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教學設計_第1頁
《離騷》教學設計_第2頁
《離騷》教學設計_第3頁
《離騷》教學設計_第4頁
《離騷》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離騷教學設計離騷教學設計課前系統(tǒng)部分(一) 教材分析:離騷出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本單元主要學習的是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的詩歌,包括:兩首、離騷、孔雀東南飛、詩三首。這一時期產(chǎn)生了無論在思想內(nèi)涵還是藝術成就上都堪稱后世經(jīng)典的偉大作品,作者做了大膽的嘗試和創(chuàng)新,為唐代詩歌高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在教材結構的安排上,漢魏晉五言詩是學生在學習了詩經(jīng)和離騷的基礎上接著學習的,可以看得出來,教材有意讓學生按照詩歌發(fā)展的歷程學習古代詩歌。離騷屬于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汲取民族智慧”,“評價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同時,

2、離騷,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的經(jīng)典之作,學習時,要在學生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把握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情感,注意獨特的創(chuàng)作手法和詩體節(jié)奏。(二) 學情分析:高一(下)學生,經(jīng)過多半年的學習已經(jīng)對中國古典詩歌有了一定了解,加上本單元學習之初,對先秦到南北朝時期的詩歌做了大體的介紹,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但高一學生詩歌鑒賞的能力還是處于低水平,特別是面對像離騷這種年代久遠,字形難辨,字音難讀,意義難懂的文章,對于學生來說還是很有難度的。但相信通過學生課前自覺預習、課上積極主動思考,師生的共同探討、教師的點撥和啟發(fā),學生應該能夠通過反復誦讀、比較鑒賞和把握詩歌的意境與思想內(nèi)容。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運用多樣

3、化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貼切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和主動性,并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自由討論的形式使學生充分參與課堂學習。 (三)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了解屈原生平及離騷、楚辭特點。2、學會吟誦古詩詞,注意節(jié)拍、重音。3、通過學習離騷,欣賞詩中的比喻手法,了解離騷的浪漫主義特色。 過程與方法目標:1、掌握文言實詞、虛詞,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2、鑒賞重要語句,把握詩文形象、體會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情感、態(tài)度、價值目標:通過學習離騷,理解詩人熱愛祖國、憂國憂民的情懷,培養(yǎng)學生愛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并學習詩人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污,執(zhí)著追求理想的高尚節(jié)操。(四) 教學重點:1、了解屈原生平及離騷、楚

4、辭特點。 2、鑒賞重要語句,體會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五)教學難點:1、關鍵詞語的疏通理解2、欣賞詩中的比喻手法,了解離騷的浪漫主義特色。(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教學方法:1、多媒體輔助教學 通過直觀展示端午節(jié)的風俗圖片以及屈原的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一代忠臣的風骨。2、誦讀法通過播放示范朗讀、學生自讀、全體學生朗讀,掃除學生生字詞障礙,為體會離騷的情感打下基礎。3、講讀法指點難字讀音、難字詞義,掃除學生個別句子的理解障礙。4、合作探究法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注重合作學習,養(yǎng)成相互切磋的習慣。樂于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鑒賞心得,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對作品有獨特的解讀。6

5、、分組法讓學生之間產(chǎn)生競爭機制,激發(fā)學習興趣。學法指導:1、課前布置學生查找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屈原的生平、離騷的相關內(nèi)容等。做到“知其人,知其文”。新課標明確指出“學會靈活使用常用語文工具書,能利用多媒體收集和處理信息”。2、課前布置學生使用工具書掃除生字詞的障礙,根據(jù)課下注釋疏通文意,大致掌握課文內(nèi)容。3、課前布置作業(yè),讓學生體會屈原的情感。課時:2時課堂系統(tǒng)部分第一課時(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端午節(jié)習俗的畫面,感受熱烈氣氛,進而導出在這個熱鬧節(jié)日背后一代忠臣屈原的故事!(二)走進作家作品1、 屈原生平及離騷簡介。讓學生來介紹屈原及離騷,展示收集成果。教師多媒體播放,對

6、學生收集的材料進行歸納,總結。多媒體課件內(nèi)容如下:屈原,名平,字原。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政治家,曾任楚國的左徒和三閭大夫。作品有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 ,凡23篇。其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離騷(離通“罹”,遭遇;騷:憂愁?!半x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是屈原尋求愛國真理并為之奮斗不息的一個縮影,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也是楚辭體的重要代表作品,并且與詩經(jīng)在文學史上并稱“風騷”,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兩大源頭,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 楚辭收錄了戰(zhàn)國時期楚國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漢劉向編輯。這些作品運用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

7、彩。(三)整體感知 (1)誦讀課文 播放示范朗讀,讓學生整體感受找同學朗讀,檢查預習情況,并給其他同學矯正字音(多媒體展示生字詞)教師指導朗讀技巧: 騷體詩一般是三四個節(jié)拍,如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 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兮”字,語氣助詞,讀時應拉長語氣,齊讀時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兮”是有濃厚的楚國地方色彩的語氣詞,位置不同,作用也不一樣。在句中,表語音延長;在句間,表語意未竟,待下句補充;在句尾,表感嘆意味。就課文來看,“兮”均用在句間,表示語意未完,等待下句補充。) (2)疏通詩句,初步感知。課前布置學生利用工具書,并根據(jù)注釋疏通文意,找

8、幾名同學們展示預習成果,其他同學做補充,教師做必要點撥。利用多媒體針對重點的實詞、虛詞、重點句式進行歸納,具體內(nèi)容如下:通假字: 錯:通“措”,措施 圜:通“圓” 章:通“彰”,彰顯 古今異義 : 以為:“以之為”的省略 / 認為 貧困:經(jīng)濟困難/處境困窘 工巧:技藝巧妙/善于取巧陸離:形容色彩繁雜/修長的樣子 詞類活用: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高、長,名詞用作動詞,加高,加長。特殊句式 : 不吾知其亦已兮賓語前置,應為“不知吾”。 (3)答疑教師講解之后,讓學生來提問,學生能回來的由學生互助完成,學生解答不了的,教師針對有價值的問題進行講解。(4)朗讀課文齊讀,男女生分別朗讀。第二課時(

9、一)朗讀課文(略)(二)合作探究(1)在大家的心中,屈原的外貌怎樣,氣度如何?找出文中能體現(xiàn)屈原高貴品質的詩句,這些句子體現(xiàn)了屈原怎樣的情懷?給大家時間,先讓大家獨立思考分組討論(四人一組),每組由一位代表發(fā)言,闡述觀點以及依據(jù)!教師點撥屈原形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剛正不阿,一身正氣)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潔身自好,自我完善)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堅持真理,獻身理想)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憂國憂民,熱愛祖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堅定信念,奮斗不懈) 剛正不阿,一身正氣、潔身自好,自我完善、堅持真理,獻身理想、憂國憂民,熱愛祖國、堅定信

10、念,奮斗不懈等等,正如司馬遷所贊:“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睆拇?,一種永世不曾泯滅的信念對真理和信仰的追求,一種千古不變的情愫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鄉(xiāng)土的依戀,深深注入中華文化?。?)作者在離騷中,為何提及“美人”“香草”,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同學分組討論,各組間進行辯論教師明確,并進行深層次挖掘及講解:以“香草”“美人”來比喻自己、賢士和君王,并表達政治理想離騷的一大藝術特色這種方法又叫“移情法”。移情法:即不直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在政治不清明的時代,借用“移情”,可言難言之語,可抒難抒之情。 具體分析,例如:“恐美人之遲暮”一句中“美人”喻指

11、楚懷王“固眾芳人之所在”一句中“眾芳”喻指群賢用香草“荃”喻楚懷王課外舉例: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唐李賀馬詩其五)(表達作者希望自己馳騁沙場,殺敵報國的雄心)(3)離騷的字雖然有些生僻,但讀起來卻很有韻味,到底是什么讓你讀起來朗朗上口呢?同學合作探究,踴躍發(fā)言。教師明確:散文式語言,以六言為主、加上對偶修辭,使整首詩整齊而節(jié)奏鮮明。大量用“兮”字,加強了楚地特有的色彩、,蕩氣回腸,婉轉動人。(4)發(fā)散性探究屈原抱石沉江,你贊同這一做法嗎?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可在班內(nèi)展開辯論,暢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三)課堂小結:找?guī)孜煌瑢W對本課學習重點進行總結,培養(yǎng)學生整理歸納的能力。總結內(nèi)容包括:簡述

12、屈原生平及楚辭;重點虛實詞、句式;本文的思想情感;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語言特色等。(四)作業(yè):背誦課文課后系統(tǒng)部分教學反思:離騷對于高一學生來說,是一篇很難的文章,字音較不準,字形生僻,句子難懂,情感隱晦,一系列的問題等待去突破!如果教師的什么都“親力親為”“面面俱到”,離騷講解下來,只能讓教師身心疲憊,學生面對這濃厚的愛國情懷無動于衷!針對這種課堂預設的分析,我的做法如下:離騷這篇文章的突破點在于學生能否掌握文本的字面意義,課上枯燥乏味的講解,只能讓同學心生倦怠,所以,我將全班同學進行了分組,并有獎勵機制。課前以小組為單位預習,課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發(fā)言,小組之間有評比,依據(jù)講解情況給予評分,這樣激發(fā)了學生們學習興趣。同學們都在課前進行了充分的預習。第一課時,學生在競爭機制下勇于發(fā)言,最后教師只是對朗讀技巧,個別字音,字形重點句式進行點撥,學生就能夠輕松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