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設計87手機充電器插頭造型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_第1頁
畢業(yè)設計87手機充電器插頭造型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_第2頁
畢業(yè)設計87手機充電器插頭造型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_第3頁
畢業(yè)設計87手機充電器插頭造型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_第4頁
畢業(yè)設計87手機充電器插頭造型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1 頁 共 25 頁 1 引言 機械制造工業(yè)是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的基礎,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用戶對各類產(chǎn)品的質(zhì)量、產(chǎn)品的更新?lián)Q代的速度和產(chǎn)品從設計、制造到投放市場的周期等要求越來越高,競爭空前激烈。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新任務,計算機技術與設計、制造技術相互結合與滲透,產(chǎn)生了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 (CAD/CAM)這樣一門綜合性的應用技術,它是對過去傳統(tǒng)的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工藝過程控制方法的一個挑戰(zhàn),特別是近十幾年,隨著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和微型計算機的迅猛發(fā)展, CAD 和 CAM 的應用已經(jīng)相當普遍。它具有高智力、知識密集、綜合性強、效益高等特點。近 年來我國的機械制造行業(yè)發(fā)展迅猛,各企業(yè)不斷加大投入進行技改,這是對過去傳統(tǒng)的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工藝過程控制方法的一個挑戰(zhàn)。特別是數(shù)控設備及其加工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及制造技術( CAD/CAM)的不斷深入應用,使機械制造企業(yè)在技術方面有了質(zhì)的突破。而它技術發(fā)展如此迅猛的原因主要是它比其它新技術更直接地更緊密地與生產(chǎn)相聯(lián)系,經(jīng)濟效益十分顯著。在機械制造行業(yè)應用它進行產(chǎn)品的設計和制造,可實現(xiàn)快速響應設計與制造,縮短生產(chǎn)周期,提高產(chǎn)品質(zhì)量。然而,在眾多加工企業(yè)中,能夠有效利用技術創(chuàng)新,并形成規(guī)?;?、集約化的制造企業(yè) 還是為數(shù)不多。對于中國機械制造企業(yè),在這方面還有很多基礎工作需要去做,去完善,這樣才可能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 UG是一交互式 CAD/CAM系統(tǒng), UG的 CAD 功能能提供標準工程技術、設計、畫圖、建模、分析等, 而其 CAM 功能是在完成設計以后, UG 的制造模塊可以輸入制造信息 ,諸如刀具直徑、切削用量、主軸轉速、切削速度等 ,自動生成刀具位置源文 (CLSF)。通過通用的后置處理器 ,可驅(qū)動任何數(shù)控機床 ,將零件加工出來。本課題研究的手機充電器插頭就是用 UG 的 CAD/CAM系統(tǒng)進行創(chuàng)建和生成的,然后用 VERICUT 對生成的 CLS文件 進行仿真,最后在并聯(lián)機床上加工出實物。 本設計的框架圖如圖 1.1所示: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2 頁 共 25 頁 圖 1.1 框架圖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3 頁 共 25 頁 2 手機充電器插頭造型 UG CAD 建模過程 2.1 UG 簡介 美國 UnigraphicsSolution 公司 (簡稱 UGS)開發(fā)的 Unigraphics 簡稱 ( UG) 軟件是一款集 CAD/CAM/CAE 于一身的高端三維 CAD 軟件 , 是目前最高端的數(shù)控自動 編程軟件。其中包含零件設計、二維工程圖、零件加工和仿真以及有限元分析等模塊。通過模塊之間的無縫集成,實現(xiàn)了零件的三維信息在設計、數(shù)控加工以及有限元分析模塊之間的共享,具有設計修改方便,更新迅速快等特點。而且具有強大的實體造型、曲面造型、虛擬裝配和生成工程圖等設計功能。使用該軟件進行產(chǎn)品設計能直觀、準確地反映零、組件的形狀和裝配關系 ,可完全實現(xiàn)產(chǎn)品設計、工藝制造的無紙化開發(fā) ,并可與產(chǎn)品設計、工裝設計、工裝制造等工作同步進行 ,從而大大縮短了產(chǎn)品開發(fā)周期。UG 是知識驅(qū)動自動化技術領域的領先者。它實現(xiàn)了設計優(yōu)化技術 與基于產(chǎn)品和過程的知識工程的組合,顯著地改進了如汽車、航天航空、機械、消費產(chǎn)品、醫(yī)療儀器和工具等工業(yè)的生產(chǎn)效率。 該軟件具有較好的二次開發(fā)環(huán)境和數(shù)據(jù)交換能力。其龐大的模塊群為企業(yè)提供了從產(chǎn)品設計 、 產(chǎn)品分析 、 加工裝配 、 檢驗,到過程管理虛擬運作等全系列的技術支持。能充分滿足不同用戶在開發(fā)新型產(chǎn)品過程中的不同需求,在輔助實體造型可仿真照相、細膩的動畫渲染和快速的原型工具等卓越功能,其中僅復合建模功能就可以讓用戶在實體建模、曲面建模、線框建模和基于特征的參數(shù)建模等不同輔助設計方式中任意選擇,使設計者可以根據(jù)工程設計 的實際情況確定最佳建模方式,從而得到最佳設計效果。尤其是 UG 軟件所具有的實體建模( MODELINE)、特征建模( FEATURES MODELING)和自由曲面建模( FREE FOEM MODELINE)等功能,更使機電產(chǎn)品的造型建模變得快捷、方便和實用,高出其他軟件一籌。由于 UG 軟件構造的曲面是基于 NURBS 技術且是參數(shù)化的,因而更加便于修改和完善。由于 UG 軟件構造的曲面是基于 NURBS 技術且是參數(shù)化的,因而更加便于修改和完善。 UG是一交互式 CAD/CAM系統(tǒng), UG的 CAD功能能提供標準工程技術、設計、 畫圖、建模、分析等, 而其 CAM功能是在完成設計以后, UG的制造模塊可以輸入制造信息 ,諸如刀具直徑、切削用量、主軸轉速、切削速度等 ,自動生成刀具位置源文 (CL SF)。通過通用的后置處理器 ,可驅(qū)動任何數(shù)控機床 ,將零件加工出來。 UG是一個全三維、雙精型系統(tǒng)。 不僅可以把產(chǎn)品用虛擬模型形象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而且還可進行各零件三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4 頁 共 25 頁 維模型的虛擬裝配,以檢驗結構的合理性以及在裝配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干涉,以便及時更正或修改,避免發(fā)生設計錯誤。 它允許精確地描述任何幾何形狀。通過組合這些形狀 ,可設計、分析和生成產(chǎn)品圖。 它在航空制造業(yè) 和模具制造業(yè)已有十幾年成功應用經(jīng)驗 ,是其它應用軟件無法比擬的。 2.2 UG CAD 模塊的特點 CAD系統(tǒng)軟件,具有友好的用戶界面、較好的可靠性、維護性、可擴充性以及良好的可移植性和系統(tǒng)容錯性 。 UG CAD模塊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混合建模,在一個模型中允許存在無相關性的特征。如在建模過程中,可以通過移動、旋轉坐標系創(chuàng)建特征構造的基點。這些特征似乎和先前創(chuàng)建的特征沒有位置的相關性 。 UG還具有豐富的曲面建模工具。包括直紋面、掃描面、通過一組曲線的自由曲面、通過兩組正交曲線的自由曲面、曲線廣義掃掠、標準二次曲 線方法放樣、等半徑和變半徑倒圓、廣義二次曲線倒圓、兩張及多張曲面間的光順橋接、動態(tài)拉動調(diào)整曲面、等距或不等距偏置、曲面裁減、編輯、點云生成、曲面編輯。 UG 在造型畫圖上的優(yōu)勢在于它只在一個視圖上工作(對點、線等造型),其它視圖上會自動生成相應的投影幾何形狀。 它的界面簡潔直觀、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人機交互性、可擴充性和移植性,適合產(chǎn)品系列化設計。該系統(tǒng)的使用可以明顯減少用戶設計過程中的勞動強度,并為技術人員進行精確快速的設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大大提高了模塊的設計效率。 2.3 手機充電器插頭造 型 UG CAD 建模過程 1.打開 UG軟件 ,開始 程序 Unigraphics NX2.0 Unigraphics NX 2.新建一個文件,命名為 chatou,單位為 Millimeters(公制)。 3.在 UG 主環(huán)境中點擊進入 ( Model)模塊,或點擊菜單欄 ApplicationModeling. 4.在 UG界面上點擊 ( Block)圖標 ,在彈出的 Block對話框中輸入 Length( XC)=120, Width( YC) =120, Height( ZC) =20,單擊確定建立 一個 120x120x20 的長方體。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5 頁 共 25 頁 5.在 UG 界面上點擊 ( Sketch)圖標,進入草繪環(huán)境。選擇草繪平面為 XC-YC平面。 6. 選擇 ( Spline)圖標在草圖上繪制上底面長為 50,下底面長為 46,高為62的等腰梯形。如圖 2.1所示。 圖 2.1 草繪建立 7.在菜單欄 上點擊插入在下拉菜單中選擇橢圓,在界面上出現(xiàn)點構建對話框,如圖 2.2所示。改變基點,按確定,將坐標系移至新位置。在彈出式對話框中選擇橢圓的長短半徑,繪出橢圓,如圖 2.3所示。 圖 2.2 移動坐標系 圖 2.3 創(chuàng)建橢圓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6 頁 共 25 頁 圖 2.4 建立橢圓 8.選擇 使橢圓與直線 A、直線 B 相切,選擇 裁剪掉橢圓的下半部分和梯形的上底面。裁剪完成的充電器外輪廓如圖 2.5 所示。 圖 2.5 充電器輪廓 9.選擇 彈出一個對話框,如 圖 2.6 所示。選中充電器的外輪廓,按確定鍵,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點擊方向和距離按鈕,如圖 2.7 所示。圖區(qū)中出現(xiàn) ZC 向箭頭,選擇 ;隨后 出現(xiàn)的拉伸體參數(shù)對話框,在開始距離欄內(nèi)輸入 25,終止距離欄內(nèi)輸入45,其余參數(shù)為零,單擊確定按鈕,如圖 2.8所示。在布爾操作的對話框中單擊并按鈕,如圖 2.9 所示。與先創(chuàng)建的正方體形成一個實體, 在 UG 界面上點擊 著色,結果如圖 2.10所示。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7 頁 共 25 頁 圖 2.6 拉伸面 圖 2.7 拉伸方向和距離 圖 2.8 拉伸參數(shù) 圖 2.9 選擇“并” 布爾操作 圖 2.10 實體拉伸 10.在草圖中繪制長為 5.5,寬為 2,中間相距 14的兩個對稱的矩形,至此手機充電器插頭的輪廓圖已完成。如圖 2.11所示。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8 頁 共 25 頁 圖 2.11 建立插頭 11.選擇 步驟如上所述,在拉伸體對話框中的開始欄內(nèi)輸入 45,終止欄內(nèi)輸入57,其余參數(shù)為零,單擊確定按鈕,如圖 2.12 所示,在布爾操作對話框中點擊并按鈕,在 UG界面上點擊 著色 , 結果如圖 2.13所示。 圖 2.12 拉伸參數(shù)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9 頁 共 25 頁 圖 2.13 拉伸插頭 12 考慮到在加工時平面與側壁之間因為刀具外形會形成圓角,所以現(xiàn)在將兩接觸面之間倒圓角,將兩接觸面之間倒半徑為 4 的圓角。在 UG 界面上點擊 圖標,在出現(xiàn)的對話框中修改圓角半徑為 4,再用鼠標選擇上表面與側壁的相交線,點擊確定后即可生成圓角。插頭的兩接觸面之間倒半徑為 2的圓角,步驟與上述倒圓角相同。 13.此時整個 CAD建模過程已經(jīng)完成 ,最后的模型如圖 2.14所示 . 圖 2.14 倒角后的實體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10 頁 共 25 頁 3 手機充電器插頭造型 UG CAM 制造過程 3.1 UG CAM 制造過程的特點 UG 的制造模塊可以輸入制造信息 ,諸如刀具直徑、切削用量、主軸轉速、切削速度等 ,自動生成刀具位置源文 (CLSF)它具有 2. 5 5 軸的數(shù)控加工能力 , 可以直接加工實體造型模塊生成的任何實體模型。能自動檢測碰刀 , 避免過切 , 可進行加工過程的動態(tài)仿真及加工路徑模擬校核 ,能給出加工方向 ,并考慮生成最佳走刀軌跡。加工曲面表面光順 ,只要給定刀痕高度 ,可自動確定刀具走刀路徑和尺寸。同時還具有通用性極強的后置處理程序 。 CAM 中提供了多種切削方法:往復型切削( Zig-Zag)、單向切削( Zig)、單向帶輪廓( Zig with Contour)、仿形外輪廓( Follow Periphery)、仿形零件( Follow Part)、輪廓銑( Profile)、標準驅(qū)動( Standard Drive),這些切削方法里都可以分別決定不同的刀軌樣式,既有較高的切削效率也能維持切削穩(wěn)定和加工質(zhì)量。 3.2 手機充電器插頭造型 UG CAM 制造過程 下面我們將利用 UG 的 CAM 模塊來生成手機充電器造型的 CLS 刀軌。具體過程如下: 1.進入 CAM制 造模塊 將已完成的模型導入 UG的加工模塊,點擊 Application Manufacturing,彈出加工環(huán)境對話框, 在 cam setup 列表選擇 mill_countour,單擊初始化進入 cam-_general加工環(huán)境。 2.建立加工坐標系 MCS 在 UG界面上點擊 (幾何視圖)圖標 打開操作導航器 雙擊 MCS_MILL,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 利用彈出的點構造器選取毛坯的中心,改變加工坐標系的位置到毛坯上表面的中心。建立的加工坐標系如圖 3.1所示。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11 頁 共 25 頁 圖 3.1 建立實體加工坐標系 3.建立幾何體 在操作導航器中雙擊 WORKPIECE,選擇工件 為整個模型,再選擇毛坯 (Block)為 AutoBlock,即為最初建立的長方體。 4.建立刀具 點擊 ( CreateTooL)后出現(xiàn)新建刀具模板對話框,選擇刀具類型為平底銑刀,輸入刀具名稱為 D12,如圖 3.2。點擊確定按鈕后出現(xiàn)定義刀具參數(shù)對話框,需設定的刀具參數(shù)如圖 3.3。輸完后按確定按鈕,在導航窗口中即可顯示此新增的刀具,按照前步驟再選擇第二把刀,輸入刀具名稱為 D2R1,點擊確定按鈕后,在定義刀具參數(shù)對話框中設定刀具參數(shù):直徑 =2,下半徑 =1,輸完后按確定按鈕。第三把刀直徑 =6,下半徑 =3。第四把刀直徑 =16,按確定鍵,在操作導航器中顯示機床刀具視圖,如圖3.4所示。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12 頁 共 25 頁 圖 3.2 創(chuàng)建 12mm 刀具 圖 3.3 12mm刀參數(shù) 圖 3.4 機床刀具參數(shù) 5.建立粗加工 點擊 ( Create Operation)后即可建立加工。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 CAVITY_MILL) 在下面選擇程序為 NC_PROGRAM,使用的幾何體為 WORKPIECE, Use Tool(使用的刀具)為 D12, UseMethod(使用的方式)為 MILL_ROUGH(粗銑) 確定,如圖 3.5所示。在隨后出現(xiàn)的對話框中選擇零件 為整個模型,具體設置如圖 3.6。按切削按鈕彈出的切削參數(shù)對話框中切削順序為深度優(yōu)先,切削方向為順銑切削,切削參數(shù)余量如圖 3.7 所示。跳出對話框后單擊進給率,出現(xiàn)速度和進給對話框,具體如圖 3.8、 3.9 所示。至此,粗加工刀軌已經(jīng)建立好。點擊 ( Generate)圖標可觀察刀軌如圖 3.10 所示。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13 頁 共 25 頁 圖 3.5 粗加工界面 圖 3.6 粗加工走刀參數(shù) 圖 3.7 切削參數(shù)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14 頁 共 25 頁 圖 3.8 速度參數(shù) 圖 3.9 進給參數(shù) 圖 3.10 粗加工刀軌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15 頁 共 25 頁 6.建立精加工 ( 1)銑削充 電器 左插頭上表面的倒圓角 在此模型下,精加工步驟與 粗加工類似。選擇的加工方法是 ( COUTOUR_AREA)固定軸區(qū)域銑,選擇的刀具是直徑為 2 的球頭銑刀,使用的方式是 MILL_FINISH(精銑),精銑加工區(qū)域為倒圓角面,參數(shù)設置如圖 3.11。在隨后出現(xiàn)的對話框中設置如圖 3.12,然后選擇工件左插頭上表面。單擊進給率按鈕出現(xiàn)進給和速度對話框,設置主軸速度為 9677,其余參數(shù)設置采用默認值。設置完畢后點擊 ( Generate)圖標 即可生成刀軌。 圖 3.11 精加工界面 圖 3.12 精加工參數(shù) ( 2)銑削充電器右插頭上表面的倒圓角 選擇的加工方法、選擇的刀具、使用的方式等都與上述相同,設置完畢后點擊( Generate)圖標可生成刀軌。 ( 3)銑削充電器上表面 選擇的加工方法是 ,選擇的刀具是直徑為 12 的平底銑刀,使用的方式是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16 頁 共 25 頁 MILL_FINISH(精銑),精銑加工區(qū)域為充電器的上表面,其它參數(shù)設置與上述相同,在隨后出現(xiàn)的對話框中點擊 , 點擊選擇按鈕,選擇充電器的上表面和插頭的四個面 。單擊進給率按鈕出現(xiàn)進給和速度對話框,設置主軸速度為 1613,其余參數(shù)采取默認,設置完畢后點擊 ( Generate)圖標可生成刀軌。 ( 4)銑削充電器上表面四周的倒圓角 選擇的加工方法是 ,選擇的刀具是直徑為 6 的球頭銑刀,使用的方式是MILL_FINISH(精銑),精銑加工區(qū)域為充電器上表面四周的倒圓角,在隨后出現(xiàn)的對話框中點擊 , 點擊選擇按鈕,選擇充電器的上表面和插頭的四個面 。再點 擊 設置殘余波峰高度 為 0.005,點擊確定按鈕,然后單擊進給率按鈕出現(xiàn)進給和速度對話框,設置主軸速度為 3226,其余參數(shù)采取默認值,設置完畢后點擊 ( Generate)圖標可生成刀軌。 ( 5)銑削充電器四周側壁和底座上表面 選擇的加工方法是 , 選 擇的刀具是直徑為 16 的平底銑刀,使用的方式是MILL_FINISH(精銑),精銑加工區(qū)域為充電器四周側壁和底座上表面,在隨后出現(xiàn)的對話框中點擊 , 點擊 選擇按鈕 , 選擇充電器的 四周側壁和底座上表面,點擊確定按鈕,然后單擊進給率按鈕出現(xiàn)進給和速度對話框,設置主軸速度為 3226,設置完畢后點擊 ( Generate)圖標可生成刀軌。 7.加工過程設置完成,進行動態(tài)仿真,仿真結果如圖 3.13所示。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17 頁 共 25 頁 圖 3.13 實體動態(tài)仿真 8.針對并聯(lián)機床的編程特點,需要生成 CLS文件 在 UG界面上點擊 (程序視圖)圖標,打開操作導航器后選 擇以上建立的加工,點擊 (輸出 CLSF),即可生成 CLS文件。(篇幅有限,只取部分) TOOL PATH/CAVITY_MILL,TOOL,D12 TLDATA/MILL,12.0000,0.0000,75.0000,0.0000,0.0000 MSYS/0.0000,0.0000,-12.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 $ centerline data PAINT/PATH PAINT/SPEED,10 LOAD/TOOL,1 SPINDL/RPM,1600,CLW PAINT/COLOR,186 RAPID GOTO/-55.6420,-69.0425,5.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18 頁 共 25 頁 4 VERICUT 仿真過程 4.1 VERICUT 簡介 美國 CGTech的產(chǎn)品 VERICUT,它可用來在編程階段校驗加工程序的準確性,能夠讓編程人員對這個 NC加工環(huán)境進行仿真。 可以對大模型進行精確地比較,速度更快;而且可以采用新的 Compare By Region功能 ,可只對局部進行比較,速度顯著提高!VERICUT5.4還增強了切削狀態(tài)分析功能,利用圖象顯示進給速度、每齒進給、每轉進給、主軸轉速、線速度、體積切削率、切屑厚度及切深切寬等參數(shù)變化,可以更方便地分析優(yōu)化前后切削狀況。 X-Caliper新增功能可以測量切削模擬后 毛坯 與設計模型之間的距離,先利用 cross-section對整個模型進行切面,再在切面上分析他們的間距。VERICUT作為一個高端的校驗、仿真、優(yōu)化軟件,能夠 很好地支持各種數(shù)控系統(tǒng)的 G代碼文件,應用 VERICUT,可對包括工裝夾具在內(nèi)的整個機床建模,它 易修改的控制程序庫使得 NC程序在仿真環(huán)境中的運行 完全模擬了在機床上的運行??煞抡鏀?shù)控車床、銑床、加工中心、線切割機床和多軸機床等多種加工設備的數(shù)控加工過程。能進行 NC程序優(yōu)化、縮短加工時間,可檢查過切、欠切,防止機床碰撞、超行程等錯誤。具有真實的三維實體顯示效果,切削模型可測量尺寸,并能保存模型供檢驗、后續(xù)工序切削加工。 VERICUT的三維仿真分析功能完全與車間實際加工一樣 ,對于保證 NC 程序精確性、降低勞動強度及 提高生產(chǎn)效率具有現(xiàn)實意義。 VERICUT是全世界 NC驗證軟件 的領導者。它作為一個高端的校驗、仿真、優(yōu)化軟件,能夠很好地支持各種數(shù)控系統(tǒng)的 G代碼文件,使用 VERICUT可在產(chǎn)品實際加工之前、模擬 NC加工過程,以檢測刀具路徑中可能存在的錯誤,并可用于 驗證 G代碼和 CAM軟件 輸出結果, VERICUT可在 UNIX、Windows NT/95/98/2000系統(tǒng)下進行。本系統(tǒng)有三大主要功能:常規(guī)工作模擬 /驗證與分析、刀具路徑最佳化 /工具機與控制器系統(tǒng)模擬。 VERICUT作為制造業(yè)的軟件解決方案 ,為數(shù)控加工提供了虛擬仿真 平臺 ,對于提升數(shù)控加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VERICUT平臺上進行數(shù)控加工工藝研究 并把研究成果應用于生產(chǎn)實踐中 ,極大地提高了對高精度復雜零件的加工能力和效率 ,隨著研究的深入 該虛擬制造技術將應用于更廣泛的領域。 VERICUT作為一個高端的校驗、仿真、優(yōu)化軟件,能夠很好地支持各種數(shù)控系統(tǒng)的 G代碼文件。 4.2 手機充電器插頭造型仿真過程 1.進入系統(tǒng)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19 頁 共 25 頁 打開“開始”菜單。在“程序 /CGTech VERICUT5.4”中選擇“ VERICUT5.4”點擊,啟動軟件。 2.新建項目 點擊菜單“ File”中選擇“ New Session”就新建了一個新項目。 3.設置單位 點擊菜單“ File”中在選擇“ Properties”點擊,此時出現(xiàn)單位設置窗口界面如圖 4.1所示,選擇單位 Millimeter(毫米),機床選擇( Mill)銑床,然后點擊 OK。 圖 3-1 圖 4.1 加工單位和機床 4.定義毛坯 點擊菜單“ Model”選擇“ Model Definition”點擊,此時出現(xiàn)定義毛坯窗口界面如圖 4.2所示,選擇有效單元“ Active Component”中的毛坯“ Stock”,毛坯的長是 120mm 寬是 120mm 高是 55mm,然后點擊 Add 添加,然后點擊 OK,可以看見所建立的毛坯如圖 4.3所示。如果毛坯模型復雜,也可以通過三維繪圖軟件來建模,通過轉換格式來變換,這樣建立毛坯就方便了。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20 頁 共 25 頁 圖 4.2 實體參數(shù) 圖 4.3 實體圖形 5.定義刀具 點擊菜單 “ Setup”選擇“ Tool Manage”單擊,此時出現(xiàn)刀具管理窗口界面,單擊右鍵,選擇“ NewTool”中的“ Mill”單擊,右鍵單擊選擇“ Cutter”,出現(xiàn)添加刀具窗口,新建一把 ID 號是直徑是 12mm 的平底銑刀(這里的 ID 號一定要是程序里的刀號),然后點擊 OK,就返回到刀具管理窗口,出現(xiàn)刀具預覽圖,然后再重復上述操作分別建立直徑為 2 和 6 的球頭刀,第四把刀是直徑 16 的平底銑刀。刀具定義完成后如圖 4.4所示,隨意點擊一把刀具即可在窗口處顯示出刀具形狀。點擊關閉將出現(xiàn)窗口提示,點擊“ Yes”后就出現(xiàn)保存的 界面,選擇保存路徑和輸入保存名稱。然后點擊保存“ Save”,關閉保存窗口將出現(xiàn)窗口提示,點擊“ Yes”后即可完成刀具的定義。 圖 4.4 刀具定義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21 頁 共 25 頁 6.定義編程原點 點擊菜單“ Setup”選擇“ Crood.system”在其下再選擇“ Define”單擊,此時出現(xiàn)定義編程原點窗口界面, 選擇 “ Croodinate System Name”中的“ Opientation 1”,再點擊“ Location”中的“ Position”的文本框,文本框邊圍就會有黃色的方框,然后選擇編程原點上面中心,點擊“ OK”完成編程原點的定義。 7.調(diào)用 CLS文件 點擊菜單“ Setup”選擇“ Toolpath”中的“ Open”,選擇“ Toolpath Type”為“ UG CLS”,點擊“ Add”來添加加工程序,即在 UG 上生成的 CLS 代碼,還要選上程序原點,即剛才建好的原點( Opientation 1),具體操作如圖 4.5 所示。 圖 4.5 添加文件 進行仿真 8.仿真過程和結果 點擊界面右下角的播放按鈕,即可開始仿真。這里就完成手機充電器造型的仿真,其過程和結果如圖 4.6和 4.7所示。 圖 4.6 仿真過程 圖 4.7 仿真結果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22 頁 共 25 頁 所用時間是 169.8178 分鐘,是全部程序的純切削加工時間,如圖 4.8所示 圖 4.8 仿真時間 2004 級 本 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第 23 頁 共 25 頁 結 論 CAD/CAE/CAM 系統(tǒng)是一種綜合性的產(chǎn)品和集成化的軟件系統(tǒng),它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復雜的、帶有各種曲面的零件的制造。這種軟件系統(tǒng)以統(tǒng)一的數(shù)據(jù)庫為核心將產(chǎn)品的開發(fā)、設計、測 試和數(shù)控編程等多種功能集于一體,使設計信息在系統(tǒng)之間快速、雙向道 流動。本文主要說明了用三維繪圖軟件 UG 來進行手機充電器插頭造型的建模,并利用 UG 軟件的 CAM 模塊進行建立加工操作的過程及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