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實驗一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理論指導_第1頁
高考物理實驗一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理論指導_第2頁
高考物理實驗一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理論指導_第3頁
高考物理實驗一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理論指導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高考物理一輪復習實驗一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1) 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學會用打點紙帶研究小車的運動情況。(2) 會利用打點紙帶求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加速度。(3) 能畫出小車運動的 vt 圖象,根據(jù)圖象求加速度。1打點計時器(1)作用:計時儀器,當所用交流電源的頻率f 50 Hz 時,每隔 0.02 s打一次點。(2)電磁打點計時器: 6 V 以下交流電源工作條件電火花計時器: 220 V 交流電源(3) 紙帶上點的意義:表示和紙帶相連的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梢岳眉垘洗虺龅狞c確定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通過研究紙帶上各點之間的間距,可以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2利用紙帶判斷物體是否做勻變速直線運

2、動的方法設(shè) x1、 x2、 x3、 x4為紙帶上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假如x x2 x1x3 x2x4x3常數(shù),即連續(xù)相等的時間間隔內(nèi)的位移之差為恒量,則與紙帶相連的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3由紙帶求物體運動速度的方法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vn ( xn xn 1)/2 T。4由紙帶求物體運動加速度的方法(1) 逐差法:即根據(jù) x4 x1 x5 x2 x6 x3 3aT2 ( T為相鄰兩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 ) ,求出1(x4 1)/3T2 ,2(x52)/3T2, 3(x63)/3T2 ,再算出a1、2、 3的平均值aaxaxaxaa( a1

3、a2 a3)/3 x4 x5 x6 x1x2 x3,即為物體的加速度。9T2(2) 圖象法: 求出打各個計數(shù)點時紙帶的瞬時速度,再作出 v t圖象,圖象的斜率即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時器、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小車、紙帶、細繩、鉤碼、刻度尺、導線、電源、復寫紙。(1) 把帶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將滑輪伸出桌面,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上沒有滑輪的一端,并把打點計時器連接在電源上。(2) 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邊掛上合適的鉤碼。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并壓在復寫紙下面,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車的后面,調(diào)節(jié)滑輪的高度,使細繩與長木板平行

4、。實驗裝置如圖實1 1 所示。圖實 1 1(3) 將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 先接通電源, 等打點計時器打點穩(wěn)定后, 放開小車。換上新紙帶,重復實驗 3 次。(4) 從幾條紙帶中選擇一條比較理想的紙帶,舍掉開始一些比較密集的點,在后面便于測量的地方找一個開始點,以后依次每五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確定好計數(shù)始點,并標明0、1、 2、 3、4,測量各計數(shù)點到0 點的距離 d,記錄并填入表中。位置編號0123456時間 t /sd/mx/mv/(m ·s1)(5) 計算出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x1、 x2、 x3。(6) 利用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這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出各計數(shù)點1、

5、2、3、 4、 5 的瞬時速度,填入表格中。(7) 增減所掛鉤碼數(shù),再做兩次實驗。圖實 1 21由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v t 圖象(1) 根據(jù)表格中的v、 t 數(shù)據(jù),在直角坐標系中仔細描點。(2) 作一條直線,使同一次實驗得到的各點盡量落到這條直線上,落不到直線上的各點應均勻分布在直線的兩側(cè),這條直線就是本次實驗的v t 圖線,它是一條傾斜的直線。2由實驗得出的v t 圖象進一步得出小車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有兩條途徑進行分析:圖實 1 3(1) 直接分析圖象的特點得出。 小車運動的 v t 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 如圖實 1 3所示,當時間增加相同的值t ,速度也會增加相同的值v,由此得出結(jié)論:

6、小車的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2) 通過函數(shù)關(guān)系進一步得到,既然小車運動的v t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那么v隨 t變化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為vkt b,顯然v 與t成線性關(guān)系,小車的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1) 平行:紙帶、細繩要和長木板平行。(2) 靠近:釋放小車前,應使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3) 一先一后: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實驗后先斷開電源,后取下紙帶。(4) 防止碰撞:在到達長木板末端前應讓小車停止運動,防止鉤碼落地,小車與滑輪碰撞。(5) 減小誤差: 小車另一端掛的鉤碼個數(shù)要適當, 避免速度過大而使紙帶上打的點太少,或者速度太小,使紙帶上打的點過于密集。(6) 紙帶選取:選

7、擇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舍棄點密集部分,適當選取計數(shù)點。(7) 準確作圖:在坐標紙上,縱、橫軸選取合適的單位,仔細描點連線,不能連成折線,應作一條直線, 讓各點盡量落到這條直線上, 落不到直線上的各點應均勻分布在直線的兩側(cè)。(1) 小車運動時摩擦不均勻,打點不穩(wěn)定引起系統(tǒng)誤差。(2) 紙帶上計數(shù)點間距測量以及作 v t 圖象引起偶然誤差。如圖實 1 4 所示,利用頻閃燈、小球、刻度尺可以測量小球沿斜面下滑過程中的加速度。圖中是頻閃燈在相同時間間隔T 閃光照相得到的閃光照片,若用刻度尺測出相鄰小球間的間隔 x1、x2、 x3、,利用逐差法xaT2,可以求出小球的加速度a。圖實 1 4實驗原理與誤差

8、的分析例 1如圖實 1 5 所示,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鐵架臺上, 使重物帶動紙帶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裝置可以測定重力加速度。圖實 1 5(1) 所需器材有打點計時器 ( 帶導線 ) 、紙帶、復寫紙、 帶鐵夾的鐵架臺和帶夾子的重物,此外還需 _( 填字母代號 ) 器材。A直流電源、天平及砝碼B直流電源、毫米刻度尺C交流電源、天平及砝碼D交流電源、毫米刻度尺(2) 通過作圖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誤差較大的數(shù)據(jù),提高實驗的準確程度。為使圖線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作v t 圖象外,還可作 _ 圖象,其縱軸表示的是_,橫軸表示的是 _。解析(1) 打點計時器需接交流電源。重力加速度與物體的質(zhì)量無關(guān),

9、所以不需要天平和砝碼。計算速度需要測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需要毫米刻度尺,故D 正確。2v2(2) 由公式 v 2gh,如繪出 2 h 圖象,其斜率也等于重力加速度。答案(1)Dv2重物下落的高度(2) h 速度平方的二分之一2 例2(2011 ·廣東高考) 圖實1 6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是“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獲得的一條紙帶,O、 A、 B、 C、D和E為紙帶上六個計數(shù)點。加速度大小用a 表示。圖實 1 6(1) OD間的距離為 _cm。(2) 如圖實 1 7 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的 x t 2 圖線 ( x 為各計數(shù)點至同一起點的距離) ,斜率表示 _,其大小為 _ m/s 2( 保

10、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 。圖實 1 7解析由于物體做的是勻變速直線運動,所以其從某一點開始運動的位移01xv t 222a 22at,由于 xt圖線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因此v0 0,則 x 2t,故 x t圖的斜率a0.464 。為 2,通過圖線可求得斜率為1答案(1)1.20(1.181.22 均可 ) (2) 2a0 458 0.464同類實驗的拓展與創(chuàng)新例 3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用如圖實1 8 甲所示的滴水法測量一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的加速度。實驗過程如下:在斜面上鋪上白紙,用圖釘釘?。话训嗡嫊r器固定在小車的末端,在小車上固定一平衡物;調(diào)節(jié)滴水計時器的滴水速度,使其每0.2s 滴一滴

11、( 以滴水計時器內(nèi)盛滿水為準) ;在斜面頂端放置一淺盤,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把調(diào)好的滴水計時器盛滿水,使水滴能滴入淺盤內(nèi);隨即在撤去淺盤的同時放開小車,于是水滴在白紙上留下標志小車運動規(guī)律的點跡;小車到達斜面底端時立即將小車移開。圖乙為實驗得到的一條紙帶,用刻度尺量出相鄰點之間的距離是x01 1.40 cm, x12 2.15 cm,x23 2.91 cm,x34 3.65 cm,x45 4.41 cm, x56 5.15 cm。試問:圖實 1 8(1) 滴水計時器的原理與課本上介紹的_原理類似。(2) 由紙帶數(shù)據(jù)計算可得計數(shù)點4所代表時刻的瞬時速度v4_ m/s ,小車的加速度 _ m/s 2( 結(jié)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 。a 解析 (1) 由題知滴水計時器的原理與打點計時器相同。(2) 可把小車的運動看做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則x34 x45 2v4 v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