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謨《論趣味的標準》_第1頁
休謨《論趣味的標準》_第2頁
休謨《論趣味的標準》_第3頁
休謨《論趣味的標準》_第4頁
休謨《論趣味的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休謨論趣味的標準論趣味的標準英休謨世人的趣味,正像對各種問題的意見,是多種多樣的這 是人人都會注意到的明顯事實。即使見聞極端狹隘的人也可 以在他來往的小圈子里發(fā)現(xiàn)趣味的不同,甚至在那個小圈子 里的人所受到的教養(yǎng)和早年吸收的偏見都完全相同的情況 下,也不例外。 至于那些能夠擴大眼光縱觀異國和遠古的人, 對這方面的千歧百異齟齬矛盾就更會感到驚異了。我們往往 把一切與自己的趣味和鑒賞力大相徑庭的看法貶斥為“野 蠻”,但轉(zhuǎn)眼就發(fā)現(xiàn)別人也把同樣的貶詞加在我們身上。最 后,就連最傲慢自信目空一切的人也會出乎意外地覺察到, 各方面都是同樣自以為是,面對紛紜爭競的好惡,不再敢肯 定自己是一定正確的了。雖說這種

2、趣味的差異是漫不經(jīng)心的觀察者也會注意到的,但 只要仔細考慮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實際上的差異比看來還要大得 多。人們對各種類型的美和丑一般議論往往相同,而具體感 受則互有歧異。每種語言里都有些表示譴責和表示稱許的名 詞;這些名詞在用同一語言的人們手里必然會得到一致的應 用。優(yōu)美,恰當,簡明,生動,這些是眾口交贊的;虛夸, 造作,平庸, 浮艷, 這些是齊聲申斥的; 但一遇到具體例子, 批評家之間這種貌似一致的情況就消失了;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賦 予同一說法的意義是遠不相同的??茖W和理論問題情況則恰 恰相反;在那些領域里,人們意見的歧異往往是對一般,而 不是對具體;往往看來懸殊,而其實不然。把名詞解說清楚 之后時常

3、就沒有什么可爭的了,結果論辯雙方會驚愕地發(fā)現(xiàn) 他們吵了半天其實意見是完全一致的。 我們想找到一種“趣味的標準” ,一種足以協(xié)調(diào)人們不同感 受的規(guī)律,這是很自然的;至少,我們希望能有一個定論, 可以使我們證實一種感受,否定另一種感受。 然而有一派哲學卻認為我們這種企圖全是妄想,因為“趣味 的標準”永遠無法找到。據(jù)那些哲學家說,判斷和感受截然 不同,一切感受都是正確的,因為感受純乎以自己為準;只 要一個人意識到有所反應,那就是真實的。但是理智上的決 定則不能認為都是正確的,因為它們需要以外物亦即: 實際情況為準;這樣一衡量,顯然它們不可能都符合。 假使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有一千種不同意見,其中只有一

4、 種,也只能有一種,是正確的,真實的;唯一困難在于如何 找出并且認識這種正確意見。相反,同一事物引起的不同感 受則都是正確的;因為感受并不體現(xiàn)任何事物的內(nèi)在屬性; 它只標志事物與人的心靈 (器官或功能) 中間的一種合拍狀態(tài) 或聯(lián)系;如果這種合拍狀態(tài)實際不存在,那么根本就沒有產(chǎn) 生任何感受的可能。美就不是客觀存在于任何事物中的內(nèi)在 屬性,它只存在于鑒賞者的心里; 不同的心會看到不同的美; 每個人只應當承認自己的感受,不應當企圖糾正他人的感 受。想發(fā)現(xiàn)真正的美或丑, 就和妄圖發(fā)現(xiàn)真正的甜或苦一樣, 純粹是徒勞無功的探討。根據(jù)不同的感宮,同一事物可以既 是甜的,也是苦的;那句流行的諺語早就正確地教導

5、我們: 關于口味問題不必作無謂的爭論。把這個道理從對飲食的 “口味”引申到對精神事物的“趣味”是很自然的,甚至極 為必要的;這樣一來,我們就發(fā)現(xiàn)常識盡管在多數(shù)情況下與 哲學 (特別是懷疑派哲學 )相互抵觸,至少在這問題上,二者 竟得出一致的結論。雖然上述道理,由于成為諺語,仿佛已經(jīng)獲得常識的認可; 但此外還有一種常識的表現(xiàn)卻是肯定與它截然對立,至少是 足以修正和制約它的。誰要是硬說奧基爾比和密爾頓、本 揚和艾迪生在天才和優(yōu)雅方面完全均等,人們就一定會 認為他是在大發(fā)謬論,把丘垤說成和山陵一樣高,池沼說成 和海洋一樣廣。 即使真有人偏嗜前兩位作家, 他們的“趣味” 也不會得到重視;我們將毫不遲疑

6、地宣稱像那樣打著批評家 招牌的人的感受是荒唐而不值一笑的。遇到這種場合,我們 就把“趣味天生平等”的原則丟在腦后了;如果相互比較的 事物原來近乎平等,我們還可以承認那條原則;當其中的差 距是如此巨大的時候,它就成為不負責任的怪論,甚至顯而易見的胡說了。寫作規(guī)律都不是靠因果推斷制訂出來的,都不能算理性的抽 象結論一一這點只需與那些永恒不變的觀念形態(tài)和關系比 較一下就不言自明,寫作規(guī)律的基礎也就是一切實用科學的 基礎一一經(jīng)驗;它們不過是根據(jù)在不同國家不同時代都能給 人以快感的作品總結出來的普遍性看法。詩歌中甚至雄辯中 的美常常是依靠捏造和虛構、依靠夸張、譬喻、和使文詞違 反天生意義的歪曲和濫用。但

7、若想制止這種想像力的奔放, 叫一切表現(xiàn)手法符合幾何真理和精確性,那就和批評法則完 全背道而馳;理由是普遍經(jīng)驗早已證明這樣作法的結果只會 產(chǎn)生最枯燥的令人起厭的作品。因此詩歌永遠不能服從精確 的真理,但它同時必需受到藝術規(guī)律的制約,這些規(guī)律是要 靠作家的天才和觀察力來發(fā)現(xiàn)的。的確,有些不拘細節(jié),不 守繩墨的作家也可以給人快感;但他們決不是因為破壞了規(guī) 律或定式才給人快感;相反,是盡管破壞了規(guī)律或定式而仍 然給人快感,他們一定有其他符合公正批評的優(yōu)點,瑜足以 掩瑕,因此才能使讀者感到滿意,從而把由那些缺陷而產(chǎn)生 的厭惡心情壓抑下去。阿里奧斯多是個討人歡喜的作家,但 那不是因為他憑空編造些牛鬼蛇神、

8、把嚴肅風格和喜劇風格 亂扯在一起,故事布局不講先后呼應,時常打斷敘述、節(jié)外 生枝。他的魅力在于語言明朗生動、才思濆涌變幻,善于摹 寫感情,特別是歡笑和戀愛的感情。上面那些毛病雖然減弱 了我們的快感,去卩不能完全把它抵銷。即使退一步說,假定 我們的快感果真是由于上文認為是毛病的那些部分所造成 的,這也不足以證明一般批評都是毫無用處。它只能證明把 上述各點列為毛病并且斷言它們永遠應該受到譴責的具體 批評條例不能成立。既是給人快感就不能算毛病,不管快感 的產(chǎn)生是如何突如其來,難以解釋。但是藝術的一般規(guī)律雖然都不過是根據(jù)經(jīng)驗和對人類普遍 感受的觀察;我們卻不可因此以為在所有情況下人的反應都 自然會與這

9、些規(guī)律吻合。有些較細致的感情是非常嬌嫩,非 常柔脆的;需要在許多有利條件的結合之下才能根據(jù)普遍既 定的原則自在發(fā)揮,精確無誤。它們仿佛是機器里的細小發(fā) 條,只要有些微外部干擾或內(nèi)部振蕩,開動就會受阻,使全 盤機器因而不能操作。我們?nèi)粢鬟@方面的實驗,借以鑒定 任何美或丑,一定先要選擇合宜的時間和地點,使想象處于 一種適當?shù)沫h(huán)境和狀態(tài),心情要平靜,思想要集中,注意觀 察對象。這些條件當中只要有一項不具備,實驗結果就會錯 誤,我們也就無法判斷真正具有普遍意義的美。至少,自然 在形體和感受之間所建立的關系就會因此變得模糊不清,需 要更大的準確性才能發(fā)現(xiàn)和認識。我們?nèi)粝氪_定它的作用, 不能只根據(jù)個別的

10、美所產(chǎn)生的效果,主要還應該根據(jù)那些歷 盡一切風氣和時髦的變化,一切無知和嫉妒的誤解而仍然存 留下來的作品在我們心中喚起的經(jīng)久的愛慕。同一個荷馬,兩千年前在雅典和羅馬受人歡迎;今天在巴黎 和倫敦還被人喜愛。地域、政體、宗教和語言方面的千變?nèi)f 化都不能使他的榮譽受損。偶爾一個糟糕的詩人或演說家, 以權威和偏見作靠山,也會風行一時。但他的名氣決不能普 遍或長久。后世或外國讀者一仔細考察他的作品,虛幻的魔 法就消散了,使他的毛病呈現(xiàn)出本來面目。真正的天才情況 恰恰相反,作品歷時愈久,傳播愈廣,愈能得到衷心的敬佩 在一個狹隘的圈子里,羨妒之情往往會占突出地位;甚至由 于熟識他本人也會削弱應當給予他創(chuàng)作的

11、贊賞。但是一旦這 些障礙沒有了,本來可以動人心魄的優(yōu)點就會立刻發(fā)揮力 量;它們在讀者中間的威信將會與世界共垂不朽。由此可見,盡管趣味仿佛是變化多端,難以捉摸,終歸還有 些普遍性的褒貶原則;這些原則對一切人類的心靈感受所起 的作用是經(jīng)過仔細探索可以找到的。按照人類內(nèi)心結構的原 來條件,某些形式或品質(zhì)應該能引起快感,其他一些引起反 感;如果遇到某個場合沒有能造成預期的效果,那就是因為 器官本身有毛病或缺陷。發(fā)高燒的人不會堅持自己的舌頭還 能決定食物的味道;害黃疸病的人也不會硬要對顏色作最后 的判斷。一切動物都有健全和失調(diào)兩種狀態(tài),只有前一種 狀態(tài)能給我們提供一個趣味和感受的真實標準。在器官健全 的

12、前提下,如果人們的感受完全或者基本相同,我們就能因 之得出“至美”的概念。這正和顏色的情況一樣,雖然一般 認為顏色只不過是官覺的幻象,我們還是做出如下的規(guī)定: 只有事物在白晝中間對一個眼力健全的人所呈現(xiàn)出的才可 稱為是它正確真實的顏色。內(nèi)心器官有許多不斷發(fā)生的毛病,足以抑止或削弱那些指導 我們美丑感受的普遍原則,使之不能起正常作用。雖說某些 對象,由于人類內(nèi)心的特殊結構,天然能夠引起快感,我們 不能因此期望每個人都會同樣意識到這種快感。往往有些特 殊事件或場合會把對象籠罩在虛幻的光亮里,或是使我們的 想像不能感受或覺察到真實的光亮。多數(shù)人所以缺乏對美的正確感受,最顯著的原因之一就是想 象力不夠

13、敏感,而這種敏感正是傳達較細致的情緒所必不可 少的。每個人都自稱具有這種敏感,談起來滔滔不絕,想把 各式各樣的趣味和感受都歸納到這個標準之下。但是既然 本文的宗旨就在對這個感受問題做出一定程度的理性解釋, 給所謂“敏感”下一個比歷來各家所作出的更準確的定義應 該說是必需的。我們不必乞靈于任何高奧艱深的哲學,只要 引用堂 ? ?吉訶德里面一段盡人皆知的故事就行了。 ??茖δ俏淮蟊亲拥碾S從說: “我自稱精于品酒,這決不是 瞎吹。這是我們家族世代相傳的本領。有一次我的兩個親戚 被人叫去品嘗一桶酒,據(jù)說是很好的上等酒,年代既久,又 是名牌。 頭個嘗了以后, 咂了咂嘴, 經(jīng)過一番仔細考慮說: 酒倒是不錯

14、,可惜他嘗出里面有那么一點皮子味。第二個同樣表演了一番,也說酒是好酒,但他可以很容易地辨識出一 股鐵味,這是美中不足。你決想象不到他倆的話受到別人多 大的挖苦??墒亲詈笮Φ氖钦l呢?等到把桶倒干了之后,桶 底果然有一把舊鑰匙,上面拴著一根皮條?!庇捎趯︼嬍车目谖逗蛯袷挛锏娜の斗浅O嗨?,這個故事 就很能說明問題。盡管美丑,比起甘苦來,可以更肯定地說 不是事物的內(nèi)在屬性,而完全屬于內(nèi)部或外部的感受范圍; 我們總還得承認對象中有些東西是天然適于喚起上述反應 的。但這些東西可能占的比重很小,或者彼此混雜糾纏在一 起;結果我們的趣味往往不能感到過于微小的東西,或者在 混亂呈現(xiàn)的狀態(tài)下把每種個別的味道都

15、辨別出來。如果器官 細致到連毫發(fā)異質(zhì)也不放過,精密到足以辨別混合物中的一 切成分:我們或稱之為口味敏感,不管是按其用于飲食的原 義還是引申義都是一樣。在這里關于美的一般規(guī)律就能起作 用了,因為它們是從已有定論的范例和觀察一些集中突出體 現(xiàn)快感和反感的對象里得出來的,當同樣品質(zhì)散見于一篇首 尾完整的文章,所占比重又很小時,有些人的器官就不能清 楚地起快慰或嫌惡的反應,像這樣的人我們就不該允許他給 自己敏感的稱號。把這些一般規(guī)律或創(chuàng)作的公認楷模拿出來 就可以比作找到那把拴皮帶的鑰匙;??频挠H戚所以能夠證 明自己正確,使那些嗤笑他們的所謂“行家”大受其窘,也 就是因為找到了那把鑰匙。當然,即使不把酒

16、桶倒干,那兩 個親戚的“口味”還不失為敏感,譏笑他們的人的“口味” 還是遲鈍糊涂,但想要說服所有在旁邊看熱鬧的群眾前者確 比后者高明,就困難得多了。同樣,雖然寫作的美還沒有條 理化,沒有歸納成為一系列普遍規(guī)律,雖然公認完美無缺的 典范還沒有找到;趣味有高有低,一個人的鑒賞能力比另一 個人強,這還是不可抹殺的事實但想叫不對頭的批評家 噤若寒蟬卻不那么容易,因為他滿可以堅持以自己的感受為 準,拒絕接受對方的判斷。只有當我們拿出一條公認的藝術 法則給他看,并且用一些根據(jù)自己的趣味他也承認能夠依照 這條法則發(fā)生作用的例子來說明該法則,然后再證明,雖然 他在當前討論的對象里覺察感受不到任何反應,同樣的法

17、則 其實還在起作用只有在這時, 他才會被迫承認 (總的講來 ) 毛病在于他自己,因為他缺乏那種能夠使他在任何作品、任 何言論中辨識一切美和丑的必不可少的敏感。 因此雖然趣味的原則是有普遍意義的,完全(或基本上)可 以說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真正有資格對任何藝術作品 進行判斷并且把自己的感受樹立為審美標準的人還是不多。 內(nèi)心感官很難發(fā)展到完美狀態(tài),使上述的一般原則可以充分 發(fā)揮作用,并且喚起與那些原則相應的感覺。它們不是本來 有缺陷,就是一時發(fā)生了什么毛??;因而所能激起的感受只 能說是錯誤的。缺少敏感的批評家往往是隨意論斷,不作區(qū) 分,只著眼于對象中那些比較粗陋顯著的品質(zhì);細致一些的 筆觸他就

18、一眼看過,視而不見。如果缺乏訓練,他的評語又 會有混亂和遲疑的弊病。不運用比較的結果會使他對淺薄可 哂、其實應該算作缺陷的“美”佩服得五體投地。偏見的影 響會敗壞他的自然感受。沒有高明的見識,他就不能看到在 一切美當中最優(yōu)越的應居首位的布局和推斷的美。大多數(shù)人 總不免要犯以上幾種毛病中的一種;因此即使在風氣最優(yōu)雅 的時代能對高級藝術作出正確判斷的人也是極少見的;只有 卓越的智力加上敏銳的感受,由于訓練而得到改進,通過比 較而進一步完善,最后還清除了一切偏見只有這樣的批 評家對上述稱號才能當之無愧。這類批評家,不管在哪里找 到,如果彼此意見符合,那就是趣味和美的真實標準。 但是到哪里去找這樣的批

19、評家呢 ? ?他們有什么可以辨識的特 征呢 ? ?怎樣能區(qū)別真?zhèn)危?使冒牌者不能濫竽充數(shù)呢?這些問題 相當使人為難,乍一看仿佛我們?nèi)闹髦季驮谙霐[脫的疑惑 如今又再一度降臨到我們頭上了。不過只要認真考慮,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是事實而不是感受的 問題。某人是否有高超的見識,敏銳的想像,不受偏見的沾 染這往往值得爭辯;意見紛歧各持一說,勢所難免。但 這樣一個人是難能可貴應受尊敬的對這一點則全人類 的看法決無二致。遇到懷疑爭競的時候,我們只能采取處理 一切理性爭端的辦法;每一方面都要盡量舉出自己所能想到 的最有力的論據(jù);都要承認的確存在一個真實肯定的標準這里指的是實際的客觀存在;都要容許別人在訴諸同一標

20、 準時和自己的看法有所差異。如果我們已經(jīng)證明人的趣味有 高有低,并非均等;證明通過公眾輿論的承認,某些人 (不管 實際找到他們是如何困難 )可以具有壓倒其他人的權威 那么這對本文要說明的問題已經(jīng)是足夠了。實際上,即以發(fā)現(xiàn)具體的趣味標準而論,困難也不是像有些 人想的那樣大。盡管我們從理論上只承認科學有明確的是非 而感受沒有,但實踐證明前者常常比后者更難確定。抽象的 哲學論點,深奧的神學體系,在某個時期可能風靡一時;隨 后一個時期立刻就煙消云散了。它們的謬誤一旦受到揭發(fā), 其他論點和體系就會起而代之,等到又有新論點和新體系來 到,這些又得讓位??磥磉@些所謂科學的定論反而比任何其 他事物都更容易隨偶

21、然的風氣而轉(zhuǎn)移,雄辯和詩歌的美則完 全兩樣。對感情和自然的恰當描繪經(jīng)過一段短短的時期就一 定能獲得公眾的贊賞,而這種贊賞一旦獲得,是永不會失去 的。亞理斯多德和柏拉圖、伊壁鳩魯和笛卡爾不妨新陳 代謝,此起彼滅;但臺倫斯和維吉爾則能永遠地不容爭論 地掌握人類的心靈。西塞羅的抽象哲學早就沒有價值了; 但他的雄辯的力量至今仍受到我們的嘆賞。 不錯,趣味敏感的人確實很少,但由于他們見解高明、才能 出眾,在社會里也很容易辨識出來。他們所受到的普遍推奉 使他們給予任何天才作品的贊語能夠廣泛傳播,在群眾中占 據(jù)優(yōu)勢。許多人,如果只依靠自己,美感就非常薄弱模糊; 但一旦經(jīng)人指出,不管是怎樣的神來之筆,他們也都

22、能欣賞。 貨真價實的詩人或雄辯家每獲得一個愛好者,就會通過他爭 取到更多新的愛好者。盡管各式各樣的偏見可能暫居上風, 它們決不會聯(lián)合起來推出一個敵手和真正的天才競爭;相 反,它們遲早總要對自然和正當感受的力量投降。因此,雖 則一個文明國家在哲學家中作孰優(yōu)孰劣的選擇時選錯的情 況屢見不鮮,在喜愛某一篇膾炙人口的史詩或某一個悲劇作 家之類的問題上發(fā)生長時期的錯誤則是從來沒有的事。到此我們已經(jīng)盡力給趣味確定一個標準,借以協(xié)調(diào)人類歧異 百出的反應了;但是還有兩個差異的來源,雖說不能完全抹 殺美丑之間的界限,去卩可以影響我們褒貶的程度,使之有所 不同。一個是個人氣質(zhì)的不同;另一個是當代和本國的習俗 與看

23、法。趣味的普遍原則是人性皆同的;如果不同的人作出 不同的判斷,一般總可以在鑒別力的缺陷和敗壞里找到根 源,產(chǎn)生的原因可能是偏見,或缺乏訓練,或不夠敏感;最 后終歸還可以舉出正當理由肯定一種趣味,否定另一種趣 味。但如果內(nèi)部結構和外部環(huán)境都截然不同,而雙方又都沒 有毛病,因此沒有抑此揚彼的根據(jù);在這種情況下,一定程 度的看法不同就無法避免,硬要找一種共同標準來協(xié)調(diào)相反 的感受是不會有結果的。情緒旺盛的青年比較容易受到戀慕和柔情等描寫的感染;年 齡老大的人則比較喜愛有關持身處世和克制情欲的至理名 言。二十歲的人可能最愛奧維德;四十歲可能喜歡賀拉斯, 到五十歲多半就是塔西佗了。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擺

24、脫我 們自己的天然傾向以求“進入”他人的感受,只能是徒費心 力。因為選擇喜愛的作家和選擇朋友是一個道理,性格和脾 氣必需相符。歡笑或激情,感受或思考,這些因素不管哪個 在我們的氣質(zhì)中占首要地位,都會使我們和與我們最相像的 作家起一種特殊的共鳴。甲喜歡崇高,乙喜歡柔情,丙喜歡戲謔。丁對缺陷特別警覺, 力求打磨光凈,毫無瑕疵。戊則對佳妙之處較更熱心,為了 一個雄偉或動人的形象可以寬恕二十處荒謬的“敗筆”。己的耳朵只能聽進簡明洗練的文句;庚卻偏嗜華美繽紛、韻調(diào) 鏗鏘的詞藻。辛主張樸實,壬要求雕飾。喜劇,悲劇,諷刺 詩,頌詩各有其擁護者,人人都認為自己所偏嗜的體裁高于 其他體裁。顯然,就一個批評家而言

25、,只稱許一個體裁或一 種風格,盲目貶斥其他一切是不對的;但對明明適合我們的 性格和氣質(zhì)的作品,硬要不感到有所偏好也是幾乎不可能的 事。這種偏好是無害的,難免的;按理說也毋需紛爭,因為 根本沒有解決此種紛爭的共同標準。同樣理由,我們在閱讀當中總是更喜愛那些類似我們時代和 國家的描寫和人物,對體現(xiàn)不同風俗的描寫和人物則比較冷 談。我們總要費一番氣力才能接受“淳古之俗”,才能對公主自己去溪邊打水,英雄和國王自己烹調(diào)食物1111 不感覺別扭。我們可以籠統(tǒng)地承認描寫這種風俗不應歸咎于作家,也 不該算是作品的缺陷,但我們讀了確實不會深深感動。唯其 如此,喜劇從一個時代或國家移植到另一個時代或國家,才 那樣困難。法國人或英國人不會欣賞臺倫斯的安德羅斯的 婦人或馬吉阿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