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教案(全冊).doc_第1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6/e25df128-7fc6-43fe-a064-8fa120a09a36/e25df128-7fc6-43fe-a064-8fa120a09a361.gif)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教案(全冊).doc_第2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6/e25df128-7fc6-43fe-a064-8fa120a09a36/e25df128-7fc6-43fe-a064-8fa120a09a362.gif)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教案(全冊).doc_第3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6/e25df128-7fc6-43fe-a064-8fa120a09a36/e25df128-7fc6-43fe-a064-8fa120a09a363.gif)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教案(全冊).doc_第4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6/e25df128-7fc6-43fe-a064-8fa120a09a36/e25df128-7fc6-43fe-a064-8fa120a09a364.gif)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教案(全冊).doc_第5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6/e25df128-7fc6-43fe-a064-8fa120a09a36/e25df128-7fc6-43fe-a064-8fa120a09a365.gif)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校數(shù)學教案 四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四則運算 四則運算(第一課時)一、 教學目標:461、熟練掌握一、二級運算單列式從左到右的運算順序。2、培養(yǎng)學生列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感受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二、 教學重點、難點:1、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2、發(fā)現(xiàn)并總結概括出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三、 教具、學具準備:主題圖 練習本四、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冬天你最喜歡什么運動?(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認識有關滑冰場情況。(出示“冰雪天地”主題圖)讓學生認真觀察圖。根據(jù)主題圖和提示提出問題。1、 肯定學生的積極表現(xiàn),引導學生回顧和本節(jié)內(nèi)容相關的舊知識。2、 出示信息,多媒體展示問題。(二)結合情境,探究新知。(1)天山滑雪場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離去,又有85人到來,現(xiàn)在有多少人在滑雪?A:師:根據(jù)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生:下午有多少人?生:滑雪場一共有多少人?師:你能有什么解決辦法?師:引導學生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B: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鼓勵學生獨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師生共同總結。C:表揚表現(xiàn)積極的學生,多媒體展示問題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D:請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然后相互討論。E:強調(diào)算式的多樣化,幫助學生理解。例如:問題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總共接待的人數(shù),再乘以6表示6天總共接待的人數(shù),他們的現(xiàn)實意義是相同的,所以兩種算法都是正確的。3、 結運算規(guī)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4、 請學生做書中的小練習。(一)布置思考題1、檢查學生練習情況,請同學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教師再做適當補充。2、教師進一步強調(diào)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請學生反思自己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并談談收獲和體會。3、 布置思考題及課后作業(yè)。思考題:如果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法,應如何計算?課后作業(yè):練習一第1、2、5題課后反思:課題:一、二級混合運算(第二課時)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6、7頁的內(nèi)容及練習一的第5、6、7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掌握較典型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靈活算法。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3、增強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教學重點難點:1、級運算由高到低。2、理解兩邊高級、中間低級的混合運算的靈活算法。教具準備: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1、媒體演示復習題1586 293421 7286 645658請四名學生板演,集體訂正。2、冬天你最喜歡什么運動?二、教學實施1、學習例3(1)多媒體出示例3的掛圖(2)學生分組討論,在組內(nèi)交流獲取的信息,小組匯報。(3)師提問:成人票每張多少元?半價是什么意思?兒童票每張多少元?要買幾張成人票?幾張兒童票?要解決什么問題?購買門票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錢?必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4)這道題應怎么列式解答呢?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5)放開讓學生獨立解答。2、提問:你還能提出其他問題嗎?小組討論并交流。學生可能會提出:買3張成人票,付100元,應找回多少錢?學生獨立列綜合算式解答,并說出計算順序。3、較這個算式與例題算式有什么不同?三、達標測評:1、完成教材第7頁的“做一做”。2、完成練習一中的第5題。四、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五、作業(yè):練習一第6、7題。板書設計:星期天,爸爸媽媽帶著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購門票需要花多少錢?算法一:2424242 算法二:242242規(guī)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課后反思:混合運算(第三課時)教學內(nèi)容:混合運算P10-12例4、例5。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用小括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策略。2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難 重 點:四則運算順序教 具:掛圖教學教程: 一、復習24點游戲,引入新課。1、師準備撲克牌,帶領學生玩“算24點”游戲,分組競教師抽出四張牌,根據(jù)撲克牌上四個數(shù)用加減乘除把它列為得數(shù)為24為勝。 2、有24個蘋果,每6個蘋果裝一盒,需要幾個盒子?二、學習新課1出示掛圖及例4(板書后)1引導學生認真讀題,理解題意。(尤其是每30位游人需一名保潔員,師可問:60位游人需幾名?90位游人呢?2分析題中數(shù)量關系,從問題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獨立思考。3交流解題思路(引導說出第2種解法)。4如何把上式列成一個算式呢?(板書后)問:每步算式表示的意義。 對含有小括號的運算,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練習P11做一做。3出示例5。(板書后)請生在書上的算式里標出運算順序號。兩名學生板演,同桌互評后獨立計算,集體訂正。師問:觀察兩小題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兩題結果為什么不一樣?最后,同桌互相說一說每小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師:給出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統(tǒng)稱為四則運算,以小組合作形式總結四則運算順序。師整理板書四則運算順序。(板書后)4練習P12做一做1、2題。5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板 書例4、上午冰雕區(qū)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潔員,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幾名保潔員?27030=9(名)18030=6(名)9 6=3(名)2703018030= 9 6=3(名)270 180=90(位)9030 =3(名)(270 180)30=9030=3(名)答:下午要比上午多派3名保潔員。例5、先說出各題運算順序,再計算142+6(12 4)=242+612 4=總結四則運算課后反思:第四課時有關0運算一、 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0在四則運算的特性2、理解0為什么不能做除數(shù)3、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和概括能力(二)方法與過程1、通過歸納分析總結0在四面八方則運算中的特性。2、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四則運算的特征。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通過學習進一步對在生活中的意義以及0在運算中的作用。重點難點2、掌握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3、理解0為什么不能做除數(shù)。4、教具準備口算卡片5、教學過程 i. 導入1、 出示口算卡片150+90= 43-0= 52-25=0 +50 = 0135= 012=學生口算后兩題時可能有些困難,教師可以結合前兩道已學過的含有0的加減法算式來對乘除法算式中含有的0的算法進行歸納。“同學們我們前面學習了任何一個數(shù)加0或0加任何一個數(shù)和0減任何數(shù)或任何數(shù)減0,它們所得的結果都是原來的那個數(shù)而不是0,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有關0的運算和以前學的有什么不同呢?它們的結果又是多少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進入今天的學習?!比绻n堂上有學生提出我們以前學習的含有0的減法只說了任何數(shù)減0得任何數(shù),但如果是0減任何數(shù)還得任何數(shù)嗎?教師:“這個問題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會進行探討?!蓖瑫r并夸講這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好。2、 說出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128+57032 112-472 ii. 教學實施1、 回憶你知道哪些有關0的運算?(1) 小組合作交流并舉例。(2) 全班交流老師結合學生的概括,整理出板書內(nèi)容。一個數(shù)加上0,還得原數(shù)。例 5+0=5被減數(shù)等于減數(shù),差是0。 5-5=0一個數(shù)和0相乘,仍得0 05=00除以任何數(shù)都得0 05=02、 質(zhì)疑(1) 老師提出問題:如果用0作除數(shù)結果會怎樣?板書:50= 00=(2) 引發(fā)思考(3) 小組交流(4) 舉例說明觀點觀點1:如果被除數(shù)不等于0,如50,它的高商不論等于幾,與除數(shù)0相乘后的結果都不等于5。觀點2:我們來討論“00”,它結果是多少呢?可能有的同學認為“00=0”。也有的同學認為“00=1”(相同數(shù)相除,商是1)。實際上“00”的商無論等于什么數(shù),商和除數(shù)的積都來等于0,也就是說“00”的結果有無數(shù)個。觀點3:根據(jù)上面同學的分析,我認為如果0作除數(shù),要么沒有確定的結果,要么有無數(shù)結果,沒有研究價值和意義,因此0不能作除數(shù)。3、 拓展練習(1) 教師讓學生先明確題意。(2) 分組探究(3) 交流反饋iii 課堂作業(yè)設計計算0+8= 22+170= 0+7+7=08= 56270= 74-74+19= iv. 思維訓練巧算330025= 1320500250 v. 課堂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想一想應注意什么問題。課后反思:第二單元 觀察物體第三單元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加法交換律 教學目標:1通過嘗試解決實際問題,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并概括加法交換律。2初步學習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并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3、提高觀察、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學過程:()談話導入, 孩子們今天今天好多老師和我們一起,他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們,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問題嗎?(生:想)他們想知道我們班上有多少小女孩?多少小男孩?誰能告訴他們?那么我們班上一共有多少個孩子?學生列式,師板書(二)呈現(xiàn)事實,形成問題1出示準備題:(1) 2773 (2) 3758 73 27 58372學生計算得數(shù)。3、請學生觀察兩組算式,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是否任意一? 黽臃閌街械骰渙礁黽郵奈恢茫薊岢魷趾筒槐淶南窒螅?BR投影書上的主題圖,你搜集到了什么信息?今天李叔叔一共騎了多少米?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和前面的兩個例子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4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猜想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既然和不變,每組算式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呢?(=)5問題:這個猜想正確嗎?(三)驗證猜想,形成結論1,驗證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我們可以舉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將被認為越可靠。讓學生舉例, 如35+20 =20+35等等讓學生多說 同桌互說學生匯報答案。加數(shù)相同,調(diào)換位置,得數(shù)也相同,符合猜想。2、同學自己設計一組式題驗證,小組交流結果,匯報結論。3、這種猜想看起來比較可靠,但我們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子全部舉完過就給我們的證明留下了遺憾,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呢?我們來看生活實例。例:一家電影院,走廊的左邊是476個座位,走廊的右邊有518個座位,一共有幾個座位,(用兩種方法計算)(1)口答列式:476518 518476為什么這樣列式?(2)判斷:得數(shù)會相同嗎?(3)計算結果,得出結論:476+518=518+476在加法中,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4揭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加法交換律”(板書)5這種規(guī)律在其他運算中有嗎?學生質(zhì)疑,驗證。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有出現(xiàn)個別代表一般的給予舉例糾正。學生自學書本、質(zhì)疑。6小結:(1)什么是加法交換律?? ?)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換律。板書:ab=ba(三)應用成果,鞏固新知1學習加法交換律的最終目的是用。問:驗算加法,我們用什么方法?根據(jù)什么?2“練一練”1,先計算出得數(shù),再用加法交換律進行驗算。 問:驗算方法運用什么運算定律?3、“練一練”(1)分組完成。(每組一生板演,比賽形式進行)(2)指名說出驗算方法和根據(jù)。4、放錄音、做游戲“我該在什么位置”470830830 101 3214 十 256214= 256 十 367=367 (1)將卡片470、880、1013、214、58、58發(fā)給六個同學。(2)伴隨音樂,尋找自己的位置,并貼上。(3)小結:這些算式都用等號連接,兩邊都有相同加數(shù),那就意味著另一個加數(shù)也相同,我們并用了加法交換律。(四)反思過程,學會學習1這節(jié)課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是怎樣獲得證明的? (舉例證明一意義論證) 2這一規(guī)律已有哪些運用?3質(zhì)疑:滿足“和不變”這一要求,有沒有其他可能?如:3773 在 中可以填哪些數(shù)據(jù)?(五)作業(yè):課后反思:課題:簡便運算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解決生活問題中理解連減的簡便計算方法,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2、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點:理解連減時不同算法的算理。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寒假期間,你都去過哪些地方? 二、小組合作,探索新知1、出示情境圖。(多媒體演示)師:現(xiàn)在正是踏青的好季節(jié),李叔叔打算外出旅游。在出發(fā)前,他要查閱資料。請同學們看,你從圖上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自助旅游這本書共234頁 李叔叔昨天看了66頁,今天又看了34頁。問:還剩多少頁沒看。師:這個問題同學們會解決嗎?那就試試吧。2、小組交流匯報。 師:你們是怎么想的? 第一種解法: 234-66-34 (從總頁數(shù)中減去昨天看的,再減去今天看的。) 第二種解法: 234-(66+34) (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頁,再從總頁數(shù)中減掉。) 第三種解法: 234-34-66 (先從總頁數(shù)中減去今天看的,再減去昨天看的。)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下面就請你從這三個算式中任選一個計算一下吧。 3、交流。你是用哪種方法計算的? 4、小精靈(動畫人物)總結。通過解決問題可以看出,在計算連減時,有多種方法。可以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也可以把減數(shù)加起來,再從被減數(shù)里去掉;還可以先減去后面的減數(shù),再減去前面的。我們可以根據(jù)算式中數(shù)據(jù)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算法,進行連減的計算。(板書課題:簡便運算) 5、現(xiàn)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你認為怎樣計算簡便?(學生思考回答)三、鞏固練習 1、比一比,誰的方法簡便。 621-82-18 560-178-22 756-189-156 2、利民水果店原有711千克蘋果,已賣了476千克,壞了24千克,還剩多少千克好蘋果沒賣? 3、提出可以用連減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四、小精靈總結全課 同學們在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了連減計算的不同方法,并且都能把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巧妙的運用到生活中。希望你們平時多留心、多觀察,發(fā)現(xiàn)和解決更多的數(shù)學問題,獲得更多的數(shù)學知識。加法結合課后反思: 加法結合律 教學目標: 1.通過 嘗試解決實際問題,觀察、比較, 發(fā)現(xiàn)并概括加法結合律。 2.初步學習用加法運算定 律進行簡便計算,并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3.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1.談話 引入。 也不知道知道李叔叔騎自行 車 旅行 情況 (多媒體演示:李叔叔三天騎車的路程統(tǒng)計) 2.找出信息解決問題。 問:你能解決李叔叔提出的問題嗎?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 隨著學生的回答,多媒體展示線段圖,出現(xiàn)大括號與問題 問:通過線段圖的演示,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 (不論那兩天的路程先相加,總長度不變。 ) 二 、探索規(guī)律 1、加法結合律。 ( 1 ) 三天 一共行多少千米?可以怎樣計算: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88+104+96 88+(104+96 ) =192+96 = 88+ 200 =288 =288 問:為什么要先算104+96呢? 學生討論交流 后匯報結果: 后兩個數(shù)先加,正好能湊成整百數(shù)。 出示:(88+104)+96 88+(104+96) 怎么填? (2) 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問:觀察、比較這些算式,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秘密? (3)揭示規(guī)律。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和不變,這就是加法結合律。用符號表示。 ( +)+=_+(_+_) (a+b)+c=_+(_+_) (5)問:這里的a、b、c 可以表示哪些數(shù) ? 三 、實踐運用,深化知識 1創(chuàng)設情景:課件展示主題圖(教科書27頁圖顯示小精靈的話:李叔叔準備騎車旅行一個星期。)讓學生回想例2解決了什么問題,李叔叔騎車旅行一個星期的計劃還剩下幾天?然后課件展示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計劃引出例32嘗試計算解決問題3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你是怎樣計算的?你運用了那些運算定律?全班匯報交流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獲同學們想一想著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五、 作業(yè):練習五的第5、第7。六、 課后反思: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第三課時)教學目標:1、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2、 借助觀察、比較、概括等方法,應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3、 培養(yǎng)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難點:1、使學生理解并運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2、乘法交換律和結合率的運用。教具準備:口算卡片教學過程:1、導入2、出示口算卡片50*70= 125*8= 40*5= 11+7= 4+25= 70*50= 8*125= 5*40= 7+11= 25+4=4、 復習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板書: 5 * 4 = 20 因數(shù) 因數(shù) 積1、教學實施2、領會主題圖(1)、觀察圖意(2)、說說你從圖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3)、根據(jù)圖中帶給我們的信息,可解決那些問題?2、出示例1: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1)、分析數(shù)量關系(2)、列式計算:4*25=100(人)或25*4=100(人)(3)、引導觀察,比較兩種解決的結果,這兩個算式之間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4*25=25*4)(4)、這個等式說明了什么?(把4和25兩個因數(shù)交換位置,積不變)(5)、舉例(6)、歸納總結:交換兩個因數(shù)的位置,積不變,叫乘法交換律。(7)、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換律A*B=B*A說一說A、B可以是那些數(shù)?(A、B可以是任何兩個不同的數(shù))(8)、找一找,主題圖中哪個問題可以用乘法交換律來解決。師:加法中有結合律,乘法中是不是也會有結合律呢?乘法的結合律會是什么樣的?我們一起研究一下。1、 出示例2:有25個小組,每組要種5棵樹,每棵樹要澆2桶水。一共要澆多少桶水?(1)、讀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2)、請同學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板書解題思路。方法一:(25*5)*2 方法二:25*(5*2) =125*2 =25*10 =250(桶) =250(桶)(3)、小組討論兩種解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4)、這兩個算式之間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板書:(25*5)*2=25*(5*2)(5)、觀察下面三組算式,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15*6)*10()15*(6*10)(125*80)*3()125*(80*3)(12*25)*4()12*(25*4)(6)、歸納總結:三個數(shù)相乘,先乘兩個數(shù),或者先乘后兩個數(shù),積不變,叫乘法結合律。(7)、用字母表示乘法結合律:(A*B)*C=A*(B*C)這里A、B、C表示的是大于或等于0的整數(shù)。1、 比較、概括、歸納比較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和乘法結合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交換律是兩數(shù)相加(乘)的規(guī)律,既交換兩個加(因)數(shù)的位置,和(積)不變;結合律是三數(shù)相加(乘)的規(guī)律,既可以從左往右計算,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shù)先相加(乘),和(積)不變。2、 鞏固提高(1)、填一填:75*26=()*() 8*2=2()A*B=()*() a*()=15*()125*7*8=()*()*7 (40*15)* =40*( *6)25*(4* )*( *4)*13 2*4*6*5=(4*6)*( * )(2)、學校教學樓共有4層,每層有5間教室,每個教室安6盞燈。一共需要多少盞燈?6、課堂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課后反思:課題二:乘法分配率(第四課時)教學內(nèi)容:兒童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P36頁例3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乘法分配率。2、初步學習用乘法分配率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興趣。教學重點:探索,發(fā)現(xiàn)乘法分配率。教具準備:課件,卡片。教學過程:1,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教師出示亂砍伐破壞環(huán)境的片段,讓學生說一說給人們帶來了什么嚴重的后果,提問學生到前邊說說,教師歸納,然后問學生們應該怎樣保護環(huán)境呢?學生回答植樹造林從我作起,從現(xiàn)在作起。 教師出示主題圖和例3,讓學生分小組編一道完整的題。此題是,一共有25個小組,每組里4人負責挖坑,種樹,兩人負責抬水,澆樹。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2探究新知師:參加植樹活動的有哪些人呢?生:挖坑,種樹的,抬水,澆樹的。師:你用什么方法算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分小組討論,用多種方法去解,比一比,誰聰明,每位同學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說給你的同學聽,教師巡視,參與小組討論)生1、我先算出每一組植樹的人數(shù),就是一共植樹的人數(shù)。即:(4+2)25 =625 =150(人)師:你為什么要將(4+2)打上括號呢?生1:只有打括號才能先算。(教師肯定,大家鼓掌鼓勵)生2:我分別算出25個小組挖坑,種樹的人數(shù)和25個小組挖坑種樹的人數(shù)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植樹的人數(shù),即; 425+225 =100+50 =150(人)師:孩子們,你們同意他的做法嗎?生:同意師:將生1、生2的兩種做法板書在黑板上 (4+2)25 425+225 =625 =100+50 =15(人) =150(人)師:真奇怪,兩個不同的算式,得數(shù)怎么相同?。〈蠹以贆z查一下他們做得對嗎?生:對。師: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了嗎?分小組討論。生1:我發(fā)現(xiàn)(4+2)25=425+225這兩個算式相等。師:為什么?生1:因為他們的結果相同,所以算式就相等。師: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生:同意。師: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2:我發(fā)現(xiàn)根據(jù)左邊的算式就能推出右邊的算式,既:(4+2)25=425+225(教師讓學生到黑板上給大家演示。)師: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生:同意。師:假如25(4+2)你又能推出等號右邊的算式嗎?(凝視片刻,有同學舉手,還有私下說出做法的。)生3:25(4+2)=254+252生: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生:同意。師:舉例(3+4)26 43(10+5) 你們能推出右邊的算式嗎?(提問兩個同學上黑板推理,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做。)師:你能給你的同桌出兩道這樣的題嗎?(學生出題,同桌互算。)師:你能用符號或字母寫出他們的規(guī)律嗎? 板書: (a+b)c= + a(b+c)= + (提問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他同學在本子上做)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先把他們與這個數(shù)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率。師:你能用語言敘述這樣的公式規(guī)律嗎?分小組或同桌互相敘述,教師問,學生說,教師再歸納:(將乘法分配率讀三遍,理解其意。)3.鞏固提高1、 做一做,下面那個算式是對的,正確的畫,錯的畫。 56(19+28)=5619+2832(73)=327+3236464+3664=(64+63)641173+1177=117(3+7)24(5+12)=241749+95=(4+5)936(46)=3664(教師以開火車的形式提問,學生回答以上問題,如果是錯的請說出原因。)1、 師:學了這么多的運算定律,你能將它們區(qū)分開嗎?給你的同桌說一說什么是加法交換率和乘法交換率,什么是加法結合率和乘法結合率?什么是乘法分配率?可用語言描述,也可以列公式。說一說你學了這一單元或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評一評本節(jié)課哪些同學哪些組表現(xiàn)的最好,掌聲鼓勵他(她)們課后反思:課題:簡便運算(第五課時)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39頁例1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解決生活問題中理解連減的簡便計算方法,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2、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點:理解連減時不同算法的算理。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師:同學們,寒假期間,你都去過哪些地方?二、小組合作,探索新知1、出示情境圖。(多媒體演示)師:現(xiàn)在正是踏青的好季節(jié),李叔叔打算外出旅游。在出發(fā)前,他要查閱資料。請同學們看,你從圖上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自助旅游這本書共234頁 李叔叔昨天看了66頁,今天又看了34頁。 問:還剩多少頁沒看。 師:這個問題同學們會解決嗎?那就試試吧。 2、小組交流匯報。師:你們是怎么想的?第一種解法: 234-66-34 (從總頁數(shù)中減去昨天看的,再減去今天看的。) 第二種解法: 234-(66+34) (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頁,再從總頁數(shù)中減掉。)第三種解法: 234-34-66 (先從總頁數(shù)中減去今天看的,再減去昨天看的。)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下面就請你從這三個算式中任選一個計算一下吧。 3、交流。你是用哪種方法計算的?4、小精靈(動畫人物)總結。通過解決問題可以看出,在計算連減時,有多種方法??梢詮淖笸野错樞蛴嬎悖灰部梢园褱p數(shù)加起來,再從被減數(shù)里去掉;還可以先減去后面的減數(shù),再減去前面的。我們可以根據(jù)算式中數(shù)據(jù)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算法,進行連減的計算。(板書課題:簡便運算) 5、現(xiàn)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你認為怎樣計算簡便?(學生思考回答) 三、鞏固練習 1、比一比,誰的方法簡便。621-82-18 560-178-22 756-189-1562、利民水果店原有711千克蘋果,已賣了476千克,壞了24千克,還剩多少千克好蘋果沒賣? 3、提出可以用連減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四、小精靈總結全課同學們在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了連減計算的不同方法,并且都能把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巧妙的運用到生活中。希望你們平時多留心、多觀察,發(fā)現(xiàn)和解決更多的數(shù)學問題,獲得更多的數(shù)學知識。加法課后反思:簡便運算(二)教學設計(第六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解答實際的問題理解除法簡便運算的算理。2、通過觀察、猜測、舉例驗證得出除法簡便運算的方法。3、能用得出來的方法進行正確地計算。4、通過自己觀察、猜測、驗證得出簡便運算的方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學重點:理解除法簡便運算的算理且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教學難點:自己得出簡便算法,且能靈活地進行簡便計算。進行計算呢?教學過程:一、引入1、談話:我們前幾課所學的應用題有什么特點? (進行了兩次平均分)2、能舉個例子嗎?(生舉例)1、 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解答:我們來看看這個應用題是不是這樣的情況呢?飼養(yǎng)場養(yǎng)了6窩小豬,每窩有6只,現(xiàn)把360克防病藥粉摻入飼料喂養(yǎng)。每只小豬平均服藥多少克?2、匯報:(1)36066 (2)360(66)=606 =36036=10(克) =10(克)二、展開1、觀察兩種解法的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2、猜測:根據(jù)36066=360(66)你有什么想說的?生發(fā)表意見:“一個數(shù)除以兩個數(shù)的積,等于這個數(shù)連續(xù)除以積里的各個因數(shù)。”3、驗證: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這樣呢?你能舉幾個例子來驗證嗎? 生舉例子驗證得出我們所觀察出來的是正確的。4、用處:我們所觀察出來并經(jīng)過驗證的規(guī)律有什么用呢?可以使一些除法計算簡便5、應用:用上面的規(guī)律算一算。 28035 36045(1)獨立做、個別板演。(可能有這樣不同的意見)28035 28035 36045 36045=28057 =28075 =36059 =36095=567 =405 =729 =405=8 =8 =8 =8(2)全班交流:板演的小朋友說自己的想法。比較這幾種解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呢?用這樣的方法來做跟以前的比在做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想說的呢?針對上面的這幾種做法你還有什么想說呢? (得出:分的時候怎么簡便就怎么分)6、試一試:70028 25632獨立做、個別板演。7、小結:今天學了什么?采用怎樣的簡便方法是不是所有的這樣的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都可采用這樣的方法計算呢?(兩位數(shù)可以分解成兩個一位數(shù)相乘時)像這樣的題目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時可以分解成兩個一位數(shù)相乘時有時這樣計算比較簡便。三、練習1、用簡便方法計算。 540(94) 62052420(146) 2704522、用簡便方法計算。42035 63018 48654 60024集體做、校對。3、提高練 480()=480206750=750253560=560a) 課堂小結:談收獲,質(zhì)疑。b) 課后反思:除法的簡便運算教學設計(第七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解答實際的問題理解除法簡便運算的算理。2、通過觀察、猜測、舉例驗證得出除法簡便運算的方法。3、能用得出來的方法進行正確地計算。4、通過自己觀察、猜測、驗證得出簡便運算的方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學重點:理解除法簡便運算的算理且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教學難點:自己得出簡便算法,且能靈活地進行簡便計算。進行計算呢?教學過程:一、引入1、談話:我們前幾課所學的應用題有什么特點? (進行了兩次平均分)2、能舉個例子嗎?(生舉例)1、 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解答:我們來看看這個應用題是不是這樣的情況呢?飼養(yǎng)場養(yǎng)了6窩小豬,每窩有6只,現(xiàn)把360克防病藥粉摻入飼料喂養(yǎng)。每只小豬平均服藥多少克?2、匯報:(1)36066 (2)360(66)=606 =36036=10(克) =10(克)二、展開1、觀察兩種解法的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2、猜測:根據(jù)36066=360(66)你有什么想說的?生發(fā)表意見:“一個數(shù)除以兩個數(shù)的積,等于這個數(shù)連續(xù)除以積里的各個因數(shù)?!?、驗證: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這樣呢?你能舉幾個例子來驗證嗎? 生舉例子驗證得出我們所觀察出來的是正確的。4、用處:我們所觀察出來并經(jīng)過驗證的規(guī)律有什么用呢?可以使一些除法計算簡便5、應用:用上面的規(guī)律算一算。 28035 36045(1)獨立做、個別板演。(可能有這樣不同的意見)28035 28035 36045 36045=28057 =28075 =36059 =36095=567 =405 =729 =405=8 =8 =8 =8(2)全班交流:板演的小朋友說自己的想法。比較這幾種解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呢?用這樣的方法來做跟以前的比在做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想說的呢?針對上面的這幾種做法你還有什么想說呢? (得出:分的時候怎么簡便就怎么分)6、試一試:70028 25632獨立做、個別板演。7、小結:今天學了什么?采用怎樣的簡便方法是不是所有的這樣的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都可采用這樣的方法計算呢?(兩位數(shù)可以分解成兩個一位數(shù)相乘時)像這樣的題目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時可以分解成兩個一位數(shù)相乘時有時這樣計算比較簡便。三、練習1、用簡便方法計算。 540(94) 62052420(146) 2704522、用簡便方法計算。42035 63018 48654 60024集體做、校對。3、提高練 480()=480206750=750253560=560課后反思:第四單元 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zhì)課題一:小數(shù)的意義教材第32、33頁的內(nèi)容目標:1、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并認識小數(shù)的計數(shù)單位;2、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及自主探究的能力,概括能力。重難點: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教具準備:米尺教學過程:1、談話:同學們,你們認識小數(shù)嗎?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小數(shù)?你能舉出些小數(shù)的例子嗎?2、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舉出相關例子。二、探索新知識1、過去,我們學習長度單位時,都測量過自己的課桌高度,那么你們想知道老師的講桌的高度是多少嗎?指名測量,其它同學觀看。2、匯報測量結果。3、師:在日常生活中,測量一個物體的長或高時,往往得不到整數(shù)結果,這時,我們就要用到小數(shù)。那么,小數(shù)的意義是什么呢?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來學習。4、出示米尺圖提問:上圖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米?寫成分數(shù)是多少?1分米為什么可以1/10米表示呢?根據(jù)學生的匯報師引導。5、請同學們看米尺:從0到30,從0到50,應該是幾分米,十分之幾米?用小數(shù)怎樣表示呢?同桌交流、匯報,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1/10米、0.1米、3/10米、0.3米讓學生觀察1/10米和0.1米,3/10米和0.3米之間有什么關系?接著讓學生觀察1/10米=0.1米,3/10米=0.3米,從這個等式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分母數(shù)是10的分數(shù)可以寫成一位小數(shù))提問:十分之幾的數(shù)可以用一位小數(shù)表示,那么,請同學們猜一猜,兩位小數(shù)與什么樣的分數(shù)有關?(出示米尺)講解:1厘米是1/100米;1/100米寫成0.01米;0.04米是兩位小數(shù),請同學們想一想,3厘米、6厘米,用來作單位是百分之幾米?怎樣用小數(shù)表示?學生匯報:板書:1/100=0.01 3/100=0.03 6/100=0.06指著板書: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學生匯報。提問:如果我們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多少?講解并提問:從0刻度線到第一條短刻度線表示1毫米,它是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shù)呢?讓學生說出兩個用毫米作單位的長度,并請自己的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聽評課記錄1
-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聽課評課記錄
- 現(xiàn)場電力服務合同(2篇)
- 生活設施租賃協(xié)議書(2篇)
-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二章三角形課題已知邊角作三角形聽評課記錄
- 新版華東師大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18.2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聽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4.3《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聽評課記錄1
- 魯人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13.3《正視壓力 輕松前行》聽課評課記錄
- 2022年新課標八年級上冊歷史第3課太平天國運動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版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22.2.1《二次函數(shù)與一元二次方程》聽評課記錄
- 道教建廟申請書
- 《物流市場營銷環(huán)境》課件
- 泰山英文簡介
- 公司組織知識清單范例
- 2023年部編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之海明威的冰山理論和電報體風格
- 網(wǎng)咖成本預算明細表
- 2023年上半年重慶三峽融資擔保集團股份限公司招聘6人上岸筆試歷年難、易錯點考題附帶參考答案與詳解
- 標志設計 課件
- (完整版)客戶拜訪方案
- 老年病科工作手冊
- 醫(yī)務科運用PDCA循環(huán)提高門診醫(yī)生準時出診率PDCA成果匯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