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概論_第1頁
世界地理概論_第2頁
世界地理概論_第3頁
世界地理概論_第4頁
世界地理概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世界地理 胸懷決定世界大小,夢想決定旅程遠近!胸懷決定世界大小,夢想決定旅程遠近! 世界地理的學習基本方法:世界地理的學習基本方法: 1、明確位置:、明確位置: 在哪里在哪里 2、明確事物:、明確事物: 有什么有什么 3、明確地區(qū)特征及成因:怎么樣?為什么?、明確地區(qū)特征及成因:怎么樣?為什么? 4、區(qū)域人地關系:怎么了?怎么辦?、區(qū)域人地關系:怎么了?怎么辦? 世界地理的學習世界地理的學習方法方法: 綜合分析和比較分析綜合分析和比較分析 本節(jié)學習目標: 1、認識世界陸地和海洋主要分布特點 (不看地圖能想得起來主要的陸地和海洋分布在 什么半球) 2、認識七大洲基本輪廓

2、,經(jīng)緯度位置、相對位置; 掌握七大洲分界線; 3、掌握主要的海洋(四大洋的大小、位置);在 地圖上能快速找出主要的海峽、海灣; 一、全球海陸分布一、全球海陸分布 地球總面積地球總面積5.1億平方千米億平方千米, 其中海洋面積占其中海洋面積占71%,陸地面積占陸地面積占29% 亞洲亞洲 亞歐大陸亞歐大陸 格陵蘭島格陵蘭島 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半島 非非 洲洲 大洋洲大洋洲 南南 美美 洲洲 亞洲亞洲 歐歐 洲洲 北北 美美 洲洲 南南 極極 洲洲 大洲輪廓大洲輪廓 阿拉伯半阿拉伯半 島是最大島是最大 半島半島 五大海灣五大海灣孟加拉灣墨西哥灣,幾內(nèi)亞灣,孟加拉灣墨西哥灣,幾內(nèi)亞灣, 阿拉斯加灣,哈德

3、遜灣阿拉斯加灣,哈德遜灣。 洋洋 海洋海洋 的中心的中心 部分。部分。 洋、海、海峽、海灣的概念洋、海、海峽、海灣的概念 內(nèi)海內(nèi)海 深入大深入大 陸內(nèi)部,只陸內(nèi)部,只 有有狹窄狹窄水道水道 與海洋相同與海洋相同 的海。的海。 海海 大洋大洋 邊緣部邊緣部 分。分。 陸間海陸間海 介介 于大陸之間于大陸之間 的海。的海。海峽海峽 兩個兩個 海區(qū)之間狹海區(qū)之間狹 窄的水道。窄的水道。 海灣海灣 向向 陸地凹進陸地凹進 的海域。的海域。 00 亞亞 洲洲 歐洲歐洲 烏拉爾山、烏拉爾烏拉爾山、烏拉爾 河、大高加索山脈、河、大高加索山脈、 土耳其海峽土耳其海峽 非非 洲洲 直直 布布 羅羅 陀陀 海海

4、峽峽 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 北北 美美 洲洲 白令海峽白令海峽 南南 美美 洲洲 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 南南 極極 洲洲 大洋洲大洋洲 180180 德雷克海峽德雷克海峽 (1)七大洲)七大洲 亞洲、印度洋、非洲、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亞洲、印度洋、非洲、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 大洋洲、太平洋。大洋洲、太平洋。 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七大洲的面積比較七大洲的面積比較 亞洲、非洲亞洲、非洲埃及埃及 太平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 北美洲、南美洲北美洲、南美洲 巴拿馬巴拿馬 (2)四大洋)四大洋 全部在北半球的北冰洋,全部在東半球的印度洋全部在北半球的北冰洋,全部在東半球

5、的印度洋 跨南北半球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跨南北半球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跨東西半球的: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跨東西半球的: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合恩角的西經(jīng)合恩角的西經(jīng) 6767經(jīng)線經(jīng)線 丹麥海峽丹麥海峽冰島冰島法羅群島法羅群島設得蘭群設得蘭群 北冰洋與太平洋北冰洋與太平洋 之間有白令海峽之間有白令海峽 世界重要海峽、運河世界重要海峽、運河 白令白令 海峽海峽 白令海峽白令海峽 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 曼德海峽曼德海峽 曼德海峽曼德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直布羅陀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直布羅陀海峽 土耳其海峽土耳其海峽 土耳其海峽土耳其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 霍

6、爾木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 英吉利海峽英吉利海峽 英吉利海峽英吉利海峽 德雷克海峽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德雷克海峽 莫桑比克海峽莫桑比克海峽 莫桑比克海峽莫桑比克海峽 臺灣海峽臺灣海峽 臺灣海峽臺灣海峽 朝鮮海峽朝鮮海峽 朝鮮海峽朝鮮海峽 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 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 北海北海-波羅的海運河波羅的海運河(基爾運河基爾運河) 基爾運河基爾運河 麥哲倫海峽麥哲倫海峽 麥哲倫海峽麥哲倫海峽 五、世界陸地地形與海底地形五、世界陸地地形與海底地形 地形類型海海 拔拔 高高 低低地面起伏特征地面起伏特征著著 名名 地地 形形 山地山地 一般在一般在50

7、0500米米 以上以上 峰巒起伏,峰巒起伏, 坡度陡峻坡度陡峻 阿爾卑斯山、喜阿爾卑斯山、喜 馬拉雅山系、科馬拉雅山系、科 迪羅拉山系迪羅拉山系 平原平原 一般在一般在200200米米 以下以下 平坦廣闊或平坦廣闊或 略有起伏略有起伏 亞馬孫平原、東亞馬孫平原、東 歐平原歐平原 丘陵丘陵 較低,在較低,在500500 米以下米以下 起伏較小,起伏較小, 坡度和緩坡度和緩 中國東南丘陵中國東南丘陵 高原高原 較高,在較高,在500500 米以上米以上 地面坦蕩,地面坦蕩, 邊緣陡峻邊緣陡峻 青藏高原、巴西青藏高原、巴西 高原高原 盆地盆地無固定標準無固定標準 四周高,中四周高,中 間低間低 剛果

8、盆地、塔里剛果盆地、塔里 木盆地木盆地 1.陸地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及其特征陸地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及其特征 4、世界的自然資源、人口的增長和分布。 (1)了解世界主要自然資源的分布、利用保護 (2)掌握世界人口增長、分布的特點及原因。 5、世界主要人種的分布 掌握世界三大人種的體質(zhì)特征和分布地區(qū)。 6、世界的國家和地區(qū) 掌握世界主要地區(qū)和國家的分布及其自然地理 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考綱要求: 中高周低高山廣。中高周低高山廣。 地形復雜起伏大,地形復雜起伏大, 亞洲亞洲 色種多色種多 中褐邊綠中褐邊綠 阿阿 爾爾 卑卑 斯斯 山山 波波 德德 平平 原原 東東 歐歐 平平 原原 斯斯 堪堪 的的 納

9、納 維維 亞亞 山山 脈脈 40N 20E0色種單一,綠色為主色種單一,綠色為主 歐洲:歐洲:起伏較小,平原為主起伏較小,平原為主,海拔最低海拔最低 埃塞爾比亞埃塞爾比亞 高原高原 東非高原東非高原 南非高原南非高原 剛果盆地剛果盆地 撒哈拉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 高原為主高原為主 地勢由東地勢由東 南向西北南向西北 傾斜傾斜 馬馬 達達 加加 斯斯 加加 島島 20E 非洲非洲 0 黃色為主,黃色為主, 集中東南部集中東南部 120E 150E 東條黃東條黃 中片綠中片綠 西片黃西片黃 地形呈三部分分布:地形呈三部分分布: 西部高原西部高原 、中部平、中部平 原、原、 東部山地東部山地 澳大利亞

10、澳大利亞 海海 岸 岸 山 山 脈 脈 落落 基 基 山 山 脈脈 科科 迪 迪 勒 勒 拉拉 山 山 系 系 大大 平平 原 原 拉布拉多拉布拉多 高原高原 阿巴拉契亞山脈阿巴拉契亞山脈 90W 西褐中綠西褐中綠 東黃,縱東黃,縱 列分布列分布 西部山地、中部平西部山地、中部平 原、東部高原,南原、東部高原,南 北縱列分布北縱列分布 北美洲北美洲 120W60W 安安 第 第 斯 斯 山 山 脈 脈 拉普拉塔平原拉普拉塔平原 圭亞那高原圭亞那高原 地形分三部分:西部山地形分三部分:西部山 地綿長,東部平原、高地綿長,東部平原、高 原面積廣大相間分布原面積廣大相間分布 60W 南美洲南美洲 巴

11、西高原巴西高原 亞馬孫平原亞馬孫平原 75W45W 西側褐色綿長西側褐色綿長 東側黃綠間隔東側黃綠間隔 南南 極極 高高 原原 南極橫斷山脈南極橫斷山脈 南美洲南美洲 大洋洲大洋洲 非洲非洲 冰雪大陸,世界平均海拔最高大陸冰雪大陸,世界平均海拔最高大陸 0 180 共同特點共同特點大洲大洲地形類型地形類型地勢地勢 地形比較地形比較 單一單一 歐洲歐洲 非洲非洲 南極洲南極洲 分東中西分東中西 三部分三部分 南北南北 美洲美洲 大洋洲大洋洲 地形復雜地形復雜亞洲亞洲 七大洲地形特征比較七大洲地形特征比較 平原為主平原為主 平均海拔最低平均海拔最低 高原為主高原為主 東南高西北低東南高西北低 高原

12、為主高原為主 平均海拔最高平均海拔最高 西山地,中平西山地,中平 原,東高原原,東高原 西高原,中平西高原,中平 原,東山地原,東山地 東、西部高東、西部高, , 中部低中部低 類型多樣類型多樣 中高周低起伏大中高周低起伏大 主要地形區(qū)主要地形區(qū) 地形類型地形類型主要地形區(qū)主要地形區(qū) 世界之最世界之最 平原平原亞馬孫平原、東歐平原亞馬孫平原、東歐平原 亞馬孫平原亞馬孫平原 高原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 東非高原、德干高原東非高原、德干高原 青藏高原(最高)青藏高原(最高) 巴西高原(最大)巴西高原(最大) 山地山地 (山脈)(山脈) 科迪勒拉山系、阿爾卑科迪勒拉山系、阿爾卑

13、 斯山系、帕米爾山結、斯山系、帕米爾山結、 喜馬拉雅山系喜馬拉雅山系 安第斯山脈(最長)安第斯山脈(最長) 喜馬拉雅山脈(最喜馬拉雅山脈(最 雄偉)雄偉) 盆地盆地剛果盆地、大自流盆地剛果盆地、大自流盆地 剛果盆地剛果盆地 【練習練習2 2】右側為世界兩塊大陸的輪廓圖,讀圖答問:右側為世界兩塊大陸的輪廓圖,讀圖答問: 1 1) )甲圖所示的是甲圖所示的是 大陸。大陸。 乙圖所示的是乙圖所示的是 洲大陸。洲大陸。 2 2)A)AF F處分布的海域分別是處分布的海域分別是 、 、 、 、 、 。 3)3)從面積大小看,兩圖所示大洲分別排第從面積大小看,兩圖所示大洲分別排第 位和第位和第 位。位。

14、4)4)兩圖所示大陸由于緯度位置對氣候產(chǎn)生影響的共同表兩圖所示大陸由于緯度位置對氣候產(chǎn)生影響的共同表 現(xiàn)是現(xiàn)是 。 5)5)列舉兩圖所示大洲在地形上的列舉兩圖所示大洲在地形上的“世界之最世界之最”: 甲:甲: ;乙:;乙: 。 南極南極 歐歐 大西洋大西洋太平洋太平洋 印度洋印度洋 北冰洋北冰洋大西洋大西洋 地中海地中海 5 56 6 熱量偏低,都缺乏熱帶氣候類型熱量偏低,都缺乏熱帶氣候類型 平均海拔最高平均海拔最高平均海拔最低平均海拔最低 【練習練習3 3】下圖是為了了解地殼平均厚度而繪出的各大陸下圖是為了了解地殼平均厚度而繪出的各大陸 面積和平均高度的關系圖。面積和平均高度的關系圖。 讀圖

15、回答問題:讀圖回答問題: 1)1)圖中序號表示另外四塊圖中序號表示另外四塊 大陸,其排序正確的是大陸,其排序正確的是 A A、澳大利亞、澳大利亞 北美洲北美洲 南美洲南美洲 非洲非洲 B B、南美洲、南美洲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 非洲非洲 北美洲北美洲 C C、澳大利亞、澳大利亞 南美洲南美洲 北美洲北美洲 非洲非洲 D D、北美洲、北美洲 南美洲南美洲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 非洲非洲 【練習練習4 4】下圖是為了了解地殼平均厚度而繪出的各大陸下圖是為了了解地殼平均厚度而繪出的各大陸 面積和平均高度的關系圖。面積和平均高度的關系圖。 讀圖回答問題:讀圖回答問題: 2)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下列說法正確的

16、是 A A、大陸的面積與平均高度呈、大陸的面積與平均高度呈 正相關正相關 B B、六塊大陸構成全球六大板塊、六塊大陸構成全球六大板塊 C C、面積為、面積為2.42.410 k10 k的大陸平均高度可達的大陸平均高度可達500500米米 D D、南極大陸的高度是包括了冰層的高度、南極大陸的高度是包括了冰層的高度 7 7 2.海底地形 陸地向海洋陸地向海洋 自然延伸的自然延伸的 部分,坡度部分,坡度 緩,水深在緩,水深在 200米以內(nèi)米以內(nèi) 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 水深急劇增至數(shù)千米水深急劇增至數(shù)千米 大大 洋洋 中中 脊脊 大洋中新海底誕大洋中新海底誕 生的地方,火山生的

17、地方,火山 活動較強烈活動較強烈 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海底地形海底地形 大陸架大陸架 大陸坡大陸坡 洋盆洋盆 海溝海溝 海嶺海嶺 大陸邊緣的淺海中大陸邊緣的淺海中 深度深度200m以內(nèi)的海底以內(nèi)的海底 坡度很小,比較平坦坡度很小,比較平坦 豐富的海底資源豐富的海底資源 與大陸架相連與大陸架相連 坡度很陡坡度很陡 大洋的邊緣大洋的邊緣 世界上最深的海溝:世界上最深的海溝:11034m 大洋底部,比較平坦大洋底部,比較平坦 海底山脈海底山脈 70704343 A A B BC C E E G GF F 50005000 【練習練習5 5】讀南緯讀南緯2222度地形剖面圖,回答

18、下列問題:度地形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 1)1)圖中字母圖中字母ABCABC代表的地形區(qū)分別是:代表的地形區(qū)分別是: A A、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 B B、拉普拉塔平原、拉普拉塔平原 C C、巴西高原、巴西高原 2)2)圖中字母圖中字母EFEF代表的大洋分別是:代表的大洋分別是: E E、太平洋、太平洋 F F、大西洋、大西洋 3)E3)E處海底的地形是處海底的地形是 。它是因。它是因 形成的。形成的。 海溝海溝板塊相互擠壓板塊相互擠壓 1)該經(jīng)線上該經(jīng)線上MN的水平距離約為:的水平距離約為: A、2000km B、2500km C、2750km D、3000km 2)陸地陸地MPMP、QN

19、QN分別屬于分別屬于 大陸和大陸和 大陸,大陸,PQPQ所處的海所處的海 域是域是 海。海。 3)由由M到到P地勢變化有何特點?請對照區(qū)域地形圖繪制地地勢變化有何特點?請對照區(qū)域地形圖繪制地 形剖面簡圖。形剖面簡圖。 【練習練習6 6】下圖為世界上某地區(qū)的一段經(jīng)線,下圖為世界上某地區(qū)的一段經(jīng)線,MPMP、QNQN為陸為陸 地,地,PQPQ為海洋。為海洋。 MMP PQ Q N N 5555404030305050 2020E E 亞歐亞歐非洲非洲 地中地中 1、大陸漂移假說是、大陸漂移假說是20世紀由魏格納提世紀由魏格納提 出的出的 2、大陸漂移假說認為在兩億年前,、大陸漂移假說認為在兩億年前

20、, 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連接的一塊大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連接的一塊大 陸,周圍是一片汪洋,后來,原始陸,周圍是一片汪洋,后來,原始 大陸才分裂成幾塊大陸,緩慢的漂大陸才分裂成幾塊大陸,緩慢的漂 移分離,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移分離,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 洋的分布狀況洋的分布狀況 六、海陸輪廓形成六、海陸輪廓形成 2 2億年前只有一塊大陸億年前只有一塊大陸 分裂,飄移分裂,飄移 65006500萬年前分裂成若干塊萬年前分裂成若干塊 繼續(xù)分裂,飄移繼續(xù)分裂,飄移 七七 大大 洲洲 仍在繼續(xù)變化仍在繼續(xù)變化 需要關注的幾處地方:需要關注的幾處地方: 巨大褶皺山系、大島弧鏈幾乎都是消亡邊界。如阿爾卑斯山

21、脈、巨大褶皺山系、大島弧鏈幾乎都是消亡邊界。如阿爾卑斯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安地斯山脈、日本群島、馬來群島、新西蘭等,喜馬拉雅山脈、安地斯山脈、日本群島、馬來群島、新西蘭等, 海底巖石年齡由生長邊界(大洋中脊)向海底巖石年齡由生長邊界(大洋中脊)向 兩側逐漸變老。兩側逐漸變老。 板塊構造理論板塊構造理論 南極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印度洋板塊印度洋板塊 亞歐板塊亞歐板塊 說出六大板塊名稱并確認位置和辯認板塊的邊界的類型說出六大板塊名稱并確認位置和辯認板塊的邊界的類型 非洲板塊非洲板塊 美洲板塊美洲板塊 太平洋板塊太平洋板塊 生長邊界生長邊界 消亡邊界消亡邊界 (3)板塊學說的應用:)板塊學說的應用:

22、 解釋世界火山和地震帶的形成、礦產(chǎn)的分解釋世界火山和地震帶的形成、礦產(chǎn)的分 布等。布等。 真題真題 (2011年北京卷年北京卷)讀圖讀圖,回答回答(1)(2)題。題。 (1)圖中各點最可能表示世界圖中各點最可能表示世界( ) A.主要能源礦產(chǎn)產(chǎn)地主要能源礦產(chǎn)產(chǎn)地 B.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 C.自然和文化遺產(chǎn)地自然和文化遺產(chǎn)地 D.近近10年年7級以上地震震中級以上地震震中 (2)在在6月到月到8月期間月期間,( ) A.正午太陽高度角比小正午太陽高度角比小 B.日出時間比早日出時間比早 C.地白晝時間逐漸增加地白晝時間逐漸增加 D.便于在地開展科學考察便于在地開展科學考察 例例 讀地球表面海陸面積隨緯度分布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