調度、加工操作、生產安全、技術檢測和健全勞動組織的重要依據,也是企業(yè)上品種、上質量、上水平,加速產品更新,提高經濟效益的技術保證。然而夾具又是制造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傳統(tǒng)制造,還是現代制造系統(tǒng),夾具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好的夾具設計可以提高產品勞動生產率,保證和提高加工精度,降低生產成本等,還可以擴大機床的使用范圍,從而使產品在保證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企業(yè)信息化的要求,企業(yè)對夾具的設計及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這些即將大學畢業(yè)的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yè)的學生,要進行對本專業(yè)所學習的知識進行綜合的運用和掌握,為此我們要進行畢業(yè)設計,要自己動手進行思考問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fā)展貢獻力量,也要從此邁出展現自己價值的第一步。
通過實際學習,大量資料的查閱,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這次設計任務,根據生產的要求,翻版機側工作臺設計。但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結合生產實際應用設備的能力有限,故沒有能夠做到很詳細的設計,而且還有許多地方有待改進,請老師給以指導和批評[1]。
四、總結體會
畢業(yè)設計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fā)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鍛煉實踐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具體訓練和參考過程。
回顧這次畢業(yè)設計,從選題到定稿,從理論到實踐,在這段畢業(yè)設計期間里,可以說得是苦多于甜。通過本次畢業(yè)設計,不僅鞏固了以前所學過的知識,而且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所沒有學到過的知識。
對我來說,收獲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我發(fā)現我們這些學生最最缺少的是經驗,沒有感性的認識,空有理論知識,有些東西很可能與實際脫節(jié)。在孫朋山,張舒兩位老師的指導下,我終于完成了1P68F下箱體工序卡及第一道機加工夾具的設計。從開始接到題目到擬訂工藝方案路線,再到設計說明書的完成,每走一步對我來說都是新的嘗試與挑戰(zhàn),這也是我在大學期間獨立完成的最大的項目。在這段時間里,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有很多感受,從對工藝的略知,對工藝規(guī)程等相關設計很不了解的狀態(tài),我開始了獨立的學習和試驗,查看相關的資料和書籍,讓自己頭腦中模糊的概念逐漸清晰,使自己非常稚嫩的設計一步步完善起來,每一次改進都是我學習的收獲,每一次試驗的成功都會讓我興奮好一段時間。從中我也充分認識到了擬訂出一道最佳工藝方案的重要性,工藝方案的優(yōu)化將直接影響產品的精度和經濟性等。但在此次設計中也暴露出了自身的很多的不足之處,對以前所學過的理論知識理解得不夠深刻,掌握得不夠牢固,對相關機械手冊查閱也未能夠很好的掌握,最嚴重的是理論與實踐不能夠很好的相結合,這些都以待改進。通過這次畢業(yè)設計,我懂得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從理論中得出結論,才能真正為社會服務,從而提高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次畢業(yè)設計使我受益匪淺,為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了一個堅實而良好的基礎。在此衷心感謝各位工程師傅的幫助和指導。
通過這次設計總結了以前學習的機電一體化和機械設計方面的知識,做到了將機械與電氣的滲透,設計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并最終得到了解決。
在后期設計和制作中,我還發(fā)現方案一中采用氣壓傳動在大工業(yè)生產中還是可行的,可以由多組翻轉機構采用一臺空氣壓縮機統(tǒng)一供氣的方式,這樣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動力源的利用率,加上方案一的同時輸入輸出的工作方式,生產想效率上也是很可觀的。當然,對我這次的單機組設計上,這樣的效率并不是那么的理想化。在傳感器的選擇上,還可以全部采用光敏傳感器,提高系統(tǒng)的精度,避免誤差的產生。
具體設計中由于經驗上的不足和與實際生產的接觸太少,有些地方選材和機構上顯得與實踐脫節(jié),這需要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提高和改進,總的來講,這次課程設計是對我機電相關領域知識的一次很好的鍛煉,對以后的工作也有幫助和提高。
五、 結 論
畢業(yè)論文是本科學習階段一次非常難得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機會,通過這次比較完整的車六面軸組合車床設計,我擺脫了單純的理論知識學習狀態(tài),和實際設計的結合鍛煉了我的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y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提高我查閱文獻資料、設計手冊、設計規(guī)范以及電腦制圖等其他專業(yè)能力水平,而且通過對整體的掌控,對局部的取舍,以及對細節(jié)的斟酌處理,都使我的能力得到了鍛煉,經驗得到了豐富,并且意志品質力,抗壓能力及耐力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這是我們都希望看到的也正是我們進行畢業(yè)設計的目的所在。
提高是有限的但提高也是全面的,正是這一次設計讓我積累了無數實際經驗,使我的頭腦更好的被知識武裝了起來,也必然會讓我在未來的工作學習中表現出更高的應變能力,更強的溝通力和理解力。
本次設計師按照高效自動化的設計思想進行的。借鑒了國內外多種機床的經驗,在原來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改進,提高了機床的自動化程度,擴大了加工范圍,具有一定的先進性。
由于本人經驗有限,設計中肯定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不足不會給我打擊只會更好的鞭策我前行,它會是我更有前進的動力。順利如期的完成本次畢業(yè)設計給了我很大的信心,讓我了解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也對本專業(yè)的發(fā)展前景充滿信心。參 考 文 獻
[1] 張建民主編 《機電一體化系統(tǒng)設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趙家齊.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指導書[M].第二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12.
[3] 劉延俊主編 《液壓與氣壓傳動》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5
[4] 鄭修本. 機械制造工藝學[M].第二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9.
[5] 鄧星鐘主編 《機電傳動控制》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6
[6] 楊明忠 朱家誠 《機械設計》 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4
[7] 李慶余, 張佳等主編.機械制造裝備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 社,2007.
[8] 吳宗澤 羅圣國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9] 濮良貴,紀名剛. 機械設計[M]. 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 趙家齊.機械制造裝備設計基礎[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