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在青少年學生中如何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的幾點思考 一、調查基本情況 為了進一步了解當代中小學生中華民族精神教育的現(xiàn)狀,我校語文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開展了一次關于在青少年學生中如何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知多少”的調查研究。問卷調查的對象為在我校初中生和小學生,共發(fā)放問卷150份,收回有效問卷共150份,回收率100%。其中男生占47%,女生占53%;初中生占69%,小學生占31%。 二、當前中小學生民族精神教育狀況 1、主觀上認同和維護民族精神。在對“你認為現(xiàn)在還需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嗎?”問題的回答中,有100%的中小學生做了肯定的回答。當祖國遭到外敵入侵時,有93%的學生認為
2、會去參軍保衛(wèi)祖國。有95%的學生最崇拜民族英雄。 2、對民族精神知識仍很匱乏。37%的小學生平時不經常觀看革命歷史電影或電視,而且學生的年齡越大,平時經常觀看革命歷史電影或電視的學生的比例越?。?4%的學生最喜歡聽的是流行音樂。在對“如果現(xiàn)在有一個機會可以加入一個發(fā)達國家的國籍,你會”問題的回答中,有70%的學生表示會加入一個發(fā)達國家的國籍。 3、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在一浪高過一浪的各國文化的沖擊下,我們的孩子接觸的卻是許多偽劣的文化。孩子們對 “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打了敵敵畏,不知死多少?!薄叭照障銧t生紫煙,李白來到烤鴨店,口水流了三千丈,一摸口袋沒有錢?!钡人烈獯鄹牡捻樋诹锏贡橙缌鳌?墒?/p>
3、一部獲得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的作品印數(shù)卻不到10000冊,而對于我們中華民族藝術寶庫的瑰寶古詩更是知之者甚少,或僅能吟誦幾首,而對于詩中那優(yōu)美的意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對古詩的喜愛、研究之情卻談不上。常此以往,我們祖先留下來的文化瑰寶豈不要煙消云散了? 三、現(xiàn)狀的成因探析 1、多元的亞主流價值取向對傳統(tǒng)的社會主流價值觀造成強大沖擊。隨著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更多的外國精神文化產品涌入我國,其中不可避免地攙雜著腐朽墮落的資產階級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使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則更加凸顯,精神文明建設讓位于物質文明建設的思想在社會上有著一定市場,助長了中小學生中享樂主義、拜金主義、自私自利
4、、極端個人主義等消極思想的滋生。 2、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以下誤區(qū): 1)、重知識,輕人文。在古詩文教學中,許多教師過分強調實用知識的學習,以考試內容作為教學內容,過分重視對古詩意思和詩中所表達詩人情感的講解。而忽略了對詩歌所蘊涵的意境的感受與領悟,缺乏理解后的誦讀及拓展。這樣的教學對培育學生的人文精神沒有足夠的重視,結果造成一大批學生發(fā)展后勁不足,導致大部分學生對祖國與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知之甚少,經典文化常識嚴重不足,甚至將很多經典詩句進行篡改到處流傳,在社會中造成了消極的影響。 2)、重應試,輕積累。多年以來,由于受“應試”思想的影響,在課堂上往往靠單純的講解、背誦進行“灌輸式”教學,教學
5、策略違背了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扼殺了學生積累古詩文的興趣。且由于好多人認為在現(xiàn)代社會中古詩文沒有用,而且學起來既枯燥無趣又難學,認為只要學一些考試要用的文章就行了。學生讀得少、背得少、積累得少。缺乏對民族文化的積累和認識,認識不到民族精神的豐富博大,直接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3)、重死記,輕實踐。在古詩文教學中,由于教師缺乏開拓民族文化資源的意識,不注重古詩文的實踐活動。對小學生賞讀古詩文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有效的指導學生背誦,學生邊背邊忘?;蛑粫常粫\用。還有許多教師往往把教材上的古詩從詩句意思到詩人所表現(xiàn)的情感,通過細致入微的講解分析,把書本上的知識嚼碎嚼爛,讓學生學得滾瓜濫
6、熟、倒背如流,卻舍不得給學生時間和空間在鮮活的、靈動的實踐活動中積累更多的經典文化。這種以應對考試為主要目的,缺乏情趣的教學方式,完全不顧學生的反應,忽視了學情,忽視了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的發(fā)展及人文價值和人文精神的提升,抹殺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造成了民族文化的失落,使傳統(tǒng)文化的斷層現(xiàn)象顯得日益嚴峻。 3、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內容上的差異性,導致受教育者思想的困惑。當代中小學生在學校接受純粹、正統(tǒng)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在家庭受到的是利己主義傾向的實惠教育,在社會受到的是追求利益回報的商品教育,這種反差造成了涉世未深的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的混亂,削弱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的正面影響。 四、對策和建議
7、基于以上思考,我們提出了“開展誦讀經典古詩文活動的研究”這一課題。旨在組織學生通過“直面經典、誦讀背誦”的方式,使孩子們從小就獲得經典古詩文的基本修養(yǎng)和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讓融會在經典古詩文中的中華民族的智慧、風骨、胸懷,以及健康的道德準則和積極的人生信念,潛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們的心里。讓孩子們在享受“與經典為伴,與圣賢為友”的吟誦樂趣中,受到教育和啟迪。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積淀他們的文化功底,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 通過大量的調查,我們認為,開展誦讀經典古詩文活動的研究課題符合三大背景。 1、開展古詩文誦讀活動是中小學生學習的需要。少年時代是一生記憶力的黃金時期,少年時期學習記憶的內容往往是
8、終生不忘的。在走訪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孩子們記得最多、背的最多的是電視廣告、唱得最多的是膚淺庸俗的流行歌曲。用經典的古詩文取而代之,豐富學習內容,這是孩子們學習的需要。古典詩文作為寶貴的精神食糧,其間不僅蘊含著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積著一個偉大民族不滅的精魂。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書,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給每一位炎黃子孫都深深地烙上了龍的傳人的印跡。雖然目前的時代呼喚創(chuàng)新型人才,但創(chuàng)新離不開傳統(tǒng)文化的支撐。 2、開展古詩文誦讀活動是培育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需要。古典詩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內涵深刻,意存高遠,蘊含著大量的人文內涵,而目前我們的學生卻思想單純、生活單調,正缺少這種文化底蘊
9、,所以我們依托小學生古詩文誦讀的研究,讓學生從古典詩文中汲取“營養(yǎng)”,陶冶情操,用古詩文的精華來滋養(yǎng)學生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使民族文化世世代代都能散發(fā)濃郁的芬芳。 3、開展古詩文誦讀活動是新課程標準的需要。語文新課程標準在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上要求19年級學生背誦古今優(yōu)秀詩文340篇,強調“學生能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它要求我們能“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我們開展古詩文誦讀研究,正是讓學生在誦讀、欣賞大量古詩文過程中激發(fā)靈感,增強原創(chuàng)力。同時,借助古詩文中的情感內涵,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由此可見,開展誦讀古詩文的研究,適應時代和學生的發(fā)展要求,很有研究的價值。本課題預設的突破 1、開發(fā)閱讀資源,拓展誦讀范圍。在教學活動中,從學生的實際和興趣入手,拓展學習途徑,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經典古詩文,供學生誦讀積累,積淀學生的語文功底,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2、開展閱讀實踐活動,學用結合。研究出通過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引領學生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yè)安置職工合同范例
- 辦公標簽銷售合同標準文本
- 買賣拆遷平房合同范例
- 創(chuàng)業(yè)公司融資合同樣本
- 相對論對物理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關于建廠房合同標準文本
- 與人合伙合同范例
- 加盟美業(yè)合同樣本
- 二手車轉讓和買賣合同標準文本
- 兩兄弟建房合同范例
- 設備維護工程師簡歷
- 2023版押品考試題庫必考點含答案
- 挖孔樁基施工方案(水磨鉆)
- 變電檢修技能考試計算
- 國際經濟法學(湘潭大學)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jié)測試2023年
- 以案說德發(fā)言四篇
-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課后題答案解析
- 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倫理審查不同意見溝通的標準操作規(guī)程
- 梅毒診療指南(2023年)
- 高中物理3-3熱學練習題(含答案)
- DB32-T 3916-2020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guī)程-(高清現(xiàn)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