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文學寫作技巧.doc_第1頁
報告文學寫作技巧.doc_第2頁
報告文學寫作技巧.doc_第3頁
報告文學寫作技巧.doc_第4頁
報告文學寫作技巧.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報告文學寫作技巧第一節(jié) 報告文學概述“報告文學”這個名詞是從外國翻譯過來的。它是由“報告”和“文學”兩個單詞連綴成的詞組?!皥蟾妗敝竷热莸恼鎸嵭远?;“文學”指表現手法的藝術性而言。因此,我們所說的報告文學,是用文學手段處理新聞題材的一種文體。它敘寫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的先進人物,反映人民群眾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為人們嗤之以鼻的丑惡事物。于是,有人稱它為“用文學形式寫的具有新聞價值的報告”或“藝術的文告”。報告文學與新聞報道、通訊有密切關系,但又有所區(qū)別。兩者相同的,是都以真人真事為寫作對象;它們的區(qū)別在于:一、新聞通訊依附于某一事件,寫人是以事帶人;而報告文學是以人帶事,事是背景,甚至是朦朧的遠景。它把人物推向前臺,寫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磨擦、矛盾、沖突。二、它有更多的文學色彩,十分注意形象的刻劃與細節(jié)描寫,強調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注意文學手段的運用。報告文學與小說有類似之處,但二者又是完全不同的文體。美國有“非小說文學”或“非虛構文學”,與報告文學相似。這說明報告文學在表達方法上是類似小說的。但是,它和小說相比,要求嚴守真實性原則,不能虛構,所有的藝術概括與加工,都不能違犯真實性的原則。基希及其報告文學的作者巴克指出:“在小說里,人生是反映在人物的意識上?!霸趫蟾嫖膶W里,人生卻反映在報告者的意識上?!靶≌f有它自己的主要線索,它的主角們的生活。而報告文學的主要線索就是主題本身。”這段話表明:報告文學是作者思想的更直接的表達不論寫作者所采用的是怎樣的一種表述的手段和風格,但都不是,也不必要,更不允許以創(chuàng)造和綜合人物典型那樣的手段去表述。這就是小說與報告文學二者之間主要的區(qū)別,也就是它們各自的界限。報告文學有三個特點:(一)鮮明的新聞性報告文學作家黃鋼認為,報告文學的“新聞性至少可以涉及到兩點,第一是具有報道的價值;第二,接著就涉及到真實性的問題?!保ㄔ囌剤蟾嫖膶W)我們可以用兩個字說明報告文學的新聞性,一是“快”,二是“真”。所謂“快”,這是因為報告文學要對急遽變化的現實生活作出及時的生動的反映,要追隨時代的腳步,用較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動人的情景描繪出來。所謂“真”,是指報告文學的生命在于真實。報告文學之所以具有不同于小說的感染力,正是因為它的作者依靠新聞敏感來選取生活中發(fā)生的、生動的、具有說服力的人物和事件,運用恰當的文學語言形象地、完整地傳達給讀者。因為嚴格地忠實于事實,不允許有任何虛構、造假,所以報告文學才被許多人視為“社會史的信實資料”。報告文學的真實性,不是單一的概念,而是復合的概念,它包含幾個層次。首先,是材料的真實性。作者所采訪的材料,都應是實有其事的。這是報告文學真實性的基礎和前提。其次,是材料的準確性。準確的材料就是要符合五個“”,其一不可或缺,也不可歪曲。第三,是本質的真實性。報告文學作者總是調動有限的例證(包括情節(jié)、細節(jié)、背景和其它)去描述生活、刻劃人物、揭示本質的。(二)強烈的文學性報告文學屬于文學范疇,它是報告,也是文學。它的新聞性(主要是真實性)與文學性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為表里、相輔相成的?!俺颂摌嬇c概括的手法不宜引進報告文學,其它一切屬于表現形式的文學手法都可以在報告文學中充分調動。調動得越好,就越逼真;越真實,就越富于藝術的感染力?!保ɡ碛桑汉颓嗄暾務剤蟾嫖膶W)這就告訴我們,報告文學需要從文學引進多樣化的表現方法與技巧,如提煉、剪裁、描摹、比興、工筆刻劃、重筆渲染、精選角度、截取斷面、澎湃的抒情、恰當的議論,以及藝術語言的調動等等??傊?,除虛構和夸張外,藝術構思、藝術想象、描寫、抒情和修辭手法,都是可以采取的文學手段。(三)深刻的政論性優(yōu)秀的報告文學,是時代的號角,歷史的見證。它總是要針對著現實生活,大聲“發(fā)言”的。同時,報告文學的作者在滿腔熱情地向讀者報告現實生活中的先進人物和重大事件時,常常要在作品中抒發(fā)感情,發(fā)表議論。為了使人物形象更鮮明,事件的意義更突出,有時作者要直接站出來報告。因此,報告文學比起小說和其他文學作品來,更能直接地表現作者的思想傾向,帶有強烈的政論色彩。綜上所述,鮮明的新聞性、強烈的文學性、深刻的政論性,是報告文學的三個特點。明確認識這三個特點,對于學習報告文學寫作至為重要。第二節(jié) 報告文學的寫作報告文學可以說是一種新聞小說、非虛構小說。它比通訊的形象性更強。因此,寫作報告文學,既應像記者那樣進行采訪,又要像小說那樣構思。報告文學作家類似“記者作家”,其寫作方式可以表述為:新聞采訪藝術構思報告文學。從這樣的獨特的寫作方式出發(fā),我們寫作報告文學應該做到:一、進行深入采訪小說作家靠積累生活,從生活中得到暗示,獲得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報告文學作家則通過采訪獲得生活材料(素材)。采訪是十分重要的。報告文學作家理由主張:寫報告文學,應該“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寫”。醫(yī)生說“生命在于運動”;對于報告文學作者來說,“生命在于奔跑”。這是因為,寫小說是“付出性勞動”,寫報告文學是“收入性勞動”,要有“踏破鐵鞋”的精神。我們進行采訪,重點應是寫作對象周圍的有關的人。采訪對象決不會說:“我有幾個細節(jié),你寫進去準保會成為一篇好文章”。事實往往是:會說的人不會做,會做的人不會說。而向對象的周圍的人采訪,卻可以采訪到許多生動的典型的細節(jié)。二、精心刻劃人物報告文學要寫人物,但不是“塑造”從物,因為它寫的人是真實存在的,是生活中的一個實體。而且,寫小說的典型化的方法也不適用于報告文學寫作。報告文學中的人物是生活中實有的,不因作者運用典型化而變得高一點或矮一點,胖一點或瘦一點。報告文學寫人好似治玉,報告文學作者就是玉石匠人,他是以真實的材料雕琢出光輝照人的藝術品。所以說,報告文學是刻劃人物,作者應精心刻劃人物。那么,怎樣刻劃人物呢?一般來說,應注意從這樣幾方面努力:、重視人物性格的刻劃。刻劃報告文學人物,只有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的特征,才能把人物鮮明的個性刻劃出來。、使用鮮明的個性化語言。言為心聲。生動鮮明的個性化語言,可以使報告文學中的人物鮮明地活動起來,以得呼之欲出的效果。、努力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報告文學只有寫出人物的靈魂,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才能刻劃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認真、精心刻劃人物還要注意細節(jié)描寫、環(huán)境描寫。三、巧妙安排結構藝術構思中一個重要的內容是巧妙地安排結構。優(yōu)秀的報告文學作品為我們提供了可供學習的經驗。主要是:(一)結構屬于表現形式,是內容的延伸。從來沒有固定不變的結構格式。作者要從描寫的對象出發(fā),從面臨的讀者出發(fā)。能寫成橫斷面的,不要拉成縱剖面,更不要總是寫成三段式或五段式,即:寫一個先進人物,開始寫他怎么樹立遠大理想,怎么經過一個攀登的過程,克服了各種困難,最后達到光輝的頂點。這種公式化的結構不新穎,不為讀者歡迎。過去已有不少作者在努力探索橫斷面的結構方面取得成就,如理由、陳祖芬的一些作品。至于縱斷面的結構,當然也是由許多橫斷面組成的。(二)要善于把最精彩、最感人、自已感受最深而最能吸引、打動讀者的關鍵材料,放到最顯著的地位,以增強藝術效果。當然,把關鍵材料放在顯著的地位,并非一律要放在開頭,也可以放在其他地方。但是不管放在那里,作者都要想辦法突出它,著力寫好它,使它處于顯著的位置。(三)巧妙地安排結構,還要善于將生活中真實可靠的一剎那進行相對的集中,必要的調動。如在包身工中,作者就很巧妙地把包身工所受的苦難的一些特寫鏡頭和橫斷面,加以調動和集中,組織到一天來寫。四、展開合理想象沒有想象,就沒有文學,也就沒有報告文學,那種把想象同虛構等同起來,從而認為在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中不需要想象的觀點是不對的。想象是使報告文學增強文學性的一個重要手段。這是因為報告的對象是已發(fā)生過的、有很大時間跨度的。理由曾說:“我寫過馬德里體育宮,但我沒有到過;寫過巴黎鐵塔,但我沒上去過;寫到過閨房兒女私話,但本人保證沒有去偷聽過。寫這些內容,如果排斥、離開了想象,還怎么寫?”因此,只有展開想象,才能寫好。需要說明的是,報告文學寫作中的想象與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想象不同。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想象是故事情節(jié)的生發(fā),而報告文學寫作中的想象是情節(jié)的落實、生活的再現。前者是創(chuàng)造想象,后者是再造想象。報告文學作家寫在稿紙上的遠遠落后于采訪本上的,但有時也可能相反。如理由寫的癡情的最后有一萬多字,而采訪本上只有幾頁。他寫好后讀給寫的對象聽,被寫的人說:“真是那么一回事”。五、寫好精彩議論在小說等文學作品中,最忌作者的議論,“傾向應當從場面和情節(jié)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而不應當特別把它指點出來?!倍鴪蟾嫖膶W肩負著向讀者“報告”的任務,它可以也應該向讀者報告,說明自己的觀點,因此在報告文學中常常出現作者的議論。這些議論如畫龍點睛,寫得形象而精彩,常常引起讀者內心的共鳴。怎么寫出這種議論呢?(一)敘事寫人進入激動人心的高潮時,常常因作者的感情難以抑制,情不自禁地站出來議論;而讀者讀到這里,也會感情激動,看到作者的議論會拍案叫絕,覺得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因此,這樣的議論往往是作者、讀者共同發(fā)出的心聲。如揚眉劍出鞘寫到欒菊杰負傷,決定繼續(xù)比賽時,作者情不自禁地議論道:呵!多么純真的思想,多么可愛的品格!這就是我們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姑娘,站在歐洲擊劍臺上,經過獨立的判斷迸發(fā)出的心靈的火花!我們應該為有這樣毫光四射的年青一代而驕傲。(二)在報告文學中發(fā)表議論,必須以生動的藝術形象作基礎,否則議論就會“空洞”。優(yōu)秀的報告文學作品中的議論值得我們借鑒、學習。如包身工最后一段對“包身工”制度的議論:“看著這種飼養(yǎng)小姑娘謀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了。但是從我們孩子的眼里看來,船戶對墨鴨并沒有怎樣虐待,而現將這種關系轉移到人和人的中間,便連這一點施與的溫情也已經不存在了?!睆囊陨侠涌梢钥闯?,采用比擬、夸張、反語等修辭手法進行議論是必要的,有助于增強議論的藝術性。第三節(jié) 報告文學模式典型人物報告文學模式標題。報告文學比較重視標題,力爭產生一種吸引力和震撼力。標題一應求實,二應講究修辭,三應具有概括力和氣魄。例如: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國農民大趨勢、神圣憂思錄、亞州大陸的新崛起、亞細亞怪圈、白夜性問題采訪札記、誰是最可愛的人、大海雄性的舞臺等。另外兩種報告文學模式的標題有著同樣的要求。開頭。通常在開頭就顯示出文章的思想水平和藝術質量。往往把開頭處理成文章的思想示意圖,以生動鮮明的形象及場面或觸目驚心的議論,簡明扼要地把主題提示給讀者。(1)展示出一個生動逼真的生活場面,給人以現場實感。有時還盡力使描寫的生活場面上升為意境。如亞洲大陸的新崛起,開頭就寫李四光從國外回來的場面。(2)交待事件的高潮或結局。如揚眉劍出鞘,寫欒菊杰劍擊受傷,被救護車送往醫(yī)院。又如人民的好醫(yī)生李月華,寫李月華逝世后人們的懷念。(3)抒發(fā)作者對主人公的感受。如船長。(4)利用懸念,引出矛盾。如大雁情寫人們對主人公的矛盾的反映。開頭還可以有其它的方式,如交待寫作動機、開門見山地點題等。中間。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安排好結構,二是寫好人物。精心安排藝術結構。注意二點。一是報告文學的主題比文學作品更加鮮明、集中、新穎。安排結構不但要在主題統(tǒng)帥下進行,而且明顯貫穿和直接表現主題。二是要反映和適應不同材料內容的特質。主要采用:(1)借用一般情節(jié)小說的結構形式,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常用倒敘手法,引起懸念。還可以采用多線條發(fā)展(主副交叉或平行并列)。一般稱這種以時間推移和過程進展為線索的結構為縱向結構。(2)借用一般散文“以線穿珠”的結構形式,依靠主題思想的論述來直接組合互不相關的材料。誰是最可愛的人就是這樣。這種結構可以稱為橫向結構。這種結構還可以安排成“閉合式”(借用戲劇結構術語),即選擇主人公所處的一個典型場面和高潮時間,作為中心,將主人公一生發(fā)展的主要經歷穿插在回憶中。(3)以作者對主人公的認識發(fā)展及感情起伏的過程來安排結構。大雁情由四個部分組成;四個小標題“她”、“她?”、“她”、“她?!”貼切地表現了作者對報道對象認識深化的過程。典型人物報告文學主要采用這三種結構。認真寫好人物形象。作者必須對人物有著鮮明深刻的認識評價,充滿激情地寫作。人物形象絕對不能虛構或者拼湊,必須是生活中的真人。作者對人物形象的藝術加工,僅僅體現在抓住其精神特征即“閃光點”,選擇提煉其言行上。要懂得現代人際關系學來進行新穎、細致的調查訪問。要抓住人物性格的鮮明特征。要使人物語言生活化、個性化,再現人物語言。要寫好人物生存的活的社會環(huán)境,把人物放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去反映,發(fā)掘人物形象普遍的社會意義。結尾。常用鼓舞展望式或者哲理思索式。要與人物形象和場面相結合,造成一種余味無窮的意境。重大事件報告文學模式標題。一般要概括或透露文章中重大事件。如震撼世界的十天、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在這片國土上等。開頭。與典型人物報告文學的開頭相似,一般要求描寫較大的場面或事件的高潮。還可以交待作者的寫作動機來開頭,如熱流。議論入手,開門見山,直接點題。中間。與典型人物報告文學的中間結構安排方式相似,或借用情節(jié)小說的結構,或借用“以線穿珠”式結構。常常借用電影電視“蒙太奇”的鏡頭連綴手法,以時間為經,經空間為緯,靈活跳躍,稱為“全景式”報告文學。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在同一時間內,展示了不同地點的人們發(fā)揚共產主義協(xié)作精神搶救中毒民工的緊張活動。又稱縱橫交叉式結構。重大事件報告文學,強調交待事件的全過程及其重點,涉及社會生活面比較廣泛。它通過事件本身及作者對事件的態(tài)度來體現主題思想,事件貫穿全文,而人物刻劃則服從于事件展示。寫到的人物往往很多,對多個人物進行簡略的粗線條的描寫。往往要寫出不同人物共同的精神特點。寫作時一般都采用特寫鏡頭式的描寫方法,也就是在交待事件和揭示問題的過程中,把鏡頭對準一個又一個的人,寥寥數筆,白描勾勒。當然,也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精神閃光點和性格特征,常常用一句話或一個動作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謂重大事件,往往是需要歌頌的社會新事物,當然也有不少對歷史進行反思、對現實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