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運行手冊摘要6.2.1 航行優(yōu)先權規(guī)則A. 飛行中航空器駕駛員必須注意觀察,以便發(fā)現(xiàn)并避開其他航空器。駕駛 員必須為具有航行優(yōu)先權的航空器讓出航路,并不得以危及安全的間隔在其上 方、下方或前方通過;B. 遇險的航空器享有優(yōu)先于所有其他航空器的航行優(yōu)先權;C. 在同一高度上對頭相遇, 應當各自向右避讓, 并保持 500米以上的間隔;D. 在同一高度上交叉相遇,駕駛員從座艙左側看到另一架航空器時,應當 下降高度;從座艙右側看到另一架航空器時,應當上升高度;E. 學院航空器應當給無動力航空器和拖曳其他航空器或物件的航空器讓出 航路;F. 從一架航空器的后方, 在與該航空器對稱面小于 70°
2、夾角的航線上向其 接近或超越該航空器時, 被超越的航空器具有航行優(yōu)先權。 而超越航空器不論是 在上升、下降或平飛均應當向右改變航向給對方讓出航路。 此后二者相對位置的 改變并不解除超越者的責任,直至完全飛越對方并有足夠間隔時為止;G. 當兩架或兩架以上學院航空器為著陸向同一機場進近,高度較高的航空 器應當給高度較低的航空器讓路, 但后者不能利用本規(guī)則切入另一正在進入著陸 最后階段的航空器的前方或超越該飛機。 已經進入最后進近或正在著陸的航空器 優(yōu)先于飛行中或在地面運行的其他航空器, 但是,不得利用本規(guī)定強制另一架已 經著陸并將脫離跑道的航空器為其讓路;H. 一架學院航空器得知另一架航空器緊急著
3、陸時,應當為其讓出航路;I. 在機場機動區(qū)滑行的航空器應當給正在起飛或即將起飛的航空器讓路。6.2.2 高度規(guī)則A. 最低安全高度學院航空器運行時, 必須保持一個當動力裝置失效緊急著陸時, 不會對地面 人員或財產造成危害的高度;除起飛或著陸需要以外,不得低于以下高度運行:a)在人口稠密區(qū)、集鎮(zhèn)或居住區(qū)的上空或者任何露天公眾集會上空,航空 器的高度不得低于在其 600 米( 2000 英尺)水平半徑范圍內的最高障礙物以上 300 米(1000英尺);b)在人口稠密區(qū)以外地區(qū)的上空,航空器不得低于離地高度 150 米(500 英 尺)。但是,在開闊水面或人口稀少區(qū)的上空不受上述限制,在這些情況下,
4、航 空器不得接近任何人員、船舶、車輛或建筑物至 150 米(500 英尺)以內;c)在對地面人員或財產不造成危險的情況下, 直升機可在低于本條 (2) 或(3) 款規(guī)定的高度上運行。 此外,直升機還應當遵守局方為直升機專門規(guī)定的航線或 高度;d)PA42 Y7/100和CE525飛機晝間目視飛行時,不得低于離地面或最高障 礙物以上300米(1000英尺);夜間飛行時,按照本節(jié) B款執(zhí)行。B. 按儀表飛行規(guī)則運行的最低高度學院航空器按儀表飛行規(guī)則(IFR)運行時,除起飛和著陸需要外,必須遵 守下列最低飛行高度的規(guī)定:a)在進入機場區(qū)域內飛行時, 不得低于儀表進近圖中規(guī)定的最低扇區(qū)高度, 在按照進
5、離場程序飛行時, 不得低于儀表進離場程序中規(guī)定的高度。 在沒有公布 儀表進離程序或最低扇區(qū)高度的機場, 在機場區(qū)域范圍內, 航空器距離障礙物的 最高點的高度,平原地區(qū)不得小于 300 米,高原、山區(qū)不得小于 600 米;b)按儀表飛行規(guī)則飛行時, 在距預定航路中心、 航線兩側各 25 公里水平距 離范圍內, 在平原地區(qū)不得在距最高障礙物 400米的高度以下, 在高原和山區(qū)不 得在距最高障礙物 600米的高度以下飛行。C. 高度表撥正程序a)規(guī)定過渡高度和過渡高度層的機場。學院航空器起飛前,應當將機場修正海平面氣壓 ( QNH) 的數值對正飛機上氣壓高度表的固定指標;起飛后,上升 到過渡高度時,
6、應當將氣壓高度表的氣壓刻度 1013.2百帕對正固定指標。著陸 前,下降到過渡高度層時,應當將機場修正海平面氣壓(QNH的數值對正氣壓高度表的固定指標;b)規(guī)定過渡高和過渡高度層的機場。航空器起飛前,應當將機場場面氣壓 的數值對正氣壓高度表的固定指標; 起飛后, 上升到過渡高時, 應當將氣壓高度 表的氣壓刻度 1013.2 百帕對正固定指標。降落前,下降到過渡高度層時,應當 將機場場面氣壓的數值對正氣壓高度表的固定指標;c)在沒有規(guī)定過渡高度或過渡高和過渡高度層的機場。航空器起飛前,應 當將機場場面氣壓的數值對正氣壓高度表的固定指標; 起飛后,上升到 600米高 時,應當將氣壓高度表的氣壓刻度
7、 1013.2 百帕對正固定指標。降落前,進入機 場區(qū)域邊界或者根據機場空中交通管制員的指示, 將機場場面氣壓的數值對正氣 壓高度表的固定指標;d)高原機場。航空器起飛前,當氣壓高度表的氣壓刻度不能調整到機場場 面氣壓的數值時,應當將氣壓高度表的氣壓刻度 1013.2 百帕對正固定指標(此 時高度表所指的高度為假定零點高度) ;降落前, 如果氣壓高度表的氣壓刻度不 能調整到機場場面氣壓的數值時, 應當按照著陸機場空中交通管制通知的假定零 點高度(飛機接地時高度表所指示的高度)進行著陸。D. 巡航高度和飛行高度層a)學院航空器駕駛員在按儀表飛行規(guī)則巡航平飛或按目視飛行規(guī)則在離地900米以上做水平
8、巡航時,必須保持空中交通管制指定的按以下b)款標準劃分的高度或飛行高度層;b)儀表飛行規(guī)則的巡航高度和飛行高度層按以下標準劃分:1)真航線角在0°至179°范圍內,飛行高度由900米至8100米,每隔600 米為一個高度層;高度9公里以上每隔1200米為一個高度層;2)真航線角在180°至359°范圍內,飛行高度由600米至8400米每隔600 米為一個高度層;高度在8400米以上,每隔1200米為一個高度層;飛行高度層根據標準大氣壓條件下假定海平面計算。真航線角從航線起點和轉彎點量取。6.2.3最低天氣標準6.2.3.1 目視飛行規(guī)則最低天氣標準目視飛
9、行規(guī)則飛行除經空中交通管制批準在高空空域實施外,只允許在中低空空域內實施。并且氣象條件不低于下列標準:A. 在修正海平面氣壓高度3公里(含)以上,能見度不小于 8公里;修正 海平面氣壓高度3公里以下,能見度不小于5公里;距云的水平距離不小于1500 米,垂直距離不小于300米;6.232儀表飛行規(guī)則起飛或著陸的最低天氣標準A. 必須等于或高于公布的該機場儀表飛行規(guī)則的最低天氣標準;B. 如果該機場被選作備降機場,天氣標準應當提高:a)對于直升機以外的學院飛機,在有一套進近設施與程序的機場,云高在 最低下降高/度(MDhKMDA或決斷高/度(DHTDA上增加120米,能見度增 加1600米;在有
10、兩套(含)以上精密或非精密進近設施與程序并且能提供不同 跑道進近的機場,云高在最低下降高或決斷高上增加 60米,能見度增加800米, 在兩條較低標準的跑道中取較高值;6.2.4學院航空器速度限制A. 在修正海平面氣壓高度3公里(10000英尺)以下速度不得大于 460公 里/小時(250海里/小時)的指示空速;B. 在距機場中心7.5公里(4海里)范圍內,離地高度750米(2500英尺) 以下速度不得大于370公里/小時(200海里/小時)的指示空速。625燃油要求A. 學院航空器駕駛員在開始飛行前,必須考慮風和預報的氣象條件,在航 空器上裝載足夠的燃油,這些燃油能夠保證航空器飛到第一個預定著
11、陸點著陸,并且此后按正常的巡航速度在目視飛行規(guī)則條件下至少還能飛行30分鐘(晝間)或45分鐘(夜間)。在儀表飛行規(guī)則條件下這些燃油能夠保證飛機飛到第一個預 定著陸點再到備降機場,并且此后按正常的巡航速度至少還能飛行45分鐘;C在儀表飛行規(guī)則條件下,符合下列條件時,可以不選用備降機場,(因此, 計算燃油時可不包括飛往備降場的燃油量):a)預計著陸的目的地機場具有局方公布的標準儀表進近程序; 天氣實況報告、預報或兩者組合表明,在學院航空器預計到達目的地機場時刻前 后至少1小時的時間段內,對于直升機之外的訓練飛機,云高高于機場標高600米,能見度至少5公里。6.2.1無線電通信A.雙向無線電通信失效
12、時:a)如果在目視飛行規(guī)則條件下,或者在失效后遇到目視飛行條件,學院航空器駕駛員應當按目視飛行規(guī)則繼續(xù)飛行。如在機場空域內飛行,只要能夠保持 目視塔臺的標志指示(標志指示、燈光或信號彈信號信號見附件一、附件三)并 得到塔臺的著陸許可,駕駛員可操縱航空器著陸。b)如果在儀表飛行規(guī)則條件下,學院航空器駕駛員應當根據以下規(guī)定繼續(xù) 飛行:1)按照下列規(guī)定確定飛行航線:(1)按照最后接到的空中交通管制許可所指定的航線繼續(xù)飛行;(2)如果學院航空器正在被雷達引導,從無線電失效點直接飛向雷達引 導指令所指定的定位點、航線或航路;(3)在沒有指定航線時,按照空中交通管制曾告知在后續(xù)指令中可能同 意的航線飛行;
13、(4) 如果不能按照b. 1). (1)、( 2)、( 3)所述航線飛行時,則按照飛 行計劃所申請的航線飛行。2)按照下列高度或高度層中最高者飛行:(1)無線電失效前最后一次空中交通管制許可中所指定的高度或飛行高 度層;(2)儀表飛行規(guī)則運行的最低高度或高度層;(3)空中交通管制曾告知在后續(xù)指令中可能同意的高度或高度層。3)離開空中交通管制許可界限:(1)當空中交通管制許可界限是起始進近定位點的情況下,學院航空器駕駛員如果已收到空中交通管制給出的發(fā)布下一許可的時刻,應當在接近此時刻時開始下降或下降和進近;如果未曾收到發(fā)布下一許可的時刻,則盡可能按照提 交的飛行計劃所計算出的預計到達時刻或(與空
14、中交通管制一起)修正的航路預計 到達時刻下降或下降和進近;(2)在許可界限不是起始進近定位點的情況下,學院航空器駕駛員如果已收到過空中交通管制給出的預計發(fā)布下一許可的時刻,應當在此時刻離開許可界限;如果未曾收到過發(fā)布下一許可的時刻,應當在到達該許可界限上空時繼續(xù) 飛向起始進近定位點,并盡可能按照提交的飛行計劃所計算出的預計達到時刻或 (與空中交通管制一起)修正的航路預計到達時刻開始下降或下降和進近。B. 按儀表飛行規(guī)則運行時的故障報告運行的學院航空器發(fā)生導航、進近或通信設備故障時,機長應當盡快向空中 交通管制報告,報告中應當包括下列內容:a)學院航空器識別標志;b)故障的設備;c)駕駛員按儀表
15、飛行規(guī)則駕駛航空器能力受到削弱的程度; 需要得到空中交通管制幫助的內容和范圍。626航空器起動、滑行(牽引)規(guī)定626.1 啟動、滑行的批準A. 學院航空器起動、滑行,必須經過塔臺管制員或地面機務人員許可;B. 滑行需穿越滑行道、跑道時須得到塔臺管制員的許可,并注意觀察滑行 和起飛、著陸的航空器。626.2 滑行路線A. 學院航空器應當按照指定的路線滑行 (牽引)。在指定的路線滑行時,不 準對頭滑行;B. 交叉相遇時,駕駛員自座艙的左方看到他機時,應當停止滑行。6.2.6.3 滑行速度A. 學院航空器滑行速度,不得超過50公里/小時(牽引速度不得超過10公 里/小時);B. 在客機坪、停機坪和
16、障礙物附近,只準慢速滑行,保證隨時能使航空器 停止;C. 翼尖距離障礙物小于10米時,應當有人引導或停止滑行626.4 滑行間隔A. 滑行時,兩航空器間的縱向距離不小于 50米;B. 跟近滑行時,后機不得超越前機,兩機的距離應符合尾流間隔的規(guī)定。626.5 夜間滑行夜間滑行(牽引)時,必須打開航行燈和滑行燈,或者間斷地使用著陸燈,用慢 速滑行。6.5.3起落航線飛行規(guī)定6.5.3.1 飛行高度規(guī)定A. 學院訓練飛機起落航線飛行的高度通常為300米至500米,直升機通常為200米。低空小航線不得低于150米;B. 起飛后,開始第一轉彎和結束第四轉彎的高度通常不得低于50米,在復雜氣象條件下或者夜
17、間不得低于100米。6.5.3.2 間隔規(guī)定A. 在起落航線飛行中,各航空器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1500米,并且還應遵 守尾流間隔的規(guī)定;B. 在起落航線上同時飛行的航空器數量,應當根據各機場的地形、地面設 備、飛機型別、天氣和指揮條件確定。但起落航線上的飛機必須在飛行指揮員的 目視監(jiān)控下。6.5.3.3 飛行規(guī)定起落航線飛行通常為左航線,如果受條件限制或訓練需要,亦可規(guī)定為右航 線。6.5.3.4 超越規(guī)定A. 學院航空器在起落航線飛行中,禁止超越同型航空器;B. 只有經過管制員允許,在三轉彎前,快速航空器可以從外側超越慢速航 空器,其橫向間隔不得小于200米;除被迫著陸的航空器外,后面航空器
18、不得從內側超越前機。661.1 高教機精密進近和非精密進近的有關要求A. 為了確保穩(wěn)定進近,非精密進近時PA42 丫7/100和CE525飛機駕駛員應 在到達最后進近之前保持飛機穩(wěn)定。ILS進近在到達公布的下滑道截獲位置前, 應保持飛機穩(wěn)定;300米(1000英尺)高度時保持穩(wěn)定進近,具備:a)穩(wěn)定的航道跟蹤或著陸航向;b)穩(wěn)定的下滑道跟蹤或下降率;c)穩(wěn)定的目標速度;d)穩(wěn)定的著陸形態(tài);e)穩(wěn)定的安定面配平;f)穩(wěn)定的發(fā)動機功率;g)除特定的進近程序以外,飛行員應在高度150米(500英尺)之前使飛機對 正所要降落的跑道;h)目視進近應在高于高度150米(500英尺)以前建立穩(wěn)定進近。B.
19、I類進近,飛行員必須使飛機保持在下列范圍內:a)1個點的航道偏離;b)1個點的下滑道偏離。C. 非精密進近,飛行員必須使航空器保持在下列范圍內:a)1/2點(或0.5 ° )的VOR徑向線,或1/2點的航道(LOC),或者NDB為土 5°b)飛行員在獲得所需目視參照前,不可使飛機下降到低于最低下降高度(高)(MDA/MDH)c)飛機在從可視下降點(VDP)至計劃降落的跑道的過程中不得有過大的機 動操作。6.6.1.2由儀表進近轉入目視進近(適用學院高教機訓練)學院高教機執(zhí)行目視進近,必須符合以下條件:A. 空中交通管制批準由儀表進近轉為目視進近;B. 已報告的(相關的著陸跑
20、道上)能見度/跑道視程每一項都必須大于等于 該跑道的非精密進近的最低標準或 1600米(5240英尺),取較大者;C. 飛機已處于能見條件下。同時在整個進近過程中都已能見地面,飛行能 見度足以使飛行員使用外部參考物看見和避開障礙物,航空器能安全地飛向著陸 跑道;D. 飛機不得下降到低于最低航路高度、最低扇區(qū)安全高度或FAF的高度,直至:a)已經建立儀表進近程序,同時在低于報告的云下飛行,并且飛行員能辨 認出足夠明顯的地面標志以確定航空器安全地向機場進近;b)飛機運行在任何云體之下,已看見機場,并且飛行員在整個飛行過程中 能保持能見機場。E. 在確定飛機從現(xiàn)在位置可以用正常的機動動作、正常的下降
21、率降落在正 常著陸點以前,不得下降到著陸跑道規(guī)定的盤旋進近最低下降高度 /高(MDA/MDH) 以下。661.3 目視起落航線(盤旋進近)學院航空器開始目視進近之前,要求天氣必須高于目視起落航線的最低標 準。起始進近時,使用目視起落航線要強于直接進近。A.當實施目視起落進場時,報告空中交通管制,保持航空器始終處于規(guī)定的 目視起落航線高度之上,直至到達可使用正常的操作以正常的下降率進行著陸的 那一點才能開始下降; 如果采用儀表進近轉入目視起落航線,后又失去參考目標,那么必須按程序復飛。 (除非空中交通管制有備用的復飛程序)。6.6.1.4 中斷進近和著陸A. 學院航空器在進近和著陸過程中出現(xiàn)下列
22、情況應果斷復飛:a)精密進近下降到 DA/DH或非精密進近到達復飛點且高度在最低下降 DA/DH或以上不能獲得相應于此類進近所必需的目視參考時;b)在最低下降高度或決斷高度以下失去或不能連續(xù)保持必需的目視參考、或不能分辨跑道燈光、或由于強降水、強降雪、浮塵風沙不能清晰地目視跑道時;c)進近中遇到低空風切變時;d)儀表進近中由于導航設備、飛行儀表失效或左右儀表指示相差較大,不 能確定飛機確切位置時;e)通過最后進近點或外指點標后,由于機載設備、地面導航設備、儀表等 故障,或由于助航燈光失效等因素而導致最低著陸標準變化時;f)30米(100英尺)以下跑道上仍有障礙物,或ATC或其他機組報告所 用跑
23、 道剎車性能無效時;g)至50英尺(進跑道)前始終未收到ATC著陸指令,或收到ATC復飛指令時;h)機長認為在接地區(qū)不能安全著陸、存在影響安全進近和著陸的任何因素、 不能保證可靠的安全性(包括缺乏信心這類的心理或生理因素)時。B. 高教機在進近和著陸過程中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也必須果斷復飛:a)進近在高度150米(500英尺)時仍未建立穩(wěn)定進近;儀表進近 300米 (1000英尺)以上、目視進近150米(500英尺)以上應建立穩(wěn)定進近;b)高度150米(500英尺)以下出現(xiàn)較大偏差,使用正常范圍的修正量仍不 能及時恢復且穩(wěn)定在容差范圍內時;c)進近中遇有近地警告且不能判明飛機確切位置、或遇有失速警告
24、、或 60 米(200英尺)以下進近速度仍不能控制在 VAPP至 VAPP+1C或VREF+15范圍內(特 殊情況除外)時;在進近至120米(400英尺)以上的任何階段,飛機系統(tǒng)或發(fā)動機發(fā)生故障且沒有 完成檢查單處理項目時(發(fā)動機火警等極特殊情況除外)。6.6.2低空大下降率的限制為防止低空大下降率引發(fā)可控飛行撞地的危險,學院航空器駕駛員或飛行機 組應對低空下降率進行有效的控制。A. 機場標高750米(2500英尺)至300米(1000英尺)以下,下降率不大于1500 英尺/分;B. 機場標高300米(1000英尺)以下,下降率不大于1000英尺/分。6.6.3 雷雨條件下飛行A. 飛行前,飛
25、行員應當根據氣象情報,特別是最近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分析雷雨的性質,發(fā)展趨勢、移動方向和速度,選擇繞飛雷雨區(qū)的航線和備降機場,研究決定學院航空器的放行;B. 飛行中遇到雷雨時,機長必須判明雷雨的強度、分布情況、移動方向和 云底、云頂的高度,決定繞飛或返航,將所作出的決定立即報告空中交通管制部 門;C. 禁止飛入積雨云和濃積云中;D. 繞飛雷雨時,必須考慮到有轉彎和退出的余地, 并且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a)只準裝有雷達的航空器或根據氣象雷達探測的資料能夠確切判明雷雨位置,方可在云中繞飛,但距離積雨云(濃積云)不得少于20公里;b)只準機艙有增壓或氧氣設備和具有足夠升限的航空器,從云上繞飛;c)只準在
26、安全高度以上,偏離航線不超過導航設施的有效半徑范圍內繞飛;云外繞飛時,距離積雨云(濃積云)晝間不得少于5公里,夜間不得少于10公里;兩個云體之間不少于20公里時,方可從中間通過;d)只準晝間從云下目視繞飛雷雨,但航空器與云底的垂直距離不得少于400米;飛行真實高度在平原、丘陵地區(qū)不得低于300米,在山區(qū)不得低于600米;航空器距主降水區(qū)不得少于 10公里。E. 當航空器誤入雷雨區(qū)被迫在云中穿越時,機組必須沉著、機智、集中精力進行儀表飛行,切忌驚慌失措,并且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a)迅速報告空中交通管制員,立即做好穿越準備工作(檢查安全帶是否系好,打開座艙照明設備等);b)應當選擇氣流較和緩的高度穿越,避開滾軸云和零度等溫線區(qū)域,飛行真實高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身體協(xié)調性訓練方案計劃
- 會展活動策劃與實施的心理學應用考核試卷
- 科技美術展覽的觀察與欣賞方法
- 物業(yè)單位合同范本
- 借款續(xù)約合同范本
- 養(yǎng)殖員工合同范本
- 科技引領下的媒體融合與產業(yè)發(fā)展
- 科技產品品牌的競爭力提升路徑
- 短視頻營銷與社交媒體的融合策略
- 知產轉讓中的技術秘密保護策略
- 比亞迪公司應收賬款管理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 【高考真題】2024年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語文真題試卷(含答案)
- 旅游服務質量評價體系
- 義烏市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100條(2022版本)
- 蘇教版(SJ)《四年級下冊數學》補充習題
- 體育足球籃球排球體操教案
- 統(tǒng)編版高中政治必修3必背主觀題
- 保管錢財協(xié)議書的范本
- 探索2-個人信息資源的防護措施-課件-蘇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
- 供電所安全第一課培訓
- 湖北省武漢市二月調考讀后續(xù)寫解析+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