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運動和力》單元測驗答案及解析_第1頁
初三物理《運動和力》單元測驗答案及解析_第2頁
初三物理《運動和力》單元測驗答案及解析_第3頁
初三物理《運動和力》單元測驗答案及解析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優(yōu)秀學(xué)習(xí)資料歡迎下載【單元測驗】第12 章 運動和力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2 小題)1( 2011?寧波)若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只受到力F 的作用, 且運動過程中力F 始終保持不變,則小球的運動軌跡(用虛線表示)不可能的是()A BCD 考點 :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專題 :信息給予題。分析:( 1)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指的運動方向或運動速度的變化( 2)物體沒有改變物體的形狀,只受一個力的作用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進行曲線運動( 3)物體沒有改變物體的形狀,只受一個力的作用改變了運動速度,越來越快( 4)物體只受一個力的作用沒有改變物體

2、的形狀,也沒有改變物體的運動速度或運動方向是不存在的解答:解:A、如圖,小球如果依靠慣性水平向右運動時,再受到一個豎直向下的力的作用,小球進行如圖的曲線運動不符合題意B 、如圖, 小球如果依靠慣性向右下方直線運動時,再受到一個豎直向上的力的作用,小球進行如圖的曲線運動不符合題意C、如圖,小球如果依靠慣性豎直向下運動時,再受到一個豎直向下的力的作用,小球進行豎直向下的加速運動不符合題意D 、如圖,小球的運動方向、運動速度都沒有改變,則應(yīng)不受力或受力平衡;但小球只受到豎直向上的力的作用,這種現(xiàn)象是不存在的符合題意故選 D點評:( 1)掌握力的兩種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

3、狀態(tài)( 2)能根據(jù)物體的運動軌跡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變化情況2( 2005?河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手提水桶感覺很累,原因是水桶的重力作用于手上了B 雞蛋砸石頭,雞蛋碎了,原因是雞蛋受到的力大C 推出去的鉛球,可以在空中飛行,原因是鉛球始終受到推力的作用 D 在 草地上滾動的足球,最終會停下來,原因是足球受到了摩擦力考點 :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慣性。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以及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解答:解: A 、手提水桶感覺很累,原因是水桶對手有一拉力的作用故A 不正確優(yōu)秀學(xué)習(xí)資料歡迎下載B 、雞蛋碰石頭,雞蛋和石頭受到的力一樣,蛋殼碎了是因為蛋殼硬

4、度小故B 不正確C、推出去的鉛球可以在空中飛行是因為鉛球由于慣性故C 不正確D 、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最終會停下來,原因是足球受到了摩擦力故故選 DD 正確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xué)生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慣性的理解和掌握3( 2007?蘇州)如圖所示,小王在探究“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他將物體M 放在水平桌面上,兩邊用細線通過滑輪與吊盤相連若在左盤中放重為G 的砝碼,右盤中放重為2G的砝碼時,物體M 能以速度v 向右作勻速直線運動如果左、右盤中的砝碼不變,要讓物體 M 能在水平桌面上以2v 的速度向左作勻速直線運動,則應(yīng)在左盤中再加上砝碼,所加砝碼的重為()(吊盤重、滑輪與細線

5、間和滑輪與軸間摩擦不計)A GB 2GC3GD4G考點 :二力平衡條件的應(yīng)用;摩擦力的方向。分析:首先由受力分析明確物體M 受力情況,由M 的運動狀態(tài)可判斷M 受摩擦力的大??;當(dāng) M 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時,摩擦力方向同時發(fā)生變化,而大小不變;則由平衡關(guān)系可求得左側(cè)應(yīng)加砝碼解答:解:當(dāng)物體向右運動時,所受拉力F=2G G=G ,因 M 勻速運動,故摩擦力f=G ;當(dāng)物體 M 向左運動時,摩擦力大小不變,方向向右,此時向右的力為f+2G=3G ;要使物體仍能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向左的力也應(yīng)為3G,則左端吊盤中應(yīng)加砝碼為3G G=2G 故選 B點評:本題分析摩擦力的方向是關(guān)鍵,應(yīng)明確摩擦力的方向與運動方

6、向相反4(2002?天津) 裝有金屬球的小容器A 漂浮在盛有水的圓柱形大容器B 的水面上, 所受的浮力為 F1,如圖所示若把金屬球從A 中拿出投入水中沉到B 的底部時,小容器A 所受的浮力大小為F2,池底對金屬球的支持力大小為N,那么()A 金 屬球所受重力的大小為F1 F2B 小容器所受重力的大小為2FC 小容器所受浮力減小了 ND 大容器底部受水的壓力減小了N考點 :力的合成與應(yīng)用。分析:從裝有金屬球的小容器漂浮在水面上與金屬球沉入水底兩者情況進行受力分析,確定力的變化入手解決此題解答:解:設(shè)小容器的重力為G,金屬球受到的重力為G,當(dāng)裝有金屬球的小容器A 漂浮在盛有水的圓柱形大容器B 的水

7、面上,此時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們的總重力即:優(yōu)秀學(xué)習(xí)資料歡迎下載F1=G+G 所以金屬球受到的重力: G=F1 G,因為把金屬球從 A 中拿出投入水中沉到B 的底部時,容器 A 處于漂浮狀態(tài),此時它受到的浮力 F2=G;故 B 正確因此金屬球受到的重力可以表示為:G=F1 G=Fl F2故 A 正確金屬球沉在池底受到的力有: 水對它豎直向上的浮力F3、池底對它豎直向上的支持力N 、重力 G;金屬球在這三個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即平衡狀態(tài);因此三個力相互平衡,即:F3+N=G ,即,N=G F3,由此可知此時池底對金屬球的重力不等于其重力,即:NG,小容器原來受到的浮力為: F12=G+G ,現(xiàn)

8、在受到的浮力為: F =G ;所以其受到的浮力減小的是金屬球的重力G,不是支持力 N ,故 C 錯誤由于原來與圓柱形容器底部接觸的只有水,所有物體的重力都通過水壓在容器底部即圓柱形的大容器底部原來受到的水的壓力等于里面所有物體的總重力,即水的重力、金屬球的重力、小容器的重力三者之和,即:F 水壓 =F 壓=G+G +G 水 但此時與圓柱形容器底部直接接觸的有水和金屬球,所以對容器底部施加壓力的有兩個物體:水和金屬球即現(xiàn)在圓柱形容器的底部受到的壓力仍等于等于里面所有物體的總重力,即水的重力、金屬球的重力、小容器的重力三者之和,即:F 壓=G+G +G 水此時的金屬球?qū)Τ氐椎膲毫εc池底對它的支持力

9、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所以其大小也等于N ;此時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可以表示為:F 壓=F 水壓 +N=G+G +G 水 即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 水壓=F 壓 N=F 水壓 N,故 D 正確綜上分析故選:ABD 點評:解決此題時,首先要從宏觀上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明確浮力與重力的關(guān)系以及浮力的變化然后再結(jié)合選擇項的內(nèi)容確定各選擇項的正誤在選擇項 D 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大小總量是不變的,變化的是施力物體的壓力,審題時要注意5( 2010?南通)甲、乙兩列火車在兩條平行的鐵軌上勻速行駛,兩車交匯時,甲車座位上的乘客從車窗看到地面上的樹木向北運動,看到乙車向南運動由此可判斷(A 甲 、乙兩車都

10、向南運動B 甲、乙兩車都向北運動C 甲車向南運動,乙車向北運動D 甲車向北運動,乙車向南運動)考點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分析: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何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參照物不同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同解答:解:甲車座位上的乘客從車窗看到地面上的樹木向北運動,說明甲車是向南運動的,所以選項B 、 D 不符合題意;若乙車向北運動,則甲車座位上的乘客不可能看到乙車向南運動,所以選項C 不符合題意故選 A點評:本題的突破口在于首先通過“甲車座位上的乘客從車窗看到地面上的樹木向北運動”確定甲車是向南運動的,然后通過“乘客看到乙車向南運動”判斷出乙車向南運動且比甲車的運動速度大6下列是有關(guān)運動和力的描述,其中

11、正確的是()A 汽車司機使用安全帶與慣性無關(guān)優(yōu)秀學(xué)習(xí)資料歡迎下載B 擊打排球時手感到疼,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跳傘運動員勻速下落時,以傘為參照物,人是運動的D 在 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牽引力大于阻力考點 :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力作用的相互性;慣性。專題 :參照思想。分析:防止慣性造成的危害,開車時一定要系安全帶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施力的同時也受到力的作用被研究的物體和參照物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的改變, 被研究的物體是靜止的, 如果發(fā)生了位置的改變,被研究的物體是運動的勻速運動的物體受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大小相等解答:解: A 、司機和汽車一起運動,當(dāng)急剎車

12、時,車停止運動,司機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 繼續(xù)前行, 容易沖出車外, 為了防止慣性造成的危害, 一定要系安全帶 不符合題意B 、擊打排球時手給排球一個力的作用,同時球給手一個力的作用,手感到疼,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符合題意C、跳傘運動員勻速下落時,人和傘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的改變,以傘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不符合題意D 、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水平方向上受到牽引力和阻力作用,兩個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不符合題意故選 B點評:本題考查了慣性、力的作用相互的、參照物、平衡力問題,這幾個知識點都是很重要的知識點7分別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滑到鋪有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的水平

13、面上,小車在不同的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如圖所示實驗結(jié)論可以反駁下列說法中的哪一條()A 摩擦力越小,小車的速度減緩就越慢B 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車將永遠運動下去C 小車受到力的作用就運動,不受力的作用就不運動D 運 動的物體不受力作用時,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考點 :牛頓第一定律。專題 :實驗題。分析:通過我們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雖然這三次小車的初速度都相同,但是運動的距離卻不相同這說明是阻力在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阻力越大,運動距離越短;阻力越小,運動距離越長若沒有阻力,則運動的物體就不會停下來,將永遠的沿直線勻速運動優(yōu)秀學(xué)習(xí)資料歡迎下載下去解答:解: A 、木板表面的阻力小,小車運動的距離遠,表明摩擦力越

14、小,小車速度減少得越慢;B 、如果阻力越小,則小車運動的距離將越遠推理:如果運動物體不受力,它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C、從實驗中我們分析出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因為實驗中,小車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阻力,小車的運動并沒有受到推力的作用且由于阻力的存在,改變了小車的運動速度通過對現(xiàn)象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阻力大的,速度減少得快;阻力小的,速度減少得慢由此我們推理出如果物體不受任何力,運動的物體將永遠的運動下去D 、若平面非常光滑,阻力為零,則不會有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小車的速度將保持不變,不會變快也不會變慢,永遠的運動下去故選 C點評:這個實驗是探究阻力對物體

15、運動的影響做法是給水平桌面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體,讓小車從斜面頂端從靜止開始滑下觀察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為了在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后,在不同表面運動的距離做好這個實驗,好好的分析這個實驗現(xiàn)象,也就能夠很好的理解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了8下列關(guān)于力與運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 足球在空中沿著曲線飛行是因為受到踢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B 放在講臺上的書對桌子的壓力與書所受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書所受支持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C 推一個木塊會運動,而不用力就會停下,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D 當(dāng) 推課桌而沒推動時,推力大小比課桌所受地面摩擦力小考點 :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力作用的相互性;慣性;平衡力的辨別。

16、分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足球在空中飛行,腳和足球之間沒有了力的作用正確區(qū)別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相同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條直線上;不同點,平衡力是一個受力物體,相互作用力是兩個受力物體維持物體運動的是物體的慣性,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桌子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解答:解: A 、足球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前行,但是受到重力作用,足球進行的是曲線運動足球離開腳以后,不再和腳發(fā)生力的作用,不再受到腳的踢力不符合題意B 、放在講臺上的書對桌子的壓力與書所受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分別作用在桌子和書上,是相互作用力書所受支持力與重力,大小相等,方

17、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都作用在書上,是一對平衡力符合題意C、推一個木塊會運動,推力改變了木塊的運動狀態(tài),而不用力就會停下,摩擦力改變了木塊的運動狀態(tài) 說明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慣性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不符合題意D 、當(dāng)推課桌而沒推動時,課桌保持靜止?fàn)顟B(tài),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不符合題意故選 B點評:本題把很相似的知識點放在一起,增大了題的難度,相互作用力平衡力,力是改優(yōu)秀學(xué)習(xí)資料歡迎下載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慣性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本題還涉及到兩個易錯點:離開腳的足球繼續(xù)前行是由于足球的慣性, 而不是受到踢力推物體沒有推動,有些學(xué)生認為推力小于摩擦力,其實不然,此時的物

18、體靜止,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9( 2004?河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靜止的物體,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運動狀態(tài)一定發(fā)生改變B 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可能是平衡力C 如果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的三要素都相同,這兩個力可能是平衡力D 做 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只受到一對平衡力的作用, 如果突然失去其中一個力,則該物體可能不再做直線運動考點 :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的辨別。分析:A 、靜止的物體受到推力的同時,物體可能會保持靜止(推力等于靜摩擦力,受到一對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不改變運動狀態(tài)) ;物體可能由靜止變?yōu)檫\動(推力大于摩擦力);B 、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同一個物

19、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C、力的三要素指的是: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D 、物體受到的平衡力和物體的運動方向在一條直線上,物體失去其中一個力,物體依然做直線運動;若物體受到的平衡力和物體的運動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物體失去其中一個力,物體就會變?yōu)榍€運動,可以舉個實例來說明解答:解: A 、靜止的物體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運動狀態(tài)不一定改變,所以A 是錯誤的;B 、兩個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就是平衡力,所以 B 是正確的;若這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C、如果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都相同,這兩個力一定不是平衡

20、力,所以 C 是錯誤的;D 、若物體受到一對豎直方向上的平衡力重力和支持力,而物體在水平方向上運動,若失去了支持力, 物體由于慣性向前運動, 由于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向下運動,物體就會變?yōu)榍€運動,所以D 是正確的故選 B、 D點評: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力學(xué)中的難點,也是重點,需要掌握;此題的難點是選項D 的判斷,對于這類題,我們可以舉出實例來判斷10( 2008?紹興)小敏利用“壓敏電阻的阻值隨所受壓力的增大而減小”的性質(zhì),設(shè)計了判斷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裝置其工作原理如圖(a)所示,電源、電流表、定值電阻和壓敏電阻由導(dǎo)線連接成一個串聯(lián)電路,壓敏電阻和一塊擋板固定在絕緣小車上,中間放置一個可活動的絕緣球

21、,壓敏電阻不受力時, 電流表示數(shù)為 I0,小車運動狀態(tài)變化會引起電流表示數(shù)變化 如圖( b)所示是某次小車向右作直線運動時電流隨時間變化圖象下列有關(guān)該次小車運動狀態(tài)的判斷正確的是()優(yōu)秀學(xué)習(xí)資料歡迎下載A0 到C t 2 到t1 時間內(nèi),小車速度變大 t3 時間內(nèi),小車速度變大B t1 到D t3 到t2 時間內(nèi),小車速度不變t4 時間內(nèi),小車速度變小考點 :速度與物體運動。專題 :圖析法。分析:本題受電流的變化可得出力的變化,由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可知物體的運動情況解答:解: 0 到 t1 時間內(nèi),電流不變?yōu)?I0,壓敏電阻的阻值不變,此時不受壓力,小車處于靜止;故 A 錯;t 1 到 t2 時間

22、內(nèi),電流增大, 壓敏電阻的阻值減小,所以壓力增大, 小車做加速運動 故B 錯;t 2 到 t3 時間內(nèi),電流不變,壓敏電阻的阻值不變,所以壓力不變,小車勻速運動故C 錯;t 3 到 t4 時間內(nèi),電流減小, 壓敏電阻的阻值增大,所以壓力減小, 小車做減速運動 故D 對故選 D點評:本題結(jié)合了電路與運動,難度稍大, 應(yīng)注意從題意中分析找到力的變化去推出運動情況11( 2008?寧波)如圖所示,物體甲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當(dāng)物體乙輕放到甲上后,下列現(xiàn)象不可能發(fā)生的是()A 甲相對于桌面保持靜止?fàn)顟B(tài),而乙相對于甲也靜止B 甲相對于桌面保持靜止?fàn)顟B(tài),而乙相對于甲沿斜面滑下C 甲相對于桌面向右運動,而乙相對

23、于甲沿斜面滑下D 甲 相對于桌面向右運動,而乙相對于甲靜止考點 :摩擦力的方向;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能量守恒定律。專題 :動態(tài)預(yù)測題。分析: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從摩擦力的方向、 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等幾個方面去分析解答:解: A 、 B 、物體甲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當(dāng)物體乙輕放到甲上后,若甲相對于桌面保持靜止?fàn)顟B(tài),我們可以看成甲與桌面合在一起,可以判斷 A 、B 可能發(fā)生;C、乙的重力可以分解為兩個力,一是對斜面的壓力,二是沿斜面向下的力,后者可優(yōu)秀學(xué)習(xí)資料歡迎下載能會使物體乙下滑,同時,乙對甲的壓力的作用,和甲對乙的摩擦力的作用,都有可能使甲本身向右發(fā)生運動,故C 是可能發(fā)生的;D 、若甲相

24、對于桌面向右運動,而乙相對于甲靜止,此時沒有對兩個物體做功,甲、乙勢能沒有減少,則甲不會有動能所以D 與能量守恒定律相背故選 D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xué)生對摩擦力的方向和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的理解和掌握,同時考查了對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掌握12( 2006?三明)一個人用 50N 的水平拉力拉著一個物體在水平路面上運動,若物體受到水平方向的阻力是 10N,則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阻力的合力大小是( ) A 10N B 40N C 50N D 60N考點 :力的合成與應(yīng)用。分析: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當(dāng)兩力方向相同時,合力大小等于兩分力大小之和;當(dāng)兩力方向相反時,合力等于兩分力大小之差解答:解:拉力的方

25、向可能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這時拉力與阻力在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則合力等于兩分力之差,合力為40 牛頓;拉力方向可能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此時拉力與阻力在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合力等于兩分力大小之和,合力等于60 牛頓故選 B、 D點評:解此題時,應(yīng)全面考慮問題,討論拉力與阻力的方向關(guān)系,有兩種情況:( 1)兩力方向相同,(2)兩力方向相反缺一不可,缺一種情況,會漏選二、填空題(共8 小題)(除非特別說明,請?zhí)顪?zhǔn)確值)13( 2009?北京)如圖是小明用滑輪組提升水中物體A 的示意圖當(dāng)物體A 完全在水面下被勻速提升的過程中,物體A 所受浮力為80N,小明對繩子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1,水平地面對小明

26、的支持力為N 1當(dāng)物體A 有的體積露出水面且靜止時,小明對繩子豎直向下的拉力為 F2,水平地面對小明的支持力為N2已知動滑輪所受重力為120N ,小明所受重力為600N ,N 1:N 2=13 :12不計繩重、滑輪與軸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則物體A 所受重力為640N考點 :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二力平衡條件的應(yīng)用。專題 :計算題。分析:這是一道綜合題,它包含了浮力、滑輪組的知識要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列出N1和 N2 的表達式,依據(jù) N1: N2=13 : 12 求解解答:解:根據(jù)受力分析和動滑輪特點可得:優(yōu)秀學(xué)習(xí)資料歡迎下載N 1=600N (G 物 +120N 80N ),N 2=600N

27、(G 物 +120N 40N )把 N1 和 N2 的表達式代入 N1: N 2=13: 12,可求得 G 物=640N 故答案為: 640N 點評:此類題目的關(guān)鍵是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 根據(jù)題意列出表達式, 代入已知物理量的值,求未知量14( 2007?上海)如圖( a) 所示,木塊與小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當(dāng)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木塊的狀態(tài)如圖( b) 所示把木塊換成盛有水的燒杯,重復(fù)上述過程,燒杯中水面的狀態(tài)分別如( c) 和 ( d) 所示(a)( b)(c)( d)由圖( a)、( b)或圖( c)、( d)可知:小車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可能情況是一、向右減速運動,二、向左加速運動(

28、請將兩種可能的情況填寫完整)得到上述結(jié)論是利用了木塊和水都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考點 :慣性在實際生活中的應(yīng)用;慣性。專題 :簡答題;實驗分析法。分析:物體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原來運動的物體保持運動,原來靜止的保持靜止,也可理解為“靜者恒靜、動者恒動”,據(jù)此分析回答解答:解:木塊與小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當(dāng)小車向右減速運動時,下端受摩擦力隨車減速,木塊上端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使得木塊向右傾倒;當(dāng)小車向左加速運動時,下端受摩擦力隨車加速,木塊上端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使得木塊向右傾倒;如b圖所示燒杯與小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當(dāng)小車向右減速運動時,燒杯受摩擦力隨車減速,燒

29、杯內(nèi)的水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使得水向右傾;當(dāng)小車向左加速運動時,燒杯受摩擦力隨車加速,燒杯內(nèi)的水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使得水向右傾,如d 圖所示由上述實驗可見,木塊和水都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故答案為:一、向右減速運動,二、向左加速運動;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點評:本題考查了慣性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慣性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學(xué)習(xí)時,多聯(lián)系、多分析15( 2005?四川) “五 ?一 ”大假期間,小陽一家人自駕車出處旅游,大自然的旖旎的風(fēng)光令小陽激動不已 旅途中通過一座造型別致的長直大橋時,細心的小陽作了如下的觀察與記錄(風(fēng)下表,其中速度計的指針在圖示位置幾乎不動,手表的秒針在過橋過

30、程中未走完一周汽車上橋時手表的示數(shù)汽車下橋時手表的示數(shù)汽車速度計指針的位置優(yōu)秀學(xué)習(xí)資料歡迎下載(1)根據(jù)小陽的記錄,可以估算出該大橋的長度約為240 m(2)如果告訴你過橋時該汽車牽引力的功率,你還能估算出哪些物理量(至少寫兩個)?答:牽引力做的功;牽引力的大小考點 :速度公式及其應(yīng)用;速度與物體運動。專題 :計算題;應(yīng)用題;信息給予題。分析:( 1)從手表中可以看出汽車行駛的時間,已知速度計的分度值和單位,可以讀出此時的速度,根據(jù)公式 S=Vt 可求該大橋的長度;( 2)已知過橋所用的時間和功率, 根據(jù)公式 W=Pt 可求牽引力做的功; 根據(jù)公式 W=FS 可求牽引力的大??;汽車做勻速運動,

31、可求阻力的大小解答:解:( 1)行駛的時間為 t=30s;此時的速度為 V=30km/h 8m/s;橋的長度 S=Vt=8m/s ×30s=240m ;( 2)可以求出牽引力做的功;牽引力的大??;阻力的大小等故答案為: 240;牽引力做的功;牽引力的大小點評:本題考查距離等的計算, 關(guān)鍵是對手表和速度計的讀數(shù), 主要考查學(xué)生靈活應(yīng)用所學(xué)物理知識的能力16小車運動的路程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從 0 到m/s;雨天,落在高速行駛的小車前擋風(fēng)玻璃上的雨滴會4s 這段時間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為 5 向上 (選填 “向上 ”或 “向下 ”)運動考點 :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

32、性。專題 :計算題;信息給予題;推理法。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小車在0 4s 內(nèi)的運動路程s=25m5m=20m ,根據(jù) v=利用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求小車的平均速度;雨滴落到擋風(fēng)玻璃上時,擋風(fēng)玻璃給雨滴一斜向上的力,改變了雨滴的運動狀態(tài),據(jù)此分析解答:解:小車在0 4s 內(nèi)通過的路程:優(yōu)秀學(xué)習(xí)資料歡迎下載s=25m 5m=20m ,運動時間: t=4s,小車 04s 內(nèi)的平均速度:v=5m/s;如圖,雨滴落到擋風(fēng)玻璃上,雨滴受到擋風(fēng)玻璃向上力的作用,改變了運動狀態(tài)而向上運動故答案為: 5,向上點評:本題考查平均速度的計算,從圖中看出小車前 4s 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本題的關(guān)鍵,注意求平均速度要用總路程

33、除以總時間17( 2012?隨州)場地自行車賽的賽道是圓形的,該圓形賽道的半徑為 R,甲、乙兩運動員沿賽道騎自行車的速度為 V 1 和 V 2,且 V 1 V 2,兩同學(xué)在同一起點開始沿相同方向騎自行車,則兩人第一次相遇的時間是(用題中的字母表示結(jié)果)考點 :速度公式及其應(yīng)用。專題 :計算題;應(yīng)用題。分析:本題屬相遇問題和追及問題等量關(guān)系為:相遇:騎車快的速度×時間 +騎車慢的速度×時間 =跑道周長追及:騎車快的速度×時間騎車慢的速度×時間 =跑道周長解答:解:兩人速度不同,因為 V 1 V 2,兩人再次相遇時,甲走的路程正好是乙走的路程加上圓形跑到的周

34、長;所以 S 甲 =S 乙 +2R;整理可得: V 1 t=V 2t+2R;所以相遇的時間為 t=故答案為:點評:在環(huán)形跑道上,若兩人同時同地出發(fā)到第一次相遇,反向時,兩人路程之和為一圈路程,同向時快者與慢者路程之差為一圈路程解題關(guān)鍵是要讀懂題目的意思,根據(jù)題目給出的條件,找出合適的等量關(guān)系,列出方程組,再求解優(yōu)秀學(xué)習(xí)資料歡迎下載18( 2011?淮安)蜻蜓點水是指雌蜻蜓將卵直接產(chǎn)入水中如圖所示,是小華觀察到的蜻蜓貼著水面沿直線飛行,連續(xù)三次“點水 ”后水面振動的波紋圖片(每次點水只形成一個波紋,時間忽略不計) ,三個波紋剛好內(nèi)切于坐標(biāo)原點O由圖片可知:(1)蜻蜓的飛行方向是沿y 軸負方向,其

35、平均速度等于(選填 “大于 ”、“等于 ”或“小于 ”)水波的傳播速度(2)小華測得蜻蜓由第一次點水到第三次點水歷時2s,則蜻蜓飛行的平均速度為4.5m/s考點 :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速度的計算。專題 :應(yīng)用題;跨學(xué)科。分析:本題首先知道蜻蜓 “點水 ”點的是水波的圓心,不同的水波傳播的速度是相同的;其次應(yīng)明白先點的水波的半徑大,后點的水波的半徑?。坏谌龖?yīng)考慮到三個水波內(nèi)切,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蜻蜓在點水時前面點水的水波恰好到達點水處;最后用公式v=計算蜻蜓的飛行速度解答:解:( 1)因為三個水波的圓心在 y 軸上,而且沿 y 軸負方向水波半徑越來越小,所以蜻蜓應(yīng)沿 y 軸負方向飛行;根據(jù)三個水波外切, 即蜻蜓點水時先點水的水波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