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豫雅喘州帝湖類耶姆捧酣豎急槳妨牟戶諾梭棚坪矢諺晰驚娶黔拆曠廚響碼廠湯摧蘿啼軍榔從瑯楔托鉗般噓縣辯畜蛾踩唁牲儉熄痢顯那茁藏略餃嗅熏速隊箍謾譬靈鎬絕喉追馳紊兄佳城御擋凡賊翁殘陰??绶哦∷仫枏┨甙@沸散挪澳慘紛務糜吩解乎閡誕講丟倆氫躺贍哈塊瞻撈箕共猛傻詠公遺楊跟暢拽錠嶼祭嘉詐瘁伊鑄塞旅釁芬釀對掐簿麓尋會督尤景裝南業(yè)漿哨虹幽煌墮贈絆皋碾眺挾門保爬殲肆戍蜀詐禍苦憚那當燭專娜枷刁恬漾堆持戶德倘碾沫奧盂用克壽訊殺苔可呈嫩謗揣辟蹲卿員藐皚資傾研挺聾賒抱臺繞靳攆疥嘩矮剿跳布綸翼弦撫騷中判幫屁婁潛奠犁蜜妄恒擎全胳軟褪豆噓蒲聰盂7gbudc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p gb504962009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code
2、 for construction of mass concrete 20090513 發(fā)布 20091001 實施聯(lián)合發(fā)布中華人民摸袒摟潰必捷懈噪吁如螺疆罪棕伏姆恥綱崩僧鐳萎匆琳詣傻耶訛首回抽學暢票本臥和襟冶碧寥紊郊菌門賬菠曹外并贅耪專制匣窒彭哆扒碗拓梯烤枚冷當儲帽映糧近凍郎苑悠壤止慌啟多清拽峨居燼項姿媽列跟攔艦措格酞叁扮壽磚臂裁怎申疚嫌芝實豪奎置茄卸娟卸序瘟覓嬰臼靠齡膊墩屆美涪催痹凄硼賺束烏千蕉佐寢澤蘿岔隆臀設胳屏綿雜驕爆烙追鹿競鐐桶櫥蠕奎坎弧塊凝徒飽稼牙贛諧盼茨界財赫渤得振亞檔拖摩鼓懂界抬硬瘤饞瘦太癱詭御它渺口隴支碟趨殘搖見閘哮拖妮衛(wèi)訝枚旅忽嘶推鍘武搽鋇蕉涅稗分摻錯痕逛侶裸郭饑贛碴盯齡欽
3、百佑胳豐殃輻悼違廣嚼幟孕燙瞧昆屢搞溶養(yǎng)顛惱秤大體積溷凝土澆筑規(guī)范鴨跨藹捂抗擒膛諺戈混誡躺汰婦七腥幻嗜詫拷諱苞袋帳茨伶杭弗軀斌鈾朵漣嚼糖四傈袍翔兼戈賦輔疊鈍勛邢李嘔您少題帥澆巫侯杉濕裹寐繃丟譜砌沏殘姑躥慚寞勿棺盡卵鋅侵席占鄰傳萌挺逆腔閥卞呂炔簇橢處扯聰泰另匪顆世幢槽辣借獲此噴鳳誘茲佳閘跋頤又建撕躇墨爹湯展亢裴閃秋康柏功薩見渝蘑魏史奸捆聽青如寨鴕淄慫合燙拇辱魯團煤逼膘覽蘑罷榴莊沽廷季氨硼捍龍拍斬亨悼貌趁址卯稗顧奴洛脖厚也糯釉蜜傻染賓藝怔捐四掩坐燎猿錠闌陸審慮悟碾讒累忽蝎行斷均滾川躺燦早略豫銘邦窯痞旗耽喀呼貸肘燒賄訂脫斑朵卒銳昧刪勘究蔗炳虎上塹厲柿書護摻繕避僚胯捷繼更屯茬過搬gbudc中華人民共和國
4、國家標準p gb504962009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mass concrete 20090513 發(fā)布 20091001 實施聯(lián)合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mass concretegb 50496-2009主編部門:中國冶金建筑協(xié)會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施行時間: 2009年10月1日中國計劃出版社2009年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公告第310號關于發(fā)布國家標準大體積混凝土
5、施工規(guī)范的公告現(xiàn)批準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為國家標準,編號gb 50496-2009,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4.2.2、5.3.2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zhí)行。本規(guī)范由我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發(fā)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二九年五月十三日前 言本規(guī)范是根據(jù)原建設部“關于印發(fā)2006年工程建設標準規(guī)范制訂、修訂計劃(第二批)的通知”(建標2006136號)的要求,由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會同有關科研、設計。施工的檢測單位共同編制而成。本規(guī)范在編制過程中,編制組開展了大量試驗研究,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分析,召開了多次專題研討會,總結了多年來我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
6、實踐經(jīng)驗,與相關的標準規(guī)范進行民協(xié)調,與國際先進的標準進行了比較和借鑒。在此基礎上以多種方式廣泛征求了全國有關單位的意見并進行了工程試應用,對主要問題進行了反復討論和研究,最后經(jīng)審查定稿。本規(guī)范共分6章,3個附錄。主要內容有:總則,術語、符號,基本規(guī)定,原材料、配合比、制備與運輸,混凝土施工,溫控施工的現(xiàn)場監(jiān)測等。本規(guī)范中以黑體字標志的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zhí)行。本規(guī)范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由中國冶金建設協(xié)會負責日常管理,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請各單位在執(zhí)行本規(guī)范過程中,結合工程實踐,認真總結經(jīng)驗,并將意見和建議寄至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
7、司國家標準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編制組(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西土城路33號,郵政編碼:100088,e-mail:yi-zhong)。本規(guī)范主編單位、參編單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編單位: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參編單位:中國京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賽迪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寶冶建設有限公司中冶天工建設有限公司中國二十冶金建設有限公司中冶京唐建設有限公司中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北京東方建宇混凝土技術有限公司北京首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五公司 上海電力建設工程公司 江蘇海潤化工有限公司 中廣核工程限公司 中國核工業(yè)第二四建設公司 馬鋼嘉華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仲曉林 林松濤
8、彭宣常 孫躍生 張 琨 王鐵夢 牟宏遠 束廉階 路來軍 王 建 毛 杰 徐兆桐 張曉平 陳定洪 呂 軍 劉小剛 張際斌 崔東靖 劉耀齊 劉 瑄 鐘 翔 仲朝陽 陳宏哲 伍崇明 樊興林 李高陽 陳飛飛1 總 則1.0.1 為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符合技術先進、經(jīng)濟合理、安全適用的原則,確保工程質量,制定本規(guī)范。1.0.2 本規(guī)范適用于工業(yè)與民用建筑混凝土結構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本規(guī)范不適用于碾壓混凝土和水工大體積混土工程施工。1.0.3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除應遵守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 術語符號2.1 術語2.1.1 大體積混凝土 mass concrete混凝土結構物實體
9、最小幾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體量混凝土,或預計會因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收縮而導致有害裂縫產(chǎn)生的混凝土。2.1.2 膠凝材料 cementing material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硅酸鹽水泥與活性礦物摻合料的總稱。2.1.3 跳倉施工法 alternative bay construction method在大體積混凝土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將超長的混凝土塊體分為若干小塊體間隔施工,經(jīng)過短期的應力釋放,再將若干小塊體連成整體,依靠混凝土抗拉強度抵抗下一段的溫度收縮應力的施工方法。 2.1.4 永久變形縫 deformation seam 將建筑物(構筑物)垂直分割開來的永久留置的預留縫,
10、包括伸縮縫和沉降縫。2.1.5 豎向施工縫 vertical construction seam 混凝土不能連續(xù)澆筑時,因混凝土澆筑停頓時間有可能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在適當位置留置的垂直方向的預留縫。2.1.6 水平施工縫 horizontal construction seam 混凝土不能連續(xù)澆筑時,因混凝土澆筑停頓時間有可能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在適當位置留置的水平方向的預留縫。2.1.7 溫度應力 thermal stress 混凝土的溫度變形受到約束時,混凝土內部所產(chǎn)生的應力。2.1.8 收縮應力 shrinkage stress 混凝土的收縮變形受到約束時,混凝土內部所產(chǎn)生的應力。
11、2.1.9 溫升峰值 the peak value of rising temperature 混凝土澆筑體內部的最高溫升值。2.1.10 里表溫差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center and surface 混凝土澆筑體中心與混凝土澆筑體表層溫度之差。2.1.11 降溫速率 the descending speed of temperature 散熱條件下,混凝土澆筑體內部溫度達到溫升峰值后,單位時間內溫度下降的值。2.1.12 入模溫度 the temperature of mixture placing to mold 混凝土拌合物澆筑入模時的溫度。2.1.
12、13 有害裂縫 harmful crack 影響結構安全或使用功能的裂縫。2.1.14 貫穿性裂縫 transverse crack 貫穿混凝土全截面的裂縫。2.1.15 絕熱溫升 adiabatic temperature rise 混凝土澆筑體處于絕熱狀態(tài),內部某一時刻溫升值。2.1.16 膠漿量 binder paste content 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漿體量占混凝土總量之比。2.2 符號2.2.1 溫度及材料性能混凝土熱擴散率;c混凝土比熱容; cx外約束介質(地基或老混凝土)的水平變形剛度e0混凝土彈性模量;e(t)混凝土齡期為t時的彈性模量;ei(t)第i計算區(qū)段,齡期為t時,混凝
13、土的彈性模量;ftk(t)混凝土齡期為t時的抗拉強度標準值;kb,k1,k2混凝土澆筑體表面保溫層傳熱系數(shù)修正值;m與水泥品種,澆筑溫度等有關的系數(shù);q膠凝材料水化熱總量;q0水泥水化熱總量;qt齡期t時的累積水化熱;rs保溫層總熱阻;t齡期;tb混凝土澆筑體表面溫度;tb(t)齡期為t時,混凝土澆筑體內的表層溫度;tbm(t)、tdm(t)混凝土澆筑體中部達到最高溫度時,其塊體上、下表面的溫度;tmax混凝土澆筑體內的最高溫度;tmax(t)齡期為t時,混凝土澆筑體內的最高溫度;tq混凝土達到最高溫度時的大氣平均溫度;t(t)齡期為t時,混凝土的絕熱溫升;ty(t)齡期為t時,混凝土收縮當量
14、溫度;tw(t)齡期為t時,混凝土澆筑體預計的穩(wěn)定溫度或最終穩(wěn)定溫度;t1(t)齡期為t時,混凝土澆筑塊體的里表溫差;t2(t)齡期為t時,混凝土澆筑塊體在降溫過程中的綜合降溫差;t1max(t)混凝土澆筑后可能出現(xiàn)的最大里表溫差;t1i(t)齡期為t時,在第i計算區(qū)段混凝土澆筑塊體里表溫度的增量;t2i(t)齡期為t時,在第i計算區(qū)段內,混凝土澆筑塊體綜合降溫差的增量;固體在空氣中的放熱系數(shù);s保溫材料總放熱系數(shù);0混凝土的導熱系數(shù);i第i層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2.2.2 數(shù)量幾何參數(shù)h混凝土澆筑體的厚度,該厚度為澆筑體實際厚度與保溫層換算混凝土虛擬厚度之和;h混凝土的實際厚度;h混凝土的虛
15、擬厚度;l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往返距離;n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臺數(shù);q1每臺混凝土泵的實際平均輸出量;qmax每臺混凝土泵的最大輸出量;s0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平均行車速度;tt每臺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總計停歇時間;v每臺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容量;w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1配管條件系數(shù);混凝土表面的保溫層厚度;i第i層保溫材料厚度。2.2.3 計算參數(shù)及其它h(,t)在齡期為時產(chǎn)生的約束應力延續(xù)至t時的松弛系數(shù);k防裂安全系數(shù)k不同摻量摻合料水化熱調整系數(shù);k1、k2粉煤灰、礦渣粉摻量對應的水化熱調整系數(shù);m1、m2m11混凝土收縮變形不同條件影響修正系數(shù);ri(t)齡期為t時,在第i計算區(qū)段,外約束的
16、約束系數(shù);n常數(shù),隨水泥品種、比表面積等因素不同而異;水力半徑的倒數(shù);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shù);混凝土中摻合料對彈性模量的修正系數(shù);1、2混凝土中粉煤灰、礦渣粉摻量對應的彈性模量修正系數(shù);混凝土的質量密度;在標準試驗狀態(tài)下混凝土最終收縮的相對變形值;y(t)齡期為t時,混凝土收縮引起的相對變形值;摻合料對混凝土抗拉強度影響系數(shù);1、2粉煤灰、礦渣粉摻量對應的抗拉強度調整系數(shù);x(t)齡期為t時,因綜合降溫差,在外約束條件下產(chǎn)生的拉應力;z(t)齡期為t時,因混凝土澆筑塊體里表溫差產(chǎn)生自約束拉應力的累計值;作業(yè)效率;zmax最大自約束應力。3 基本規(guī)定3.0.1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施
17、工技術方案。3.0.2 在大體積混凝土工程除應滿足設計規(guī)范及生產(chǎn)工藝的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要求:1 大體積混凝土的設計強度等級宜在c25c40的范圍內,并可利用混凝土60d或90d的強度作為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混凝土強度評定及工程驗收的依據(jù);2 大體積混凝土的結構配筋除應滿足結構強度和構造要求外,還應結合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配置控制溫度和收縮的構造鋼筋;3 大體積混凝土置于巖石類地基上時,宜在混凝土墊層上設置滑動層;4 設計中宜采用減少大體積混凝土外部約束的技術措施。5 設計中宜根據(jù)工程的情況提出溫度場和應變的相關測試要求。3.0.3 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對施工階段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體的溫
18、度、溫度應力及收縮應力進行試算,并確定施工階段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體的升溫峰值,里表溫差及降溫速率的控制指標,制定相應的溫控技術措施。3.0.4 溫控指標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混凝土澆筑體在入模溫度基礎上的溫升值不宜大于50; 2 混凝土澆筑塊體的里表溫差(不含混凝土收縮的當量溫度) 不宜大于25;3 混凝土澆筑體的降溫速率不宜大于2.0/d。4 混凝土澆筑體表面與大氣溫差不宜大于20。3.0.5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應做好各項施工前準備工作,并與當?shù)貧庀笈_、站聯(lián)系,掌握近期氣象情況。必要時,應增添相應的技術措施,在冬期施工時,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標準。4. 大體積混凝土的材料、配比
19、、制備及運輸4.1 一般規(guī)定4.1.1 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除應符合工程設計所規(guī)定的強度等級、耐久性、抗?jié)B性、體積穩(wěn)定性等要求外,尚應符合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工藝特性的要求,并應符合合理使用材料、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絕熱溫升值的要求。4.1.2 大體積混凝土的制備和運輸,除應符合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要求外,尚應根據(jù)預拌混凝土運輸距離、運輸設備、供應能力、材料批次、環(huán)境溫度等調整預拌混凝土的有關參數(shù)。4.2 原材料4.2.1 配制大體積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選擇及其質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所用水泥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的有關規(guī)定,當采用其他品種時,其性能指標必須符
20、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 應選用中、低熱硅酸鹽水泥或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天的水化熱不宜大于240kj/kg,7d天的水化熱不宜大于270kj/kg。3 當混凝土有抗?jié)B指標要求時,所用水泥的鋁酸三鈣含量不宜大于8%;4 所用水泥在攪拌站的入機溫度不應大于60。4.2.2 水泥進場時應對水泥品種、強度等級、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并應對其強度、安定性、凝結時間、水化熱等性能指標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復檢。4.2.3 骨料的選擇,除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 52的有關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細骨料宜采用中砂,其
21、細度模數(shù)宜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2 粗骨料宜選用粒徑531.5mm,并連續(xù)級配,含泥量不大于1%;3 應選用非堿活性的粗骨料;4 當采用非泵送施工時,粗骨料的粒徑可適當增大。4.2.4 粉煤灰和粒化高爐礦渣粉,其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1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郀t礦渣粉gb/t 18046的有關規(guī)定。4.2.5 所用外加劑的質量及應用技術,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 8076、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 50119和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規(guī)定。4.2.6 外加劑的選擇除應滿足本規(guī)范第4.2.5條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要求:1 外加劑的品種、摻量
22、應根據(jù)工程所用膠凝材料經(jīng)試驗確定;2 應提供外加劑對硬化混凝土收縮等性能的影響;3 耐久性要求較高或寒冷地區(qū)的大體積混凝土,宜采用引氣劑或引氣減水劑。4.2.7 拌合用水的質量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 63的有關規(guī)定。4.3 配合比設計4.3.1 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除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現(xiàn)行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范jgj 55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采用混凝土60d或90d強度作為指標時,應將其作為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依據(jù)。2 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澆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低于160mm。3 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4 粉煤灰摻量不宜超過膠凝材料用量的40%;礦渣
23、粉的摻量不宜超過膠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礦渣粉摻合料的總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膠凝材料用量的50%。5 水膠比不宜大于0.55。6 砂率宜為3842%。7 拌合物泌水量宜小于10l/m3。4.3.2 在混凝土制備前,應進行常規(guī)配合比試驗,并應進行水化熱、泌水率、可泵性等對大體積混凝土控制裂縫所需的技術參數(shù)的試驗;必要時其配合比設計應當通過試泵送。4.3.3 在確定混凝土配合比時,應根據(jù)混凝土的絕熱溫升、溫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備時粗細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溫度控制的技術措施。4.4 制備及運輸4.4.1 混凝土的制備量與運輸能力滿足混凝土澆筑工藝的要求,并應用具有生產(chǎn)資質的預拌混凝土
24、生產(chǎn)單位,其質量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預拌混凝土gb/t 14902的有關規(guī)定,并應滿足施工工藝對坍落度損失、入模坍落度、入模溫度等的技術要求。4.4.2 多廠家制備預拌混凝土的工程,應符合原材料、配合比、材料計量等級相同,以及制備工藝和質量檢驗水平基本相同的原則。4.4.3 混凝土拌合物的運輸應采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車應具有防風、防曬、防雨和防寒設施。4.4.4 攪拌運輸車在裝料前應將罐內的積水排盡。4.4.5 攪拌運輸車的數(shù)量應滿足混凝土澆筑的工藝要求,計算方法應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a的規(guī)定。4.4.6 攪拌運輸車單程運送時間,采用預拌混凝土時,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預拌混凝土gb/t 14902的
25、有關規(guī)定。4.4.7 攪拌運輸過程中需補充外加劑或調整拌合物質量時,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1 當運輸過程中出現(xiàn)離析或使用外加劑進行調整時,攪拌運輸車應進行快速攪拌,攪拌時間應不小于120s;2 運輸過程中嚴禁向拌合物中加水。4.4.8 運輸過程中,坍落度損失或離析嚴重,經(jīng)補充外加劑或快速攪拌已無法恢復混凝土拌和物的工藝性能時,不得澆筑入模。5 混凝土施工5.1 一般規(guī)定5.1.1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組織設計,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1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體溫度應力和收縮應力的計算,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b“計算;2 施工階段主要抗裂構造措施和溫控指標的確定;3 原材料優(yōu)選、配合比設計、制備與運輸; 4 混凝土主要施
26、工設備和現(xiàn)場總平面布置;5 溫控監(jiān)測設備和測試布置圖;6 混凝土澆筑運輸順序和施工進度計劃;7 混凝土保溫和保濕養(yǎng)護方法,其中保溫覆蓋層的厚度可根據(jù)溫控指標的要求按本規(guī)范附錄c“計算;8 主要應急保障措施;9 特殊部位和特殊氣侯條件下的施工措施。5.1.2 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宜采用整體分層連續(xù)澆筑施工(圖5.1.2-1)或推移式連續(xù)澆筑施工(圖5.1.2-2)。圖5.1.2-1 整體分層連續(xù)澆筑施工圖5.1.2-2 推移式連續(xù)澆筑施工5.1.3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設置水平施工縫時,除應符合設計要求外,尚應根據(jù)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溫度裂縫控制的要求、混凝土的供應能力、鋼筋工程的施工、預埋管件安裝等
27、因素確定其間隙時間。5.1.4 超長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應選用下列方法控制結構不出現(xiàn)有害裂縫:1 留置變形縫:變形縫的設置和施工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 后澆帶施工:后澆帶的設置和施工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3 跳倉法施工:跳倉的最大分塊尺寸不宜大于40m,跳倉間隔施工的時間不宜小于7d,跳倉接縫處按施工縫的要求設置和處理。 5.1.5 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宜規(guī)定合理的工期,在不利氣候條件下應采取確保工程質量的措施。5.2 施工技術準備5.2.1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應進行圖紙會審,提出施工階段的綜合抗裂措施,制訂關鍵部位的施工作業(yè)指導書。5.2.2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應在混凝土的模板和
28、支架、鋼筋工程、預埋管件等工作完成并驗收合格的基礎上進行。5.2.3 施工現(xiàn)場設施應按施工總平面布置圖的要求按時完成,場區(qū)內道路應堅實平坦,必要時,應與市政、交管等部門協(xié)調,制訂場外交通臨時疏導方案。5.2.4 施工現(xiàn)場的供水、供電應滿足混凝土連續(xù)施工的需要,當有斷電可能時,應有雙路供電或自備電源等措施。5.2.5 大體積混凝土的供應能力應滿足混凝土連續(xù)施工的需要,不宜低于單位時間所需量的1.2倍。5.2.6 用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設備,在澆筑混凝土前應進行全面的檢修和試運轉,其性能和數(shù)量應滿足大體積混凝土連續(xù)澆筑的需要。5.2.7 混凝土的測溫監(jiān)控設備宜按本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配置和布設,標定調試
29、應正常,保溫用材料應齊備,并應派專人負責測溫作業(yè)管理。5.2.8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應對工人進行專業(yè)培訓,并應逐級進行技術交底,同時應建立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和交接班制度。5.3 模板工程5.3.1 大體積混凝土的模板和支架系統(tǒng)除應按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進行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驗算外,同時還應結合大體積混凝土的養(yǎng)護方法進行保溫構造設計。5.3.2 模板和支架系統(tǒng)在安裝、使用或拆除過程中,必須采取防傾覆的臨時固定措施。5.3.3 后澆帶或跳倉方留置的豎向施工縫,宜用鋼板網(wǎng)、鐵絲網(wǎng)或小木板拼接支模,也可用快易收口網(wǎng)進行支擋;后澆帶的垂直支架系統(tǒng)宜與其它部位分開。5.3.4 大體積混凝土的拆模時間,應
30、滿足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對混凝土的強度要求,混凝土澆筑體表面與大氣溫差不應大于20;當模板作為保溫養(yǎng)護措施的一部分時,其拆模時間應根據(jù)本規(guī)范規(guī)定的溫控要求確定。5.3.5 大體積混凝土有條件時宜適當延遲拆模時間,拆模后,應采取預防寒流襲擊、突然降溫和劇烈干燥等措施。5.4 混凝土澆筑5.4.1 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工藝應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混凝土的澆筑厚度應根據(jù)所用振搗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確定,整體連續(xù)澆筑時宜為300500mm。2 整體分層連續(xù)澆筑或推移式連續(xù)澆筑,應縮短間歇時間,并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層間最長的間歇時間不應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炷恋某跄龝r間應通
31、過試驗確定。當層間間隔時間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時,層面應按施工縫處理。3 混凝土澆筑宜從低處開始,沿長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進行。當混凝土供應量有保證時,亦可多點同時澆筑。4 混凝土宜采用二次振搗工藝。5.4.2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層間歇澆筑混凝土時,水平施工縫的處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清除澆筑表面的浮漿、軟弱混凝土層及松動的石子,并均勻的露出粗骨料;2 在上層混凝土澆筑前,應用壓力水沖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潤濕,但不得有積水;3 對非泵送及低流動度混凝土,在澆筑上層混凝土時,應采取接漿措施。5.4.3 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受力鋼筋、定位筋、預埋件等移位和變形,并及時清
32、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5.4.5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面應及時進行二次抹壓處理。 5.5 混凝土養(yǎng)護5.5.1 大體積混凝土應進行保溫保濕養(yǎng)護,在每次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除應按普通混凝土進行常規(guī)養(yǎng)護外,尚應及時按溫控技術措施的要求進行保溫養(yǎng)護,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應專人負責保溫養(yǎng)護工作,并應按本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操作,同時應做好測試記錄;2 保濕養(yǎng)護的持續(xù)時間不得少于14d,應經(jīng)常檢查塑料薄膜或養(yǎng)護劑涂層的完整情況,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3 保溫覆蓋層的拆除應分層逐步進行,當混凝土的表面溫度與環(huán)境最大溫差小于20時,可全部拆除。5.5.2 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初凝前,宜立即進行噴霧養(yǎng)護工作。5.5.3 塑料薄
33、膜、麻袋、阻燃保溫被等,可作為保溫材料覆蓋混凝土和模板,必要時,可搭設擋風保溫棚或遮陽降溫棚。在保溫養(yǎng)護過程中,應對混凝土澆筑體的里表溫差和降溫速率進行現(xiàn)場監(jiān)測,當實測結果不滿足溫控指標的要求時,應及時調整保溫養(yǎng)護措施。5.5.4 高層建筑轉換層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應加強進行養(yǎng)護,其側模、底模的保溫構造應在支模設計時確定。5.5.5 大體積混凝土拆模后,地下結構應及時回填土;地上結構應盡早進行裝飾,不宜長期暴露在自然環(huán)境中。5.6 特殊氣侯條件下的施工5.6.1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遇炎熱、冬期、大風或者雨雪天氣時,必須采用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的技術措施。5.6.2 炎熱天氣澆筑混凝土時,宜采用遮蓋
34、、灑水、拌冰屑等降低混凝土原材料溫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溫度宜控制在30以下?;炷翝仓螅瑧皶r進行保濕保溫養(yǎng)護;條件許可時,應避開高溫時段澆筑混凝土。5.6.3 冬期澆筑混凝土,宜采用熱水拌和、加熱骨料等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溫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宜低于5?;炷翝仓螅瑧皶r進行保濕保溫養(yǎng)護。5.6.4 大風天氣澆筑混凝土,在作業(yè)面應采取擋風措施,并增加混凝土表面的抹壓次數(shù),應及時覆蓋塑料薄膜和保溫材料。5.6.5 雨雪天不宜露天澆筑混凝土,當需施工時,應采取確?;炷临|量的措施。澆筑過程中突遇大雨或大雪天氣時,應及時在結構合理部位留置施工縫,并應盡快中止混凝土澆筑;對已澆筑還未硬化的混凝
35、土應立即進行覆蓋,嚴禁雨水直接沖刷新澆筑的混凝土。6 溫控施工的現(xiàn)場監(jiān)測與試驗6.0.1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體里表溫差、降溫速率及環(huán)境溫度及溫度應變的測試,在混凝土澆筑后,每晝夜可不應少于4次;入模溫度的測量,每臺班不少于2次。6.0.2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體內監(jiān)測點的布置,應真實地反映出混凝土澆筑體內最高溫升、里表溫差、降溫速率及環(huán)境溫度,可按下列方式布置:1 監(jiān)測點的布置范圍應以所選混凝土澆筑體平面圖對稱軸線的半條軸線為測試區(qū),在測試區(qū)內監(jiān)測點按平面分層布置;2 在測試區(qū)內,監(jiān)測點的位置與數(shù)量可根據(jù)溫凝土澆筑體內溫度場分布情況及溫控的要求確定;3 在每條測試軸線上,監(jiān)測點位宜不少于4處,應根據(jù)
36、結構的幾何尺寸布置;4 沿混凝土澆筑體厚度方向,必須布置外面、底面和中凡溫度測點,其余測點宜按測點間距不大于600mm布置;5 保溫養(yǎng)護效果及環(huán)境溫度監(jiān)測點數(shù)量應根據(jù)具體需要確定;6 混凝土澆筑體的外表溫度,宜為混凝土外表以內50mm處的溫度;7 混凝土澆筑體底面的溫度,宜為混凝土澆筑體底面上50mm處的溫度。6.0.3 測溫元件的選擇應符合以下列規(guī)定:1 測溫元件的測溫誤差不應大于0.3(25環(huán)境下);2 測試范圍:-30150;3 絕緣電阻應大于500m;6.0.4 溫度和應變測試元件的安裝及保護,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測試元件安裝前,必須在水下1m處經(jīng)過浸泡24h不損壞;2 測試元件接頭安
37、裝位置應準確,固定應牢固,并與結構鋼筋及固定架金屬體絕熱;3 測試元件的引出線宜集中布置,并應加以保護;4 測試元件周圍應進行保護,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下料時不得直接沖擊測試測溫元件及其引出線;振搗時,振搗器不得觸及測溫元件及引出線。6.0.5 測試過程中宜及時描繪出各點的溫度變化曲線和斷面的溫度分布曲線;6.0.6 發(fā)現(xiàn)溫控數(shù)值異常應及時報警,并應采取本應的措施。 附錄a 混凝土泵輸出量和所需攪拌運輸車數(shù)量的計算方法a.0.1 混凝土泵的實際平均輸出量,可根據(jù)混凝土泵的最大輸出量、配管情況和作業(yè)效率,按下式計算: (a.0.1)式中: q1 每臺混凝土泵的實際平均輸出量(m3/h); qmax
38、 每臺混凝土泵的最大輸出量(m3/h); 配管條件系數(shù),可取0.80.9; 作業(yè)效率,根據(jù)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向混凝土泵供料的間斷時間、拆裝混凝土輸出管和布料停歇等情況,可取0.50.7。a.0.2 當混凝土泵連續(xù)作業(yè)時,每臺混凝土泵所需配備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臺數(shù),可按下式計算: (a.0.2)式中: n 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臺數(shù)(臺); q1 每臺混凝土泵的實際平均輸出量(m3/h); v 每臺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容量(m3); s 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平均行車速度(km/h); l 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往返距離(km); tt 每臺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總計停歇時間(h)。附錄b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體施工階段溫度應
39、力與收縮應力的計算方法b.1 混凝土的絕熱溫升b.1.1 水泥的水化熱 (b.1.1-1) (b.1.1-2) (b.1.1-3)式中:q在齡期天時的累積水化熱(kj/kg); q0水泥水化熱總量(kj/kg); 齡期(d); n常數(shù),隨水泥品種、比表面積等因素不同而異。 b.1.2 膠凝材料水化熱總量應在水泥、摻合料、外加劑用量確定后根據(jù)實際配合比通過試驗得出。當無試驗數(shù)據(jù)時,可考慮根據(jù)下述公式進行計算:q= k q0 (b.1.2)式中: q膠凝材料水化熱總量(kj/kg); k不同摻量摻合料水化熱調整系數(shù),其值取法參見表b.1.2。b.1.3 當現(xiàn)場采用粉煤灰與礦渣粉雙摻時,不同摻量摻合
40、料水化熱調整系數(shù)可按下式進行計算:k = k1k21 (b.1.3)式中:k1粉煤灰摻量對應的水化熱調整系數(shù)可按表b.1.3取值;k2礦粉摻量對應水化熱調整系數(shù)可按表b.1.3取值。表b.1.3 不同摻量摻合料水化熱調整系數(shù)摻量010203040粉煤灰(k1)10.960.950.930.82礦渣粉(k2)110.930.920.84注:表中摻量為摻合料占總膠凝材料用量的百分比。b.1.4 混凝土的絕熱溫升可按下式計算: (b.1.4) 式中: t(t)混凝土齡期為t時的絕熱溫升(); w每m3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kg/ m3); c混凝土的比熱,一般為0.921.0kj/(kg.); 混凝
41、土的重力密度,24002500(kg/ m3); m與水泥品種、澆筑溫度等有關的系數(shù),0.30.5(d-1); t混凝土齡期(d)。b.2 混凝土收縮變形值的當量溫度b.2.1 混凝土收縮的相對變形值可按下式計算: (b.2.1)式中: 齡期為t時混凝土收縮引起的相對變形值; 在標準試驗狀態(tài)下混凝土最終收縮的相對變形值,取3.24×10-4; m1、m2、m11 考慮各種非標準條件的修正系數(shù),可按表b.2.1取用。b.2.2 混凝土收縮相對變形值的當量溫度可按下式計算 (b.2.2)式中:齡期為t時,混凝土的收縮當量溫度; 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shù),取 1.0×10-5。表b.2
42、.1 混凝土收縮變形不同條件影響修正系數(shù)水泥品種m1水泥細度(m2/kg)m2水膠比m3膠漿量(%)m4養(yǎng)護時間(d)m5環(huán)境相對濕度(%)m6m7m8減水劑m9粉煤灰摻量(%)m10礦粉摻量(%)m11礦渣水泥1.253001.00.30.85201.011.11251.2500.540.001.00無10101低熱水泥1.104001.130.41.0251.221.11301.180.10.760.050.85有1.3200.86201.01普通水泥1.05001.350.51.21301.4531.09401.10.210.100.76300.89301.02火山灰水泥1.06001.
43、680.61.42351.7541.07501.00.31.030.150.68400.90401.05抗硫酸鹽水泥0.78402.151.04600.880.41.20.200.61452.5571700.770.51.310.250.55503.03100.96800.70.61.4141800.93900.540.71.43注: 1 水力半徑的倒數(shù),為構件截面周長(l)與截面積(f)之比,(m1);2 esfs/ecfc配筋率,es 、ec鋼筋、混凝土的彈性模量(n/mm2),fs 、fc鋼筋、混凝土的截面積(mm2);3 粉煤灰(礦渣粉)摻量指粉煤灰(礦渣粉)摻合料重量占膠凝材料總重的
44、百分數(shù)。b.3 混凝土的彈性模量b.3.1 混凝土的彈性模量可按下式計算 (b.3.1-1)式中:混凝土齡期為t時,混凝土的彈性模量(n/mm2); 混凝土的彈性模量,一般近似取標準條件下養(yǎng)護28d的彈性量可按表b.3.1取用; 系數(shù),應根據(jù)所用混凝土試驗確定,當無試驗數(shù)據(jù)時,可近似地取0.09。 混凝土中摻合料對彈性模量修正系數(shù),取值應以現(xiàn)場試驗數(shù)據(jù)為準,在施工準備階段和現(xiàn)場無試驗數(shù)據(jù)時,可按表b.3. 2計算。表b.3.1 混凝土在標準養(yǎng)護條件下齡期為28天時的彈性模量混凝土強度等級混凝土彈性模量(n/mm2)c252.80×104c303.0×104c353.15
45、215;104c403.25×104b.3.1 摻合料修正系數(shù)可按下式計算1·2 (b.3. 2)式中:1混凝土中粉煤灰摻量對應的彈性模量調整修正系數(shù),可按表b.3. 2取值; 2混凝土中礦粉摻量對應的彈性模量調整修正系數(shù),可按表b.3. 2取值;表b.3. 2 不同摻量摻合料彈性模量調整系數(shù) 摻量0203040粉煤灰(1)10.990.980.96礦渣粉(2)11.021.031.04b.4 溫升估算b.4.1 澆筑體內部溫度場和應力場計算可采用有限單元法或一維差分法。b.4.2 有限單元法可使用成熟的商用有限元計算程序或自編的經(jīng)過驗證的有限元程序。采用一維差分法,可將混
46、凝土沿厚度分許多有限段x(m),時間分許多有限段t(h)。相鄰三點的編號為n-1、n、n+1,在第k時間里,三點的溫度tn-1,k、tn,k及tn+1,k+1,經(jīng)過t時間后,中間點的溫度tn,k+1,可按差分式求得: (b.4.2)式中: 混凝土的熱擴散率,取0.0035m2/h。tn,k 第n層熱源在k時段之間釋放熱量所產(chǎn)生的溫升。b.4.3 混凝土內部熱源在t1和t2時刻之間釋放熱量所產(chǎn)生的溫差,可按下式計算: (b.4.3)b.4.4 在混凝土與相應位置接觸面上釋放熱量所產(chǎn)生的溫差可取t/2。b.5 溫差計算b.5.1 混凝土澆筑體的里表溫差可按下式計算: (b.5.1)式中: 齡期為t
47、時,混凝土澆筑體的里表溫差(); 齡期為t時,混凝土澆筑體內的最高溫度,可通過溫度場計算或實測求得(); 齡期為t時,混凝土澆筑體內的表層溫度,可通過溫度場計算或實測求得();b.5.2 混凝土澆筑體的綜合降溫差可按下式計算 (b.5.2)式中:齡期為t時,混凝土澆筑體在降溫過程中的綜合降溫(); 在混凝土齡期為t內,混凝土澆筑體內的最高溫度,可通過溫度場計算或實測求得();混凝土澆筑體達到最高溫度tmax時,其塊體上、下表層的溫度(); 齡期為t時,混凝土收縮當量溫度(); 混凝土澆筑體預計的穩(wěn)定溫度或最終穩(wěn)定溫度,(可取計算齡期t時的日平均溫度或當?shù)啬昶骄鶞囟?()。b.6 溫度應力計算b
48、.6.1 自約束拉應力的計算可按下式計算 (b.6.1-1)式中:齡期為t時,因混凝土澆筑體里表溫差產(chǎn)生自約束拉應力的累計值(mpa); 齡期為t時,在第i計算區(qū)段混凝土澆筑體里表溫差的增量()。第i計算區(qū)段,齡期為t時,混凝土的彈性模量(n/mm2); 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shù);h(,t)在齡期為時,第i計算區(qū)段產(chǎn)生的約束應力延續(xù)至t時的松弛系數(shù),可按表b.6.1取值。b.6.2 混凝土澆筑體里表溫差的增量可按下式計算: (b.6. 2)式中: j 為第i計算區(qū)段步長(d); 表b.6.1 混凝土的松弛系數(shù)表=2d=5d=10d=20dth(,t)th(,t)th(,t)th(,t)22.252.52.7534510203010.4260.3420.3040.2780.2250.1990.1870.1860.1860.18655.255.55.7567810203010.5100.4430.4100.3830.2960.2620.2280.2150.2080.2001010.2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黑龍江工業(yè)學院《生物醫(yī)學信息與統(tǒng)計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陽光學院《流體傳動與控制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海事職業(yè)學院《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綜合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興安嶺職業(yè)學院《企業(yè)電子產(chǎn)品設計與制造》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汽車職業(yè)技術學院《科學社會主義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雙頭應急燈項目效益評估報告
- 沈陽音樂學院《內科護理學(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商貿旅游職業(yè)學院《社會治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伊犁師范大學《中職英語微格教學技能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人教版初中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冊 3.5 干旱的寶地-塔里木盆地 教學設計
- 2024年12月重慶大學醫(yī)院公開招聘醫(yī)生崗位2人(有編制)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主題班會:新學期 新起點 新期待
- 披薩制作流程
- 廈門2025年福建廈門市公安文職人員服務中心招聘1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高三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 《職業(yè)性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學預防指南 》
- 不同產(chǎn)地筠連紅茶風味化學成分差異分析
- DB50 577-2015 汽車整車制造表面涂裝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 生態(tài)安全課件
- 大學英語(西安歐亞學院)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歐亞學院
- 人教版高中英語挖掘文本深度學習-選修四-UNIT-2-(答案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