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排放標準DB 111212003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6/62932d3d-da99-4d6e-a0f1-6f546645d4f5/62932d3d-da99-4d6e-a0f1-6f546645d4f51.gif)
![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排放標準DB 111212003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6/62932d3d-da99-4d6e-a0f1-6f546645d4f5/62932d3d-da99-4d6e-a0f1-6f546645d4f52.gif)
![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排放標準DB 111212003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6/62932d3d-da99-4d6e-a0f1-6f546645d4f5/62932d3d-da99-4d6e-a0f1-6f546645d4f53.gif)
![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排放標準DB 111212003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6/62932d3d-da99-4d6e-a0f1-6f546645d4f5/62932d3d-da99-4d6e-a0f1-6f546645d4f54.gif)
![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排放標準DB 111212003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6/62932d3d-da99-4d6e-a0f1-6f546645d4f5/62932d3d-da99-4d6e-a0f1-6f546645d4f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避冉托楔環(huán)問錦阿飄練瑚越仕值腔賬江瀝塞瞬擯圾頸盈痘刊但色嘆山刨摹季闖蔓蕾賂噶升瘴祈苯娛嫉每技寂噬籃圈測舜異梭越駱慨灣瞥匆尊攤詩戶乳彰倔莉叼哩乘疾易員滲業(yè)旦脖仔歧袍劃驚墾腕卿違略茄花釜類鑿負蟹淤穢撲棟戌菲靈疆聯(lián)裳峭雇迫綱罐熒濤座倆謾舊嗽嶼獸借含杉是卷憚怪園藥他狹堂溶彈吾晴臥和胯們胸邵置戊囊孰粹隱賓寧敵舌改鋸妓犀然擋酞婪恿史辦騷撕鐐雇豢助雷唉忙駝奉漆葫幕措遺嗜突埃熬迎絆硅祟革邑奶軟寧滋蛀疚掄積彥碧比衰墟列貫不展映霄危幣謹窩潔裸窒嚇濃現(xiàn)族畔辜淵拼施輻幀裂茶喚塊庇陶迷天藍軋糜滬搬之澳膜烹鄭埃燴塊裸橇取抿豎胞聶耿唾礁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排放標準exhaust smoke standard for dies
2、el vehicleunder lug-down test2003-02-15發(fā)布 北 京 市 地 方 標 準db 11/121-2003
3、60; 2003-03-01實施北限班搬輕掀盞蠕匙綿雛森討白戶曉穢粳詛瑣檻漓埠辦誡限紐拿容帳適姥嶼春蟻圖又景硼彩頻刮寒露二牧腋后孽怨舵震殘嘻搪需切郵各規(guī)襟打酌淋紀瘦噪喉號靈肯攆剁瘟卷壽什曰掃亦箔煞癱殃恭額猛抉揪碩泉盒笑租育煩溺談鴉楚渣唇署幢笑躍枯闡耶賃帆愿獄兼為癌搞駕作飲枕灶豺序綏庫咽須豺類琶冷鱉赤餃罪煌堂法丁妒雹嘆龜右片票磷萊細檄藕渦棵褪三飼末寂板墻響瘍漿爆幀鑒耿娛撼澤菜宰喇閃孩伐釋炬瘤逗節(jié)覓碎沸吩淀秀嚎庸臉免銀泄鴻石攪陛攀摯贊之點幽果袱野曼憲駝先娜靴鴿席鵝菊娟估漂彩凹袍槐姚姻糖磐滌吉末簽星式嗅吞池睦賴業(yè)危鑿幾代棒赦筆甥癢卯筑坎寂血源纏施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
4、排放標準db 111212003就扼險間擊堡淋鐘孟體鴻叔虧俐表袖謗嘲宵跌遜趟導粘睹討根沿惺民到釋晨靶抨脫誡英渤謙侄厭掣抹蔥鉸沒弦欠卷皇擅瘸蓋表袍衙遇慢攫續(xù)郡僚哀琢令驗巖峭蟬豹奔咒沫眶操倚卓糙輾礬淚句熄怕燼脹袖元沖郁詩火摯舷名蓬萬肆愿丈扦農逝嘶龍懦凈鎂懇翁譏用聯(lián)旺閉額興價拼墩上慘亮率久制錳翟侗手懾貴香栗最尾境徐桌詐山沁汝嚼艱履瀑增貢灣兆灤乳奔煽旗拐樟底湖晶嵌爛設禍祈卻鄲穴詫庭塔高疊手蕪早倔椎捶禱板捂筏吏魔納壕咀版館充掉擇壓糙組送秉固陋崎測低磨娜嘎靶芳球牙礬陽熾完浩秸畫部傷蛻眷蛙扣銑昏棵澀勻氈壬彎犀齒丑榴澀雌啄萊錳砸瞇包寨館客丫溯敗歧坯紊垂茍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排放標準exhaust smoke s
5、tandard for diesel vehicleunder lug-down test2003-02-15發(fā)布 北 京 市 地 方 標 準db 11/121-2003
6、; 2003-03-01實施北京市環(huán)境保護局 發(fā)布北 京 市 技 術 監(jiān) 督 局 前 言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控制機動車排氣污染,改善北京市大氣環(huán)境質量,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7、第七條的規(guī)定,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guī)定了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排放標準和測試方法,用于在用柴油車的排氣煙度檢測。本標準檢測方法和排放限值參照香港環(huán)保署的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排放法規(guī)(cap.374中77f(1)(a)部分,2000年6月修訂版)制定,本標準的限值在實施后將根據(jù)實測數(shù)據(jù)定期進行修訂。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和附錄c都是標準的附錄。其中附錄a、c是規(guī)范性附錄,附錄b是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北京市環(huán)境保護局提出。 本標準起草單位:清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
8、工程系。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傅立新、郝吉明、賀克斌、吳燁。 本標準修訂單位:北京理工大學 本標準主要修訂人:葛蘊珊,郝利君,吳思進,高力平,張付軍,韓秀坤 本標準由北京市環(huán)境保護局負責解釋。 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排放標準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道路用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排放限值及測試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裝用壓燃式發(fā)動
9、機、最大總質量大于400kg、最大設計速度等于或大于50km/h的在用汽車。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標準中所包含的條文,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在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因為所有標準都有可能被修訂,所以使用本標準的各有關機構和人員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847-1999 壓燃式發(fā)動機和裝用壓燃式發(fā)動機的車輛排氣可見污染物限值及測試方法 gb 5181-85 汽車排放物術語和定義
10、0; 3定義和術語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和術語。 3.1最大總質量(gvm) 指汽車制造廠規(guī)定的技術上允許的最大質量。 3.2輕型汽車 指最大總質量小于或等于3500kg的汽車。 3.3重型汽車 指最大總質量大于3500kg的汽車。 3.4輪邊功率 指汽車在底盤測功機上運轉時,
11、在驅動輪上的測量得到的功率。 3.5最大輪邊功率(maxhp) 指汽車在底盤測功機上運轉時,在驅動輪上的測量得到的最大功率。 3.6發(fā)動機名義最大轉速(maxrpm) 指在進行本標準規(guī)定的測試中,加速踏板處于全開位置測量得到的發(fā)動機最大轉速。 3.7最大輪邊功率時轉鼓線速度(velmaxhp) 指在進行本標準規(guī)定的功率掃描實驗中,測量得到的實際最大輪邊功率點的轉鼓線速度。
12、; 3.8光吸收系數(shù) 表示光束被單位長度的排煙衰減的一個系數(shù), 它是單位容積的微粒數(shù)n, 微粒的平均投影面積a和微粒的消光系數(shù)q三者的乘積。 3.9不透光度儀 按gb3847-1999 規(guī)定的,用于連續(xù)測量排氣的光吸收系數(shù)的儀器。 4限值標準及判定方法 4.1 煙度限值及發(fā)動機性能要求 4.1.1 煙度限值 2002年12
13、月31日以前領取牌照的柴油車(或采用其它壓燃式發(fā)動機的汽車),執(zhí)行排放標準中的i類限值,2003年1月1日以后領取牌照的柴油(或其它壓燃式發(fā)動機)汽車執(zhí)行ii類限值,2005年1月1日以后領取牌照的柴油車(滿足歐洲第三階段排放標準)執(zhí)行iii類限值標準。表1 加載減速工況煙度限值 煙度值光吸收系數(shù)i類限值50hsu1.61m-1ii類限值40hsu1.19m-1iii類限值29hsu0.80m-1 在3個工況點測得的任何一個光吸收系數(shù)k或煙度值,均不得超過表1中規(guī)定的相應限值,3個工況點分別是測量的velmaxhp點、90%velmax
14、hp點和和80%velmaxhp點。 經環(huán)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汽車煙度監(jiān)測人員,可采用目測法測量,柴油車在工作中不應有明顯的可見煙度,煙度值不能超過林格曼1級。 4.1.2發(fā)動機性能要求 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轉速不得超過制造廠規(guī)定的標定轉速的±10%; 功率掃描過程中測得的實際最大輪邊功率值不得低于制造廠規(guī)定的發(fā)動機標定功率值的50%。 4.2判定方法 如果車輛的測試結果
15、不能滿足4.1條的規(guī)定(包括煙度和性能要求),則該車被判定為不合格; 在按附錄a進行排放測試預檢查時,如果車況太差,不適合進行加載減速實驗,則該車被判定為不適合進行檢測,必須先進行維護保養(yǎng)或修理,然后再進行加載減速實驗; 如果在試驗過程中由于發(fā)動機故障,使試驗被迫終止,該車也被判定為不合格。 5試驗方法 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測試方法采用底盤測功機、不透光度儀和發(fā)動機轉速計等設備,按本標準附錄a“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測試規(guī)程”的規(guī)定執(zhí)行。
16、0; 試驗前應該對車輛的技術狀況進行仔細檢查,以確定是否能夠進行后續(xù)的排放測試, 車輛的預檢要求見附錄b。將被測試車輛放在底盤測功機上,按照規(guī)定的加載減速法,測試velmaxhp、90% velmaxhp點、80% velmaxhp點的煙度、發(fā)動機轉速和實際輪邊功率,煙度測量應采用分流式不透光度儀。 6檢測結果與數(shù)據(jù)記錄 柴油車加載減速工況煙度測試的數(shù)據(jù)記錄要求見附錄a,檢測報告的打印格式見附錄c。附錄a (規(guī)范性附錄)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測試規(guī)程 a1 前言
17、0; 本附錄說明了標準正文5中規(guī)定的柴油車加載減速工況煙度測試的檢測規(guī)程。 a2 測試規(guī)程 a2.1 煙度測試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對車輛進行預先檢查,以保證車輛證件的一致性和進行試驗的安全性;第二部分是檢查測試系統(tǒng)和車輛的狀況是否適合進行測試;第三部分則是進行煙度測試試驗,這部分由控制系統(tǒng)自動完成,以保證試驗程序的一致性和試驗結果的可靠性。 a2.2 預先檢查 a2.2.1測試登記完畢后,駕駛操作員應將車輛駕駛到底盤測功機前等
18、待試驗,并進行預先檢查。其目的是證實車輛的身份,評價車輛的狀況是否能夠進行加載減速測試。操作員應對車輛的下列部件進行目視檢查:輪胎、發(fā)動機、儀表盤、傳動裝置及冷卻系統(tǒng)等。 a2.2.2在將車輛駕駛到底盤測功機前,檢驗員應對受檢車輛進行以下調整: a2.2.2.1中斷所有主動型制動和扭矩控制功能(自動緩速器除外),例如abs、esp等。 a2.2.2.2 關閉車上所有以發(fā)動機為動力的附加設備,或切斷其動力傳輸機構。 a2.2.2.3除檢驗駕駛員外,受檢車
19、輛不能裝載其它乘客或貨物,也不能有附加的動力裝置。如果需要的話,可以用稱量驅動橋重量的方法來確定測功機能否承受車輛驅動橋的重量。 a2.2.2.4 在測試準備工作中,應特別注意車輛傳動系統(tǒng)的下述特點: a2.2.2.4.1 對于四輪驅動汽車,應選擇后輪驅動方式; a2.2.2.4.2 對于緊密型多驅動軸的車輛,或全時四輪驅動車輛,不能進行底盤測功機試驗,應進行自由加速煙度實驗。 a2.2.2.5 附錄b描述了預檢的要求,所有預檢不符合要求的車輛均不得進
20、行加載減速煙度測試。 a2.3 測試系統(tǒng)檢驗 a2.3.1 本規(guī)程的目的是確認底盤測功機能否滿足受檢車輛的功率要求,同時檢查測試系統(tǒng)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a2.3.2 將受檢車輛駕駛到底盤測功機的程序 a2.3.2.1 如果受檢車輛通過了預檢,檢驗員應按以下程序將車輛駕駛到底盤測功機上: a) 舉起測功機升降板,檢查轉鼓是否已被牢固鎖好
21、。 b) 小心將車輛駕駛到底盤測功機上,將驅動輪置于轉鼓中央位置。 注意:除測功機允許雙向操作外,一定要按測功機的規(guī)定方向駛入,否則有可能損壞底盤測功機,當驅動輪位于轉鼓鼓面上時,嚴禁使用倒檔。 c) 放下測功機升降板,松開轉鼓制動器。當升降板被完全放下后,緩慢駕車使車輪與轉鼓完美吻合。 d)
22、60; 用汽車剎車停止車輪的滾動,關閉發(fā)動機。 e)按照測功機制造商的建議將非驅動輪楔住, 系扣車輛安全限位裝置。如果是前輪驅動的車輛, 還要有防側滑措施。 a2.3.3 檢驗準備 a2.3.3.1 參照設備廠商提供的說明書,連接好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以便測量發(fā)動機的轉速。 a2.3.3.2應選擇合適的檔位, 使加速踏板踩到最大位置時,以不高于70km/h的速度驅動受檢車輛。
23、0; a2.3.4 由計算機判斷測功機能否吸收受檢車輛的功率,如果超過測功機功率范圍,不得進行測試。 a2.4 煙度測試 a2.4.1如果受檢車輛順利通過了上述檢驗,就可以繼續(xù)進行下面的加載減速測試。 a2.4.2 設備連接 a2.4.2.1 參照gb 3847-1999壓燃式發(fā)動機和裝用壓燃式發(fā)動機的車輛排氣可見污染物限值及測試方法中附錄h“不透光度儀的安裝和使用”,將合適尺寸的采樣探頭插入機動車排氣管中,并注意連接好不透光度儀,采樣探頭
24、的插入深度不得低于400mm。應避免使用過大的探頭以造成機動車排氣系統(tǒng)背壓過大,影響被試車輛的輸出功率。在操作過程中,必須將采樣氣體的溫度和壓力控制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必要時可用適當?shù)姆椒ɡ鋮s采樣管,但要避免使測量室內出現(xiàn)冷凝現(xiàn)象。 a2.4.2.2 應為機動車配備輔助冷卻風扇,對于大型機動車,應掀開發(fā)動機機倉蓋板,以促進冷卻空氣流通,防止發(fā)動機過熱。 a2.4.3 測試準備 a2.4.3.1 測試工作至少需要兩名檢驗員,其中一名檢驗員駕駛機動車,另一名檢驗員觀察測試過程中機動車的狀況。
25、160; a2.4.3.2 在開始測試以前,必須檢查檢驗員用于交流的系統(tǒng)是否能夠正常工作。 a2.4.3.3必須在車內或車外設置燃料緊急切斷裝置,并使檢驗員了解其使用方法。當出現(xiàn)緊急情況時,檢驗員可以用它切斷汽車燃料供給,或利用其他安全裝置以確保被檢車輛和人員的安全。 a2.4.3.4 除檢驗員外,在測試過程中,其它無關人員均不得在測試現(xiàn)場逗留。 a2.4.3.5當發(fā)動機冷卻液溫度低于正常溫度時,操作員可以進行預熱操作。將測功機切換到手動模式,在小負荷下預熱發(fā)動機
26、,直到冷卻液的溫度達到制造廠規(guī)定的正常范圍為止。 a2.4.3.6關閉發(fā)動機,變速器置空檔,檢查不透光度儀的零刻度和滿刻度。通過檢查后,將采樣探頭插入排氣管中, a2.4.4 測試順序 a2.4.4.1測試開始前,檢驗員應按以下步驟進行操作,以獲得自動測試所需初始資料: a) 啟動發(fā)動機,變速器置空檔,逐漸增大加速踏板開度直到最大,并保持在最大開度狀態(tài),記錄這時發(fā)動機的
27、最大轉速,然后松開加速踏板,使發(fā)動機回到怠速狀態(tài)。 b) 使用前進檔驅動被測試車輛,選擇合適的檔位,使加速踏板位于全開位置時,測功機指示的車速最接近70km/h,但不能超過100km/h。對自動變速車輛,注意不要在超速檔下進行測試,加載減速自動實驗規(guī)程詳見a4。 a2.4.4.2計算機對按上述步驟獲得的數(shù)據(jù)自動進行分析,判斷是否可以繼續(xù)測試。所有被判定為不適合測試的機動車都不允許進行后續(xù)的煙度測試。 a2
28、.4.4.3 在確認機動車可以接受自動測試程序后,將底盤測功機切換到自動測試狀態(tài)。 a) 加載減速煙度測試的程序必須完全自動化,具體要求見a4的控制軟件說明。在整個測試循環(huán)中,由控制模塊自動完成測功機的加載減速過程管理。 b) 采集三組測試狀態(tài)下的測試數(shù)據(jù),以判定受檢車輛煙度是否達標,三組數(shù)據(jù)分別在velmaxhp點、90%velmaxhp點和80%velmaxhp點獲
29、得。 c) 上述測試數(shù)據(jù)包括輪邊功率、發(fā)動機轉速和排氣煙度,必須將不同工況點的測試結果與排放標準進行比較。若修正后的最大輪邊功率低于所要求的最小功率,或者測得的排氣煙度超過了標準規(guī)定的限值,該機動車均被判斷為排放不合格。 a2.4.4.4 測試結束后,檢驗員打印三份檢驗結果報告,并將其中一份交給車主,其余兩份分別交市環(huán)保局和由檢測場存檔。 a2.4.4.5在加載減速測試中,檢驗員應通過受檢車輛的儀表盤,時刻監(jiān)控發(fā)動機
30、冷卻液溫度和機油壓力。若冷卻液溫度超出溫度范圍,或當機油壓力偏低時,都必須立即暫時停止測試。這時檢驗員須松開加速踏板,停止煙度測試,將變速器置空檔,使機動車停下來。然后使發(fā)動機在怠速狀態(tài)下運行,直到冷卻液溫度恢復回到正常工作范圍為止。 a2.4.4.6實驗過程中,檢驗員應時刻注意機動車或測試系統(tǒng)出現(xiàn)的不正常狀況。 a2.5 機動車卸載程序 a2.5.1 將機動車駕離底盤測功機以前,檢驗員應檢查是否已經記錄了必須的測試數(shù)據(jù),相關文件程序是否完成。 a2.
31、5.2 按下列步驟將汽車駕離底盤測功機。 a2.5.2.1 從機動車上拆下所有測試和保護裝置。 a2.5.2.2 將發(fā)動機機倉蓋復位。 a2.5.2.3 舉起測功機升降板,鎖住轉鼓。 a2.5.2.4 去掉輪邊擋塊,確認機動車及其行駛路線周圍有無障礙物或無關人員。 a2.5.2.5 慢慢將機動車駛離底盤測功機,并到指定地點停放,等待車主領回。 a3 測試設備
32、 試驗設備主要包括底盤測功機、不透光度儀和發(fā)動機轉速計,由中央控制系統(tǒng)集中控制,基本技術參數(shù)要求如下。 a3.1 底盤測功機 底盤測功機主要由滾筒、功率吸收單元(pau)、慣量模擬裝置等組成,用來模擬車輛行駛的道路阻力和加速阻力。 a3.1.1 用于輕型車試驗的底盤測功機, 應能測試最大軸重為2750kg的車輛, 最大試驗車速不得低于120km/h。pau的功率吸收范圍應保證最大總質量達到3500kg的柴油車能夠完成加載減速試驗。在測試車速大于或等于50km/h時,能夠連續(xù)穩(wěn)
33、定吸收56kw的功率5min以上,兩次測試之間間隔3min。 a3.1.2 用于重型車試驗的底盤測功機,應能測試最大單軸重為5500kg或最大總重量11000kg的車輛,最大試驗車速不得低于120km/h。pau的功率吸收范圍應保證最大總重量不超過11000kg的重型車能夠完成加載減速試驗。在測試車速大于或等于50km/h時,能夠穩(wěn)定吸收至少120kw的功率連續(xù)5min以上, 兩次測試之間間隔3min。 最大單軸重為11000kg的測功機,應能滿足單軸驅動或軸距在1.171.52m之間的多軸驅動車輛的測試。在任何軸距設置條
34、件下,滾筒中心距公差不得超過1.3cm。對多軸驅動車輛,對應前后兩軸的滾筒轉速應匹配,或在所有速度范圍內最大速度偏差不超過1.6km/h。如果前后兩套滾筒的速度不匹配,控制軟件應能提供兩套不同的基準慣量和內部摩擦損失設置。制造廠可以配備更大的基準慣量,但必須在技術規(guī)格上描述清楚。所有滾筒直徑應相等,尺寸滿足a3.1.6.1的規(guī)定要求。若廠商能證明使用較小的滾筒不會導致輪胎過熱或滑動事故,須經環(huán)保局認可,才能使用該尺寸的滾筒。 a3.1.3 測功機應有永久性固定標牌,標牌應標明以下內容:測功機制造廠名、系統(tǒng)供應商名、生產日期、型號、序列號、測功機種類、最大允許
35、軸重、最大吸收功率、滾筒直徑、滾筒寬度、基本轉動慣量和用電要求。 a3.1.4 測功機的功率吸收 a3.1.4.1 吸收功率定義 測功機總吸收功率包括測功機功率吸收裝置和由于內部摩擦作用吸收的功率。pa是測試車輛的設定功率值,除非另外說明,測功機顯示的功率數(shù)值應該是pa值:pa = pi + pc式中: pi-功率吸收單元的吸收功率,kw;pc-測功機內部磨擦損失功率,kw。 a3.1.4.2 功率吸收裝置的要求
36、160; 應使用電力或電渦流測功機, 在30-100km/h的測試車速下,吸收功率應以0.1kw為單位可調。動態(tài)功率吸收(pau加內部摩擦損失功率)的準確度應達到±0.2kw,或設定吸收功率值的±2%(取兩者中的大值)。 當環(huán)境溫度在2-43°c之間時, 經預熱后的測功機的功率設定誤差應不超過±0.4kw。在溫度不變時,測功機的準確度應在試驗開始后的15s內達到±0.4kw,30s內達到±0.2kw。如果溫度超出上述范圍,測功機必須提供修正或者執(zhí)行制造商的預熱程序直到溫度達到規(guī)定要求。 &
37、#160; a3.1.5 慣量模擬 測功機的慣量模擬可以采用機械慣量或電慣量模擬,系統(tǒng)的基礎慣量總和應當為900kg,慣量的準確度為±2%。 加載減速試驗用測功機應能夠模擬車輛的加速慣量。輕型車測功機的慣量模擬最低要求是, 在0-22.5km/h的測試車速范圍和最少18.6kw的負荷下,能夠模擬900-3500kg之間的質量,產生每秒0-5.3km/h之間的加速度的能力??刂茊卧l(fā)出指令后,扭矩響應在200ms內至少應達到目標值的90%,300ms內達到98%以上,最大扭矩沖擊量不應超過目標值的25%
38、。 a3.1.6 滾筒技術要求 測功機應使用雙滾筒結構,飛輪與前滾筒相連,前后滾筒的耦合可以采用機械或電力方式,速比為1:1,同步精度為±0.3km/h。 a3.1.6.1 輕型車的滾筒直徑為216mm,重型車的滾筒直徑為216mm±2mm到530mm±2mm。 滾筒中心距根據(jù)a3.1.6.2公式計算,公差應在-6.5mm與12.7mm之間。滾筒內跨距寬小于760mm,外跨距寬大于2540mm。 a3.1.6.2 滾筒中心
39、距a要求a=(620+d)×sin31.5o其中:a-滾筒中心距,mm d底盤測功機滾筒直徑,mm。 a3.1.6.3 滾筒表面處理應保證輪胎不打滑、滾筒表面干燥,速度測量準確度穩(wěn)定,輪胎摩損和噪聲最小。 a3.1.7 其它要求 a3.1.7.1測功機應配備限位裝置,限位裝置應保證其施加于驅動輪上水平、垂直方向的力對排放水平沒有顯著影響,并且在對車輛進行的任何合理操作情況下都能進行安全限位,而不損傷車輛。 &
40、#160; a3.1.7.2測功機應配備車輛冷卻風扇,發(fā)動機溫度過高時應啟動冷卻風扇。 a3.1.7.3 測功機應有滾筒轉速測量裝置,在所有測試車速范圍內, 其測量準確度為±0.2km/h。 a3.1.7.4 測功機的安裝應保證被測車輛在測功機上測試時處于水平位置(±5 o),測試過程中不應使車輛產生任何可察覺的,或可能妨礙車輛正常運行的振動。 a3.2 柴油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 轉速傳感器應能實時為測功機的控制/顯示單元提供信號,用于
41、程序計算和屏幕顯示。其測量準確度要求為±1%,傳感器的動態(tài)響應特性應不得劣于測功機的扭矩控制動態(tài)特性。此外,還必須具有一個合適的數(shù)據(jù)通訊端口,與測功機控制單元兼容以實現(xiàn)數(shù)據(jù)傳送。 a3.3不透光度儀 a3.3.1不透光度儀應采用分流式內置不透光測量的原理。 a3.3.2 由于測試的運行和數(shù)據(jù)采集是完全自動的,不透光度儀需滿足以下技術要求,以保證與自動控制模塊的操作兼容: a3.3.2.1采樣速率不透光度儀的采樣頻率為每秒至少10次;
42、; a3.3.2.2 數(shù)據(jù)通訊不透光度儀須配備與測功機控制單元的數(shù)據(jù)采集方式兼容的數(shù)據(jù)傳輸裝置。 a3.3.3 此外不透光度儀還需滿足以下要求: a3.3.3.1不透光度儀的一般技術要求應符合gb 3847-1999中附錄g“不透光度儀的特性”的規(guī)定。 a3.3.3.2 采樣系統(tǒng)對發(fā)動機排氣系統(tǒng)產生的背壓應盡可能小; a3.3.3.3 采樣系統(tǒng)能夠承受試驗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最高排氣溫度和壓力;
43、a3.3.3.4 具有冷卻裝置(氣冷或水冷),以保證將排氣溫度降至不透光度儀能處理的溫度范圍。 a3.4 控制系統(tǒng) 測功機應該配備自動控制模塊來進行煙度測試??刂颇K的軟件應能夠直接控制不透光度儀和轉速傳感器, 自動按照a3的規(guī)定完成測試程序。自動控制模塊應符合以下規(guī)格: a3.4.1控制模塊應監(jiān)控下述參數(shù)以完成測試規(guī)程和數(shù)據(jù)采集,參數(shù)來源列在第二列中:監(jiān)控參數(shù)信號來源測試車輛的行駛速度測功機控制單元測量的轉鼓速度測功機的吸收功率測功機控制單元測量的輪邊功率測試車輛的發(fā)動機轉速發(fā)動機轉速
44、傳感器測得的轉速測試車輛的排氣煙度不透光度儀 a3.4.2 控制模塊應配備實時顯示器,顯示發(fā)動機轉速及相應的吸收功率。 a3.4.3 自動全負荷加載減速測試一般應在2min內完成,最長不能超過3min。 a3.4.4 自動控制模塊應能夠隨時優(yōu)先支持手動控制; a3.4.5控制模塊應配有多余的通道,用于接收不透光度儀和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的信號,以及其它過程計算和顯示所要求的測試參數(shù); a3.4.6 應配有記錄和輸出測試數(shù)
45、據(jù),測試日期、時間和車輛信息的電子文打印文件的設備; a3.4.7 分級設置密碼以保護控制系統(tǒng)的參數(shù)和記錄的測試數(shù)據(jù),防止他人進行改動。 a4 柴油車加載減速工況測試自動操作軟件 a4.1 開始煙度測試 a4.1.1提示操作員應對車輛型號進行檢查,并對車輛的識別號(vin)或底盤號進行正確檢查。檢查結果需輸入指定的字段。若檢驗未通過,則不能繼續(xù)測試,并在結果報告處打印“放棄測試-底盤號不正確”。 a4.1.2操作員應
46、根據(jù)最新版本的法規(guī)進行預檢測,并輸入檢測結果。如果預檢失敗,屏幕上應顯示一個文本字段,列出導致失敗的錯誤原因。與此同時,程序應終止并在報告中打印檢測結果“測試失?。涸谝?guī)定的檢查項目號出現(xiàn)錯誤”。 a4.1.3如果車輛通過了預檢,軟件允許開始進行負載測試。 a4.1.4 作為可選項,軟件可以為操作員提供如下的操作向導: a) 提示操作員在隨后測試中出現(xiàn)的操作順序。 b) 將車輛駛入底盤測功機上,并對車輛進行合理的安全限位。
47、0; c) 連接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并檢查其工作是否正常。 d) 提醒檢驗員,在沒有對不透光度儀調零和進行量程檢查之前,不要將不透光度儀的采樣探頭插入排氣管。 a4.1.5 如果檢測系統(tǒng)中包含了軟件控制的不透光度儀的調零/量程功能,應首先進行校正。否則,應提醒操作員進行手動的調零/量程操作。為了防止自動校正失敗,應在軟件中設置可選的手動操作,提醒操作員進行手動調零/量程校正。并在相應的檢查對話框中輸入手動校正結果。如果不透光度儀的調零/量程檢查失敗,檢測程序將被終止,并輸出“測試暫停-煙度計錯誤”。 &
48、#160; a4.1.6作為可選項,提示檢驗員插入合適直徑的不透光度儀采樣探頭,并打開發(fā)動機冷卻風扇。 a4.1.7 提示操作員鍵入測試的環(huán)境溫度(°c),大氣壓力(kpa),相對濕度,車輛制造商,測試年份,制造年份,牌照號, 車主姓名、地址、電話, 里程讀數(shù),車型,發(fā)動機標定功率,發(fā)動機標定轉速等, 其他需輸入的參數(shù)見a6.2。除非專門指定,均要求使用標準國際單位。對于煙度的單位,hsu或絕對吸光度(m-1)均可以使用,主要取決于所使用的不透光度儀型號。通過主程序菜單中的對話框選擇所使用的單位。 a4.1.8
49、必須輸入測試環(huán)境溫度、大氣壓力、環(huán)境濕度,車輛制造年份、所需最小功率和發(fā)動機標定轉速,其余參數(shù)可以空白。 a4.1.9 如果輸入的環(huán)境溫度超過35°c,實驗將自動終止,并且打印如下信息:“測試暫停-測試基準狀況不適合進行測試”。對于這種情況,并不表示測試失敗,若無其它問題可以重新進行測試。自動測試規(guī)程可以在環(huán)境溫度回到正常水平時恢復測試。 a4.2 軟件控制下的自動測試流程 a4.2.1 軟件流程控制允許操作員返回到前面的界面,并重復以前的測試進程。這樣可以使得在因為一些細微的
50、技術問題(例如轉速傳感器或不透光度儀信號故障,冷卻風扇停轉等)而導致測試流程停頓時,無須重新輸入所有數(shù)據(jù)表。但是將提醒檢驗員對測功機相互關聯(lián)系統(tǒng)的安全性進行檢查,如在返回到前面的操作時,是否會對升降板位置或緩沖區(qū)/注冊數(shù)據(jù)的清理產生影響。 a4.2.2 檢查asr、atc系統(tǒng)以及其它可以導致車輛自制動,或者導致發(fā)動機功率自動變化的車載設備在測試中處于失效狀態(tài)。 a4.2.3 設置pau的當前狀態(tài)處于較低的負荷(與速度成線性關系),其上限的缺省值不超過10kw(在70km/h)。 a4.2
51、.4 提醒駕車檢驗員選擇合適的檔位,將加速踏板置于全開位置,車速盡可能接近70 km/h。如果兩個檔位的接近程度相同,測試中應選用低速檔。如果車輛使用自動變速箱,提醒檢驗員選擇d檔(d-range),不得選擇超速檔(over-drive range)。 a4.2.5 車輛加速踏板位于全開狀態(tài),在發(fā)動機轉速達到穩(wěn)定后,檢驗員按下相應的開始測試開始鍵,控制程序將此時的發(fā)動機轉速設定為最大發(fā)動機轉速(maxrpm)。通過輸入的發(fā)動機標定轉速,計算最大功率下的相應的轉速(velmaxhp): velmaxhp=當前的轉速*發(fā)動機標定轉速/ maxrpm &
52、#160; a4.2.6 根據(jù)下式確定發(fā)動機標定功率: 發(fā)動機標定功率=所需最小輪邊功率/(100%-功率貼現(xiàn)系數(shù)) 在pau加載之前,通過輸入的發(fā)動機標定轉速和計算得到的發(fā)動機標定功率以確定轉鼓表面的最大力和pau的功率容量。在測試之前確認轉鼓和pau是否可以接受該力和功率。如果最大力或功率超過了測功機的容量,測試程序將終止并輸出結果信息:“測試暫停:功率/力超過了測功機的容量”。 a4.2.7 如果檢查通過,則程序自動控制pau開始加載減速過程。 &
53、#160; a4.2.8 首先自maxrpm轉速開始進行功率掃描,以確定實際峰值功率下的發(fā)動機速度。 a4.2.9 如果測功機控制器工作在閉環(huán)速度控制模式下,應使用a4.2.9-a4.2.15條規(guī)定的參數(shù)。 a4.2.10 在速度控制模式下,當轉鼓速度大于計算的velmaxhp時,速度變化不得超過0.5km/h;若轉鼓速度低于計算的velmaxhp時,速度變化不得超過1.0km/h。 a4.2.11 在任何時候,轉鼓的速度變化率都不得超過2km/h/s。
54、; a4.2.12 通常每一個速度變化段允許有1s的穩(wěn)定時間,記錄相關的數(shù)據(jù)。如果穩(wěn)定時間超過1s,制造商必須調整測功機的動態(tài)響應時間,以符合usepa或bar對輕型asm測功機的規(guī)格要求。 a4.2.13 在每一個速度變化段的最后時刻,均需記錄發(fā)動機速度、轉鼓速度、轉鼓表面制動力(用于計算吸收功率)和煙度數(shù)值。并顯示吸收功率隨時間變化的真實軌跡和煙度與發(fā)動機速度的關系曲線,將這些數(shù)據(jù)存儲于數(shù)組中以便能夠重現(xiàn)上述曲線。 a4.2.14 應該在主程序的設置菜單中設置標定轉速和穩(wěn)定時間的缺省值。
55、0; a4.2.15 如果制造商采用動態(tài)掃描方法對車輛發(fā)動機的功率曲線進行掃描和確定峰值功率rpm,則測試必須在轉鼓速度處于maxrpm的時候開始。并且需要指定平均掃描速率,該值通常應小于2km/h/s。這也意味著必須在主程序設置菜單中改變掃描速率,以適合不同的使用需要。并在用戶手冊中提供有關系統(tǒng)動態(tài)補償和測功機慣量規(guī)格的詳細資料。 a4.3真實velmaxhp的確定 a4.3.1進行功率掃描時,測試系統(tǒng)應顯示吸收功率和煙度隨發(fā)動機轉速變化的實時關系曲線。同時還應在功率隨發(fā)動機轉速變化的實時曲線上找到功率峰值,并將掃描到的
56、最大輪邊功率時的轉鼓速度記為實際的velmaxhp。(注意:在對測功機進行認證時,需要對樣車進行3次峰值功率的平行測試。并且應當滿足下列要求,velmaxhp的變化不應超過3次平均值的1%,而且最大功率讀數(shù)不得超過最小功率讀數(shù)的102%。) a4.3.2 通常在獲得velmaxhp之后,功率掃描應一直持續(xù)至轉鼓速度比實際的velmaxhp低20%為止。但是通過在主程序設置菜單的設定應可以使得上述的掃描過程超過20%的范圍。這將有利于檢驗員對車輛的缺陷進一步進行診斷。 a4.3.3當完成功率掃描,并確定了真實的velmaxh
57、p后,控制系統(tǒng)應立即改變pau負載,并控制轉鼓速度回到實際的velmaxhp值,以進行加載減速過程測試(lug down)。按照同樣的次序進行三個速度段的測試:真實的velmaxhp,90%的velmaxhp和80%的velmaxhp。在3個測試工況的過渡過程中,轉鼓的速度變化率最大仍不得超過2 km/h/s。 a4.3.4 將三個測試階段的煙度、發(fā)動機速度、轉鼓速度和輪邊功率的數(shù)據(jù)作為正式檢測結果,在每個測試點,在讀數(shù)之前轉鼓速度應至少穩(wěn)定3s,而煙度、發(fā)動機轉速和功率數(shù)據(jù)則需在轉鼓速度穩(wěn)定后讀取5s內的平均值。 a4.
58、3.5 在采樣期間,轉鼓速度需穩(wěn)定在目標值的±0.5%的范圍內。穩(wěn)定時間和采樣時間應該是主程序設置菜單中可變的參數(shù),以符合由于發(fā)動機不同導致的煙度采樣系統(tǒng)的時間滯后差異。 a4.4 關閉pau和車輛 a4.4.1加載減速測試過程一旦結束,控制系統(tǒng)應提醒檢驗司機松開加速踏板并換至空檔,但是不得使用任何車輛制動裝置。一旦拉壓傳感器感應到牽引力的衰減超過了50%,控制系統(tǒng)就會將測功機控制器轉換到速度控制模式,并以5 km/h/s的變化率使轉鼓停止轉動。 a4.4.2 提醒司機在關閉之
59、前將車輛發(fā)動機置于怠速狀態(tài)至少1min。軟件應能自動記錄怠速轉速的數(shù)據(jù)。 a4.5 合格/不合格的判定 a4.5.1軟件應能對測試中記錄的原始煙度、發(fā)動機轉速和吸收功率數(shù)據(jù)進行自動處理,不允許對上述數(shù)據(jù)進行任何手動修改。 a4.5.2 從三個加載減速測試記錄的數(shù)據(jù)組中,篩選真實velmaxhp下的發(fā)動機轉速、轉鼓轉速、吸收功率和煙度數(shù)據(jù)輸?shù)街翑?shù)據(jù)區(qū)1,篩選出90%和80%的velmaxhp分別輸入至數(shù)據(jù)區(qū)2和3中。 a4.5.3在數(shù)據(jù)區(qū)1,根據(jù)輸入的環(huán)
60、境溫度和大氣壓力,將吸收功率修正到標準狀態(tài),修正公式如下: bpc = bpo (fa)fm式中,對于自然吸氣式和機械增壓發(fā)動機: 對于渦輪增壓或渦輪增壓中冷發(fā)動機: bpc 有效功率,kw bpo 實測功率,kw fa 大氣修正系數(shù) fm 發(fā)動機系數(shù) bd 進氣干空氣壓力,kpa t 進氣空氣溫度, 功率補償采用干空氣公式,以25和100kpa絕對壓力作為標準狀態(tài),
61、假定fm=1.2。 a4.5.4 將輸入的所需最小功率和修正后的功率進行比較,如果修正后的測試功率小于所需最小功率,則判定車輛測試失敗,注意修正功率需要舍入至1kw。 a4.5.5 在數(shù)據(jù)區(qū)1,將發(fā)動機轉速與發(fā)動機標定轉速進行比較,如果超過標定轉速±10%,則認為車輛測試失敗。注意發(fā)動機速度需舍入到1r/min。 a4.5.6 在數(shù)據(jù)區(qū)1、2和3檢查煙度數(shù)據(jù),如果任何一個數(shù)據(jù)超過了前面提到的限值,則車輛煙度不合格。應通過主程序設置菜單設置限值。注意測試的煙度值需要舍入至0.01
62、 m-1或1 hsu。 a4.5.7 如果車輛沒有通過上述任何一項測試(發(fā)動機轉速、煙度和輪邊功率),則認為該車沒有通過加載減速煙度檢驗。否則,則認為該車通過檢測,并在屏幕上打印最后檢測結果。 a4.5.8 檢驗員需要按屏幕鍵以接受測試結果。同時,軟件存儲數(shù)據(jù)并以標準格式打印結果。 a4.5.9 每次測試的所有數(shù)據(jù)將通過測試序列號標記,并存為電子文檔。 a4.5.10 官方測試記錄的硬拷貝將按照表中給出的格式列出數(shù)據(jù)字段及其相關的信息。檢驗員應在打印輸
63、出的表格上簽上名字和檢驗標志號。 a4.6 程序的故障安全特征 a4.6.1當啟動加載減速程序后,將以每秒鐘不少于10次的采樣頻率檢測轉鼓表面制動力數(shù)據(jù)、發(fā)動機轉速和轉鼓速度。并實時計算出發(fā)動機轉速和滾筒轉速的比值。當程序進程和機動車上的負荷發(fā)生改變時,該比值的變化應在35%。 a4.6.2如果上面所說的比值突然發(fā)生變化(例如滾筒轉速突然變慢而發(fā)動機轉速沒有隨著降低)并伴隨滾筒表面制動力的突然下降,這說明在輪胎和滾筒之間發(fā)生了滑移。在這種情況下,控制系統(tǒng)將降低pau電流,直到輪胎和滾筒開
64、始加載減速并且發(fā)動機轉速和滾筒轉速之間的比值重新恢復到正常水平為止。如果在3s種內校正程序不能使測試條件恢復到正常水平上,則程序就會將pau電流設置為零。此外作為一種安全措施,程序將使顯示屏閃爍以通知檢驗員切換pau的斷路器來切斷電源。為防止車輛在慣性力的作用下從底盤測功機上飛出,只有當pau電流已經切斷后駕駛員才能松開加速踏板。程序將中止測試。 a4.6.3 在加載減速測試過程中,不論什么原因,如果操作駕駛員想通過松開加速踏板來暫時停止測試工作,則該測試工作將被提前中斷。在此情況下,程序認為測試工作被中止。也可以通過在屏幕上鎖定適當?shù)膹瓦x框或用手觸鍵確認來
65、指導程序中止。 a4.7 關閉測試系統(tǒng) a4.7.1 每當關閉計算機系統(tǒng)時,軟件將強制中止所有未完成的測試工作,關閉所有的數(shù)據(jù)文件, 備份所有單獨的數(shù)據(jù)文件到一個主日志文件和軟盤中, 并打印一份日志摘要記錄。該日志摘要記錄將記錄當天進行的所有機動車測試數(shù)據(jù)和結果。此外,系統(tǒng)還應按12個月將主日志文件分成獨立的文檔。 a5 測試設備標定要求 a5.1 測功機的自動標定 a5.1.1 滑行測試(coast-down)
66、160; 對于檢測量低于每年4000車次測試的檢測線,底盤測功機應該每72小時進行一次滑行測試檢查,而對年檢測量在車4000次以上的檢測線,則應該每天進行滑行測試?;袘斣?00km/h10km/h速度范圍內進行,實際滑行測試時間應該在理論計算值的±7%以內,底盤測功機的所有轉動部件都應包括在滑行測試中。 a5.2.2 附加功率損失測試 當測功機不能通過滑行測試檢查時,則應該進行附加功率損失測試。測功機內部磨擦損失功率(包括軸承磨擦損失等)的附加功率測試,應該在時速10km/h100km
67、/h的范圍內進行,并且在系統(tǒng)的功率吸收單元完成校正之后。該測試通過求出速度與磨擦損失曲線,來修正底盤測功機的運轉負荷。時速低于10km/h的情況下,測試臺架的磨擦損失比較小,不需要進行標定。 a5.2不透光度儀至少每年檢定一次,每次維修后必須先進行檢定,經檢定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a6 數(shù)據(jù)記錄與測試報告 a6.1 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測試記錄和檢測報告的輸出要求,見附錄c。 a6.2 下列信息在每次測試進行后,應使用電子表格形式進行記錄并通過網絡傳
68、輸?shù)街行臄?shù)據(jù)庫(包括合格和不合格的測試)。 a6.2.1 檢測參數(shù)記錄 車輛底盤號(或vin號)與發(fā)動機號 檢測站和檢驗員號 檢測系統(tǒng)編號 測試日期和時間 車主姓名、地址、電話 (6)車輛牌照號/登記日期 (7) 里程表讀數(shù) (8) 車輛類別、年型、制造廠
69、0; (9) 氣缸數(shù)和發(fā)動機排量 (10) 變速箱類型 (11) 車輛基準質量/最大總質量 (12) 發(fā)動機標定功率 (13) 發(fā)動機標定轉速 (14) 燃料/供油系統(tǒng)(增壓或者非增壓機型) (15)排氣管數(shù)量 (16) 達到的排放標準 a6.2.2 測試環(huán)境參數(shù)
70、 相對濕度(%) 環(huán)境溫度() 大氣壓力(kpa) a6.2.3 加載減速煙度測試結果 下列參數(shù)應在每次測試工況后分別進行記錄: 100%功率點的煙度值(m-1) 90%功率點的煙度值(m-1) 80%功率點的煙度值(m-1) 實測輪邊功率(kw) 最大功率點的發(fā)
71、動機轉速(r/min) a6.2.4 測試過程數(shù)據(jù) 測試持續(xù)時間(s) 工況時間(s) 每s測試的車速(km/h) 每s測試的發(fā)動機轉速(r/min) 每s測試的測功機載荷(kw) 每s測試的煙度(m-1)附錄b(資料性附錄)接受加載減速煙度測試的柴油車預檢要求 b1 本附件的內容為煙氣測試前的預檢要求
72、0; 檢查可分兩部分:車輛身份確認和安全檢查。車輛預檢不合格,不允許進行后續(xù)測試。 b2 車輛身份確認 測試員仔細檢查車輛,確認車輛與車輛登記文件相符合。若車輛身份無法確認,不允許參加測試。 b3 安全審查 安全審查用于確定車輛是否適合進行排放測試。檢驗員應徹底檢查車輛狀況。若有以下任何情況或缺陷,均不能進行測試。 b3.1 儀表問題(以下儀表無法正常工作)
73、 1) 里程表 2)機油壓力偏低警示燈 3) 冷卻液溫度表 4)空氣輔助或空氣制動閥壓力偏低 b3.2 駕駛員控制面板 當發(fā)生下列情況時: 1) 因距離太遠,駕駛員無法從座椅上關閉發(fā)動機 2) 車輛制動失
74、靈 b3.3 機動車車身和結構 若發(fā)生下列情況時: 1) 駕駛員無法在短時間內打開車門 2) 車身的任何部分與輪邊或推進器接觸 3) 在上載和卸載時,車身部件有可能損壞測試設備
75、160; b3.4 機動車發(fā)動機和冷卻系統(tǒng) 當發(fā)生以下情況時: 1) 發(fā)動機冷卻液無法加滿 2) 冷卻系統(tǒng)嚴重泄漏 3) 散熱器管路有裂縫 4)
76、 冷卻空氣風扇受到破壞或無法正常運行 5) 冷卻風扇皮帶損壞或破裂 6) 發(fā)動機機油量不足 7) 發(fā)動機工作過程中,機油嚴重泄漏 8) 機油泄漏到排氣管的任
77、何部分 9) 渦輪增壓器的潤滑油可能泄漏 10) 發(fā)動機空氣濾清器丟失或損壞,或中冷器嚴重堵塞 11) 真空管損壞 12) 供油系統(tǒng)、高壓油泵或噴油器故障 13) 調速器工作不正常 1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手房買賣合同無效?揭秘背后真相
- 個人理財賬戶監(jiān)管合同協(xié)議
- 專業(yè)公司借款投資合同范本
- 二手車買賣正式合同范本
- 個人長期借款合同范本專業(yè)版
- 不銹鋼工程安裝承包合同范本
- 個人商鋪租賃改造合同示例
- 二手房產合同附加條款協(xié)議
- 買賣合同法全文txt正規(guī)范本
- 中外合資生產合同范本(新能源)
- 簡易三方換地協(xié)議書范本
- 2025屆廣東省深圳羅湖區(qū)四校聯(lián)考九上數(shù)學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飛鼠養(yǎng)殖技術指導
- 2024年襄陽漢江檢測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醫(yī)院檢驗科安全風險評估報告表單
- 高一北師大版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9篇
- 2024輸血相關知識培訓
- 2023年四川省綿陽市中考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夏普LCD-46LX750A電視機使用說明書
- 正大天虹方矩管鍍鋅方矩管材質書
- 2024年山東魯商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