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線公路災害防治試點工程技術指南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4/e7816105-2207-406e-95ba-85991825f53b/e7816105-2207-406e-95ba-85991825f53b1.gif)
![干線公路災害防治試點工程技術指南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4/e7816105-2207-406e-95ba-85991825f53b/e7816105-2207-406e-95ba-85991825f53b2.gif)
![干線公路災害防治試點工程技術指南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4/e7816105-2207-406e-95ba-85991825f53b/e7816105-2207-406e-95ba-85991825f53b3.gif)
![干線公路災害防治試點工程技術指南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4/e7816105-2207-406e-95ba-85991825f53b/e7816105-2207-406e-95ba-85991825f53b4.gif)
![干線公路災害防治試點工程技術指南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4/e7816105-2207-406e-95ba-85991825f53b/e7816105-2207-406e-95ba-85991825f53b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干線公路災害防治試點工程技 術 指 南(試行)目 錄1 總 則 22 災害調查和評估 22.1 泥石流和水毀 32.2 路基病害 63 防治工程設計 93.1 水毀防治工程 93.2 泥石流防治工程133.3 路基病害防治工程144 施工 175 工程驗收 186 效果評估和總結 19附錄 泥石流相關計算方法 201 總 則1.1 為提高公路抗災能力,指導干線公路災害防治工程試點工作的實施,特制定本技術指南。1.2 公路災害防治工程是通過增設和完善公路的災害防護設施為重點,對公路邊坡、路基、橋梁構造物和排(防)水設施進行綜合整治,以提高公路抗災能力的專項工程。1.3 公路災害防治試點工程的實施
2、應按照“安全、耐久、節(jié)約、和諧”的原則,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方針,對公路災害防治工程采取綜合措施進行整治。鼓勵技術創(chuàng)新和采用經過論證的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1.4 通過實施公路災害防治試點工程,提高試點路段的抗災能力、通行能力和行車安全水平,探索總結適合我國國情的公路災害防治工程技術措施和組織實施方法,為全面實施積累經驗。1.5 本指南適用于干線公路災害防治試點工程的實施。1.6 干線公路災害防治試點工程的實施,除應符合本指南外,還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 災害調查和評估2.1 泥石流和水毀2.1.1水毀調查與評估,必須進行水毀形成條件調查,通過現場勘察認識所
3、在河段的類型及河床變形、地質構造等特點,再結合災害工程特點,研究水毀的原因。水毀和泥石流都具有沖擊、侵蝕、攜帶、淤積等破壞能力,但形成機理和流體性質完全不同。2.1.2洪水與暴雨時空關系密切,以重復發(fā)生、夜間多發(fā)為特征。其危害的方式包括沖刷、侵蝕、沖擊、淤積、淹沒、漫流改道為主,具有突發(fā)、集中、歷程短、成災快的特點。調查評估的重點是洪水發(fā)生的時間、歷程、流量、頻率等。2.1.3洪水調查的內容和方法見表2.1.3。表2.1.3 洪水調查的內容和方法項 目調查內容調查方法形成條件氣候水文調查分析流域的年平均氣溫和年、季、月降水量,研究最大日降雨量、暴雨強度和引起洪水的天氣過程。收集氣象臺、站觀測資
4、料,必要時現場觀測并進行相關分析。流域特征量測流域面積和形狀,調查地形特點、土壤、植被和溝床物質構成,勘測溝道地形和縱橫斷面。收集既有資料,或實地勘察和測量洪水特征行洪時程洪水暴發(fā)的時間、最高水位及其持續(xù)時間、漲落過程訪問當地居民、目擊者洪水痕跡調查洪水留下的泥痕、水記或人工刻記,以及其他一切可以表明最高洪水位的證據現場調查和量測災情調查災害發(fā)生的時間和區(qū)域、災害的類型和損失程度,工程修復難易程度。實地勘測2.1.4洪水流量計算根據實地條件采用比降法、急灘法或卡口法。河道順直、溝床穩(wěn)定、縱坡和糙率一致的河段,可采用滿寧公式計算;由穩(wěn)定流變?yōu)榧绷鞯臏洗部v坡變化的河段,可采用急灘法計算;河道變窄的
5、峽谷河段,可采用卡口法計算。2.1.5設防洪峰流量計算,有可靠暴雨和水文資料情況下,根據統計分析確定;沒有可靠資料情況下,可利用鄰近地區(qū)資料移植分析計算。在山區(qū)條件下,推算小概率洪水的可靠性較差。對于頻繁發(fā)生洪水災害的重災區(qū),可能的最大洪水推薦采用暴雨放大、移植或疊加的方法預測最大洪水。2.1.6泥石流暴發(fā)突然,速度快,歷時短,破壞力大,能將大量固體物質沖出山外,對路基、橋涵、隧道及其附屬構造物堵塞、淤理、沖刷、撞出,造成直接破壞;也可淤塞河道,迫使水流改道,沖毀公路。2.1.7泥石流活動以突發(fā)性、周期性、群發(fā)性和差異性為特征。其危害方式以淤積掩埋、沖擊沖毀、阻塞水流淹沒、進而潰決沖刷等為主,
6、具有數量多、分布廣、頻繁發(fā)生、重復成災、類型多、差別大等特點。調查評估的重點是泥石流形成背景、活動規(guī)律和沖淤特點。調查的內容和方法見表2.1.7。表2.1.7 泥石流調查的內容和方法項 目調查內容調查方法形成條件溝谷地貌溝谷位置和形態(tài)、流域面積、谷坡坡度、溝谷長度和比降等收集或實測地形圖、量測坡度和面積地質背景地質構造、地層巖性、新構造運動和地震活動、地下水活動現場調查測繪氣象水文主要調查與泥石流形成和防治有關的溫度、降水和其他形式的供水條件主要通過查閱氣象資料進行相關推算。必要時進行小流域氣象觀測。土壤植被土壤類型、厚度和適生性,植物種類和層次結構、覆蓋率等實地調查侵蝕特征主要調查溝谷內滑坡
7、、崩塌、坡面沖刷、沖床沖蝕等現象的發(fā)育情況及其與泥石流的關系現場調查物質供應泥石流溝谷中松散物質貯量和供應方式,按活動滑坡體積、坡面松散物質、溝床松散物質、泥石流堆積物四種類型量測計算調查為主,必要時實地測量和勘探?;顒犹卣骰顒託v史調查核實歷次泥石流活動時間發(fā)生的日期、持續(xù)時間、規(guī)模、危害,以及當時的降雨和地震等情況調查訪問、堆積形態(tài)鑒定、泥石流痕跡勘查活動現狀近期活動特點、暴發(fā)頻率、規(guī)模、破壞能力、誘發(fā)因素、激發(fā)雨量等查閱災情記錄和有關部門檔案流體性質確定泥石流的物質組成和流體性質,即區(qū)分泥流、泥石流和水石流。調查訪問泥石流發(fā)生時情況,或根據泥痕的顏色與稠度、堆積物顆粒組成與水固物質比例反分
8、析運動特征確定泥石流流速、流量、龍頭高度 痕跡調查和模擬計算堆積特征堆積扇形態(tài)、堆積物組成、淤積速度、停淤坡度、沖淤特征、搬運能力和破壞能力實地測量和勘探災情調查泥石流危害對象、災害規(guī)模、災后修復難易程度、成災規(guī)律和發(fā)展趨勢等實地勘測2.1.8泥石流災害分析與評估的內容包括:(1) 分析泥石流形成條件和激發(fā)因素,確定泥石流暴發(fā)的臨界條件;(2) 研究泥石流的活動歷史、物質補給條件和發(fā)展趨勢;(3) 分析泥石流物質組成、流動特征、沖淤特征和沖擊搬運能力,確定泥石流堆積位置、規(guī)模、淤積速度、停淤坡度,以及泥石流危害方式;(4) 確定泥石流的流速、流量、沖擊力和容重等計算參數;(5) 提出泥石流防治
9、措施。2.1.9泥石流沖擊力根據不同對象的建筑物分別按流體整體沖壓力和單個塊體沖擊力測算。測算方法可參照附錄。2.1.10泥石流流速測算采用附錄中經驗公式計算。2.1.11泥石流流量計算有形態(tài)法和配方法。一次泥石流過程總流量可通過實測法和推算法取得。實測法精度高,但不容易做到。推算法只是一個粗略的估算,大約為當次泥石流最大流量與過程歷時乘積的1/4。2.1.12公路抗災能力調查和評估的內容和標準如表2.1.12。表2.1.12 公路抗災能力調查內容和評估標準項 目調查內容和評估標準路 基堅實、穩(wěn)定,高度達設計計算標高。 邊 坡邊坡穩(wěn)定、平順、無沖溝;邊坡坡度符合規(guī)定,有良好的防護加固工程。排水
10、設施邊溝、截水溝、排水溝完善,縱坡適度,無淤塞,水流暢通。支擋工程支擋結構物布設合理、齊全,完整無損壞,泄水孔無堵塞。防沖刷工程防護結構物布設合理、齊全、完整,無損壞,基礎防沖刷符合要求。2.1.13水毀災害調查的內容包括:(1)水毀形式、位置、規(guī)模、數量、發(fā)生的時間;(2)水毀災害位置的地形、地質條件;(3)水毀災害的性質、形成原因和工程防護情況;(4)水毀危害的歷史和現狀。2.1.14水毀的形式包括:(1)路基淹沒和淤埋;(2)路基沖刷和沖蝕;(3)橋涵淤塞;(4)橋涵基礎沖刷;(5)橋涵被毀等。2.1.15造成水毀的原因一般可分為:(1)公路高程過低、過度壓縮河道、排水設施不完善或被淤塞
11、,造成暴雨徑流或特大洪水淹沒和沖刷;(2)河道行洪條件和水情變化導致洪水超過設計流量和水位;(3)河灣凹岸沖刷和對岸挑流的頂沖; (4)峽谷或壓縮河道形成的急流沖刷;(5)游蕩河槽造成的沖刷和沖擊;(6)泥石流沖擊和淤積;(7)淤積造成橋涵阻塞以及由此引起的淹沒和沖蝕;(8)橋梁壅水高度過高或大量漂浮物摧毀橋梁上部結構。2.2路基病害2.2.1路基病害調查的目的是判定災害的性質、規(guī)模和危害程度,包括成災條件調查和災害調查。2.2.2成災條件調查的內容包括:(1)氣象和水文資料調查,主要是年降雨量的分配特征、最大降雨量和暴雨強度、相關河流的水文資料,以及與災害形成有關的水文和降雨特征;(2)邊坡
12、所處的地形、植被和地表徑流情況;(3)當地地震烈度和活動頻率;(4)組成坡體的巖土結構及其工程性質、與地質構造的關系(是否在斷裂及其影響帶內)、軟弱結構面性質及其與坡面的組合關系;(5)當地斜坡病害的發(fā)育情況。2.2.3邊坡災害調查的內容包括:(1)災害類型、位置、規(guī)模和數量;(2)邊坡巖土結構和地下水活動情況;(3)災害形成的原因和危害程度;(4)災害的現狀和發(fā)展趨勢。2.2.4邊坡的穩(wěn)定性和變形破壞模式取決于組成坡體的巖土結構和坡率,受地下水活動影響。邊坡巖土結構類型可參照表2.2.4分類。表2.2.4 邊坡坡體結構類型類 型巖土結構特點穩(wěn)定性控制因素均質粘性土邊坡整個坡體由均質的粘性土構
13、成,沒貫通性的結構面。土體強度和坡率。層狀松散土邊坡坡體由不同類型的松散土層構成,控制性結構面是沉積層面。土體強度和沉積層面產狀與坡面的組合關系二元結構的邊坡坡體由巖層及其上覆的松散堆積層構成,控制性結構面是巖土分界面和沉積層面。土體強度和沉積層面產狀與坡面的組合關系風化巖石邊坡坡體由風化巖石構成,控制性結構面是構造裂面合風化程度不同的界面。有時沒有明顯界面。土體強度和沉積層面產狀與坡面的組合關系巖石邊坡坡體由巖石構成,控制性結構面時構造破裂面和沉積層面。結構面產狀與坡面的組合關系破碎巖石邊坡坡體由破碎程度很高的巖石構成,呈鑲嵌碎石狀散體結構,分不出優(yōu)勢結構面。整體強度,實際上是碎石之間的摩擦
14、系數。2.2.5穩(wěn)定性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地質條件分析和穩(wěn)定系數計算。一般的邊坡穩(wěn)定計算可采用傳統的靜力極限平衡方法,包括庫倫土壓力計算、朗金土壓力計算,以及滑動穩(wěn)定性計算的圓弧法、傳遞系數法等。特殊復雜的邊坡穩(wěn)定分析計算可采用有限元方法。無論采用何種計算方法,都必須以地質結構分析為基礎,確定分析計算的力學模型和邊界條件。2.2.6邊坡失穩(wěn)破壞的主要類型包括崩塌、坍塌和滑坡。由于他們的變形破壞機理不同,防治的對策和方法也有區(qū)別。表2.2.6列出了三者的區(qū)別。表2.2.6 邊坡失穩(wěn)破壞類型破壞類型變形破壞特點破壞邊界崩塌以陡坡上部巖土體的拉張破壞為主,表現為傾倒和倒塌變形。一般為陡立的構造或卸荷裂面
15、?;卵刂瑒用娴募羟衅茐模憩F為整體的滑動。剪出口高懸于半坡時會解體,容易與坍塌混淆。有統一的滑動面,有時會因為地形或其它條件改變而變化。坍塌因自重應力超過巖土體強度而產生張剪性破壞。由坡頂向遠處逐漸產生破裂面。自重應力和巖土體強度能夠維持平衡的最深裂面。2.2.7以硬質巖石為主的邊坡,注意區(qū)別崩塌與滑坡。根據結構面的產狀和組合分析是否存在一組足以發(fā)育成主滑帶的貫通性緩傾結構面。主導性結構面陡于45°,被結構面切割的巖塊呈上大下小的楔形,多數為崩塌破壞?;碌闹骰鎰t依附于向臨空面緩傾并且與后緣裂縫貫通的結構面。2.2.8以松軟巖土為主的山坡,則要分辨坍塌與滑坡。松軟巖土邊坡坍塌時
16、,在坡頂形成密集、直立或向臨空面傾倒的裂縫,含水多的部分先塌落。盡管有時成片塌落,但也有先后之分。松軟巖土山坡在滑動時,雖然前部也有坍塌現象,但總體上仍是一沿著下伏的滑帶滑動。也可能有結構面將滑體分開,但有一組橫貫山坡的后緣裂縫。2.2.9邊坡坡面病害主要是坡面侵蝕、剝落和滾石。坡面侵蝕是指松軟巖土因表面徑流沖蝕形成沖溝,可發(fā)展成坍塌。剝落是坡面巖土因風化、脹縮等原因形成的碎落。滾石是邊坡上部的孤立塊石、松動的節(jié)理化巖塊滾落。2.2.10除了上邊坡失穩(wěn)之外,路基失穩(wěn)變形有三種類型:路基隨地基變形、路基滑移、路基滑坍。路基失穩(wěn)變形調查的內容包括:產生的位置、規(guī)模、形狀和變形痕跡,以及發(fā)生時的氣候
17、和水文地質條件。2.2.11路基的變形破壞是在長時期內逐漸發(fā)展,在偶然因素作用下表現為突然滑動或崩坍。引起路基變形破壞成因是多方面的,不同成因的路基變形特征不同(見表2.2.11)。表2.2.11 路基變形破壞的類型破壞類型形成原因變性特征隨地基變形滑坡上的路基隨滑坡變形發(fā)生整體下沉或橫向位移,因滑坡活動引起山坡滑動變形范圍不受公路輪廓限制陡坡路基的填土重量形成的附加荷載使覆蓋層沿基巖頂面滑動滑動變形范圍的上山側多以路基輪廓為限埋藏溝谷中的堆積物因地下水出口被堵塞或者上坡排水不暢發(fā)生滑動山坡變形范圍多為長條形,地基中地下水豐富路基滑移陡坡上的路基沿原地面滑移,多由于填筑時清表不徹底,或者上山排
18、水不暢所致路基沉陷和橫向位移,與相鄰正常路基之間形成截然變形半天半挖路基的填方部分發(fā)生滑移變形,多因為挖方切斷地下含水層,且排水不暢表現為縱向的開裂和外側沉降,下側坡腳隆起。路基滑坍路基本身發(fā)生破壞,破裂面在路基內部,多數路基土中含水量較大。路肩裂縫和滑塌,一般規(guī)模較小沿河路基因沖刷發(fā)生塌方路基整體流失或者路基外側的塌方缺口涵洞堵塞或排水不暢造成路基被沖毀路基缺口,多為崩解破壞3 防治工程設計3.1水毀防治工程3.1.1水毀防治工程設計按照“順勢、挫鋒、調向、穩(wěn)流”的原則。首先順應洪水流勢,通暢泄洪;然后利用防護工程逐漸消耗洪水動能,改變沖刷水流方向,最終使洪水平穩(wěn)地流向下游。力求做到盡量保留
19、河流天然狀態(tài),既提高了公路抗災能力,又做到與河流等環(huán)境相協調。3.1.2山區(qū)河流,地形地質多變,水情復雜。要區(qū)別具體河段的河勢演化特征和水流特點,經過調查、計算分析后制定相應的防治對策和工程設計,切忌盲目套用已有工程設計、盲目加大工程尺寸的辦法或單憑經驗辦事的做法,以免陷入重復水毀的困擾。表3.1.2是主要水毀防治對策,可供參考。表3.1.2 主要公路水毀類型和防治對策水毀類型防治對策河灣凹岸、游蕩水流逼岸和對岸挑流沖刷峽谷河灣采用擋土墻、砌石護坡配合護坦防護;開闊游蕩性河段采用護坡配合護坦、順壩及漫水短丁壩防護。峽谷和壓縮河道的急流沖刷采用擋土墻、護坡配合護坦等岸坡直接防護為宜,不應用丁壩擠
20、壓水流,以免引起對岸垮塌形成挑流加重本岸沖刷。沖刷深度按一般沖刷計算,但要注意對岸挑流或其他水流作用。淹沒和沖蝕提高公路高程或擴大過流斷面、完善排水設施。提高公路高程有困難時,要硬化路肩或修建防水墻。橋梁墩臺及引道沖刷設置適當的調治導流和防護工程壅水過高或漂浮物堵塞、摧毀橋梁重建橋梁,加大過流凈空。行洪條件惡化造成梁基礎和路基沖刷加強河道協調管理,加固地基和基礎并采用護坦或沉排等防沖刷措施。涵洞沖毀或堵塞,及由此引起路基沖斷處理好涵洞的位置、進出口與相關排水設施的關系,清除淤積堵塞、加固涵洞或擴大過流凈空。3.1.3公路工程中與水流相關的所有防護工程,都是預防水毀的措施,包括流域治理、排導設施
21、等所謂治理水害的工程。治理水害造成的路基滑塌、橋涵損壞等具體災害形式,依受害和受損的工程種類,可歸于各類修復工程。3.1.4加強日常養(yǎng)護管理,清疏各類排水系統、修復加固各類構造物、及時檢修防洪設施,是預防水毀的有效措施。3.1.5沖刷防護的結構型式很多,根據防護型式的水流結構和機理分為直接防護和間接防護兩類。直接防護是直接加固坡腳或基礎,提高其抗沖刷的能力,而修建的附著在邊坡坡面、坡腳及基礎上的工程設施,有護坡(護面墻)、擋土墻、護坦式基礎、石籠、拋石、混凝土預制板、土工織物等;間接防護是指以修筑丁壩、順壩等工程或河道整治(疏浚、理順、改道),改變河道水流結構,使水流偏離被防護的河岸,墩臺或將
22、沖刷段變成淤積段,達到防護目的。3.1.6河灣凹岸沖刷防護的范圍,可按進口斷面凸岸切線與凹岸交點向上游移動一個槽寬為起點;出口斷面下游直段還必須有1.5至2.0倍槽寬的防護長度(如圖3.1.6所示)。圖3.1.6 河灣防護工程布置示意圖3.1.7河灣凹岸防護工程基礎沖刷深度按下式計算:式中:h 平均水深(m);B 河灣進口水面寬度(m);Rc 河槽中線半徑(m)。3.1.8河灣堤段洪水淹沒線以下的松散堆積土質路基邊坡原則上都應該設置防沖刷工程。3.1.9陡傾的巖石地基應該鑿孔預埋鋼筋,使基礎與地基連成一體。卵石河床上的護岸工程,應該與護坦相配合。砂質河床上的護岸工程可采用鐵絲石籠、預制混凝土沉
23、排等柔性護基工程。圖3.1.9 不同河床的護岸工程護基形式3.1.10沿河的浸水擋土墻,不宜采用陡胸坡的斷面形式。因為此處水流向下渦旋,陡立坡面會導致嚴重的基礎沖蝕。采用較緩的坡率則可以順勢調導水流,減弱水流對墻腳的沖蝕。圖3.1.10 護岸擋土墻胸坡與沖刷的關系3.1.11引起橋梁水毀的原因大致可分三方面:一是設計過流凈空不夠,除了改擴建或拆除重建外沒有全面解決辦法;二是水文和河床演變原因造成橋孔偏置引起的水毀,通過研究河床變化的各種因素、正確設置調治構造物,大部分問題可能解決;三是橋梁墩臺嚴重沖刷引起橋梁水毀,橋梁墩臺的防護是防御洪水破壞的最后一道防線。3.1.12寬闊的河灣凹岸的沿河路基
24、和橋臺,以及寬闊的游蕩河槽處的橋臺和引道路基,應設置調治導流設施引導水流、防止水害惡化。3.1.13修筑丁壩的目的是防護路基邊坡,特別是邊腳,免受洪水沖刷而坍塌,或者固定橋頭河岸,調治洪水流向,使洪水順暢通過橋下。丁壩一般宜成群布置,由丁壩群壩頭形成一個圓順的導治線,順應洪水流勢,引導洪水通暢下泄,才能達到防護的目的。修筑長大丁壩,過分改變流勢、影響上下游和對岸,同時,洪水對丁壩的沖擊和沖刷也過大,易水毀,應填用。3.1.14調治導流設施對橋梁及其橋頭路堤的安全、橋位河段河床穩(wěn)定至關重要。變遷性河段和游蕩性河段上的橋梁的調治構造物(導流堤、丁壩等)對于洪水安全通過橋梁。調治構造物處置不當,將會
25、造成橋梁及公路水毀,危及兩岸的安全。3.1.15調治構造物和防護工程的布設,要順應水勢,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結合河段特性,水文,地形和地質等自然條件,通航要求,水利設施等情況,綜合考慮高中枯水位對兩岸及上下游河床變形影響,合理地擬定導治線。調治構造物基底應埋入總沖刷以下有一定深度,位于河槽內時,取1.2m,位于河灘內時,取0.5m。3.1.16導流堤的功能是引導上游水流和河灘水流,逐漸改變方向,形成平行水流平順地通過橋下斷面,流速、水深及輸沙等分布都較均勻,使墩臺和橋頭路堤免受集中沖刷。因此,根據橋位河段水流特征,合理地選定導流堤平面型式、尺寸、提供一個理想的水流幾何邊界,是導流堤設計的首先問
26、題。3.1.17導流堤按平面型式可分為三類(圖),即封閉式長大導流堤(A)、曲線導流堤(B)和梨形堤(c)。一般河流上的橋梁大都修建曲線導流堤;只有十分寬淺的山前變遷性河段、平原游蕩性河段,河寬很大,而橋孔長度較小時才應用封閉式長大導流堤;梨形堤只用于河灘流量不大或橋頭引道凹向上游的橋位上;另外在沖積扇修建一河多橋時。用由兩個反向曲線堤組成的分水堤將各股流導入橋孔。圖3.1.17 導流堤的類型及其布置3.1.18導流堤設計洪水頻率應與橋梁設計洪水頻率相同,其他類型的調治構造物的設計洪水頻率視工程重要性而定。3.1.19橋墩、橋臺平面防護的范圍及尺寸根據沖刷水流的結構及其作用范圍確定。平面鋪砌頂
27、面在應埋在一般沖刷線以下或齊平。加固深度、寬度與邊緣垂裙沖刷深度可按橋墩護坦垂直沖刷深度公式計算。3.1.20水利工程下游的橋梁墩臺,可采用為消除水流剩余過大動能的消力檻、多級跌水、急流槽、消力池等組合的海漫式防護,使水流與下游平順相接。其主要作用是固定橋孔下游沖刷基準面。圖3.1.20 橋下還漫式防護3.2泥石流防治工程3.2.1泥石流的防治,一般分為防止泥石流發(fā)生、控制泥石流流動、防止泥石流危害三種類型。防止泥石流發(fā)生一般通過流域綜合治理進行方能見效,一般的措施包括種植林草、水土保持等途徑。泥石流防治工程,一般包括修建導流工程、橋涵和渡槽工程、停淤工程、攔擋工程和溝道整治工程。大中型泥石流
28、一般頻率較小,但防治的難度和代價都較大。試點工程可選擇頻發(fā)的小型泥石流進行治理。3.2.2坡面型泥石流匯水面積小、流程短、縱坡大,以淤積危害為主,只有采取綜合措施才能根治。一般可在穩(wěn)定坡面松散物質的前提下栽種林草、防止水土流失,逐步達到治理目的。在泥石流沒有消退的情況下,攔擋工程只能起到暫時的防護作用。穩(wěn)固坡面的工程措施有修建谷坊壩群、錨網體系等,簡單的樹枝籬笆、樁林有時也能穩(wěn)固坡面。3.2.3溝谷型泥石流有一定長度的流程和較大的匯水流域,縱坡相對較小,危害公路的方式分沖擊和淤積。流域綜合治理的代價太大,試點工程可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工程措施。以沖擊危害為主的情況下,上游有停淤條件時可修建攔擋壩、
29、停淤場;沒有停淤條件時,可修建導流設施、加大過流凈空。淤積危害為主的情況下,如果堆積扇坡度接近停淤坡度,可修建排導槽以免泥石流漫流減速淤積,使泥石流快速達到下游;如果堆積扇坡度大于停淤坡度,可修建攔擋壩、導流堤來調導泥石流流向和停淤位置。3.2.4如果泥石流通道高出路面或有條件降低路面時,可修建渡槽、防泥走廊等設施;泥石流通道較低、路面有條件抬高時,可修建排導設施以橋涵通過;無前兩種條件,則可修建過水路面防止災害擴大。3.2.5排導槽和渡槽斷面、橋涵凈空設計應以泥石流流量和龍頭高度測算為依據。3.3路基病害防治工程3.3.1道路設計建筑限界內不允許邊坡巖土體侵入。為不中斷交通,威脅行車安全的路
30、基病害應一次根治、不留后患。3.3.2做好水的調治工作是防治各類路基病害的有效措施。調治地表水的措施包括:設置上方的截水溝截排后山坡面匯水、排除坡頂洼地積水、填塞坡面裂縫減少徑流進入坡體。調制地下水的措施包括:設置建深切明溝和盲溝、仰斜排水孔截排地下水,地下水供應特別豐富時可修建集水井或泄水洞。3.3.3截排水設施必須形成完整的系統,并經過必要的水力計算。應特別注意做好防滲處理,以免形成集中滲水惡化邊坡穩(wěn)定狀況。3.3.4邊坡失穩(wěn)變形,因巖土結構和地下水條件不同,破壞機理和變形特點不同。邊坡加固方案應針對邊坡失穩(wěn)破壞特點確定。各種病害常用的治理措施見表3.3.4。表3.3.4 邊坡病害的特點及
31、其治理措施類型變 形 特 點治 理 措 施坡面侵蝕松軟巖土因表面徑流沖蝕形成沖溝,可發(fā)展成坍塌。設置坡頂和坡面截水溝,或掛網結合植物防護,特別嚴重時全封閉。 滾石邊坡上部的孤立塊石、松動的節(jié)理化巖塊滾落。清除危石,嵌補坡面,或者掛網錨噴、錨固。崩塌邊坡上部巖土體發(fā)生倒塌、崩落,以翻滾、解體為特征。清除危巖或錨固?;聨r土體沿著滑動面整體下滑。下滑后可能解體,但滑動過程是整體的。有條件時進行減重,否則采取支擋加固和截排水工程。不可盲目削坡。坍塌斜坡巖土體解體塌落。其特點是由外向內逐塊塌落,沒有統一的滑動面。放緩邊坡,或采取柱擋加固措施,截排水工程是必要的。3.3.5崩塌多發(fā)生在邊坡上部巖土體存在
32、裂縫的情況下,其塊體強度較高。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放緩坡率、清除不穩(wěn)定體是最好的方法。沒有清除條件時,只能采取加固措施。崩塌以傾倒的拉張破壞為主,柔性支護是最有效的方法。防止地面水滲入邊坡降低巖體強度的截排水措施是必需的。3.3.6坍塌基本上都是巖土體的強度不足以維持自重的原因造成,最好的辦法是放緩邊坡,改善邊坡應力狀態(tài)。地表水深入邊坡會降低巖土體強度,完善截排水設施是防止邊坡坍塌的有效方法。3.3.7邊坡滑坡是沿著滑動面的滑動剪切破壞。防治的措施有減重卸載、抗滑支擋和排水措施三種。在排除誘發(fā)更大范圍失穩(wěn)的可能的前提下,減重卸載是首先考慮的措施。排水措施理論上說是有效的,但由于地下水的準確判斷并
33、不容易,一般只作為安全貯備的輔助措施。抗滑支擋工程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而且可靠,常作為除了減重卸載之外的主要方法。3.3.8軟弱面在路面附近的情況下,設置縱向疏干地下水的盲溝和支擋工程。路基開挖切斷傾向臨空面的軟弱層時,首先考慮降低邊坡高度;只有在經過檢算,放緩坡率能夠減小下滑力并且不會引發(fā)大面積失穩(wěn)的情況下才能考慮削緩坡率、增加坡面防護的方案;否則,應該采用堅強的支擋工程。軟弱層高懸于半坡時,預應力錨索框架是可靠實用的工程措施。3.3.9在排除邊坡失穩(wěn)的可能后,滾石、坡面侵蝕等坡面病害,只采取表面加固或清除措施既可。但要強調的是,有時候坡面滾石、沖蝕的原因是邊坡整體失穩(wěn)變形引起孤石、巖塊
34、的重心失穩(wěn)和坡面裂縫。3.3.10路塹邊坡的表層一定厚度的巖土會松弛和風化,常在雨季中因受地表水和地下水浸潤軟化,向下蠕動。其特點是變形體松散并帶有塑性蠕動的性質。防治的方案是設置擋土墻,并將基礎置于穩(wěn)定地層上,墻后設置支撐盲溝或者仰斜排水孔。3.3.11各種工程措施都有不同適用條件和作用特點。根據邊坡變形特點選擇適當的工程措施及其組合,是邊坡災害防治的關鍵。表3.3.11 邊坡穩(wěn)定措施及其適用條件工程措施作用機理適用條件實施順序減重卸載削除上部土體減小自重荷載確認不會誘發(fā)大范圍失穩(wěn)最早實施堆載反壓在滑坡出口堆土增加抗滑力滑動面在路面下而且反翹盡早實施地面截排水減少地表水下滲各類邊坡病害先臨時
35、后永久盲溝/排水孔截排地下水增加坡體強度流動地下水且位置清楚減重工程之后護岸工程防治流水沖刷坡腳變形荷載不作用且有空間支擋工程之后擋土墻抗滑、支擋增加邊坡穩(wěn)定荷載小于20t/m且地基良好減重后抗滑樁增加抗滑力穩(wěn)定滑坡邊坡整體性好且地基良好減重后錨固工程用錨索(桿)加固變形體有錨固條件,無地基要求減重后3.3.12路基變形破壞防治只有根據不同的成因采取針對性措施方可見效。路基隨滑坡變形的情況,只要能夠穩(wěn)定滑坡,路基也就能夠穩(wěn)定;路基沿地面滑動和路基本身的破壞,多數通過設置疏水溝和加固路基可也得到解決;地表徑流造成的路基滑塌要通過調制水流的辦法來解決。3.3.13位于活動滑坡上的路基,徹底解決問題
36、的辦法是穩(wěn)定滑坡。在試點工程中,可以考慮下列兩個方案:(1) 路基位于滑坡后緣時,僅穩(wěn)定路基下面的滑體。此時可在路基外側設置抗滑擋土墻或抗滑樁。下側滑體可能會繼續(xù)滑動,但并不威脅路基安全。(2) 地下水豐富的情況下,可通過調治地表水、疏干地下水、防止坡腳沖刷等措施維持滑坡穩(wěn)定。圖3.3.13 川藏公路102滑坡上的路基外側錨索擋墻(錨固于穩(wěn)定滑床)3.3.14路基沿底面滑動和路基本身破壞應首先考慮在路基內側設置深切的截水盲溝,其次是下邊坡處的兼起支撐作用的疏水盲溝,最后才是擋土墻的使用。3.3.15完善排水設施,以免地表水從路面、邊溝、山邊坡進入路基,避免在下邊坡堆放施工和養(yǎng)護廢棄土方,都是預
37、防路基失穩(wěn)變形的有效措施。4 施 工4.1.1開工前,施工單位應在全面熟悉設計文件和設計交底的基礎上,進行現場核對和施工調查,發(fā)現問題應及時根據有關程序提出修改意見報請變更設計。4.1.2施工單位應根據現場收集到的情況、核實的工程數量,按工期要求,編制實施性的施工組織設計,制定施工路段現場管理和保通方案。4.1.3路基開工前應做好施工測量工作,保護所有標志,特別是一些原始控制點。4.1.4公路災害防治工程施工應遵循相關工程施工技術規(guī)范,嚴格按照設計規(guī)定的施工要求施工。4.1.5坡岸防護、導流和工程施工前,應周密調查核對工程位置的情況,如地質情況不符、河道水文條件在核查時或在施工中發(fā)生新的變化,
38、應及時修改設計。組織施工前應慎重研究施工方案,避免工期過長而引起沿岸上、下游的沖刷。4.1.6各種防護工程必須加強基礎處理和圬工質量,防止水流沖刷和淘空,保證路基穩(wěn)定。坡岸砌體兩端及頂部邊坡或巖坡銜接應牢固、平順、密貼。防止水進入墻背。4.1.7邊坡加固前,應對其加固方法、形式、填挖方邊坡加固的適用性,以及邊坡坡度是否適當。防護加固工程基礎開挖后,應檢查基底標高、地質、地下水情況。4.1.8邊坡加固工程施工,應分析邊坡巖土結構和地下水條件,了解邊坡破壞原因,采用安全可靠的施工工序和工藝。4.1.9邊坡加固施工現場應采取臨時穩(wěn)定措施,并造好經常性檢查和監(jiān)測工作。在邊坡未穩(wěn)定之前,不得在變形及其影響范圍或休息停放機械,防止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4.1.10各類防護與加固應在穩(wěn)定的基礎或坡體上施工?;A底面必須放置在設計高程,基礎完成后應及時用穩(wěn)定性材料回填,并做好施工原始記錄。4.1.11當每一分項、分部工程完成時,應按設計圖紙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膜片式液壓排泥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紙顯液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惠州廣東惠州市120急救指揮中心招聘聘用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曬圖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多功能專用防水粘合劑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復合輪套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低壓開關板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DCS系統專用顯示器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鳥用品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鋁手電筒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整套教學課件《特殊教育概論》
- 風險分級管控措施清單(路面工程)
- 最新醫(yī)療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財務管理法律風險防范課件
- 管理學原理(南大馬工程)
- 人事檔案辦理委托書模板
- 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巖土熱響應試驗、地埋管外徑及壁厚、巖土體熱物性參數
- 初中生物 七年級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教學設計
- 31863:2015企業(yè)履約能力達標全套管理制度
- 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認識時分》教案(無錫公開課)
- 即興口語(姜燕)-課件-即興口語第四章PPT-中國傳媒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