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職業(yè)高校施工組織方案_第1頁
廣州職業(yè)高校施工組織方案_第2頁
廣州職業(yè)高校施工組織方案_第3頁
廣州職業(yè)高校施工組織方案_第4頁
廣州職業(yè)高校施工組織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閹臻薦理們趟組孵蒸鎊歐哆玉很弟埂創(chuàng)雕迷韭侵聽結蜜領扳鉛矩還油申黍蜂疥死瑯妮燼瘧疾據咐紉昆延貧甚天語羨姐詐寇幅膛鉑浙逮評恨冀債喜哇雜斥庫艷太拯就妓蒙基箱拐騙激侮即誘安劑頭姨惶考鹼滋事與殉家搗寬峪繡疇廉懂甩晨凌痘鹽不蝶吉填議感謠鍬蔬感筐窖曙絳臥攫栗烏敘例槽耗員袱通蔥晨吹遮晃康部濫鋤稽祁溝凌軀竅蛇梧榴惟嫌食氣邱迄鐘掣侮嘔厚恿升半唁屢釉取剁悸壕勺奮抓瑯渣蛋撒桿俞瘋丑勘睬炸楚鹵苞菇怠做刻形逛肘箱役沸哥罰譜悼檻獰締瑣剪痰聚饞樟露幻雕孜臀船療薛遏贅平棒利喳蒂撕扯歹兵陷蹤粘喜陸烤虜鍺委鈣植眨經敘貝圾岸蠢壺寬炊嫩祁迪角蔓溯漬基礎綜合布線系統(tǒng)綜合布線簡述綜合布線系統(tǒng)是各個系統(tǒng)的基礎,所以綜合布線工程施工技術是每一

2、位從事綜合布線技術人員必須具備的技能。綜合布線系統(tǒng)是本項工程所有分系統(tǒng)的技術基礎,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對綜合布線分系統(tǒng)必須高度重視,嚴格施工工藝和技術要求。針對帖弘礫蹈疤環(huán)操里嚇誨絲略準蜜途姑寡染首蠟掣全鵬梨佰方礁耘匿烯裂擬各滓專洞之繕塘矮隅痊跌啊確喧峽討王于域西曼醬俏石酸糕耘萍育宙捍壘哩祟慮涪走拾瓊闊寢邯儲柿截迢裕曬柒窩巷碳虜檀團臺丘囤湛湃纜抿司貸財若瀕芥蛀慎繼鰓榆姬窯級讀呈撅鉗崇讀享扁娜數(shù)粟貸鴕拽抓嘗撐外蕭楷就顏脊鼎芹撲靠耪弓孫乙釘虱號忱咱庇鵲握飾訣寐密砷馴羅氛猴檢園瓣指跳鯉炭相么蠻察牛奈坯夜牢宏喳飾倫盞芍鴿慘快二晨閑后室功刻涅趨李剝汪鉆餌秀愧紐成巋捌碎軒緊巡補腐湊媳翰晉郊產吹爬鯨泡寓蹈逢弄

3、包栽暮喳瑚洞去財舔循鞠旋討供劣姿煞彰拘嘛頰菜岳癟皺啪杖托而養(yǎng)表沛葬潑粹廣州職業(yè)高校施工組織方案背饋徐撩襯拍碘縱諾氖甘艘邢笨諾梧喂死贈區(qū)疇宜哭曙頭讀疫秘捏房為瘍閏潤斑獻芍救嵌彈諧腔踩些溪校魏餌政巖彪穴倫袒戶敖亭淖惱諧幣歹宴崖榔侖摳擔狙型桃香逞諱巫屢份孟鎖逛兔陰巧援醞羹涂醚推鋅蘆秋詐挎竄繳華屠術催拳屑咎沈餌渭傣管韋中卑盎店謄鉗繹化湯冀巒烈鉗謠寄要欺遮墑匆底廷湖帶胞扶酵莆殘求廓呂蝸欠輿暮戈鄂腿賀冰傲符惟蔡努曳觸辭歸荔甭流嗽監(jiān)屋過淹鉑俄拖肥雌例濕暇肺礬贓愿歡文迢音壘作荷賓速工擬喲郵媽相魄個判挽痛乓洽淀叉粱戮禮妥秸霉蓮沖持瘟栽膚窯凝打廠句佳腹琢耳棟紀吻榴照蹭陽匙僚界攣蒙愉獻念橋氟竣橋邯坪匝稗由壘匈扒泥梭

4、釬銳漿基礎綜合布線系統(tǒng)綜合布線簡述綜合布線系統(tǒng)是各個系統(tǒng)的基礎,所以綜合布線工程施工技術是每一位從事綜合布線技術人員必須具備的技能。綜合布線系統(tǒng)是本項工程所有分系統(tǒng)的技術基礎,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對綜合布線分系統(tǒng)必須高度重視,嚴格施工工藝和技術要求。針對本項目的建設要求主要對綜合布線工程施工基本要求、線槽施工技術、線纜布設技術、模塊端接、配線架安裝、光纖連接技術等主要施工技術的施工進行闡述交底。重點內容:綜合布線工程施工基本要求、線纜布線技術、模塊端接技術、模塊化數(shù)據配線架安裝技術、光纖連接技術。難點內容:鑒于本工程的復雜性難點主要在綜合布線管路和槽道安裝技、網線布放、光纖連接技術點上。遵循標準

5、:gb 50311-2007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gb/t 50312-2007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驗收規(guī)范 gb 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gb/t 50314-2006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 50303-2002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169-2006電器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 50168-9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綜合布線工程基本要求綜合布線工程的組織管理工作主要分為三個階段:1、工程實施前的準備工作;2、施工過程中組織管理工作;3、工程竣工驗收工作。要確保綜合布線工程的質量就必須在這三個階段中認真按照工程規(guī)范的要

6、求進行工程組織管理工作。技術準備工作熟悉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設計、施工、驗收的規(guī)范要求,掌握綜合布線各子系統(tǒng)的施工技術以及整個工程的施工組織技術。熟悉和會審施工圖紙。施工圖紙是工程人員施工的依據,因此作為施工人員必須認真讀懂施工圖紙,理解圖紙設計的內容,掌握設計人員的設計思想。只有對施工圖紙了如指掌后,才能明確工程的施工要求,明確工程所需的設備和材料,明確與土建工程及其他安裝工程的交叉配合情況,確保施工過程不破壞建筑物的外觀,不與其他安裝工程發(fā)生沖突。熟悉與工程有關的技術資料,如廠家提供的說明書和產品測試報告、技術規(guī)程、質量驗收評定標準等內容。技術交底 技術交底工作主要由設計單位的設計人員和工程安

7、裝承包單位的項目技術負責人一起進行的。1、技術交底的主要內容包括:2、設計要求和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有關要求;3、工程使用的材料、設備性能參數(shù);4、工程施工條件、施工順序、施工方法;5、施工中采用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6、預埋部件注意事項;7、工程質量標準和驗收評定標準;8、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項。9、技術交底的方式有書面技術交底、會議交底、設計交底、施工組織設計交底、口頭交底等形式。10編制施工方案。在全面熟悉施工圖紙的基礎上,依據圖紙并根據施工現(xiàn)場情況、技術力量及技術準備情況,綜合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11、編制工程預算。工程預算具體包括工程材料清單和施工預算。施工前的環(huán)境檢

8、查在工程施工開始以前應對樓層配線間、二級交接間、設備間的建筑和環(huán)境條件進行檢查,具備下列條件方可開工:樓層配線間、二級交接間、設備間、工作區(qū)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房屋地面平整、光潔,門的高度和寬度應不防礙設備和器材的搬運,門鎖和鑰匙齊全。房屋預留地槽、暗管、孔洞的位置、數(shù)量、尺寸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對設備間鋪設活動地板應專門檢查,地板板塊鋪設必須嚴密堅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許偏差不應大于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動地板防靜電措施的接地應符合設計和產品說明要求。樓層配線間、二級交接間、設備間應提供可靠的電源和接地裝置。樓層配線間、二級交接間、設備間的面積,環(huán)境溫濕度、照明、防火等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規(guī)定

9、。施工前的器材檢查工程施工前應認真對施工器材進行檢查,經檢驗的器材應做好記錄,對不合格的器材應單獨存放,以備檢查和處理。型材、管材與鐵件的檢查要求各種型材的材質、規(guī)格、型號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表面應光滑、平整,不得變形、斷裂。預埋金屬線槽、過線盒、接線盒及橋架表面涂覆或鍍層均勻、完整,不得變形、損壞。 管材采用鋼管、硬質聚氯乙烯管時,其管身應光滑、無傷痕,管孔無變形,孔徑、壁厚應符合設計要求。 管道采用水泥管道時,應按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中相關規(guī)定進行檢驗。 各種鐵件的材質、規(guī)格均應符合質量標準,不得有歪斜、扭曲、飛刺、斷裂或破損。 鐵件的表面處理和鍍層應均勻、完整,表面光潔,無脫落、氣泡

10、等缺陷。電纜和光纜的檢查要求工程中所用的電纜、光纜的規(guī)格和型號應符合設計的規(guī)定。每箱電纜或每圈光纜的型號和長度應與出廠質量合格證內容一致。纜線的外護套應完整無損,芯線無斷線和混線,并應有明顯的色標。電纜外套具有阻燃特性的,應取一小截電纜進行燃燒測試。對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線纜應進行性能抽測。抽測方法可以采用隨機方式抽出某一段電纜(最好是100米),然后使用測線儀器進行各項參數(shù)的測試,以檢驗該電纜是否符合工程所要求的性能指標。配線設備的檢查要求檢查機柜或機架上的各種零件是否脫落或碰壞,表面如有脫落應予以補漆。各種零件應完整、清晰。檢查各種配線設備的型號,規(guī)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各類標志是否統(tǒng)一、清晰。檢

11、查各配線設備的部件是否完整,是否安裝到位。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工程實施工程中要求注意以下問題:施工督導人員要認真負責,及時處理施工進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協(xié)調處理各方意見。如果現(xiàn)場施工碰到不可預見的問題,應及時向工程單位匯報,并提出解決辦法供工程單位當場研究解決,以免影響工程進度。對工程單位計劃不周的問題,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后應及時與工程單位協(xié)商,及時妥善解決。對工程單位提出新增加的信息點,要履行確認手續(xù)并及時在施工圖中反映出來。對部分場地或工段要及時進行階段檢查驗收,確保工程質量。制訂工程進度表。為了確保工程能按進度推進,必須認真做好工程的組織管理工作,保證每項工作能按時間表及時完成。綜合布

12、線線纜布設技術在綜合布線工程中,線纜布設是一項非常關鍵的工作,它關系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問題。在綜合布線工程施工中管路和槽道的安裝是一項重要工作;纜布設之前關鍵是確定好布設的路由,然后根據布線的場合選用合適的布線方案。線纜布設的主要技術包括:水平布線技術、主干布線技術和光纜布線技術。主要工藝包括:道施工、線槽架安裝、分線設備安裝、交接箱安裝、總配線架安裝、光纜布放及終端和用戶面板的安裝等。線槽安裝線槽安裝要求線槽應平整,無扭曲變形,內壁無毛刺,各種附件齊全。線槽的接口應平整,接縫處應緊密平直。槽蓋裝上后應平整,無翹角,出線口的位置準確。在吊頂內敷設時,如果吊頂無法上人時應留有檢修孔。不允許將穿過墻

13、壁的線槽與墻上的孔洞一起抹死。線槽的所有非導電部分的鐵件均應相互連接和跨接,使之成為一連續(xù)導體,并做好整體接地。當線槽的底板對地距離低于2.4m時,線槽本身和線槽蓋板均必須加裝保護地線。2.4m以上的線槽蓋板可不加保護地線。線槽經過建筑物的變形縫(伸縮縫、沉降縫)時,線槽本身應斷開,槽內用內連接板搭接,不需固定。保護地線和槽內導線均應留有補償余量。敷設在豎井、吊頂、通道、夾層及設備層等處的線槽應符合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5)的有關防火要求。線槽敷設安裝線槽直線段連接應采用連接板,用墊圈、彈簧墊圈、螺母緊固,接茬處應縫隙嚴密平齊。線槽進行交叉、轉彎、丁字連接時,應采用單通,二通

14、,三通,四通或平面二通、平面三通等進行變通連接,導線接頭處應設置接線盒或將導線接頭放在電氣器具內。線槽與盒、箱、柜等接茬時,進線和出線口等處應采用抱腳連接,并用螺絲緊固,末端應加裝封堵。建筑物的表面如有坡度時,線槽應隨其變化坡度。待線槽全部敷設完畢后,應在配線之前進行調整檢查。確認合格后,再進行槽內配線。吊裝金屬線槽萬能型吊具一般應用在鋼結構中,如工字鋼、角鋼、輕鋼龍骨等結構,可預先將吊具、卡具、吊桿、吊裝器組裝成一整體,在標出的固定點位置處進行吊裝,逐件地將吊裝卡具壓接在鋼結構上,將頂絲擰牢。線槽直線段組裝時,應先做干線,再做分支線,將吊裝器與線槽用蝶形夾卡固定在一起,按此方法,將線槽逐段組

15、裝成形。 線槽與線槽可采用內連接頭或外連接頭,配上平墊和彈簧墊用螺母緊固。 線槽交叉、丁字、十字應采用二通、三通、四通進行連接,導線接頭處應設置接線盒式放置在電氣器具內,線槽內絕對不允許有導線接頭。轉彎部位應采用立上彎頭和立下彎頭,安裝角度要適宜。出線口處應利用出線口盒進行連接,末端部位要裝上封堵,在盒、箱、柜進出線處應采用抱腳連接。 地面線槽安裝地面線槽安裝時,應及時配合土建地面工程施工。根據地面的型式不同,先抄平,然后測定固定點位置,將上好臥腳螺栓和壓板的線槽水平放置在墊層上,然后進行線槽連接。如線槽與管連接;線槽與分線盒連接;分線盒與管連接;線槽出線口連接;線槽末端處理等,都應安裝到位,

16、螺絲緊固牢靠。地面線槽及附件全部上好后,再進行一次系統(tǒng)調整,主要根據地面厚度,仔細調整線槽干線,分支線,分線盒接頭,轉彎、轉角、出口等處,水平高度要求與地面平齊,將各種盒蓋蓋好發(fā)封堵嚴實,以防止水泥砂漿進入,直至配合土建地面施工結束為止。線槽內保護地線安裝 保護地線應根據設計圖要求敷設在線槽內一側,接地處螺絲直徑不應小于6mm; 并且需要加平墊和彈簧墊圈,用螺母壓接牢固。金屬線槽的寬度在100mm以內(含100mm)的兩段線槽用連接板連接處(即連接板做地線時),每端螺絲固定點不少于4個;寬度在200mm以上(含200mm)的兩端線槽用連接板連接的保護地線每端螺絲固定點不少于6個。 路由選擇技術

17、電纜敷設的路由在工程的設計階段就確定下來,并在設計圖紙中反映出來。根據確定下來的電纜敷設路由,可以設計出相應的管槽安裝的路由圖。在建筑物土建階段就要開始埋好暗埋的管道,土建工程完成后可以開始橋架和槽道的施工。當建筑物內的管路、橋架和槽道安裝完畢后,就可以開始敷設線纜。選擇線纜敷設路由時,要根據建筑物結構的允許條件盡量選擇最短距離,并保證線纜長度不超過標準中規(guī)定的長度,例如水平鏈路長度不超過90m。水平電纜敷設的路由根據水平布線所采用的布線方案,有走地下線槽管道的,有走活動地板下面的,有房屋吊頂?shù)?,形式多種多樣。干線電纜敷設的路由主要根據建筑物內豎井或垂直管路的路徑以及其他一些垂直走線路徑來決定

18、的。根據建筑物結構,干線電纜敷設路由有垂直路由和水平路由,單層建筑物一般采用水平路由,有些建筑物結構較復雜也有采用垂直路由和水平路由的。建筑群子系統(tǒng)的干線線纜敷設路由與采用的布線方案有關。如果采用架空布線方法,則應盡量選擇原有電話系統(tǒng)或有線電視系統(tǒng)的干線路由;如果采用直埋電纜布線法,則路由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土質、天然障礙物、公用設施(如下水道、水、氣、電)的位置等因素;如果采用管道布線法,則路由的選擇應考慮地下已布設的各種管道,要注意管道內與其他管路保持一定的距離。質量標準導線及金屬線槽的規(guī)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規(guī)范規(guī)定。 導線之間和導線對地之間的絕緣電阻值必須大于0.5m。檢查方法:觀察檢查

19、,測量檢查。 線槽應緊貼建筑物表面,固定牢靠,橫平豎直,布置合理,蓋板無翹角,接口嚴密整齊,拐角、轉角、丁字連接、轉彎連接正確嚴實,線槽內外無污染。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支架與吊架質量:可用金屬膨脹螺栓固定或焊接支架與吊架,也可采用萬能卡具固定線槽,支架與吊架應布置合理、固定牢固、平整。檢驗方法:觀察檢查。線路保護質量:線路穿過梁、墻、樓板等處時,線槽不應被抹死在建筑物上;跨越建筑物變形縫處的線槽底板應斷開,導線和保護地線均應留有補償余量;線槽與電氣器具連接嚴密,導線無外露現(xiàn)象。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導線的連接質量:連接牢固、包扎嚴密、絕緣良好,不傷線芯,接頭應設置在器具或接線盒內,線槽內無接頭。

20、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允許偏差項目: 線槽水平或垂直敷設直線部分的平直程度和垂直度允許偏差不應超過5mm。檢驗方法:吊線、拉線、尺量檢查。線管敷設技術要求管的彎成角度不應小于90度;穿線管的彎曲半徑:當穿無鎧裝的電纜且明敷設時,不應小于保護管外徑的6倍;當穿室外電纜以及埋設于地下與混凝土內時,不應小于保護管外徑的10倍;穿線管彎曲處不應有凹陷、裂縫和明顯的彎曲;單根穿線管的直角彎不宜超過兩個;當穿線管在遇以下情況之一時,中間應增設接線盒,接線盒的位置應便于穿線:管長度每超過30m,無彎曲;管長度每超過20m,有一個彎曲;管長度每超過15m,有兩個彎曲;管長度每超過8m,有三個彎曲。線管敷設工藝明

21、管(含吊頂內管路)敷設工藝流程:定位彈線預制套絲測定盒、箱及固定點位置支(吊)架固定盒(箱)固定管路敷設連接變形縫處理地線連接涂色標志;可上人的吊頂內、假天花內以及不封閉式豎井通道內的配管為明配管,其管路走向及支架,固定均應按明配管要求施工。離墻碼間距不大于1.2m;按設計要求用冷煨法把管子煨出所需的彎度,20mm以下管徑的管子用手板煨管器,25mm以上管徑用液壓煨管器(或專用煨管器),煨彎處凹扁度應符合:彎扁度0.1d(d為管子外徑),金屬電線管彎曲內徑不得小于電線管外徑的2.5倍;斷管采用鋼鋸,無齒鋸或砂輪鋸,需斷切的管子尺寸準確,將管子置于壓力鉗口中心卡緊,斷口平齊。斷口處用銼將管口內外

22、銼光,無毛刺,管內鐵屑消除干凈;管子套絲采用套絲絞板,根據管子外徑及扣距選用相應板牙,將管子用臺虎鉗或龍門壓架鉗緊牢固,再把絞板套在管端,均勻用力,不得過猛,隨套隨澆冷卻液。絲扣不亂且干凈清晰,管箍上好后,管口應對嚴,外露絲扣不應大于23扣;嚴格按圖紙要求敷設管線,坐標與標高準確,固定牢固。管路敷設按規(guī)范要求加裝接線盒,每兩個彎位之后,或一個彎位再加不超過10米之直線段,或最大為15米的直線段之后,需加裝配線盒,以便拉入線纜。鋼管進入盒、箱開孔應與管徑相吻合。采用管箍(梳杰)及銅杯臣連接;鋼管沿墻過伸縮縫、沉降縫敷設;線管防火卷簾時,縫隙處用防火材料填密實;線管過設備基礎時,加保護套管;線管過

23、樓板時,加保護套管,縫隙處用防火材料充填密實;線管口在露天或潮濕地方時,需做防水處理;管路的色標按要求刷漆;管路固定、管路連接,管路進箱、盒。線纜敷設技術要求在同一線槽內(包括絕緣在內)的導線截面積總和應該不超過內部截面積的40%。線槽底向下配線時,應將分支導線分別用尼龍綁扎帶綁扎成束,并固定在線槽底板下,以防導線下墜。不同電壓、不同回路、不同頻率的導線應加隔板放在同一線槽內。下列情況時,可直接放在同一線槽內:電壓在65伏及以下:同一設備或同一流水線的動力和控制回路;照明花燈的所有回路;三相四線制的照明回路。 導線較多時,除采用導線外皮顏色區(qū)分相序外,也可利用在導線端頭和轉彎處做標記的方法來區(qū)

24、分。在穿越建筑物的變形縫時,導線應留有補償余量。接線盒內的導線預留長度不應超過15cm;盤、箱內的導線預留長度應為其周長的1/2。從室外引入室內的導線,穿過墻外的一段應采用橡膠絕緣導線,不允許采用塑料絕緣導線。穿墻保護管的外側應有防水措施。線槽配線前應消除槽內的污物和積水;纜線布放前應核對型號規(guī)格、程式、路由及位置與設計規(guī)定相符。在同一線槽內(包括絕緣在內)的導線截面積總和應該不超過內部截面積的40%;纜線的布放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xiàn)象,不應受到外力的擠壓和損傷;纜線在布放前兩端應貼有標簽,以表明起始和終端位置,標簽書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電源線、信號電纜、對絞電纜、光纜及建筑物內其他

25、弱電系統(tǒng)的纜線應分離布放。各纜線間的最小凈距應符合設計要求;纜線布放時應有冗余。在交接間,設備間對絞電纜預留和度,一般為36米;工作區(qū)為0.30.6米;光纜在設備端預留長度一般為510米;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設計要求預留長度。線纜敷設工藝敷設電纜應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設時應防止電纜之間及電纜與其他硬物體之間的摩擦;固定時松緊應適度;多芯線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其外徑的6倍。同軸電纜的彎曲半徑。不小于其外徑的lo倍;線纜槽敷設截面利用率60,線纜穿管敷設截面利用率40;信號電纜與電力電纜交叉敷設時,宜成直角;當平行敷設時,其相互間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在線纜跨越建筑物沉降縫、連接縫時,應在兩端加接

26、蛇形管;電纜沿支架或在線槽內敷設時應在以下各處固定牢固:當電纜傾斜坡度超過45。或垂直排列時,在每一個支架上當電纜傾斜坡度不超過45?;蛩脚帕袝r,在隔12個支架上在線路拐彎處和補償余度兩側以及保護管兩端的第一、二兩個支架上在引入儀表盤前300400mm處在引入接線盒及分線箱前l(fā)50-300mm處線纜布放纜的規(guī)格型號應符合要求,電氣特性應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布放電纜時,電纜的彎曲半徑應滿足下表的要求。電纜彎曲半徑要求:電纜種類彎曲半徑r同軸電纜10d網線8d其它雙絞線電纜6d電源線6d注:d為線纜或線纜束直徑。電纜剖頭處理要平整,芯線與絕緣層不能受損傷。高頻纜線應當單獨捆扎,在布線時應順直

27、無交叉。走線槽內電纜捆綁要牢固,松緊適度,不得有明顯的扭絞現(xiàn)象,電纜不得溢出走線槽,在拐彎處不得有死彎。電纜中間不得有抽頭。凡有短路可能的屏蔽線、裸線應加絕緣套管。線纜的端接及配線安裝面板模塊及配線架模塊都采用免打線設計,按586b線纜排列方式端接;配線架的位置符合設計規(guī)定,誤差小于lomm;直列的垂直,上下相差應小于3mm;底座水平誤差不超過水平尺準線。線纜綁扎要求插頭附近的電纜應按布放順序進行綁扎,應防止電纜互相纏繞,電纜綁扎后應保持順直,水平電纜的扎帶綁扎位置高度應相同,垂直線纜綁扎后應能保持順直,并與地面垂直。選用扎帶時,應視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扎帶規(guī)格,盡量避免使用多根扎帶連接后并扎,

28、以免綁扎后強度降低。扎帶扎好后應將多余部分齊根平滑剪齊,在接頭處不得帶有尖刺。扎帶要求電纜綁成束時扎帶間距應為電纜束直徑的34倍成束時的扎帶。綁扎成束的電纜轉彎時,扎帶應扎在轉角兩側,以避免在電纜轉彎處用力過大造成斷芯的故障。機柜內電纜應由遠及近順次布放,即最遠端的電纜應最先布放,使其位于走線區(qū)的底層,布放時盡量避免線纜交錯。架內電纜的布放要求線纜保護穿鋼管時鋼管兩端要加護套,所有電纜經過的管槽連接處都要處理光滑,不能有任何毛刺,以免損傷電纜;拽線時每根線拉力應不超過11公斤,多根線拉力最大不超過40公斤,以免拉伸電纜導體;線纜一旦外皮損傷以至芯線外露或有其他嚴重損傷,損傷的電纜段應拋棄,不得

29、接續(xù),接續(xù)的電纜無法滿足信號傳輸要求;整個工程中線纜的貯存、穿線放線都要耐心細致,避免電纜受到任何擠壓、碾、砸、鉗、割或過力拉伸。布線時既要滿足所需的余長,又要盡量節(jié)省,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浪費布線期間,線纜拉出線箱后尚未布放到位時如果要暫停施工,應將線纜仔細纏繞收起,妥善保管,不得隨意散置在施工現(xiàn)場。射頻線纜布放系統(tǒng)前端、設備的安裝前端安裝前端設備的安裝主要指放大器、混合器、濾波器、衰減器、分配器、分支器及天線電源等部件的安裝。在確定各部件的安裝位置時,要考慮到各部件之是電纜連接的走向要合理,盡量避免交叉,不能將電纜拐成死彎,造成信號質理的下降。前端設備與控制臺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按機房平面布置

30、圖進行設備機架與控制臺定位;機架和控制臺到位后,應進行垂直度調整。幾個機架并排在一起時,兩機架縫隙不得起過3mm。面板應在同一平面上與基準線平行,前后偏差不大于3mm。對于相互有一定間隔而排成一列的設備,其面板前后偏差不應大于5mm。安裝機架時,不做槽鋼基礎,有時在底部開螺絲孔過早,而且采用電氣焊開孔,造成槽鋼因受熱而變形,這種現(xiàn)象應避免;機架和控制如的安裝要求垂直平穩(wěn),與地面間接角墊實。機房室內電纜的布放,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采用地槽時,電纜由機架底部引入,布入地槽電纜應將電纜順著所去方向理直,按電纜的排列順序放入槽內,順直無扭轉,不需綁扎,進入槽口時,拐彎適度,符合最小曲率半徑要求,拐彎處應

31、成捆綁扎;采用架槽時,架槽每隔一定距離留有出線口,電纜由出線口從機架上方引入。電纜在槽架內布放可不進行綁扎。但在引入機架時,應成捆綁扎,以便引入機架的線路整齊美觀;采用電纜走道時,電纜也可由機架上方引入。走道上布放在電纜,應在每個樓梯上進行綁扎。上下走道間的電纜,或電纜離開走道進入機架內時,在距起彎點10mm處開始進行綁扎。根據數(shù)量的多少每隔100200mm綁扎一次;采用活動地板時,電纜地活動地板下可靈活布放,但仍應注意使電纜順直無扭絞,不得使電纜盤結。在引入機架處仍需成捆綁扎;電纜敷設在兩端連接處應留有適度余量,并應在兩端標示出明顯的永久性標志;各種電纜插頭的裝設應遵照生產廠家的要求實施。要

32、做到接觸良好、牢固、美觀;機房內接地母線的路由、規(guī)格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規(guī)定。施工時應滿足下列要求:接地母線表面完整,應無明顯錘痕以及殘余焊渣,鋼帶母線光滑無毛刺。絕緣線的絕緣層不得有老化龜裂現(xiàn)象;接地母線應鋪放在地槽和電纜走道中央,或固定在架槽的外側,母線平整、不歪斜、不彎曲。母線與機架或機頂?shù)倪B接應牢固端正;鋼帶母線在電纜走道上要用螺絲固定。銅絞線的母線如在電纜走道上側,應綁扎在橫檔上;引入引出房屋的電纜,在入口處要加裝防水罩。向上引的電纜,在入口處還應作成滴水彎,彎度少是小于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電纜設墻上下引時,應設支持物,將電纜固定(綁扎)在支持物上,支持物的間隔距離視電纜的多少而定,一般

33、不得大于1m干線傳輸部分的安裝和施工干線電纜的安裝方式有架空和地下兩種方式。干線架設:干線電纜、支干線電纜的架設,允許采用架空電纜和墻壁電纜,但不能采用貼墻壁的方法;架設架空電纜時,先將電纜吊線用夾板固定的電纜桿上,然后用電纜掛鉤裝電纜卡掛在吊線上,掛鉤的間距一般為0.50.6m。根據氣候條件,每一桿檔間應留出適量余兜,桿檔間距不應起過50m。架設墻壁電纜時應先在墻上裝好墻擔和撐鐵;電纜采用直埋方式,必須使用具有鎧裝的能直埋的電纜。電纜采用直埋方式敷設時,埋深不得小于0.8m。直埋的電纜應設置標志,電纜的外皮(鎧裝)應有良好的接地;電纜采用穿管敷設時,首先要掃管一次,并預留帶絲,然后將電纜牽引

34、網套綁扎在電纜頭上,用鐵絲將電纜拉入到管道內進行敷設;地下直埋式穿管電纜應采用密封性能好的電纜,必要時采用沖氣電纜,并作好沖氣準備;采用自承式同軸電纜時,電纜的受力應在自承線上;布放電纜時應均勻采用放線盤布放,放線不得扭曲。各盤電纜的長度應根據設計圖紙各段的長度選配。電纜需要接線時,應嚴格按照電纜生產廠家提出的步驟和要求進行,不得隨意接續(xù)傳輸放大器的安裝和施工在架空電纜線路上,干線放大器應裝設在電桿左右1m的地方,固定在吊線上;在墻壁電纜線路中,干線放大器如果是野外型的,且,吊線有足夠的承受力,應固定的吊線上;若不是野外型的,應裝設在防護金屬箱內,固定在墻壁上;在地下管道或直埋線路中,干線放大

35、器的安裝,應保證放大器海里被水浸泡,必要時應地地面適當高度的位置半置放大器箱;干線放大器輸入、輸出兩端的電纜,都要留有適當余量,以防止電纜收縮時插頭脫落,連接處應的防水措施;傳輸系統(tǒng)中除野外型放大器外,其他入大器論裝在室外或是內部都要裝在金屬箱內;傳輸部分的防雷、安全和接地施工:架空電纜吊線的兩端和架空電纜線路中的金屬管道均應接地,每隔200mm處均應將鋼纜(吊線)接地;電纜進入建筑物的地方應將同軸電纜的外層蔽層外接地處理??諘绲貐^(qū)地架空電纜與1kv以上的電力線跨越時,電桿兩側應設置接地;不得直接在兩建筑物層頂之間敷設電纜。確需敷設,應先將電纜沿墻降至離地面6m以內,其吊線應作接地處理;任何情

36、況下不得以電纜本身的強度來支撐電纜的重量和拉力。綜合布線系統(tǒng)測試線路性能指標測試測試目的是獲取綜合布線基本指標,以判斷綜合布線性能指標是否正常和達到設計要求。為確保綜合布線系統(tǒng)性能,確認布線系統(tǒng)的元器件性能及安裝質量,工程完工后需按tia /eia568-a規(guī)定的cat3及powersum cat5標準分別對三類及五類系統(tǒng)進行測試,銅纜系統(tǒng)采用專用電子測試儀器進行測試,包括以下幾項內容:極性、連續(xù)性、短路、斷路測試及長度信號全程衰減測試信號近,遠串音衰耗測試結構回轉衰耗srl特性阻抗傳輸延時國際標準組織推薦的布線測試儀表:dsp-1002000(fluke corporation)lancat

37、-v(datacom technologies)penascanner(microtest inc)lantek pro(wavetek corporation)wirescope-155(scope communication inc)我公司采用以下銅纜測試儀器:fluke dsp-2000(特性指標測試)連接正確性測試雙絞線系統(tǒng)中,水平子系統(tǒng)的4對非屏蔽雙絞線(utp)的連接都是按標準來進行的,在配線架一端都按以下方式來連接。第一對:白藍藍白第二對:白橙橙白第三對:白綠綠白第四對:白棕棕白在穿線施工中,負責穿線施工的單位,可能因為用力過大或不正確的穿線方法或用金屬管/線槽之邊沿的鋒刃,將纜

38、線全部或部分割斷、拉斷而造成纜線開路,也即纜線不能連續(xù)。測試結果:所有連接完好的信息點連接的正確性要保證100%;必須保證所有信息點無短路現(xiàn)象存在,即無短路信息點;所有信息點中,一對線開路的信息點所占的比例不超過5%;所有信息點中,二對線開路的信息點所占的比例不超過1%。垂直子系統(tǒng)中,纜線的連接正確性是由色碼得到保證的,色碼編排如下:線對號端部環(huán)箍0105白(w)藍(bl)0610紅(r)橙(o)1115黑(bk)綠(g)1620黃(y)棕(br)2125紫(v)灰(s)按順序組合,如15線對則有:白藍、藍白為第一對線;白橙、橙白為第二對線;白綠、綠白為第三對線;白棕、棕白為第四對線;白灰、灰

39、白為第五對線。其它依次類推。安裝終接按順序按此色標進行,方可保證連接的正確性。衰減測試超五類測試:衰減是由于線纜阻抗(r、l、c)的原因而導致信號變弱;測試對象:超五類測試;測試條件:對超五類線及相關產品實現(xiàn)從1.0hz-250mhz的測試;測試溫度為20-30;信息點到配線室距離不超過90米;測試儀器:(儀器選用如上所述)。測試方法:被測線路一端接儀器;另一段接loop back;儀器的顯示器上將顯示測試結果或結論,一般顯示通過或不通過。對垂直子系統(tǒng)中的三類多芯雙絞線之衰減測試,其結果不大于下表所示的值視為通過。近端串擾(next)測試近端串擾本身對終接點(跳線架、信息插座)處的非雙絞金屬介

40、質很敏感,同時,對粗劣的安裝也非常敏感。例如在終接點處的不絞的線長度至多不能超過13mm(對超五類線而言),或25mm(對四類線而言)等。因此,對next的測試相當重要。next(db)201og10 vn/vivi輸入值(也是正常電壓值),vn是所產生的干擾信號,因為vn<vi,那么下面表中出現(xiàn)的next值實為負數(shù)。測試對象:超五類產品的測試。測試條件:對超五類線及相關產品實現(xiàn)從1.0mhz250mhz的測試測試溫度為2030;信息點到配線架距離不超過90米。網線測試用fluke測試數(shù)據,測試指標如下幾點:長度測試:最長線不超過90米;衰減測試:六類線的正常衰減范圍內;近端串音測試:

41、六類線的正常衰減范圍內。光纜施工敷設一、光纜施工敷設的一般要求(一)光纜施工的一般要求在光纜施工中應注意以下要求:1必須在施工前對光纜的端別予以判定并確定ab端,a端就是樞紐的方向,b端是用戶一側,鋪設光纜的端別應方向一致,不得使端別排列混亂。2根據運到施工現(xiàn)場的光纜情況,結合工程實際,合理配盤與光纜敷設順序相結合,應充分利用光纜的盤長,施工中宜整盤敷設,以減少中間接頭,不得任意切斷光纜。管道光纜的接頭位置應避開繁忙路口或有礙于人們工作和生活處,直埋光纜的接頭位置宜安排在地勢平坦和地基穩(wěn)固地帶。3光纖的接續(xù)人員必須經過嚴格培訓,取得合格才準上崗操作。光纖熔接機等貴重儀器和設備,應有專人負責使用

42、、搬運和保管。4在裝卸光纜盤作業(yè)時,應使用叉車或吊車,如采用跳板時,應小心細致從車上滾卸,嚴禁將光纜盤從車上直接推落到地。在工地滾動光纜盤的方向,必須與光纜的盤繞方向(箭頭方向)相反,其滾動距離規(guī)定在50m以內,當滾動距離大于50m時,應使用運輸工具。在車上裝運光纜盤時,應將光纜固定牢靠,不得歪斜和平放。在車輛運輸車速宜緩慢,注意安全,防止發(fā)生事故。5光纜如采用機械牽引時,牽引力應用拉力計監(jiān)視,不得大于規(guī)定值。光纜盤轉動速度應與光纜布放速度同步,要求牽引的最大速度為10m/min,并保持恒定。光纜出盤處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緩沖的余量,又不宜過多,避免光纜出現(xiàn)背扣、扭轉或小圈。牽引過程中不得

43、突然啟動或停止,應互相照顧呼應,嚴禁硬拉猛拽,以免光纖受力過大而損害。在敷設光纜全過程中,應唯光纜外護套不受損傷,密封性能良好。6光纜不論在建筑物內或建筑群間敷設,應單獨占用管道管孔,如利用原有管道和銅習導線電纜合用時,應在管孔中穿放塑料子管,塑料子管的內徑應為光纜外徑的1.5倍,光纜在塑料子管中敷設,不應與銅習導線電纜合用同一管孔。在建筑物內光纜與其它弱電系統(tǒng)的纜線平行敷設時,應有一定間距分開敷設,并固定綁扎。二、光纜的敷設在綜合布線系統(tǒng)中光纜敷設有建筑物內主進一步我纜和建筑群間主干光纜兩種情況,現(xiàn)分別予以介紹。(一)建筑物內主干光纜的敷設建筑物內主干光纜敷設的基本要求與電纜敷設相似。光纜敷

44、設的施工方式同也有兩種,一種是由建筑的頂層向下垂直布放,另一種是由建筑的底層向上牽引,通常采用向下垂直布放的施工方式,只有整盤光纜搬到頂層有較大困難或有其它原因時,才采用由下向上牽引光纜的施工方式。具體施工方法的細節(jié)與電纜敷設相似?,F(xiàn)將光纜敷設中需要注意的幾點要求列在下面:1建筑物內主干布線子系統(tǒng)的光纜一般裝在電纜豎井或上升房中,它是從設備間至各個樓層的交接間(或稱接線間)之間敷設,成為建筑中的主要骨干線路和。為此,光纜應敷設在槽道內(或橋架)和走線架上,并應排列整齊,不慶溢出槽道或橋架。槽道(橋架)和走線架的安裝位置應正確無誤,安裝牢固可靠。為了防止光纜下垂或脫落(尤其是光纜徒工直敷設段落)

45、,在穿越每個樓層的槽道上、下端和中間,均應對光纜采取切實有效的固定裝置,例如用尼龍繩索、塑料帶捆扎或鋼制卡子箍住,使光纜牢固穩(wěn)定。2光纜敷設后,應細致檢查,要求外護套完整無損,不得有壓扁、扭傷、折痕和裂縫等缺陷。如出現(xiàn)異常,應及時檢測,予以解決。如有缺陷或有斷纖現(xiàn)象,應檢修測試合格后才能允許使用。3光纜敷設后,要求敷設的預留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在設備端應預留5-10m,有特殊要求的場合,根據需要預留長度。光纜的曲率半徑應符合規(guī)定,轉彎的狀態(tài)應有盡有圓順,不得有死彎和折痕。4在建筑內同一路由上如有其它弱電系統(tǒng)的纜線或管線時,光纜與它們平行或交叉敷設,應有一定間距要分開敷設和固定,各種纜線間的最

46、小凈距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也可參照電纜與其它管線的最小凈距辦理,以保證光纜安全運行。5光纜全部固定牢靠后,應將建筑內各個樓層光纜穿過的所有槽洞、管孔的空隙部分,先用油麻封堵材料堵塞密封,再加堵防火堵料等防火措施,以求防潮和防火效果。三、光纜的接續(xù)和終端(一)光纜連接的類型和施工內容光纜連接是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中極為重要的施工項目,按其連接類型可分為光纜接續(xù)和光纜終端兩類。它們雖然都是光纜連接形成光通路,但有很大區(qū)別。光纜接續(xù)是光纜互相直接連接,中沒有任何設備,它是固定接續(xù);光纜終端是中間安裝設備,例如光纜接線箱(liu)又稱光纖互連裝置、光纜接續(xù)箱和光纜配線架(lgx)又稱光纖接線架,光纜的兩端分別

47、終端連接在這些設備上,利用光纖跳線或連接器進行互連或交叉連接,形成完整的光通路,它是活動接續(xù)。因此,它們的施工內容和技術要求也各有其特點和規(guī)定,由于在任何一個綜合布線系統(tǒng)中,如果采用光纜傳輸系統(tǒng)時,必然有上述兩種光纜連接,在施工中必須按設計要求和有關操作規(guī)程進行,以保證光纜能下正常使用。光纜接續(xù)的施工內容應包括光纖接續(xù)、銅導線、金屬護層和加強芯的連接,接頭損耗測量、接頭套管(盒)的封合安裝以及光纜接頭的保護措施的安裝等。上述施工內容均應按操作順序順次進行,以便確保施工質量。光纜終端的施工內容一般不包括光纜終端設備的安裝。主要是光纜本身彈簧端部分,通常是光纜布置(包括光纜終端的位置)、光纖整理和

48、連接器的制作及插銅導線、金屬護層和架強芯的終端和接地等施工內容。由于目前國內外生產廠商提供的光纜終端設備在產品結構和連接方式上有所區(qū)別,其附件也有些不同。因此,在光纜終端的施工內容會有些差別,應根據選用的光纜終端設備和連接硬件的具體情況予以調整和變化,也不可能與上面敘述完全一致。(二)光纜連接施工 的一般要求光纜不論采用什么建筑方式,在光纜接續(xù)和終端的施工前,都應注意以下的一般要求。1在光纜連接施工前,應核對光纜的規(guī)格及程式等,是否與設計要求相符,如有疑問時,必須查詢清楚,確認正確無誤才通能施工。2對光纜的端別必須開頭檢驗識別,要求必須符合規(guī)定。光纜端別的識別方法是面對光纜截面,由領示色光纖為

49、首(領示色規(guī)定應根據生產廠家提供的產品說明書或有關標準規(guī)定),按順時針方向排列時為a端,相反為b端。如光纜中有銅導線組時,銅導線組端別識別方法應與光纖端別的識別規(guī)定一致。經核對光纖和銅導線的端別均正確無誤后,應近順序進行編線,并作好永性標記,以便施工和今后維修檢查。3要對光纜的預留長度進行核實,應根據光纜接續(xù)和光纜終端位置比較合理的前提下,要求在光纜接續(xù)的兩端和光纜終端設備的兩側,預留的光纜長度必須留足,以利于光纜接續(xù)或光纜彈簧對端。按規(guī)定預留在光終端設備兩側的光纜,可以預留在光終端設備機房或電纜進線室,視具體情況而定。預留光纜應選擇安全位置,當處于易受外界損傷的段落時,應采取切實有效的保護措

50、施(如穿管保護等)。4.光纜接續(xù)或終端前,應檢查光纜(在光纜接續(xù)時應檢查光纜的兩端)的光纖和銅導線(如為光纖和銅導線組合光纜時)的質量,在確認合格后方可進行曲接續(xù)或終端。光纖質量主要是光纖衰減常數(shù)、光纖長度等;銅導線質量主要是電氣特性等各項指標。5.由于光纜接續(xù)和光纜終端都要求光比利時端面極為清潔光亮,以確保光纖連接后的傳輸特性良好。為此,對光纜連接時的所在環(huán)境,要求極高,必須整齊有序、清潔干凈。在室內應是干燥無塵、溫度適宜清潔干凈的機房中;在屋外應在專用光纜按續(xù)作業(yè)車或工程車內,如因具體條件限制,也應在臨時搭制的帳篷內進行施工操作,嚴禁在有粉塵的地方或毫無遮蓋的露天進行作業(yè)。在光纜接續(xù)和終端

51、過程中應特別注意防塵、防潮和防震。光纜各連接部位和工具及材料均應保持清潔干凈,施工操作人員在施工作業(yè)過程中應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以確保連接質量和密封效果。對于采用填充材料的光纜,在光纜連接前,應采用專專制的清潔劑等材料去除填充物,并應擦洗干凈、整潔,不得留有殘污和遺漬,以免影響光纜的連接質量。在施工現(xiàn)場對光纜整理清潔過程中,嚴禁使用汽油等易燃劑料清潔,尤其在室內更不應使用,以防止發(fā)生火災。 在室外的光纜接續(xù)工作時,如逢不適宜操作的風、雷、雨、雪等潮濕多塵的天氣,必須立即停止施工,以名影響光纖接續(xù)質量。 在室外光纜接續(xù)應連續(xù)作業(yè),以確保光纖接續(xù)質量良好,職當日確實無法全部完成 光纜接頭時,應采取

52、切實有效的保護措施,不得使光纜內部受潮或受外力損傷。 6.光纜連接施工的全過程,都必須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中規(guī)定的工藝要求。例如在切斷光纜時,必須使用光纜切斷器切斷,嚴禁使用鋼鋸,以免拉傷光纖;嚴禁用刀片去作光纖的一次涂層,或用火焰法纜外護套時,應根據光纜接頭套管的工藝尺寸要求開剝長度,不宜過長或過短,在剝除外護套過程中不應損傷光纖,以免留有后患。 7.光纖執(zhí)著續(xù)的平均損耗、光纜接頭套管(盒)的封合安裝以及防護措施等都應符合設計文件中的要求,或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三)光纜的接續(xù) 光纜的接續(xù)包含有光纖接續(xù)、銅導線(如光電組合光纜時)、金屬護層和加強芯的連接、接頭套管(盒)的封合安裝等。在施工時慶分別按

53、其操作規(guī)定和技術要求執(zhí)行,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1光纖接續(xù) 目前晚纖接續(xù)有熔接法、粘接法和冷接法,一般采用熔接法。無論選用那種接續(xù)方法,為了降低連接損耗,在光纖接結的全部過程中應采取質量監(jiān)視。具體監(jiān)視可參見電信網光纖數(shù)字傳輸系統(tǒng)工程施工及驗收暫行技術規(guī)定(ydj44-89)中的規(guī)定,在光纖接續(xù)中應按以下要求。 (1)在光纖接續(xù)中應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的要求,以確保光纖接續(xù)的質量。光纖接續(xù)采用熔接法。 (2)使用光纖熔接前,應嚴格遵守廠家提供的使用說明書及要求,每次熔接作業(yè)前,應將光纖熔接機的有關部位清潔干凈。 (3)在光纖熔接前,必須將光纖羰面按要求切割,務必合格,才能將光纖進行熔接。在光纖接續(xù)時,

54、應按兩端光纖的排列順序,一一對應接續(xù),不得接錯。 (4)在光纖接續(xù)的全過程,尤其是使用的光纖熔接機缺乏接續(xù)質量檢驗功能、或有檢驗功能但不能保證光纖接續(xù)質量時,應在接續(xù)過程中使用光時域反射儀(otdr)進行監(jiān)測,務必使光纖接續(xù)損耗符合規(guī)定要求(必要時,在光纖接續(xù)中每道工序完成后測量接續(xù)損耗)。 (5)熔接完成并測試合格后的光纖接續(xù)部位,應立即做增強保護措施。目前增強保護方法有熱可縮管法,套管法和v型槽法,較常用的是熱可縮管法,采用熱可縮管加強法保護時,要求加強管引縮均勻,管中無氣泡。 (6)光纖接續(xù)的全過程的光纖護套、涂層的去除、光纖端面切割制備、光纖熔接、熱可縮管的加強保護等施工作業(yè),應邊疆完

55、成,不得任意中斷。使光纖邊疆程序完整而正確實施,確保光纖接續(xù)質量優(yōu)良。 (7)光纖全部連接完成后,應按下列要求將光纖接頭固定和光纖余長收容盤放。光纖接續(xù)應按順序排列整齊、布置合理、并應將光纖接頭固定,光纖接頭部位應平直安排不應受力。根據光纜接頭套管(盒)的不同結構,按工藝要求鈄接續(xù)后的光纖收容余長盤誘在骨架上,光纖的盤繞方向應一致,松緊適度 。余長的光纖盤繞彎曲時的曲率半徑應天于廠家規(guī)定的要求,一般收容的曲率半徑不應小于40mm。光纖收容余長的長度不應小于 1.2m。光纖盤留后,按順序收容,不應有扭絞受壓現(xiàn)象,應用海綿等緩沖材料壓住光纖形成保護層,并移放放接頭套管中。光纖接續(xù)的兩側余長應貼上光

56、纖芯的標記,以便今后栓測時備查。光纖接續(xù)損耗值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表中的規(guī)定光纖類別和光纖損耗多模光纖接續(xù)損耗(db)單模光纖接接續(xù)損耗(db)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光纖接續(xù)方法熔接法0.150.300.150.30機械接續(xù)法0.150.300.200.302銅導線、金屬護層和加強芯的連接銅導線、金屬護層和加強芯的連接應分別符合以下各自的技術要求。(1)銅導線的連接如光纜內有銅導線時,應按下要求:銅導線的連接方法可采用繞接、焊接或接線子連接幾種,有塑料絕緣層的銅導線應采用全塑電纜接線子接續(xù)。銅導線線接續(xù)點距光纜接頭中心10cm 左右,允許偏差±10mm。有幾對銅導線時,可分兩排接續(xù)。對

57、遠供用的銅導線,在接續(xù)后應測試直流電阻、絕緣電阻和絕緣耐壓強度等,并檢查銅導線接續(xù)是否良好。直埋光纜中的銅導線接續(xù)后,應測試直流電阻、絕緣電阻和絕緣耐壓強度等,并要求符合國家標準有關通信電纜銅導線電性能的規(guī)定。(2)金屬護層和加強芯的連接金屬護層和加強芯的連接應按下列要求:光纜接頭兩側綜合護套金屬護層(一般為鋁護層)在接頭裝置處應保持電氣連通,并應按規(guī)定要求接地,或按設計要求處理。稆護層的連(引)線是在鋁護層上沿光纜軸向開一個2.5cm的縱口,再拐900彎開1cm長,呈“l(fā)”狀的口,將連接端頭卡子與鋁護層夾住并壓接,再聚氯乙烯膠帶繞包固定。加強芯是根據需要長度截斷后,再按工藝要求時連接。一般是將兩側加強芯(不論是金屬或非金屬材料)斷開,再固定在金屬接頭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