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期末總結范文.doc_第1頁
農村小學期末總結范文.doc_第2頁
農村小學期末總結范文.doc_第3頁
農村小學期末總結范文.doc_第4頁
農村小學期末總結范文.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指導思想 2009年黎母山中心小學教研室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fā)展觀來統(tǒng)領本室工作。以“教育質量年”為契機,在新課程理念引領下,繼續(xù)加強學校文化建設,以課程改革為中心,以校本“有效教學”為主要目標,以構建理想課堂為突破口,以教學精細化管理為重點,以現(xiàn)代化教育裝備建設為保障,以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為標準,以學校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規(guī)范管理,切實發(fā)揮專業(yè)引領的功能,強化研究,按時按質完成工作任務,努力提高我鎮(zhèn)小學各學科課堂教學質量。二、成立教研室機構 為了貫徹落實全國、全省農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海南省教育廳關于印發(fā)的通知(瓊教研20081號)和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教育與科學技術局關于建立健全教研室、教研組的通知(瓊中教科200915號)精神,使我鎮(zhèn)各小學教學常規(guī)真正落實到教師的日常工作中,讓教師自覺做到“愛教學、勤教學、善教學”,有效提高我鎮(zhèn)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特成立成立了黎母山中心小學教研室機構如下:教研室主任:符和軍(全面工作)專職教研員:張碧榮(語文學科)伍開林(數(shù)學學科)王哲英 (綜合學科)兼職教研員:林美梅(語文學科)王道忠(數(shù)學學科)三、主要工作1、加強教研室的建設,成立機構,制定工作計劃,組織教研員學習教研室的制度和職責。2、指導學科教研員制定學科教研計劃,并及時印發(fā)下各小學。3、認真落實縣教師培訓管理中心下發(fā)的各種活動通知要求,組織學生、教師參加。4、加強教學常規(guī)檢查工作和“六本、六表”的檢查歸檔工作,每學期定期召開全鎮(zhèn)小學教學教研工作會議,推廣本鎮(zhèn)“有效教學”經(jīng)驗。5、充分使用“農遠”、 “電子備課室”和“教研平臺”等設備,協(xié)助中心小學完善集體備課制度。6、做好教研員和骨干教師的培訓學習工作。7、開展全鎮(zhèn)聯(lián)片案例“磨課”、觀課與議課活動兩次,充分發(fā)揮學科教研員和骨干專業(yè)引領的功能,扎根于每一堂課,關注于每一位教師,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積極打造“精品課堂”。8、定期下各學校聽課,指導課堂教學,組織各學科骨干教師送教活動。9、辦好教研平臺網(wǎng)頁,開展網(wǎng)絡教研主題研訓,提高教師綜合素質。10、做好期中、期末試卷征訂、測試、評價分析等工作。四、學科教研工作具體方案2009年秋季教研工作具體實施方案(一)、檢查教學常規(guī)工作。檢查內容:各種教學工作計劃、教案(包括課后反思)、作業(yè)、隨堂聽課等。具體要求:各小學教導主任每兩周應組織檢查一次教師的教案、作業(yè),其他教學常規(guī)工作也應及時檢查并作反饋。檢查時間:黎母山中心小學教研室本學期定兩次進行檢查,第一次定于第10周(11月2日6日),第二次定于中考后隨機檢查。檢查內容:六本六表的檢查具體要求:按各表冊上的規(guī)定完成。檢查時間:定于第14周(11月30日-12月4日)。檢查內容:各完小本學期開展公開課的材料。具體要求:備好每次公開課的計劃表或方案、聽課教師簽到表、授課教師教案、授課后評課記錄。檢查時間:當周開展活動后,次周上送材料到中心小學教研室檢查,此項可列入學分登記。檢查內容:各年級語文和數(shù)學基礎知識的摸底測試。語文基礎知識測試內容:教材中要求學生掌握的拼音、生字、生詞、成語、名言警句、日積月累的知識、古詩、要背誦的課文內容數(shù)學基礎知識測試內容:(1)一年級著重抓好數(shù)的組合,能背誦10以內和20以內加減法口決。(2)二年級著重抓好10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能背誦乘法口決。(3)三年級著重抓好100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和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5)五年級著重抓好小數(shù)乘法和除法、小數(shù)應用題、解方程、圖形公式和列方程解應用題。(6)六年級著重抓好分數(shù)乘法和除法的計算及解應用題、各圖形的公式應用和分數(shù)、小數(shù)、百分數(shù)的互化。檢查方式:深入各完小各年級進行口試和筆試。檢查時間:第20周(1月11日-15日)(二)、組織集體備課和授課活動?;顒舆^程:1、指名授課教師按指定課題寫好教學設計(詳案),在規(guī)定時間內打印一份送交中心小學教研室。2、同時要求相應科組教師以及各小學教導按指定課題先進行初備。3、按規(guī)定時間組織參加集體備課教師集中備課,修改詳案,最后整合成一份集中集體智慧為一體的教學設計,由指定教師進行第一次授課。4、第一次授課后,再次組織參加備課教師進行點評交流和反思,再次研討對該教學設計在實施過程中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環(huán)節(jié)進行修改,最后整合成一份優(yōu)秀教學設計,由第二位教師進行第二次授課。5、活動結束由學校教研室作總結,好的經(jīng)驗將向全鎮(zhèn)推廣?;顒诱n題及執(zhí)教教師名單:語文科:(課題待定)第一次授課: 張孟燕 第二次授課:張碧榮數(shù)學科: (課題待定)第一次授課:王田輝 第二次授課: 伍開林活動時間:1、語文科定于第12 周星期二(11月17日)上午8:00在中心小學集中備課,第 13周星期四(11月26日)上午(7:30-11:30)進行兩次授課和評課活動。2、數(shù)學科定于第12周星期二(11月 17 日)上午8:00在中心小學集中備課,第 13 周星期五(11月27日)上午(7:30-11:30)進行兩次授課和評課活動。(三)、做好教師的論文收集整理和評選上送工作。第一次評選時間:第14周的11月2日-6日。第二次評選時間:第17周的12月24日-27日。四、開展好網(wǎng)絡教研平臺的交流。要求:中青年教師,在省、縣教研平臺和我校教研平臺網(wǎng)頁上,交流探討新課程課堂教學,寫教學心得、反思,參加評論、發(fā)表論文和教學設計等,本學期每人參與次數(shù)至少有40次。檢查登記時間:中心小學教研室每月底查看并登記,20周前檢查登記完。五、打造“精品課堂”開展骨干教師送教活動。送教教師為中心小學語文科的王英鳳老師和數(shù)學科的呂海蓮老師,分別送教到榕木小學和松濤小學。送教時間:定16周的12月15日和12月16日。六、安排好期中、期末測試和評卷工作。1、期中測試采用抽查個別年級的形式。時間:第12周的星期五(11月20日)。2、期末測試全部統(tǒng)考,集中評卷。時間:第21周(1月18日-22日)七、教研工作日程表附下:教研工作日程表日 期周次內 容九月9.19.41制定各科組教研工作計劃9.79.112檢查各學校教學工作計劃9.149.183要求各校做好“弘揚民族精神月”的活動9.21-9.254深入完小隨堂聽課9.28-9.305指導教師進入網(wǎng)上教研平臺的交流十月10.8-10.96(中秋、國慶節(jié)放假)10.1210.167組織教師撰寫論文10.19-10.238月檢:抽查各學校教學常規(guī)工作檢查10.26-10.309查看登記教師上教研平臺情況十一月11.2-11.610到各完小進行第一次教學常規(guī)工作檢查11.9-11.131111.16-11.2012安排中考測試工作組織集體備課并開展授課活動11.23-11.271311.30-12.414六本六表檢查驗收十二月12.7-12.1115第一次做好教師的論文收集整理和評選上送工作12.14-12.1816開展骨干教師送教活動12.21-12.2517第二次做好教師的論文收集整理和評選上送工作12.28-12.3118元月1.4-1.819 查看登記教師上教研平臺情況 到各完小進行基礎知識口測和筆試1.11-1.15201.18-1.2221安排好期末測試的統(tǒng)考和評卷工作1.25-1.2922組織教師寫好工作總結、做好學期結束工作20092010學年度第一學期教研室工作總結 一學期來,我們堅持以“教育質量年”為目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實施新課程改革,穩(wěn)步推進素質教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切實提高教師的道德素質和教育教學業(yè)務水平,完善教研室制度,強化教學管理,狠抓教學研究,注重學法指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營造寬松、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和育人環(huán)境,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在縣教育局教師管理培訓中心和黎母山中心小學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教研員的辛勤努力工作下,我們又迎來了許多好的教育契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一個學期來,我們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強教研室的建設,成立機構,制定工作計劃,組織教研員學習教研室的制度和職責。 2、指導學科教研員制定學科教研計劃,并及時印發(fā)下各小學。 3、認真落實縣教師培訓管理中心下發(fā)的各種活動通知要求,組織學生、教師參加。 4、加強教學常規(guī)檢查工作和“六本、六表”的檢查歸檔工作,每學期定期召開全鎮(zhèn)小學教學教研工作會議,推廣本鎮(zhèn)“有效教學”經(jīng)驗。 5、充分使用“農遠”、 “電子備課室”和“教研平臺”等設備,協(xié)助中心小學完善集體備課制度。 6、做好教研員和骨干教師的培訓學習工作。 7、開展全鎮(zhèn) “送教”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科教研員和骨干專業(yè)引領的功能,扎根于每一堂課,關注于每一位教師,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積極打造“精品課堂”。 8、定期下各學校聽課。 9、辦好教研平臺網(wǎng)頁,開展網(wǎng)絡教研主題研訓,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10、做好期中、期末試卷征訂、測試、評價分析等工作。 二、工作完成情況: 1、抓常規(guī)工作,使常規(guī)管理工作更規(guī)范。 一學期來,我們嚴格執(zhí)行課程計劃,強化教學法規(guī)意識,充分利用教研室的職能,采用“定時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的辦法,加強課程計劃的執(zhí)行和管理,做到了課時要“開齊、上足、教好”,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進一步加強了學校教學常規(guī)工作的管理與考核,教師的備課、上課、聽課、評課、作業(yè)、教后反思等都嚴格按照中心小學教學常規(guī)工作方案所規(guī)定的標準來完成,做到學期初、中、末的常規(guī)抓緊、抓實、抓嚴。特別突出了教學管理中的“四抓”:抓備課。抓上課。抓學生作業(yè)、抓課外輔導。 為了使教學工作規(guī)范化。我們按教研室的工作計劃對各校常規(guī)工作進行了 2次的檢查:第一次是開學后、第二次期末考試前。第一次主要是隨堂聽課與檢查了各學校的工作計劃、教學工作計劃和抽查了部分教師的計劃、教案、作業(yè);第二次主要是進行教學進度的檢查和如何制定復習計劃與備考工作。 檢查中好的方面:(1)由于時間關系,檢查組“推門隨堂聽課”沒有聽到幾節(jié)課,但所聽的課,科任教師都能先備課再上課,教學目標明確,能利用課改理念進行授課,課堂的引導富有啟發(fā)性,學生都能接受,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效果良好;(2)通過檢查各校所制定的計劃與開學初各校上送的計劃相比,各校修改后的計劃更符合實際,可操作性更強了;(3)通過檢查大部分科任教師都能按時制定班科任計劃、認真撰寫教案,詳細批改學生作業(yè);(4)通過檢查各校的教學進度比較適當,并能及時制定復習應考計劃。 檢查中不足的方面:(1)各校的科任制定的計劃流于形式,可操作性不強,計劃做什么不夠明確,沒有進度安排表;(2)教案的撰寫不夠完整,大都是抄現(xiàn)成的教學設計,有的教師甚至是羅列幾點綱綱的“提綱式教案”,教案里沒有利用“農遠”設備的教學的字樣,教案大都懶于寫教后反思,教案只是為了應付檢查,而沒有完全進行整合;(3)批改作業(yè)無可奈何,日期不標,別字錯字不改只勾加點,向學生反饋字樣不多,作文缺少全批全改,數(shù)學科作業(yè)安排的量少,語文科詞語訓練和閱讀方面的作業(yè)少;(4)復習計劃安排不夠全面,方法不得法,知識點把握不夠準,缺乏知識的整合。 2、抓校本工作,使校本研訓工作不斷深入。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教研興校,教研促教”是事實?!耙匝写俳?,以研興校”當然是一所學校富有生命力的關鍵所在。教師參加教育科研,能提高理論修養(yǎng),更好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升課堂教學的品位,何樂而不為。 (1)積極開展學科教研活動。 一學期來,我們的教研工作主要在“實”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發(fā)展,真正使教研活動經(jīng)常化、專題化和系列化,我們充分發(fā)揮中心小學教研室的作用,充分發(fā)揮中心小學教研點的作用,并根據(jù)各學科特點,圍繞新課程實施和提高本學科教學質量的要求,常抓不懈,這兩年新調入了一些年輕的教師,他們有精力、有魄力,但他們缺乏的是教學經(jīng)驗,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有待提高。這個學期,為了使他們盡快適應適應本職工作,我們教研室定期不定期組織外出培訓、聽課學習,及時充電,在學校內多開展聽課、評課活動,以中心小學為例。為了加強新教師培訓學習,特制定了在晚上開展科組活動制度。活動中內容比較豐富,不僅要溫習了遠程教育的培訓內容,還搭建了新教師成長的階梯和鍛煉的平臺,查擺出一些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鼓勵新老教師之間發(fā)言積極,相互學習,共同研討,集思廣益。交流中,教師的教研能力也得到開發(fā),從多方面對一堂好課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從而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本學期,中心小學開展的“開放周活動”又是一個好的例子,老師們在開放周中人人參加上公開課、聽同行的課和對每一堂課都進行說課、評課,整個教研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這樣的教研氛圍,不僅加深了教師間的相互了解,更促進了教師教學技能力的提高,達到了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目的。 (2)加強“集體備課”培訓,打造團隊精神。 集體備課是充分發(fā)揮集體智慧,選擇最科學的教法和程序,為優(yōu)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做好充分準備。它能促進以老帶新,以新促老,集思廣益,博采眾長,真正實現(xiàn)腦資源共享。并越來越多地受到學校的親睞。在縣教研員的集體備課培訓后,我們也與縣教師培訓管理中心同步,中考后就開展了集體備課培訓活動。首先,語文科由中心小學的張孟燕老師備二年級上冊的稱贊一課的詳案。數(shù)學科由林美梅教師備三年級口算乘法一課的詳案。接著我們組織了各校領導和同年級的科任教師共53人參加集體備課,分組對倆位老師的教學設計進行修改,整個活動過程,老師們踴躍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討論氣氛熱烈,最后達成共識,整合出了集大家智慧為一體的一份優(yōu)質教學設計。最后由倆位老師進行授課,授課后大家進行小結,肯定了本次授課活動取得了好的教學效果并提出了一些困惑和不足之處。集體備課就是集思廣益,是集中大家的智慧為一體所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模式,從而提倡團隊合作精神,達到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雖然這次集體備課活動在嘗試階段就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也達到了預定目的。但我認為:第一、有必要再加強科任教師集體備課的培訓。第二、要讓集體備課形成一種制度。第三、要增強教師的集體備課意識。第四、走出校園集體備課的圈子。第五、要充分利用骨干教師的優(yōu)勢。只要能發(fā)揮集體備課的優(yōu)勢作用,把集體備課真正落實到實處,這樣就不僅能使教師的教研能力得以提高,而且也必能使教學質量有一個大的飛越。 (3)積極開展“送教”活動,打造“精品課堂”。 為了加強有效教學的研究,使我校教師盡快地專業(yè)成長,我們除了加強本校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培訓外,還比較注重“專家引領”這一塊。第一、本學期我們邀請??谟⒉判W蘭祖軍校長和兩位教師,到我校送教和作做一個幸福教師的知識講座報告活動。第二、積極打造我們的“精品課堂”。第三、開展“送教活動”,本學期組織王英鳳、呂海蓮兩位老師,給松濤小學送去語文課一節(jié)和給榕木小學送去數(shù)學課一節(jié)。 (4)、抓好師資培訓工作,提升校本研訓管理。 、校長培訓:為樹立正確的辦學思想,開拓視野,掌握現(xiàn)代管理理論、學校管理理論和學校管理的規(guī)律,增強學習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以全面提高農村小學校長的綜合素質,促進小學教育的均衡發(fā)展。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依法治校能力,促進學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2009年8月我們組織我鎮(zhèn)14名小學校長參加了省培訓院舉辦“瓊中百名農村小學校長培訓項目”第一階段培訓。2010年我們將繼續(xù)組織小學校長參加培訓。 、教研員培訓:為了使教研員明確學科教研員的任務與職責,通過聘請高水平的、有經(jīng)驗的專家開設專題講座,從而學習有關理論與知識、學習教研的基本方法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網(wǎng)絡操作技能、學習和交流教研工作的方法和經(jīng)驗等,以此提高小學教研員的業(yè)務素質和水平。2009年7月12和7月20日參加省培訓院舉辦的兩期教研員培訓。2010年我們將繼續(xù)組織教研員參加培訓。 、教師繼續(xù)教育培訓:2009年暑假按國家遠程培訓的計劃,我們認真地組織教師全員培訓工作。通過培訓我們的學員按時參加培訓,積極參與討論,按時完成作業(yè),很好地完成培訓任務。特別是中心小學常常利用晚修時間進行重播,真正做到資源共享。 、加強網(wǎng)絡培訓:本學期我們分期建成了校校通工程,實現(xiàn)了中心小學、榕木小學、松濤小學和新林小學等四所學校寬帶上網(wǎng)。按縣教師培訓管理中心的計劃,我們建立了黎母山中心小學教研平臺,利用平臺我們除在中心小學進行了全員培訓外,還組織科任教師24人在網(wǎng)上參加網(wǎng)上與專家面對面研討,發(fā)表討論評語52條。培訓率中心小學達80%以上,下面完小學校培訓率達30%以上。另外,有54名教師已注冊了自己的博客平臺,并開始經(jīng)營自己的平臺開始發(fā)表文章。如王英鳳和李青老師就經(jīng)營得很好:其中:王英鳳的平臺被訪問人次: 435次、發(fā)表文章數(shù): 143篇、文章被閱讀數(shù): 4798人次、文章被評論數(shù): 521條;李青的平臺被訪問人次: 462次、發(fā)表文章數(shù): 32篇、文章被閱讀數(shù): 708人次、文章被評論數(shù): 28條。 極強科技創(chuàng)新輔導員培訓:我們知道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是我們各校在開展學?;顒又校畋∪醯沫h(huán)節(jié)之一。為了貫徹實施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精神和縣科技教育計劃。為此,我們主動地向上級爭取到了科技活動比賽項目,并積極組織開展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一個學期來,我們利用校本培訓的平臺積極開展科技輔導員的培訓工作。如為能更好地組織廣大少年兒童參與“智力七巧板”科普系列活動,激發(fā)他們的科學興趣,開發(fā)他們的智力,鍛煉他們的動手動腦能力,啟迪他們的創(chuàng)造意識,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促進科技教育活動的普及與發(fā)展,探索科學的奧秘。我們舉辦了全鎮(zhèn)輔導教師“七巧科技”的校本培訓活動。培訓共計輔導教師32人。培訓后,各校也相對地開展了“七巧科技”全員培訓工作。努力使七巧板活動走進學校的課堂、師生的生活。開展的比較好的學校有松濤小學和大保小學。 3、大力加強規(guī)范化學校建設,創(chuàng)建示范學校。 本學期,我們繼續(xù)抓好創(chuàng)建規(guī)范化學校的建設工作,為在2010年實現(xiàn)中心小學創(chuàng)建規(guī)范化學校和創(chuàng)建省“農遠”工程應用“示范學?!边_標通過,我們按縣教育局的實施計劃抓緊抓好。 (1)、我們積極地與上級各部門取得聯(lián)系,在硬件方面我們新建造了一幢三層300平米的教學輔助用房、完善電子備課室建設、構建校園廣播網(wǎng)和建造校園藝術長廊等,基本滿足師生的教育教學活動。今年再準備籌建師生宿舍;在軟件方面我們認真地按照評估細節(jié)要求整合材料,在學校里,我們積極組織教師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校園活動,如開展“每日一星”評比、“七巧科技”、“數(shù)學廣角”、“英語一角”、 “元旦晚會”、“書畫展”、“籃球友誼賽”等活動。經(jīng)過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學校軟件建檔工作基本完成。在12月15日縣教育局的創(chuàng)建規(guī)范化學校達標評估小組的初評中,我校的得分為836.7分,說明我校在創(chuàng)建規(guī)范化硬軟件建設中基本達標。 (2)、自2007年來我鎮(zhèn)安裝使用“農遠”教學設備以來,我們時刻關注“農遠”教學設備的應用。無論是大會或小會我們都嚴格要求各學校務必管理好和使用好“農遠”教學設備,很好地服務于學?,F(xiàn)代教學。在使用中,我們嘗到甜頭,2008年首屆海南省農村遠程教育資源應用說課比賽中,我們中心小學的陳容英老師榮獲縣一等獎、省三等獎;2009年初在第二屆海南省農村遠程教育資源應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