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第三節(jié)汽化和液化教學設計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第三節(jié)汽化和液化教學設計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第三節(jié)汽化和液化教學設計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第三節(jié)汽化和液化教學設計_第4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第三節(jié)汽化和液化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節(jié) 汽化和液化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2了解液體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fā)和沸騰;3. 了解使氣體液化的兩種方式4理解液體沸騰的規(guī)律,確認液體沸騰是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液體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知道什么是沸點;5能根據實驗數據做出液體沸騰的圖象,能根據液體沸騰的圖象敘述液體沸騰的特點。6.知道汽化吸熱,液化放熱,并會運用該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過程與方法養(yǎng)成使用基本工具和儀器進行測量的實驗技能、科學探究的初步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樂于探索自然現象,樂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通過實驗操作和

2、科學實驗的教育,養(yǎng)成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實事求是的作風,并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窘虒W重難點】重點:1.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探究沸騰現象產生的條件及沸騰現象的特征。難點:探究沸騰現象產生的條件及沸騰現象的特征?!窘虒W準備】或【實驗準備】教師用:鐵架臺、鐵夾、石棉網、水、燒瓶、玻璃片、膠頭滴管、棉花、火柴、冰鎮(zhèn)可樂一瓶、常溫可樂一瓶、小鏡子、注射器、乙醚、多媒體課件。學生用:酒精、膠頭滴管、塑料袋、水槽、熱水、燒杯、水、酒精燈、棉簽、鐵架臺、鐵夾、石棉網、溫度計、硬紙板(中間有讓溫度計插入的小孔)、火柴、小鏡子?!窘虒W過程】主 要 教 學 過 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想

3、想做做】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幾滴酒精,將袋擠癟,排盡空氣后用繩把口扎緊,然后放入熱水中。你會看到什么變化?2. 從熱水中取出塑料袋再放入盛冷水的水槽中, 你又看到什么變化?同學們,你能解釋這些變化嗎?今天我們就來探究液態(tài)和氣態(tài)之間的相互轉化汽化和液化。(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探究欲望。)動手做一做認真觀察實驗現象,思考教師出示的問題。分組實驗并觀察酒精狀態(tài)的變化:酒精不見了,變成了氣態(tài)的酒精蒸氣。酒精蒸氣又變成了液態(tài)的酒精。學生討論:在一定條件下,物質可以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可以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二、合作探究,(一)汽化:兩種方式蒸發(fā)和沸騰1沸騰(1)觀察沸騰現象,探究沸騰時的溫度特

4、點a.提出問題b.猜想與假設c.設計實驗d.選擇、組裝實驗器材e.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f.分析與論證分析實驗現象沸騰、沸點、沸騰特點、沸騰的條件g.評估根據上面的實驗,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態(tài) 汽化 ( )態(tài) ( )態(tài) 液化 ( )態(tài) 板書: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一.汽化: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二.液化: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演示1:在黑板上用酒精棉球寫下“汽化”兩個字,過一會兒“汽化”這兩個字就不見了。提出問題:字到哪去了?演示2:在燒杯中放入少量水,加熱至水完全燒干。提出問題:水到哪去了?教師總結:這兩個實驗中液態(tài)的水都變?yōu)闅鈶B(tài)的水蒸氣,但方式不同。我們把第一種方式叫蒸

5、發(fā),第二種叫沸騰。生活中我們常將冷水燒開以便飲用,所謂燒開就是將冷水加熱到有大量氣泡冒出。這一現象在物理學中叫做沸騰?!咎岢鰡栴}】同學們觀察過水的沸騰嗎?水在沸騰前和沸騰時的現象有哪些不同?水沸騰后如果繼續(xù)加熱,溫度會怎么變化呢?課件展示實驗步驟及要求1從暖瓶向小燒杯中倒入30ml左右的熱水,點燃酒精燈加熱。2當水溫接近90時每隔0.5 min 記錄一次溫度填入表格中,直到水沸騰后2分鐘為止,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 時間/min00.511.522.533.54水的溫度/3.在記錄溫度的同時,注意觀察水沸騰前和沸騰時各有怎樣的現象發(fā)生,水沸騰后,將酒精燈取下停止加熱,觀察水的沸騰情況。將觀察到的

6、現象記錄在表中。見附件14實驗完成后,在坐標紙上描點,畫出水沸騰時溫度和時間關系的圖像。(設計意圖:通過實驗指導,使學生的實驗更加具有層次性、目的性,降低了學生實驗的難度)思考討論,進行該實驗需要哪些實驗器材?采取哪些措施可以縮短實驗時間?在師生討論完善的基礎上,課件展示實驗器材的選擇和組裝。(設計意圖:通過師生間的交流討論不斷完善,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學生開始探究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實驗、觀察和記錄實驗數據,及時處理學生實驗中出現的問題。)收集部分實驗小組的實驗結果,引導學生描述實驗現象,分析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引導學生利用另一種分析數據的方法處理數據:在坐標紙上描點,畫出水沸騰時溫度

7、和時間關系的圖像?,F象分析:問題1:水在沸騰前和沸騰時發(fā)出的聲音有何不同?【總結】水在沸騰前較響,沸騰時較沸騰前聲音變小。問題2:水在沸騰前和沸騰時,氣泡產生的部位、運動方向、大小變化、最終結果各有何相同或不同?【總結】相同點:水在沸騰前和沸騰時,氣泡都產生在容器的底部,向液體表面運動,到水面破裂開。不同點:水在沸騰前氣泡上升變?。环序v時氣泡上升變大。問題3:對比沸騰前、后溫度變化情況,你認為沸騰必須滿足怎樣的溫度條件?【總結】沸騰是在一定溫度下發(fā)生的。除水外,各種液體沸騰時都有一定的溫度,這個溫度叫做沸點。問題4:你認為沸騰過程是吸熱還是放熱?觀察停止加熱后,水是否還能沸騰?【總結】沸騰吸熱

8、,如果不能繼續(xù)吸熱,液體將停止沸騰?!靖爬w納】沸騰的定義板書:1、沸騰是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2、沸騰特點:吸收熱量,溫度不變。3、沸騰條件:達到沸點,繼續(xù)吸熱。閱讀教材p60小資料,幾種液體的沸點(標準大氣壓),回答下列問題:1.不同液體的沸點相同嗎?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多少?2.能用酒精溫度計測量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嗎?為什么?【知識拓展】液體的沸點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大氣壓影響液體的沸點,氣壓越大,液體的沸點越高。高壓鍋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工作的。【交流評估】組織學生交流與評估,反思實驗中出現的問題:1、實驗設計有不合理、不完善之處嗎?2、操作中出現過什

9、么失誤或故障嗎?你是怎么解決的?3、測量結果是否可靠?有沒有新的發(fā)現?知道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學生觀察:板書的字不見了。學生進行討論回答:酒精變成氣體跑到空氣中了。學生觀察:水不見了。學生進行討論回答:水變成氣體跑到空氣中了。明確兩種情況都是汽化現象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描述水沸騰現象,并對溫度變化進行猜想,交流討論。認真學習實驗步驟、要求和注意事項,明確實驗的過程及觀察記錄的內容。觀察并學習坐標紙的使用。學生討論、整理提出的問題,匯報討論結果。針對學生的回答情況,引導學生補充、完善并組裝實驗器材。實驗器材:鐵架臺、酒精燈、火柴、石棉網、燒杯、中心有孔的紙板、溫度計、水、秒表。節(jié)省時間方法:給燒

10、杯加蓋子、用熱水、減少水的質量(保證溫度計的玻璃泡浸沒在水中)學生共同協作,觀察現象記錄數據,繪制圖像培養(yǎng)實是求事的科學態(tài)度,增強合作意識。根據實驗現象思考并回答提出的問題。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學生總結上面提出的四個問題,歸納沸騰的定義、特點和條件??偨Y實驗情況,實驗測得水的沸點不是100,分析原因可能是氣壓的影響。鞏固訓練2蒸發(fā)蒸發(fā)現象什么是蒸發(fā)實驗感受蒸發(fā)吸熱,有致冷作用。鞏固訓練由生活事例討論交流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鞏固訓練【小試身手】大家都喜歡吃火鍋,你們吃過“紙火鍋”嗎?思考:“紙火鍋”為什么遇到火不燃燒呢?過渡:汽化的另一種方式是蒸發(fā),這節(jié)課開始老師在黑板上寫下的那兩個字慢慢消

11、失就是這種現象。你能說出一些生活中的蒸發(fā)現象嗎?【設置問題情景】濕衣服變干就是一種蒸發(fā)現象,請同學們思考并討論一下:1、濕衣服上的水蒸發(fā)發(fā)生在液體的什么部位?2、濕衣服上的水蒸發(fā)現象是緩慢的還是劇烈的?3、只有炎熱的夏天能把衣服晾干嗎?氣溫較低的季節(jié),衣服能晾干嗎?【概括歸納】蒸發(fā)的定義蒸發(fā)是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的并且只在液體表面發(fā)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做做想想:1.用棉簽蘸酒精擦在手上,有什么感覺?2.取兩個溫度計,一個玻璃泡沾上酒精,另一個不沾,分別用課本對著兩個玻璃泡扇,觀察兩個溫度計的示數有什么變化?你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設計意圖:先親身體驗感受,再實驗驗證,加深對蒸發(fā)吸熱的

12、了解,也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小試身手】1、夏天在地面上灑水會感到涼快,是為什么?2、人們在高溫的天氣里大汗淋漓,汗液起到什么作用?3、人游泳之后剛從水中出來,感覺特別冷;天熱時,狗常把舌頭伸出來。你能解釋這些現象嗎?【深入探究】要想讓濕衣服干的快一些,你有哪些好辦法?探究實驗:液體蒸發(fā)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關?器材:兩塊相同的玻璃片、酒精燈、水、酒精、膠頭滴管、小扇子、酒精棉球。探究一:取兩塊相同的玻璃片,給其中一塊微微加熱,用滴管在冷、熱玻璃片上分別滴一滴酒精,稍等片刻發(fā)現加熱過的玻璃片上的酒精先干。探究二:取兩塊相同的玻璃片,用滴管在玻璃片上分別滴一滴酒精,將一塊玻璃片上的酒精攤開,

13、稍等片刻,表面積大的酒精先干。探究三:取兩塊相同的玻璃片,用酒精棉球均勻涂抹兩個玻璃片,用扇子(或墊板)給后涂的玻璃片扇風,扇一會兒會發(fā)現空氣流動快的先干。(設計意圖:從生活到物理,通過學生積極討論、分析、總結、概括,不僅調動他們積極性,而且培養(yǎng)了他們的分析、歸納能力。)【歸納總結】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1. 液體的溫度2. 液體的表面積3. 液面表面空氣流動走進生活:同學們能不能說出生活中一些加快液體蒸發(fā)的例子?應用拓展:播放視頻“火洲”里的坎兒井。介紹坎兒井工程可以與長城媲美,它的建設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請同學們分析一下“坎兒井”是如何減少水的蒸發(fā)的。(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多媒體等電

14、化教學給學生豐富感性材料,激起興趣,同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小試身手】展示并讓學生解釋下面的現象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學生列舉實例:濕衣服變干、池塘里水變干,海水曬鹽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討論、交流、總結出蒸發(fā)的特點和定義。通過實驗,體驗感受:先初步感知蒸發(fā)吸熱,再利用溫度計對比探究。學生討論總結:1、利用水蒸發(fā)吸熱來降低溫度。2、人體自我保護的生理現象,汗液蒸發(fā)吸熱,使體溫不致升得太高。3、人身體上的水蒸發(fā)時從人體上吸熱,從而來降低溫度。狗常把舌頭伸出來,把大量的熱散到空氣中,來調節(jié)體溫。結合生活實際,思考討論得出使?jié)褚路M快變干的方法。交流總結影響蒸

15、發(fā)快慢的因素。舉例并分析加快方法。觀看視頻并分析“坎兒井”是如何減少水的蒸發(fā)的。比較蒸發(fā)與沸騰的異同點(二)液化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知識1使氣體液化的兩種方法(1)降低溫度液化放熱(2)壓縮體積(三)拓展延伸-電冰箱與臭氧層(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的能力。比較蒸發(fā)與沸騰:引導學生進行比較,總結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填入表格。見附件2(設計意圖:運用科學方法中的比較的方法,突出沸騰、蒸發(fā)的不同點。)過渡:向學生展示一瓶冰鎮(zhèn)可樂和一瓶常溫可樂請學生觀察冰鎮(zhèn)可樂的外壁上的水珠,為什么常溫的可樂外壁沒有水珠?請學生用紙巾擦拭,看看水珠能不能被完全擦干?并思考這些水珠是如何產

16、生的?(一)小試身手你能解釋以下幾種生活中常見的液化現象嗎? 【總結】都是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環(huán)境而液化成小水珠。(二)動手做做,動腦想想活動內容:1出示一面小鏡子,向小鏡子哈氣,觀察鏡面有什么變化?2將小鏡子在火焰上烤一烤,再向小鏡子哈氣,又看到什么現象?兩次有什么不同?【學以致用】醫(yī)生給病人檢查口腔時,常把一把帶柄的小鏡子在酒精燈上燒一燒,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三)觀察與交流仔細觀察圖片,燒水時在靠近壺嘴的地方出現“白氣”,這些“白氣”是什么?演示:用燒瓶加熱水至沸騰,待玻璃管口噴出“白氣”。觀察現象并提出問題:1、燒瓶中的水沸騰時產生大量的氣泡,氣泡中的氣體是什么?2、燒瓶中的水蒸氣是什么

17、顏色?是否透明?3、瓶口“白氣”的特征是否和水蒸氣的特征相吻合?演示:用干燥的小燒杯罩住玻璃管口,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在燒杯的內壁出現什么。【總結】“白氣”不是水蒸氣,而是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四)體驗與感受將剛剛罩在玻璃管口的燒杯取下,請學生用手感覺燒杯的冷熱程度。燒杯變熱說明了什么?【總結】液化放熱,因此被燒杯變熱。【小試身手】1、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比被100的水燙傷嚴重得多,為什么?2、冬天天冷時向手哈氣,為什么手會感到暖和?3、蒸饅頭時是最上層的籠屜中的饅頭先熟還是最下層籠屜中的饅頭先熟,為什么?(五)觀察與交流演示:用注射器壓縮乙醚氣體使其液化。實驗中使用了什么方法使氣體液化呢

18、?(說明:由于本實驗可見度不太大,應該重復做兩、三次,讓學生仔細觀察。有條件的學??梢宰寣W生進行分組實驗,更有利于學生觀察。)氣體打火機液化石油氣“長征3號”運載火箭點撥并展示液化的第二種方法:壓縮體積。說明將氣體液化的好處是體積縮小,便于儲存和運輸。并列舉壓縮體積使氣體液化的例子:液化石油氣、氣體打火機、火箭中的用做燃料和助燃劑的氫和氧。課件展示(設計意圖:展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相互關聯的問題,體現了從物理到社會,同時也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聯系實際生活,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問題。比較蒸發(fā)、沸騰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填入表格。學生動手實驗,發(fā)現水并不能被完全擦干,這實驗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19、。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并交流:可樂外壁上的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可樂外壁凝結而成的,因為水蒸氣的不斷凝結所以不能被完全擦干。討論交流:解釋生活中常見的液化現象。引導學生分析、總結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討論交流:燒燒口腔鏡的目的是使鏡子升溫,防止口中水蒸氣液化?!鞍讱狻睂W生往往誤認為是水蒸氣,這也是本節(jié)課需要糾正學生的常識性錯誤之一。通過比較“白氣”和水蒸氣在顏色和透明度等物理性質方面的差異,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難點突破學生體驗感受后分析交流原因,得出液化放熱。學生討論交流:1、因為水蒸氣液化需要放出熱量。2、空腔中的水蒸氣液化放熱,使得手的溫度升高。3、上層先熟。高溫的水蒸氣經過多層蒸

20、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籠蓋時,大量水蒸氣發(fā)生液化現象,放出大量的熱量,從而使上層蒸格中的饅頭先熟觀察實驗并分析液化的方法:壓縮體積。了解壓縮體積使氣體液化的例子。閱讀、交流:閱讀sts:電冰箱與臭氧層,并交流電冰箱的工作原理,以及了解氟利昂對臭氧層的破壞,提高保護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反饋練習 師巡視檢查完成反饋練習見附件3三、課堂小結:回顧本節(jié)課的學習活動程序學生梳理知識,交流收獲和疑惑。四、課堂檢測師巡視、講評完成檢測題、解答見附件4五、布置作業(yè)出示思考題題目 見附件5課后完成【板書設計】第三節(jié) 汽化和液化一、汽化1、定義: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2、兩種方式:(1) 沸騰:沸點:沸

21、騰的特點:沸騰的條件:(2) 蒸發(fā):蒸發(fā)吸熱致冷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二.液化:1、定義: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2、兩種方法:(1) 降低溫度(2) 壓縮體積3、液化放熱【教學反思】一、教案的“亮點” 1、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動力、以學生已有的經驗或知識為基礎、以實驗探究貫穿整節(jié)課的教學。通過師生交流、教學互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合作探究,既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2、教學中的視頻、實驗、體驗活動的設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通過讓學生實驗、觀察、討論歸納問題,使他們主動充分參與學習,而且實驗的設計簡單易行,既能讓學生把握物理知識內在

22、的規(guī)律,又能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3、通過比較水蒸氣和“白氣”物理性質上的差異,幫助學生克服原有的錯誤認識,從而明確“白氣”不是水蒸氣。4、練習題的設計有層次有梯度,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二、教學中易出現的問題1、在教學中,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讓學生感知汽化和液化現象,重點突出水的沸騰實驗,實驗儀器很多也比較危險,教師要做好引導,實驗前要讓學生閱讀實驗指導,明確實驗目的、步驟,交流實驗儀器的使用注意事項,特別是溫度計和酒精燈的使用,讓學生交流縮短沸騰前時間的措施等。實驗中要留意學生的操作,引導學生認真細致的觀察實驗現象并作好記錄。2、本節(jié)課易出現實驗的時間比較長,課堂進度就較難以把握,沸騰實驗的

23、水量一定要控制好,選擇的燒杯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計時也較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可以課件展示鐘表,并每隔0.5min用鐘聲提示學生。3、用注射器壓縮乙醚氣體使其液化實驗可見度大,此實驗應該重復幾次,讓學生仔細觀察。有條件的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這樣更有利于學生觀察。附件1沸騰前沸騰時聲音(響或不響)氣泡情況發(fā)生部位運動方向大小變化停止加熱是否沸騰附件2比較蒸發(fā)和沸騰的異同點蒸 發(fā)沸 騰相同點都是汽化現象,都能使液體變?yōu)闅怏w,都吸收熱量不同點發(fā)生部位液面內部、液面同時進行溫度條件任何溫度一定溫度(沸點)劇烈程度緩慢劇烈溫度變化降低不變影響因素1.液體的溫度2.液體的表面積3.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液面

24、氣壓附件3 【反饋練習】1物質從液體變?yōu)闅鈶B(tài)叫_,它有兩種方式,分別為_和_;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fā)生的汽化現象叫_,物質有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_,使氣體液化有兩種方法:_和_。2冬天的早晨起床時可看到房間玻璃窗上有許多小水珠,這些水珠在 ( )a. 窗玻璃朝房內的一面 b. 窗玻璃朝房外的一面c. 窗玻璃的里外兩面 d. 不能斷定在哪一面3室內溫度為20,此時用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涂抹一下溫度計的玻璃泡,隨著酒精的迅速蒸發(fā),下列各圖能比較正確反映溫度計示數隨時間變化的是( )4青藏鐵路路基兩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細、高約2米的鐵棒(如圖所示),我們叫它熱棒。熱棒在路基下還埋有5米深,整個棒體是中空的,里面封

25、裝有適量液氨。熱棒的工作原理很簡單:當路基溫度上升時,液態(tài)氨受熱發(fā)生_上升到熱棒的上端,通過散熱片將熱傳導給空氣,氣態(tài)氨由此冷卻_變成了液態(tài)氨,又沉人了棒底。這樣,熱棒就相當于一個天然“制冷機”。這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為解決“千年凍土”的許多創(chuàng)新和發(fā)明之一。請問文中空格處的物態(tài)變化名稱是( )a、汽化 液化 b、液化 汽化 c、熔化 液化 d、液化 凝固附件4【課堂檢測】1小明盛熱湯時,戴的眼鏡馬上變得霧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了,這是因為水先_成水蒸氣,又遇冷_成小水珠附著在眼鏡片上。2小明學習了影響液體蒸發(fā)快慢的因素后,猜想液體蒸發(fā)快慢還可能與液體的種類有關。為此,他在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一

26、滴質量相等的水和酒精,觀察其蒸發(fā)的快慢。實驗過程中小明需控制_、_和_相同。3.用一塊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質量分數約為70%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勻濕透后取出將浸透的手帕舒展開,川鑷子夾住兩角,用火點燃(如圖所示)當手帕上的火焰熄滅后,手帕完好無損對于這一現象,下面解釋正確的是( )a這是魔術,你所看到的是一種假象b火焰的溫度低于棉布的著火點c手帕的水汽化吸熱,使手帕的溫度低于棉布的著火點d酒精燃燒后使棉布的著火點升高4從冰箱內取出的冰棍周圍彌漫著“白氣”;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氣”。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冰棍周圍的“白氣”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這兩種情況的“白氣”都是水蒸氣c、人口中呼出的“白氣

27、”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珠d、這兩種情況的“白氣”都是空氣中原來的水蒸氣液化而成的小水珠5如圖所示,將燒瓶內水沸騰時所產生的水蒸氣通入試管a中,試管a放在裝冷水的容器b內,過一段時間,觀察到試管a中產生的現象是_,同時看到溫度計c的示數升高,這個實驗說明了水蒸氣液化時要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6.在“研究水的沸騰”實驗中:(1)所有的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_的性質制成的。為了完成本次實驗,由下表可知,應選用測溫物質為_的溫度計。測溫物質凝固點/沸點/水銀-39357酒精-11778 (2)如圖甲所示,剛倒入熱水時發(fā)現溫度計管壁模糊,很難看清示數,主要原因是_。(3)燒杯上方加一紙蓋后進行實驗,如圖乙所示每隔1min記錄溫度計示數(見下表),4m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