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_第1頁
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_第2頁
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_第3頁
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_第4頁
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龍里蓮花村土地集約經營 效益增長,貴州龍里縣龍山鎮(zhèn)蓮花村以土地集約經營形式進行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一畝土地的產出效益由1000元增至8000元,農戶純收入近2000元,實現了農民增收、農業(yè)增效。,為轉變村民的舊觀念,村支書黃連昌邀集了4戶人家,在農戶自愿的基礎上以每畝地年租金700元的價格,與27戶農民簽訂了租用100畝地的協(xié)議。并且明確規(guī)定一不改變土地所有權,二不改變土地用途,三是土地的主人優(yōu)先享有每個工13元的用工權。并一次付清了農戶的土地承包費。,蓮花村長期以種植稻、麥、油菜為主,農民收入增長緩慢。2004年初,村委會在進行市場調查后結合實際制定了發(fā)展蔬菜的計劃,在春耕時節(jié),村委會召開會議

2、動員村民種植蔬菜。但一開始習慣了種糧食的村民并不接受,他們問道:蔬菜賣不出去吃飯咋辦?光吃菜呀?在議論紛紛中拿不定主意。,這100畝土地分別種上了日本甜蔥和美國晚熟糯玉米。9月,晚熟糯玉米上市,扣除種子、農藥、化肥、工錢、運輸等費用后,獲純利2萬元,畝產效益8000元;而甜蔥畝產效益也在8000元以上。,土地集約經營獲得的可觀效益讓農戶嘗到了甜果。村民王吉芝說,過去家里的5.8畝地一年純收入僅3000元,今年租金收入就有4000多元。再加上一個工13元,一畝地一年的收入接近2000元。家里4個勞力農閑時外出打工,全家今年的收入增加了許多。 (摘自貴州日報),人類時刻都在直接或間接地利用土地,在

3、土地上進行農、牧、漁、林等生產、生活活動。 那么在利用土地的過程中,土地的肥力和生產力有何變化?這種變化是否有一定的規(guī)律?,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一、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的發(fā)現,人類對“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的認識經過了一個很長的探索與討論的過程。 自人類利用土地從事生產勞動的時候起,這一規(guī)律就已經客觀存在了,但是人類發(fā)現這一規(guī)律的歷史并不長。,威廉配第,杜爾閣 安德森,威斯特,“土地報酬 遞減規(guī)律”,“報酬(收益)遞減規(guī)律”或“收益增加遞減法則(The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最早注意這一現象的是生活在17世紀中葉的威廉配第,他發(fā)現一定面積土地的生產力有一最大限度,超

4、過這一 限度后,土地生成物的數量就不可能隨著勞動的增加而增加了。,對“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的內涵進行詳盡表述的要首推18世紀法國重農學派后期代表人物杜爾閣和英國農場主安德森。安德森認為在一定的科學技術條件下,土地生產率的提高是有限的,從而引證土地肥力會遞減,一定量的地能供養(yǎng)的人口是有限的。他首先注意到了科學技術的影響作用,但他只注意了土地的平均產量,沒有注意到邊際產量。,首次正式提出“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的是英國威斯特,他在1815年所寫的資本用于土地一書中說道:土地也許耕種不足,因此由于資本和勞動之增加而產生的報酬就會遞增,直達到最大的報酬為止;達到了最大的報酬以后,報酬就重新遞減了。耕作方法的

5、改良可使較多的資本能有效地利用 。但,不論農業(yè)技術發(fā)展怎樣,在一定階段追加的投資最終仍然要遞減,而且“這種遞減必然成為不可抗拒的”,馬克思主義對“土地報酬(收益)遞減規(guī)律”的批判,(二)馬克思:“只要處理得當,而不會使以前的投資喪失作用。不過這個優(yōu)點同時也包含著這連續(xù)投資在收益上產生差額的可能性?!保@既一般地肯定土地只要利用合理,土地肥力及其收獲量會持續(xù)增長,但同時也承認連續(xù)投入勞動和資本也會出現報酬(收益)上的差額,即報酬上有增有減,有多有少。,(一) 恩格斯:土地面積是給定的,但勞動量和科學技術的投入是增長的;特別是依靠科學這一要素,可使土地肥力及其產量保持增長,而不至下降。但二者并不總

6、是同比例持續(xù)增長。,(三)列寧:“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追加勞動和追加資本的范圍是比較狹小的??梢?,我們得出的并不是普遍的規(guī)律,而是極其相對的規(guī)律,相對得說不上是一種規(guī)律,甚至說不上是農業(yè)的一個重要特征。”,對馬克思主義土地報酬的評價, 揭露了庸俗經濟學家和修正主義者把“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奉為永恒的普遍規(guī)律,并以此為資本主義剝削關系辯護的謬論;, 確立了土地利用上合理應用資本、勞動和技術,使土地的收獲量和土地肥力無限提高的理論及其對提高土地生產力的積極意義;, 否定了“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的普遍性和絕對性,指出它拋開了技術水平和社會制度這些最重要的因素,完全不適用技術正在進步和生產方式正在變革

7、的情況,因而說不上是普遍規(guī)律,甚至不是一種“規(guī)律”;, 認為在原有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追加勞動和資本的范圍比較小,不同等級土地上的生產率和同一土地上連續(xù)追加勞動和資本,會帶來收益(報酬)上的差別和增減變化。,“土地報酬(收益) 規(guī)律”的批判繼承,從土地利用的全過程來看,土地報酬的運動規(guī)律在一般條件下,是隨著單位土地面積上勞動和資本的追加投入,由先是遞增然后趨向遞減,在遞減后,如果出現科學技術或社會制度上的重大變革,使土地利用在生產資源組合上進一步趨于合理,則又會轉向遞增;而一旦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穩(wěn)定下來,將會再度趨于遞減。至于土地肥力及土地生產力的發(fā)展變化趨勢,在土地合理利用條件下總的趨勢則

8、是遞增的,但利用不當也會趨于下降和衰退,關鍵在于科學技術和管理水平的主導作用。應該肯定,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手段在農業(yè)生產和土地利用上的廣泛應用,土地的增產潛力是無限的。,二、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含義的界定,西方經濟學中,“pay”即報酬,指由于使用或投入一定的物質或精神的東西之后,支付或得到的物質或精神上的東西。可分為: 總報酬:投入一定量的生產要素所獲得的產品總量,即總產量。 平均報酬:平均每單位生產要素所獲得的產品數量。 邊際報酬:生產過程中,每增加一個單位變動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產品數量,一般用生產要素增加的量去除由于增加生產要素而獲得的產品的增加量。,total pay,average

9、 pay,Marginal pay,pay,一般生產過程中,生產要素的投入主要有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兩個方面,不變資本包括土地、廠房、機器等,可變資本是勞動力。 如某農場在一地塊上進行施肥試驗,不同施肥量與水稻產量之間呈現出了下表中所顯示的關系。,每畝化肥施用量變化下的產量及成本與收益關系,每畝化肥施用量變化下的產量及成本與收益關系,從縱向看隨施肥量的增加 總產量(總報酬)在不斷增加,直至施肥量增加到35kg,總產量達最大,再增加施肥量,總產量下降: 平均產量(平均報酬)最初隨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在施肥20kg時,平均產量達最大,后轉而下降; 邊際產量(邊際報酬)最初隨著單位施肥量增加而遞增,至施

10、肥量是15kg時,邊際產量達最大,之后逐漸減小,即每增加1單位化肥所獲產量的增量比前一單位所獲增量要少。施化肥至35kg,再增施化肥,邊際產量下降為負數。,由這個例子分析可以得出報酬遞減規(guī)律的涵義: 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生產因素(資源)配合生產某種產品時,若其中某些生產要素的數量固定不變(如土地面積一定),而其它因素不斷增加單位投入,起初每增加一單位變動要素,所增加的報酬(即邊際報酬)是大于它前一單位所增得的報酬的;至某一點后,再增加單位因素投入所增得的報酬總是小于它前一單位因素所得的報酬。,對于這個涵義有兩點需要注意: 這里的報酬是指邊際報酬,這種“遞減”發(fā)生的時間是,當變動因素的投入量達到某

11、一數量以后,才出現“遞減”,在此時間之前是“遞增”; 報酬遞減還是遞增取決于生產因素的配合比例,如植物個體生長發(fā)育需特定的營養(yǎng)空間,播種量無窮大,密度過大,植物個體之間對獲取資源的競爭越大,將會造成產量降低。,三、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的定量分析,土地報酬可區(qū)分為: 總報酬(TPP)指的是一定數量的生產資源(如肥料、勞動、資金等)投入土地后,所得的總產品量或總收益。 平均報酬(APP)指所獲得產品量與生產資源投入量之比值,它表示平均每單位生產資源所生產出來的產品量。用公式表示為:平均報酬(APP)=YX Y總產品量 X生產資源投入量,邊際報酬(MPP)指每增加一單位變動資源投入量所產生的產量變化的數

12、量。用公式表示為: 邊際報酬(MPP)=YX Y總產品量的增加 X生產資源投入量,1,2,3,4,5,6,7,8,9,10,11,總報酬、平均報酬、邊際報酬的變化用以下圖形表示,見下圖。,請回答以下問題,1.當MPP達最高點時,該情況出現在土地投入產出的第幾階段? 2當APP大于MPP時,該情況出現在土地投入產出的第幾階段? 3.當APP出現最高點,該情況出現在土地投入產出的第幾階段?且描述APP與MPP 的變化關系。 4.TPP值增大,該情況出現在土地投入產出的第幾階段?,報酬變化階段的定量分析,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的變化用圖形表示,見圖31。 (1)當生產要素X在從0增加到A點這段區(qū)

13、域內,邊際產量遞增,直至達到最高點I;總產量也遞增,直至達到該曲線拐點F;并且這兩條曲線都是上凸的;平均產量雖然也平緩增加,但未達到最高點。,(2)當投入的生產要素從A點繼續(xù)增加至B點時,邊際產量遞減,其曲線下凹,并向下延伸;總產量以遞減的速度增加,曲線下凹但仍向上延伸。當投入量增加到 B點時,平均產量曲線達到最高點并與邊際產量曲線相交。,(3)當投入量從B點繼續(xù)增加至C點時,平均產量開始遞減,但其數值高于邊際產量(在B點之前,平均產量雖然也增加,但其絕對值小于邊際產量),即APPMPP。當投入量增至C點時,邊際產量減至零;總產量達到最高點H。,如果不考慮價格因素,只考慮實物形態(tài)的報酬,那么C

14、點就是最佳投資點,因為這時的總產量最高。,如果要考慮生產要素的價格和產出物的價格(即要最佳經濟效益)時的最佳投資點,則可按下述方法求得: 當該生產函數是點函數時,用yx=PxPy可找到最佳投入量。式中Px代表生產要素的單價,Py代表產出物的單價。,(4)超過C點以后,再追加投資,邊際產量可能為零,也可能為負數;總產量的絕對數可能不變,也可能減少,但二者都不可能再增加。所以,無論是從實物量角度,還是從價值量(經濟效益)角度考慮,投入量都不應超過C點 。,(1)總報酬和邊際報酬的關系:,產量(kg),施肥量(kg),MPP0,TPP增加;MPP=0,TPP最大;MPP0, TPP減少。,(2)平均

15、報酬與邊際報酬關系:,施肥用量(kg),產量(kg),MPPAPP, APP增加; MPP=APP, APP最大; MPPAPP, APP減少。,四、變動因素最佳投入量的確定方法,通過以上對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三階段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生產因素的投入量應推進至報酬變化的第二階段,那么在第二階段變動因素投入多少才算經濟?有什么樣的確定方法?,邊際均等原理 投入生產的資源,一般必須支付代價,構成生產中的成本。生產者為保持生產的順利進行或擴大再生產,必須使收益不僅足以支付一切成本,而且要尋求最大純收益。顯然,生產因素的價格和產品的價格與生產資料的最佳投入量是密切相關的,這就涉及另一個經濟學原理邊際均等原理

16、。 再以前面所講的表格為例。,假設化肥價格為2.5元kg,水稻價格為0.2元kg,投入25kg化肥時獲得最大純收益15.5元,在此投入水平之前或之后其純收益都小于15.5元;若將生產推進到總產量最大時,反而虧本1.5元。 邊際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單位變動因素投入使生產增加的費用,在生產因素價格不變時即為所投入生產因素的單價。 邊際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單位生產因素后,所增加的產量的價值,在產品價格不變時,即為相應的邊際產量乘以產品價格。,隨變動因素不斷投入,有下列三種情況: 邊際收益邊際成本時,可使純收益不斷增加,這種情況下,應繼續(xù)增加變動因素的投入,純收益會不斷增加; 邊際收益邊際成本時,表示增加的一

17、單位變動因素所獲產量的增量價值已不足以補償這一單位生產因素的成本,顯然不合算,應終止繼續(xù)投入; 邊際收益=邊際成本時,表示增加一單位變動因素所獲得的收益正好抵消這一單位變動因素的成本,此時不盈不虧。 由此可見,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時,生產因素投入量必然是使純收益最大的最佳投入量,這就是邊際均等原理的涵義。,五、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的變異,1.不同技術水平下的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 由于技術水平不同,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圖中的產量曲線也發(fā)生相應的變化。 從理論上講,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對于任何產品的短期生產來說,可變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之間都存在著一個最佳數量組合比例。在生產要素的投入沒有達到最佳比

18、例之前,隨著投入的增加邊際報酬隨之增加;達到最佳組合比例時,邊際報酬達到最大值;達到最佳比例之后隨著投入的增加邊際報酬遞減。,因此之前的研究必須假設在生產過程中,除生產因素配合比例外,其他條件不變,即生產技術在某生產階段相對穩(wěn)定或固定不變,自然條件不變。報酬的遞增或遞減僅與生產因素的配合比例有關,而不是由生產技術的進步或生產方法的改變所致。 技術水平的變化,改變著這個最佳比例。因此,技術水平改變了,其要素投入的邊際報酬也隨之改變。通過要素投入的邊際產量(邊際報酬)與總產量之間的關系,亦得到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要素投入與總產量曲線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不同的技術水平(或者不同產值產業(yè)間)的報酬遞

19、減規(guī)律,在技術水平1 的條件下,總產量的極值為 T1,由于技術水平提高到較高的技術水平2,在此技術水平下,總產量達到極值T2,總之隨著每一次技術水平的提高,總產量曲線達到一個新的極值(最大值)。 不同產業(yè)的轉換過程,也可以看成是技術水平的改變過程。當然,產業(yè)的轉換是以提高產值為前提的,如果產值得不到提高,就沒有轉換的必要。,2.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的短期與長期效應 短期與長期的時間劃分。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是在一定的技術水平條件下的規(guī)律,報酬隨投資的改變是在技術改變的條件下發(fā)生的,因此,劃分土地報酬的短期效應和長期效應,是以技術的改變?yōu)榻缇€。 所謂的短期效應,就是技術水平不變條件下的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 所謂長期效應,就是在技術水平提高的條件下的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即隨著技術水平和對土地的投入的提高,土地報酬也隨之提高;在每次技術水平提高之前都會發(fā)生報酬遞減規(guī)律的短期效應。,六、土地集約利用,粗放經營的模式土地集約利用 土地粗放經營:是指在技術水平較低的條件下,在一定面積土地上投入較少的生產資料和勞動,進行粗耕粗種,廣種薄收,主要靠擴大農田面積來增加農產品量及收入的經營方式。 這種經營方式存在的背景主要是當時生產水平相對較低,土地稀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