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游攝山棲霞寺記(節(jié)選)明王世貞循千佛巖沿澗而進,迤邐不可窮,時旭日漸融,草樹被之,蔥蘢有光澤。澗水受雨,爭道下迸,勢如散珠,聲若戛玉。僧以酒茗從,興至輒酒,足疲輒茗。已,由中峰澗過嶺,其直如截者曰天開巖。中僅通一線徑,雖不甚高,而孤險嚙足可畏。將自此問絕頂,而力不勝矣。其西則層疊浪嶺,直下亂石錯之,若海波洶涌。兒子興未已,復呼元春登絕頂。返則日下矣。欲驕余以所不及見,余謂:“若所見非大江耶?業(yè)已自龍?zhí)讹栔??!倍硬荒軐Γ司蛯?。今天下名山大剎,處處有之,然不能兩相得。而其最著而最古者,獨茲寺與濟南之靈巖、天臺之國清、荊州之玉泉而已。靈巖于三十年前一游之,忽忽若夢境耳。今者垂暮,而復與觀棲霞之勝。(選自王世貞弇州山人續(xù)稿卷六十三,有刪節(jié))翻譯:順著千佛巖,沿著一條山澗向前走,山路蜿蜒曲折沒有盡頭,這時太陽已經(jīng)升起,山間霧氣漸漸消散,野草樹木在陽光下顯得蒼翠蔥蘢、光亮潤澤;大雨過后澗水猛漲,爭搶著水道向下奔瀉,那形狀如同散亂的珍珠,那聲音就像敲擊玉石鏗鏘悅耳。寺院里的和尚帶著酒和茶跟隨我們,我們游興極濃時就飲酒,走路疲倦了就品茶。不久,從中峰澗越過一座山嶺,那兩邊的山崖陡直如同用刀截開的切口,叫做天開巖。兩崖之間僅僅只一線寬,路雖然不算很高,但陡峭危險,站不住腳,十分可怕。本想要從這里登上頂峰,但再也沒有力氣了。天開巖的西側,重重疊疊的山嶺像起伏的浪濤直沖而下,散亂的山石交錯地雜陳于其間,看上去就像大海波濤洶涌澎湃。我的兒子游興還很濃,又拉著張元春一道去攀登棲霞山的頂峰。他們回來的時候,太陽已經(jīng)下山了。他們想要用我未能到山頂親眼目睹的景致在我面前引為驕傲。我對他們說:“你們所看到的不就是長江嗎?我在龍?zhí)扼A時,就已經(jīng)飽覽長江風光了?!眱蓚€年輕人無言以對,只好去睡了。如今普天下名山和宏大的寺廟,到處都有,但是名山和寺廟兩者不能相得益彰。而其中最著名又最古老的,只有這座棲霞寺和濟南的靈巖寺、天臺的國清寺、荊州的玉泉寺而已。靈巖寺我在三十年前就去游覽過一次,現(xiàn)在還像在夢境之中。如今我已到了垂暮之年,卻又得以觀賞了棲霞寺的勝景。二、游黃山記(節(jié)選)(清)袁枚天雨寒甚,端午猶披重裘擁火。云走入奪舍,頃刻混沌,兩人坐,辨聲而已。散后,步至立雪臺,有古松根生于東,身仆于西,頭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與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長,大十圍,高無二尺也。他松類是者多,不可勝記。晚,云氣更清,諸峰如兒孫俯伏。翻譯:天下著雨,非常冷,正午還要穿著厚皮衣烤火取暖。云氣直撲進屋,像要把房子奪去,一會兒功夫,屋內(nèi)一片云霧迷蒙,兩人對面坐著僅能聽到聲音,云氣散后,步行到立雪臺,臺上有棵古松,根生長在東面,樹干倒向西面,樹冠朝著南方,穿進山石中,又穿裂山石生長出來,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間是空的,所以樹干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為一體。又像是害怕天公而不敢向上生長,樹干有十圍粗,高度卻不到二尺。其他松樹像這樣的很多,無法一一加以描述。晚上,云氣更加稀薄,周圍的山峰像兒孫拜見長輩一樣俯伏著。三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風雨撓之,巖石軋之,然后委曲隨物,不能自保。雖竹箭之良,松柏之堅,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棟宇者,與竹柏同,而以直過之。求之于人,蓋所謂不待文王而興者耶?翻譯:樹木剛生來時,沒有不是直的。不幸經(jīng)過風吹雨打而彎曲,或受到巖石的擠壓,這樣才隨外物的影響而屈曲變彎,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即使像竹箭這樣的優(yōu)質、松柏這樣的堅貞都免不了這樣。只有杉樹能順著它的本性,不用人扶植就能長得很直。活著能傲對冰雪,死后能利用它做棟梁屋宇,都與竹、柏相同,但在軀干挺直這點上卻又超過了竹、柏。如拿杉的這種品格要求于人的話,那么,這種人大概就是所謂“不等文王出現(xiàn)就會崛起”的豪杰之士吧!四、徐孺子祠堂記(節(jié)選)曾 鞏孺子姓徐名稚,孺子其字也,豫章南昌人。按圖記:“章水北徑南昌城,西歷白社,其西有孺子墓;又北歷南塘,其東為東湖,湖南小洲上有孺子宅,號孺子臺。吳嘉禾中,太守徐熙于孺子墓隧種松,太守謝景于墓側立碑。晉永安中,太守夏侯嵩于碑旁立思賢亭,世世修治;至拓跋魏時,謂之聘君亭?!苯裢ど写妫闲≈蓿啦恢鋰L為孺子宅,又嘗為臺也。予為太守之明年,始即其處,結茅為堂,圖孺子像,祠以中牢,率州之賓屬拜焉。漢至今且千歲,富貴堙滅者不可稱數(shù)。孺子不出閭巷,獨稱思至今。則世之欲以智力取勝者,非惑歟?孺子墓失其地,而臺幸可考而知。祠之,所以示邦人以尚德,故并采其出處之意為記焉翻譯:孺子姓徐名稚,孺子是他的字,豫章郡南昌縣人。根據(jù)圖記:“章水向北經(jīng)過南昌城,又向西流經(jīng)白社,白社的西面有孺子墓;又向北經(jīng)過南塘,它的東面是東湖,湖南的小洲上有孺子的住宅,叫孺子臺。三國吳嘉禾年間,太守徐熙在孺子墓的墓道上種植松樹;太 守謝景在墓旁立碑。晉永安年間,太守夏侯嵩在碑旁建思賢亭,代代修整,一直到北魏時,改名聘君亭?!爆F(xiàn)在亭還 在,而東湖南面的小洲,世人不知道那里曾經(jīng)是孺子的住處,又曾經(jīng)被稱作孺子臺。我當太守的第二年,才在那個地方用茅草造起一座祠堂,畫了孺子的像,用中牢之禮祭祀他,率領州里的賓客拜奠他。東漢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將近一千年了,生前富貴而死后埋沒無聞的人不計其數(shù)。孺子不出鄉(xiāng)里,獨獨被人們稱揚思念到今天。這樣看來,世上想靠智力取勝的人,難道不是迷了心竅嗎?孺子的墓地已不可知,幸而孺子臺還可以考察得知。祭祀他是為了教育鄉(xiāng)人崇尚道德,所以我采輯了前人出仕和退隱的意義一并記在這里。五、桃花澗修禊詩序(節(jié)選)宋濂浦江縣北行二十六里,有峰聳然而蔥蒨者,玄麓山也。山之西,桃花澗水出焉。乃至正丙申三月上巳,鄭君彥真將修禊事于澗濱,且窮泉石之勝。前一夕,宿諸賢士大夫。厥明日,既出,相帥向北行,以壺觴隨。約二里所,始得澗流,遂沿澗而入。水蝕道幾盡,肩不得比7,先后累累如魚貫。又三里所,夾岸皆桃花,山寒,花開遲,及是始繁。傍多髯松,入天如青云。忽見鮮葩點濕翠間,焰焰欲然,可玩。又三十步,詭石人立,高可十尺余,面正平,可坐而簫,曰鳳簫臺。下有小泓,泓上石壇廣尋丈,可釣。聞大雪下時,四圍皆璚樹瑤林,益清絕,曰釣雪磯。西垂蒼壁,俯瞰臺磯間,女蘿與陵苕轇轕之,赤紛綠駭,曰翠霞屏。又六七步,奇石怒出,下臨小洼,泉冽甚,宜飲鶴,曰飲鶴川。自川導水,為蛇行勢,前出石壇下,鏘鏘作環(huán)佩鳴??陀猩魄僬撸粯啡曋毲?,鼓琴與之爭。琴聲與泉聲相和,絕可聽。又五六步,水左右屈盤,始南逝,曰五折泉。又四十步,從山趾斗折入澗底,水匯為潭。潭左列石為坐,如半月。其上危巖墻峙,飛泉中瀉,遇石角激之,泉怒,躍起一二尺,細沫散潭中,點點成暈,真若飛雨之驟至,仰見青天鏡凈,始悟為泉,曰飛雨洞。洞傍皆山,峭石冠其巔,遼敻幽邃15,宜仙人居,曰蕊珠巖。遙望見之,病登陟之勞,無往者。翻譯:浦江縣向北走二十六里,有座山高聳而蔥蘢茂密,就是玄麓山了。桃花澗的水從那里流出來,到了元順帝十六年三月初一,鄭鉉將要在澗邊進行修禊活動,并且游覽窮盡山泉怪石的漂亮景色。頭一天晚上,各位賢士大夫住宿休息,到了第二天,出發(fā)時,成群向北走,帶著酒壺和酒杯。大約走了二里遠的地方,才遇到澗流,于是沿著山澗而行,流水把道路侵蝕得無一完整,不得不側著身子走,先后緊緊相連像魚群一樣。又過了三里,兩岸都是桃花,山里寒冷,花開得晚,到現(xiàn)在才繁盛,身旁有很多松樹,高聳入云好像到了青天一樣。忽然看見鮮花點綴在青翠的樹葉間,好像火焰燃燒一樣,值得觀玩。又走了三十步,怪石像人一樣站著,高約十尺多,面平整,可以坐下來吹簫,叫做鳳簫臺。下面有小水潭,潭上石壇有一丈左右那么寬,可以在上面垂釣。聽說下大雪時,四周都是潔白如玉的樹林,更加顯得凄清絕美,叫做釣雪磯。西邊是絕壁,在臺磯邊往下看,松羅和凌霄縱橫纏繞,紅紅綠綠,色彩鮮艷,叫做翠霞屏。又走六七步,怪石突出,下面是一口小泉,泉水很冷冽,適合用來給鶴飲用,叫做飲鶴川。從小水坑引水,象蛇行一樣蜿蜒,從石壇前面流下,聲音就像玉佩碰撞一樣??腿酥杏猩糜趶椙俚模辉敢庾屓氉郧屮Q,彈琴來跟泉水比試。琴聲跟泉水聲音相和,非常好聽。走五六步,水流左右彎折,才向南消逝,叫做五折泉。四十步遠,從山腳彎曲進入澗底,水流匯進水潭。水潭左邊有一排石頭列成座位,形狀象半圓的月。在上面高石象墻一樣峙立,飛流的泉水從中間瀉下,遇到石頭的激起,泉水象憤怒一樣跳起一二尺,水滴散入水潭中,一點點地形成光暈,真的就像飛雨突然到來,仰頭看藍天象鏡子一樣明凈,才知道是泉,這里叫做飛雨洞。洞的旁邊都是山,又高又陡的石頭冠蓋在山巔,深遠遼闊,適合仙人居住,叫做蕊珠巖。遠遠地望見它,因為一路上的勞累,沒有人去。六、廬山草堂記*(節(jié)選)白居易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爐峰,北寺曰遺愛寺。介峰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若遠行客過故鄉(xiāng),戀戀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三間兩柱,二室四牖,廣袤豐殺,一稱心力。洞北戶,來陰風,防徂暑也;敞南甍,納陽日,虞祁寒也。堂中設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張,儒、道、佛書各三兩卷。樂天既來為主,仰觀山,俯聽泉,旁睨竹樹云石,自辰及酉,應接不暇。俄而物誘氣隨,外適內(nèi)和。一宿體寧,再宿心恬,三宿后頹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自問其故,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輪廣十丈;中有平臺,半平地;臺南有方池,倍平臺。環(huán)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蓮、白魚。又南抵石澗,夾澗有古松、老杉,大僅十人圍,高不知幾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豎,如蓋張,如龍蛇走。松下多灌叢,蘿蔦葉蔓,駢織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風氣如八九月時。下鋪白石,為出入道。堂北五步,據(jù)層崖積石,嵌空垤堄3,雜木異草,蓋覆其上。綠陰蒙蒙,朱實離離,不識其名,四時一色。又有飛泉,植茗,就以烹燀,好事者見,可以永日。春有錦繡谷花,夏有石門澗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爐峰雪。陰晴顯晦,昏旦含吐,千變?nèi)f狀,不可殫紀,覙縷而言,故云甲廬山者。噫!凡人豐一屋,華一簀,而起居其間,尚不免有驕矜之態(tài);今我為是物主,物至致知24,各以類至,又安得不外適內(nèi)和,體寧心恬哉?昔永、遠、宗、雷輩十八人25,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載,我知其心以是哉!翻譯:廬山的風景,秀麗至極,簡直是天下諸山的冠軍。山的北峰,叫做香爐峰;香爐峰的北面的寺廟叫做遺愛寺;介于香爐峰與遺愛寺之間,那地方最美,又是廬山之最。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樂天一見就愛上它了,就像遠行的游子路過故鄉(xiāng)一樣,戀戀不舍而不忍離去,于是面對香爐峰,下近遺愛寺,蓋了一間草堂。第二年春天,草堂落成了。三間屋子,兩根楹柱;兩個臥房,四扇窗子;(屋子的)面積大小,完全與心意相合,與財力相稱。打開北邊的小門,使涼爽的風吹進來,避盛暑;把屋脊南面蓋得高些,讓陽光照射進來,防備嚴寒。建造房屋的木材只用斧子砍削,不用油漆彩繪;墻涂泥就可,不必用石灰白粉之類粉刷。砌臺階用石頭;糊窗戶用紙,竹子做的簾子,麻布做的帳幕,一切全都和草堂的簡樸格局相稱。屋子里設有木制椅榻四張,素色屏風兩座,還有漆琴一張,和儒、釋、道書籍各三兩卷。樂天我已來到這里做了草堂的主人,仰觀山色,俯聽泉聲,隨意瀏覽旁邊的竹樹云石。從早到晚,美景很多,來不及一一觀賞??戳艘粫?,由于清幽景物的誘發(fā),性情也隨之變得恬淡;環(huán)境適宜,心情平和。只要住一宿,身體就十分安寧,住兩夜更感到心情平靜安適,住三個晚上以后,心曠神怡,物我兩忘,也不知是如何進入這種狀態(tài)的。自問其緣故,回答說:這草堂,前面有平地,面積約十丈,中間有平臺,是平地面積的一半,平臺的南邊有方形的池子,池子的面積比平臺大一倍。環(huán)繞著水池多是山竹、野草,池里長滿了白蓮、白魚。再往南走,就到了一個山石間的水溝,石澗兩旁有古松、老杉,樹身粗大的將近十人之圍(十人圍大約是兩人合抱),樹的高度不知幾百尺,長枝條上摩云霄,低垂的枝柯輕拂著潭水。像旌旗一樣豎立,像車蓋一樣張開,盤曲伸展如龍蛇游走。古松下多灌木叢,蔦羅枝葉蔓生,互相糾結交織,互相承接遮蓋,使得日光月華都無法照射到地面。到了盛夏時的氣候,仍像八九月的秋涼時節(jié)。地下鋪著白石做為出入的信道。草堂北邊五步遠的地方,憑借高崖積石作為假山,在空凹處卡進小土堆和土塊,各種樹木、奇花異草覆蓋其上。綠蔭濃密,紅色的果實繁多,也說不出它們的名字,四季都是這個樣子。又有天上飛落的泉水,就地種植的茶樹,就這飛泉和植茗來烹茶,若被愛好風雅之事的人看到,可以終日不去。草堂東邊有一座瀑布,清水懸掛三尺高,瀉落在臺階角落,然后注入石渠中。從早到晚,就像潔白的綢子,要是在夜間聽起來,就像珠玉琴箏的聲音。草堂的西邊,靠近北面山崖的右側山腳,用剖開的竹子,架在空中,接引北崖山上的泉水,這些竹管如脈管一樣分出水流,細水從上流下,像細線一樣懸掛空中,從屋檐灌注到水池里,連接不斷像成串的珍珠,細微水點飄散的樣子像雨露一般,水一點一點地往下落,隨風遠去。那附近望得見、走得到的地方,春,有錦繡山谷中的繁花;夏,有石門澗里的皓云;秋,有虎溪的明月;冬,有爐峰的白雪。陰晴明暗,黃昏早晨的煙云隱現(xiàn),千變?nèi)f化,不可詳盡記述,細細說來,所以我才說這里的景色是廬山第一!唉!一般人只要建造一間高大的房屋,精制一張竹席,而生活在當中,尚且免不了有驕傲自負之態(tài)。何況是我,已成了這些東西的主人,草堂周圍的美景紛至沓來,激發(fā)人的思想感情,接觸什么樣的景物就產(chǎn)生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我又怎能不外在安適、內(nèi)在和樂,身體安寧,心情恬適呢?想當年東晉高僧慧永、慧遠、名儒宗炳、雷次宗等十八人一起住入此山,就直到老死也都不肯離開,雖然與我現(xiàn)在相距久遠,但我知道他們心里也是因為這廬山的美景?。∑摺⒙尻柮麍@記李格非洛陽處天下之中,挾崤澠之阻,當秦隴之襟喉,而趙魏之走集,蓋四方必爭之地也。天下當無事則已,有事,則洛陽先受兵。予故嘗曰:“洛陽之盛衰,天下治亂之候也?!狈教曝懹^、開元之間,公卿貴戚開館列第于東都者,號千有余邸。及其亂離,繼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樹,兵車蹂踐,廢而為丘墟。高亭大榭,煙火焚燎,化而為灰燼,與唐俱滅而共亡,無余處矣。予故嘗曰:“園囿之廢興,洛陽盛衰之候也?!鼻姨煜轮蝸y,候于洛陽之盛衰而知;洛陽之盛衰,候于園圃之廢興而得。則名園記之作,予豈徒然哉?嗚呼!公卿大夫方進于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樂,得乎?唐之末路是矣。翻譯:洛陽地處全國的中央,擁有崤山、澠池的險阻,算是秦川、隴地的咽喉,又是趙、魏爭著向往的地方,是四方諸侯必爭之地。天下如果經(jīng)常太平無事也就罷了,一旦有戰(zhàn)事,那么洛陽總是首先遭受戰(zhàn)爭。為此我曾說過:“洛陽的興盛和衰敗,是天下太平或者動亂的征兆啊?!闭斕铺谪懹^、唐玄宗開元盛世時,公卿貴族、皇親國戚在東都洛陽營建公館府第的,號稱有一千多家。等到后期遭受動亂而流離失所,接著是五代的慘痛破壞,那些池塘、竹林、樹木,被兵車踐踏,變成一片廢墟。高高的亭閣、寬大的樓臺,被戰(zhàn)火焚燒,化成灰燼,跟唐朝一起灰飛煙滅,沒有留下一處。我因此曾說:“館第園林的繁盛或毀滅,就是洛陽興旺或衰敗的征兆啊?!睕r且天下的太平或動亂,從洛陽的興衰就可以看到征兆;洛陽的興衰,又可以從館第園林的興廢看到征兆,那么洛陽名園記這作品,我難道是徒勞無益、白費筆墨的嗎?唉!公卿大夫們現(xiàn)在正被朝廷提拔任用,放縱一己的私欲,為所欲為,卻忘掉了國家的太平或動亂的大事,想以后退隱了再享受這種園林之樂,能辦得到嗎?唐朝最后覆滅的情形就是前車之鑒??!八、竹溪記(節(jié)選)唐順之余嘗游于京師侯家富人之園,見其所蓄,自絕徼海外奇花石無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斬竹而薪之。其為園,必購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錢買一石、百錢買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據(jù)其間,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倍熑似埧芍乱恢?,輒不惜數(shù)千錢。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難致而又多槁死,則人益貴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師人乃寶吾之所薪?!眴韬?!奇花石,誠為京師與江南人所貴。然窮其所生之地,則絕徼海外之人視之,吾意其亦無以甚異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絕徼海外,或素不產(chǎn)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見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師人之寶之者,是將不勝笑也。語云:“人去鄉(xiāng)則益賤,物去鄉(xiāng)則益貴。”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翻譯:我曾經(jīng)游觀過京城世宦富貴人家的亭園,見那里積聚的東西,自極遠的邊地到海外,奇異的花卉石頭沒有不能羅致的,所不能羅致的只有竹子。我們江南人砍伐竹子當柴燒,筑園構亭也必定購買尋求海外的奇花異石,有的用千錢買一塊石頭,有的用百錢買一棵花,并不吝惜。然而如有竹子占據(jù)在當中,有時就將它砍去,說:“不要讓它占了我種花置石的地方?!钡┏侨巳绻芤挼揭桓椭褡樱32幌ЩㄙM數(shù)千錢來購買;然而一遇到下霜降雪,便又都干枯而死。正因為它的難以尋覓而且又多枯死,人們因此就更加珍愛它。而江南人甚至笑他們說:“京城人竟把我們當柴燒的東西視為珍寶?!卑パ?!奇花異石雖然為京城與江南人所珍愛。然而追溯它們的產(chǎn)地,則邊地和海外人看待它們,我想也與我們在江南看待沒有什么大的區(qū)別。而邊地海外,或許是從不出產(chǎn)竹子的地方,假如讓那里的人一旦看到竹子,我想他們必定比京城人更加珍愛和看重它。這種情況恐怕是笑不完的了。俗語說:“人離鄉(xiāng)則愈賤,物離鄉(xiāng)則愈貴?!比绱苏f來,世上的美丑好惡,又有什么不變的標準呢!九、再游烏龍?zhí)队浢┳釉街腥?,家童善篙楫。至中流,風妒之,不得至荷蕩,旋近釣磯系筏。垂垂下雨,霏霏濕幔,猶無上岸意。已而雨注下,客七人,姬六人,各持蓋立幔中,濕透衣表。風雨一時至,潭不能主。姬惶恐求上,羅襪無所惜。客乃移席新軒,坐未定,雨飛自林端,盤旋不去,聲落水上,不盡入潭,而如與潭擊。雷忽震,姬人皆掩耳欲匿至深處。電與雷相后先,電尤奇幻,光煜煜入水中,深入丈尺,而吸其波光以上于雨,作金銀珠貝影,良久乃已。潭龍窟宅之內(nèi),危疑未釋。是時風物倏忽,耳不及于談笑,視不及于陰森,咫尺相亂;而客之有致者反以為極暢,乃張燈行酒,稍敵風雨雷電之氣。忽一姬昏黑來赴,始知蒼茫歷亂,已盡為潭所有,亦或即為潭所生;而問之女郎來路,曰,“不盡然”,不亦異乎?招客者為洞庭吳子凝甫,而冒子伯麟、許子無念、宋子獻孺、洪子仲偉,及予與止生為六客,合凝甫而七。翻譯:茅元儀先生是越地之人,家童善于撐篙使槳.筏子到了潭的中流,風嫉妒它,使它不能到河蕩之中,隨即靠向釣魚的石臺前系住筏子.雨點垂垂而下,霏霏細雨打濕了筏頂?shù)纳w幔,但大家仍無上岸的意思.不一會兒大雨如注而下,七個客人,六個歌女,各自打著雨具立在蓋幔之下,外衣都濕透了.狂風暴雨頃刻之間一齊襲來,潭水涌動,不能自主.歌女們驚慌地請求上岸,顧不上愛惜她們漂亮的羅襪. 客人們就把宴席移到新軒中,還沒坐定,大雨從樹木之顛飛下,盤旋不離,雨落在潭水上,不是都沒入潭里,而是像擊打在潭面上.忽然雷聲大作,歌女們都掩住了耳朵,想躲到潭的深幽之處.閃電和雷聲先后而來,那閃電尤其奇幻,耀眼的電光盡入水中,深入一丈數(shù)尺,而好像吸收了潭上的波光,又反射到了雨中,現(xiàn)出黃金白銀,珍珠貝殼的光影,過了好久才消失.這一切攪得烏龍?zhí)兜凝垖m不得安寧,龍王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這時,景物頃刻萬變,耳朵聽不見笑語喧嘩,眼睛看不清昏暗陰森,咫尺之間,一片迷亂.而客人中有興致高的,反而十分暢快,于是高掛燈籠喝酒,才稍稍驅散這風雨雷電的氣息.忽然一個歌女從黑暗之中趕來赴會,這才知道這雷電風雨所造成的蒼?;璋?只有烏龍?zhí)恫庞?可能就是為烏龍?zhí)抖l(fā)的.而問那女郎來的路上的情況,女郎回答說:來的路上的情況不全是這樣.這不也很奇異嗎 請客的是洞庭吳凝甫先生.而冒伯麟,許無念,宋獻儒,洪仲韋以及我和茅元儀是六個客人,加上吳凝甫共七人十、雁山觀石梁記予家距雁山五里,歲率三四至山中,每一至,常如遇故人萬里外。泰定元年冬,予與客張子約、陳叔夏復來,從兩家僮,持衾裯杖履。冬日妍燠,黃葉布地??托型娚奖笨诹⑹杖蝗绺⊥朗?,腰隆起,若世之游方僧自襆被者,客囅然而笑。時落日正射東南山,山氣盡紫。鳥相呼,如歸人入宿石梁。石梁拔起地上,如大梯倚屋檐端,檐下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腳空嵌,類腐木根。檐端有小樹,長尺許,倒掛絕壁上,葉著霜正紅,始見,謂躑躅花,絕可愛。梁下有寺,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月已沒,白云西來如流水。風吹橡栗墮瓦上,轉射巖下小屋,從瓴中出,擊地上積葉,鏗鏜宛轉,殆非世間金石音。燈下相顧,蒼然無語。夜將半,設兩榻對臥,子約沾醉,比曉猶呼其門生,不知巖下宿也。翻譯:我家距離雁山五里,每年大概要去山中三,四次,每次客人一來,就像遇見遠在萬里之外的熟人(一樣親切)。泰定元年的冬天,我與客人張子約、陳叔夏又來到雁山,(“他日小筍用自愒.于是盡屏去之”幾句譯不好,大意是說從前出游衡恒二山時準備繁雜,白天要找干糧供給,夜晚要安頓床鋪等等,使得衡恒二山之美只在我心中卻不能縱情游賞。在這時全都摒棄這些),只有跟從而來的兩個家僮,帶著被褥臥具、手杖和鞋子等物品。冬日暖和,黃葉落葉布滿大地??腿丝匆姳泵嫔娇诹⒅粔K石頭,光禿禿的樣子宛如佛陀(和尚),弓著腰,就像人間的游僧自己背著被子,客人囅然大笑。這時陽光直射在東南方,山中盡顯紫氣。鳥兒相鳴,猶如回家的人們相互呼喚一樣。(樹葉因為霜的關系變夜晚)我們就住在石梁處,巖石拔地而起,就像有架梯子靠在房檐下,房檐下是一中空的石洞,其中可以容納千人,地上石梯孔竅玲瓏剔透,就像腐木根一樣。石檐的外端有一棵只有一尺來高的小樹,倒掛在絕壁上,成紅色,剛看見時,以為是躑躅花,十分可愛。石梁下有一寺廟,寺中的僧人沏茶煮酒,主人和客人都醉了。月亮隱沒,如流水般的白云從西面飄來。風吹掉的橡栗果實落在瓦上,又彈到巖下的小屋頂,從瓦溝中滾下,掉在地上的落葉上,發(fā)出鏗鏘宛轉的聲音,幾乎不像塵世間敲擊金石的聲音。我和客人點燈對望,默然無語。午夜將至,我們躺在對面的兩張床上,子約已經(jīng)大醉,等到拂曉(天快亮)時還在喊他的門生,不知道他已經(jīng)睡在了巖石下面了。十一、登泰山記 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l)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xn)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shù)勒撸澜灾^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dng)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c li)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翻譯:泰山正南面有三條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環(huán)繞泰安城,這就是酈道元書中所說的環(huán)水。我起初順著中谷進去。沿著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過中嶺,再沿著西邊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巔頂。古時候登泰山,沿著東邊的水道進入,道路中有座天門。這東邊的山谷,古時候稱它為“天門溪水”,是我沒有到過的?,F(xiàn)在我經(jīng)過的中嶺和山頂,擋在路上的像門檻一樣的山崖,世上人都稱它為“天門”。一路上大霧彌漫、冰凍溜滑,石階幾乎無法攀登。等到已經(jīng)登上山頂,只見青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山就像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停留在半山腰處的云霧,又像是一條舞動的飄帶似的。十二、石鐘山記 蘇軾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翻譯:元豐七年六月初九,我從齊安坐船到臨汝去,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的德興縣的縣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夠看到所說的石鐘山。廟里的和尚讓小童拿著斧頭,在亂石中間選一兩處敲打它,硿硿地發(fā)出聲響,我當然覺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蘇邁坐著小船到斷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傾斜地立著,有千尺之高,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陰森森地想要攻擊人;山上宿巢的老鷹,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來,在云霄間發(fā)出磔磔聲響;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聲音,有人說這是鸛鶴。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fā)出,聲音洪亮像不斷地敲鐘擊鼓。船夫很驚恐。我慢慢地觀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縫隙,不知它們有多深,細微的水波涌進那里面,水波激蕩因而發(fā)出這種聲音。船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正對著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清風水波吞進去又吐出來,發(fā)出窾坎鏜鞳的聲音,同先前噌吰的聲音相互應和,好像音樂演奏。于是我笑著對蘇邁說:“你知道那些典故嗎?那噌吰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窾坎鏜鞳的響聲,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人沒有欺騙我??!”十三、游褒禪山記王安石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翻譯:褒禪山也稱為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為這個緣故,后人就稱此山為褒禪山。如今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為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距離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只有從勉強能認得出的地方還可以辨識出“花山”的字樣。如今將“華”讀為“華實”的“華”,是(因字同而產(chǎn)生的)讀音上的錯誤。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涌出,在這里游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經(jīng)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個洞穴,一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后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庇谑?,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jīng)很少了。洞內(nèi)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游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nèi)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xù)照明。我們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游洞的樂趣。對于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支持,也不能到達??墒牵α孔阋赃_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游山的收獲。十四、可樓記高攀龍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為樓。樓可方丈,窗疏四辟。其南則湖山,北則田舍,東則九陸,西則九龍峙焉。樓成,高子登而望之曰:“可矣!吾于山有穆然之思焉,于水有悠然之旨焉,可以被風之爽,可以負日之暄,可以賓月之來而餞其往,優(yōu)哉游哉,可以卒歲矣!”于是名之曰“可樓”,謂吾意之所可也。曩吾少時,慨然欲游五岳名山,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棲焉。北抵燕趙,南至閩粵,中逾齊魯殷周之墟,觀覽及,無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樓耶?噫,是予之惑矣。凡人之大患,生于有所不足。意所不足,生于有所不可;無所不可焉,斯無所不足矣,斯無所不樂矣。今人極力以營其口腹,而所得止于一飽。極力以營居處,而所安止幾席之地。極力以營苑囿,而止于歲時十一之游觀耳,將焉用之!且天下之佳山水多矣,吾不能日涉也,取其可以寄吾之意而止。凡為山水者一致也,則吾之于茲樓也,可矣。雖然,有所可則有所不可,是猶與物為耦也。吾將由茲忘乎可,忘乎不可,則斯樓其贅矣。翻譯:(這不過是)水邊上一個小小的居室罷了,偏左室內(nèi)往上搭一間小樓。樓大一丈見方,四面開窗。南邊有湖有山,北面有農(nóng)田茅舍,平原延展在東,九龍山聳立在西。小樓筑成,高子登臨縱目四望,說道:“可以了!山使我感到和順舒暢,水使我覺得悠遠閑靜,可以享受清風的爽快,可以得到冬日的溫暖,可以迎接皓月的來臨,又歡送它的歸去,多好呀!多快樂呀!可以終老此地了!”于是起名叫“可樓”,意思就是我心滿意足以為可以了。從前我年輕時,志向很大,想要游遍天下名山,尋找一個像桃花源那樣美好的處所,寄居下來。我北方去了燕趙,南方到過閩粵,中原跨越了齊魯殷周的故地,觀覽所及的,沒有可以滿我之意的,何以現(xiàn)在對這間小樓卻以為可以了呢?咦,這倒是我的疑惑了。大凡人的大患,產(chǎn)生于不滿足。人的意向中的有所不滿足,產(chǎn)生于人的意向中的有所不可以;無所不可以,這就無所不滿足,這就無所不快樂了?,F(xiàn)在的人極力謀求山珍海味,頂多享受一飽罷了;極力建筑高樓大廈,頂多享受起居活動的幾席之地罷了;極力營造亭臺花園,頂多一年中去游賞一兩次罷了,這些都有何用呢!況且天下的好山好水很多,我不能每天去游玩,只要可以寄托我的志趣就行了。天下的山與水都是一樣的,我有了這座小樓,也可以了。當然,有所可以也就會產(chǎn)生有所不可以,猶如事物都是有正有反對待的一樣。我將由此忘掉可以,也忘掉不可以,這樣說來這座可樓也是多余的了。十五、游虎丘小記李流芳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傾城而往,笙歌笑語,填山沸林,終夜不絕。遂使丘壑化為酒場,穢雜可恨。予初十日到郡,連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風亭月榭間,以紅粉笙歌一兩隊點綴,亦復不惡。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獨往會心。嘗秋夜坐釣月磯,昏黑無往來,時聞風鐸,及佛燈隱現(xiàn)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與無際偕訪仲和于此。夜半月出無人,相與趺坐石臺,不復飲酒,亦不復談,以靜意對之,覺悠悠欲與清景俱往也。生平過虎丘才兩度,見虎丘本色耳。友人徐聲遠詩云:“獨有歲寒好,偏宜夜半游?!闭嬷栽?!翻譯:虎丘在中秋時游人極多。全城的士紳學子、婦孺歌姬皆會前往。歌聲樂聲談笑之聲充斥于整個山林,如此徹夜不息。于是乎,那壯麗的自然丘壑竟化為酒場,魚龍混雜,實在可恨。我在初十便到了郡中,當晚就游覽了虎丘。月色非常曼妙,游人也還不多,風吹過亭子月光灑落在樹間,偶爾有一兩隊歌女吹笙點綴,并不使人厭惡。但還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時,一人前往要合我意。我曾在秋天的夜里坐在虎丘山頂?shù)尼炘麓壣?,天色昏暗,無人來往,只有佛塔的風鈴之聲與佛燈在靜夜之中若隱若現(xiàn)。又在今年的春天,我曾和無際一起在這里拜訪仲和。半夜之時,月亮出來了,不見人影,我們一起盤膝坐在石臺之上,既不飲酒,也不交談,只靜靜地對坐著,便覺得悠然之間心與周圍清凈之情景同在了。我一生中造訪虎丘兩次,(也就這一次)見到了虎丘的本色。我的朋友徐聲遠作詩云:“獨有歲寒好,偏宜夜半游?!闭f的真對啊! 十六、觀月記張孝祥月極明于中秋,觀中秋之月,臨水勝;臨水之觀,宜獨往;獨往之地,去人遠者又勝也。然中秋多無月,城郭宮室,安得皆臨水?蓋有之矣,若夫遠去人跡,則必空曠幽絕之地。誠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獨行以夜而之空曠幽絕,蘄頃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與 ?蓋余以八月之望過洞庭,天無纖云,月白如晝。沙當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環(huán)之水,近者猶數(shù)百里。余系船其下,盡卻童隸而登焉。沙之色正黃,與月相奪;水如玉盤,沙如金積,光采激射,體寒目眩,閬風、瑤臺、廣寒之宮,雖未嘗身至其地,當亦如是而止耳。蓋中秋之月,臨水之觀,獨往而遠人,于是為備。書以為金沙堆觀月記。1翻譯:月亮在中秋之夜最明亮,而觀賞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觀優(yōu)美??拷兴牡胤饺ビ^賞,最好是獨自一人前往。而獨自前往的地方,又以離人遠的地方最好??墒?,中秋往往又多沒有月亮。況且城郭宮室等地方,又哪里能都靠近水澤呢?假如有這樣的地方,要么是遠離人居、人跡罕至,要么是空曠幽靜的少有之處。果真有喜歡獵奇的人士,誰又能在黑夜中獨行而到達這樣地方以求得一時的快樂呢?我現(xiàn)在金沙灘游玩,這里不正符合賞月的四個條件(即中秋月,臨水,寧靜,遠離世俗)嗎?我大約在8月的時候去看過洞庭,天上沒有一點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晝。金沙灘正好位于洞庭湖內(nèi),整個沙洲青草蔥蘢,高有十仞,四面綠水環(huán)繞,最近的陸地離這里也有幾百里。我把船??吭诎哆?,系在沙洲下面,讓書僮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徒步向上攀登。只見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黃,和月光爭輝;這時候,湖面猶如玉盤,地上的沙子宛若堆積的黃金,光芒四射。微風吹過,頓感一陣涼意,似覺眼花,仿佛到了仙境。即使沒有曾經(jīng)親身到達那里,應該也不過如此而已吧??礃幼淤p月之至,中秋,臨水,獨往,去人遠,在這里全都完備了啊!特寫此文以記述金沙堆觀月情景。十七、與顧章書吳均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山谷所資,于斯已辦。仁智之樂,豈徒語哉!翻譯:我上個月因病辭官,回到家鄉(xiāng)尋找隱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門山。很多峭壁與云霞爭高下,獨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陽;幽深的洞穴包含著云霧,深谷小溪積聚著翠綠的潭水;蟬鳴鶴叫,水聲清越,猿猴啼叫,和諧動聽的聲音相互混雜,聲調悠長有音韻之美。我既然向來推崇隱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隱居生活的必需品,這里都已具備。這種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愛,豈是虛言啊。松風閣在金雞峰下,活水源上。予今春始至,留再宿(57),皆值雨,但聞波濤聲徹晝夜(58),未盡閱其妙也。至是(59),往來止閣上凡十余日(60),因得備悉其變態(tài)(61)。蓋閣后之峰,獨高于群峰,而松又在峰頂。仰視,如幢葆臨頭上(62)。十八、松風閣記劉基當日正中時,有風拂其枝,如龍鳳翔舞,離褷蜿蜒,轇轕徘徊;影落檐瓦間,金碧相組繡。觀之者,目為之明。有聲,如吹塤箎,如過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鐵馬馳驟,劍槊相磨戛;忽又作草蟲嗚切切,乍大乍小,若遠若近,莫可名狀。聽之者,耳為之聰。予以問上人。上人曰:“不知也。我佛以清凈六塵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虛妄耳?!庇柙唬骸叭粍t上人以是而名其閣,何也?”上人笑曰:“偶然耳。”翻譯:松風閣在金雞峰的下面,活水源的上面。我在今年春天才來到這里,留宿了兩夜,都遇到下雨,只聽到波濤般的聲音響徹白天黑夜,沒有能完全觀看到它的奇妙之處。到這時候,來來往往住在松風閣上共十多天了,因而能夠完全知道松風閣景色變化的不同情狀。松風閣后面的山峰,在眾多的山峰中特別高,而松樹又生長在山峰的頂上,抬頭向上看,就像飾有鳥羽的旗幟和車蓋籠罩在頭頂上。當太陽在正當中的時候,有風輕輕掠過那松枝,松枝就像龍鳳在飛翔舞蹈一樣,長滿茂密松針的枝條縈回屈曲,交錯糾結,來回擺動;陽光把樹影灑落在屋檐瓦楞之間,金黃碧綠的顏色交叉錯綜,編織成美麗的花紋。使觀看到這種景色的人,眼睛都因此明亮。有聲音,像吹樂器一樣,像陣雨迅急經(jīng)過,又像水流沖激著山崖石壁,有時像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在奔馳,劍和長矛在互相撞擊;忽然又發(fā)出草蟲鳴叫的“切切”聲,忽大忽小,像在遠處,又像在近處,無法用語言形容那種情狀。使聽到這種松聲的人,耳朵都因此靈敏。我將自己的這種感覺去詢問上人,上人回答說:“不知道啊。我們佛門把使六境清潔純凈作為使心思清明純正的根本。凡是耳朵聽到、眼睛看到的,都是些荒誕無稽的東西罷了?!蔽艺f:“既然這樣,那么上人用“松風”給這個樓閣取名,是為什么呢?”上人笑著說:“偶然這樣罷了。”十九、游武夷山記袁枚凡人陸行則勞,水行則逸。然游山者,往往多陸而少水。惟武夷兩山夾溪,一小舟橫曳而上,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全國冀教版信息技術三年級下冊新授課 十七 古詩配畫 教學設計
- 建筑環(huán)境學-01緒論
- 萬花筒(教學設計)粵教版五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
- 三年級語文下冊 第八單元 26方帽子店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電廠生產(chǎn)管控培訓
- 云南省潞西市芒市中學高中政治 3.7.2 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1
- 齒輪精密測量儀培訓
- 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三單元 第22課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二)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車間員工行為規(guī)范守則
- 安全生產(chǎn)管理條例培訓課件
- 干粉滅火器點檢記錄表(樣表)
- 伍光和自然地理學4版知識點總結課后答案
- 《藥疹(Drug Eruption)》PPT課件
- 手壓式手電筒設計(棘輪機構及電路設計)
- 滇10J6-1住宅廚房、衛(wèi)生間煙氣道及管道井構造圖集
- 華中科技大學版五年級信息技術教案
- 600MW超臨界鍋爐給水控制系統(tǒng)分析
- 固定收益研究報告透過x系統(tǒng)看銀行間交易未來發(fā)展
- 上海實驗學校幼升小測試題(共49頁)
- PHC管樁-樁基工程監(jiān)理質量評估報告
- 上海實驗學校幼升小測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