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期末考試質(zhì)量分析_第1頁
高一語文期末考試質(zhì)量分析_第2頁
高一語文期末考試質(zhì)量分析_第3頁
高一語文期末考試質(zhì)量分析_第4頁
高一語文期末考試質(zhì)量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7-08學年下學期市直中學高一語文期末考試質(zhì)量分析 2008-07-10 09:45:10| 分類: 教壇雜俎 | 標簽:|字號大中小 訂閱 本學期高一語文期末考試試題依從“回歸語文教學本位、導向讀書、豐富人文積淀、回歸語文教材”的命題思路,順應語文教學改革的潮流和新課改對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緊扣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注重考察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且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文化緊密結(jié)合,在總體方向上與發(fā)展趨勢保持平衡,而在堅持與去年題型基本相似的基礎上,既保持了一定的穩(wěn)定性,繼續(xù)又并有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穩(wěn)中有變,穩(wěn)中求新”,有著自身的特點。具體分析如下:一、關于試題的評價(一)試題結(jié)構與賦分題號題型賦

2、分一基礎知識15分二社科文閱讀9分三文言文閱讀12分四古詩文鑒賞、識記24分五現(xiàn)代文閱讀21分六語言表達與運用9七寫作60分(二)試卷特點1.關注課改。 試題的模塊設計與課改對應,試卷分為積累與運用、閱讀與鑒賞、表達與寫作三大塊,突出了模塊教學特點,突顯了新課程的要求。2.注重積累。 高中語文課程實施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本卷首先突出對語文的積累的要求。在文化知識的積累中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fā)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努力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開闊視野,增強文化意識,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激發(fā)珍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深化熱愛祖國語文

3、的感情,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yǎng)。3.激活能力。 試題注重將課內(nèi)知識積累和課外能力的遷移結(jié)合起來。檢測范圍為高中語文第1、2 冊,考題基本兼顧了兩個模塊的學習內(nèi)容,同時注意對能力方面的考查,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要求,體現(xiàn)了認真讀書與認真聽課的意義,對轉(zhuǎn)變語文學習的不良習慣有較大作用。如默寫8分、基礎知識15分等均考查文本內(nèi)容。文言文閱讀、翻譯體現(xiàn)了考題在課外,知識點在課內(nèi)的特點。而且通過“一句話概括”的題型來檢測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詩歌鑒賞題是考查兩首唐朝絕句對比閱讀,選材范圍擴大了。尤其是其第(2)小題,簡要分析兩首詩歌在“虛”“實”手法運用的特色。 思辨色彩濃郁,且設題巧妙

4、。答案開放度大,只要能自圓其說就行,考生對詩歌的分析評價有更大的空間。 4. 回歸語文本位,倡導關注生活 試卷注重回歸教材。試題幾乎都可以用教材里的知識來解決。一些試題恰當?shù)剡x用了課本中的語料。字音字形辨析題、詞語熟語選用題所選字詞都是課本中出現(xiàn)過的,也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的字詞,切合考綱“常見、常用”的要求。課文默寫、文言文閱讀等考點的試題,大都能憑借對教材相關內(nèi)容的熟練掌握而準確解答出來。另外,現(xiàn)代文大閱讀的多項選擇題也延續(xù)往年與教材課文內(nèi)容結(jié)合考查的做法,今年的選文為小說香雪。除了與課本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之外,試卷更有意識導向關注生活。試卷在選材方面內(nèi)容豐富,涉及政治、經(jīng)濟、生物、文化

5、、體育、環(huán)保、教育、家庭等多個知識領域,信息含量大,對于鼓勵考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愛他人,擴大視野,豐富知識,具有積極作用。如三篇閱讀文章,具有豐富的文化信息,詩歌鑒賞由往年的一首變?yōu)閮墒自姼璧拈喿x。第21題汶川地震,作文“用觀察的眼光,發(fā)現(xiàn)你我身邊的文明細節(jié)”這些都在引導語文教學關注生活、開闊視野,積極開發(fā)語文資源,使語文立足課堂而走出課堂,從而豐富學生的文化積淀??傊?,這種回歸教材、導向關注生活的試題,做到了融文學性與現(xiàn)實性、知識性與人文性于一體,既有助于進一步感悟語文學科教與學、落實素質(zhì)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發(fā)揮考試對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檢測功能,有益于學生考出好成績,有利于鼓舞語文教師

6、的教學熱情,還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養(yǎng)。是一份受到普遍肯定的試題。二、考試情況分析本次試卷分析在市直屬中學的贛一中、贛三中,贛四中和師院附中里頭隨機抽取了6個考場共239名考生的試卷進行,學生答卷情況分析如下:1.成績分析表一:總體得分情況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優(yōu)秀率及格率不及格率難度值1223394.11064.85%35.15%0.63 表二:各分數(shù)段人數(shù)情況范圍0-8990-105106-120121-135136-150人數(shù)841025210占百分比35.15%42.68%21.76%0.42%0.00% 表三:各小題得分情況小題號分值平均分難度值小題號分值平均分難度值1320.67231.

7、510.50332.150.72431.540.51531.690.56632.620.87731.870.62830.740.25931.740.581031.880.631132.810.941231.130.3813103.490.351463.950.661585.270.661652.170.431763.540.591863.330.561942.860.722041.540.392152.760.55226043.50.73 表四:各大題得分情況分數(shù)比率 題次 項目一二三四五六七滿分值362421960平均分21.6912.7211.94.343.5優(yōu)秀率4.62.092.513

8、.770.04及格率46.0345.1953.5643.93100不及格率53.9754.8146.4456.070難度值0.60.530.570.480.73 2.考生答卷情況分析從選擇題閱卷看,做得好的是文言文整體閱讀,滿分的學生有但不多,30分以上的學生有不少。答題較差的是基礎題,第5小題(辨析病句)大部分學生丟分;社科文閱讀沒有注意從文中尋找對應的句子,所以無法找出正確答案,特別是第8題錯得較多;文言文“古今異義”詞的辨析,大多數(shù)學生不解“引”的意義,可能復習時未細讀課文注釋,平時基礎不扎實,能力不足所致;整體閱讀第12題丟分多。選擇題得分低的僅為36分,甚至有部分學生得零分,估計是時

9、間不夠,復習也不全面、透徹,知識掌握不夠扎實。文言翻譯的得分也不夠理想,學生字字落實的翻譯習慣尚未形成。詩歌鑒賞題考察學生對詩歌得理解、分析綜合和鑒賞評價能力,分值為6分。題目難易度適中,絕大部分考試能找出王詩中最能體現(xiàn)離愁得字,并做簡要分析,也能闡述兩詩在虛實結(jié)合中得各自特點。但考試在答題時也存在以下不足:答題技巧欠缺,闡述不夠充實,泛泛而談,沒有針對性,例如“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很有特色”生搬硬套術語,以讀后感代替鑒賞分析,混淆修辭手法和表現(xiàn)手法,答非所問,今后在教學中,老師要注意加強指導。背誦未能與默寫結(jié)合起來,名句默寫阿房宮賦兩句、俄國作家契訶夫,教師、學生重視不夠,因此失分嚴重,錯別

10、字也較多,只有第(5)小題做得較好。對文學作品閱讀題的16題,部分考生能分點答題,能套用題中概念;基本能理解題意;基本能聯(lián)系全文答題。部分考生答題思維敏捷,能另辟思路答題。但大多考生答題過泛,過于籠統(tǒng)。機械第套用題中概念,比如承上啟下,總領全文,過渡,前后照應等。在分點答題時,有的答題要點重復,錯別字太多,如“鋪墊”寫成“鋪店”或“鋪氈”,“承上啟下”寫成“層上起下”。17題能結(jié)合原文分條分點答,條理清晰。由于題目難度不高,所以學生能從文中或多或少得選取一些信息,并通過摘錄原文語句來歸納概述。但針對一個問題,多數(shù)人只能找出一點,或只隊這一個方面進行探索,無法多角度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時,學生無

11、法把握關鍵詞語的重要性,因而在答題時,只能看到一些表面上的信息,無法深入到文中的語句里去找到信息點。未能把握關鍵詞的重要性,因而不能全面的思考問題。做18題時能夠從原文中分析出要點,普遍概括的比較全面。沒有結(jié)合原文進行分析,對主題理解不清,不能從正面肯定。但也有不少人審題不清,沒有充分理解題意。19題的正確答案為AD,選A的多,答得很好,說明,學生對“借助環(huán)境描寫來烘托人物心境” 這種手法理解到位。部分錯選CE,說明他們對心理描寫刻畫人物還掌握不夠,對比擬手法和主題理解不夠。出現(xiàn)這些差錯的原因是學生未能細讀文本,冷靜作題,對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把握還不到位,藝術手法的分析不夠準確,這與不能靜心閱讀文

12、本有很大關系。語言運用與表達部分的20小題,大多數(shù)都審題清楚,表述簡明,準確,也有些人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答非所問,抓不住主要信息,或忽略了字數(shù)要求;大部分同學答21題時能按要求答題,但錯別字比較多,修辭格的運用不明晰。也有的字數(shù)過多,還寫了一大段,不符合標語的簡潔寫作要求??忌鷮懽魑臅r能結(jié)合時事熱點,符合文章合為事而作的寫作要求,體現(xiàn)了中學生關心天下事的高素質(zhì)。生活細節(jié)能融入文中,使文章親切自然,感染力強。部分學生文筆不錯,語言優(yōu)美,采用層進式或并列式的結(jié)構,材料新穎,能與觀點聯(lián)系緊密。關注社會熱點,巧為觀點服務。以小見大,針砭時弊。主題鮮明,思想健康,能關注生活中的小事并以之入文,抨擊不講文

13、明之風,褒揚文明風尚,對文明的思想認識深入人心?;灸苓_到規(guī)定的文章字數(shù),立意深遠,風格“大器”,有理有據(jù),說服力強,條分縷析,逐層深入,挖掘深意,基本不會離題,最高分判得56分,文思活躍,獨辟蹊徑,結(jié)構嚴謹自然。低分作文較少,但是中庸作文較多。有話可說,字數(shù)充足。不足之處是取材基本相似,文題開闊卻視野狹窄。涉及文明只有“公車讓座”、“不亂扔果皮”等簡易、俗濫題材。立意的深度不夠,文章只能泛泛而談,沒有針對性,沒有思想性。文章空話、套話、大話連篇,文章猶如政治家發(fā)言稿,毫無文學性可言,無法忍受。還有部分學生文章措辭不文雅。卷面不夠整潔,內(nèi)容之間毫無關聯(lián)。材料陳舊,且不會改用。套作現(xiàn)象頻出。言之

14、無物,泛泛而論,東拉西扯,胡編濫造。運用材料生拉硬套,不注意選材角度,立意膚淺,缺乏深度和新意,千人一面。無論敘事,還是議論還有相當一批學生停留在小學水平,思路含混不清,文章毫無構思可言,下筆隨意而行沒有很好審題,出現(xiàn)了不少逆命題的文章,如文明的墮落文章泛泛而談,多觀點,欠具體。如文明是天,文明是地文明是云朵文明你我文明是人類言之無物,內(nèi)容貧乏,立意不高遠,泛泛而談,甚至東拉西扯。立意不高,行文平淡,事例缺乏,單一化嚴重擬題寬泛,行文空洞,缺少具體感受。議論題材與記敘、小散文文體混淆嚴重。答了出現(xiàn)牽強聯(lián)系抗震救災時間的文章。不能化用課本的材料,活學活用。設題的形式較好,但內(nèi)容太老套。平時學生閱

15、讀不夠,體驗不深。亮點作文太少。不愛思考、缺讀少練是作文低分的死敵。不能學以致用,視野狹窄。讀書讀報關注社會少。對社會現(xiàn)象人云亦云,鸚鵡學舌,沒有獨立思考。大眾話題寫出俗爛文章,是近年來考生難以克服的問題。說理泛泛而談,多觀點,說理的方法要求不明確。不擺“事實”,未闡發(fā)道理三、關于今后的應對策略(一)落實新課程理念,加強教學研究。加強對新課標的研究,切實領會其精神實質(zhì),正確把握教學的廣度和深度。加強研讀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全國統(tǒng)一考試新課程標準語文科考試大綱。深入鉆研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從整體上把握語文模塊教學的意義、目標、性質(zhì)、特點、地位及作用,從宏觀上把握各模塊之間的聯(lián)系和教學要求,充

16、分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應用價值、科學價值和文化價值,提高認識水平和理論水平,徹底轉(zhuǎn)變自己的思想觀念。1要從三維目標出發(fā),做好整體教學設計。在整體設計中要充分考慮三維目標以及各個專題提出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有效地實現(xiàn)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2要以主題為依據(jù),做好單元教學設計。單元是對模塊內(nèi)容的進一步劃分。是模塊大主題下的小主題。因此,單元教學設計應立足于本單元主題而展開,解決好單元主題的教學問題,同時也通過解決每個單元問題,達到有利于整體上解決模塊的問題。3要以問題(專題)為抓手,做好板塊教學設計。也就是從專題出發(fā)提出(切分)的一個個問題。以問題為抓手,設計好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創(chuàng)

17、設好具有豐富內(nèi)涵的情景,提出具有深厚底蘊的背景材料,激發(fā)學生思想情感認識方法等方面的沖突,形成解決問題的沖動和驅(qū)動力。 4要圍繞目標,做好課時教學設計。 盡管三維目標模塊教學主要是在主題、單元(專題)、板塊(問題)的層面上展開教學設計的,但最終還是要通過課時來完成,只有課時教學才是實施和完成三維目標教學目標的主渠道。因此,我們一定要圍繞教學目標,認真地做好每一個課時的教學設計。要幫助、指導學生進行知識歸類,構建良好的知識結(jié)構,總結(jié)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較好地到達知識、技能目標。(二)研究課標和新大綱,明確高考改革的方向。備受關注的2007年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語文科考試大綱已經(jīng)出臺了,要切實領會

18、其精神實質(zhì),強化新大綱的解讀,正確把握教學的廣度和難度。不斷提升駕馭新課程的教學能力。(三)注重課本,夯實教學基礎。基礎知識是考試的載體,必須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因為不少題目是“題在課外,答案在課內(nèi)”,尤其是文言文閱讀。再如默寫題,閱讀與語言應用的解答也需要整合語言基礎知識。所以一定要重視課本,回歸課本,認真研究課本內(nèi)容,仔細分析、篩選課本中涉及的知識點、??键c、能力點、應用點、鏈接點,處理好“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加強集體備課,提高課堂效率,增強師生互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勤動腦筋、學以致用,適應考題在課外考點在課內(nèi)的情況。積累好基礎知識,如成語。加強修改語病的教學,加強古詩文的閱讀與鑒賞,特別是翻譯和鑒賞(包括古文和古詩),明確課前預習要求,加強課后復習的要求和檢查的力度。(四)加強作文的規(guī)范化訓練。1審題的訓練:一道作文試題常??梢苑纸鉃椤皹祟}”“材料”和“注意”(或“要求”)三個部分。作文要符合題意,就要對試題展現(xiàn)的各個部分作準確、全面的審讀和理解,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哪一項審讀漏了,理解錯了都可能差之毫厘,謬以千里。2符合文體要求高考寫作要求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其他常用體裁的文章。但“自選文體”包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