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管棚施工組織設計.doc_第1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3b4a3458-f1e5-47cf-bea6-597dccca8427/3b4a3458-f1e5-47cf-bea6-597dccca84271.gif)
![大管棚施工組織設計.doc_第2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3b4a3458-f1e5-47cf-bea6-597dccca8427/3b4a3458-f1e5-47cf-bea6-597dccca84272.gif)
![大管棚施工組織設計.doc_第3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3b4a3458-f1e5-47cf-bea6-597dccca8427/3b4a3458-f1e5-47cf-bea6-597dccca84273.gif)
![大管棚施工組織設計.doc_第4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3b4a3458-f1e5-47cf-bea6-597dccca8427/3b4a3458-f1e5-47cf-bea6-597dccca84274.gif)
![大管棚施工組織設計.doc_第5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3b4a3458-f1e5-47cf-bea6-597dccca8427/3b4a3458-f1e5-47cf-bea6-597dccca84275.gif)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此文檔收集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網(wǎng)站刪除目 錄1、工程概況11.1望城坡站新村站區(qū)間隧道11.2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概況11.2.1工程地質概況11.2.2 水文地質條件21.2.3 工程地質評價42、編制依據(jù)52.1編制范圍52.2編制依據(jù)53、施工方法73.1施工工藝流程73.2鉆機工作平臺73.2測量放線93.3施作導向墻、安設導向管93.3.1導向墻93.3.2工字鋼安裝93.3.3導向管埋設113.3.4模板安裝:113.3.5混凝土澆注123.3.6混凝土拆模及養(yǎng)護123.4鉆孔123.5管棚的加工143.6管棚及鋼筋籠安裝153.7注漿164、 人員、設備配置174.1人員配置174.2施工機械投入185、 施工質量標準186、安全質量保證措施197、工序作業(yè)時間計劃248、安全注意事項249、 安全文明施工2510、附圖26此文檔僅供學習與交流望新區(qū)間隧道大管棚專項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1.1望城坡站新村站區(qū)間隧道望城坡站新村站區(qū)間隧道位于小河區(qū),線路出望城坡站先后沿黔江路、珠江路下前行至新村站。望新區(qū)間暗挖隧道大管棚施工里程為:Y(Z)DK29374.15Y(Z)DK29404.15,長度30m。隧道進口端洞頂埋深7.5m(左線)/8.8m(右線)。1.2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概況1.2.1工程地質概況1.2.1.1地層巖性 根據(jù)鉆探及地質調查,左線、右線進口段場地出露的地層為第四系(Q4)及侏羅系自流井群(J1-2z),洞口段地層及巖性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第四系覆蓋層 1-6-1層塊石層(Q4(ml))塊石層:雜色,由回填大塊石及少量碎石、粘土組成,碎塊石成分主要為白云巖及灰?guī)r,硬雜質含量為5880%,粒徑1050cm,局部大于1.0m,厚度3.4m。 1-4-2層 粉質粘土(Q4(ml)):可塑粉質粘土:沖洪積成因,褐黃色,碎塊狀結構。場地內局部分布,伏于填土層之下,含少量分布不均勻的強風化殘塊??傮w粘性一般,手捻有砂感,總體厚度不大,似層狀和透鏡狀產出厚度3m。 (2)基巖 場地基巖出露為侏羅系下統(tǒng)-中統(tǒng)自流井群(J1-2z),地層巖性為灰黃色、灰綠色,中厚層厚層狀砂巖及紫紅色、鮮紅色泥巖。按風化程度分為強風化和中風化。1.2.1.2 地質構造 擬建區(qū)間隧道在區(qū)域上位于揚子準地臺黔北臺隆遵義斷拱之貴陽復雜構造變形區(qū)。其構造格局形成于燕山期,先期在近東西向主壓應力及自東而西單向主壓應力作用下,形成于近南北向,東翼倒轉西翼平緩的卷曲狀褶皺-貴陽向斜,該向斜長軸呈北-南向延伸,擬建區(qū)間隧道走向與長軸方向近一致,并由向斜軸部及軸部附近通過,向斜軸部地層為侏羅系自流井群地層。向斜東翼巖層產狀為:傾向230260(),傾角2529(),西翼巖層產狀為:傾向152172(),傾角2230(),巖層面泥質充填,結合較差,為軟弱結構面。受區(qū)域構造的影響,勘察區(qū)節(jié)理較發(fā)育,擬建隧道范圍內無活動性斷層通過。1.2.2 水文地質條件 (1)地表水 擬建隧道范圍內無地表水體。場地北端,望城坡站以北為已填筑廢棄的八一水庫。 (2)地下水 根據(jù)勘察期間的地表地質調查, 擬建隧道附近未見泉點等地下水出露點分布。地下水徑流方向總體上由北向南徑流,向地勢較低處排泄。 (3)地下水類型及特征 根據(jù)擬建隧道地層巖性組合及地下水的賦存特征,結合區(qū)域水文地質資料,將擬建區(qū)間隧道內地下水類型主要分為基巖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含水層孔隙水。 1)基巖裂隙水 賦存于碎屑巖組的風化、構造裂隙中,以強風化層的風化裂隙為相對主要的貯存空間。含水層為侏羅系自流井群(J1-2Z)的泥巖、砂巖等,屬潛水上層滯水。主要來源于大氣降雨補給,水量小,季節(jié)性特征明顯,逕流范圍小,就近排泄于附近的低洼地帶。 2)第四系松散含水層孔隙水 主要分布于第四系覆蓋層的孔隙、裂隙中,屬上層滯水,水位、水量具明顯的季節(jié)性特征,豐枯季差異大,分布范圍小,富水性弱。一般埋深0.57.0m。 (4)地下水補給、徑流與排泄 大氣降水及周圍生活、生產廢水為本區(qū)地下水的主要補給來源。分直接滲入和地表散流通過基巖裂隙灌入補給兩種方式。補給量除與地形地貌和降水強度、降水延續(xù)時間有關外,尚與地層巖性有直接關系,地下水主要賦存于砂巖和泥巖裂隙中,各地下水系之間一般無水力聯(lián)系,總體來說,場地南側三江口為隧道區(qū)內各地下水系的排泄基準面。 綜上所述,場區(qū)水文地質條件較復雜,不同地段地層賦水性差異大,地下水受基巖透水性、構造節(jié)理裂隙等控制,具分布不均勻,規(guī)律性差的特點。 1.2.3 不良地質現(xiàn)象 (1)人工填土:擬建場地內的人工填土主要為砼、回填塊石,主要是由于場地內既有建筑物和既有道路的修建而回填的,人工填土在場地內深度和分布不均、均勻性差、結構松散。 (2)強風化層:擬建場區(qū)內的強風化層分布不均,平均厚度2.4m,為極軟巖,強度低,容易開挖,承載力較低。1.2.3 工程地質評價 (1)場地整體穩(wěn)定性及適宜性評價 1)區(qū)域構造穩(wěn)定性評價 擬建場區(qū)巖性為非可溶性泥巖、砂巖組成,場地地層結構較復雜,第四系地層厚度變化不大,單工點基巖面位相對穩(wěn)定,本場地屬構造穩(wěn)定地區(qū),未見活動斷裂、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質作用。場地地形較為平坦,無液化土層存在,場地總體穩(wěn)定性良好。 2)場地適宜性評價 根據(jù)區(qū)域地質資料及本次勘察結果,擬建場地及其周邊未發(fā)現(xiàn)影響場地穩(wěn)定性的斷裂等不良地質作用,場地屬構造穩(wěn)定區(qū)。近場區(qū)未發(fā)現(xiàn)晚更新世以來的活動斷層,亦沒有發(fā)生過破壞性的歷史地震,近場區(qū)內不存在發(fā)震構造,勘察場地屬地震穩(wěn)定區(qū)。另根據(jù)場地地形地貌、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以及巖土力學性質分析,擬建場地位于貴陽向斜南端近核部,屬于貴陽構造盆地中心區(qū),不存在能引起場地滑移、大的變形和破壞等的不良地質作用。綜合評價場地工程地質條件較好,屬穩(wěn)定場地,適宜建設。 (2)地基穩(wěn)定性評價及持力層選擇 場地周邊不存在高陡臨空面,不具備整體滑移條件,地基整體穩(wěn)定。區(qū)間隧道地基持力層為侏羅系自流井群四五段(J1-2Z(4-5))泥巖、砂巖,巖層厚度大,承載力較高,壓縮性小,是理想的天然地基,建議采用中風化泥巖、砂巖作為區(qū)間隧道持力層。2、編制依據(jù) 2.1編制范圍 本方案編制范圍為:望城坡站新村站區(qū)間礦山法隧道進出口超前大管棚。 2.2編制依據(jù)(1)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2)建筑施工企業(yè)負責人及項目負責人施工現(xiàn)場帶班暫行辦法建質20011111號(3)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規(guī)范GB50656-2011(4)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200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02(2011年版)(6)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2011(7)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26-2007(8)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50108-2008(9)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99-1999(10)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02(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12)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80-2009(13)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80-91(14)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46-2005(15)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程JGJ18-2012(16)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33-2012(17)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guī)程JGJ/T10-2011(18)貴陽市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施工圖設計-望城坡站新村站區(qū)間隧道(19)貴陽市軌道交通1號線望城坡站新村站區(qū)間隧道(YDK29+372.250YDK30+232.500)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詳細勘察階段)(20)貴陽市軌道交通1號線剩余土建結構工程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21)建筑施工特種作業(yè)人員管理規(guī)定建質【2008】75號文3、施工方法3.1施工工藝流程大管棚施工工藝流程圖3.2鉆機工作平臺左線大里程拱頂部分以已經(jīng)施做車站主體結構頂板作為工作平臺,其余部分用腳手架為管棚機搭設工作平臺。腳手架要連接牢固、穩(wěn)定,防止施鉆時擺動、位移等影響鉆孔質量。工作平臺采用碗扣式腳手桿搭設,使用與立桿配套的橫桿及立桿可調底座、立桿可調托撐。立桿頂設雙層方木,立桿頂托上縱向設一層100150mm方木,間距90cm,第一層方木上放置第二層8585mm方木,間距為20cm(中對中)。為增加支架穩(wěn)定性,支架上托及下托伸出不能大于20cm,縱向每隔3.6m設1道橫向剪刀撐,橫向每隔4.5m設1道縱向剪刀撐。且剪刀撐均與立桿聯(lián)系,與地面夾角成45,剪刀撐必須上至模板,下至基礎。并要將各道剪刀撐聯(lián)結成整體,剪刀撐鋼管和立桿用旋轉扣件扣緊。支架搭設要求連接緊密、牢靠,施工中要設置專人檢查,保證支架搭設的安全可靠。另外,在支架頂部和底部設置掃地桿和水平剪刀撐,為避免支架在搭設過程中出現(xiàn)扭曲、變形等形象,設置橫向通長鋼管與縱向通長鋼管將整個支架連接成一個整體,加強支架的整體穩(wěn)定性。剪刀撐、斜撐搭設應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桿的縱、橫向間距及橫桿步距等搭設要求如下:立桿橫向間距縱向間距橫桿步距為9090120cm的布置形式。(附圖:模板與支架斷面圖)同時,為保證工作人員施工安全,在工作平臺周圍安裝臨時防護網(wǎng),臨時防護網(wǎng)高度1.2m。腳手架搭設示意圖3.2測量放線 首先復核線路中線、水平,根椐線路中心線控制樁及高程控制點在車站基坑端頭墻初期支護面上標識出隧道中心線及導向墻內拱頂標高,并根據(jù)導向墻設計輪廓線在端頭墻畫出內拱弧,做為導向墻立模的依據(jù),根據(jù)導向墻的里程控制好導向墻內外模的高度,并預留相應的沉降量。3.3施作導向墻、安設導向管3.3.1導向墻 以車站主體結構端頭墻內設A133孔口管作為大管棚施做的導向墻。3.3.2工字鋼安裝為保證管棚施工剛度,在導向墻內設2榀鋼拱架。工字鋼內側半徑為6.267m(左線)、3.48m(右線),間距0.6米。每榀鋼架分為五個單元,每節(jié)鋼架兩端均焊連接板,工字鋼各單元通過連接板焊接并用螺栓連接牢靠,且密貼,鋼架落底在車站底板上。通過測量放線,在端頭墻用噴漆標出的鋼架安裝輪廓線,嚴格按照設計中線及水平位置架設鋼拱架。鋼拱架安裝尺寸允許偏差:橫向和高程為0+5cm,垂直度2。鋼架周邊拼裝允許偏差為3cm,平面翹曲應小于2cm。2榀鋼架間縱向采用22鋼筋按環(huán)向1米間距布置,并與鋼架焊接牢固,在灌注車站端頭墻混凝土時鋼架應全部被混凝土覆蓋,且鋼架保護層厚度不得小于40mm。望新區(qū)間左線隧道進口導向墻鋼架望新區(qū)間右線隧道進口導向墻鋼架3.3.3導向管埋設 工字鋼架架設完成后,進行導向管的埋設,導向管采用直徑為A133mm的熱軋無縫鋼管,壁厚為5mm,導向管的長度是1.0米,環(huán)向間距根據(jù)管棚間距而定。 為了防止導向管在灌注混凝土時發(fā)生位移,導向管按照設計要求焊接在工字鋼架上。導向管中心線位置允許偏差10mm,尺寸允許偏差+10mm或0mm。安裝導向管時,應嚴格控制導向管的環(huán)向間距及縱向位置。為滿足設計要求,可先在工字鋼頂面標定出導向管的位置,并按間距、方向角要求布置導向管,導向管縱向與線路方向需一致,外插角角度為13,以免管棚鉆機鉆孔侵入洞身開挖斷面。為避免混凝土澆注時砂漿進入并堵塞導向管,安裝導向管時需與端模抵緊并采取措施使其牢牢固定在端模上。3.3.4模板安裝: 導向墻鋼模板之間通過螺栓連接,為確保導向墻內模圓順,導向墻端頭模板采用5厘米厚木板安裝,木板間連接采用加背撐方式進行加固,木模板與鋼模板之間采用扒釘或鋼釘連接牢固。在安裝模板前應檢查模板尺寸除頂面高程允許偏差10mm,導向墻邊緣位置允許偏差10mm或0mm;模板平整度不得大于5mm,模板表面錯臺允許偏差2mm。模板安裝需牢固可靠,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需涂刷脫模劑。3.3.5混凝土澆注混凝土澆注前,需再次對模板、導向管進行檢查,并作必要的較正。模板的中線、水平及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預埋件的位置必須正確,模板安裝及支架必須牢固緊密,導向墻采用混凝土澆注,施工過程中,需嚴格控制原材料的質量、加強混凝土的拌合、運輸、澆注、養(yǎng)護等各個環(huán)節(jié)質量控制?;炷两y(tǒng)一由拌合站集中供應,混凝土灌車運輸,人工配合機械澆注并搗固密實,澆注順序為自拱腳兩側對稱澆注,直至拱頂。 3.3.6混凝土拆模及養(yǎng)護 混凝土澆注完畢后,需及時進行養(yǎng)護,養(yǎng)護齡期不得少于7天?;炷翉姸冗_到設計強度的70%后可拆除非承重模板(外模)及端模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后可拆除內模及支架。 3.4鉆孔 (一)鉆孔參數(shù):孔深30m,管距40cm,外插角13。(二)注意事項:(1)鉆孔采用管棚鉆機進行,鉆機平臺的高度根據(jù)鉆機的可調控范圍以及鉆孔順序進行確定,由于鉆機鉆孔順序按高孔位向低孔位進行,平臺位置相應自上而下進行逐步降低,以滿足鉆孔需要。 (2)為了便于安裝鋼管,鉆頭直徑采用120mm,先施工奇數(shù)后偶數(shù)鉆進。 (3)巖質較好的可以一次成孔。鉆進時產生坍孔、卡鉆時,需補注漿后再鉆進。 (4)鉆機開鉆時,應低速低壓,待成孔10m后可根據(jù)地質情況逐漸調整鉆進速度。 (5)鉆進過程中經(jīng)常測定其位置,并根據(jù)鉆機鉆進的狀態(tài)判斷成孔質量,及時處理鉆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6)鉆進過程中確保動力器、扶正器、合金鉆頭按同心圓鉆進。 (7)認真作好鉆進過程的原始記錄,及時對孔口巖屑進行地質判斷、描述,作為洞身開挖時的地質預測預報參考資料,從而指導洞身開挖。 (8)工藝要求 鉆機就位時用全站儀、掛線、鉆桿導向相結合的方法,反復調整,確保鉆機鉆桿軸線和導向軸線相吻合。 需要搭設鉆機平臺時,應滿足承受機具、材料、人員荷載要求,連接牢固、穩(wěn)定,防止施鉆時產生不均勻的下沉、擺動、位移等影響鉆孔的質量。 鉆孔時經(jīng)常測量孔的斜度,發(fā)現(xiàn)誤差超限應及時糾正,至終孔仍然超限者應封孔,原位重鉆。 在鉆孔時,若出現(xiàn)卡鉆、塌孔時應注漿后再鉆。鉆孔時,應認真填好鉆孔記錄,除記錄鉆孔深度、方向角外,根據(jù)鉆孔出屑或取芯情況記錄不同孔時的圍巖情況,達到超前探測圍巖的目的。孔鉆完成之后應進行清孔。3.5管棚的加工 管棚按下圖所示進行搭設,同時,對受頂板、側墻影響而取消的管棚位置,進洞施工時,采取雙排超前小導管加強支護措施,小導管環(huán)向間距30cm,縱向間距1.0m,長3.5m。 (1)成孔后要立即清孔并下管,以免因坍孔造成孔內堵塞而無法順利安裝。 (2)長管棚為直徑為108mm/89mm、壁厚為6mm的無縫鋼管。管棚管壁上鉆孔,并呈梅花形布置其縱向、橫向間距為15cm,尾部為不鉆孔的止?jié){段150cm。鋼花管在同一截面的接頭數(shù)不得超過管數(shù)的50%。 (3)管棚在安裝前用高壓風對孔內進行掃孔、清孔,清除孔內浮渣,確保孔徑(孔徑不得小于120cm)、孔深符合要求,防止堵孔。管棚可采用頂進安裝,逐節(jié)接長,并外留2cm空隙進行滿焊連接。 (4)根據(jù)設計圖紙,在鋼管內設鋼筋籠。鋼筋籠采用3根主筋為18mm的螺紋鋼,主筋采用搭接焊接,搭接長度為10d、25cm。管棚的加工及安裝如下圖所示:3.6管棚及鋼筋籠安裝 (1)大管棚鋼管分為管尖段、標準段、管頂段。管尖段鋼管長為4m,內設鋼筋籠,第一條鋼筋伸出鋼管0.2m、第二條鋼筋伸出鋼管0.4m、第三條鋼筋伸出鋼管0.6m,鋼筋籠底部設置在直管段與管尖交接處。標準段鋼管長為4m,內設鋼筋籠長4.7m。管頂段鋼管長為2m/4m,內設鋼筋籠長1.5m/3.5m。鋼筋籠的鋼筋加工好后采用現(xiàn)場安裝。 (2)大管棚鋼管和鋼筋籠安裝時,首先用勾機吊起管尖段鋼管,人工進行對孔、推頂,如人工無法推頂鋼管進孔時,鋼管外露部分應用門式架等搭設臨時支撐點。3.7注漿 (1)管棚及鋼筋籠安裝完成后進行注漿,漿液采用水灰比為1:1的水泥漿液,注漿順序原則上由低孔位向高孔位進行。首先對鋼花管進行單液注漿,注漿壓力取0.51MPa,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注漿參數(shù),取得管棚注漿施工經(jīng)驗。 (2)工藝要求 注漿前應采用噴混凝土、噴混凝土加注漿或加其它的方式對開挖工作面進行封閉,形成止?jié){墻,防止?jié){液回流影響注漿效果。 注漿的順序原則上由低向高依次進行,有水時從無水孔向有水孔進行,一般采用逐孔注漿。 注漿壓力根據(jù)巖層性質、地下水情況和注漿材料的不同而定,一般情況下注漿初始壓力取0.51.0Mpa,注漿終壓取2.0Mpa。 注漿方式:在管棚口直接注漿,注漿管深入管棚0.20.5m。 以單孔設計注漿量和注漿壓力作為注漿結束標準,其中應以單孔注漿量控制為主,注漿壓力控制為輔,注漿至鋼管與導向管之間的空隙連續(xù)流出水泥漿為止;注漿時要注意對地表以及四周進行觀察,如壓力一直不上升,應采取間隙注漿方法,以控制注漿范圍。 注漿時,應對注漿管進行編號(注漿編號應和埋設導向管的編號一致),每個注漿孔的注漿量、注漿時間、注漿壓力作出記錄,以保證注漿質量,注漿記錄包括:注漿孔號、注漿機型號、注漿日期、注漿起止時間、壓力、水泥品種和標號、漿液容重和注漿量。 灌漿的質量直接影響管棚的支護剛度,因此必須設法保證、檢驗灌漿的飽滿、密實。 注漿孔封堵方式:采用鋼板在鋼管口焊接封堵,預留注漿管,注漿管必須安裝閥門,堵頭必須封閉嚴實。注漿完成后采用快干水泥砂漿進行封堵管棚與導向管之間的空隙。4、 人員、設備配置4.1人員配置 序號工種名稱計劃投入人數(shù)備注1管理人員22測量人員43機械工54電工65砼工86鋼筋工87木工88鉆孔工39注漿工510電焊工211安全員34.2施工機械投入序號設備名稱及規(guī)格單位數(shù)量備注1管棚鉆機臺12交流電焊機臺13鏈鉗把24鉆桿根155管鉗把26大錘把17A120沖擊鉆頭個38注漿混合器個35、 施工質量標準 (1)、鉆孔前,精確測定孔的平面位置、傾角、外插角,并對每個孔進行編號。 (2)、鉆孔外插角 13為宜,工點應根據(jù)實際情況作調整。鉆孔仰角的確定應視鉆孔深度及鉆桿強度而定,一般控制在13。施工中應嚴格控制鉆機下沉量及左右便宜量。 (3)、嚴格控制鉆孔平面位置,管棚不得侵入隧道開挖線內,相鄰的相撞和立交。 (4)、經(jīng)常星測孔的斜度,發(fā)現(xiàn)誤差超限及時糾正,至終孔仍超限者應封孔,原位重鉆 (5)、掌握好開鉆與正常鉆進的壓力和速度,防止斷桿。6、安全質量保證措施6.1貫徹質量方針,確定質量奮斗目標,提高全員質量意識。 (1)貫徹執(zhí)行ISO9002質量體系標準,施工中嚴密組織,明確分工,責任落實,嚴格按我企業(yè)提出的質量方針執(zhí)行。 (2)根據(jù)我企業(yè)制定的質量目標,制定創(chuàng)優(yōu)規(guī)劃,組織協(xié)調各部門,各工序,以質量為本,以優(yōu)質取勝。 (3)強化全員質量意識,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企業(yè)經(jīng)營思想,利用崗前教育、崗位培訓作為質量管理的先導措施,把質量管理工作變?yōu)槊總€職工的自覺行動。在施工中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培養(yǎng)企業(yè)開拓求實、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風。同時,注意抓好工程質量的穩(wěn)定性和執(zhí)行標準的自覺性,做到五個一樣:有人檢查無人檢查一樣,隱蔽工程外露工程一樣,突擊施工和正常施工一樣,不同工序不同難度一樣,堅持高技術高標準一樣。 (4)堅持質量管理責任制,做到目標清、任務清,定崗定責。班組對個人、施工隊對班組、項目部對施工隊逐級考核。引入競爭機制,落實獎罰措施,做到“一包三?!保矗喊蝿?、保質量、保安全、保工期)。 (5)在質量管理上,積極配合建設單位搞好各種監(jiān)督、檢查,充分發(fā)揮各級質檢員的作用。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精心指導施工,進行全過程的監(jiān)控,確保施工嚴格按照施工規(guī)范及操作規(guī)程要求進行。 (6)加強對測量、量測人員的管理,保證測量和量測的質量。在主管工程師統(tǒng)一領導下,堅持三級測量和換手測量復核制。6.2建立健全的質量體系,從組織上確保質量計劃目標的實現(xiàn) (1)建立質量組織管理體系。為了確保項目工程質量,項目經(jīng)理部成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以項目經(jīng)理負總責的創(chuàng)優(yōu)領導小組和以項目總工程師負責的技術管理體系。建立項目經(jīng)理部(安質部)、工程隊(質檢工程師)、工班(質檢員)三級質量量管理網(wǎng)絡,配齊、配好有關質檢、技術、測量、試驗人員及設備,質量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議,檢查分析質量目標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 (2)組建強干的工地試驗和測量隊伍,配備先進的儀器設備。為確保質量計劃目標的實現(xiàn),在正式開工之前,首先選派技術水平高、操作熟練的技術人員,配備先進的儀器設備,分兩級組建強干的試驗隊伍和測量隊伍。在項目經(jīng)理部建立中心試驗室和精密測量隊;工程隊建立試驗組和測量班。中心試驗室負責專項工程試驗、原位測試、施工期觀測、“復檢”、“抽檢”等工作;工程隊試驗組負責大面積施工“跟蹤檢測”。測量隊負責控制測量、施工期觀測、重要結構的定位放樣、“復測”、“抽測”等;施工隊測量班負責本隊施工中的日常測量“自檢工作”。 (3)嚴格執(zhí)行質量終身責任制。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fā)199916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管理的通知的精神,嚴格實施質量負責制和質量終身責任職,實行企業(yè)法人代表,項目負責人,各級技術人員及工班負責人,對工程質量負相應責任,層層簽訂質量終身責任書,做到分工負責到位,責任落實到人,提高全員質量意識。6.3建立嚴格的質量保證制度,從管理上確保質量目標的實現(xiàn) 為了確保工程質量,根據(jù)工程建設的需要,建立系統(tǒng)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 (1)建立開工前的技術交底制度和崗前培訓制度工程開工前,必須由主管工程師向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講清該項工程的設計要求、技術標準、定位方法、幾何尺寸、功能作用及與其他工程的關系、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項等,使全體人員在徹底明了施工對象的情況下投入施工。 (2)關鍵工序和特殊工序實行旁站驗收制度地下工程技術要求高,施工工藝復雜,我企業(yè)一貫的作法是技術班干部24小時輪換值班。對本工程中的關鍵工序和特殊工序,由技術干部和質管人員輪流值班,實行旁站檢查驗收。 (3)建立“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 堅持“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拔宀皇┕ぁ奔矗何催M行技術交底不施工;圖紙和技術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測量樁和資料未經(jīng)換手復核不施工;材料無合格證或試驗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不經(jīng)檢查簽證不施工?!叭唤唤印奔矗簾o自檢記錄不交接;未經(jīng)專業(yè)人員驗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記錄不全不交接。 (4)建立嚴格的隱蔽工程檢查簽證制度 堅持施工中自檢、互檢、交接檢的三檢制度,開展“檢查上道工序,保證本道工序,服務下道工序”的三工序活動,把好質量關,并嚴格執(zhí)行隱蔽工程檢查制度,所有隱蔽工程在施工隊自檢基礎上,再經(jīng)項目部質檢工程師檢查,報監(jiān)理工程師簽認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施工,并建立可追溯記錄。隱蔽工程檢查程序詳見圖2-6。 (5)測量資料須經(jīng)換手復核,最后交由總工程師審核后報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F(xiàn)場測量基線、水準點等主要有關標志均須進行定期復測檢驗。 (6)建立嚴格的“跟蹤檢測”制度。檢測工作將按“施工跟檢”、復檢和“抽檢”三種方式進行。 (7)建立嚴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進場驗收制度對采購進場的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要由質量安全部組織進行驗收,參加驗收的人員包括質量、技術、物資及使用部門的有關人員。驗收的內容包括: 進場貨物的品種、規(guī)格、數(shù)量是否符合采購計劃; 供應廠家產品合格證或檢驗報告是否齊全; 產品現(xiàn)場質量檢查,并填寫檢查驗收記錄; 取樣進行試驗,并填寫試驗報告。按驗收程序收貨后分類保管,作好標記并保管好樣品。質量檢查記錄和試驗報告要隨樣品一起保存?zhèn)洳?。對檢查驗收不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要馬上清除出場,不得在場內堆放。 質量鑒定和檢查方法。 (10)建立儀器設備檢定制度測量儀器、試驗設備、各種儀器儀表、計量器具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規(guī)定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定。新購置的和在用的計量器具儀器均應進行檢定,取得合格證書后方能使用。工地設專人負責計量工作,設立帳檔案,監(jiān)督和檢查儀器設備由工地試驗室指定專人管理。 (11)建立原始資料的積累和保存制度本工程中的每一單位工程都要準備一套完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吉林省吉林八校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英語試題(解析版)
- 生產現(xiàn)場的應急處置能力建設
- 湖南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物理試題(解析版)
- 2025年塍草工藝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Module1練習(單元測試)英語四年級下冊-外研版(一起)(含答案)
- Module7(單元測試)英語五年級下冊-外研版(一起)(含答案)
- 2025年蒸汽缸洗衣機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Review 1 同步練習(圖片版無答案)粵人版開心英語
- 2025年浙江溫州好居住房租賃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江西南昌軌道產業(yè)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塑膠件噴油作業(yè)指導書
- 人員安全行為觀察管理制度
- Pt催化劑ECSA計算方法
- 汽車運行材料ppt課件(完整版)
- GB∕T 1732-2020 漆膜耐沖擊測定法
- 我國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119)
- 2022《化工裝置安全試車工作規(guī)范》精選ppt課件
- 吞咽障礙篩查表
- 汽車系統(tǒng)動力學-輪胎動力學
- 艾琳歆日內交易2011-2月至4月份圖表
- 中國民航國內航空匯編航路314系列航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