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ppt_第1頁
刑法.ppt_第2頁
刑法.ppt_第3頁
刑法.ppt_第4頁
刑法.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刑法 教學目的和要求 通過對刑法的學習 使大學生明確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犯罪應受到什么處罰 理解和把握正當防衛(wèi) 緊急避險的概念及條件 運用法律武器保護國家集體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 教學重點 刑法的適用范圍 犯罪構成的概念和條件 正當防衛(wèi) 緊急避險的概念及條件 刑罰的種類 2 第一節(jié)刑法概述一 刑法的概念和任務1 刑法的概念刑法 簡單說來 就是規(guī)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的總稱 具體說來 就是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為了維護其統(tǒng)治 根據(jù)本階級的意志 以國家名義規(guī)定哪些行為是犯罪 并給犯罪人以何種處罰的法律的總稱 3 2 刑法的任務 我國 刑法 第2條明確規(guī)定 其任務是通過運用刑罰同一切犯罪作斗爭 從而達到 1 保衛(wèi)國家安全 保衛(wèi)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 2 保護國有財產(chǎn)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的財產(chǎn) 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chǎn) 3 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 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4 維護社會秩序和經(jīng)濟秩序 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順利進行 4 二 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有 1 罪刑法定原則 是指什么行為構成犯罪 構成什么罪及處何種刑罰 均須由法律明文規(guī)定 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3 罪行相適應原則 是指根據(jù)行為人犯罪的事實 性質(zhì) 情節(jié)以及社會危害的大小 決定所處刑罰的輕重 5 三 我國刑法的適用范圍即刑法的效力范圍 是指刑法在什么地域 什么時間 對什么人具有效力的問題 它包括以下三方面內(nèi)容 一 我國刑法的地域效力 刑法 第六條規(guī)定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nèi)犯罪的 除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以外 都適用本法 6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是指我國國境以內(nèi)的全部區(qū)域 包括領陸 領水 領空 凡在我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nèi)以及我駐外大使館或公使館 總領事館內(nèi)的犯罪 也適用我國刑法 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fā)生在我國領域內(nèi)的 就認為在我國領域內(nèi)犯罪 7 二 我國刑法對人的效力1 刑法對我國公民的效力 1 我國公民在我國領域內(nèi)犯罪的 都適用我國刑法 2 我國公民在我國領域外犯我國刑法規(guī)定之罪的 適用我國刑法 但是按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最高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可以不予追究 3 我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我國領域外犯我國刑法規(guī)定之罪的 適用我國刑法 8 4 凡在我國領域外犯罪 依照我國刑法應當負刑事責任 雖然經(jīng)過外國審判 仍然可以依照我國刑法追究 但是在外國已經(jīng)受過刑罰處罰的 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2 刑法對外國人的效力 1 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內(nèi)犯罪的 除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的以外 都適用我國刑法 2 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外對我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 而按照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最低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可以適用我國刑法 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9 3 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 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刑法 還規(guī)定 對于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guī)定的罪行 我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nèi)行使刑事管轄權的 適用我國刑法 三 我國刑法的時間效力刑法的時間效力是指刑法頒布以后何時施行 有關法律何時廢止 以及對它生效以前未經(jīng)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問題 10 關于溯及力的問題我國刑法采取的是從舊兼從輕的原則 就是指對新刑法頒布實施前的行為 原則上適用當時的法律 即新刑法無溯及力 從舊 但是如果新刑法對該行為處罰更輕時 則適用新刑法 即有溯及力 從輕 11 第二節(jié)犯罪一 犯罪的概念與特征 一 犯罪的概念所謂犯罪 是指國家以法律規(guī)定的具有社會危害性并且應當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二 犯罪的特征1 犯罪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 12 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zhì)的特征 所謂行為的社會危害性 是指行為對社會包括國家 集體和個人造成和可能造成危害的屬性 犯罪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 并不意味著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都是犯罪 2 犯罪是具有刑事違法性的行為刑事違法性是社會危害性在刑法上的表現(xiàn) 3 犯罪是具有應受刑罰懲罰性的行為綜上所述 犯罪就是危害社會 觸犯刑法 應當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13 二 犯罪構成所謂犯罪構成是指刑法規(guī)定的犯罪行為所應當具備的一切客觀和主觀要件的總和 刑法規(guī)定犯罪構成的意義在于 首先為區(qū)分罪與非罪以及此罪與彼罪提供法律標準 第二 為確定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提供法律根據(jù) 第三 為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提供法律保障 14 一 犯罪客體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 犯罪客體分為一般客體 同類客體和直接客體 一般客體是指犯罪行為所共同侵犯的客體 即我國刑法所保護的整個社會主義社會關系 同類客體是指某一類犯罪行為所共同侵犯的客體 也就是我國刑法所保護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的某一領域或者某一方面 15 直接客體是指某一具體犯罪行為所直接侵犯的某種特定的客體 也就是刑法所保護的社會主義關系中的某種具體的社會關系 任何一種犯罪都同時具備犯罪的一般客體 同類客體和直接客體 值得注意的是 犯罪對象與犯罪客體是不同的概念 犯罪對象是指犯罪行為所直接作用的具體物或具體人 它是某種社會關系的體現(xiàn)者 但它不等于社會關系本身 犯罪客體必須是一種社會關系 有的犯罪只有犯罪客體 但是沒有犯罪對象 例如偷越國境罪 非法集會罪等 16 二 犯罪的客觀方面犯罪的客觀方面是指刑法規(guī)定的犯罪行為所必須具備的各種外在表現(xiàn)或客觀事實 包括危害行為和危害結果以及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犯罪行為是任何犯罪構成的必要要件 危害結果是絕大多數(shù)犯罪構成的必要條件 犯罪的客觀方面是行為人構成犯罪并承擔刑事責任的客觀基礎 17 犯罪行為分為作為和不作為 作為 是指用積極的行為所實施的為我國刑法所禁止的行為 不作為 是指負有實施某種行為的特定義務又能夠履行這種義務的人 卻消極地不履行其特定義務而造成嚴重危害后果的行為 不作為構成犯罪 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義務 這種特定義務可以是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 也可以是職務或職業(yè)上的特定要求 18 負有特定義務的行為人所應保護的對象處于危急或危險狀況 而且所受損害是嚴重的 特定義務人未能履行其義務的不作為必須在先 被保護對象所受損害只能在后 否則不能認定不作為犯罪 犯罪結果 是指犯罪行為對我國刑法所保護的客體造成的損害 它表現(xiàn)為物質(zhì)性和非物質(zhì)性兩種情況 犯罪行為與犯罪結果的因果關系 是指犯罪行為是因 犯罪結果為果 兩者之間存在內(nèi)在的必然因果關系時 行為人才承擔刑事責任 19 三 犯罪主體犯罪主體是指實施犯罪行為 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 自然人成為犯罪主體 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 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 2 已經(jīng)達到刑事責任年齡 3 具有刑事責任能力 20 刑事責任年齡 是指刑法規(guī)定的行為人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必須達到的年齡 我國刑法規(guī)定 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 應負刑事責任 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 犯故意殺人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強奸 搶劫 販賣毒品 放火 爆炸 投毒罪的 應負刑事責任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 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16周歲不予處罰的 責令其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 必要時也可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 不滿14周歲的人 一律不負刑事責任 21 刑事責任能力 是指行為人所具備的刑法意義上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刑法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 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 不負刑事責任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 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應當負刑事責任 但可從請或者減輕處罰 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可以從輕 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 應當負刑事責任 22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 企業(yè) 事業(yè)單位 機關 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 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行為 刑法規(guī)定 單位犯罪的 對單位判處罰金 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法 即采取 雙罰制 23 四 犯罪的主觀方面犯罪的主觀方面 是指犯罪主體對自己所實施犯罪行為及其危害結果的心理態(tài)度 包括犯罪的故意或過失 犯罪的動機和目的等因素 犯罪的故意 是指犯罪主體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所持的心態(tài) 24 犯罪的過失 是指犯罪主體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 或者已經(jīng)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 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所持的心態(tài) 犯罪的目的 是指犯罪主體實施犯罪所希望達到的某種結果 它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之中 是認定直接故意犯罪的必要構成要件 25 三 排除犯罪的事由 排除社會危害性的行為 排除犯罪的事由是指雖然行為人的行為在客觀上造成一定的損害結果 表面上符合某種犯罪的客觀要件 但實際上沒有犯罪的社會危害性 不符合犯罪構成 依法不構成犯罪的事由 刑法 明文規(guī)定了兩種排除犯罪的事由 即正當防衛(wèi)和緊急避險 26 1 正當防衛(wèi) 刑法 第20條第1款規(guī)定 為了使國家 公共利益 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 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 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 屬于正當防衛(wèi) 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wèi)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 防衛(wèi)的目的要有正當性 必須是合法權利受到不法侵害而實行防衛(wèi) 27 案例1 王某與李某系鄰居 兩家時常發(fā)生爭吵 王某決定好好教訓一下李某 其妻說 先打人的沒理 我們氣氣他 讓他先動手 然后狠狠打他一頓 于是 王某故意罵李某 李某氣憤之下先動手推了王某一下 王某立即用事先準備好的木棍向李某頭上打去 致使李某腦神經(jīng)受到嚴重損傷 成為植物人 思考 為傷害對方 先激起其侵害行為 然后借口防衛(wèi)將其打傷的行為 是不是正當防衛(wèi) 為什么 28 2 不法侵害的緊迫性 必須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實行防衛(wèi) 案例2 雷某夫婦半夜聽見樓道里有異常響動 起身透過門上貓眼看見一人在動對面的門鎖 便斷定此人是小偷 兩人一人拿棍 一人拿鏟 一起開門沖出來 將 小偷 打倒 拖到亮處一看 是樓上對面住戶 喝醉酒走錯了門 思考 雷某夫婦對鄰居的傷害是否應負法律責任 29 3 防衛(wèi)客體的特定性 必須針對進行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防衛(wèi) 案例3 甲持刀和乙一起搶劫丙 丙奮起反抗 在搏斗中 丙見甲持刀向自己刺來 情急中將與自己打斗的乙抓住擋在自己跟前 甲將乙刺中 乙倒地身亡 思考 丙對乙的死是否應負刑事責任 為什么 30 4 反擊力度的有限性 防衛(wèi)不能超過必要限度 刑法 第二十條第二款規(guī)定 正當防衛(wèi)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 應當負刑事責任 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明顯超過必要限度 是指在防衛(wèi)的性質(zhì) 手段 強度及后果等方面與不法侵害明顯地不相適應 而且防衛(wèi)行為給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損害 例如抓住小偷將其打傷 打死 就屬于防衛(wèi)過當 31 為了嚴厲打擊暴力犯罪 刑法第20條第3款規(guī)定 對正在進行行兇 殺人 搶劫 強奸 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采取防衛(wèi)行為 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 不屬于防衛(wèi)過當 不負刑事責任 案例4 馮某家中多次被盜 報警無果 馮某決定靠自己抓住盜賊 因每次被盜都發(fā)生在馮某夫妻均不在家之時 馮某懷疑定是熟人所為 遂與其妻弟汪某商議捉賊之計 馮某對左右鄰居稱他們一家明日要去海南旅游 請鄰居們多照應一下 次日一早 馮某全家離去 晚上馮某和汪某偷偷潛回家中 32 凌晨3點多鐘時 馮某家門被人用鑰匙打開 閃進一個身材高大的黑影 馮某和汪某一起從臥室沖出來 黑影見狀 并未返身開門逃走 而是迎上前同馮某二人打斗 搏斗中 馮某抓起家中水果刀用于防衛(wèi) 最后與汪某一起將盜賊制服 開燈一看 竟是對面鄰居蔡某 蔡某身上多處流血 馮某當即打了120和110電話 后蔡某送到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 思考 馮某和汪某對蔡某的死是否應承擔刑事責任 為什么 33 總結 對于正在進行行兇 殺人 搶劫 強奸 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實施防衛(wèi)行為時 不論采取何種手段 不論造成什么后果 均不負刑事責任 本案中 蔡某的行為是入室搶劫 故馮某和汪某不負刑事責任 34 2 緊急避險 案例1 杜某在上街時被一瘋狗追咬 不得已將路邊劉某的房門踢開 沖進屋內(nèi)躲藏 杜某的行為是否構成非法侵入住宅罪 35 緊急避險的概念 刑法 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 為了使國家 公共利益 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 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 造成損害的 不負刑事責任 緊急避險是以損害某種合法權益的方法來保護另一種合法權益 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 不負刑事責任 36 緊急避險的目的在于 當兩個合法權益相沖突 又只能保全其中之一的緊急狀態(tài)下 法律允許為了保全較大的權益而犧牲較小的權益 雖然造成了較小權益的損害 但從整體上說 它是有益于社會的 不僅不應承擔刑事責任 而且應當受到鼓勵和支持 37 緊急避險的條件由于緊急避險是以損害某種合法權益的方法來保護另一種合法權益 因而實施緊急避險必須同時具備如下條件 1 起因條件 必須有危險發(fā)生 所謂危險 是指對合法權益可能造成損害的一種緊迫的事實狀態(tài) 危險的來源多種多樣 主要有 自然災害 人的不法侵害行為 動物的侵襲 重大技術事故或責任事故以及人的生理 病理原因 38 2 時間條件 必須是危險正在發(fā)生所謂 正在發(fā)生 包括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危險是實際存在的 而非想象推測的 假想避險 不屬于合法的緊急避險 二是危險已經(jīng)出現(xiàn)尚未結束 即處在發(fā)生過程中 如果危險尚未發(fā)生或已經(jīng)結束 均不能實際避險 否則就是 避險不適時 39 案例2 某遠洋貨輪在航行途中 收聽到天氣預報 預計12小時后將有臺風到達此海域 船長立即下令將船上國家重要物資拋一半到海里 加速前進 尋找避風港 思考 船長的行為是否屬于緊急避險 3 時機條件 避險是在不得已的特定情況下采取的 所謂 不得已 是指在危險發(fā)生的情況下 除了采取緊急避險行為以外 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險 如果還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險 就不得實施緊急避險行為 40 4 限度條件 避險行為及其所造成的損害后果應當控制在必要限度 只能以較小損失而保全更大利益 刑法 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 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 應當負刑事責任 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41 所謂 必要限度 是指緊急避險行為所損害利益 必須小于所保護的利益 不得為了保護較小的利益而損害較大的利益或同等的利益 否則 緊急避險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和作用 例如 不能為了保護一個人的健康權利 而去損害第三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權利 42 為避免濫用緊急避險 法律規(guī)定了緊急避險的合法條件 只有在一定條件下 緊急避險才有益于社會 不符合法定條件的避險行為 是危害社會的行為 刑法第21條第3款規(guī)定 第一款中關于避免本人危險的規(guī)定 不適用職務上 業(yè)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 這是緊急避險的禁止條件 43 案例8 李某是某縣消防大隊的消防員 一日 該縣某甲家中失火 消防隊接到火情報警后即前往火災現(xiàn)場救助 在救助過程中 某甲告訴李某其10歲的兒子尚在房中 請求李某將其子救出 李某見火勢很大 房子也有倒塌的危險 害怕自己受傷 就以火勢太猛 無法救人為由加以拒絕 待大火撲滅后 某甲的兒子已被嚴重燒傷 后送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 提問 消防隊員不愿進入失火房間救人 是不是緊急避險 44 總結 本案中李某本有責任救出某甲的兒子 但他卻為了逃避危險拒絕救人 導致某甲兒子因燒傷致死 按刑法對緊急避險禁止條件的規(guī)定 李某的不屬于緊急避險 應當負相應的刑事責任 45 四 犯罪的預備 未遂和中止1 犯罪預備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而準備犯罪工具 制造犯罪條件 特征 行為人已經(jīng)開始實行犯罪的預備行為 行為人尚未著手實行犯罪 對于預備犯 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 減輕或免除處罰 46 2 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中 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刑法第23條規(guī)定 對于未遂犯 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 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 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 刑法第24條規(guī)定 對于中止犯 沒有造成損害的 應當免除處罰 造成損害的 應當減輕處罰 47 五 共同犯罪1 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構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犯罪的構成條件 其主觀條件是共同犯罪必須是二人以上有共同的故意 其客觀條件是共同犯罪必須是二人以上有共同的犯罪行為 48 案例9 于某和劉某合謀盜竊一電器倉庫 由劉某先配制一把 萬能鑰匙 數(shù)日后 劉某將配制的鑰匙交給于某 二人約定當晚12點在倉庫門口見面后行竊 晚上 劉某因害怕案發(fā)后受罰 未到現(xiàn)場 而于某如約到現(xiàn)場后 因未等到劉某 便用 萬能鑰匙 打開庫房 竊得手提電腦兩部 價值人民幣2萬元 銷贓后得贓款13000元 事后 于某分300元給劉某 劉某推脫后分文未取 后于某被公安機關抓獲 交代出劉某 請問 于某和劉某的行為是否構成共同犯罪 49 2 共同犯罪人的種類及其刑事責任主犯 主犯應當從重處罰 從犯 從犯應當從輕 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脅從犯 脅從犯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jié)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教唆犯 對于教唆犯 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 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 應當從重處罰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 對于教唆犯 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0 六 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犯罪種類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 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chǎn)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危害國防利益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軍人違反職責罪 51 第三節(jié)刑罰一 刑罰的概念及種類刑罰是指人民法院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 對犯罪分子所適用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刑罰的種類 1 主刑管制 期限為3個月以上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