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單元試題 全冊1_第1頁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單元試題 全冊1_第2頁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單元試題 全冊1_第3頁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單元試題 全冊1_第4頁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單元試題 全冊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形成性測試參賽試卷 測試時間:40分鐘 測試總分:100分一、 填空題:1、土壤是一種 ,研究土壤時,我們發(fā)現(xiàn)土壤是由 、 、 、 和黏土等組成的。在觀察土壤時,我們可以借助 來進行觀察。2、我們根據(jù)三種土粒在土壤中含量不同,將土壤分為三類:沙粒含量特別多的是 ,黏粒含量特別多的是 ,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 。3、我們把土壤分為三層: 、 和 。4、表層土的養(yǎng)分來自腐爛的動植物的 ,他們被稱為 。 是植物生長必須的肥粒。 越多土壤越肥。5、修筑梯田可以防止 和保持 。6、 是覆蓋在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資,它為植物提供了 、 ,為動物提供了生存的 ,也為人

2、類提供了 和 它是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的家園。7、能夠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發(fā)揮作用的小動物是 。8、觀察一個物體,我們可以用 看,用 摸,用 聽,用 聞,還可以用 來測量。9、塑料垃圾被填滿在土壤里,會降低土壤的 ,同時也阻礙了植物根系的發(fā)育。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1、因為土壤非常緊密,所以土壤中沒有空氣。 ( )2、我們把土壤放到杯里加熱,看到有很多小水滴凝結在燒杯壁上,這個實驗說明了土壤當中含有水分。( )3、在富含腐殖質(zhì)的土壤里長出的植物細弱、柔軟且枯黃。( )4、山上的表層土比低谷的表層土貧瘠。( )5、蚯蚓在腐殖質(zhì)形成過程中沒有什么作用。( )6、泥土能夠溶解在水中。(

3、)7、沒有了土壤,動物仍然能夠很好的生存。( )8、廢電池可以隨便丟棄在土壤里。( )9、所有的土壤都適合莊稼生長。( )10、種植綠肥,收集落葉和人、畜漚肥可改良土壤的肥力。( )三、選擇題:1、在觀察土壤時,我們不會用到的實驗儀器是( )a、顯微鏡 b、放大鏡 c、篩網(wǎng) d、酒精燈2、( )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助手,一萬年來它們默默無聞地分解著生物遺體,改變著土壤的肥力。a、水生動物 b、昆蟲 c、土壤動物3、哪種方法可以改善土壤肥力( )a、噴灑農(nóng)藥 b、多澆水 c、種植綠肥4、下列哪一種行為是保護土壤的( )a、開山毀林 b、植樹造林 c、種植綠肥5、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下列哪種土的滲水性最強

4、( )a、壤土 b、沙土 c、黏土6、堤壩上種植防護林的作用是( )a、吸煙滯塵 b、保持水土 c、減少噪音7、腐殖質(zhì)是由( )變成的。a、泥土 b、動植物遺體 c、塑料袋8、貧瘠的土壤可以通過增加( )加以改良。、水 b、腐殖質(zhì) c、沙子9、把下列三種土壤和點水捏一捏,哪一種最容易捏成團( )a、沙土 b、黏土 c、壤土10、大多數(shù)小動物生活在土壤的( )a、表層土 b、下層土 c、巖石層四、實驗題(每空1分,共17分) 研究土壤成分: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我的發(fā)現(xiàn)1、將一塊土壤放入盛有水的杯中。會看到有( )從土壤中冒出。土壤中含有( )。2、用玻璃棒攪拌放入土塊的水,然后靜置。沉淀后,杯中的物

5、質(zhì)分為()層,上層顆粒( )下層顆粒( )。上層的物質(zhì)是( )下層的物質(zhì)是( )。3、把土塊放入蒸發(fā)皿中用酒精燈加熱,加熱時蓋上一片薄玻璃。過一會看到玻璃片上有( )。土壤中含有( )。4、取走玻璃片繼續(xù)加熱看到( ),聞到( )。土壤中含有( )。我的實驗結論土壤由( )、( )、( )、( )、( )等物質(zhì)組成。五、簡答題:1、為什么說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2、 人類的哪些活動會破壞土壤? 我們可以為家鄉(xiāng)的土壤做些什么?附:試卷編寫說明1、命題意圖說明:這份試卷主要是考察學生對本冊書第一單元土壤與生命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及探索發(fā)現(xiàn)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充分體會“土壤是人類

6、和動植物共同的家園”,只要你用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問題,增強學生愛護土壤、保護大自然的熱情。2、試卷結構特點: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精神及培養(yǎng)學生目標,促進教師今后的教學工作,進行全面的檢測,并注意到了內(nèi)容形式、題量多少、分值大小、實驗探究等方面內(nèi)容,難易適中、形式多樣。 3、典型試題例說:培養(yǎng)學生長期仔細觀察,做好觀察記錄,要用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去研究、去探索,激發(fā)他們在快樂中去探索科學奧秘。如:四、實驗題:通過實驗觀察發(fā)現(xiàn)土的成分。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觀察的能力。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參考答案:一、 填空題1、混合物 水 空氣 腐殖質(zhì) 沙子 放大鏡2、沙土 黏土 壤土3、表層土 下層土 巖石層4、遺體 腐

7、殖質(zhì) 腐殖質(zhì) 腐殖質(zhì)5、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6、土壤 養(yǎng)料 水分 棲息地 住所 制作物品的原料7、蚯蚓8、眼 手 耳 鼻子 儀器9、透氣性二、判斷題1、 2、 3、 4、 5、 6、 7、 8、 9、 10、三、選擇題1、a 2、c 3、c 4、b 5、b 6、b 7、b 8、b 9、b 10、a四、實驗題1、氣泡 空氣2、兩 較小 較大 黏土 沙粒3、水珠凝結 水分4、土壤發(fā)白 焦糊味 腐殖質(zhì)空氣 黏土 沙粒 水分 腐殖質(zhì)五、簡答題1、答:蚯蚓在土壤里鉆爬以后留有“隧道”,可以改變土壤的結構,使原本緊密的土壤變得松軟,從而具有良好的透氣性、透水性和肥力。另外,蚯蚓的排泄物也是天然的肥料,所以說

8、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2、答:人類噴灑農(nóng)藥、開山毀林、拋撒垃圾、開窯燒磚等都會破壞土壤;為了保護家鄉(xiāng)的土壤我們可以開展植樹造林活動,進行環(huán)保宣傳等。評分標準:一、 填空題:每空1分,共30分。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每空2分,共20分。三、選擇題:每空2分,共20分。四、實驗題:每空1分,共17分。五、簡答題:共13分。第一小題5分;第二小題各4分。檢測意見(檢測人:張志遐)本套試題堅持以學生為本,以課本為中心、為重點,注意到了試題的覆蓋面,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題目敘述清楚,大小適宜。卷面設計合理,留足了學生答題的空間。分數(shù)分配合理,難中易題型占合理的比例。

9、試題反映了課程標準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注重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實踐的聯(lián)系,使學生能學以致用。 三年級科學學科(下冊)第二單元形成性測試參賽試卷學校 一、精彩補白;1、果實一般都有( )和( )。2、有( )、( )和( ),種子才能萌發(fā)。3、根可以分為( )和( )。胡蘿卜的根是一種特殊的( )。4、根有( )和( )的作用。5、大多數(shù)植物利用( )、泥土中的( )和空氣中的( ),在葉子里自己制造(“ ”)。6、植物總是向著陽光生長,說明植物具有( )性。7、完全花是由( )、( )、( )、( )四部分組成的。8、植物能通過多種途徑進行( ),常

10、見的是借助( )和( )。9、一株完整的開花植物一般有( )、( )、( )、( )( )、( )六部分。10、花中的( )和( )是植物的繁殖器官。11、花粉落在( )的柱頭上,這一過程就叫傳粉,傳粉后植物就有可能結出( )。12、大多數(shù)植物都適合生長在( )里。13、莖按生長方式可分為( )莖、( )莖、( )莖、( )莖。牽?;ㄊ牵?)莖,竹子是( )莖,西瓜是( )莖。二、擇優(yōu)錄?。?、摘掉棉花的 它還能結出果實。a、花瓣 b、雌蕊、 c、雄蕊 d、萼片 2、下列 種花是蟲媒花。a、玉米的花 b、水稻的花 c、油菜花 3、把蠶豆種子橫著放,根會 。a、向上長 b、向下長 c、向旁邊長

11、4、下列不屬于植物果實的是 。a、蘋果 b、花生 c、黃瓜 d、大豆5、在觀察種子時用不到的方法是 。a、用手剝 b、用放大鏡看 c、用磁鐵吸三、明辨是非:1、花開了就會結出果實。 ( )2、離開了陽光植物就不能生存。 ( )3、所有植物的種子都可以食用。 ( )4、種子萌發(fā)需要水,把種子泡在水中,發(fā)芽速度會更快。( ) 5、花粉落在雄蕊的柱頭上,花就有可能結出果實。 ( )6、動物、植物和人都離不開空氣。 ( )7、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養(yǎng)料的作用。 ( )8、我們吃的是香蕉的果實。 ( )9、爬山虎是攀緣莖。 ( )10、花、果實、種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 )四、連連看看: 西紅柿 莖 葉

12、甘薯 花菠菜 根花生 果實西蘭花 種子五、對答如流: 1、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有:提供 。2、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有:(1) ,如 ;(2) ,如 ;(3) , 如 ;(4) 如 。六、實驗題:種子萌發(fā)需要哪些條件?你是怎樣做實驗來證明的。請把你試驗的過程和方法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表達出來。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形成性測試參賽試卷 一、填空1、 我們把鹽和花生混合,它們的混合前后的( )沒有改變,( )改變了。2、 把固體從液體里分離出來常用的方法有( )( )( )。 3、 和固體在水里的溶解情況一樣,有的液體( ),有的液體( ),在條件改變的情況下,原先( )的液體也可能( )。4、 液體和固

13、體放在水中一樣,有些( ),有些( );有些容易( ),有些不容易( )。5、 一般情況下,幾種不同的固體混合后,重量( ),體積( )。二、判斷1、 一般情況下,幾種不同的固體混合后重量會增加。 ( )2、 油,水,蜂蜜這三種液體相比,油比水輕,水比蜂蜜輕。 ( )3、 同樣多的液體重量一樣。 ( )4、 不同的液體流動的速度不同。 ( )5、 物體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與重量無關。 ( )6、 混合以后的物質(zhì)是不能分離的。 ( )7、 固體有一定形狀、不會流動,沙子會流動,所以說沙子不是固體。 ( )8、 改變一定的條件,有些原先不溶于水的液體也可能溶于水。 ( )9、 面粉放在清水中攪拌后,會

14、均勻地分散,所以面粉能溶解在水中。( )10、 混合以后的物質(zhì)是不能分離的。( )三、選擇1、下列物質(zhì)中_能溶解在水中。( ) a粉筆灰 b面粉 c味精 2、怎樣才能使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來?( ) a.搓成一個球狀 b. 壓扁,并且弄得很薄 c. 做成小船的形狀 3、下類哪種物質(zhì)不是混合物。 ( )a、醬油 b、黑芝麻糊 c、可樂 d、黃豆 4、潛水艇上浮成下沉的原因是( )。a質(zhì)量變化 b體積變化 c形狀變化5、下面的方法中,( )可以使清水中的馬鈴薯浮起來。a往清水里加鹽 b把水倒掉一些 c往清水里加清水 6、同樣體積的油,水,蜂蜜最重的是( )。a油 b水 c蜂蜜7、鐵塊在鹽水中會(

15、) a、上浮 b、下沉 c、既不上浮也不下沉8、像石頭,水,空氣這樣的物體,我們分別稱它們?yōu)椋?)a、氣體,液體,固體 b、液體,固體,氣體 c、固體,液體,氣體9、牙膏屬于( ) a. 固體 b.液體 c.固體和液體的混合體10、先往杯中導倒入水,再加入蜂蜜會出現(xiàn)( )a. 上層是水,下層是蜂蜜,然后蜂蜜和水會混合在一起 b. 上層是蜂蜜,下層是水 c. 蜂蜜和水混合在一起了四、排序 我們可以利用工具把某一種固體弄碎。請你根據(jù)所使用的工具,如木棍,藥杵,小鐵錘,來判斷這一固體的軟硬程度。1、 能用木棍壓碎的物體2、 用木棍壓不碎,但能用藥杵搗碎的物體3、 用藥杵搗不碎,但能用小鐵錘砸碎的物體

16、4、 用小鐵錘砸不碎的物體據(jù)此,請你來排一排,這幾種物體從硬到軟的順序應該是:( )( )( )( )五、分類:1、下列物體在水中上浮的是 ,下沉的是 。 香油 塑料瓶蓋 玻璃球 蜂蜜 乒乓球 樹葉 鐵釘 木塊 卵石 泡沫板2、下列物體固體是 ;液體是 。盤子 玻璃球 果汁 大樹 塑料杯 牛奶 鑰匙 橡皮 洗發(fā)劑 鋼筆水六、操作1、想辦法分離下面混合固體混合物分離方法大米和面粉沙和石子木屑和鐵釘2、請你設計一個實驗,讓雞蛋在水里浮起來。 三年級科學(下冊)第四單元形成性測試參賽試卷學校: 評價等級一二三四五在相應等級上劃“”注意事項:1、本試卷全卷滿分100分,時間30分鐘。一、 填空: (5

17、0分) (1)、我們可以以( )( )( )( )( )( )等方面來了解天氣狀況。(2)、氣象工作者借助各種( ) 、 定時觀測和記錄 ,分析記錄的各種數(shù)據(jù),做出 ( )。 (3)、空氣干燥時,有些成熟松果的鱗片會( ) 。 (4)、通過調(diào)查研究,我們知道( ) 、( ) 、 等都關心天氣。 (5)、8讀作:( ) ;氣溫零下12度寫作:( ) 。 (6)、測量雨量的大小的工具,叫( ),雨量的大小用( )作單位。(7)、測定風力的儀器叫( ) 。風從西方來,就是( ) 風。煙向東北方向飄,就是( ) 風。 (8)、在一定的地區(qū)( ), 總有一定的規(guī)律,這種規(guī)律稱為該地區(qū)的氣候特征。 (9)

18、、一年分( )四季。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10)、( )貴如油,一陣( )一陣涼。二、 判斷: (10分)(1)、有些事物可以被很精確的測量,有些事物卻難以精確測量,或者是沒有必要那么精確,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估算得方法進行統(tǒng)計。 ( ) (2)、只要有一雙好眼睛,我們就可以全面地觀察事物。 ( ) (3)、使用雨量器前,要把水加到“0”刻度處。 ( ) (4)、風吹去得方向叫風向。 ( ) (5)、觀察到天上有鉤鉤云時,我們就知道肯定是個大晴天了。( ) 三、 選擇: (10分)(1)、風的特征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看不見 b、摸不著 c、聞不到 d感覺不到 (

19、2)、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間是:( ) a、10點 b、12點之前 c、12點 d、午后2點左右 (3)、百葉箱安放不正確的是:( ) a、離地面1.5米 b、空曠的地方 c、草坪上 d、樹蔭下 (4)、下列哪一項不是測量天氣的工具a、溫度計 b、 風向標 c、 濕度計 d、 望遠鏡(5)、輕風吹臉面是( )級風。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 四、填圖: (10分)1、畫出相應的天氣符號。 晴 陰 小雨 風力風向 2、連線。(將相應的內(nèi)容用直線連起來) 春季 天氣炎熱 夏季 風和日麗 秋季 穿上棉衣 冬季 天高云淡 五、 簡答: (20分)1、從哪里可以得到關于天氣的信息?天氣預報常

20、從哪些方面說天氣? 2、下雨和人類生產(chǎn)、生活有什么關系參 考 答 案 一、填空: (1)、儀器、設備、天氣狀況、預報。 (2)儀器 預報(3)、張開。 (3)、種地的農(nóng)民,訓練、比賽的運動員,太空旅行的宇航員。 (4)、八攝氏度, -12。 (5)、風力計,西風,西南風。 (6)、雨量器 毫米(7)、風力計 西風 東北風(8)、漏刻。 (9)春夏秋冬 風和日麗 天氣炎熱 天高云淡 穿上毛衣(10)春雨 秋雨二、判斷: (1)、(2)、(3)、(4)、(5)、 三、選擇: (1)、d(2)、 d(3)、d(4)、b(5)、b、四、填圖: 1、畫出相應的天氣符號。略 2、連線。(將相應的內(nèi)容用直線

21、連起來) (1)、 春季 風和日麗 夏季 天氣炎熱 秋季 天高云淡 冬季 穿上棉衣 五、簡答: 1、答:看電視 、看報紙、 網(wǎng)上查找、電話咨詢、收聽廣播、去氣象臺詢問。天氣預報常從氣溫、風力風向、濕度等說天氣預報。 2、答:有利的方面:給植物提供必要得水分,緩解旱情,凈化空起,保持空氣的濕度。 不利得方面:會引起交通不便,而且洪水泛濫、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危害人類生命安全和經(jīng)濟損失。命題意圖:試題從學生的科學實踐出發(fā),考查學生科學實踐能力是符合科學教育規(guī)律。本次試卷的試題多數(shù)能以學生科學實踐為基礎,考查學生實踐的多元價值。試卷的結構特點:實踐性是科學教育的主要特點,能有效促進學生科學實踐能力的提高,且小活動改變了以往緊貼教材的形式,首次突破教材,給予了學生廣闊的自由發(fā)揮空間。 三年級科學學科(下)第五單元形成性測試參賽試卷 測試時間:40分鐘一、填空題1、平常我們主要用( )去觀察周圍的世界,而( )、( )、( )、( )也是人體的觀察器官。2、要想收集到某個事物比較全面、準確的信息,就應該依靠觀察( )來進行觀察。3、珠穆朗瑪峰是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