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與日本》練習題_第1頁
《東亞與日本》練習題_第2頁
《東亞與日本》練習題_第3頁
《東亞與日本》練習題_第4頁
《東亞與日本》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東亞與日本練習題一、選擇題讀“兩類大宗貨物海運線路示意圖”,完成12題。1.若表示甲城市從世界各地進口某類大宗工業(yè)原料的運輸方向,則該原料分別來自( )A.美國 澳大利亞 南非B.加拿大 印度尼西亞 中東C.巴西 澳大利亞 印度D.美國 新西蘭 西歐2.若表示乙國進口大宗農產品的運輸線路,則這些農產品生產地的農業(yè)地域類型可能是( )A.種植園農業(yè)、水稻種植業(yè)、商品谷物農業(yè) B.乳畜業(yè)、大牧場放牧業(yè)、水稻種植業(yè)C.大牧場放牧業(yè)、乳畜業(yè)、混合農業(yè) D.商品谷物農業(yè)、大牧場放牧業(yè)、混合農業(yè)3東亞東部( )A大陸性氣候顯著,經濟以畜牧業(yè)為主 B海洋性氣候顯著,工農業(yè)發(fā)達C季風性氣候顯著,雨熱同期,農業(yè)

2、較發(fā)達 D有世界上最大工業(yè)區(qū),即東亞工業(yè)區(qū)4有關東亞季風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亞是世界上季風分布的惟一地區(qū) B東亞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C東亞有溫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兩種類型 D溫暖濕潤的夏季風來自太平洋和大西洋5下列深受冬季風影響,而幾乎不受夏季風影響的地區(qū)是( )A蒙古西部B韓國南部 C朝鮮北部D日本南部6日本工業(yè)發(fā)展的有利條件是( )A地形、氣候、礦產等自然條件優(yōu)越 B自然資源豐富,自給有余C石油資源豐富 D四面環(huán)海,海岸線曲折漫長,對外聯(lián)系方便7有關日本農業(yè)的敘述,正確的是( )A稻米、水果、蔬菜均能自給 B采用大型寬幅農機,發(fā)展水利事業(yè)C合理施用化肥,精耕細作 D小麥是

3、主要糧食作物8. 日本和印尼兩國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半島國家B多火山、地震C季風氣候顯著D盛產稻米,糧食自給有余9.下列關于日本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日本群島位于太平洋板塊上 B.日本最高山為富士山,它是一座活火山 C.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D.日本境內多山,3/4是山地和丘陵讀“沿40°N亞洲地形剖面圖”,回答1011題。10有關E、F兩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AE地自然景觀以草原、荒漠為主 BE地所在國家是伊拉克CF地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鐵礦資源 DF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可以大力發(fā)展種植業(yè)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地濕地面積廣大B制約H地農業(yè)發(fā)展的

4、限制因素是旱澇、鹽堿和風沙CG地為帕米爾高原DI河上游的補給水源主要是雨水補給(2008年哈爾濱師大附中)讀日本國內運輸結構的變化圖,回答1213題。12汽車運輸是日本的主要運輸方式,與此無關的是( )A汽車工業(yè)發(fā)達,汽車擁有量多 B汽車運輸機動靈活C汽車運費低廉 D公路四通八達、現代化水平高13貨運中航運(水運)占重要位置,客運中航運所占比重很小,原因是( )A日本為海洋性顯著的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河網密布,河運發(fā)達B日本航運以海運為主,運輸方向與客運流向不完全一致C航運運量大,運費低廉,但速度慢,且主要航線位于沿海D航運受氣候等自然條件影響大,影響旅客出行下圖為世界地圖中陸地上的一段緯線,

5、據圖判斷1415題。14. 下列符合甲地區(qū)特點的敘述是( ) A該地區(qū)為溫帶草原景觀 B該地區(qū)主要為平原地形C該地區(qū)日照強烈,氣溫較低 D該地區(qū)有獅子、大象等野生動物15. 下列說法符合該圖所示地區(qū)的是( )A該地區(qū)中甲、乙、丙三地地勢逐漸降低 B該地區(qū)受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 C該地區(qū)地勢高,河流主要流入北冰洋D該地區(qū)石油資源特別豐富讀右圖,完成下列1617題。16. 有關圖中AD四城市敘述正確的是( )A一天中的任意時刻,太陽高度角都是A>B>C>DB一年中的任意一天,白晝時間都是A>B>C>DC一年中的任意一天,正午太陽高度角都是A>B&

6、gt;C>DD一年中的任意一天,氣溫都是A>B>C>D17. 有關圖中各城市的氣候敘述正確的是( )A從AD城市,海洋影響越來越弱,氣溫變化減少BE地冬季降水量比F地多,主要原因是位于冬季風的迎風坡CD地1月氣溫最低主要原因是緯度高與海拔高D圖中各地都是溫帶季風氣候下圖為亞歐大陸氣溫年較差分布示意圖(單位:),讀圖分析回答1819題。18. 關于圖示地區(qū)氣溫年較差變化規(guī)律及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從沿海向內陸氣溫年較差越來越大B大陸東側氣溫年較差的變化梯度大于大陸西側C從甲處到乙處氣溫年較差變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為主D從甲處到丙處氣溫年較差變化梯度大,其原

7、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19. 氣溫年較差最大值出現在甲處附近的原因是( )A地處高緯內陸,受海洋影響小 B地處高緯度,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小C地表缺少植被覆蓋 D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日本的對外經濟結構已經從“商品輸出為主”向“資本輸出為主”轉換,進入由“貿易立國”轉向“投資立國”的新階段。讀下面“日本主要工業(yè)城市分布圖”回答2021題。20. 日本的工業(yè)城市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帶,其主要原因是( )A太平洋沿岸與其他大洲的距離較近B各大河流注入太平洋,可實現河海聯(lián)運C太平洋沿岸航線被稱為“海上生命線”D日本工業(yè)原、燃料和產品均依賴于國際市場21. 日本許多汽車行業(yè)的知名企業(yè)紛紛到美國投資建廠,是因為美

8、國( ) A國土遼闊,資源豐富 B經濟發(fā)達,汽車消費市場廣闊 C生產成本低,規(guī)模效益大D汽車生產技術落后于日本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題號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二、綜合題22. 圖1為“甲、乙兩地地理位置示意圖”。圖2為“甲、乙兩地年內氣溫與降水量變化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1)填表比較甲、乙兩地氣候特征及其差異的主要原因。(6分)氣候特征相同點不同點氣候特征差異產生的主要原因(2)分析甲地的氣候特征對當地農業(yè)生產的影響。(4分) 20世紀90年代,人們在甲地上空14千米處發(fā)現了一片3千米厚的褐色云層,這一褐色云層被稱為“亞洲褐云”,由灰

9、塵、煤煙、酸性及其他有害懸浮粒子組成。(3)受“亞洲褐云”遮蔽的地區(qū)可能出現的現象是(2分)日照減少 大氣削弱作用減弱 低層大氣溫度升高 大氣逆輻射作用減弱 受其影響地區(qū)一定多雨 會損害呼吸系統(tǒng) A B C D(4)面對國際糧價上漲,請對乙地所在國提高糧食產量提出建議。(2分)23. 讀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海霧大多是因為暖濕空氣流經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卻飽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匯處往往具備這樣的大氣環(huán)流條件,很容易形成海霧。(1)在、兩地中,容易出現海霧的是_地,理由是: (2)海霧多發(fā)的時間是( ) A1、2月  B3、4月C7、8月  D11、12月

10、理由是: (3)試用在右圖中標出北海道漁場的位置,并分析漁場形成的主要原因。(4)日本是亞洲核能發(fā)電量最多的國家,試簡述其優(yōu)先發(fā)展核電的理由24讀“日本”示意圖(如圖2-2)回答:(10分)(1)、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A             海 B             洋 C      

11、       島嶼 D             島嶼(2)、圖中F是         山,它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同時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勝地。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為它位于             板塊和 

12、           板塊的交界處。(3)、根據圖中所示、結合所學知識及上述材料,回答日本工業(yè)主要分布于                ,形成的原因是                

13、0;     。(3分)2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本州島附近海域發(fā)生里氏9.0級地震,引發(fā)海嘯,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同時造成福島核電站發(fā)生核泄漏。核泄漏會產生很多氣體狀的物質,爆炸的時候許多物質會形成微粒,這些微粒也會漂浮在空氣中,一部分重的顆粒還會掉在周邊的范圍內,但是一部分比較輕的氣溶膠,會飄得比較遠。材料二  日本及周邊地區(qū)示意圖若圖中等溫線表示1月份0等溫線,請分析A、B兩處等溫線的差異并解釋成因。專家指出,本次日本核危機對中國影響較小,請從地理角度解釋原因。(4分):東亞與

14、日本練習題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DDCBADCBAABC題號131415161718192021答案CCACBCADB二、綜合題22(1)(2)全年高溫,作物生長期長;降水豐富,利于作物生長(或雨熱同期,全年熱量充足) 易受干旱、洪澇災害影響 (3)A (4)發(fā)展農業(yè)技術,提高糧食單產;保護耕地,擴大糧食種植面積;興修水利,防災減災(合理即可得分)23(1)  地寒流流經,海水水面溫度低,有暖濕氣流流經,遇冷水面易形成海霧。(2)C   夏季,盛行東南季風,當暖濕的的季風經過寒冷的洋面時,易形成海霧。(3)海區(qū)寒暖流交

15、匯,海水受到擾動,將下層的營養(yǎng)鹽類帶到表層,造成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魚類提供豐富的餌料。(4)日本常規(guī)能源缺乏,工農業(yè)發(fā)達,人口眾多,能源需求量大,且科技力量強,經濟基礎雄厚,核電地區(qū)適應性強,其原料的運輸量小。24(1)、A  日本海    B 太平洋   C 本州 島嶼   D 四國島嶼(2)、  富士山     亞歐 板塊      太平洋板塊(3)、瀨戶內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  優(yōu)越的港口運輸條件,城市和人口集中地區(qū)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