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根的蘭花》閱讀_第1頁
《失根的蘭花》閱讀_第2頁
《失根的蘭花》閱讀_第3頁
《失根的蘭花》閱讀_第4頁
《失根的蘭花》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失根的蘭花1 顧先生一家約我去費城郊區(qū)的一個大學里看花。汽車走了一個鐘頭的樣子,到了 校園;校園美得像首詩,也像幅畫。依山起伏,古樹成蔭,綠藤爬滿了一幢一幢的小樓, 綠草爬滿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鳥語,沒有聲音。像一個夢,一個安靜的夢。2 花圃有兩片,里面的花,種子是從中國來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 雪球;在如海的樹叢里,閃爍著如星光的丁香,這些花全是從中國來的呀! 由于這些花, 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園里的花花朵朵,與這些簡直沒有兩樣;然而,我怎么也不能 把童年時的情感再回憶起來。我不知為什么,總覺得這些花不該出現(xiàn)在這里,它們的背 景應該是今雨軒,應該是諧趣園,應該是故宮的石階,或

2、亭閣的柵欄。因為背景變了, 花的顏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淚,不知為什么流下來。3 十幾歲,就在外面漂流,淚從來也未這樣不知不覺地流過。在異鄉(xiāng)見過與童年完 全相異的東西,也見過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總未因異鄉(xiāng)事物而想過 家。到渭水濱,那水,是我從來沒見過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覺陌生;到咸陽城, 那城,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我只感覺到它古老,并不感覺傷感。我曾在秦嶺撿過與香 山上同樣紅的楓葉,在蜀中我也曾看到與大廟中同樣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過家。 我曾驕傲地說過:“我,到處可以為家。”4 然而,自至美國,情感突然變了;在夜里的夢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風雨中坍 塌了,或是母親的

3、頭發(fā)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愛看與故鄉(xiāng)不同的 東西,而又不敢看與故鄉(xiāng)相同的東西。我這時才恍然悟出,我所謂的到處可以為家,是 因為蠶未離開那片桑葉;等到離開國土一步,即到處不可以為家了。5 花搬到美國來,我們看著不順眼;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心;這時候才憶 起,故鄉(xiāng)土地之芬芳與故鄉(xiāng)花草的艷麗。我曾記得,8 歲時肩扛小鐮刀跟著叔叔下地去 割金黃的麥穗,而今這童年的彩色版畫,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繪畫。6 在沁涼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織女的故事,才顯得星光晶亮;在群山萬壑中,有 竹籬茅舍,才顯得詩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顯得純樸可愛。祖國 的山河,不僅是花木,還有可感可

4、泣的故事,可吟可詠的詩歌,是兒童的喧嘩笑語與祖 宗的靜肅墓廬,把它點綴得美麗了。7 古人說:“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為古人未出國門,沒有感覺離國 之苦,萍還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飄零在此萬紫千紅的春天。8 宋末畫家鄭思肖畫蘭,連根帶葉均飄于空中。人問其故,他說:“國土淪亡,根 著何處?”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1我十幾歲就無家可歸,并未覺其苦。以后,祖國已破,覺出個中滋味了。不是有 人說:“頭可斷,血可流,身不可辱”嗎?我覺得,應該是“身可辱,家可破,國不可 忘。”作者 陳之藩選自讀者有刪改【注】陳之藩,科學家,散文家。河北霸縣人。1924

5、 年生,國立北洋大學機電工程系 畢業(yè),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科學碩士、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鄭思肖(1238-1317),宋朝末年著名的詩人、畫家,福建省連江縣人。1、從文章題目來看,“根”“蘭花”分別比喻什么?整個題目如何理解?根:比喻祖國或故土。蘭花:比喻作者本人。 “失根的蘭花”比喻飄零異國的人及其 悲涼處境;因為“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跟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自行枯萎 了?!彼岛髡邼鉂獾乃监l(xiāng)之情 ,人生如絮便是失根蘭花的最好寫照。2、從全文看,文章的開頭為什么要描繪美國校園的景色?作者由眼前美國校園里來自中國的花聯(lián)想到自己漂泊海外的境遇,引出下文。美國校園里的美景無法安慰作者的

6、思鄉(xiāng)之情,從而突出他熾熱的愛國情懷。3、 第節(jié)末尾“淚,不知為什么流下來”,請你聯(lián)系上下文,分析作者流淚的原因。 因見到故鄉(xiāng)的花木,勾起對祖國的無限思念之情,禁不住潸然淚下。4、 作者“十幾歲,就在外面漂流”,為什么“總未因異鄉(xiāng)事物而想過家”,“自至美國, 情感突然變了”?(或十幾歲在外面漂流,我曾驕傲地說“我,到處可以為家”,而到 了美國,卻經(jīng)?!皽I,不知為什么流下來”,原因是什么?)答案一:因為在作者看來,只要未離開國土,“到處可以為家”,如同“蠶未離開那桑 葉一樣”,“等到離國土一步,即到處不可以為家了”。答案二:雖然作者少年顛沛流離但終究在祖國 ,有一種歸屬感 ,因為中國就是他的家。但

7、 自從他在到了美國,這種歸屬感消失了,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美國的一切對于他來說都是陌 生的,這使得他更懷念故土 ,因此感情變了 ,變得思鄉(xiāng)了。答案三:(用原句回答的話,則是:)因為“我這時才恍然悟出,我所謂的到處可以為 家,是因為蠶未離開那片桑葉;等到離開國土一步,即到處不可以為家了?!?、“花搬到美國來,我們看著不順眼;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心”與哪句話相照 應?對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與“總覺得這些花不該出現(xiàn)在這里”一句相照應,它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內(nèi)容,強化 了題旨,含蓄而又濃烈的表達了作者懷念故鄉(xiāng)之情。6、文章結(jié)尾援引鄭思肖畫蘭的故事做結(jié)有什么作用?(或文章既然以“失根的蘭花“為 題,為什

8、么直至全文倒數(shù)第二節(jié)才提及蘭花?)解釋題目含義,點名文章中心。27、本文中心句是哪句?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跟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行枯萎了。8、第段畫線句“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愛看與故鄉(xiāng)不同的東西,而又不敢看與 故鄉(xiāng)相同的東西”,這種說法矛盾嗎?說說你的理解。答案一:不矛盾。作者雖身處異國,渴望見到故鄉(xiāng)的種種,所以“不愛看與故鄉(xiāng)不同的 東西”,但真的見到又會勾起對祖國無限的思念,感情難以承受,所以又說“不敢看與 故鄉(xiāng)相同的東西”,這樣的說法表達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對深愛著的祖國刻骨銘心而又無 法排遣的思念之情。答案二:不矛盾。身處異國,希望能見到故鄉(xiāng)的一草一木,但因國土淪亡,背井離鄉(xiāng)

9、, 又怕睹物傷情,經(jīng)受不住感情上的折磨。這句話點出流落異鄉(xiāng)的游子濃厚的思鄉(xiāng)之情, 是一種“思鄉(xiāng)情切”的心態(tài)。9、 本文的語言極富表現(xiàn)力,聯(lián)系上下文,品味第段“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 心”一句中“搬”字的表達效果?!鞍帷敝肝锏囊苿樱@里強調(diào)了作者雖身處海外卻難 以釋懷的思鄉(xiāng)愛國之情。10、 第段中加點的“彩色版畫”是指回憶中的 8 歲時跟叔叔割麥的情景 。為什么會“不朽”?因為我永遠不會忘記這發(fā)生在祖國的童年往事。10、 寫出與第段中“頭可斷,血可流,身不可辱”意思相同的一個成語 士可殺不可 辱 。11、 第段說:“身不可辱”又說“身可辱”,這兩種說法矛盾么?為什么?不矛盾,甲句中強調(diào)的是身

10、不可辱,相對于斷頭流血而言人格的重要。乙句中強調(diào)的是 國不可忘,相對于國家來說,個人的榮辱是次要的。12、本文以“萍”與“絮”兩件事物比喻人生,試仿造例句,用其它事物作比喻,再寫 兩個句子,寫出你對人生的感悟。例句:人生如絮,飄零在此萬紫千紅的春天。仿句:人生如夢,好夢易醒。 人生如戲,要扮演好你的角色。 人生如棋,步步都要用 心布局。13、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語言的感染力,文字淳樸優(yōu)美,善用各種修辭,飽含深情厚意。 請你從文中任選一句,抄在下面的橫線上,結(jié)合語境作點賞析。(第一組)我欣賞的句子: “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愛看與故鄉(xiāng)不同的東西, 而又不敢看與故鄉(xiāng)相同的東西?!蔽业馁p析:作者雖身

11、處異國,渴望見到故鄉(xiāng)的種種,所以“不愛看與故鄉(xiāng)不同的東 西”,但真的見到又會勾起對祖國無限的思念,感情難以承受,所以又說“不敢看與故 鄉(xiāng)相同的東西”,這樣的說法表達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對深愛著的祖國刻骨銘心而又無法 排遣的思念之情。3(第二組)我欣賞的句子: “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跟的草,不待風 雨折磨,即行枯萎了。”我的賞析:這句話的意思是 亡掉祖國,離開國門的人就像沒有根的蘭花,會倍覺 離國思鄉(xiāng)之苦。文章以“失根的蘭花”來代表亡國之痛。(第三組)我欣賞的句子: 不是有人說,“頭可斷,血可流,身不可辱”嗎?我 覺得應該是:“身可辱,家可破,國不可亡”。我的賞析:“身辱” “家破”僅僅帶

12、給人以空間上的不定感和心理的不安全 ,而“國 亡”卻讓人的精神失去了全部的支撐。這句話表現(xiàn)了作者刻骨銘心的思鄉(xiāng)愛國之情?!皣?不可亡”振聾發(fā)聵,令人欣慰,作者這種置國家、民族生死存亡于個人生死與家庭之上 的精神,令每一位渴望祖國統(tǒng)一的炎黃子孫為之振奮。(第四組)我欣賞的句子: 在沁涼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織女的故事,才顯得星 光晶亮;在群山萬壑中,有竹籬茅舍,才顯得詩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 牛,才顯得純樸可愛。祖國的山河,不僅是花木,還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詠的詩 歌,是兒童的喧嘩笑語與祖宗的肅靜墓廬,把它點綴得美麗了。我的賞析:山河、花木屬于自然景觀,故事、詩歌屬于文化景觀?!白?/p>

13、宗的肅靜 墓廬”暗喻祖宗過去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而“兒童的喧嘩笑語”則暗喻兒童代表著現(xiàn)在和將 來的文化。這些豐富的意象,組成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在作者心目中,祖國的自然景 觀美,文化景觀也美;祖先傳承下來的東西美,兒童將會創(chuàng)造的新文化會更美。說明了 作者認為祖國文化傳承不會斷絕,“國不可亡”,表達了他的愛國之情。(第五組)我欣賞的句子:“花搬到美國來 ,我們看著不順眼;人搬到美國來,也是 同樣不安心?!蔽业馁p析:這句話用類比手法,巧妙地表達出一種思鄉(xiāng)愛國之情。(第六組)我欣賞的句子:“人生如絮,飄零在萬紫千紅的春天。”我的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生動形象的道出了失去根的游子的內(nèi)心愁 緒。14、文章中間插入對中國文化的記敘有什么用意?山河、花木屬于自然景觀,故事、詩歌屬于文化景觀?!白孀诘拿C靜墓廬”暗喻 祖宗過去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而“兒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