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卷)第8單元《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_第1頁
(全國卷)第8單元《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_第2頁
(全國卷)第8單元《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_第3頁
(全國卷)第8單元《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_第4頁
(全國卷)第8單元《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三單元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1閱讀下面的元曲,回答問題。 別 情 王實甫【十二月過】自別后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緢蛎窀琛颗曼S昏忽地又黃昏,不消魂怎的不消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今春,香肌瘦幾分,縷帶寬三寸。(注:縷帶即腰帶)(1)前支曲十二月過三句句句寫景,但句句見人,請分析在景物描寫中蘊涵著主人公怎樣的情感。(2)兩支曲子在字句運用上各有什么特點?產生了怎樣的效果?2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 【雙調】楚天遙過清江引 薛昂夫【楚天遙】有意送春歸,無計留春住。明年又著來,何似休歸去。桃花也解愁,

2、點點飄紅玉。目斷楚天遙,不見春歸路?!厩榻看喝粲星榇焊啵道锷毓舛?。夕陽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答兒是春住處? (1)“桃花也解愁,點點飄紅玉”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 (2)賞析“春若有情春更苦”一句,重點體味“苦”之妙處。3、閱讀下面唐詩,然后回答問題。春夜別友人 陳子昂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1)首聯(lián)“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描繪了一個別筵將盡,朋友分手在即的場景,句中的“吐”字寫出了友人怎樣的神情? (2) 簡要分析“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一聯(lián)的表達效果。4.閱讀下面這首古詩,然后答題。之

3、零陵郡次新亭范云江干遠樹浮,天末孤煙起。江天自如合,煙樹還相似。滄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注:范云:南朝齊人。此詩是作者赴任零陵內史途經新亭時所。(1)這首詩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所構成的畫面有何特色?(2)通觀全詩,作者是采用了什么手法來寫景物的?從所描寫的景物畫面看,作者的感情是怎樣的?5.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蘇幕遮 范仲淹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1) 上片所寫景物有什么特點?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情思?(2) 鑒賞下片“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一句的表達技巧。

4、 6.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暮春即事 葉采 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 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約客 趙師秀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1)“閑坐小窗”和“閑敲棋子”中的“閑”情是否相同?分別寫出了怎樣的人物形象?(2) 這兩首詩在表達技巧上有哪些相同點?請簡析。7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問題。月上瓜洲 南徐多景樓作 (南宋)張輯 江頭又見新秋,幾多愁?塞草連天何處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淚,水東流。惟有漁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多景樓:為南徐勝跡,在鎮(zhèn)江北固山上。(1)這首詞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簡要分

5、析。(2)詞的下闋中“漁竿明月上瓜洲”一句刻畫了一個怎樣的形象?在這一形象中,寄托了詞人怎樣的情懷?請作簡要分析。8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題目。送何遁山人歸蜀宋梅堯臣春風入樹綠,童稚望柴扉。遠壑杜鵑響,前山蜀客歸。到家逢社燕,下馬浣征衣。終日自臨水,應知已息機【注】杜鵑:又名子規(guī)。息機:擺脫瑣事雜務,停止世俗活動。(1)請簡要分析一、二聯(lián)的表現(xiàn)手法。(2)三、四兩聯(lián)是怎樣借助想象之景來抒發(fā)情感的?請簡要賞析。9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臨 江 仙歐陽修記得金鑾同唱第,春風上國繁華。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負曲江花。聞說閬山通閬苑,樓高不見君家。孤城寒日等閑斜。離愁難盡,紅樹遠連霞。

6、【注】歐陽修貶任滁州太守期間,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將赴任閬州(今四川閬中)通判,遠道來訪,歐陽修席上作此詞相送。詞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進士的宴會,“閬苑”指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1)請簡要分析詞的上片主要通過什么手法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2)請從虛實的角度結合“聞說閬山通閬苑,樓高不見君家”兩句對下片作簡要賞析。10閱讀下面的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菩 薩 蠻舒亶 畫船捶鼓催君去,高樓把酒留君住。去住若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若為情:何以為情,難為情。(1)“催”和“留”字在詞的前兩句中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簡要分析。(2)這首詞在情與景的處理

7、上很有特色,請結合下片句子,談談你的理解。11 閱讀下面的兩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次韻中玉水仙花二首黃庭堅 其一 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 暗香已壓酴醾倒,只比寒梅無好枝。其二淤泥解作白蓮藕,糞壤能開黃玉花??上闾觳还埽S緣流落小民家。注:作者長期被貶邊地,“水沉”即沉香木,“黃玉花”是水仙別名。(1) 請對第一首的修辭手法進行簡要分析。(2) 結合兩首詩說說水仙花的特點及作者寫水仙花的意旨所在。12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送門人歐陽秀才游江西梅堯臣客心如萌芽,忽與春風動。又隨落花飛,去作西江夢。我家無梧桐,安可久留鳳。鳳巢在桂林,烏哺不得共。無忘桂枝榮,舉酒一相送。(1)

8、“客心如萌芽,忽與春風動”,請分析句中“忽”與“動”的妙處。(2)結合全詩,舉例分析修辭手法的作用。13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官 舍 竹 王禹偁 誰種蕭蕭數(shù)百竿?伴吟偏稱作閑官。 不隨夭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 聲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歡。 明年縱便量移去,猶得今冬雪里看。注閑官:詩人當時因受讒而被貶,所任的商州團練副使是個無事可干的虛銜,所以稱作“閑官”。 量移,原指從貶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處為反語,意為被貶到更偏遠的地方。(1) 請賞析頸聯(lián)中“拂”字和“侵”字的妙處。(2)這首詩中的竹子有著怎樣的特點?作者借此要表達了怎樣的情懷?請作簡要分析。 1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回

9、答問題。章臺夜思韋莊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來。家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1)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賞析其作用。(2)結合全詩,分析情與景的關系。15閱讀下面李白的詩歌,回答后面問題。 子夜吳歌秋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子夜吳歌冬歌明朝驛使發(fā),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1)兩首詩都是思念征人的,兩詩中主人公有什么區(qū)別?具體分析冬歌的人物形象。 (2) 秋歌和冬歌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16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余干旅舍 劉長卿搖落暮天迥,青

10、楓霜葉稀。孤城向水閉,獨鳥背人飛。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鄉(xiāng)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 (1)本首詩描寫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 請簡要分析。 (2)請從時間的角度分析作者的抒情思路。17 閱讀下面宋詞,回答問題。臨江仙 離果州作陸游鳩雨催成新綠,燕泥收盡殘紅。春光還與美人同:論心空眷眷,分袂卻匆匆。 只道真情易寫,那知怨句難工。水流云散各西東。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橋風?!咀ⅰ吭娙俗呱狭怂释丫玫能娐玫缆?,赴任途中經果州時寫下了此詞。(1)詞的上闋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作簡要分析。 (2)最后兩句“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橋風”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作簡要分析。 18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問題。野水孤舟

11、梁棟前村雨過溪流亂,行路迷漫都間斷。孤洲盡日少人來,小舟系在垂楊岸。主人空有濟川心,坐見門前水日深。袖手歸來茅屋下,任他鷗鳥自浮沉。 【注】梁棟,南宋詩人。此詩大約作于南宋滅亡之前(1)對首聯(lián)中的“亂”和“斷”作深入分析。(2) 請結合描寫方法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19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問題。關山月 徐陵關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思婦高樓上,當窗應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陣上祁連。戰(zhàn)氣今如此,從軍復幾年?【注釋】星旗:星名。 疏勒:西域國名,也是其王城。 云陣:軍隊。(1)詩歌前兩聯(lián)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說明。(2) 尾聯(lián)是什么意思?結合“復”字,分析尾聯(lián)所反映的思想情感。20閱讀下面宋

12、詞,回答相關問題。水調歌頭聞采石戰(zhàn)勝張孝祥 雪洗虜塵靜,風約楚云留。何人為寫悲壯,吹角古城樓?湖海平生豪氣,關塞如今風景,剪燭看吳鉤。剩喜然犀處,駭浪與天浮。憶當年,周與謝,富春秋。小喬初嫁,香囊未解,勛業(yè)故優(yōu)游。赤壁磯頭落照,肥水橋邊衰草,渺渺喚人愁。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咀ⅰ?1161年冬南宋官兵“以舟師拒金兵,戰(zhàn)勝卻之”,詞人時滯“楚地”后方。 寫,通“瀉”。剩喜:甚喜。然犀處:指采石磯。(1) 下片采用了大量典故,請簡要分析。(2) 全詞描寫出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21 閱讀下面宋詞,回答后面問題。南鄉(xiāng)子 梅花詞和楊元素蘇軾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踏散芳英

13、落酒卮。痛飲又能詩,坐客無氈醉不知?;ㄖx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1)作者寫梅花而未著一“梅”字,結合上片的寫作方法分析其效果。(2)下片“花謝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與上片有什么聯(lián)系,請簡要概括。22閱讀下面宋詞,回答后面問題。蘇武慢雁落平沙南宋蔡伸雁落平沙,煙籠寒冰,古壘鳴笳聲斷。青山隱隱,敗葉蕭蕭,天際暝鴉零亂。樓上黃昏,片帆千里歸程,年華將晚。望碧云空暮,佳人何處?夢魂俱遠。憶舊游,邃館朱扉,小園香徑,尚想桃花人面。書盈錦軸,恨滿金徽,難寫寸心幽怨。兩地離愁,一尊芳酒,凄涼危欄倚遍。盡遲留,憑仗西風,吹干淚眼。注:錦軸,化用蘇蕙回文詩

14、典故 。金徽,以琴面標志音位的徽代指琴。(1)請從景和情的關系分析上片的表達效果。(2)本詞下片主要寫事,虛實結合,請具體分析。23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問題。巽公院五詠芙蓉亭柳宗元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瀟灑出人世,低昂多異容。嘗聞色空喻,造物誰為工。留連秋月晏,迢遞來山鐘。 注釋: 溽:濕潤。色空:“色即是空”的省悟,出自多心經。佛教謂有形的萬物為色,并認為萬物為因緣所生,本非實有,故謂“色即是空”。晏:晚,晚秋之意。(1)詩中描寫的芙蓉有著怎樣的特點,請簡要概括。(2) 這首詩是寫景詩,是詠物詩,還是哲理詩?請談談你的看法。24閱讀下面唐詩,回答后面問題。房兵曹胡

15、馬杜甫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注釋:這首詩是杜甫早年所寫。大宛:漢西域國名,盛產良馬。竹批:形容馬耳尖如竹尖。峻:尖銳。這是良馬的特征之一。(1)你覺得頷聯(lián)哪兩個字用得最好,請簡要分析。(2)本詩如何“為自己寫照”(讀杜心解語),請從虛實角度加以分析。25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問題。喜遷鶯 曉行劉一止 曉光催角。聽宿鳥未驚,鄰雞先覺。迤邐煙村,馬嘶人起,殘月尚穿林薄。淚痕帶霜 微凝,酒力沖寒猶弱。嘆倦客、悄不禁,重染風塵京洛。 追念,人別后,心事萬重,難覓孤鴻托。翠幌嬌深,曲屏香暖,爭念歲寒飄泊。 怨月恨花煩惱,不是不

16、曾經著。這情味,望一成消減,新來還惡。注:悄:宋人口語,簡直的意思。一成:宋人口語,一點點地,漸漸地。(1)作者因此詩而得名“劉曉行”,詞的上闋從哪些角度表現(xiàn)“曉行”,請簡要分析。(2)你覺得這首詞的骨眼是哪一個字?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26閱讀下面宋詞,回答后面問題。玉樓春錢惟演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注釋:作者一生仕宦顯達,晚年被貶外放,此詞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作。(1)詞的上闋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2)詞的下闋通過什么手法表達了詞人怎樣的心理?27閱讀下面這首唐詩,

17、回答問題。云陽館與韓紳宿別司空曙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1) 結合全詩,分析頸聯(lián)的表現(xiàn)手法及在結構上的作用。(2) 此詩寫別情,請具體分析作者從哪些方面進行表現(xiàn)的。2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按要求回答問題。新年作劉長卿鄉(xiāng)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注:作者貶南巴尉時作。(1)各聯(lián)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請簡要分析。(2)結合第一句的“切”和最后一句的“又”分析作者的心情。29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后面問題。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

18、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姻抑滿皇都。城東早春楊巨源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1)這兩首詩有異曲同工之妙,請從意象選用的角度分析其寓意。(2)兩首詩的寫作方法有很多相同之處,選擇兩點具體分析。30閱讀下面元曲,回答后面問題 中呂山坡羊嘆世 陳草庵 淵明圖醉,陳摶貪睡,此時人不解當時意。志相違,事難隨,不由他醉了齁齁睡。今日世途非向日:賢,誰問你;愚,誰問你! 晨雞初叫,昏鴉爭噪,那個不去紅塵鬧。路遙遙,水迢迢,功名盡在長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舊好;人,憔悴了! 江山如畫,茅檐低凹。妻蠶女織兒耕稼。務桑麻,捕魚蝦,漁樵見了無別話,三國鼎分牛繼馬。興,

19、也任他;亡,也任他?。?)第一支曲作者是如何通過“向日”來感嘆“今日”的?請具體分析。 (2)第二、三支曲是如何通過對比來嘆世的?請簡要分析。第十三單元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參 考 答 案1【答案】(1)前一句寫別后凝望遙山遠水,思念之情達到不堪忍受的痛苦境地;中一句寫柳絮飄飛桃花閃灼,正顯示著紅顏日衰而心上人不在的感傷;后一句寫春雨綿綿的傍晚不得不深居內閣緊掩重門,卻掩不住別后內心的寂寞與悲愁。 (2)前支曲都采用疊詞句,對景物進行充分的渲染,從而創(chuàng)設了思意濃烈的抒情氛圍;后支曲主要采用句式的回環(huán)(連環(huán)),反復的宣泄久別思念的深情,達到一詠三嘆的效果。 【賞析提示】第(1)題題干表明

20、是分析景與情的關系,即如何借景抒情,景方面分析意象和意境,情方面扣緊題目“別情”來概括。第(2)題賞析語言特點,落實到字詞句的具體技巧,分析其效果要具體。2【答案】(1)運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傷春的愁恨,桃花也懂得,粉紅的花瓣點點飄落如紅玉般淚灑,意境極為凄美。作者將那點點落紅看作對自己的同情和安慰,形象的寫出詩人內心的憂愁。 (2)作者想挽留春天,可是春天不可留,但畢竟對春天難舍難分,于是通過想象,將春天擬人化,(想象或擬人)想象春天也在為美好時光的飛逝而痛徹心扉。一個“苦”字,從春本身出發(fā),賦予春以情感,以春的更苦,襯托了作者因春天離去而產生的無限悵惘之情。 【賞析提示】扣緊全曲的傷春

21、之情來答題,第(1)題修辭不能只答一種,作用要落到實處。第(2)題賞析重點語句,要分析所用技巧及其效果,技巧可以從不同角度扣緊一點答即可,可以答修辭中的擬人,也可以答表現(xiàn)手法中的想象或襯托。3【答案】(1)首聯(lián)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離別的筵席即將結束,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緒和寂靜狀態(tài)?!巴隆弊质谷讼氲接H人相對無言、悵然無緒、目光凝望青煙出神的神情, 此時無聲勝有聲,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于沉靜之中更見別意的深沉。 (2)“明月隱高樹”指高高的樹陰遮住了西沉的明月;“長河沒曉天”指銀河淹沒在破曉的曙光中。這一聯(lián)寫出飲宴之久,時光催人離別,意境深沉,暗示難舍難分的心緒。以景襯情,意味深長。 【賞析提示】此

22、詩首聯(lián)寫別筵將盡,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緒和寂靜狀態(tài),頷聯(lián)寫離情的纏綿,頸聯(lián)從室內轉到戶外所見以景襯情,尾聯(lián)寫友人遠去盼望再相聚。兩題可從“遣詞造句”和“手法技巧”上切入分析,從“用了什么”、“有什么作用”兩方面具體分析,最后落實到情感的表達。4【答案】(1)這首詩描寫了江、天、煙、樹四景,組合變化,展示出一幅蒼茫空闊的畫面。 (2)作者采用的是白描手法。所繪之景弘闊蒼茫,表現(xiàn)出作者心胸闊遠,同時也隱隱透露出去程遙遠的慨嘆和對故土的依戀?!举p析提示】鑒賞此詩重點抓住所寫意象及其組合的畫面,體會其蒼茫的意境。第(2)題第一問根據題干的問法不能答借景抒情,第二問結合詩題詩句及注釋回答完整。5【答案】(1

23、)特點是廖廓蒼茫,朦朧凄情,蕭條冷落,寄托了作者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的離愁別恨和孤獨惆悵的羈旅情思。 (2)這一句用委婉含蓄的方式反襯羈旅愁思。不直接寫愁苦,而說只有好夢才能入睡,這里好夢顯然是指親人團聚,而現(xiàn)實是“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作者以虛寫實,以夢境之樂寫現(xiàn)實之悲,悲亦更悲。 【賞析提示】第(1)題抓住意象“碧云”、“黃葉”“寒煙”“斜陽”,從形象、色彩、情調幾方面歸納特點,結合下片把握情感寄托。第(2)題先要理解這句的字面意思,再聯(lián)系上下詩句,分析其表達技巧及其效果。6【答案】(1)不相同?!伴e坐小窗”之“閑”是一種悠閑喜悅之情;“閑敲棋子”之“閑”似閑不閑,表面悠閑,實則無聊而焦躁不安。

24、暮春即事描寫了一位在楊花飛舞的暮春時節(jié)不問世事閑坐小窗邊安靜讀書的詩人形象,約客描寫了一個在夏日雨夜約客下棋而久候客人未至、閑敲棋子內心煩悶的詩人形象。 (2) 這兩首詩表達技巧上的相同點有:寫景動靜結合,以動襯靜。暮詩中慢行的麻雀、輕飄的楊花為閑坐靜讀作鋪墊和映襯。約客中青草池塘的聲聲蛙鳴和閑敲棋子的聲音更襯托了夜半時分的寧靜,反襯出內心的焦慮之情。以細節(jié)描寫表情達意。墓詩中閑坐小窗讀周易的靜景特寫,很能表現(xiàn)一種閑適自在的情趣;約客中“閑敲棋子落燈花”的動作細節(jié)渲染了詩人雨夜等侯客人的焦躁,含蓄而有韻味。對仗修辭手法。【賞析提示】第(1)題辨別情感,應結合全詩整體感悟。人物形象的概括抓住主要

25、事件和情感回答即可。第(2)題需細致研讀,多角度搜索,精當分析,回答出兩點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7【答案】(1)反問,“幾多愁”實指很多愁,又一個秋天來到,詞人愁情無限;“何處是神州”即指無處是神州,山河破碎,神州淪陷,詩人憂憤悲傷;比喻,“英雄恨”如“水東流”,詩人恢復中原施展抱負的雄心也如江水東逝而去,表現(xiàn)了報國無門的悲憤和失望。(2)“漁竿明月上瓜洲”一句刻畫了一個因報國無門,只有在月上瓜州時無奈的于江邊垂釣的漁翁(隱士)形象。這一形象寄托了詞人有心報國卻又迫于無奈只能逍遙江海的抑郁孤獨、悲憤之情?!举p析提示】第(1)題注意答題三步驟:方法解析情感。 此題答設問也可以 ,“幾多愁”

26、后面實際是從三方面回答有幾多愁,即神州淪落之愁、英雄夢空之愁、惟有垂釣之愁。如答用典,能解說清楚亦可。第(2)題注意聯(lián)系上句和本句“惟有”作答。8【答案】(1)借景抒情,首聯(lián)寫出了春風吹綠林木的動態(tài),表現(xiàn)了春風的活力,顯示了春天的生機;頷聯(lián)借子規(guī)鳥的叫聲“不如歸去”反映了蜀客歸家的喜悅之情。(2)頸聯(lián)想象友人喜逢家鄉(xiāng)的燕子,一洗征塵,表現(xiàn)出歸家時輕松愉悅的心情。尾聯(lián)進一步設想友人歸家后悠閑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對友人真誠的祝福,也暗含著詩人對超脫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举p析提示】第(1)題答虛實結合也可,實寫春天到來,杜鵑鳴叫;虛寫在這美好的時節(jié),孩子盼望父親的歸來及父親終于歸家。答別的言之成理亦

27、可。第(2)題意思對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也可。9.【答案】(1)主要是對比,將當年的“金鑾同唱第”與如今的“薄宦老天涯”“空負曲江花”對比,將“春風上國繁華”與“老天涯”“十年歧路”對比,既表現(xiàn)了久別重逢的喜悅,又反映了宦海沉浮的悲惋無奈。(2) 虛實相生,想象奇特。詞人忽發(fā)奇想,將本來荒僻的閬州點化為神仙閬苑,賦予閬州神話般的美麗,虛實處理得當,富有浪漫色彩?!伴伾健蓖ā伴佋贰?,“滁州”望“閬州”,展現(xiàn)了多重時空的組合變化?!奥務f”二字導入傳說,接以“樓高”句設想將來,虛實結合,揮灑自如。 【賞析提示】第(1)題題干要求答主要方法,所以答題要從整個上片去概括。第(2)題要結合注解來答題,

28、語言的組織言之成理即可。10【答案】 (1)“催”字表現(xiàn)擊鼓開船,催促離人上船出發(fā);而“留”字表現(xiàn)樓上把酒話別,難舍難分。同一時間,不同地點,一“催”一“留”,鮮明的對比把將別而又不忍離別的情景映襯得十分強烈。 (2)江潮來去容易,友人一別難相逢。飲盡此杯,不知何日才能重逢同飲。(或答“今日樽空而潮載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復送君歸來”)借江潮抒別情,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匯著詞人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浩渺的情思。從將別想到別后,筆意拓展,以問句結尾,表達了作者與好友的深厚友情和依依惜別之情,寄托了重逢的希望,情深意長。【賞析提示】第(1)題“催”之急更見“留”之切,所以答題時可從“催”與“留”的對比中去

29、分析其表達效果。第(2)題從情與景的關系上去分析,一是要分析出詞作表達的感情,二是要分析出這一感情是如何通過寫景表達出來的。11【答案】(1)詩人連用兩個比喻,說水仙花骨如沉香肌如玉,寫出了水仙花沁人的芬芳和晶瑩澄澈之美。詩人用兩個對比,與酴醾比香突出水仙暗香濃郁;與梅比枝條為顯示水仙的柔弱。 (2)水仙花雖然生長的環(huán)境不佳卻擁有晶瑩澄澈之美和沁人的芬芳及陰柔之美。詩人借水仙花自況,自己滿腹經綸,才華橫溢卻長久被貶偏遠之地,“可惜”二字飽含詩人無限感慨,而“隨緣”又顯出詩人無可奈何之情?!举p析提示】第(1)題的比喻容易被疏忽。第(2)題關于水仙花的特點容易疏忽了“借水開花”“糞壤能開”的特點。

30、作者寫作意旨要結合注解及作者身世來分析。12【答案】(1)“忽與春風動”點出時間。“忽”字、“動”字下得特別精當。春天的花草樹木,往往頭一天看還光禿禿的,第二天卻忽然隨著春風綻出顆顆新芽?!皠印弊植粌H是說萌芽的發(fā)生,還指它在春風吹拂下不斷成長;它一經萌芽,不久就要長出枝葉,開出鮮花。出游的念頭也是如此,它一經產生,就不斷滋長,變得愈來愈強烈。(2)通篇由幾個比喻構成。第一句把歐陽秀才的出游念頭比作一經萌芽就不斷生長的花草樹木,顯示了其出游念頭的強烈。第二句把游歷生活比作夢,歐陽秀才去江西后行蹤不定、豐富多樣、難以預測的生活就像一場變幻莫測、飄忽無定的夢。這兩個比喻新穎貼切,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歐陽

31、秀才對未來游歷生活的美好憧憬。第三句把歐陽秀才比作鳳,表達了對門人才華出眾的贊賞,也是對門人的勉勵,愿他振翅高飛,奮力進取。第四句把歐陽秀才將去的地方比作桂林,把損友比作烏鴉,表達了作為老師對門人的諄諄囑咐,希望門人去江西后,善自擇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處和往來。第五句把考中功名比作攀桂折枝,希望門人不要放棄科舉,并祝愿門人他日科舉及第,不負所學,施展平生的抱負?!举p析提示】第(1)題結合句子作具體解釋。第(2)題舉例分析,列舉不少于兩例,要具體分析比喻的構成及其作用。13【答案】(1)兩字運用了擬人手法,“拂”,即吹拂,竹聲蕭蕭拂琴,寫出了竹聲的美妙含情,令人神往;“侵”寫出了竹的影

32、子映在棋盤上,似與人同樂。這兩個傳神的動詞,讓竹葉蕭蕭的聲音和青青的姿影介入詩人的生活,從而把人和竹聯(lián)系起來,營造出一個物我同趣、無限清歡的意境。 (2)詩中竹子具有不與百花爭春、不怕嚴寒、獨守堅貞、高潔的特點。作者以竹自喻(或托物言志),表達了詩人孤獨而堅貞不渝的情懷和不畏嚴酷環(huán)境、頑強抗爭的品格。【賞析提示】第(1)題扣緊方法和效果進行賞析,注意答題步驟。第(2)題特點要概括全面,分析情懷最好要答出表達技巧。 14【答案】(1)“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一個“怨”字,賦予“清瑟”人的情感,凄清的琴聲撩人幽怨,讓人徹夜難眠,就好像風雨繞弦使人生出無盡悲哀。這樣寫,

33、既為“思”設計了背景,渲染了氣氛,又為全詩奠定了深夜思鄉(xiāng)的凄涼的感情基調。 (2)“殘月下章臺”,寫一鉤殘月掛柳梢,那清幽、昏黃的光在地上篩下班駁的影子。詩人望月懷人,多么渴望能與親人故舊團聚啊!殘月未圓,更增幾許凄涼。“芳草已云暮”,芳草綠了,又枯了;而故人依然久久未來,可見詩人的失落與悵惘?!扒镅阌帜匣亍?,點出時當冷落的清秋節(jié),每每看那結伴南飛的大雁,詩人內心就不禁情潮翻涌,愁思百結。著一“又”字,說明這樣郁郁寡歡的日子,他已過了多年,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也無可奈何,這就將悲情推到了一個高潮?!举p析提示】第(1)題要注意暗含的比喻,作用需具體分析。第(2)題也可以一起簡潔回答:作者借

34、章臺的殘月、遲暮的芳草和南飛的秋雁表達了孤燈夜思、故人未來、家書難寄的凄涼哀怨而無奈的情感。15【答案】(1)兩詩的主人公都是思念征夫的妻子。所不同的是秋歌是群體形象,冬歌是個體典型。冬歌通過一連串動作“絮”“抽”“把”“裁”“縫”描寫了一個急切、緊張地為遠在邊關的丈夫趕制冬衣的女子形象,又通過心理鋪敘,表現(xiàn)了思婦埋怨驛使明朝就要出發(fā),而后又擔心驛使走得太慢的矛盾心理,深刻反映了妻子對邊關丈夫的擔心和思念之情。 (2)秋歌是正面直接寫思念之情,而冬歌卻純從側面落筆,通過形象刻劃、動作細節(jié)描寫、心理鋪寫相結合,寄托對丈夫的思念與關心,具有情節(jié)性和戲劇味。 【賞析提示】第(1)題后一問要具體分析人

35、物的描寫方法和人物形象特點。第(2)題從抒情方式入手,一正面一側面,一直接一間接,正面好分析,側面要分析具體方法。16【答案】(1)詩歌描寫了暮天、清楓、霜葉、孤城、獨鳥、渡口、月初上等意象。這些意象的作用有兩點:交代時令景象烘托渲染了郁郁的離情,暗示了作者凄清悲愁的內心世界。 (2)詩歌從日暮時分,寫到夜色漸濃、城門關閉、明月初上,作者孤獨地思鄉(xiāng),直到夜闌人靜,思鄉(xiāng)之情正濃時,忽然聽到閨中思婦搗寒衣。時間上的遞承,透露出作者思鄉(xiāng)感情逐漸加重的心路歷程?!举p析提示】第(1)題意象要全部找到,作用要從不同角度概括全面。第(2)題要從文本出發(fā)簡明概括時間的推移過程及情感的變化。17【答案】(1)使

36、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首句中,在鳩鳥的呼喚下,雨水催促著芳草、樹林,形成了一片新綠。“春光還與美人同:論心空眷眷,分袂卻匆匆”中,把春光說成與美人一樣,在相聚的時候,彼此間無限眷戀,但說到分手就這樣依依不舍地分手了,生動形象地展示出詩人戀春又惜春的真摯感情。 (2)上闋因惜春惜別,因此帶有些“眷戀”“憂怨”之意;但詩人寫本詞時,正要走上他渴望已久的軍旅道路,實現(xiàn)抱負,因此下闋收尾處寫半廊花月為伴一路清風相送,有了御風前行的輕快和高興之情。【賞析提示】第(1)題不能只分析一種修辭,第(2)題要結合上闋和注解分析出其情感的變化來。18.【答案】(1)首聯(lián)描繪了山村雨后溪水漫流,道路被淹沒而時隱

37、時現(xiàn)的迷漫景象,一“亂”一“斷”,暗寓國家處于風雨飄搖之中,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國家和個人的前途渺茫,杳不可知。 (2)頸聯(lián)運用雙關描寫人物心理,表面寫水深川難濟,實際上深沉地表達了詩人恢復中原、振興國家的抱負無法施展的憤激之情。尾聯(lián)通過細節(jié)描寫其心理,只好袖手歸來,看鷗鳥浮沉,表面悠閑,實則無力也無奈。(或者用“通過的方法描寫了一個的人物形象”格式回答)【賞析提示】第(1)題結合注解分析,從表層到深層,意思對即可,一、二句的寓意分開寫亦可。第(2)題既要分析描寫方法,也要概括人物形象特點,語言組織可不拘一格。19.【答案】(1)虛實結合。關山客子憶念秦川是實寫,思婦夜間未眠當窗遠眺丈夫是虛寫,

38、虛實結合表現(xiàn)了遠在關山的客子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或答想象,客子身處邊塞想象妻子深夜不眠的情景;或從對方寫起(襯托),用家中思婦的不眠襯托軍中客子的思鄉(xiāng)。)(2)尾聯(lián)意思是:目前的戰(zhàn)爭氣氛還是很濃厚,不知道我還要從軍多久?一個“復”字表明自己長年駐守邊關難以回家,并且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家,傾泄出無盡的哀怨之情。【賞析提示】第(1)題答出方法外還要答出情感。第(2)題重點分析“復”蘊含的心理。20.【答案】 (1)下片開始借周瑜和謝玄在年少時就建立了功勛,表現(xiàn)了詞人對周瑜和謝玄的欽佩與向往;中間寫當年赤壁之戰(zhàn)和淝水之戰(zhàn)的地方如今只剩落照和衰草,只能喚起人們遙遠無際的憂愁;最后用宗愨“愿乘長風

39、破萬里浪”和祖逖“中流擊楫而誓”的典故表達自己恢復中原、報效國家的宏偉志向。 (2)全詞描寫了這樣一個愛國志士的形象:“聞捷”以后興奮喜悅,想到未能親自參戰(zhàn)又遺憾失落,對英雄人物追慕贊揚,看到從前的戰(zhàn)場如今一片荒蕪又悲愁感傷,最終充滿豪情地渴望建功立業(yè)。 (也可用“描寫了一個的愛國志士形象”格式)【賞析提示】第(1)題典故較多,能基本表述即可,關鍵答出典故的作用。第(2)題結合全詞分析出作者復雜的心理。21.【答案】(1)上片用襯托寫梅,先用寒雀爭鬧枝頭觀看,側面表現(xiàn)梅花之盛;再寫客來花下坐賞,反映梅花之美,招人喜愛;最后寫花落酒杯進一步體現(xiàn)梅花之美好。(2)采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以味覺替代視

40、覺,暗寫“梅子”已初掛枝頭,頗有新意。有一點梅子已著枝頭,照應了上片開頭描寫的梅花盛開的情景?!举p析提示】第(1)題答側面描寫,最好答出具體方法,并結合語句作具體分析。也可答以雀襯梅、以人襯梅、以酒襯梅。第(2)題可另外加答采用疊詞,但僅答出采用疊詞不可。與上片的關系,從別的方面答,能自圓其說亦可。22.【答案】 (1)上片一開始寫雁陣掠過,飛落沙灘;秋水生寒,煙籠水上,顯得冷寂荒涼,為全詞定下了凄涼的基調。接著寫山色有無,暗示著歸途遙遠,黃葉蕭蕭,頓覺秋思難以排解。最后寫殘照當樓,暮云四合,透出思家難歸夢魂難會的悲愁。(2)下片回憶舊游,從虛處下筆,春光美好,桃花明亮,人面生輝 ,那記憶中的

41、美好時光,與眼前的蕭索環(huán)境成了鮮明的對比。接著從對方設想,寫女方對自己的思念,錦中字,琴中音,總道不出別恨,相思之苦可以想見。下文拉回到眼前,雙方合寫,想要以酒解“兩地離愁 ”,但杯酒豈能解得?最后詞人只有丟下酒杯,無限凄涼地獨倚危欄,徘徊樓頭,潸然淚下,任西風為之拭干淚水?!举p析提示】第(1)題所寫景物要全面概括,襯托的情感要概括得具體而準確。第(2)題從寫事入手,回答出作者如何將過去和現(xiàn)在、自己和對方恰當融合。23.【答案】 (1)詩中芙蓉具有清香四溢、色彩鮮艷、瀟灑出塵、千姿百態(tài)的特點。(2)例一:寫景詩。作者通過描寫千姿百態(tài)、美艷飄香的芙蓉,并流連忘返,表達了對芙蓉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42、例二:詠物詩。作者借清香四溢、瀟灑出塵的芙蓉自況,透露出其高雅的品節(jié)和追求。最后的山寺鐘聲,也透露了作者向往佛學禪境的思想。 例三:哲理詩。芙蓉一天中顏色可產生變化,作者由花自然聯(lián)想佛學中色、空的比喻,詩中的“色”一語雙關,既指芙蓉花的顏色,又泛指世間事物。不知造物界到底是誰在巧奪天工,創(chuàng)造出芙蓉花這樣美麗的景物呢? 蘊含的哲理令人玩味?!举p析提示】第(1)題用幾個詞語準確概括即可。第(2)題最好選取一種,結合語句具體分析。如果綜合分析,能說清楚也可。24.【答案】 (1)頷聯(lián)寫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銳利勁挺,“批”字寫雙耳直豎,有一種挺拔的力度,駿馬的昂藏不凡已躍然紙上;接著順勢寫其四蹄騰空、凌

43、厲奔馳的雄姿,“入”字不寫四蹄生風,而寫風入四蹄,別具神韻,駿馬的風馳電掣微妙逼真。(回答“峻”和“輕”也可以?!熬睂戱R的氣概,“輕”寫它的疾馳。具體分析之) (2)前四句正面寫馬,是實寫,描畫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馬”形象,后四句寫馬的品格,是虛寫,寫它縱橫馳騁,萬里橫行,使人信賴,令人期望。作者看似寫馬,實是自己志向的寫照,表達了渴望建功立業(yè),封侯萬里的志愿。 【賞析提示】第(1)題兩種答案都行,關鍵是分析到位。第(2)緊扣虛實手法,分析其如何詠物抒懷。虛實方面回答先寫物后抒情也可。25.【答案】 (1)聽覺角度。角聲催促,鳥還未被驚醒,鄰戶的雞已啼鳴,這是凌晨在驛站客舍聽到的情景,點明題

44、中的 “曉”字。視覺角度。連綿村莊,晨煙未散,行人起,叢林中殘月在天,這是曉行所見的情景。 感覺角度。眼淚被寒霜微微凝結,為御寒而喝的酒,還不夠抵抗天氣的寒冷,這是寫曉行的感觸和感受。(2)從全篇看,上片寫清早動身,疲于奔波,京洛風塵,一再重染,是旅途之“倦”;下片寫別后思念,錦書難托,怨月恨花,一再煩惱,是情懷之“倦”。故“倦”字可作一篇之骨眼,表現(xiàn)了宦情和愛情的雙重失意?!举p析提示】第(1)題從別的角度答題只要能自圓其說也可以。最少答出兩個角度。第(2)題回答“嘆”或者“怨”“恨”分析恰當也可以。26.【答案】 (1)以樂景襯哀情。作者以明麗的景色反襯自己凄暗的心情,強烈地表達出對時光飛逝、生命無多的感傷。(2)對比,從前的情懷今已成衰晚,從前的朱顏今已暗換,從前因病而厭棄杯酒,現(xiàn)在須借酒澆愁而唯恐杯淺,真切地表現(xiàn)了他無可奈何的心境和作為一個政治失意者的絕望心情?!举p析提示】兩個題都要聯(lián)系整個上片或下片,第(1)題答借景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