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塞詩四首導學案(楊).docx_第1頁
邊塞詩四首導學案(楊).docx_第2頁
邊塞詩四首導學案(楊).docx_第3頁
邊塞詩四首導學案(楊).docx_第4頁
邊塞詩四首導學案(楊).docx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邊塞戰(zhàn)爭詩四首導學案楊巧玲【教學目標】1、了解邊塞詩的主要特點。2、學習鑒賞邊塞詩的一般方法?!窘虒W重點】形象分析、感情把握?!窘虒W難點】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方法】講解法、研討法、演練法?!窘虒W內容】從軍行(其一)(王昌齡) 薊中作(高適)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岑參) 塞下曲(李益)【教學過程】一、導入在唐代,有一批詩人(如高適、岑參、王昌齡、王維、李益等)十分擅長描寫邊塞征戰(zhàn)生活,后人稱他們?yōu)椤斑吶娙恕?,形成了所謂的“邊塞詩派”,反映邊塞征戰(zhàn)生活的詩作逐漸蔚為大觀。所以說邊塞詩是唐代這個詩歌大國的一束奇葩。賞析邊塞詩,要了解他們從大漠、烽煙、長城、黃沙等景物中反映出的精神風貌,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體味每首詩的整體風格,領會作者熔鑄其中的感情,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時代風貌。二、邊塞詩知識小解邊塞詩的主要內容1、表現英勇作戰(zhàn),保家衛(wèi)國的豪邁、奔放、一往無前的主題。2、對將帥腐敗無能的諷刺,表現報國無門的憤懣壓抑。3、對戰(zhàn)爭的厭惡,歸家無門的悲哀。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4、邊塞風光。鑒賞要點:1、抓住詩中所描繪的邊塞風貌(景和人),理解所描寫事物的特征。 2、把握時代特征,作者生活經歷和思想傾向,推敲作品中所蘊含的不同思想。 3、把握表達技巧。三、 教學內容研討從軍行1.作者簡介 王昌齡(約698-757),字少伯,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過塞上。開元十五年(727),登進士第,開始了仕宦生涯。后獲罪被謫嶺南,又被貶至龍標縣尉。安史之亂發(fā)生,王昌齡北還,路過毫州郡時,為刺史閭丘曉所殺。 其邊塞詩,閨怨詩轟動一時,有“七絕圣手 ”“詩家夫子”之稱。 王昌齡邊塞詩的代表作是出塞和從軍行。2.自主學習 10分鐘(1)“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5分(2)“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在這幅黃昏邊塞圖中如何情寓于景中?5分3.研討分析(1)“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5分在一片廣漠的邊塞之上,一座邊城的西邊,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樓上,一個戍卒孤獨地走上嘹望臺,從青海湖上吹來的秋風在黃昏時分顯得更加凜冽寒冷。此時此刻,戍卒的思鄉(xiāng)念親之情也正是最為濃烈之時。這是一幅悲涼而又傷感的畫面。(2)“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在這幅黃昏邊塞圖中如何情寓于景中?5分作者在這幅畫面中點明了青海烽火城西的眺望臺上,荒寂的原野,四顧蒼茫,只有這座百尺高樓,這種環(huán)境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時令正值秋季,涼氣侵人,正是游子思親,思婦思遠的季節(jié),時間又逢黃昏,這樣的時間常常觸發(fā)人們思念于役在外的親人。而久戍不歸的征人恰恰在孤零零的城樓上,天地悠悠,思親之情正隨著青海方向吹來的陣陣秋風任意翻騰。4. 知識點邊塞詩主題之一:戰(zhàn)爭連年不止的哀怨和思念。薊中作1.作者簡介 高適,字達夫,郡望為渤海蓓縣。天寶八載(749),得睢陽太守張九皋力薦,舉有道科,授封丘尉。天寶十二載(753),辭官往河西哥舒翰幕府,任左驍衛(wèi)兵曹、掌書記。安史亂起,幫助哥舒翰守潼關。廣德元年(763)任西川節(jié)度使。入朝后任刑部侍郎,轉左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后人編有高常侍集。2.自主學習 10分鐘(1)抓住文中表現邊塞風貌的詞,分析本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邊塞風光?5分(2)看到邊塞如此蕭條的景象,作者有何感慨?5分3.研討分析(1)抓住文中表現邊塞風貌的詞,分析本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邊塞風光?5分詩人騎馬從塞外千里迢迢趕到薊城,登上這座邊城的城墻。只見邊塞苦寒之地,一片蕭條,白日當中,黯淡無光的景象。(2)看到邊塞如此蕭條的景象,作者有何感慨?5分詩人看到邊塞之地如此蕭條,民不聊生,就為胡虜的反復叛亂而擔憂。難道沒有安定邊境的奏疏上陳嗎?并不是,而是朝廷偏信某些無能將領,讓他們無功受賞,令有志之士扼腕長嘆。4. 知識點邊塞詩主題之二:對將帥腐敗無能的嘲諷,表現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苦悶。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1.作者簡介岑參,祖籍南陽(今屬河南),后移居江陵(今屬湖北)。天寶三載,中進士,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天寶八載,入安西都護高仙芝幕,任掌書記。天寶十三載,入安西都護封常清幕,以大理評事兼監(jiān)察御史,充節(jié)度判官、支度副使。至德二載,至靈武肅宗處,遷右補闕,后歷任起居舍人、虢州長史等職。永泰元年,出任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有岑嘉州集。全唐詩編詩四卷。 2.自主學習 10分鐘(1)本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邊塞風光?分(2)作者用了怎樣的手法來表現此邊塞風景?分“(3)陰火潛燒天地爐,何事偏烘西一隅?!倍洳捎昧耸裁幢憩F方法表達“熱海”之“熱”?分3.研討分析(1)本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邊塞風光?分水熱如煮沸的開水,熱得連鳥也不敢從上面飛過,但水中卻有又長又肥的鯉魚。在熱海的岸邊,青草萋萋,四季常綠,到了冬天下雪時,雪花在其高空中即迅速融化了。連熱海周圍的沙石也是其熱無比,似乎要把云彩燃燒著了;月亮倒影在水中,如同被煎煮一樣。(2)作者用了怎樣的手法來表現此邊塞風景?分側面描寫 夸張 想象(3)陰火潛燒天地爐,何事偏烘西一隅?!倍洳捎昧耸裁幢憩F方法表達“熱?!敝盁帷??分此句用了想象和比喻,想象是地下的烈火在熊熊燃燒,天地仿佛都成了一個奇大無比的爐子。只烘烤西方這一個天地呢。表達“熱?!敝盁帷?。4.本詩小結 這首詩描繪了邊塞奇異風光。詩人用浪漫主義的手法,將熱海的種種神奇之處作了活靈活現的描繪,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詩人想象奇特,用筆夸張,收到了極好的藝術效果。5. 知識點邊塞詩主題之三: 描寫邊塞自然風光,借以歌頌邊塞,贊美軍人。塞下曲1.作者簡介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歷四年登進士第,授鄭縣尉。憲宗時,召為秘書少監(jiān)、集賢殿學士,轉右散騎常侍。大和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益長于歌詩,詩名在當時就極高。詩作多被入畫或度為樂曲,流播一時。有李益集,全唐詩編詩二卷。2.自主學習 10分鐘(1)通過我們對本詩的了解,本詩中最大的特點是什么?(用了什么樣寫作手法)2分 (2)“古代詩歌中用典,有正用和反用之別。正用即不改變典故原意,反用卻以與原典相反之意來使用,請分析李益塞下曲中四典故的正反運用。5分3.研討分析(1)通過我們對本詩的了解,本詩中最大的特點是什么?(用了什么樣寫作手法)2分用典(2)“古代詩歌中用典,有正用和反用之別。正用即不改變典故原意,反用卻以與原典相反之意來使用,請分析李益塞下曲中四典故的正反運用。5分第一句用伏波將軍馬援之事,是正用,即絲毫未改典故原意;第二句用定遠侯班超事,則是反用,即不贊成典故中的原意,提出相反的看法,表明自己從軍態(tài)度是不愿如班超那樣戀鄉(xiāng)思歸,而是誓死報國,詩意已是翻進了一層;第三句用晉與姜戎合力敗秦典故;第四句用薛仁貴“三箭定天山”典故,是正用典故,但又有所變化:第三句中,詩人加上了“莫遣”二字,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第四句中,詩人將原典故中“三箭”改為“一箭”,有所變化但未改典故原意。4. 技法探究:用典詩歌中借用歷史典故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包括對現實生活的某些問題和個人愿望等,屬于借古抒懷或借古諷今。 此詩成功地運用四個典故,并將典故的內涵和詩人的情感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收到了語言簡練、形象豐富的藝術效果。真實的反映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豪情。該詩借用古代安邊塞將士誓死保衛(wèi)邊疆,不惜戰(zhàn)死疆場。體現了作者欲殺敵立功和安定邊疆的心愿。5.本詩小結這首詩格調高昂,有盛唐邊塞詩的余韻全詩寫得蒼涼悲壯,神采靈動,意氣飛揚“不墜盛唐風格”此詩句句用典,語言凝練,準確生動直抒胸臆6. 知識點邊塞詩主題之四: 對戰(zhàn)爭持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表現建功立業(yè)的報國激情??偨Y歸納邊塞詩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