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5.18《訓儉示康》教案(1)(滬教版第四冊)_第1頁
高中語文:5.18《訓儉示康》教案(1)(滬教版第四冊)_第2頁
高中語文:5.18《訓儉示康》教案(1)(滬教版第四冊)_第3頁
高中語文:5.18《訓儉示康》教案(1)(滬教版第四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訓儉示康教案司馬光一、教學目的:1.借鑒古人崇尚節(jié)儉、反對奢靡的思想作風;2.學習本文采用大量事例進行論證的方法。二、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 本文例證的不同角度。2.難點: 訓誡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作風。三、教學時數(shù):課內(nèi)自讀課文 兩課時四、教學步驟:第一課時字詞正音:赧nn(因害羞而臉紅) 忝tin(辱,謙詞) 簪zn(簪子) 垢 gu(污穢)嗤ch(嘲笑)行xng(行酒) 酤g(通沽,買酒) 脯f(干肉) 醢hi(肉醬)觴shng(酒杯) zhn(稠粥)gu(盛食物的器具) hng(帽帶) 兌zhu(梁上短柱) qi(泥鰍)作者和司馬康:作者已在赤壁之戰(zhàn)中講過。司馬康是司馬光的兒子,字公休

2、,從小嚴謹、聰明、博通古書,曾任校書郎、著作佐郎兼侍講,為人廉潔,口不言財,可見受司馬光的影響很深。解題:本文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教誨他兒子司馬康的一篇文章,訓: 訓誡。儉:節(jié)儉。示:給看。要求司馬康崇尚節(jié)儉,不要追求奢靡,并教誨子孫崇尚節(jié)儉。吾本 寒 家,世 以清白 相承。吾性 不喜(出身在)貧寒 一代一代(都) (的家風) 繼承 生性 喜歡華 靡,自為乳兒, 長者加 以金銀 華美之服, 輒 羞豪華奢侈 從做嬰兒(時起)長輩 (在我身上)把飾有金銀的 衣服(我)總是害赧棄去之。二十忝科名, 聞喜宴 獨 不戴花,同年曰:“君羞 扔掉它 20歲考中進士 (參加) (時)只有(我) (花是)

3、忝: 辱,謙詞,忝列賜不可違也?!蹦唆?一花。平生衣 取 蔽寒,食 取充 腹,亦才在帽檐上插上 一向穿衣(只)求御寒 食物 填飽肚子不敢服垢弊 以矯 俗 干 名,但順吾性而已。眾人皆以 奢 靡穿臟破的衣服 違背世俗常情追求名譽 本性 認為奢侈浪費為榮,吾心獨 以儉 素為 美。人皆嗤 吾固 陋,吾不以(之)為病,應是光榮 獨自 節(jié)儉樸素看作美德 嘲笑 固執(zhí)不大方 缺陷之 曰: “孔子稱與其不遜 也 固 寧,又曰以 約 失之 者鮮他們 說 謙遜 不如固執(zhí)不大方 因為儉約而犯過失的矣,又曰士志于道 而恥惡衣 惡食者,有志于探求真理而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為羞恥的讀書人(這種人)是者:定語后置的標志未足

4、與(之)議也,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 儉相 詬 病, 嘻,不值得 談論 卻因為 互相譏議認為是缺點異 哉!”(真)奇怪呀本段從司馬光自己從小不愛奢靡寫起,寫了幾件自身的事例。接著以自己和眾人對比,以古人和今人對比,引用孔子三句話,并把節(jié)儉提到美德的高度來論述,批判了“以奢靡為榮”的不良風氣。近歲風俗尤為侈 靡, 走卒 類 士 服,農(nóng)夫躡絲 履。年 氣尤其奢侈浪費 當差的大多(穿)士人的衣服 穿絲織品做的鞋吾記天圣中,先公為群牧 判官,客至未嘗不置 酒, 或 三年間 父親 作 司的 擺設酒席 (但)有時斟酒行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于市,果 止于梨、栗、棗、柿之類, 肴 止次有時五次 水果限于

5、這一類 下酒菜于脯、醢、菜羹,器 用瓷、漆: 當時士大夫家皆然, 人不 相 非干肉 肉醬 湯 食具 瓷器漆器 都這樣 并不互相譏評也。會 數(shù) 而禮 勤,物 薄而情 厚。近日士大夫家,酒 非聚會次數(shù)多 禮意殷勤 食物少 感情 來 (如果)不是(照)內(nèi) 法, 果、肴 非遠方珍 異,食 非多 品, 器宮內(nèi)釀酒的方法(釀造) (如果) 奇珍異品 食物(如果) 很多品種 食皿(21)非滿 案,不敢會 賓 友, 常 數(shù) 月 營聚,然后具 擺滿桌子 約會招待客人朋友 往往(先用)幾個 (的時間)準備敢發(fā)書(22)。茍 或 不然(23),人爭非 之,以為 鄙(24) 吝(25),才 請?zhí)?如果有人 這樣做 非

6、議他 (他)沒見過世面舍不得花錢故不隨 俗 靡(26)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弊(27)如是,居 位 者(28)雖(29)跟著習俗順風倒 敗壞 身居高位 雖然頹弊如是:如是頹弊不能禁, 忍 助 之 乎!禁止(難道能)忍心助長這種風氣嗎本段回憶自己的父親招待客人的情況,與“近日士大夫家”對比,指出“近日”風氣與自己父親時大不相同,說明“近歲風俗尤為侈奢”“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又聞昔 李文靖公為相, 治居第于封丘門內(nèi),聽事前 僅從前 (的時候)修筑住宅 廳堂 前面僅僅容 旋馬?;蜓云涮υ? “居第當傳子孫,此為 宰相聽事能夠讓一匹馬轉(zhuǎn)過身 狹窄 是 作為誠 隘, 為太祝、奉禮 聽事已

7、寬矣。”參政魯公為諫官,確實 (用作)當 (的我的子孫的) 當 時真宗遣使急 召 之,得 于酒家。既入, 問其所來, 以實 對。上曰:派人緊急召見 找到 館 (宮) 從哪來 用實話“卿為清 望 官,奈何 飲于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清高有名望 為什么果,故就酒家觴之?!鄙弦?之)無 隱, 益 重 之。張文節(jié)為相,自喝酒 因為 沒有隱瞞 越發(fā)尊重 自己奉養(yǎng) 如 河陽掌書記時,所親 或 規(guī)(21)之曰: “公今受 俸 不少,生活享受如同當 判官時一樣 親近的人有的規(guī)勸 領取俸祿而自奉 若此, 公雖自信 清 約,外人 頗有 公孫 布被生活享受 (節(jié)儉) 知道清廉節(jié)儉 譏諷你 點(像)

8、公孫弘蓋布之譏。公宜 少 從 眾。”公嘆曰: “吾今日之俸, 雖 舉家被 你應該稍稍隨從眾人(的作法) 現(xiàn)在 俸祿(這么多)即使全家錦衣 玉食, 何患不能? 顧人 之常情,由儉入 奢 易,穿綢緞衣服吃珍貴的飲食 還怕不能做到嗎 只是人們 進入奢侈容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能長 有? 身 豈 能長存? 一旦異于長期享有嗎 身體健康難道 保持(如果)有一天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必 致 失所。豈若 吾居位立刻 一定會招致(饑寒)無所依 何如(不論) 做官去 位身在 身亡 常 如 一日乎? 嗚呼! 大 賢 之深謀遠慮,或不做官活著或死了(家中的生活)固定像(同) 天 大的賢才的豈 庸 人所及哉

9、?難道是平庸的人比得上的呢本段引述李文靖公、參政魯公、張文節(jié)公三個人崇尚節(jié)儉的言行,并加以贊揚。第二課時御孫曰: “儉, 德 之共也; 侈, 惡 之大也?!笔?各種)品德 共同(特點) 是(各種)罪惡中 大罪共, 同也, 言有德 者皆 由儉來也。夫儉則 寡欲, 君子 寡欲就是 是說 好品德 都是 的 就會 貪欲 有地位的人則不役 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 寡欲則能謹 身 節(jié) 用,遠役使被外物 行正直之道 沒有地位的人 約束自己節(jié)約費用 避于:表被動,引進主動者,被罪 豐 家,故曰: “儉,德之共也?!背迍t多欲,君子多欲則貪 慕 富貴,免犯罪豐裕家室 貪圖羨慕枉 道 速 禍,小人多欲則多 求 妄

10、 用, 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不走正路招致禍患 多方營求隨意浪費 (最后) 作 必賄,居鄉(xiāng)必盜,故曰: “侈,惡之大也?!比皇苜V 作平民 盜竊本段引御孫的話并加以解說,從道理上闡明“儉”和“奢”產(chǎn)生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的必然性。昔 正考父 粥 以糊口, 孟僖子 知 其后 必有達 人。季古時候 用稀粥來維持生活 (因此)推知 后代 顯達的文子相 三君, 妾 不衣帛, 馬不食粟,君子以為 忠。 管輔佐 國君 (他的)小妻 穿絲綢衣服 喂糧食 認為(他)忠于(國君)仲 鏤 朱 , 山節(jié) 藻 ,(使用)刻有花紋的食具,紅色的帽帶(住宅上邊)刻著山岳的斗拱,上邊畫著水藻孔子鄙其小器。 公叔文子享 衛(wèi)靈公,史 知

11、 其的梁上短柱 看不起他,批評他器量狹小 宴請 知道他(一及 禍, 及 戌, 果以 富 得定會)遭到災禍 到了(文子去世,文子的兒子)公叔戌(時)(公叔戌)果然因為富裕招罪出亡。何曾日 食 萬 錢, 至 孫 以 驕溢 傾家。逃亡 一天吃飯(要花)一萬個銅錢 到了孫子這一代因為奢侈傲慢而家人。溢:滿石崇以奢 靡 夸(于)人,卒 以此死(于)東市。近世寇萊公豪 侈 冠死光 用奢侈浪費向人夸耀 終于因此 刑場上 近來 豪華奢侈名冠一時,然 以 功業(yè)大,人 莫 之非,子孫習其家風,今多 窮但是因為(他) 人們中沒有人指責 習染 多數(shù)否定句,代詞作賓語前置困。其余以儉立 名,以奢自敗 者 多矣,不可 遍

12、數(shù),聊 舉立下(好)名聲 自招失敗的事例還很多 (完全)列舉 姑且數(shù)人以訓 汝。汝非徒身當 服行,當以(之)訓汝子孫,使(之)知 前輩之教誨 不只 本身應當實行 了解風 俗 云。(生活)作風習俗;云:句末助詞舉出正考父、季文子、公叔文子、何曾、石崇、寇萊公的事例,用事實來證明“儉”和“侈”的結(jié)果截然不同。最后提出寫作本文的目的,是要司馬康“非徒身當服行,當以訓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睂懽魈攸c:舉例繁富而不顯累贅:文中列舉了12個人的事例,從正反兩方面說明節(jié)儉的重要性。一篇不長的文章里用這么多恰當?shù)睦C是比較少見的。作者先以自己例,現(xiàn)身說法,接著又以他父親為例。這兩個人的事例,是從家風的角度,

13、以長輩的身分,正面教誨后代,娓娓而談,特別親切。第三段舉的三個事例,主人公都是宋朝初年的人,與司馬光父子不同時而同朝,而且這三人都是宰相或副宰相(參知政事),與司馬光的地位相同,以這樣同朝同地位而同樣節(jié)儉的事例教育后代,同樣使人感到親切。這三個事例論證的角度各不相同,事例雖多而不重復。李文靖公是廳堂狹窄居室問題;參政魯公是家無器皿、肴、果待客飲食問題;張文節(jié)公是做宰相后,“自奉養(yǎng)”如當掌書記時地位變了,節(jié)儉作風不變。所引李、張兩人的話,也不是一般的說教,而是深謀遠慮,各有獨到之見,是至理名言,使人信服。第五段一連舉了七個人的事例,事例更多,但因為論證的角度和典型意義不盡相同,仍不覺累贅。前面兩個事例從正面說明“以儉立名”,后面五個事例從反面說明不儉必“自敗”。同樣是說明不儉自敗的,各個事例的具體情況又各有不同:有的當代就敗,如石崇喪生;有的身后敗名,如管仲受譏;有的禍延子孫,如公叔文子、何曾;有的本人和子孫都受其害,如寇萊公雖因“功業(yè)大,人莫之非”,但畢竟豪侈是缺點,受到司馬光委婉的非議,而且“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這些事例,都是有根有據(jù),確鑿無疑的。作者對12個事例的表達,能夠根據(jù)內(nèi)容的不同而各有變化: 有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