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課程設計_第1頁
物流工程課程設計_第2頁
物流工程課程設計_第3頁
物流工程課程設計_第4頁
物流工程課程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學院:交通學院 姓名:黃高民 班級:170202 卡號:200204198 學號:17020221 目錄第一章:生產企業(yè)物流系統(tǒng)環(huán)境分析 1.1 生產企業(yè)物流系統(tǒng)功能分析 1.2 設計原則 1.3輸入要素分析第二章:工廠布置方案設計 2.1 各部門活動關聯(lián)性分析 2.2 工廠布置方案 2.3物料搬運方案選取 2.4繪制初步方案工作底稿第三章:裝配部門裝配線平衡分析 3.1 裝配線平衡分析 3.2 裝配線作業(yè)流程 3.3 裝配線平衡計算第四章:方案確定 第一章 生產企業(yè)物流系統(tǒng)環(huán)境分析1 .1 生產企業(yè)物流系統(tǒng)功能分析1 .設計背景 某一設施以制造汽車整車為主要任務,日生產汽車四汽缸引擎360

2、臺。該廠面積120000平方米,具體的部門包括接受區(qū),裝配區(qū),加工部,休息區(qū),測試部和裝運部。假設:(1)所有物料用標準容器運輸(一個標準容器為一個標準裝載量。);(2)臨近部門之間的運輸費用是按照搬動一個裝載量,運費為1元;每隔一個部門費用加倍;(3)對角線之間的允許移動,并認為是相鄰情況費用的1.25倍。2.設計目標 根據(jù)實際情況,欲將機器加工,裝配與測試等部門相互結合靠近,并開創(chuàng)一個兼具有保持合理產量的小型工廠,及物料彈性流程的大型工廠的可能性,取得管理和效益的增加。1.2 設計原則 本科題的設計原則采用成組設計原則,又稱單元式布置,將不同的機器分成單元來生產具有相似形狀和工藝要求的產品

3、。成組布置的目的是在生產車間中獲得產品原則布置的好處。1.3 輸入要素分析 布置設計的要素考慮眾多的因素,按照richard繆瑟的觀點,影響布置設計最基本要素是產品,數(shù)量,生產路線,輔助服務部門和時間。依題可得以下要素。1 產品:四汽缸引擎2 數(shù)量:該工廠日生產汽車四汽缸引擎360臺3 輔助服務部門:休息區(qū)4 時間:每天生產線運行450分鐘。 5生產路線: 第一章 工廠布置方案設計2.1 各部門活動關聯(lián)性分析 綜合考慮物流及非物流因素,故不只是考慮生產部門,通過對各個部門彼此之間的相關性加以分析,以決定較理想的規(guī)劃位置。1 繪制作業(yè)單位相互關系圖等級密切程度加權值A絕對必要5E特別重要4I重要

4、3O一般2U不重要1X不希望0代號密切程度之理由1物流2工作流程3使用同樣的公用設施4聯(lián)系頻繁程度5服務的頻度6緊急程度流程動態(tài)分析通過對各部門功能分析及考慮物料流程,可得物料流程圖接受區(qū)裝配部加工否加工部測試部裝運部N接受區(qū)裝配部加工否加工部測試部裝運部1接受區(qū)2裝配部3加工部4休息區(qū)5測試部6裝運部A1、2A1、2E5E2UA1、2A5E5UO2O2UO2UA1、4作業(yè)單位綜合相互關系圖2.1工廠具體布置1.確定面積工廠總面積為120000平方米,根據(jù)各個部門的功能,具體分配的面積(單位:)如下:接受區(qū):3*1=3W休息區(qū):1.2: 2*0.5=1W裝配部:1.5*1=1.5W測試部:0.

5、5*1=0.5W裝運部:3*1=3W加工部:2*1=2W各部門總面積為:3W+1W*2+1.5W+0.5W+3W+2W=12W各個部門面積分配完成。2.2工廠布置方案 設立中樞通道,所有部門單位根據(jù)作業(yè)單位位置相關圖沿此道進行布局。如圖接受區(qū)休息區(qū)裝運部裝 配 部 測試部加 工 部休息區(qū)2.3物料搬運方案選取1.基本假設: 工廠所有物料用標準容器運輸(一個標準容器為一個標準轉載量),現(xiàn)根據(jù)物料的可運性及搬運難以程度,假設每臺引擎物料裝配前的當量物料量為10(也可以理解為裝配錢沒臺引擎物料需要10個標準容器運送),裝配后形成產品,當量物流量為1,即只需一個標準容器運送。假設有20%的零部件需要加

6、工;產品經檢測后有5%的產品需返回接受區(qū)。2 確定各作業(yè)單位之間的預期裝載量如下:1接受區(qū)-2裝配部:360*5*80%=14402接受區(qū)-3加工部:360*5*20%=3603加工部-2裝配部:360*5*20%=3602裝配部-5測試部:3605測試部-6裝運部:360*95%=3425測試部-1接受區(qū):360*5%=18 表3-1各作業(yè)單位之間預期裝載量從至表(單位:當量物流)至從1 2 3 4 5 6接受區(qū)1080720裝配區(qū)360加工部720休息區(qū)測試區(qū)18342裝運部計算方案的搬運費用:C= =3600+720*1.25+360+720+342+18*2=6264四:F-D圖分析1

7、 確定各作業(yè)單位之間的運輸距離至從123456接受區(qū)2062.5裝配部30加工部50休息區(qū)測試部22040裝運部2F-D圖的繪制將各兩點間的物流按其流量大小繪制在一直角坐標圖上,橫坐標為運輸距離D(米),縱坐標為物流量(當量物流量)25002000 150010005000 0 100 200 300 F-D圖五:方案評價為了接受和裝運的方便,工廠布置時注意了對接受區(qū)和裝運去與外界的接觸面積,可以緩解接受和裝運貨物時候的擁擠程度,由于這兩個區(qū)域的物流量比較大,多車道運送可以實現(xiàn)有效的分流作用。提高工作效率。雖然休息區(qū)只有兩個,但是狹長的布置方案使得各個部門都能直接接觸到休息區(qū),節(jié)省員工走路時間

8、。六裝配線平衡1已知條件裝配線內部按照裝配流水線布局,該線每天運行450分鐘。裝配線上產品的作業(yè)時間和前接作用如下作業(yè)ABCDEFGH作業(yè)時間(S)3035303515654025前接作業(yè)AABCCE.FD.G繪制網絡ACBFEDGH確定周期時間日生產量:360臺日工作時間:450分鐘所有任務總計時間:275秒周期時間=日工作時間/日計劃生產量=60P/D=6*450/360=754計算工作地點數(shù)理論上工作地點數(shù)N=完成作業(yè)所需要時間總量/周期時間=T/60P/D=275*360/450*60=3.6745確定平衡生產線的規(guī)則規(guī)則一:首先分配后續(xù)工作較多的任務規(guī)則二:首先分配操作時間最長的任務任務后續(xù)的任務數(shù)目A5C4B,E,F2D,G1H06分配各工作點的任務 任務任務時間剩余未分配時間可分配的后續(xù)任務該任務的最多后續(xù)任務操作時間最長的后續(xù)任務工作地點1A3045B,CCBC3015EE150沒有工作地點2F6510沒有工作地點3B3540D,GD,GGG400沒有工作地點4D3540HH2515沒有任務任務時間剩余未分配時間可分配的后續(xù)任務該任務的最多后續(xù)任務操作時間最長的后續(xù)任務工作地點1F6510沒有工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