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zhàn) 教學設計_第1頁
曹劌論戰(zhàn) 教學設計_第2頁
曹劌論戰(zhàn) 教學設計_第3頁
曹劌論戰(zhàn) 教學設計_第4頁
曹劌論戰(zhàn) 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曹劌論戰(zhàn)教學目標 1、了解曹劌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思想,以及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 2、學習本文剪裁詳略得當?shù)姆椒ā?3、借助文中簡潔的語言及動作描寫來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抓住“論”為中心組織材料栽剪得當?shù)膶懛ǎ?2、運用對話簡潔傳神地刻畫人物的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古今中外,軍事家縱橫捭闔、層出不窮,孫子、孫臏、曹操、諸葛亮、拿破侖、毛澤東這些名字,我們耳熟能詳。可今天,我們要走近一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老百姓曹劌,他不是國君,卻創(chuàng)造了軍事史上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役,他不是軍中大將,卻有著主動請纓親臨沙場指揮的風范他無愧于“平民軍事家”的稱號。

2、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關于左傳 本文選自左傳·莊公十年,“曹劌論戰(zhàn)”的意思是曹劌論作戰(zhàn)的道理,所以文章的重點不在記敘戰(zhàn)斗情況,而在記敘曹劌“論”戰(zhàn)略、戰(zhàn)術。 左傳也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儒家經典之一,是我國較早的一本史學著作和文學著作,相傳為左丘明所著。書中保存了大量史料,文字優(yōu)美,敘事說明,有很重要的史學和文學價值。左傳長于寫戰(zhàn)爭,雄辯地顯示了戰(zhàn)爭勝負的必然性,語言簡練、精嚴貼切。 2、背景資料 春秋時期,齊魯兩國鄰國。齊國占有今山東中部地區(qū),是較強大的諸候國;魯國在今山東南部,是較弱小的諸候國。齊襄公荒淫暴虐,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恐怕被連累,離開齊國避禍。前685年

3、齊國發(fā)生內戰(zhàn),國君被殺,住在魯國的公子糾和住在莒國的的公子小白都搶先趕回了齊國想做國君。魯莊公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去,將要抵達邊境地的時候,哪知公子小白搶先趕回了齊國,做了國君,就是齊桓公。齊桓公起兵迎擊護送公子糾的魯國軍隊。當時齊強魯弱,魯軍大敗,公子糾被逼死。當時齊桓公剛當上國君,很想顯示自已的威風,建立威信,便又以魯國曾幫助公子糾為借口,于公元前684年再次興兵攻魯,戰(zhàn)于魯之長勺。 3、指導學生積累生詞 4、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準字音并思考: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誰?選幾位同學概述課文大意。 明確:魯莊公十年春,齊國出兵進攻魯國。當時齊強魯弱。曹劌請見莊公,

4、詢問備戰(zhàn)情況,隨同莊公參戰(zhàn),大獲全勝,曹劌為魯莊公釋疑解惑。通過人物的對話及動作描寫,著力刻畫了一個深謀遠慮、有著高超的戰(zhàn)略思想及卓越的軍事才能的“平民軍事家”曹劌。 5、梳理結構 課文的三個自然段分別對應了戰(zhàn)爭的哪三個階段?各自論了什么? 【點撥】文章以時間先后為序,記錄了曹劌與莊公在戰(zhàn)前、戰(zhàn)中、戰(zhàn)后有關齊魯戰(zhàn)爭問題的討論,即 第一段:戰(zhàn)前(論戰(zhàn)前的準備) 第二段:戰(zhàn)中(敘戰(zhàn)爭的過程) 第三段:戰(zhàn)后(論戰(zhàn)勝的原因)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師生共同研習第一段 1學生齊讀第一段。 2學生討論交流本段中的難詞難句,教師適時點撥,解答學生疑問。 3選一學生翻譯第一段,其余同學評點,指出錯誤、不足。

5、 教師提示本段中的重點字詞。 4內容梳理 (1)提問:“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可以看出曹劌具有什么樣的品質? 明確:曹劌身份卑微,卻能關心國家大事,為國事深謀遠慮。 (2)提問:魯莊公認為戰(zhàn)前需作哪幾方面的準備呢?曹劌是如何評價的? 明確: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 (3)提問:為什么說“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戰(zhàn)”的主要條件? 明確:魯莊公借小惠贏得近臣的擁護,借小信贏得神靈的保護,這兩點都被曹劌否定。在曹劌的啟發(fā)下,莊公終于認識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決定戰(zhàn)爭

6、勝負的主要因素。這突出表現(xiàn)了曹劌重視人民力量的政治遠見。 5學生根據(jù)思路提示背誦課文。 四、布置作業(yè)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例,如巨鹿之戰(zhàn)、馬陵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官渡之戰(zhàn)、城濮之戰(zhàn)等。請收集一些這方面的文章閱讀。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研讀課文第二段。 (1)選一學生翻譯第二段,其余同學評點。 教師強調:鼓,擊鼓進軍,名詞活用作動詞。 (2)提問:曹劌是如何幫助莊公選擇戰(zhàn)機的呢? 明確:戰(zhàn)斗剛開始,不待齊軍疲倦,莊公急于出戰(zhàn);魯軍剛剛獲勝,莊公又急于追擊。曹劌阻止了莊公的過急行動。他懂得攻擊和追擊都必須把握有利時機,要根據(jù)雙方的士氣和實力變化作出正

7、確的判斷。 (3)學生根據(jù)板書提示,背誦課文。 2研讀課文第三段。 (1)選一學生翻譯課文。其余同學評點。 教師強調: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文言文翻譯。須補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2)提問:本段寫曹劌淪述戰(zhàn)勝齊國的原因,曹劌的解釋分哪幾層意思? 明確:分兩層意思,一講攻擊的最佳時機,“彼竭我盈”高度概括了最佳戰(zhàn)機;二講追擊的條件,我們可以概括為“轍亂旗靡”。這兩層都表現(xiàn)了他考慮周全、行動謹慎。 (3)學生齊讀第三段,背誦。 3、內容小結 三、品讀課文,鑒賞左傳的藝術特色 1關于人物塑造 (1)關于曹劌 課文集中體現(xiàn)了曹劌作為一名軍事家的“遠謀”。曹劌請見,表現(xiàn)他的愛國熱

8、情;曹劌問戰(zhàn),表現(xiàn)他的政治遠見;曹劌參戰(zhàn),表現(xiàn)他卓越的軍事才能;曹劌論戰(zhàn),表現(xiàn)他過人的謀略。 (2)關于魯莊公 課文集中體現(xiàn)了魯莊公作為國君見識的“鄙”。魯莊公把戰(zhàn)爭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上,說明他政治上無能;他急于求戰(zhàn),急于攻擊,說明他軍事上的無知。 但魯莊公不是一個昏君。魯莊公備戰(zhàn)見劌,三問三答,實事求是,虛心聽意見;莊公作戰(zhàn)用劌,親自參與打仗,表現(xiàn)他禮賢下士,任人唯賢;莊公戰(zhàn)后問劌,不因勝而自喜,表現(xiàn)他為求真知而不恥下問。 綜上,可以得出魯莊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軍事才能的明君。 (3)關于比照映襯 作者巧妙地運用比照映襯的手法,使曹劌的形象鮮明生動。以曹劌與“鄉(xiāng)人”的對比突出曹劌抗敵御侮的責任感和護衛(wèi)宗國的政治熱忱。從曹劌與莊公的對比中,以莊公的駑鈍、浮躁反襯曹劌的機敏、持重,一個出身下層而深謀遠慮的謀士形象躍然紙上。 2關于詳略 課文剪裁詳略得當。以曹劌為中心,詳細描寫了他在戰(zhàn)前、戰(zhàn)中、戰(zhàn)后的表現(xiàn);對于戰(zhàn)爭雙方的對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