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季氏將伐顓臾 季氏將伐顓臾論語論語 季氏將伐顓臾季氏將伐顓臾是論語中的著是論語中的著 名篇章,反映了孔子治國以禮、為名篇章,反映了孔子治國以禮、為 政以德的政治思想。政以德的政治思想。 季氏將伐顓臾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語言知識:語言知識: 讀懂文意,辨識、說明文中出現(xiàn)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在特定的語讀懂文意,辨識、說明文中出現(xiàn)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在特定的語 言環(huán)境中的含義和用法。言環(huán)境中的含義和用法。 文學(xué)知識:文學(xué)知識: 了解孔子;了解孔子; 識記識記論語論語的編著者、朝代、文體性質(zhì)、基本內(nèi)容、的編著者、朝代、文體性質(zhì)、基本內(nèi)容、 主要特色、及在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主要特色、及在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
2、。 課文閱讀分析:課文閱讀分析: 說明孔子反對攻伐顓臾的理由,理解文中體現(xiàn)的孔子關(guān)于治國以理、說明孔子反對攻伐顓臾的理由,理解文中體現(xiàn)的孔子關(guān)于治國以理、 為政以德的政治主張;為政以德的政治主張; 認知本文的駁論性質(zhì),說明本文以對話的方式展開批駁、破中有立的認知本文的駁論性質(zhì),說明本文以對話的方式展開批駁、破中有立的 說理方式;說理方式;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反詰句;理解其表達作用,具體說明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反詰句;理解其表達作用,具體說明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這一比喻的雙重喻意;這一比喻的雙重喻意; 熟記并理解文中含義雋永、后來演化為成語的詞句。
3、熟記并理解文中含義雋永、后來演化為成語的詞句。 季氏將伐顓臾 孔子生平及孔子生平及論語論語簡介簡介1 1 孔子(公元前孔子(公元前551551前前479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名丘,字仲尼,春秋末 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他是我國春秋末期著名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他是我國春秋末期著名 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鬃铀枷氲乃枷爰液徒逃遥彩侨寮覍W(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鬃铀枷?的核心是的核心是“仁仁”,提倡,提倡“仁者愛人仁者愛人”、“克已復(fù)禮克已復(fù)禮”。 他一生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他主張仁義,他一生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他主張仁義, 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殘
4、暴統(tǒng)治,反對武力征伐,同情人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殘暴統(tǒng)治,反對武力征伐,同情人 民疾苦,具有一定的開明態(tài)度。民疾苦,具有一定的開明態(tài)度。 孔子學(xué)說成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統(tǒng),影響極大,孔子學(xué)說成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統(tǒng),影響極大, 被尊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被尊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經(jīng)六經(jīng)”(詩詩書書 禮禮易易樂樂春秋春秋)。)。 季氏將伐顓臾 在我國歷史上,孔子是致力于教育事業(yè)的第一人,他在我國歷史上,孔子是致力于教育事業(yè)的第一人,他 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首開私人辦學(xué)講學(xué)之風(fēng),相傳有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首開私人辦學(xué)講學(xué)之風(fēng),相傳有 學(xué)生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他主張學(xué)生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他主張“
5、有教無類有教無類”、“因因 材施教材施教” 。 論語論語是我國先秦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是我國先秦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 .共共2020篇,篇, 主要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和再傳主要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和再傳 弟子記錄編纂而成。內(nèi)容涉及哲學(xué)、政治、文化、教育弟子記錄編纂而成。內(nèi)容涉及哲學(xué)、政治、文化、教育 思想等各方面,是后人研究儒家思想的一部主要著作。思想等各方面,是后人研究儒家思想的一部主要著作。 孔子生平及孔子生平及論語論語簡介簡介2 2 季氏將伐顓臾 推薦閱讀推薦閱讀 網(wǎng)站網(wǎng)站: 孔子傳孔子傳 孔子生平、孔子身世、孔子年譜、箴言名句、孔子哲言、儒孔子生平
6、、孔子身世、孔子年譜、箴言名句、孔子哲言、儒 家著作、教育生涯、政治生涯、歷代評孔、學(xué)術(shù)書庫、孔府、家著作、教育生涯、政治生涯、歷代評孔、學(xué)術(shù)書庫、孔府、 孔廟、孔林、孔廟、孔林、論語論語 文章:文章: 孔子及其思想孔子及其思想 季氏將伐顓臾 魯國魯國“三桓三桓”犯上,是春秋時代各國貴族中以下犯上的普遍犯上,是春秋時代各國貴族中以下犯上的普遍 情況。魯莊公有弟三人情況。魯莊公有弟三人: 長曰慶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因長曰慶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因 為都是桓公的兒子,故其后代稱為為都是桓公的兒子,故其后代稱為“三桓三桓”。三桓者。三桓者: 孟孫氏、孟孫氏、 叔孫氏、季孫氏三家。叔孫氏、季孫氏
7、三家。 “三桓三桓”既強,其為亂之時便多了。最大的一次叛亂在昭公之既強,其為亂之時便多了。最大的一次叛亂在昭公之 時。據(jù)時。據(jù)史記史記稱,當(dāng)時季孫氏因與后氏斗雞生隙,而起沖稱,當(dāng)時季孫氏因與后氏斗雞生隙,而起沖 突,昭公大概有一點恨季孫氏的跋扈,故站在后氏一邊,助突,昭公大概有一點恨季孫氏的跋扈,故站在后氏一邊,助 之攻季孫氏。這時叔孫氏、孟孫氏恐季孫氏敗后自己的勢力之攻季孫氏。這時叔孫氏、孟孫氏恐季孫氏敗后自己的勢力 發(fā)生動搖,乃相救季孫氏,結(jié)果把昭公之軍打敗,并殺后照發(fā)生動搖,乃相救季孫氏,結(jié)果把昭公之軍打敗,并殺后照 伯,逼昭公奔齊。伯,逼昭公奔齊。“三桓三桓”的勢力,至此已登峰造極。的
8、勢力,至此已登峰造極。 題解題解/背景背景 季氏將伐顓臾 季氏,季孫氏,這里指季康子,名肥。他是魯國大季氏,季孫氏,這里指季康子,名肥。他是魯國大 夫,魯哀公的權(quán)臣。他與孟孫、叔孫同是魯桓公的后代。夫,魯哀公的權(quán)臣。他與孟孫、叔孫同是魯桓公的后代。 “三桓犯上三桓犯上”是春秋時期各國貴族中以下犯上的普通例證。是春秋時期各國貴族中以下犯上的普通例證。 后來這三大家族后來這三大家族“四分公室四分公室”。 顓臾,顓臾,是魯國境內(nèi)的小國,是魯國境內(nèi)的小國,附屬于魯國,附屬于魯國,且與魯國且與魯國 公室親近公室親近,只對魯國國君負責(zé)。季康子所以要伐它,一方,只對魯國國君負責(zé)。季康子所以要伐它,一方 面是
9、為了擴大領(lǐng)土,另一方面也擔(dān)心魯國國君在政治、軍面是為了擴大領(lǐng)土,另一方面也擔(dān)心魯國國君在政治、軍 事上同顓臾結(jié)成聯(lián)盟,對自己不利,于是就同冉求等人制事上同顓臾結(jié)成聯(lián)盟,對自己不利,于是就同冉求等人制 定了攻打顓臾的計劃。定了攻打顓臾的計劃。 季氏將伐顓臾 孔子時代的魯國,政治上處于動蕩變革之中,當(dāng)時,魯孔子時代的魯國,政治上處于動蕩變革之中,當(dāng)時,魯 桓公的后代季孫、孟孫、叔孫三大家族逐漸強大,魯國公室桓公的后代季孫、孟孫、叔孫三大家族逐漸強大,魯國公室 日趨衰敗。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魯國朝政,其中,季孫氏勢力日趨衰敗。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魯國朝政,其中,季孫氏勢力 最大,他還想要討伐已成為魯國附屬國
10、的顓臾,以擴大自己最大,他還想要討伐已成為魯國附屬國的顓臾,以擴大自己 的實力。當(dāng)時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門下,且都參與了出征前的實力。當(dāng)時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門下,且都參與了出征前 的謀劃。也就是在這時候,兩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孔子,由的謀劃。也就是在這時候,兩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孔子,由 此引出了孔子和兩位弟子的對話。此引出了孔子和兩位弟子的對話。 季氏將伐顓臾 季氏將伐顓臾(季氏將伐顓臾(論語論語)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季氏將有事 于顓臾。于顓臾?!?孔子曰: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
11、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 為?為?” 冉有曰: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孔子曰: “求!周任求!周任 有言曰: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危而不持, 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 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冉有曰:冉有曰:“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 孫憂。孫憂。” 孔子曰:孔子曰:“求!君
12、子疾夫舍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欲之而必為之而必為之 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 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 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 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 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 邦內(nèi),吾恐季孫氏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邦內(nèi),吾恐季孫氏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季氏將伐顓臾 主旨主旨 本
13、文的中心論點是季氏將伐顓臾是錯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季氏將伐顓臾是錯 誤的。文章通過孔子與他的學(xué)生冉有、誤的。文章通過孔子與他的學(xué)生冉有、 季路之間的對話,批駁了季氏兼并顓臾季路之間的對話,批駁了季氏兼并顓臾 的企圖,闡明了治國以禮、為政以德的的企圖,闡明了治國以禮、為政以德的 政治主張。政治主張。 季氏將伐顓臾 孔孔 子子 第一次第一次 第二次第二次 第三次第三次 引用名言引用名言 巧設(shè)比喻巧設(shè)比喻 君子品質(zhì)君子品質(zhì) 不可伐不可伐 斥失職斥失職 講道理講道理 (不滿)(不滿) 先王封國先王封國 邦域之中邦域之中 社稷之臣社稷之臣 不必伐不必伐 不當(dāng)伐不當(dāng)伐 擺事實擺事實 (生氣)(生氣) (怒不可
14、遏)(怒不可遏) 講道理講道理 政治主張政治主張 揭穿陰謀揭穿陰謀 斥為人斥為人 明觀點明觀點 洞世事洞世事 季氏將伐顓臾 孔子一生周游列國,希望各國諸侯孔子一生周游列國,希望各國諸侯 能重用他,從而推行他的政治主張。但能重用他,從而推行他的政治主張。但 是他的辛苦奔波毫無收獲,各國諸侯并是他的辛苦奔波毫無收獲,各國諸侯并 不采納他的主張。他從事教育,試圖讓不采納他的主張。他從事教育,試圖讓 他的學(xué)生繼續(xù)推行他的政治主張,而現(xiàn)他的學(xué)生繼續(xù)推行他的政治主張,而現(xiàn) 在,冉有和季路恰恰違背了他的原則,在,冉有和季路恰恰違背了他的原則, 所以他的語氣越來越嚴(yán)厲,終于怒不可所以他的語氣越來越嚴(yán)厲,終于怒
15、不可 遏。遏。 季氏將伐顓臾 重點字詞理解(一)重點字詞理解(一)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季氏將有 事于顓臾。事于顓臾?!?季氏將要攻打顓臾。冉求、季路去見孔子,說:季氏將要攻打顓臾。冉求、季路去見孔子,說:“季氏季氏 將將對對顓臾顓臾采取軍事行動采取軍事行動了。了?!?孔子曰: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 為東蒙主,為東蒙主, 孔子說:孔子說:“冉有!冉有!恐怕要責(zé)備你們吧恐怕要責(zé)備你們吧?顓臾,過去先王?顓臾,過去先王 曾經(jīng)讓他擔(dān)任東蒙山的主祭人,曾經(jīng)讓他擔(dān)任東蒙山的主祭人,
16、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而且在(魯國的)而且在(魯國的)國境國境之內(nèi)了,這是魯國的臣屬啊,之內(nèi)了,這是魯國的臣屬啊,為為 什么什么要討伐(它)要討伐(它)呢呢?” 季氏將伐顓臾 冉有曰: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冉有說:冉有說:“季孫大夫要這樣做,我們倆都不想(這樣)季孫大夫要這樣做,我們倆都不想(這樣) 啊。啊?!?孔子曰: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陳力就列,不能者 止。止。 孔子說:孔子說:“冉求!周任有句話說:冉求!周任有句話說:能能展現(xiàn)展現(xiàn)自己的才自己
17、的才 能,就去任能,就去任職職;如果不能,就辭職退位。;如果不能,就辭職退位。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看到瞎子遇到危險卻不去扶持;跌倒了又不去攙扶,看到瞎子遇到危險卻不去扶持;跌倒了又不去攙扶, 那又那又何必何必用那用那攙扶的人攙扶的人呢?呢? 重點字詞理解(二)重點字詞理解(二) 季氏將伐顓臾 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 過與?過與?” 而且你的話錯了,老虎、而且你的話錯了,老虎、犀牛犀牛從從籠籠中跑出來,龜甲、中跑出來,龜甲、 玉器毀壞在匣子中,玉器毀壞在匣子中,這這是誰的過錯
18、呢?是誰的過錯呢?” 冉有曰: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 為子孫憂。為子孫憂?!?冉有說:冉有說:“現(xiàn)在的顓臾,(城池)堅固,而且離費邑現(xiàn)在的顓臾,(城池)堅固,而且離費邑 很近,現(xiàn)在不攻取它,將來必然成為(季氏)子孫很近,現(xiàn)在不攻取它,將來必然成為(季氏)子孫 的禍患。的禍患?!?重點字詞理解(三)重點字詞理解(三) 季氏將伐顓臾 孔子曰: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欲之而必為而必為 之辭。之辭。 孔子說:孔子說:“冉求!君子最冉求!君子最痛恨那痛恨那種(嘴上)不種(嘴上)不 說說想獲得它想獲得它卻一定卻一定找個借口找個借
19、口掩飾(的人)。掩飾(的人)。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 而患不安。而患不安。 我聽說不管是有國的諸侯還是有家的大夫,不我聽說不管是有國的諸侯還是有家的大夫,不 擔(dān)心財富少而擔(dān)心(財富)不平均,不擔(dān)心人擔(dān)心財富少而擔(dān)心(財富)不平均,不擔(dān)心人 口少而擔(dān)心不安定。口少而擔(dān)心不安定。 重點字詞理解(四)重點字詞理解(四) 季氏將伐顓臾 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因為財富平均了就無所謂貧窮,上下和睦就不覺得人口因為財富平均了就無所謂貧窮,上下和睦就不覺得人口 少;境內(nèi)安定了(國家)就不會被傾覆。少;境內(nèi)安定了(國家)
20、就不會被傾覆。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做到這樣了,遠方的人還是不歸服,就加強文化教育,做到這樣了,遠方的人還是不歸服,就加強文化教育, 修治仁義禮樂來修治仁義禮樂來使使他們他們歸順歸順, 既來之,則安之。既來之,則安之。 他們已經(jīng)歸附了,就他們已經(jīng)歸附了,就使使他們他們安居安居下去。下去。 重點字詞理解(五)重點字詞理解(五) 季氏將伐顓臾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現(xiàn)在你們二人輔佐季氏,遠方的人不歸服,卻不能使現(xiàn)在你們二人輔佐季氏,遠方的人不歸服,卻不能使 他們來歸服,他們來歸服, 邦分崩
21、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吾恐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吾恐 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 國家國家四分五裂卻不能保全,反而四分五裂卻不能保全,反而策劃策劃在國境之內(nèi)在國境之內(nèi)發(fā)發(fā) 動戰(zhàn)爭動戰(zhàn)爭。我恐怕季孫氏的憂患不在顓臾,而在。我恐怕季孫氏的憂患不在顓臾,而在宮廷宮廷 的內(nèi)部呢。的內(nèi)部呢。” 重點字詞理解(六)重點字詞理解(六) 季氏將伐顓臾 語言知識點(一)語言知識點(一) 1、 古今異義古今異義 是是社稷之臣也(代詞,此,這。)社稷之臣也(代詞,此,這。) 有有國國有有家家者(國,諸侯的封地;家,卿大夫的封者(國,諸侯的
22、封地;家,卿大夫的封 地。)地。) 陳力陳力就列就列(就,擔(dān)任,充任;列,職位。)(就,擔(dān)任,充任;列,職位。) 2、 詞類活用詞類活用 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 例如:修文德以例如:修文德以來來之之 既既來來之之 而不能而不能來來 (使(使 來)來) 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例如:既來之,則例如:既來之,則安安之。(使之。(使生活安定)生活安定) 季氏將伐顓臾 語言知識點(二)語言知識點(二) 3、一詞多義、一詞多義 相:相: 焉用彼相矣(輔助盲人走路的人,名詞)焉用彼相矣(輔助盲人走路的人,名詞) 相夫子(輔佐,動詞)相夫子(輔佐,動詞) 是:是: 是誰之過與(此,這,代詞。
23、是誰之過與(此,這,代詞?!笆巧琊⒅际巧琊⒅肌钡牡摹笆鞘恰?同此)同此) 爾是過與(提賓標(biāo)志,助詞)爾是過與(提賓標(biāo)志,助詞) 過:過: 爾是過與(責(zé)備,動詞)爾是過與(責(zé)備,動詞) 誰之過與(過失,名詞)誰之過與(過失,名詞) 爾言過矣(錯,形容詞)爾言過矣(錯,形容詞) 為:為: 何以伐為(呢,語氣助詞)何以伐為(呢,語氣助詞) 后世必為子孫憂(成為,動詞)后世必為子孫憂(成為,動詞) 而必為之辭(給,替,介詞)而必為之辭(給,替,介詞) 以為東蒙主(做,動詞)以為東蒙主(做,動詞) 季氏將伐顓臾 語言知識點(三)語言知識點(三) 4、 特殊句式特殊句式 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A季
24、氏將有事于顓臾季氏將有事于顓臾 B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 C虎兕出虎兕出 于柙,龜玉毀于櫝中于柙,龜玉毀于櫝中 賓語前置賓語前置 無乃爾是過與(無乃爾是過與(“爾是過爾是過”即即“過爾過爾”,“是是”起起 將賓語將賓語“爾爾”提前的作用)提前的作用) 固定格式固定格式 A無乃爾是過與(無乃爾是過與(“無乃無乃與與”,表推測語氣,表推測語氣, 意為意為“恐怕恐怕吧吧”) B何以伐為(何以伐為(“何以何以為為”,表反問語氣,可譯,表反問語氣,可譯 為為“為什么要為什么要呢呢”) 季氏將伐顓臾 層次結(jié)構(gòu)層次結(jié)構(gòu) 全文可分三段全文可分三段 第一段第一段: :寫孔子聽到冉有、季路通報季氏將伐顓臾后
25、的回寫孔子聽到冉有、季路通報季氏將伐顓臾后的回 答。主要闡明季氏不該攻打顓臾的理由。答。主要闡明季氏不該攻打顓臾的理由。 第二段第二段: :寫孔子聽到冉有說出推卸責(zé)任的話以后做出的回寫孔子聽到冉有說出推卸責(zé)任的話以后做出的回 答,主要說明冉有、季路對事件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答,主要說明冉有、季路對事件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 第三段第三段: :寫孔子聽到冉有為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辯解時所寫孔子聽到冉有為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辯解時所 做的回答。指出問題的要害不在于季氏憂慮顓臾近于費,做的回答。指出問題的要害不在于季氏憂慮顓臾近于費, 而在于蕭墻之內(nèi)之患,同時闡明治國治家應(yīng)用文教德化的而在于蕭墻之內(nèi)之患,同時
26、闡明治國治家應(yīng)用文教德化的 主張,體現(xiàn)了孔子治國以理,為政以德的政治主張。主張,體現(xiàn)了孔子治國以理,為政以德的政治主張。 季氏將伐顓臾 治國以禮、為政以德。治國以禮、為政以德。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 安。該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安。該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 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重難點問題(一)重難點問題(一) 本文表現(xiàn)了孔子怎樣的政治主張?本文表現(xiàn)了孔子怎樣的政治主張? 季氏將伐顓臾 重難點問題(二)重難點問題(二) (1 1
27、)先王以顓臾為東蒙山的主祭人,即)先王以顓臾為東蒙山的主祭人,即 夫顓臾,昔者夫顓臾,昔者 先王以為東蒙主先王以為東蒙主 。 (2 2)顓臾是魯國領(lǐng)土的一部分,即)顓臾是魯國領(lǐng)土的一部分,即 且在邦域之中矣且在邦域之中矣 。 (3 3)顓臾是國家的臣子,即)顓臾是國家的臣子,即 是社稷之臣也是社稷之臣也 。 無論從無論從 歷史情況,還是君臣關(guān)系來說,都不應(yīng)該攻打顓臾。歷史情況,還是君臣關(guān)系來說,都不應(yīng)該攻打顓臾。 根據(jù)第一段話,簡要分析孔子反對季氏伐顓臾的理由。根據(jù)第一段話,簡要分析孔子反對季氏伐顓臾的理由。 季氏將伐顓臾 重難點問題(三)重難點問題(三) 這一比喻有雙重語意。一是將季氏比作虎
28、兕,將顓臾這一比喻有雙重語意。一是將季氏比作虎兕,將顓臾 比作龜玉。比作龜玉?!盎①畛鲇阼曰①畛鲇阼浴北茸骷臼瞎ゴ蝾咊?。比作季氏攻打顓臾。“龜玉毀龜玉毀 于櫝中于櫝中”比作顓臾被消滅,這是一層語意。第二層語意是比作顓臾被消滅,這是一層語意。第二層語意是 將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龜玉的看守人。將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龜玉的看守人。“虎兕出于柙虎兕出于柙” 行兇,行兇,“龜玉毀于櫝中龜玉毀于櫝中”,看管人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這,看管人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這 一比喻含義豐富,非常形象地批評了冉有、季路的失職。一比喻含義豐富,非常形象地批評了冉有、季路的失職。 說明說明“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的雙重喻義。的雙重喻義。 季氏將伐顓臾 重難點問題(四)重難點問題(四) 冉有的三段話即:冉有的三段話即: (1 1)“季氏將有事于顓臾。季氏將有事于顓臾。” (2 2)“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3 3)“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務(wù)開票協(xié)議合同范本
- 供應(yīng)材料解除合同范本
- 化妝合同范本
- 代理雨鞋采購合同范本
- 獸藥委托加工合同范本
- 公租房出售合同范本
- 代理工程合同范本
- 買新房認購合同范例
- 2024年洛陽市新安縣龍?zhí)洞髰{谷荊紫仙山景區(qū)招聘考試真題
- 農(nóng)業(yè)技術(shù)人員服務(wù)合同范本
- 老年病科重點??平ㄔO(shè)
- 歌劇卡門課件教學(xué)課件
- 工程投標(biāo)文件范本完整版
- 小學(xué)二年級開學(xué)家長會課件2024-2025學(xué)年
- 光伏發(fā)電績效考核管理
- 低空經(jīng)濟無人機行業(yè)市場趨勢與競爭分析
- 信息論與編碼理論-全
- 正是橙黃橘綠時讀書分享好書推介感悟教學(xué)課件
- 舌尖上的美食中國美食文化北京小吃介紹
- 南方全站儀NTS-332R說明書
- 2024年航空職業(yè)技能鑒定考試-航空乘務(wù)員考試近5年真題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