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設部房屋接管驗收標準【頒布單位】 建設部【頒布日期】 19910204【實施日期】 19910701【失效日期】【內容分類】 房地產管理【文號】 建設部建標(1991)第69號年月日國家建設部以建標()號文發(fā)布了房屋接管驗收標準,并于年月日起實施。標準全文如下: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為確保房屋住用的安全和正常的使用功能。明確在房屋接管驗收中交接雙方應遵守的事項,特制定本標準。 凡按規(guī)定交房管部門接管的房屋,應按本標準執(zhí)行;依法代管,依約托管和單位自有房屋的接管,可參照本標準執(zhí)行。 本標準主要適用于一般民用建筑的接管驗收,工業(yè)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文物保護建筑及某些有特殊設備和使用要求的建筑的接
2、管驗收可參照使用。 引用標準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1總則1.0.1為了在地基基礎設計中貫徹執(zhí)行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確保質量、保護環(huán)境,制定本規(guī)范。1.0.2地基基礎設計,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護環(huán)境和節(jié)約資源的原則;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資料,綜合考慮結構類型、材料情況與施工條件等因素,精心設計。1.0.3本規(guī)范適用于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包括構筑物)的地基基礎設計。對于濕陷性黃土、多年凍土 、膨脹土以及在地震和機械振動荷載作用下的地基基礎設計,尚應符合現行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1.0.4采用本規(guī)范設計時,荷載取值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 5000
3、9 的規(guī)定;基礎的計算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 和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03 的規(guī)定。當基礎處于侵蝕性環(huán)境或受溫度影響時,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強制性規(guī)范的規(guī)定,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2 術語和符號 2.1 術語2.1.1地基subgrade,foundation,soils為支承基礎的土體或巖體。2.1.2基礎foundation將結構所承受的各種作用傳遞到地基上的結構組成部分。2.1.3地基承載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指由載荷試驗測定的地基土壓力變形曲
4、線線性變形段內規(guī)定的變形所對應的壓力值,其最大值為比例界限值。2.1.4重力密度(重度)gravity densiyy,unit weight單位體積巖土所承受的重力,為巖土的密度與重力加速度的乘積。2.1.5巖體結構面rock discontinuity structral plane巖體內開裂的和易開裂的面。如層面、節(jié)理、斷層、片理等。又稱不連續(xù)構造面。2.1.6標準凍深standard frost penetration在地面平坦、裸露、城市之外的空曠場地中不少于10年的實測最大凍深的平均值。2.1.7地基變形允許值allowable subsoil deformation為保證建筑物正
5、常使用而確定的變形控制值。2.1.8土巖組合地基soil-rock composite subgrade在建筑地基(或被沉降縫分隔區(qū)段的建筑地基)的主要受力層范圍內,有下臥基巖表面坡度較大的地基;或石芽密布并有出露的地基;或大塊孤石或個別石芽出露的地基。2.1.9地基處理ground treatment指為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改善其變形性質或滲透性質而采取的人工方法。2.1.10復合地基cmoposite subgrade,compoiste foundation部分土體被增強或被置換,而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強體共同承擔荷載的人工地基。2.1.11擴展基礎spread foundation將上部
6、結構傳來的荷載,通過向側邊擴展成一定底面積,使作用在基底的壓應力等于或小于地基土的允許承載力,而基礎內部的應力應同時滿足材料本身的強度要求,這種起到壓力擴散作用的基礎稱為擴展基礎。2.1.12無筋擴展基礎non-reinforced spread foundation由磚、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組成的,且不需配置鋼筋的墻下條形基礎或柱下獨立基礎。2.1.13樁基礎pile foundation由設置于巖土中的樁和聯接于樁頂端的承臺組成的基礎。2.1.14支擋結構retaing structure使巖土邊坡保持穩(wěn)定、控制位移而建造的結構物。2.2 主要符號
7、60; A基礎底面面積; a壓縮系數; b基礎底面寬度(最小邊長);或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礎底面邊長; c粘聚力; d基礎埋置深度,樁身直徑; Ea主動土壓力; Es土的壓縮模量; e孔隙比; F基礎頂面豎向力;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frk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 G恒載; H0基礎高度; Hf自基
8、礎底面算起的建筑物高度; Hg自室外地面算起的建筑物高度; L房屋長度或沉降縫分隔的單元長度; l基礎底面長度; M作用于基礎底面的力矩或截面的彎矩; p基礎底面處平均壓力; p0基礎底面處平均附加壓力; Qk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樁基中單樁所受豎向力; qpk樁端土的承載力特征值; qsa樁周土的摩擦力特征值; Ra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 s沉降量; u周邊長度; 土
9、的含水量; L液限; p塑限; zo標準凍深; zn地基沉降計算深度; 平均附加應力系數; 邊坡對水平面的坡角; 土的重力密度,簡稱土的重度; 填土與擋土墻墻背的摩擦角; r填土與穩(wěn)定巖石坡面間的摩擦角; 地基的壓力擴散角; 土與擋土墻基底間的摩擦系數; 泊松比; 內摩擦角; b基礎寬度的承載力修正系數; d基礎埋深的承載力修正系數; s沉降計算經驗系數。3基本規(guī)定3.0.1根據地基復雜程度、建筑物規(guī)模和
10、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問題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壞或影響正常使用的程度,將地基基礎設計分為三個設計等級,設計時應根據具體情況,按表 3.0.1 選用。表 3.0.1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設計等級建筑和地基類型甲級重要的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物30 層以上的高層建筑體型復雜,層數相差超過 10 層的高低層連成一體建筑物大面積的多層地下建筑物(如地下車庫、商場、運動場等)對地基變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坡上建筑物(包括高邊坡)對原有工程影響較大的新建建筑物場地和地基條件復雜的一般建筑物位于復雜地質條件及軟土地區(qū)的二層及二層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乙級除甲級、丙級以外的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物丙級場地和地基條件簡單、荷
11、載分布均勻的七層及七層以下民用建筑及一般工業(yè)建筑物;次要的輕型建筑物3.0.2根據建筑物地基基礎設計等級及長期荷載作用下地基變形對上部結構的影響程度,地基基礎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計算均應滿足承載力計算的有關規(guī)定;2設計等級為甲級、乙級的建筑物。均應按地基變形設計;3表 3.0.2 所列范圍內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建筑物可不作變形驗算,如有下列情況之一時,仍應作變形驗算:1)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小于 130kPa,且體型復雜的建筑;2) 在基礎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載或相鄰基礎荷載差異較大,可能引起地基產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時;3) 軟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載時;4) 相鄰建筑距離過近,
12、可能發(fā)生傾斜時;5) 地基內有厚度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結未完成時。4 對經常受水平荷載作用的高層建筑、高聳結構和擋土墻等,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邊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構筑物,尚應驗算其穩(wěn)定性;5 基坑工程應進行穩(wěn)定性驗算;6 當地下水埋藏較淺。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構筑物存在上浮問題時,尚應進行抗浮驗算。表3.0.2可不作地基變形計算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建筑物范圍地基主要受力層情況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kPa)60fak8080fak100100fak130130fak160160fak200200fak300各土層坡度()5510101010建筑類型砌體承重結構
13、、框架結構(層數)555667單層排架結構(6m柱距)單跨吊車額定起重量(t)510101515202030305050100廠房跨度(m)121824303030多跨吊車額定起重量(t)355101015152020303075廠房跨度(m)121824303030煙囪高度(m)30405075100水塔高度(m)1520303030容積(m3)50501001002002003003005005001000注:1地基主要受力層系指條形基礎底面下深度為 3b (b 為基礎底面寬度),獨立基礎下為 1.5b,且厚度均不小于 5m 的范圍(二層以下一般的民用建筑除外);2地基主要受力層中如有承載
14、力特征值小于 130kPa 的土層時,表中砌體承重結構的設計,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七章的有關要求;3表中砌體承重結構和框架結構均指民用建筑,對于工業(yè)建筑可按廠房高度、荷載情況折合與其相當的民用建筑層數;4表中吊車額定起重量、煙囪高度和水塔容積的數值系指最大值。3.0.3地基基礎設計前應進行巖土工程勘察,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應提供下列資料:1) 有無影響建筑場地穩(wěn)定性的不良地質條件及其危害度;2) 建筑物范圍內的地層結構及其均勻性,以及各巖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3) 地下水埋藏情況、類型和水位變化幅度及規(guī)律,以及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4) 在抗震設防區(qū)應劃分場地土類型和場地類別,并對飽和砂
15、土及粉土進行液化判別;5) 對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礎設計方案進行論證分析,提出經濟合理的設計方案建議;提供與設計要求相對應的地基承載力及變形計算參數,并對設計與施工應注意的問題提出建議;6) 當工程需要時,尚應提供:(1) 深基坑開挖的邊坡穩(wěn)定計算和支護設計所需的巖土技術參數,論證其對周圍已有建筑物和地下設施的影響;(2) 基坑施工降水的有關技術參數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議;(3) 提供用于計算地下水浮力的設計水位。2地基評價宜采用鉆探取樣、室內土工試驗、觸探、并結合其他原位測試方法進行。設計等級為甲級的建筑物應提供載荷試驗指標、抗剪強度指標、變形參數指標和觸探資料;設計等級為乙級的建筑物應提供抗剪強
16、度指標、變形參數指標和觸探資料;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建筑物應提供觸探及必要的鉆探和土工試驗資料。3建筑物地基均應進行施工驗槽。如地基條件與原勘察報告不符時,應進行施工勘察。3.0.4地基基礎設計時,所采用的菏載效應最不利組合與相應的抗力限值應按下列規(guī)定:1 按地基承載力確定基礎底面積及埋深或按單樁承載力確定樁數時,傳至基礎或承臺底面上的荷裁效應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相應的抗力應采用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或單樁承裁力特征值。2計算地基變形時,傳至基礎底面上的荷裁效應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不應計入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相應的限值應為地基變形允許值。3計算擋土
17、墻土壓力、地基或斜坡穩(wěn)定及滑坡推力時,荷載效應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但其分項系數均為 1.0。4在確定基礎或樁臺高度、支擋結構截面、計算基礎或支擋結構內力、確定配筋和驗算材料強度時,上部結構傳來的荷載效應組合和相應的基底反力,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采用相應的分項系數。當需要驗算基礎裂縫寬度時,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荷載效應標準組合。5基礎設計安全等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結構重要性系數應按有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采用,但結構重要性系數 0 不應小于 1.0。3.0.5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值 Sk 應用下式表示:SkSGkSQ1kc2SQ2kcnSQn
18、k(3.0.5-1)式中SGk按永久荷載標準值 Gk 計算的荷載效應值; SQik按可變荷載標準值 Qik 計算的荷載效應值; ci可變荷載 Qi 的組合值系數,按現行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 50009 的規(guī)定取值。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值 Sk 應用下式表示:SkSGkq1SQ1kq2SQ2kqnSQnk(3.0.5-2)式中qi準永久值系數,按現行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 50009 的規(guī)定取值。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基本組合設計值 S,應用下式表達:SGSGkQ1SQ1kQ2c2SQ2kQncnSQnk(3.0.5-3)式中 G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按現行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
19、范GB 50009 的規(guī)定取值; Qi第 i 個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按現行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 50009 的規(guī)定取值。對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基本組合,也可采用簡化規(guī)則,荷載效應基本組合的設計值 S 按下式確定:S135SkR (3.0.5-4)式中R結構構件抗力的設計值,按有關建筑結構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確定; Sk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值。4 地基巖土的分類及工程特性指標4.1 巖土的分類4.1.1作為建筑地基的巖土可分為巖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4.1.2巖石應為顆粒間牢固聯結,呈整體或具有節(jié)理裂隙的巖體。作為建筑物地基,除應確定巖石的地質名
20、稱外,尚應按 4.1.34.1.4 條劃分其堅硬程度和完整程度。4.1.3巖石的堅硬程度應根據巖塊的飽和單軸抗壓強度 frk 按表 4.1.3 分為堅硬巖、較硬巖、較軟巖、軟巖和極軟巖。當缺乏飽和單軸抗壓強度資料或不能進行該項試驗時,可在現場通過觀察定性劃分,劃分標準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 A.0.1 執(zhí)行。巖石的風化程度可分為未風化、微風化、中風化、強風化和全風化。 表 4.1.3 巖石堅硬程度的劃分堅硬程度類別堅硬巖較硬巖較軟巖軟巖極軟巖飽和單軸抗壓強標準值 frk(MPa)frk6060frk3030frk1515frk560frk304.2 工程特性指標5 地基計算5.1
21、0;基礎埋置深度5.1.1基礎的埋置深度,應按下列條件確定:1建筑物的用途,有無地下設施,基礎和形式和構造;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大小和性質;3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4相鄰建筑物的基礎埋深;5地基土凍脹和融陷的影響。5.1.2在滿足地基穩(wěn)定和變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礎宜淺埋,當上層地基的承載力大于下層土時,宜利用上層土作持力層。除巖石地基外,基礎埋深不宜小于 0.5m。 5.1.3高層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礎的埋置深度應滿足地基承載力,變形和穩(wěn)定性要求。在抗震設防區(qū),除巖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礎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5;樁箱或樁筏基礎的埋置深度(不計樁長)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22、 1/181/20。位于巖石地基上的高層建筑,其基礎埋深應滿足抗滑要求。 5.1.4 基礎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當必須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時,應采取地基土在施工時不受擾動的措施。當基礎埋置在易風化的巖層上,施工時應在基坑開挖后立即鋪筑墊層。 5.1.5當在相鄰建筑物時,新建建筑物的基礎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礎。當埋深大于原有的建筑物時,兩基礎間應保持一定凈距,其數值應根據原有的建筑荷載大小、基礎形式和土質情況確定。當上述要求不能滿足時,應采取分段施工,設臨時加固支撐,打板樁,地下連續(xù)墻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的建筑物基礎, 5.1.6確定基礎埋深應考慮地基的凍脹性。地基的凍脹性類別應根據凍土層的平均
23、凍脹率 的大小,按本規(guī)范附錄 G.0.1 查取。 5.2 承載力計算5.3 變形計算5.3.1建筑物的地基變形計算值,不應大于地基變形允許值。5.3.2地基變形特征可分為沉降量、沉降差、傾斜、局部傾斜。 5.3.3在計算地基變形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由于建筑地基不均勻、荷載差異很大、體型復雜等因素引起的地基變形,對于砌體承重結構應由局部傾斜控制;對于框架結構和單層排架結構應由相鄰柱基的沉降差控制;對于多層或高層建筑和高聳結構應由傾斜值控制;必要時尚應控制平均沉降量。2 在必要情況下,需要分別預估建筑物在施工期間和使用期間的地基變形值,以便預留建筑物有關部分之間的凈空,
24、考慮連接方法和施工順序。一般多層建筑物在施工期間完成的沉降量,對于砂土可認為其最終沉降量已完成 80以上,對于其它低壓縮性土可認為已完成最終沉降量的 5080,對于中壓縮性土可認為已完成 2050,對于高壓縮性土可認為已完成 520。5.3.4建筑物的地基變形允許值,按表 5.3.4 規(guī)定采用。對表中未包括的建筑物,其地基變形允許值應根據上部結構對地基變形的適應能力和使用上的要求確定。 表 5.3.4 建筑物的地基變形允許值變形特征地基土類別中、低壓縮性土高壓縮性土砌體承重結構基礎的局部傾斜0.0020.003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相鄰柱基的沉降差(1)框架結構(2)砌體墻填充的邊排柱(3)當基礎不均
25、勻沉降時不產生附加應力的結構0.002L0.0007L0.0005L0.003L0.001L0.005L單層排架結構(柱距為 6m)柱基的沉降量(mm)(120)200橋式吊車軌面的傾斜(按不調整軌道考慮)縱向橫向0.0040.003多層和高層建筑的整體傾斜 Hg2424<Hg6060<Hg100 Hg>1000.0040.0030.00250.002體型簡單的高層建筑基礎的平均沉降量(mm)200聳結構基礎的傾斜 Hg2020<Hg5050<Hg100 100<Hg150 150<Hg200 200&l
26、t;Hg2500.0080.0060.0050.0040.0030.002聳結構基礎的沉降量(mm) Hg100 100<Hg200 200<Hg250400300200注:1本表數值為建筑物地基實際最終變形允許值; 2有括號者僅適用于中壓縮性土;3L 為相鄰柱基的中心距離(mm);Hg 為自室外地面起算的建筑物高度(m);4傾斜指基礎傾斜方向兩端點的沉降差與其距離的比值;5局部傾斜指砌體承重結構沿縱向 610m 內基礎兩點的沉降差與其距離的比值。 5.3.5計算地基變形時,地基內的應力分布,可采用各向同性均質線性變形體理論。其最終變形量可按下式計算: (5
27、.3.5)式中s地基最終變形量(mm); s'按分層總和法計算出的地基變形量; s沉降計算經驗系數,根據地區(qū)沉降觀測資料及經驗確定,無地區(qū)經驗時可采用表 5.3.5 數值; n地基變形計算深度范圍內所劃分的土層數(圖 5.3.5); p0對應于荷載效應準永久組合時的基礎底面處的附加壓力(kPa);Esi基礎底面下第 層土的壓縮模量,應取土的自重壓力至土的自重壓力與附加壓力之和的壓力段計算(MPa); zi、zi-1基礎底面至第 i 層土、第 i-1 層土底面的距離(m); i、i-1基礎底面計算點至第 i 層土、第 i-1 層土底面范圍內平均附加應力系數,可按本規(guī)范
28、附錄 K 采用。表 5.3.5 沉降計算經驗系數 s Es(MPa)2.54.07.015.020.0基底附加壓力p0fakp00.75fak1.41.11.31.01.00.70.40.40.20.2圖 5.3.
29、5基礎沉降計算的分層示意5.3.6地基變形計算深度 zn(圖 5.3.5),應符合下式要求: (5.3.6) 式中s'i在計算深度范圍內,第 i 層土的計算變形值; s'n在由計算深度向上取厚度為 z 的土層計算變形值,z 見圖 5.3.5 并按表 5.3.6 確定。如確定的計算深度下部仍有較軟土層時,應繼續(xù)計算。表 5.3.6 zb(m)b22<b44<b88<bz(m)0.30.60.81.05.3.7當無相鄰荷載影響,基礎寬度在 130m 范圍內時,基礎中點的地基變形計算深度也可按下列簡化公式計算: znb
30、(2.50.4lnb)(5.3.6) 式中b基礎寬度(m)。 在計算深度范圍內存在基巖時,zn 可取至基巖表面;當存在較厚的堅硬粘性土層,其孔隙比小于 0.5、壓縮模量大于 50MPa,或存在較厚的密實砂卵石層,其壓縮模量大于 80MPa 時,zn 可取至該層土表面。5.4 穩(wěn)定性計算6.6 土質邊坡與重力式擋墻6.6.1邊坡設計應符合下列原則: 1邊坡設計應保護和整治邊坡環(huán)境,邊坡水系應因勢利導,設置排水設施,對于穩(wěn)定的邊坡,應采取保護及營造植被的防護措施。2建筑物的布局應依山就勢,防止大挖大填。場地平整時,應采取確保周邊建筑物安全的施工順序和工作方法。由于平整場地而
31、出現的新邊坡,應及時進行支擋或構造防護。 3邊坡工程的設計前,應進行詳細的工程地質勘察,并應對邊坡的穩(wěn)定性作出準確的評價;對周圍環(huán)境的危害性作出預測;對巖石邊坡的結構面調查清楚,指出主要結構面的所在位置;提供邊坡設計所需要的各項參數。 4邊坡的支擋結構應進行排水設計。對于可以向坡外排水的支擋結構,應在支擋結構上設置排水孔。排水孔應沿著橫豎兩個方向設置,其間距應取 23m,排水孔外斜坡度宜為 5,孔眼尺寸不宜小于 100mm。支擋結構后面應做好濾水層,必要時應作排不暗溝。支擋結構后面有山坡時,應在坡腳處設置截水溝。對于不能向坡處排水的邊坡,應在支擋結構后面設置排水暗溝。 5支擋結構后面的填土,應
32、選擇透水性強的填料。當采用粘性土作填料時,宜摻入適量的碎石。在季節(jié)性凍土地區(qū),應選擇爐渣,碎石、粗砂等非凍脹性填料。 6.6.2在山坡整體穩(wěn)定的條件下,土質邊坡的開挖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邊坡的坡度允許值,應根據當地經驗,參照同類土層的穩(wěn)定坡度確定。當土質良好且均勻,無不良地質現象,地下水不豐富時,可按表 6.6.2 確定。 表 6.6.2 土質邊坡坡度允許值土的類型密實度或狀態(tài)坡度允許值(高寬比)坡高在 5m 以內坡高為 510m碎石土密實中密稍密1:0.351:0.501:0.501:0.751:0.751:
33、1.001:0.501:0.751:0.751:1.001:1.001:1.25粘性土堅硬硬塑1:0.751:1.001:1.001:1.251:1.001:1.251:1.251:1.50注:1表中碎石土的充填物為堅硬或硬塑狀態(tài)的粘性土; 2對于砂土或充填物為砂土的碎石土,其邊坡坡度允許值均按自然休止角確定。 2土質邊坡開挖時,應采取排水措施,邊坡的頂部應設置截水溝。在任何情況下不允許在坡腳及坡面上積水。 3邊坡開挖時,應由上往下開挖,依次進行。棄土應分散處理,不得將棄土堆置在坡頂及坡面上。當必須在坡頂或坡面上設置棄土轉運站時,應進行坡體穩(wěn)定性驗算,嚴格控制堆棧的土方量。 4邊坡開挖后,應立
34、即對邊坡進行防護處理。 6.6.3邊坡支擋土壓力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計算支擋結構的土壓力時,可按主動土壓力計算; 2邊坡工程主動土壓力應按下式進行計算:(6.6.3-1)式中Ea主動土壓力; c主動土壓力增大系數,土坡高度小于 5m 時宜取 1.0;高度為 58m 時宜取 1.1;高度大于 8m 時宜取 1.2; 填土的重度; h擋土結構的高度; a主動土壓力系數,按本規(guī)范附錄 L 確定。 當填土為無粘性土時,主動土壓力系數可按庫倫土壓力理論確定。當支結構滿足朗肯條件時,主動土壓力系數可按朗肯土壓力理論確定。粘性土或粉土的主動土的壓力也可采用楔體試算法圖解求得。 圖 6.6.3有限填土土壓
35、力計算示意3當支擋結構緣有較陡峻的穩(wěn)定巖石坡面,巖坡的坡角 (45°/2)時(圖 6.6.3),應按有限范圍填土計算土壓力,取巖石坡面為破裂面。根據穩(wěn)定巖石坡面與填土間的摩擦角按下式計算主動土壓力系數: 式中穩(wěn)定巖石坡面與填土間的傾角; r穩(wěn)定巖石坡面與填土間的摩擦角,根據試驗確定。當無試驗資料時,可取 r0.33k,k 為填土的內摩擦角標準值。 6.6.4重力式擋土墻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 1重力式擋土墻適用于高度小于 6m、地層穩(wěn)定、開挖土石方時不會危及相鄰建筑物安全的地段。 2重力式擋土墻可在基底設置逆坡。對于土質地基,基底逆坡坡度不宜大于 1:10;對于巖質地基,基底逆坡坡度不
36、宜大于 1:5。3場地擋土墻的墻頂寬度不宜小于 400mm;混凝土擋土墻的墻頂寬度不宜小于 200mm。4重力式擋墻的基礎埋置深度,應根據地基承載力、水流沖刷、巖石裂隙發(fā)育及風化程度等因素進行確定。在特強凍脹、強凍脹地區(qū)應考慮凍脹的影響。在土質地基中,基礎埋置深度不宜小于 0.3m。5重力式擋土墻應每間隔 1020m 設置一道縮縫。當地基有變化時宜加設沉降縫。在擋土結構的拐角處,應采取加強的構造措施。 6.6.5擋土墻的穩(wěn)定性驗算應符合下列要求(圖 6.6.5-1): 圖 6.6.5-1有限填土土壓力計算示意8.5 樁基礎8.5.1本節(jié)包括混凝土預制樁和混凝土灌注樁低樁承臺基礎。按
37、樁的性狀和豎向受力情況可分為摩擦型樁和端承型樁。摩擦型樁的樁頂豎向荷載主要由樁側阻力承受;端承型樁的樁頂豎向荷載主要由樁端阻力承受。8.5.2樁和樁基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 1摩擦型樁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樁身直徑的 3 倍;擴底灌注樁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擴底直徑的 1.5 倍,但擴底直徑大于 2m 時,樁端凈距不宜小于 1m。在確定樁距時尚應考慮施工工藝中擠土等效應對鄰近樁的影響。 2擴底灌注樁的擴底直徑,不應大于樁身直徑的 3 倍。 3樁底進入持力層的深度,根據地質條件、荷載及施工工藝確定,宜為樁身直徑的 13 倍。在確定樁底進入持力層深度時,尚應考慮特殊土、巖溶以及震陷液化等影響。嵌巖灌注樁周邊
38、嵌入完整和較完整的未風化、微風化、中風化硬質巖體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 0.5m。 4布置樁位時宜使樁基承載力合力點與豎向永久荷載合力作用點重合。 5預制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 C30;灌注樁不應低于 C20;預應力樁不應低于 C40。 6樁的主筋應經計算確定。打入式預制樁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 0.8;靜壓預制樁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 0.6;灌注樁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 0.20.65(小直徑樁取大值)。 8.5.9樁身混凝土強度應滿足樁的承載力設計要求。計算中應按樁的類型和成樁工藝的不同將混凝土的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乘以工作條件系數 c,樁身強度應符合下式要求: 樁軸心受壓時QApfcc(8.5
39、.9) 式中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按現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取值; Q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單樁豎向力設計值;Ap樁身橫截面積;c工作條件系數,預制樁取 0.75,灌注樁取 0.60.7(水下灌注樁或長樁時用低值)。9基坑基礎附錄 R 樁基礎最終沉降量計算R.0.1樁基礎最終沉降量的計算采用單向壓縮分層總和法:(R.0.1)式中s樁基最終計算沉降量(mm);m樁端平面以下壓縮層范圍內土層總數; Esj,i樁端平面下第 j 層土第 i 個分層在自重應力至自重應力加附加應力作用段的壓縮模量(MPa); nj樁端平面下第 j 層土的計算分層數; hj,i樁端平面下第
40、j 層土的第 i 個分層厚度(m); j,i樁端平面下第 j 層土第 i 個分層的豎向附加應力(kPa)。可分別按本附錄 R.0.2 或 R.0.4 的規(guī)定計算。 P樁基沉降計算經驗系數,各地區(qū)應根據當地的工程實測資料統計對比確定。R.0.2采用實體深基礎計算樁基礎最終沉降量時,采用單向壓縮分層總和法按本規(guī)范第 5.3.5 條至第 5.3.8 條有關的公式計算。R.0.3本規(guī)范(5.3.5)公式中附加壓力計算,應為樁底平面處的附加壓力,實體基礎的支承面積可按圖 R.0.3 采用。實體深基礎樁基沉降計算經驗系數 P 應根據地區(qū)樁基礎沉降觀測資料及經驗統計確定。在不具備條件時,P 值可按表 R.0
41、.3 選用。表 R.0.3實體深基礎計算樁基沉降經驗系數 PEs (MPa)Es1515Es3030Es40P0.50.40.3圖 R.0.3實體深基礎的底面積R.0.4R.0.5采用明德林應力公式計算樁基礎最終沉降量時,豎向荷載準永久組合作用下附加荷載的樁端阻力比 和樁基沉降計算經驗系數 P 應根據當地工程的實測資料統計確定。用詞和用語說明1為了便于在執(zhí)行本規(guī)范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
42、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宜”或“可”;反面詞采用“不宜”。2條文中指定應按其他有關標準、規(guī)范執(zhí)行時,寫法為:“應符合的規(guī)定”或“應按執(zhí)行”。非必須按所指定的標準、規(guī)范或其他規(guī)定執(zhí)行時,寫法為“應參照執(zhí)行”。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第一章 總則 第101條 為使我國的排水工程設計,符合國家的方針,政策、法令,達到防止水污染,改善和保護環(huán)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要求,特制訂本規(guī)范。 第102條 本規(guī)范適用于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城鎮(zhèn)、工業(yè)企業(yè)及居住區(qū)的永久性的室外排水
43、工程設計。 第103條 排水工程設計應以批準的當地城鎮(zhèn)(地區(qū))總體規(guī)劃和排水工程總體規(guī)劃為主要依據,從全局出發(fā),根據規(guī)劃年限、工程規(guī)模、經濟效益、環(huán)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正確處埋城鎮(zhèn)、工業(yè)與農業(yè)之間,集中與分散、處理與利用、近期與遠期的關系。通過全面論證,做到確能保護環(huán)境,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安全適用。 第104條 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選擇,應根據城鎮(zhèn)和工業(yè)企業(yè)規(guī)劃、當地降雨情況和排放標準,原有排水設施,污水處理和利用情況、地形和水體等條件,綜合考慮確定。同一城鎮(zhèn)的不同地區(qū)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新建地區(qū)的排水系統
44、宜采用分流制。 第105條 排水系統設計應綜合考慮下列因素: 一、與鄰近區(qū)域內的污水與污泥處理和處置協調。 二、綜合利用或合理處置污水和污泥。 三、與鄰近區(qū)域及區(qū)域內給水系統、洪水和雨水的排除系統協調。 四、接納工業(yè)廢水并進行集中處理和處置的可能性。 五、適當改造原有排水工程設施,充分發(fā)揮其工程效能。 第106條 工業(yè)廢水接入城鎮(zhèn)排
45、水系統的水質,不應影響城鎮(zhèn)排水管渠和污水廠等的正常運行;不應對養(yǎng)護管理人員造成危害;不應影響處理后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且其水質應按有關標準執(zhí)行。 第107條 工業(yè)廢水管道接入城鎮(zhèn)排水系統時,必須按廢水水質接入相應的城鎮(zhèn)排水管道,污水管道宜盡量減少出口,在接入城鎮(zhèn)排水管道前宜設置檢測設施。 第108條 排水工程設計應在不斷總結科研和生產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積極采用經過鑒定的、行之有效的新技術、新工藝、 新材料、新設備。 第109條 排水工程設備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應根據管理的需要
46、,設備器材的質量和供應情況,結合當地具體條件通過全面的技術經濟比較確定,對操作繁重、影響安全、危害健康的主要工藝,應首先采用機械化和自動化設備。 第1 010條 排水工程的設計,除應按本規(guī)范執(zhí)行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規(guī)范和規(guī)定。 第1011條 在地震、濕陷性黃土、膨脹土、多年凍土以及其它特殊地區(qū)設計排水工程時,尚應符合現行的有關專門規(guī)范的規(guī)定。 第二章 排水量 第一節(jié) 生活污水量和工業(yè)廢水量 第21
47、1條 層民生活污水定額和綜合生活污水定額應根據當地采用的用水定額,結合建筑內部給排水設施水平和排水系統普及程度等因素確定,可按當地用水定額的8090采用。 第2 12條 生活污水量總變化系數宜按表212采用。 第213條 工業(yè)企業(yè)內生活污水量、淋浴污水量的確定,應與國家現行的<<室外給水設計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協調。 第214條 工業(yè)企業(yè)的工業(yè)廢水量及其總變化系數應很據工藝特點確定,并與國家現行的工業(yè)用水量有關規(guī)定協調。 第
48、215條 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qū),宜適當考慮地下水滲入量。 第二節(jié) 雨水量 第221條 雨水設計流量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 Q 雨水設計流量(Ls); q 設計暴雨強度(Ls·ha); 徑流系數; F 匯水面積ha)。 注:當有生產廢水排入雨水管道時,應將其水量計算在內。 第222條 徑
49、流系數可按表2.2.2-1采用,匯水面積的平均徑流系數按地面種類加權平均計算;區(qū)域的綜合徑流系數,可按表2.2.2-2采用。 第223條 設計暴雨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 q 設計暴雨強度(Ls·ha); t 降雨歷時(min) ; P 設計重現期(a); A1, C, n, b 參數,根據統計方法進行計算確定。在具有十年以上自動雨量記錄的地區(qū),暴雨強度公式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一的有關規(guī)定編制。 &
50、#160; 注:在自動雨量記錄不足十年的地區(qū),可參照附近氣象條件相似地區(qū)的資料采用。 第224條 雨水管渠設計重現期,應根據匯水地區(qū)性質(廣場、干道、廠區(qū)、居住區(qū))、地形特點和氣象特點等因素確定。 在同一排水系統中可采用同一重現期或不同重現期。重現期一般選用053a,重要干道、重要地區(qū)或短期積水即能引起較嚴重后果的地區(qū),一般選用25a,并應與道路設計協調。 注:特別重要地區(qū)和次要地區(qū)可酌情增減。 第225條 雨水管渠的設計降雨歷時,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51、60; 式中 t 降雨歷時(min); t1 地面集水時間(min),視距離長短、地形坡度和地面鋪蓋情況而定,一般采用515min; m 折減系數,暗管折減系數m=2,明渠折減系數ml.2; t2 管渠內雨水流行時間(min)。 注:在陡坡地區(qū),采用暗管時折減系數m1.22。 第三節(jié) 合流水量 第2 31條 合流管道的總設計流量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
52、#160; 式中 Qz 總設計流量(Ls); Qs 設計生活污水量(Ls); Qg 設計工業(yè)廢水量(Ls); Qy 設計雨水量(Ls); Qh 溢流井以前的旱流污水量(Ls)。 第232條 溢流井以后管段的流量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 溢流井以后管段流量(Ls); n。 截流倍數,即開始溢流時所截
53、留的雨水量與旱流污水量之比; 溢流井以后匯水面積的設計雨水量(Ls); 溢流井以后的旱流污水量(Ls)。 第2 33條 截流倍數n。應根據旱流污水的水質和水量及其總變化系數、水體衛(wèi)生要求、水文、氣象條件等因素經計算確定,一般采用15。 第2. 34條 合流管道的雨水設計重現期可適當高于同一情況下的雨水管道設計重現期。 第三章 排水管渠及其附屬構筑物
54、 第一節(jié) 一般規(guī)定 第3 11條 排水管渠系統應根據城市規(guī)劃和建設情況統一布置,分期建設。排水管渠應按遠期水量設計。 第312條 管渠平面位置和高程,應根據地形、道路建筑情況、土質、地下水位以及原有的和規(guī)劃的地下設施、施工條件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 第313條 管渠及其附屬構筑物、管道接口和基礎的材料, 應根據排水水質、水溫,冰凍情況、斷面尺寸、管內外所受壓力、 土質、地下水位、地下水侵蝕性和施工條件等因素進行選擇,并應盡量就地取材。 第3 14
55、條 輸送腐蝕性污水的管渠必須采用耐腐蝕材料,其接口及附屬構筑物必須采取相應的防腐蝕措施。 第315條 當輸送易造成管內沉析的污水時,管渠形式和斷面的確定,必須考慮維護檢修的方便。 第316條 廠區(qū)內的生產污水,應根據其不同的回收、利用和處理方法設置專用的污水管道,經常受有害物質污染的場地的雨水,應經預處理后接人相應的污水管道。 第317條 雨水管道、合流管道的設計,應盡量考慮自流排出。計算水體水位時,應同時考慮現有的和規(guī)劃的水庫等水利設施引起的水位變化情況。當受水體水位頂托時,應根
56、據地區(qū)重要性和積水所造成的后果,設置潮門、閘門或泵站等設施。 第318條 設計雨水管渠時,可結合城市規(guī)劃,考慮利用湖泊、池塘調蓄雨水。 第319條 污水管渠系統上應設置事故排出口。 第3110條 雨水管道系統之間或合流管道系統之間??筛鶕枰O置連通管。必要時可在連通管處設置閘槽或閘門,連通管及附設閘井應考慮維護管理的方便。 第3 111條 設計污水管渠時,對每一獨立系統或設置泵站的管道,宜在總出口處設置計量設施。
57、160; 第二節(jié) 水力計算 第321條 排水管渠的流速,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 v 流速(ms); R 水力半徑(m); I 水力坡降; n 粗糙系數。 第3. 22條 管渠粗糙系數宜按表322采用。 第323條 排水管渠的最大設計充滿度和超高,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 污水管道應按不
58、滿流計算,其最大設計充滿度應按表323采用。 二、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應按滿流計算。 注:在計算污水管道充滿度時,不包括沐浴或短時間內突然增加的污水量,但當管徑小于或等于300mm時,應按滿流復核。 三、明渠超高不得小于02m。 第3 24條 排水管道的最大設計流速,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 金屬管道為 10 m/s; 二、 非
59、金屬管道為 5 m/s。 第325條 排水明渠的最大設計流速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 當水流深度為0410m時,宜按表325采用。 二、當水流深度在0410m范圍以外時,表3.2.5所列最大設計流速應乘以下列系數: h0.4m時 系數=085; 1.0h2.0m時 系數=125; h2.0m時 系數= 1.40. 注:h為水流深度。 第326條 排水管渠的最小設計流速,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污水管道在設計充滿度下為06ms 。 注:含有金屬、礦物固體或重油雜質的生產污水管道,其最小設計流速宜適當加大。 二、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在滿流時為0.75ms 。 三、明渠為0.4 m/s 。 注:當起點污水管段中的流速不能滿足以上規(guī)定時,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329 條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浙江省紹興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
- 《計算語言學概論》課件
- 體癬的臨床護理
- 《試乘試駕培訓》課件
- 2021年連鎖包點行業(yè)巴比食品分析報告
- 皮膚松弛的臨床護理
- JJF(陜) 074-2021 應變控制式直剪儀校準規(guī)范
- 《計數器和寄存器》課件
- 個人職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方向計劃
- 班主任的班級學習目標計劃
- 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技術規(guī)程
- 加工合同模板
- 高爾夫文化與禮儀慕課測驗作業(yè)答案
- 中藥治療高血壓的臨床論文(共3篇)
- 反彎點修正表,不用翻書了
- (完整版)認知功能成套測驗操作手冊
- 最新快遞公司勞動合同模板
- [高一政史地]關于紹興老地名的研究性學習結題報告
- 氣站安全隱患排查表
- 110kV線路工程鐵塔組立施工方案(完整版)
- 現代機械工程圖學題典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