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村車站基坑圍護結構鋼筋籠吊裝專項施工方案_第1頁
高村車站基坑圍護結構鋼筋籠吊裝專項施工方案_第2頁
高村車站基坑圍護結構鋼筋籠吊裝專項施工方案_第3頁
高村車站基坑圍護結構鋼筋籠吊裝專項施工方案_第4頁
高村車站基坑圍護結構鋼筋籠吊裝專項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中鐵佛山市軌道城市交通工程三號線3203-4標高村站土建工程 地下連續(xù)墻鋼筋籠吊裝專項施工方案地下連續(xù)墻鋼筋籠吊裝專項施工方案1 編制依據(1)佛山市城市軌道交通三號線土建工程的相關設計資料;(2)佛山三號線工程地質勘察資料(廣東省工程勘察院);(3)佛山市城市軌道交通三號線工程高村站主體圍護結構及高村站至北滘站區(qū)間圍護結構藍圖;(4)土木工程施工手冊;(5)建筑施工計算手冊;(6)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2003);(7)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 332012);(8)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9)起重機械安全規(guī)程(GB6067.1-2010);(1

2、0)國家現行有關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規(guī)則、質量技術標準,以及佛山地區(qū)在安全文明施工、環(huán)境保護、交通組織等方面的規(guī)定。2 工程概況2.1 區(qū)間概況高村站基坑深 16.4317.55m,車站標準段寬19.7m,地下連續(xù)墻共100幅,其中“一”型88幅,“L”型6幅,“Z”型4幅, “T”型2幅共計594.5延米,連續(xù)墻采用C35P8水下混凝土,墻厚0.8m,嵌固深度為25.12831.236m,豎向受力鋼筋迎土側保護層厚度為70mm,基坑內側保護層厚度為70mm,墻幅寬度基本幅采用6m,局部根據基本形狀適當調整。連續(xù)墻槽段間采用400*660mm,厚度10mm的焊接工字鋼接頭連接,盾構機到達、始發(fā)范圍

3、內采用玻璃纖維筋連續(xù)墻。高村站至北滘站明挖區(qū)間基坑深,1622.5m,標準段寬19.7m,地下連續(xù)墻共169幅,其中“一”型 145 幅,“L”型 18 幅,“Z”型 4幅, “T”型2幅,共計444延米,連續(xù)墻采用C35P8水下混凝土,墻厚0.8m113幅,墻厚1m56 幅, 豎向受力鋼筋迎土側保護層厚度為70mm,基坑內側保護層厚度為70mm,墻幅寬度標準段采用6m,局部根據基本形狀適當調整。連續(xù)墻槽段間采用400*660mm或400*860mm,厚度10mm的焊接工字鋼接頭連接,盾構機到達、始發(fā)范圍內采用玻璃纖維筋連續(xù)墻。2.2 連續(xù)墻鋼筋籠概況高村站及高村至北滘明挖區(qū)間,最重長鋼筋籠為

4、高村站的A11.A12鋼筋籠,長度46.1米,寬度6.0米,厚度800mm,為49.872噸(含兩側工字鋼接頭約10.567噸),鋼筋籠長46.1m(鋼筋籠重量計算書見附表),選取其進行吊裝分析。本方案以標準長方體結構形式為例,鋼筋籠最大尺寸:長寬高=46.1m6m0.66m的連續(xù)墻為例進行重心計算:3 鋼筋籠吊裝主要技術措施 主體連續(xù)墻最重鋼筋籠計算表A11(首開,長46.1米,含兩側工字鋼寬6米)部位編號規(guī)格單根長(m)根數單位重/m總重(t)迎土主筋22847.05314.847.055 32833.2314.844.978 開挖主筋13247.1316.319.21543233.231

5、6.316.503 水平分布筋52064642.476.876 拉筋6100.967680.6170.455剪刀筋82526113.851.005縱向桁架筋725373.513.851.438工字鋼接頭焊接10mm46.1278.510.567 牛腿預埋0.619腰梁預埋0.067壓頂梁預埋0.174定位鋼筋0.92小計49.872 3.1 主吊機垂直高度H確定選擇計算主吊機垂直高度時,不僅要考慮主吊臂架最大仰角78和鋼筋籠的最大尺寸、重量,而且要考慮鋼筋籠吊起后能旋轉180,且不碰撞主吊臂架(見圖3-1),滿足BC距離3.1m(鋼筋籠寬度的1/2)。由于加工制作的吊具尺寸為h1=2.5m,h

6、0=0.5m,因此:AC=BC*tg78=14.6mh2=AC-h1-b-h0=14.6-2.5-6.3-0.5=5.3m故H1=h1+h0+h2+h3+h4=2.5+0.5+5.3+46.1+0.5=54.9m H2=h1+h0+h2+h3+h4=2.5+0.5+5.3+37+0.5=45.8mb起重滑輪組定滑輪吊鉤中心距離,取6.3m;h0起吊扁擔凈高,取0.5m;h1扁擔吊索鋼絲繩高度取2.5m;h2鋼筋籠吊索高度;h3鋼筋籠長度,最長的鋼筋籠為46.1m,最重的鋼筋籠為37m;h4起吊時鋼筋籠距地面高度,取0.5m;3.1.1 主吊機起重臂長度LL1=(H1bC)/sina=(54.9

7、6.32.5)/sin78=60mL2=(H2bC)/sina=(45.86.32.5)/sin78=50.9mR1=(H1bC)/tg75+1.4=(54.96.32.5)/tg78+1.4=13.88mR2=(H2bC)/tg75+1.4=(30.7+6.3-2.5)/ tg78+1.4=8.7mC為起重臂下軸距地面的高度2.5m。圖3-1 吊裝示意圖3.1.2 選擇主、副吊起重噸位 根據250t履帶吊車技術性能表,查對符合起重量超過49.872t(包括起吊索具0.5t),起吊高度超過54.9m的履帶吊車。250t履帶吊主臂長61m時,起吊重量最大為57.9t,工作半徑為14m,此時仰角為

8、76.7,有效高度為59.37m大于54.9m,可滿足現場安全吊裝的需要,故主吊選擇250T履帶吊車。輔吊選用120T履帶吊車,臂長22m,工作半徑10米時其最大起重能力達到47.4噸,在起吊鋼筋籠過程中所承擔最大的重量為30.3t47.4t(詳見吊點位置確定計算),滿足起吊要求。3.1.3 鋼筋籠桁架用筋為了防止鋼筋籠在起吊、拼裝過程中產生不可復原的變形,各種形狀鋼筋籠均設置縱向桁架,桁架間距1.5m。桁架由“W”型鋼筋構成。 對于拐角幅(L型墻)鋼筋籠除設置縱向桁架之外,吊裝時增設斜拉桿(32 HPB3004000mm圓鋼)進行加強,以防鋼筋籠在空中翻轉角度時以生變形。各吊點鋼筋均采用32

9、 HPB300圓鋼。圖3-2 拐角幅鋼筋籠加固措施圖3.1.4 鋼筋籠起吊方法鋼筋籠吊放采用雙機抬吊,空中回直。以250T履帶吊機作為主吊,一臺120T履帶吊作輔吊機。主吊機用20m(起吊繩)長的鋼絲繩,輔吊機用22m長的鋼絲繩。為節(jié)省施工時間并減少因分節(jié)制作帶來的不利影響,故決定對鋼筋籠采用一次吊裝入槽。鋼筋籠吊放具體分六步驟:第一步:指揮250T、120T兩吊機轉移到起吊位置,起重工分別安裝吊點的卸扣。第二步:檢查兩吊機鋼絲繩的安裝情況及受力重心后,開始同時平吊。第三步:鋼筋籠吊至離地面1米后,250T主吊機起鉤,根據鋼筋籠尾部距地面距離,隨時指揮120T輔吊機配合起鉤。第四步:鋼筋籠立起

10、過程中,250T主吊機把桿向輔吊側旋轉,120T輔吊機并順轉到鋼筋籠尾部在輔吊正前方位置。第五步:250T主吊機收繩,120T輔吊機配合向主吊方向靠攏,讓鋼筋籠垂直于地面。第六步:指揮起重工卸除鋼筋籠上120T輔吊機起吊點的卸甲,然后遠離起吊作業(yè)范圍。第七步:指揮250T主吊機吊籠入槽、定位,吊機走行應平穩(wěn),鋼筋籠上應拉牽引繩。下放時緩慢入槽,控制好鋼筋籠離槽邊的距離,嚴禁急速拋放入槽。圖3-3 鋼筋籠吊裝示意圖3.2 吊點位置的確定如果吊點位置計算不準確,對鋼筋籠會產生較大撓曲變形,使套筒連接松動或焊接開裂,整體結構散架,無法起吊,因此吊點位置的確定是吊裝過程的一個關鍵步驟,現以標準鋼筋籠為

11、例作以下闡述。根據彎矩平衡定律,正負彎矩相等時所受彎矩變形最小的原理,計算如下(如圖3-4)。圖3-4 鋼筋籠彎矩計算圖+M=-M其中:+M=1/2qL12 q均布載荷-M=1/8qL221/2qL12 M彎矩故:L2=L1又:2L1+3L2=46.1L1=4.4m L2=12.44m鋼筋籠縱向吊點設置4點,主吊吊機設2點,副吊吊機設2點,如下圖所示。 鋼筋籠重心計算示意圖根據力矩平衡方程,設M0=0,有L=式中 L 從鋼筋籠頂到籠重心距離(m); G1、G2、G3、G4、G5鋼筋籠各段重量(t); L1、L2、L3、L4、L5籠頂至各段重心距離(m); G 鋼筋籠總重量,G=G1+G2+G3

12、+G4+G5(t);根據鋼筋籠設計圖計算得G=49.872t、G1=1.1t、G2=14.06t、G3=12.96t、G4=15.12t、G5=6.63t將圖中數據帶入上式可得L=23.m根據起吊時鋼筋籠平衡得:(1) 2T1+2T2=49.872t (2)T11+ T1(1+13)+ T2(1+13+12)+T2(1+13+12+14)=49.87223 T19.79t,T2=15.15t平抬鋼筋籠時:主吊吊鉤受力T主=2 T1=19.58t; 副吊吊鉤受力T副=2 T2=30.3t;則鋼絲繩受力T1= T1/(4*sin),約等于49.6,可得T1=3.21t T2= T2/(3*sin)

13、,約等于50.5,可得T2 =6.54t3.3 施工用筋布置3.3.1吊點加強鋼筋250t主吊共8個吊點,120t副吊共6個吊點,均采用32圓鋼,焊接長度為雙面5d,單面焊10d。最不利的情況是鋼筋籠豎直后,僅主吊8個吊點承受鋼筋籠重量,此時每個圓鋼要承受1/8鋼筋籠重量。計算如下:吊點采用32圓鋼,圓鋼吊點起吊最大受力情況為:fv16mm16mm3.14120N/mm29.8N/kg1000kg/t9.8tfv49.8728=6.2t,滿足起吊要求。3.3.2擱置加強鋼筋擱置加強鋼筋采用32 HPB300圓鋼,焊接在吊點下方30cm左右的主筋上,主要用于其下穿過鋼扁擔后臨時擱住鋼筋籠,然后換

14、鋼絲繩變換吊點以便繼續(xù)下放鋼筋籠和作為最終臨時擱置鋼筋籠到設計標高,橫斷面吊筋之間采用16槽鋼剛扁擔進行連接,待混凝土澆灌完成24小時后方可割除吊點鋼筋,取出鋼扁擔。 圖3-9 擱置點及吊點鋼筋設置(2)直螺紋套筒受力計算:32 HPB300鋼筋采用直螺紋套筒連接。根據GBT228-2002可得,直螺紋套筒連接抗拉強度要高于原鋼材設計抗拉強度,及直螺紋套筒連接受力滿足要求。3.5 雙機抬吊驗算主要計算內容包括:鋼絲繩強度驗算、主吊把桿長度驗算、卸扣驗算。計算依據:土木工程施工手冊。計算原則:按照 最長鋼筋籠計算(重49.872噸,長46.1米)。3.5.1鋼絲繩強度驗算鋼絲繩的允許拉力計算公式

15、:Fg=Fg/KFg鋼絲繩的允許拉力,KN;Fg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KN;換算系數;K鋼絲繩的安全系數。鋼絲繩采用637+1,公稱強度為1770MPa。查表可知,52mm鋼絲繩Fg為1530KN,32.5mm鋼絲繩Fg為578KN;作吊索時,鋼絲繩安全系數K取6;鋼絲繩破斷拉力換算系數:637+1鋼絲繩換算系數為0.82。序號鋼絲繩型號型號允許拉力152mm637+1209.1 KN232.5mm637+178.9 KN(1)主吊扁擔上掛鉤下鋼絲繩驗算:圖3-10 主吊鋼扁擔受力示圖鋼絲繩在鋼筋籠立起時受力最大(鋼筋籠總重49.872T,索具總重約0.5T)。吊重:(49.872+0.5

16、)=50.37T鋼絲繩直徑:52mm,Fg=209.1KN鋼絲繩受力:4P1*sin45=50.37*9.8KN=493.63KNP1=493.63/(4*sin45)=174.55KN209.1KN故選擇52mm鋼絲繩滿足要求。(2)主吊扁擔下掛鋼絲繩驗算:鋼絲繩在鋼筋籠起吊時,鋼絲繩在鋼筋籠抬起時受力最大,為2T1=6.42T(詳見3-2吊點計算)49.872T,故鋼絲繩在鋼筋籠立起時受力最大。鋼絲繩直徑:32.5mm,Fg=78.9KN。P2=49.872*9.8KN/8=61KN78.9KN故選擇32.5mm鋼絲繩滿足要求。(3)輔吊扁擔上吊機掛鉤下鋼絲繩驗算:經過分析鋼筋籠平放時輔吊

17、受力最大(鋼筋籠總重49.872T,索具總重約0.5T)(詳見3-2吊點計算),鋼絲繩直徑:52mm,Fg=209.1KN。P1、=49.872*9.8488.75KNP1、=488.75/(4*sin45)=172.83KN209.1KN故選擇52mm鋼絲繩滿足要求。圖3-11 輔吊鋼扁擔受力示圖(4)輔吊扁擔下吊機掛鉤下鋼絲繩驗算:鋼絲繩在鋼筋籠抬起時受力最大,最大受力為T2=6.54T(詳見3-2吊點計算)鋼絲繩直徑:32.5mm,Fg=78.9KN。P2、=6.54*9.8KN=64.1KN78.9KN故選擇32.5mm鋼絲繩滿足要求。3.5.2主輔吊扁擔驗算主扁擔采用45號鋼板加工制

18、作而成,GB/T669-1999標準規(guī)定45號鋼抗拉強度為600Mpa,屈服強度為335 Mpa,抗剪強度為410 Mpa,擠壓強度為拉伸強度的2-2.5倍。圖3.4-3 主扁擔尺寸示意圖主扁擔尺寸示意如圖所示,扁擔厚50mm,空洞尺寸均為50mm。扁擔抗力計算如下:1)豎向拉伸抗力:圖3.4-4 最小橫截面示意圖有:AS=(503800-50*50*4) 10-6=0.18(m2)則豎向承受最大拉伸荷載:F=A=6001060.18=108103(kN)換算為質量10800t,此扁擔豎向拉伸抗力滿足要求。2)豎向抗剪能力:圖3.4-4 最小豎向截面示意圖有:AS=(50410-50*50)

19、10-6=0.018(m2)則豎向截面承受最大剪力:F=A=4101060.018=7.38103(kN)換算為質量738t,此扁擔豎向抗剪滿足要求。3)扁擔孔周承載計算:圖3.4-5 孔周最小截面計算示意圖有:上部:A上=509510-6=0.00475(m2)下部:A下=507510-6=0.00375(m2)則單孔承受最大剪力:上部:F上=4101060.00475=1.94106(kN)下部:F下=4101060.00375=1.54106(kN)換算為質量:G上=194tG下=154t滿足要求。綜上所述,主扁擔受力滿足要求。3.5.3卸扣驗算由抬吊過程可知,當鋼筋籠安全豎起時,對主吊

20、卸扣來說為最不利情況,此時主吊扁擔由2只卸扣,籠子4只卸扣承擔整幅鋼筋籠重量。輔吊卸扣最大受力在鋼筋籠平放吊起時,按承受重力49.872t(詳見3-2吊點計算)考慮。(1)主吊卸扣選擇T1=49.872T30*2=60T,故主吊扁擔選用高強卸扣30t2只,滿足要求;T2=49.872T16*8=128T,故主吊籠子選用卸扣16t8只,滿足要求。(2)輔吊卸扣選擇T1=30.3T25*2=50T,故輔吊扁擔選用高強卸扣25T2只,滿足要求;T2=30.3T16*6=96T,故輔吊籠子選用卸扣16t6只,滿足要求。3.5.3地基承載力驗算高村站道路面下方土體長期處于壓實狀態(tài),所以其壓實系數較大,東

21、側農田部位將采用路基進行回填壓實并硬化,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條文說明)中知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可取值130180kpa(具體視其壓實系數較大則取最高值),但本次計算按最不利情況最低值130kpa進行驗算。250t履帶吊其本身自重約250t,所以在吊起49.872t(以高村到北滘區(qū)間最重鋼筋籠進行驗算)鋼筋籠時其總重量為250(履帶吊自重)+49.872(最重鋼筋籠)+1.8t(吊具總重量)=301.67t。另外根據安全儲備需要其系數取值為1.2,所以其總壓力為N=301.679.81.2=3547.64KN。根據250t履帶吊參數可知其單幅履帶尺寸為:8.888m(長)1.415m(

22、寬),另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考慮回填壓實粘土層為硬殼層,其地基墊層的壓力擴散角可取值為23,所以通過壓力擴散至重載路底面下時其總的接地面積為(8.888+tan230.252)(履帶長)(1.415+ tan230.252)(履帶寬)2=29.62m2。所以,3547.64/29.62=119.77kpa130kpa,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3.6吊車就位吊機就位前,由協(xié)助人員將主、副扁擔掛在相對應的主、副吊機吊鉤上。待主吊機與副吊機就位后,由指揮長檢查就位情況,確保正確就位。就位結束后,指揮吊機將扁擔緩緩落至鋼筋籠面層分布筋上面,然后由綁鋼絲繩技工(司索工)將扁擔上鋼絲繩用卸扣與吊環(huán)連接鎖緊

23、,實物圖如圖3.7.1所示。圖3.7.1 實物工藝圖3.7鋼筋籠起吊、轉移至施工槽段處經質檢工程師與安全員對鋼筋籠焊接質量、吊具安全性能以及鋼絲繩與吊環(huán)、吊點連接情況檢查合格后,方可起吊。起吊作業(yè)中,吊機所有動作由指揮長統(tǒng)一安排和指揮。在指揮長的指揮下,主、副吊機同時緩緩起吊,將鋼筋籠平吊起身離地面約0.5m,將鋼筋籠懸空穩(wěn)定并稍作停留,以檢驗焊接質量。同時,由安全員再次檢查吊環(huán)、吊點處與卸扣、鋼絲繩的連接是否完好,鋼筋籠是否存在變形過大的問題。經檢驗符合吊裝要求后,由指揮長統(tǒng)一指揮主、副吊機將鋼筋籠緩緩提升吊起,在吊起過程中,副吊機不需過大提升扒桿,只需將鋼筋籠尾部控制在離地面12m的距離即

24、可;主吊機應緩緩提升扒桿,直至鋼筋籠由水平狀態(tài)轉換為豎直狀態(tài)。由于在鋼筋籠回直過程中的副吊的受力逐漸增大(由鋼筋籠水平至其與地面呈夾角60時),主吊、副吊必須通過加強配合,緩慢完成鋼筋籠的回直過程,防止鋼筋籠過快回直造成的沖擊力加劇副吊受力,造成鋼筋籠變形和副吊失穩(wěn)。地下連續(xù)墻鋼筋籠加工平臺應注意布置位置的優(yōu)化,盡量較少履帶吊起吊鋼筋籠后負載行走的距離,增大施工安全系數。在吊裝距離鋼筋籠加工平臺較遠的槽段時,必須保證吊機行走路線線性平順、路面平整、承載力滿足行走要求,確保履帶吊走行平穩(wěn),對于行走路線下方存在管線的路段,應提前進行相應處理,防止因路面塌陷造成的履帶吊失穩(wěn)風險。同時在履帶吊負重行走

25、過程中,鋼筋籠上應拉牽引繩控制鋼筋籠姿態(tài)。3.8 鋼筋籠吊裝注意事項(1)鋼筋籠吊放前,嚴格檢查吊具(扁擔、卡環(huán))、鋼絲繩、鋼筋籠的焊接質量以及鋼筋籠吊環(huán),在確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方可起吊。(2)在起吊前仔細檢查吊具、鋼絲繩的完好情況,必須符合安全規(guī)范要求。對于吊具的檢查重點是對滑輪及鋼絲繩質量的檢查,如發(fā)現鋼絲繩有小股鋼絲斷裂或滑輪有裂紋現象,一律不得使用。(3)起吊前必須清除鋼筋籠內的雜物,避免在起吊過程中發(fā)生高空墜物的事故。(4)鋼筋籠吊放時,應緩慢抬起,離地面50cm左右先穩(wěn)定一下,若無大的變形才可允許起吊;發(fā)現變形較大或有鋼筋脫焊的聲音,應立即放回鋼筋籠平臺,迅速組織人員對其進行加固

26、處理,加固好后方能起吊。(5)履帶吊在吊起鋼筋籠行走過程中,若發(fā)生硬化路面突然下沉時,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指揮吊車將鋼筋籠徐徐立放在地面上,緩緩退出塌陷路面,有條件時最好選擇繞行,若條件不允許,應迅速組織人員、機械對路面進行加固處理、整平,并在上面鋪設厚鋼板,對存在安全隱患路段先進行加固處理后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才允許吊車運行通過。(6)如鋼筋籠下放困難切不可強行沖擊下放,必要的時候將鋼筋籠重新拎出,對槽段重新處理后再入槽。3.9 起重機的維護保養(yǎng)3.9.1起重機的潤滑(1)應先把注油口、潤滑油杯等擦洗干凈,才能進行注油;(2)對襯套、軸和軸承注入潤滑脂時,應灌注到能把舊潤滑脂擠出外面為止;(3)

27、潤滑點如果是采取集中潤滑方式,保證每天開啟時間不少于2小時。3.9.2 上車的定期檢查與維護保養(yǎng)檢查周期檢查部位檢查項目檢查方法每天或間隔5小時燃油或液壓油系統(tǒng)油管損壞、漏油目測發(fā)動機啟動,泄漏躁音管路及接頭松動、滲油回轉制動性能喇叭、燈及雨刷性能操作目測空氣濾清器堵塞(指示)目測銷子、拉板及開口銷損壞,脫出目測螺栓、螺母松動,脫出目測吊鉤防過卷裝置性能操作主臂防過卷裝置性能操作卷筒棘爪按鈕性能操作玻璃、爬梯、扶手及欄桿損壞,裂紋及脫出目測每天或間隔100小時風扇皮帶松動,損壞按下,目測散熱器,油冷卻器漏油,損壞目測發(fā)動機地腳螺栓,減振橡膠墊松動,損壞目測,敲擊液壓馬達,減速機漏油,聲音異常視

28、聽檢查閥等漏油目測液壓泵漏油,聲音異常目測桅桿油缸漏油,損壞視聽檢查卷筒鎖定裝置磨損,損壞目測燃油加油泵,軟管性能,損壞操作,目測半年或間隔600小時蓄能器漏油,損壞目測3.9.3 下車的定期檢查與維護保養(yǎng)檢查周期檢查部位檢查項目檢查方法每天或間隔5小時管路及接頭漏油目測銷子、拉板及開口銷損壞,脫出目測螺栓、螺母松動,脫出目測每月或間隔100小時液壓馬達,減速機漏油,聲音異常視聽檢查閥等漏油目測主機頂升裝置及插拔銷裝置漏油,損壞目測中心回轉接頭漏油目測回轉支承異常聲音監(jiān)聽履帶板緊度,磨損,損壞目測每季度或間隔250小時驅動輪,從動輪,支重輪,托輪漏油,損壞目測回轉軸承安裝螺栓松動,脫出目測每半

29、年或間隔600小時車架損壞,裂紋操作4 現場管理組織機構4.1 組織機構圖總指揮:加青雙現場指揮:周圣超安全總監(jiān):漆勇成技術負責人:彭紅松工程部:李睿安質部:馬學強物機部:林蜒質檢員:成鑫技術員: 安全員: 吊裝隊: 5 安全保證措施5.1 安全管理機構項目副經理 項目總工 安全總監(jiān) 工程部 工經部 物設部 安質部 辦公室 連續(xù)墻施工班組佛山市城市軌道交通三號線工程3203-4項目經理 圖5-1安全管理機構5.2 建立安全生產體系及安全生產責任制5.2.1建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成立以指揮長為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并領導本項目的安全生產工作。本項目實行安全生產三級管理,即:一級管理由經理

30、負責,二級管理由專職安全員負責,三級管理由領工員(或班組長)負責,各作業(yè)點設安全監(jiān)督崗。按照本公司頒布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要求,落實各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各自作好本崗位的安全工作。5.2.2編制詳細的安全生產計劃本項目在開工前,由項目經理部編制實施性安全技術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項目編制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認真執(zhí)行安全生產“五同時”原則,采取安全技術措施,確保施工安全。5.2.3實行逐級安全技術交底制由經理部組織有關人員對工程項目或專項進行書面詳細安全技術交底,凡參加安全技術交底的人員要履行簽字手續(xù),并保存資料。項目經理部專職安全員要對安全技術措施的執(zhí)行情

31、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并作好記錄。5.2.4做好設備報監(jiān)工作吊裝設備進場前,應先將設備資料準備齊全報監(jiān)理審批,不得使用資料不全的設備進場施工作業(yè),設備操作人員應持證上崗,不得使用無證人員操作大型施工設備。未經監(jiān)理審批的設備不得使用。5.2.5加強施工現場安全教育針對工程特點、對所有從事管理和生產的人員進行全面的安全教育。重點對專(兼)職安全員、領工員、班組長、從事特種作業(yè)的架子工、起重工、電工、焊接工、機械工、廠內機動車輛駕駛以及新工上崗、工人變崗和改變工藝等進行培訓教育。吊車司機、吊車指揮和司索人員都是特種人員都是特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通過安全教育,增強職工安全意識,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

32、思想;掌握本崗位生產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認真執(zhí)行安全操作規(guī)程,做到:不違章指揮、不違章操作、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達到提高職工整體安全防護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5.2.6認真執(zhí)行安全檢查制度經理部要保證檢查制度的落實,要規(guī)定定期檢查日期,參加檢查的人員,經理部每旬進行一次; 作業(yè)班組每天進行一次,非定期檢查應視工程情況如施工準備,節(jié)假日前后等要進行檢查,并要有領導值班,對檢查中發(fā)現的安全問題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制定整改措施,定人限期進行整改,保證“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真正落實。5.3 鋼筋籠吊運安全措施(1)建立吊裝安全作業(yè)檢查制度,機械定期維修保養(yǎng),每次吊裝前進行安全檢查

33、驗收,確保吊裝萬無一失。(2)嚴格執(zhí)行國家頒發(fā)的建筑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guī)程和上級制定的安全規(guī)章。(3)所有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崗前安全知識培訓持證上崗。(4)吊裝過程中,必須有專人指揮,嚴格執(zhí)行一人一機,專人指揮、專人防護、專人監(jiān)控制度。(5)專人負責檢查鋼絲繩,吊鉤等吊裝機具的安全情況,發(fā)現損壞及時更換。(6)吊裝作業(yè)過程中,在起吊和吊放過程中,應做慢行慢放,嚴禁超載作業(yè)。(7)大型吊機起重機械停放、拆裝、維修必須遠離鐵路側在施工現場指定位置,臂桿應背向居民樓方向。(8)大型吊機吊裝作業(yè)時應保持在穩(wěn)定的鋼筋砼道路上行走,嚴禁在非鋼筋砼道路上行走或吊裝作業(yè),防止路基不穩(wěn)造成傾倒事故。(9)起重機

34、械吊裝作業(yè)時應合理選擇位置,嚴格控制吊機臂桿旋轉姿態(tài),吊裝機械必須背向或側向居民樓180度范圍內旋轉,嚴禁吊裝時或空載旋轉時臂桿投影面進入居民樓上方。(10)風力大于6級進禁止起吊鋼筋籠等大型構件。6 吊裝意外事故緊急救援措施6.1 總則(1)本應急救援措施主要應用于工程建設中所發(fā)生起重吊裝作業(yè)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一人或一人以上或可能引發(fā)社會、市民造成危害的事故。(2)采取應急救援的主要任務:調動一切可能調動的力量(也包括政府部門的力量,社會的力量),搶救受傷人員,控制事態(tài)的擴大;指導現場施工人員和危及的群眾撤離危險區(qū)域,維護救援現場秩序;搶救、轉移國家和人民的財產;協(xié)調救援物資、設備、器材等的

35、調度;消除危險源,恢復正常施工;查明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情況;協(xié)助政府有關部門進行事故的調查處理。6.2 應急機構及職責為了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同時為保證施工安全,項目部成立應急救援小組,并確定了小組的職責范圍。6.2.1應急救援小組組成領導小組組長:加青雙 副組長:陳昌平、彭紅松、周圣超、漆勇成組員: 6.2.2救援小組的主要職責(1)負責一般事故的應急救援的指揮職能。(2)接到事故后立即趕赴現場,掌握事故現場變化情況,提出相應措施,協(xié)調建設各方的力量進行救援。(3)組織有關部門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并及時上報監(jiān)理、業(yè)主項管部、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部門。(4)組織召開事故現場會,協(xié)助政府有關部門做

36、好事故調查處理工作。(5)組織有關部門作好善后處理及恢復生產秩序工作。(6)組織有關部門進行應急救援的聯合演練。(7)事故發(fā)生時立即啟動本項目的應急預案,組織自救,同時向集團公司工程建設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或一般事故應急救援組報告,并視事故的嚴重程度報110、120。(8)派專人到路口接警,消防、救護人員到場后,全力配合他們進行救援。(9)組織隊伍制定方案消除潛在的危險源,盡快恢復生產。6.3 危險源辯識(1)控制鋼筋籠焊接質量(特別是吊筋、吊點的焊接),吊裝前重點檢查吊筋、吊點的焊接質量。(2)鋼筋籠起裝前,對吊裝鋼絲繩、吊環(huán)、卸扣嚴格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更換。(3)鋼筋籠起吊前,及時清理殘留在鋼筋籠上的鋼筋及其它雜物。(4)鋼筋籠起吊前,將各個吊點的鋼絲繩理順,防止起吊時鋼絲繩纏繞在一起,發(fā)生事故。(5)鋼筋籠起吊時,施工人員要遠離吊裝區(qū)。6.4 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1)在重特大事故發(fā)生后,要立即進行處理,同時做到以下幾點:要嚴格按照方案制定的有效措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