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必修2第一章第一節(jié)教案(共四課時)_第1頁
化學必修2第一章第一節(jié)教案(共四課時)_第2頁
化學必修2第一章第一節(jié)教案(共四課時)_第3頁
化學必修2第一章第一節(jié)教案(共四課時)_第4頁
化學必修2第一章第一節(jié)教案(共四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編號 001課題第一節(jié) 元素周期表(第1課時) 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結構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認識元素周期表的結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化學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的的品質教學重點元素周期表的結構教學難點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相互推斷教學方法比較、歸納教學媒體多媒體教學內容師生活動修改建議【引入課題】元素周期律使人們認識了雜亂無章的化學元素之間相互聯系和變化規(guī)律,如何把這種規(guī)律具體地表現出來呢?【板書】一、元素周期表【閱讀思考】閱讀教材P4P5頁,思考周期表中周期和族劃分的依據是什么?【小結、板書】同一周期:電子層數相同,原子序數遞增的元素從左到右為同一周期;同一族

2、: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原子序數逐漸增大的元素從上到下為同一族?!鹃喿x思考】閱讀教材P4頁1,思考周期表中有多少周期?每周期有多少種元素?【概括總結】 1周期,共2種元素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1 / 24短周期 2周期 共8種元素周期 3周期,共8種元素(七個橫行) 4周期,共18種元素長周期 5周期,共18種元素 6周期,共32種元素不完全周期 7周期,目前已發(fā)現26種元素【閱讀、思考】在周期表中有兩個特殊的位置,鑭系和錒系,閱讀課文P14倒數第二段,說出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什么位置?結構上有何特點?【總結陳述】在第六周期中,從57號鑭(La)到71號元素镥(Lu),共1

3、5種元素,它們的最外層和次外層電子層結構及元素的化學性質十分相似,這15種元素總稱為鑭系元素。排在周期表第六行,第三列。 與此類似,在第七周期中,89號元素錒(Ac)到103號鐒(Lr)這15種元素總稱為錒系元素,排在第七行,第三列?!居^察與思考】在周期表中共有多少列?分為哪些族?【概括總結】主族,包括長周期和短周期元素主族(A):共7個副族(B):共7個副族只包括長周期元素族(18個縱行) 第VIII族:包括8、9、10三個縱行的元素0族:稀有氣體元素【觀察與思考】在周期表的個縱行個族中,各族從左到右的排列順序如何?【展示】元素周期表鑭系和錒系都有15中元素。含有的元素種類=32-1個0族-

4、7個主族-6個副族-3最外層的電子逐漸遞增【陳述】在元素周期表中,各族從左到右的依次是:IA IIA IIIB IVB VB VIB VIIB VIII IB IIB IIIA IVA VA VIA VIIA 0。【觀察與思考】在所有族中,元素最多的族是哪一族?共有多少種元素?【結論】在所有族中,第IIIB族包括鑭系和錒系元素,因此元素最多,共有32種元素?!纠斫鈶谩繐芷诒斫Y構,推測原子序數為85號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哪一周期?哪一族?【案例分析】推測元素在哪一周期:85-2-8-8-18-18=31,減5次后小于32,為第6行,第六周期;推測在哪一族:第六行的最后一列元素應為第32個,從減

5、出的數據為31可以推出它是在第17列,為第VIIA族。【閱讀思考】 閱讀教材P13頁倒數第一自然段,通過周期表,我們還可以了解元素的哪些信息?【交流】(1)通過周期表,我們可以了解元素的原子序數、元素的位置、元素名稱、元素符號、元素的類別、相對原子質量、價層電子排布、是否人造元素、是否放射性元素等信息。(2)通過周期表,我們還可以對元素進行分區(qū),如硼、硅、砷、碲、砹和鋁、鍺、銻、釙的交界處畫一條虛線,虛線的左側為金屬元素,右側為非金屬元素;位于虛線附近的元素,既表現金屬元素的性質,又表現為非金屬元素的性質。(3)通過周期表,還可以根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認識它們的性質?!倦S堂練習】IIIB族包

6、括鑭系和錒系元素推測114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方法1用原子結構示意圖 法2逆推1原子序數= = = ,這個關系只能用于 情況周期:與行是什么關系? 按照什么原則劃分? 族:與列是什么關系? 按照什么原則劃分? 2寫出Al、C、O三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在分別找出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了嗎?請你整理好之后用文字表達出來。 3寫出K、Na與水反應的方程式 、 (思考)兩者性質有什么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是哪一個比較活潑?與原子結構有關嗎?4(2004年全國)下列離子中,所帶電荷數與該離子的核外電子層數相等的是( )AAl3+ BMg2+ CBe2+ DH+5已知某元素R原子的質

7、量數是A,其陰離子Rn-含有x個電子,則m g Rn-中含有中子的物質的量是 mol。主族元素的序數=最外層的電子數布置作業(yè)P11 第1題和 第5題板書設計短周期(一、二、三行)(元素有2、8、8種) 周期 長周期(四、五、六行)(元素有18、18、32種) 不完全周期(七行)(元素有26種)元素周期表結構 主族(1、2、13、14、15、16、17列)A族 族 副族(3、4、5、6、7、11、12列)B族 零族(18列) 第VIII族(8、9、10列) 課后反思通過元素周期表結構的了解,讓學生理解元素周期表與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的周期性,從而為學生學習元素性質的周期

8、律埋下伏筆。編號002課題第一節(jié) 元素周期表(第二課時) 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1、會寫簡單的堿金屬與氧氣、水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并進行相關的計算;2、運用原子結構的理論解釋同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3、知道結構決定性質。過程與方法1、由原子結構理論分析推導出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2、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來研究物質化學性質的變化規(guī)律。3、理論聯系實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辯證唯物主義理論聯系實踐的觀點及方法。由實踐得出理論,并由理論指導實踐。2、加深學生對物質世界對立統一規(guī)律的認識。3、用辯證唯物主義量變質變的觀點,在本節(jié)內容中有著最恰當的體現。教學重點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堿金屬原子結構與性

9、質的關系教學難點金屬族的性質遞變判斷;金屬活潑性強弱的判斷規(guī)律教學方法比較、歸納 了解假說模型等科學研究方法和科學研究的歷程。教學媒體多媒體教學內容師生活動修改建議【引入】活潑的金屬元素Na的性質是我們所熟知的,現象是本質的反應,宏觀是微觀的體現?,F在讓我們從原子結構這一微觀角度來研究微觀結構與宏觀性質的關系?!景鍟慷?、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一)、堿金屬元素科學探究1請同學們看書本P5,并完成該表。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結論?1核電荷數從Li到Cs逐漸增多。2最外層電子數都相同為1。3電子層數依次增多,從2層增大到6層。 實驗1取鉀、鈉各一粒,分別放在石棉網上的左、右兩邊,同時加熱。觀察實驗

10、的現象。原子半徑逐漸減小現象鉀首先熔化(熔點低),先與氧氣發(fā)生反應,后鈉再熔化與氧氣反應。板書1、堿金屬與氧氣的反應思考與交流請寫出鈉與氧氣在加熱條件下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并嘗試的寫出鋰、鉀與氧氣在加熱條件下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堿金屬與氧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加熱)鋰鈉鉀提問從鉀、鈉與氧氣的反應實驗中,請總結出堿金屬與氧氣的反應有什么相似性、遞變性?答相似性:堿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遞變性:周期表中堿金屬從上往下,與氧氣的反應越來越劇烈。過渡我們知道金屬鈉除了與氧氣反應外還能與水發(fā)生反應。實驗2鉀、鈉與水的反應:取兩燒杯,放入相同量的水,然后分別取綠豆大的鉀、鈉各一粒同時分別放入兩燒杯中,觀察實驗的現

11、象?,F象鉀燃燒,先消失;鈉熔化,后消失。板書2、堿金屬與水的反應提問根據鉀、鈉與水反應的實驗,請請總結出堿金屬與水反應有什么相同點、不同點?生成的堿性氫氧化物的堿性如何變化?答相同點:堿金屬與水反應都生成氫氧化物和氫氣。 不同點:周期表中堿金屬從上往下,與水的反應越來越劇烈。反應越來越劇烈,氧化物越來越復雜遞變性比較現象說明金屬性越來越強 生成氫氧化物的堿性越來越強。過渡以上我們學習的是堿金屬的化學性質,下面我們來學習堿金屬的物理性質。板書3、堿金屬的物理性質科學探究2根據堿金屬的物理性質表格,請總結堿金屬的物理性質有什么共性、遞變性?堿金屬單質顏色和狀態(tài)密度(g/cm-3)熔點(。C)沸點(

12、。C)原子半徑(nm)Li銀白色,柔軟0.534180.513470.152Na銀白色,柔軟0.9797.81882.90.186K銀白色,柔軟0.8663.657740.227Rb銀白色,柔軟1.53238.896680.278Cs銀白色,柔軟1.87928.40678.40.265總結隨核電荷數增加,密度逐漸增大(K除外),熔沸點逐漸降低。提問堿金屬有這樣的相似性、遞變性的本質原因在哪里?答因為,原子結構的最外層電子,原子半徑的遞變,有性質的遞變。遞變規(guī)律:隨核電荷數增加,密度逐漸增大(K除外),熔沸點逐漸降低。 隨著荷電荷數的增加,電子層數逐漸增加,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吸

13、引能力逐漸減小,最外層電子易失去,表現在參加化學反應時越來越劇烈,金屬性增強。板書4、結構決定性質講解金屬性:金屬原子失電子的能力。金屬性強弱的比較依據:1、金屬與水或者酸反應生成氫氣的劇烈程度來比較;2、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氫氧化物的堿性強弱來比較。隨堂練習1通過課本的演示實驗,總結整個堿金屬的性質規(guī)律有哪些?(1) (2) (3) 2如何比較元素金屬性的強弱寫出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寫出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你認為,金屬活潑性應該是Fe Cu Ag3下列那個選項不能說明金屬A比金屬B活潑( )AA常溫下可以與水反應,B不與水反應。 BB 不能從任何含A的鹽中置換出金屬

14、AC用氨水可以制取B對應的堿,卻不能制取A對應的堿 DA在空氣中比B耐腐蝕4下列對銫的性質預測正確的是( )A它的熔點很高 B它只存在一種氧化物 C它的碳酸鹽不易溶于水D氯化銫易溶于水強調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5隨著電子層數的增加,堿金屬元素的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力 ,原子的 電子能力增強,元素的還原性 ,金屬活潑性 。通過堿金屬性質相似性和規(guī)律性的總結,請你推測鹵素的相似性和規(guī)律性隨著電子層數的增加,原子核對于外層電子的吸引力 ,原子的 電子能力減弱,元素的氧化性 ,鹵族元素的化學性質 。布置作業(yè)p11 9板書設計【板書設計】第一節(jié) 元素周期表 (一)、堿金屬元素1、堿金屬與氧氣的反應2、堿

15、金屬與水的反應3、堿金屬的物理性質隨核電荷數增加,密度逐漸增大(K除外),熔沸點逐漸降低。4、結構決定性質金屬性強弱的比較依據:1、金屬與水或者酸反應生成氫氣的劇烈程度來比較;2、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氫氧化物的堿性強弱來比較。課后反思金屬性強弱的比較方法有1讓活潑金屬與水反應,看反應劇烈程度2中等活潑金屬利用置換反應或與酸反應看產生氫氣快慢程度3不活潑金屬利用置換反應4看其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堿性強弱編號003課題第一節(jié) 元素周期表(第三課時)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鹵族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過程與方法1、歸納、比較法:歸納總結鹵族元素性質。2、自主探究:探究鹵族元素性質遞變規(guī)律。情感態(tài)度與

16、價值觀1、通過探究、分析,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2、培養(yǎng)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教學重點金屬族的性質遞變判斷;金屬活潑性強弱的判斷規(guī)律教學難點金屬族的性質遞變判斷;金屬活潑性強弱的判斷規(guī)律教學方法探究法、實驗法教學媒體多媒體教學內容師生活動修改建議【引入】借鑒上節(jié)課推導堿金屬元素性質遞變規(guī)律的方法,結合已學過的氯元素的性質,現在我們來進一步學習鹵族元素,并比較與Cl2的相同與不同之處。板書四、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二)鹵族元素科學探究1根據堿金屬元素結構的相似性、遞變性,根據下表總結并推測鹵族元素的結構和性質有什么相似性和遞變性。元素名稱元素符號核電荷數原子結構示意圖最外層電子數電子層數原子

17、半徑鹵族元素氟071nm氯099nm溴114nm碘133規(guī)律: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能力逐漸減小,得電子能力越來越差,非金屬性減弱nm相似性: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均為7;遞變性:鹵素隨著荷電荷數的增加,電子層數逐漸增加,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能力逐漸減小,得電子能力越來越差,非金屬性減弱。講解非金屬性:非金屬得到電子的能力。 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1、非金屬單質與H2化合的難易程度; 2、非金屬單質其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過渡下面我們根據對鹵素性質的推測來驗證鹵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性。板書1、鹵素的物理性質科學探究2根據下表,總結鹵素的物理性質有什么相似性、遞變性。鹵素單質

18、顏色和狀態(tài)(常態(tài))密度沸點溶點溶解度(100g水中)F2淡黃綠色氣體169g/l(15)-1881-2196反應Cl2黃綠色氣體3214g/l(0)-346-101226cm3Br2深紅棕色液體3119g/cm3(20)5878-72417gI2紫黑色固體493g/cm3184411350029g相似性:都是雙原子分子,有顏色,不易溶于水(氟除外),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萃取原理)。遞變性:從氟到碘,單質的顏色逐漸加深,密度依次增大,熔點、沸點依次升高。金屬性強弱的判斷1.和水反應的劇烈程度2.最高階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單質易溶于有機溶劑可用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萃取板書2、鹵族元素的

19、化學性質(1) 鹵素單質與H2的反應化學式跟 氫 氣 的 反 應反 應 化 學 方 程 式F2在冷、暗處就能劇烈化合而爆炸,生成的氟化氫很穩(wěn)定F2H22HF(氟化氫)Cl2在光照或點燃下發(fā)生反應,生成的氯化氫較穩(wěn)定Cl2H22HCl(氯化氫)Br2在加熱至一定溫度下才能反應,生成的溴化氫不如氯化氫穩(wěn)定Br2H22HBr(溴化氫)I2持續(xù)加熱,緩慢的化合,碘化氫不穩(wěn)定同時發(fā)生分解I2H22HI(碘化氫)鹵素單質與水、堿反應的比較化學式與水的反應與堿的反應F22F22H2O4HFO2(劇烈)很復雜Cl2Cl2H2OHClHClO(能跟水反應)Cl2NaOHNaClNaClOH2OBr2Br2H2O

20、HBrHBrO(比氯氣跟水的反應更弱一些)Br2NaOHNaBrNaBrOH2OI2I2H2OHIHIO(只有很微弱的反應)不寫總結鹵素與H2、H2O、堿的反應,從氟到碘越來越不劇烈,條件越來越苛刻,再次證明了從結構上的遞變有結構決定性質。(2) 鹵素單質間的置換反應實驗1-1完成下列實驗,觀察現象。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實驗現象化學方程式1將少量新制的飽和氯水分別加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試管中,用力振蕩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蕩、靜置。1可逆反應通式X2+H2O=HX+HXOCl2+ NaBr=NaCl+Br2說明氧化性強的可以將氧化性弱的從其化合物中置換出來22將少量溴水加入盛有

21、KI溶液的試管中,用力振蕩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蕩、靜置。3思考與交流分析以上三個反應的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找出氧化劑、氧化產物,比較氧化性強弱。再次證明了,結構決定性質,鹵族元素從氟到碘,氧化性逐漸 降低。 隨堂練習1.若用X代表F、Cl、Br、I四種鹵族元素,下列屬于它們共性反應的是 AX2+H2 = 2HXBX2+H2O = HX+HXOC2Fe+3X2 = 2FeX3DX2+2NaOH = NaX+NaXO+H2O2.隨著鹵素原子半徑的增大,下列遞變規(guī)律正確的是 A單質的熔、沸點逐漸降低 B鹵素離子的還原性逐漸增強C單質的氧性逐漸增強 D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逐漸增強3砹(At)是放射性元

22、素,它的化學性質符合鹵素性質的變化規(guī)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At很穩(wěn)定 BAgAt易溶于水 C砹易溶于有機溶劑 D砹是白色固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鹵素離子(X)只有還原性而無氧化性B. 某元素由化合態(tài)變成游離態(tài),該元素一定被氧化C. 失電子難的原子獲得電子的能力一定強D. 負一價鹵素離子的還原性在同一族中從上至下逐漸增強布置作業(yè)學案與測評練習板書設計第一節(jié) 元素周期表 (二)鹵族元素1、鹵素的物理性質2、鹵族元素的化學性質(1) 鹵素單質與H2的反應(2) 鹵素單質間的置換反應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1、非金屬單質與H2化合的難易程度;2、非金屬單質其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 課后

23、反思采用歸納總結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索元素的性質(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原子半徑以及主要化合價、原子得失電子能力)和原子結構的關系從而歸納出元素周期律,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實質;編號004課題第一節(jié) 元素周期表(第四課時)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原子的構成,會用質量數表示原子的組成對核素和同位數有一定的認識過程與方法會根據原子、陽離子和陰離子的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之間的關系進行有關計算。通過同位素的學習,深化元素概念的理解。了解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單質或化合物分子的過程中的組合方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原子中不同電性粒子之間的關系,認識原子是一個矛盾的對立統一體。理解元素與核素、同位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初步建

24、立整體與局部的相互聯系的意識。教學重點構成原子的粒子之間的關系和數目 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間的關系。教學難點構成原子的粒子之間的關系和數目 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間的關系。教學方法啟發(fā)歸納應用教學媒體多媒體教學內容師生活動復習回憶 原子的構成: 質子 原子核原子 中子 核外電子分析質量/kg相對質量電性和電量/C質子1673×10-271007+1602×10-19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中子1675×10-2710080電子9109×10-311/1836-1602×10-191、構成原子粒子所帶的電性及電荷大小。2、質

25、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而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偨Y原子中:質子數 = 核電荷數 = 核外電子數問原子核的特點?答體積小,原子的質量集中在核上引入由于電子的質量比質子和中子小的多,所以原子的質量集中在原子核內,核外電子的質量可以忽略不計。質子和中子的相對原子質量都近似為1,忽略電子的質量,將核內所有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取近似整數值加起來,所得的數值就叫做質量數。板書一、原子結構(一)、質量數定義 : 符號:A 計算式:質量數(A) = 質子數(Z)+ 中子數(N)應用:用質量數表示某種原子 思考它表示的含義是什么?科學探究:1、填寫下表,總結A與相對原子質量的關系。原子質子數(Z)中子數(N)質子

26、數中子數(A)相對原子質量F1018998Na1222990Al1426982質量數(A) = 質子數(Z)+ 中子數(N)2、原子形成離子之后構成原子的微粒哪些發(fā)生了變化?如何改變?質量數呢?帶點微粒的判斷。A: 質量數Z:質子數N:中子數總結和比較 和 中的質子數、中子數、質量數和電子數。隨堂練習:1、完成表格1符號質子數中子數質量數電子數1212122040182、完成表2元素符號原子符號核電荷數中子數電子數101111121666686過渡精確的測定結果表明,同種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數不一定相同,例如表2中。把具有一定數目的質子和一定數目的中子的一種原子叫做核素,如、 就各為一種核素。質子數相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