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第十單元 總復習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17/9b8b326d-051e-4b72-98fa-7524d76f7128/9b8b326d-051e-4b72-98fa-7524d76f71281.gif)
![四年級第十單元 總復習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17/9b8b326d-051e-4b72-98fa-7524d76f7128/9b8b326d-051e-4b72-98fa-7524d76f71282.gif)
![四年級第十單元 總復習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17/9b8b326d-051e-4b72-98fa-7524d76f7128/9b8b326d-051e-4b72-98fa-7524d76f71283.gif)
![四年級第十單元 總復習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17/9b8b326d-051e-4b72-98fa-7524d76f7128/9b8b326d-051e-4b72-98fa-7524d76f71284.gif)
![四年級第十單元 總復習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17/9b8b326d-051e-4b72-98fa-7524d76f7128/9b8b326d-051e-4b72-98fa-7524d76f7128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閩侯縣竹岐小學學區(qū)課堂教學設計年級: 四年級 學科: 數學 單元內容第十單元 總復習 集備時間 2016、5、26主備教師謝春英授課班級集備教師 王秀錦 李楚 謝春英 阮詩鎮(zhèn) 黃紀平教 學 設 計 我的增減教材分析:新 課 標 第 一 網本冊教材中,數與代數領域的內容有:四則運算、運算定律、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圖形與幾何領域的內容有:觀察物體(二)、三角形、圖形運動(二);統計與概率領域的內容有: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實踐與綜合領域的內容有:數學廣角雞兔同籠、綜合與實踐等。所以,對本冊教材的復習要關注學生的知識經驗與過程體驗,體現知識的概括、總結、分類、系統化的過程,要改變學生的
2、復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復習方法。學情分析:這冊教材內容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基本概念多,也比較抽象,很多內容都是今后進一步學的基礎。通過總復習把本冊內容進行系統地整理和梳理,使學生對所學概念、計算方法惡化其他知識有更好的掌握,并把各單元內容聯系起來,形成較系統的知識體系,同時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另外通過總復習,查漏補缺,使學習比較吃力的孩子,能彌補當初沒學會的知識,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課時安排:六課時教學閩侯縣竹岐小學學區(qū)課堂教學設計年級 四年級 學科: 數學 課 題四則運算和運算定律1、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感受并發(fā)現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認識三角形的各
3、部分名稱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的高。2、會在三角形內畫高。3、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和方法。教學重點認識三角形底的高的含義。教學難點畫三角形指定底邊上的高。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角板、直尺。教學過程設計(含各環(huán)節(jié)中的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以及設計意圖)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1、課件出示教材第59頁主題圖。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三角形,仔細觀察主題圖,你能找出圖中的三角形嗎?學生先說說哪里有三角形,再在圖上描出來。2、生活中哪些物體上也有三角形呢?小組交流后說一說。3、導入課題:其實三角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運用,你對三角形有哪些認識?(學生回答)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三角形
4、的認識。板書課題:三角形的認識。(二)探索發(fā)現課件出示教材第60頁例1情境圖。1、大家找了這么多三角形,能想辦法做一個三角形嗎?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得到一個三角形,利用手邊的材料,比比誰的方法多。學生分組運用準備的材料進行操作,教師巡視指導。讓學生展示做出的三角形,并匯報過程與方法。師生交流:如用小棒擺、在釘子板上圍、用三角板或尺上的其他三角形直接描畫、在紙上分別畫圍起來的三條線段,都能得到一個三角形。2、這些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之處?通過交流,引導學生認識由3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3、介紹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稱。師:你能在本子上畫一個三角形嗎
5、?學生畫出三角形后教師介紹三角形各部分名稱。(板書出示)4、認識三角形的特征:出示如下三個三角形:師:誰能說一說這三個三角形都有哪些共同特征?指名口答,根據學生口答,教師板書。教師指出:每個三角形都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為了表達方便,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角形的3個頂點,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5、認識三角形的高。(在黑板上畫一個三角形)三角形的高是什么意思?教師邊操作邊說明: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如下圖所示)6、三角形高的畫法。在黑板上先畫一個三角形。教師邊示范邊說明:以
6、這條邊為底,現在要找它的高。教師用三角板的直角邊和它重合,(不斷移動)說說它的垂線有多少條?(無數條)其中只有一條很特殊,你能說說是哪一條嗎?(從對面的頂點畫下來的這條垂線)用虛線畫一畫。指出: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垂直線段是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是三角形的底;畫的這條線段用虛線表示,畫完后還要畫出直角標記和寫上“高”。師:觀察老師剛才畫三角形高的過程,你有什么疑問嗎?引導學生提出:三角形一共有三條邊,老師只是以其中的一條邊為底畫出了三角形的高,如果是以另外兩條邊為底呢?教師適時指出:底和高是一對一對出現的,另外兩條邊也可以作為底,也可以分別找到它們的高。師小結:一個三角形有三條高。(三)鞏
7、固發(fā)散畫出每個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四)評價反饋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師生共同歸納:認識了三角形的特征;認識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學會了畫三角形的高。(五)作業(yè)設計1、教材第60頁的“做一做”。2、教材第65頁練習十五第1題。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59-60頁三角形的認識。教學目標1、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感受并發(fā)現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認識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稱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的高。2、會在三角形內畫高。3、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和方法。教學重點認識三角形底的高的含義。教學難點畫三角形指定底邊上的高。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角板、直尺。教學過程設計(含各
8、環(huán)節(jié)中的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以及設計意圖)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1、課件出示教材第59頁主題圖。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三角形,仔細觀察主題圖,你能找出圖中的三角形嗎?學生先說說哪里有三角形,再在圖上描出來。2、生活中哪些物體上也有三角形呢?小組交流后說一說。3、導入課題:其實三角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運用,你對三角形有哪些認識?(學生回答)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三角形的認識。板書課題:三角形的認識。(二)探索發(fā)現課件出示教材第60頁例1情境圖。1、大家找了這么多三角形,能想辦法做一個三角形嗎?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得到一個三角形,利用手邊的材料,比比誰的方法多。學生分組運用準備的材料進行操
9、作,教師巡視指導。讓學生展示做出的三角形,并匯報過程與方法。師生交流:如用小棒擺、在釘子板上圍、用三角板或尺上的其他三角形直接描畫、在紙上分別畫圍起來的三條線段,都能得到一個三角形。2、這些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之處?通過交流,引導學生認識由3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3、介紹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稱。師:你能在本子上畫一個三角形嗎?學生畫出三角形后教師介紹三角形各部分名稱。(板書出示)4、認識三角形的特征:出示如下三個三角形:師:誰能說一說這三個三角形都有哪些共同特征?指名口答,根據學生口答,教師板書。教師指出:每個三角形都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10、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為了表達方便,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角形的3個頂點,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5、認識三角形的高。(在黑板上畫一個三角形)三角形的高是什么意思?教師邊操作邊說明: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如下圖所示)6、三角形高的畫法。在黑板上先畫一個三角形。教師邊示范邊說明:以這條邊為底,現在要找它的高。教師用三角板的直角邊和它重合,(不斷移動)說說它的垂線有多少條?(無數條)其中只有一條很特殊,你能說說是哪一條嗎?(從對面的頂點畫下來的這條垂線)用虛線畫一畫。指出: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垂直線
11、段是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是三角形的底;畫的這條線段用虛線表示,畫完后還要畫出直角標記和寫上“高”。師:觀察老師剛才畫三角形高的過程,你有什么疑問嗎?引導學生提出:三角形一共有三條邊,老師只是以其中的一條邊為底畫出了三角形的高,如果是以另外兩條邊為底呢?教師適時指出:底和高是一對一對出現的,另外兩條邊也可以作為底,也可以分別找到它們的高。師小結:一個三角形有三條高。(三)鞏固發(fā)散畫出每個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四)評價反饋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師生共同歸納:認識了三角形的特征;認識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學會了畫三角形的高。(五)作業(yè)設計1、教材第60頁的“做一做”。2、教材第65頁練習十五
12、第1題。課 時第一課時教 學 設 計 我的增減教學內容:P109頁的第1題及P111頁練習二十五的第2題、第3題、第6題。教學目標:1.通過復習,進一步掌握四則運算的意義及各部分間的關系、四則運算的順序,鞏固帶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2.復習運用加法、乘法的運算定律以及減法、除法的運算性質進行簡便計算,會靈活地選擇計算方法進行簡算。3.進一步提高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四則運算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含有中括號的四則混運算、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以及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難點:乘法分配律、減法以及除法的運算性質,會運用定律與性質進行簡算。教具
13、學具: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四則運算和運算定律。(板書課題:四則運算和運算定律)二、自主探究1復習四則運算的意義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師:口算下列各題,并說出各算式所表示的意義。55+20= 75-55= 258= 20025= 050= 1000=師:你能說出什么樣的運算叫做加法嗎?(小組討論,全班匯報之后,課件出示加法定義)師:根據這一組算式中的減法再說一說,什么叫做減法,它與加法有什么關系?(小組討論,全班匯報之后,課件出示減法定義)X|k |B| 1 . c|O |m師:誰來說一說,什么叫做乘法?(小組討論,全班匯報之后,課件出示乘法定義)師:根據乘法的
14、意義,說一說它與加法有什么聯系?師:什么叫做除法,它與乘法有什么關系?(小組討論,全班匯報之后,課件出示除法定義)師:我們已經知道了四則運算的意義,從上面的題中可以看出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有怎樣的關系?生: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師:四則運算中,你知道哪些與0有關的運算知識?(小組討論,全班匯報之后,課件出示與有關的運算知識)2復習括號。師:(課件出示)下面的問題你能解決嗎?(1)你能把分步算式整理成綜合算式嗎?205=100 70-30=40 477-27=450 150-100=50 1540=600 4509=50 50+25=75 27+600=627 450050=
15、90(學生獨立完成,小組討論)師:通過上面的練習,誰能說說含有中括號和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生:一個算式里,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中括號外面的。師:一個算式里,如果想改變運算順序,我們應該怎么辦?生:要想改變某一個算式中的運算順序,就要使用括號,如果想改變一次就使用小括號,想要改變兩次就使用中括號和小括號。3整理運算定律。師:我們學過哪些運算定律?誰來說一說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是怎樣用字母表示的?生:a+b=b+a abba(板書)師:這兩個用字母表示的運算定律各是什么意思?它們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新 課 標 第 一 網(小組討論,全
16、班匯報)師:誰會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和乘法的結合律?生:(a+b)+c=a+(b+c) (ab)ca(bc)(板書)師:哪位同學能說說這兩個字母表示的運算定律各是什么意思。它們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小組討論,全班匯報)師:(a+b)cac+bc(板書)表示什么運算定律?你能說出這個式子的意思嗎?它與乘法的結合律不同在哪里?(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生:式子(a+b)cac+bc是乘法分配律,乘法結合律只有乘法一種運算,乘法分配律有加法和乘法兩種運算;乘法結合律只能改變運算順序,乘法分配律改變運算順序后是求兩積之和。師:請同學們再想一想,我們今天還學習過哪些運算的規(guī)律?生:減法的運算性質和除法的
17、運算性質。師:你會用字母表示出來嗎?生:a-b-c=a-(b+c) abc=a(bc)師:這些運算定律或性質有什么實際應用?師:通過上面的復習,關于四則運算、括號以及運算定律等知識,你知道了哪些?下面看教材第109頁第1題。師:在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算時,我們要根據算式的具體特征,靈活選擇計算方法。三、探究結果匯報師:通過上面的復習,你收獲了哪些知識?新 課 標 第 一 網生1:四則運算的意義以及四則運算中各部分間的關系。和=加數+加數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差=被減數-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積=因數因數 因數=積另一個因數商=被除數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生2:我知
18、道了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一個算式里,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中括號外面的。生3:我再來熟悉一下運算定律。(1)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用字母表示為a+b=b+a。(2)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叫做加法結合律,用字母表示為(a+b)+c=a+(b+c)。(3)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ba。(4)三個數相乘,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積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ca(bc)。(5)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于這個數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
19、示為(a+b)cac+bc或者a(b+c)ab+ac。(6)某些乘法算式,可以把某個數拆成兩個數的和(或者積)后,再利用乘法分配律或者乘法結合律進行計算。生4:一個數連續(xù)除以兩個數,可以用這個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這叫做除法的運算性質,用字母表示為abc=a(bc)在進行連減計算時,連續(xù)減去兩個數等于減去這兩個數的和,這叫做減法的運算性質,即a-b-c=a-(b+c)。四、師生總結收獲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四則運算以及運算定律有哪些新的收獲?生:通過復習,加深了對四則運算定義的理解,系統地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認識到了相互之間的聯系和不同點,能熟練地應用運算的進行一些簡便計算,提
20、高了計算能力。x板書設計教后反思閩侯縣竹岐小學學區(qū)課堂教學設計年級 四年級 學科: 數學 課 題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及加、減法課 時第二課時教 學 設 計 我的增減 教學內容:P109頁的第2題及第111頁練習二十五的第4、第5、第7、第16、第19、第21題。教學目標:1.讓學生回憶小數的相關知識。(小數數位順序表,小數性質,改寫,化簡,小數點移動,小數與單位換算,小數的加、減法以及簡算等)2.對小數的相關知識進行清楚且有條理的歸納,能科學、合理的總結歸納與內化知識。3.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小數與單位換算,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小數加、減法及其簡算等。教學重、難點:小數與單位
21、換算、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籃球巨星姚明之所以能在2002年以狀元的身份加盟NBA火箭隊,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因為他的身體條件很出眾。http:/www .xkb1. com(課件出示:姚明身高2.26米,臂展2.21米,腰圍1.42米)師:讀完上面的信息,你對上面提到的數有哪些認識?(學生回答)今天我們就復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及加、減法。(板書: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及加、減法)二、自主探究1復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師:小數的意義和數位順序表,然后完成下面的問題。(引導學生注意數位和計數單位的區(qū)別)填空。(1)在小數中,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的進率都是( )。(2)
22、小數點右面第二位是( )位,它的計數單位是( ),右邊第一位是( ),它的計數單位是( )。(3)小數部分最大的計數單位是( )。(4)小數一定比1小嗎?( )(舉例)(5)比1小的小數,它的整數部分一定是( )。(6)大于7小于8的小數有( )個。(7)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數有( )個,兩位小數有( )個。(8)由5個0.1,6個0.01和8個0.001組成的數是( )。(9)0.4里有( )個十分之一,有( )個百分之一。(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全班匯報)師:小數與分數有何區(qū)別,它們又有怎樣的聯系?師:讀下面的數(出示)25.33 59.031 102.45 0.265 0.071 0.
23、010 106師:讀寫小數時,我們需要注意什么?新|課 | 標|第 |一| 網師:改寫或者化簡小數的根據是什么?2復習小數的大小比較、小數點的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師:比較下面信息中三個小數的大小,說說你是怎樣比較大?(出示:姚明身高2.26米,臂展2.21米,腰圍1.42米)師:你能把2.26變成22.6嗎?(指名回答)師:小數點位置移動了,會引起小數怎樣的變化?這個變化規(guī)律是怎樣的?(教師出示答案)師:我們利用這個規(guī)律可以做什么?生:小數單位之間的改寫,對較大數進行改寫。3復習小數與單位換算。師:姚明身高的數值2.26米除了可以用米表示外,你還能用厘米、千米作單位寫出來嗎?你能用復名
24、數表示出來嗎?(學生回答)師:上面的改寫用到了哪些知識?你試著完成下面的練習。(出示)2.37米=( )厘米 1.46米=( )毫米 5070千克=( )噸6.5噸=( )千克 1噸25千克=( )噸 52米4厘米=( )米(學生獨立完成,全班匯報)師:高級單位的名數變成低級單位的名數,是乘進率還是除以進率?小數點向哪個方向移動?應注意什么?用小數表示高級單位的名數和復名數互相改寫時,應注意什么?(小組交流,全班匯報)4復習小數與近似數。師:想一想,怎樣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然后完成下面的問題。(出示)(1)因為姚明的籃球水平高,收入也非常可觀。在2010011賽季,姚明的月薪達到了125800
25、0美元(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年總收入156300000元(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2)某體育用品超市規(guī)模很大,一小時的營業(yè)額可以達到29500元,你能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嗎?如果保留一位小數是多少?(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匯報)5復習小數的加、減法和簡便計算。師:豎式計算并驗算。新|課 | 標|第 |一| 網4.92+5.08= 5.1-3.24= 15-12.78= 3.5+4.67=師:先觀察數字特點,能用簡便算法的用簡便算法計算。4.9+0.1-4.9+0.1 34.02+13.5+0.985.6+2.7-4.4 5.17-1.8-3.29.95-(4.95+3.14) 8
26、.43+2.87+0.57+0.13(學生獨立完成,全班匯報)師:計算小數加、減法和簡算,你需要注意些什么?(學生自由回答)三、探究結果匯報師:完成教材第109頁第2題,說說你有哪些收獲?生1:小數的計數單位是0.1、0.01、0.001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的進率都是10.生2:讀小數時,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讀法去讀,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是幾讀幾,依次讀出;寫小數時,小數點寫作“.”,小數部分讀幾就寫幾。生3:小數的大小比較,先比整數部分,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再比較小數部分。生4: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相同,就是把小數點對齊,然后按照整數加、減法法則進行計算,整數的加法交換律、
27、加法結合律在小數加法運算中同樣適用。四、師生總結收獲師:通過本課的復習,你有哪些收獲?生1:對每個知識點中涉及的知識進行了歸類整理。生2:通過交流及其他同學的補充完整,提高了對知識點的歸納和總結能力。生3:學習了一些整理數學知識的方法,養(yǎng)成自覺整理與復習的意識和習慣。板書設計教后反思閩侯縣竹岐小學學區(qū)課堂教學設計年級 四年級 學科: 數學 課 題三角形課 時第三課時教 學 設 計 我的增減教學內容:P110頁的第3題及P112頁練習二十五的第810題、第18題。教學目標: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認識,進一步理解三角形不同的分類方法及各種三角形之間的關系,完善三角形的認知結
28、構。2.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三角形(四邊形)的內角和、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積累有關平面圖形學習的經驗和方法,發(fā)展簡單的推理能力,增強空間觀念。3.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圖形與幾何領域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產生繼續(xù)探索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學重點: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與整理。教學難點:知識的聯系及應用。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及三角形圖形教具。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森林里的小動物看見兔媽媽搭的三角形房子非常牢固,它們都要改造自己家的房子。小象準備了三根木料做屋頂,長分別是15米、25米、52米。同學們,它能圍成房子嗎?為什么?解決這個問題要用到哪些數學知識
29、?師:今天我們就來復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板書)二、自主探究1三角形的認識及各部分名稱。師:出示一個三角形教具,問這是什么圖形?(學生回答)師:誰能說說什么樣的圖形是三角形?(重點強調“圍成”)。師:是不是任意的三條線段都能圍成三角形呢?上課開始的“小象搭房子”的問題你會解答了嗎?同桌交流,并說一說你是怎樣判斷的。(通過匯報出示課件: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師:說說下面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稱。師:(指著三角形中的虛線問)這是三角形的什么?(復習底和高)師:畫出三個圖形指定底邊上的高。(展示)師: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指著銳角三角形)它有幾條高?依次引出直角三角形(重點強調直角邊互為底和高)、鈍角三
30、角形(教師示范畫鈍角一條邊上的高,在三角形外邊)各可以畫出幾條高。2整理復習三角形的內角和。師:下面五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你是怎樣求出來的?(學生自由回答)師:在解答過程中,你運用了數學的哪些思想方法?(學生自由回答)3整理復習三角形的分類(按角分)師:猜一猜下面的每個三角形分別是什么三角形?(教師根據回答板書: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師:說一說這是根據什么進行分類的。判斷。(1)任何三角形中都有兩個銳角。()(2)鈍角三角形中的兩個銳角之和大于90。()(3)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之和等于90。()師:如果把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你能用圖示表示出這三種三角形之間的關系嗎?4整理復習
31、三角形的分類(按邊分)師:三角形如果按邊分,你可以把它們分為幾類?你能把結果寫在下面的圓圈里嗎?(學生回答)師:完成下面的問題。(1)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兩條邊分別是8厘米和5厘米,這個三角形的周長是多少?(從兩種情況分析)(2)一個當藥三角形的周長是18厘米,其中一條邊長4厘米,另外兩條邊的長度各是多少厘米?(3)一個等腰三角形周長是18厘米,一條腰長6厘米,底是多少厘米?(學生獨立完成,全班匯報)師:通過計算你有什么發(fā)現?(學生:等邊三角形)師:等邊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三邊相等,三個角相等且都是60.師:完成下面的問題。(課件出示,學生自由回答)(1)一個三角形的周長是9厘米,這個三角形的三條
32、邊可能是多少厘米?(2)3厘米、4厘米、2厘米;4厘米、4厘米、2厘米;3厘米、3厘米、3厘米。觀察這三組的數字,判斷圍成的三角形可能是什么三角形?能判斷出是銳角三角形還是鈍角三角形嗎?為什么?三、探究結果匯報師:看教材第110頁第3題,獨立完成,說說你有哪些收獲?生1: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師等邊三角形,這樣的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生2:只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它可能是銳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還有可能是鈍角三角形。生3:有一個直角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它有可能是等腰三角形,但一定不是等邊三角形。生4:有兩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可能是銳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還可
33、能是鈍角三角形。生5:有三個銳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師:關于三角形的復習,你還有哪些知識上的收獲?生: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三角形還可以用三個頂點的大寫字母表示。四、師生總結收獲師:通過復習三角形,你有哪些收獲?板書設計教后反思閩侯縣竹岐小學學區(qū)課堂教學設計年級 四年級 學科: 數學 課 題觀察物體(二)與圖形的運動(二)課 時第四課時教 學 設 計 我的增減教學內容:P113頁練習二十五的P1113題。教學目標:1.從不同的方向觀察和判斷由4個小正方體擺成的一個簡單立體圖形的形狀。2.給出3組由小正方體擺成的立體圖形,從不同的方向觀察并判斷。3.軸對稱和平移的相關知識。教學重點:1能正確辨認
34、從前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或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系和形狀。2軸對稱的性質和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以及圖形的平移。教學難點:體會圖形的變換和從不同的方向觀察小正方體組成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系和形狀。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同學們,誰還記得題西林壁這首古詩?同一座廬山,為什么詩人看到的卻是: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學生回答)師:這里,詩人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廬山進行觀察。今天,我們就來復習本冊教材中圖形與幾何領域的相關內容:觀察物體(二)、圖形的運動(二)(板書)二、自主探究1復習觀察物體(二)師:小明從前面觀察由4個小正方體拼擺的物體,他看到的圖形是 ,下面哪個是正確
35、的?(出示課件)師:你是怎樣判斷觀察結果的?說說你的觀察方法。生:先看層數,再看每層小正方體的個數與位置。師:用5個正方體擺成一個立體圖形,從前面看是 ,從上面看是 ,從左面看是 ,這個立體圖形是( )。(課件出示)師:你是怎樣確定答案的?生:我是先從前面看到的形狀開始思考的,然后確定是C,但是還不能確定正確,需要與從上面和左面看的形狀進行核對,最后才確定答案。2復習軸對稱和平移。師:什么是軸對稱圖形?生: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折痕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師:左右對稱或上下對稱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師:常見的軸對稱圖形有哪些?生:長方形、正方形、圓、等邊三角形
36、等。師:已知對稱圖形的一半,怎樣畫出它的另一半?生:現將已知圖形的每個角的頂點,在對稱軸的另一端以對稱軸為中點,量出與它們相對稱的點,最后將這些點用已知圖形的連接方法一一連接起來。師:關于對稱和平移,你想挑戰(zhàn)一下自己嗎?獨立完成下面的問題。(課件出示)按要求畫一畫。將圖形沿OA線畫出對稱圖形的另一半。再將整個圖形向右平移7格。三、探究結果匯報師:關于對稱,你知道哪些知識?生:軸對稱圖形的對稱點分別在對稱軸的兩側,并且與對操作的距離相等,對應點的連線還和對稱軸互相垂直。師:關于圖形的平移,具有哪些特征?生:圖形平移前后形狀和大小不變,要注意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離。師:從一個方向觀察小正方體組成的
37、立體圖形,能確定形狀嗎?從幾個方向觀察可以確定?生:從一個方向或者兩個方向觀察小正方體,是不能確定其形狀的,只有從三個不同的方向觀察小正方體組成的立體圖形才可以確定其形狀。四、師生總結收獲師:通過復習觀察物體與圖形的運動,你有哪些收獲?生1:通過欣賞圖形變換所創(chuàng)造出的美,進一步感受對稱、平移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感受數學的美。生2:通過復習我知道了,要養(yǎng)成樂于思考、善于質疑的良好習慣,體會成功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板書設計教后反思 閩侯縣竹岐小學學區(qū)課堂教學設計年級 四年級 學科: 數學 課 題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課 時第五課時教 學 設 計 我的增減教學內容:P110頁
38、的第4題及P113頁練習二十五的第14題、第15題、第17題教學目標:1.進一步掌握繪制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并會根據圖上的相關數據回答問題。2.進一步熟悉求平均數的思路和方法,進一步認識求平均數的數量關系,會求數量關系稍復雜的平均數。教學重點:繪制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求平均數的思路和方法。 教學難點:在掌握求平均數基本方法的基礎上,感悟“平均數”的實際意義。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今天我們復習平均數和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有關知識,回憶一下,你還知道哪些平均數和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知識?(板書:平均數和復式條形統計圖)二、自主探究1復習平均數。師:下面的說法對嗎?為什么?(出示
39、課件)小明身高140厘米在平均水深110厘米的小河里游泳不會有危險。師:用四個同樣的杯子裝水,每個杯子分別標有水面的高度,這四個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師:2014年小剛家平均每季度用水多少噸?師:張妍上次考試中,語、數、外的平均成績?yōu)?6分,其中語文95分,數學99分,那么她外語考了多少分?(學生回答)2復習復式條形統計圖。師:復式條形統計圖和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聯系和區(qū)別?師:畫復式條形統計圖需要注意什么?師:打開課本第110頁,完成第4題。師:在解答上面的問題中,圖例起到了什么作用、三、探究結果匯報師:通過復習平均數,你有哪些收獲?生1:平均數在一組數據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不代表一個具體的量。生2:總數個數=平均數。 生3:平均數反映一組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八年級數學上冊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13.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4角邊角說課稿 (新版)華東師大版
- 2024年四年級品社下冊《怎樣到達目的地》說課稿2 蘇教版
- 2025鋼質門小型鋼結構制作及安裝合同
- 2025個人電路出租合同書
- 2025公司經理勞動合同
- 道路邊坡加固維修施工方案
- 交通圍欄銷售合同范本
- 農業(yè)營銷合作合同范本
- 保溫鋼結構合同范本
- Sara's Medicine(說課稿)-2023-2024學年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四年級上(江蘇版)
- 全過程造價咨詢服務的質量、進度、保密等保證措施
- 縣城屠宰場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 25學年六年級數學寒假作業(yè)《每日一練》
- 2025高考數學一輪復習-第8章-第3節(jié) 圓的方程【課件】
- 人文關懷在護理工作中的體現
- 2025年1月八省聯考高考綜合改革適應性測試-高三生物(陜西、山西、寧夏、青海卷) 含解析
- 環(huán)保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開工第一課安全培訓內容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課件
- 《公路養(yǎng)護安全培訓》課件
- 公益捐助活動影響力評估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